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催眠师手记》(第二季)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催眠师手记》(第二季)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5-15 20:3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催眠师手记》(第二季)经典读后感10篇

  《《催眠师手记》(第二季)》是一本由高铭著作,铁葫芦·北京联合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2018-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催眠师手记》(第二季)》读后感(一):富有特色的纪实性催眠小说

  据汉典网,催眠是“刺激人或动物视觉、听觉或触觉来引起睡眠状态,对人还可以用语言暗示来催眠”。这个定义并不神奇世界上的催眠师本身也不神奇,神奇的是催眠过程中催眠师所使用的刺激及暗示方法。正是基于这种神奇,但凡知道催眠这种现象的人,都对它怀有好奇之心,于是就有一些具有文学才华又深谙催眠知识的人写出了与催眠有关的书,高铭的《催眠师手记II》可称得上是其中的佼佼者。

  《催眠师手记II》所用的编排体例与讲述案件的书类似,都是由一个一个的独立故事组成,但又根据时间的先后,在主角参与下,呈现出独立却又系统特点。高铭以催眠为依托,在书中所刻画的12个故事,展示了12种人性发人深思。人性说到底是人的欲望心理承受能力不同现实结合后的产物,每个人的心中都有恐惧,当某个现实成为导火索激发它后,恐惧就会成为噩梦,从虚幻走入现实,变成折磨人的利器。而催眠正是为了找出这个导火索,然后掐灭它。这个逻辑推理并不难,难的是如何通过语言尤其是文学语言和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高铭似乎就找到了这种诀窍。

  显然,在《催眠师手记II》中,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一特点。既然催眠的手段是刺激或者暗示,那么就一定有言语的参与,所以《催眠师手记II》中,高铭使用了大量的对话,这种对话使其具有了戏剧体的特征,也使《催眠师手记II》具有了其他同类小说所不具备的特征。高铭所使用的对话内容,句式简单、内容简易,但如果你认为它毫无营养可言的话,那么你就错了。因为这些对话正是催眠者一步一步了解被催眠者心理的关键程式,因为有了这些对话的存在,催眠者才能找出适合被催眠者的暗示性话语,也才能催眠成功,并成功解决被催眠者的问题。所以,阅读《催眠师手记II》是轻松的,但又是能学到很多催眠和心理知识的。

  每一个被催眠者的故事后面,都有一个社会问题,《催眠师手记II》虽没有详细解释这个问题,但是从字里行间,我们不难看到“春秋笔法”的影子,这种写法给了读者更大的自由性,即阅读和感受的自由性,读之,自是一种享受

  在大家读书期待视野提高的当代,文学更应在现实的基础上而生,并对其进行符合读者心理的艺术加工,《催眠师手记II》具有这一特征,但却不是其止步之处,下一部若能进行细节细腻表现,必将不落俗套

  《《催眠师手记》(第二季)》读后感(二):真实还是虚构

  真实还是虚构《催眠师手记2》

  从《天才向左疯子向右》开始喜欢上了高铭的书,当时还没读完就进入到那种兴奋的状态,觉得好久好久没遇到这样能够让人心动的书了。后来又读了他的《催眠师手记1》觉得同样很精彩。不过却也产生了点疑问。难道这都是真实的吗?

  网络中很多人攻击高铭,都认为他的书不过是小说。高铭的书是纪实还是文学?查了半天,最后看到高铭自己回答,说这里面的故事都是真实的,只是同一类病例进行了合并,也就是说高铭的书并不是纪实,而加入了文学成分。不过其实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纪实还是文学,到底写得好还是不好

  我觉得高铭的确是一个天才,能把故事写得这么精彩,精彩到让人都很难去怀疑这不是真的。高铭的书这么精彩,一方面是因为他文学功力深厚,以前是一个影视策划。但是另一方面是他为了完成《天才向左疯子向右》,用了四年时间去精神病院和公安局搜集素材,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寻找故事,正是这些真实的细节,才让这本书显得非常真实。所以无论在真实还是虚构,高铭的书我都喜欢。

  这本《催眠师手记》是这个系列的第二本了。和第一本一样,和《天才向左疯子向右》一样都是由一个一个小故事组成一本书的。高铭就适合这种方式写作,高铭其实还真写过一本完整长篇小说名字叫《谋杀记忆》,可是感觉照比这几本就差很多。为什么呢?其实也不是他的长篇就比别人的差,只是读他的长篇就知道是在读小说,怎么离奇都觉得能够接受。而读这几本,你总会觉得这就是真事,现实感太强烈了。

  高铭的这几本书,看似散乱,每篇故事都没有联系,但是仔细想想你却会发现,和别人的短片中篇集不同的是,这里面每个故事都不弱,都很精彩,而且更重要的是每篇故事的结构都不一样!高铭不重复自己。能够做到这一点真是太困难了。所以读他的书你不觉得累,很多中短篇集都是越读越没有味道作者把最好的放在最前面,越往后就越没法看。而高铭的书,你就是看到最好都精彩,而且每一篇都在变化,每一篇都让你感觉出乎意料,不是新的结构,就是新的角度,或者新的场景。虽然在一个催眠诊所发生的故事,却古今中外,什么都可能发生!这就是高铭的魅力所在

  《催眠师手记》这是第二本了,按理来说,都是同样的场景,一个作家的才华应该挥霍得差不多了吧。好的段子都用在第一本上了。第二本就是乘车,赚点钱。可是《催眠师手记2》完全没有这种感觉,你就吧这本书当成一本独立的书就可以了。故事的水平绝对不在上一本之下。这就是才华,佩服高铭。

  《《催眠师手记》(第二季)》读后感(三):心结谁解

  心理学是近年来网上比较热门话题,我在网上翻过很多抗抑郁帖子,也有亲人高中同学抑郁症深深困扰,这一切都引发了我对心理学的兴趣。这本书正是讲心理分析故事的通俗读物,在读小说的同时可以了解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本书以催眠师视角来写,称心理分析师为“搭档”, 通篇没有出现主角姓名。分析师像福尔摩斯,而催眠师像华生。心理分析师高智商,爱钱,喜欢美食,也常常吃零食精神消极空虚开心理诊所希望在治愈别人的同时也治愈自己。在番外《她》里,分析师的姐姐出场,大他两岁,同样拥有令人羡慕的高智商,真是一对特别姐弟。催眠师爱健身,人格也比分析师更正常一些,是分析师与社会联结的纽带。 除去序章和两个番外,本书共15章,讲了12个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佣兵》,最扑朔迷离的是《时间线2》。《时间线2》很可能是贯穿催眠师系列的故事,作者给我们留了个悬念,谜底尚未揭晓,个人猜测是有人出于某种目的对一些特定的对象进行了集体催眠,才导致那些人产生了关于时间线的世界观

  《佣兵》写了战争给人带来严重的心理创伤。我被这个故事深深吸引,也为故事里的人物命运叹息。这是这本书里最震撼心灵的故事,看着就想到现在的叙利亚。

  《冷餐》讲一个女孩忘不了前任恋人,以至于以后谈恋爱都因为感情投入不够而不成功,好像给现任在吃感情的残羹冷饭一样。

  《一个人的世界》讲人需要独处的时间。这一点我感同身受。如果完全没有时间独处,我也会崩溃。

  《飞行课》讲一个处于中年危机男人,总做别人能飞起来而自己飞不起来的梦,潜意识有害怕落在别人后面的焦虑感。

  《平衡》讲一个看似生活一帆风顺女孩因为缺失自我存在感而处在深深的孤独之中。这个女孩和《一个人的世界》中的男人处境有些像,都是生活过得顺风顺水,不过二人的心理问题不同。

  《幻痛》讲一个原本面目丑陋男子通过整容获得全新外貌,但从前人们的嘲笑仍然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由此造成了幻痛。

  《红莲》讲堕胎给女人造成的心理伤害

  《芳华虚度》讲一个大龄未婚女青年偏执恋爱观与贞洁观。这篇文章令我联起起马伯庸在科幻世界上发表过的文章《诡秘兽》,“诡秘”即是“闺蜜”的谐音,讲闺蜜对女性择偶影响。两篇文章角度不同,《芳华虚度》是从女性自身观念去找原因,没有探讨密友的影响因素

  《驱魔》讲一个女医生在急诊时为女性紧急引产之后出现心理阴影,又是一个关于堕胎的话题。

  《失败案例》同样讲一个处于中年危机的男子的焦虑。但这个人不肯对心理分析师说实话,把自己藏得太深,所以无法为他解决心理问题。也就是说,人们面对精神分析医生时,应当坦然面对,这样有助于自身心康复

  《木兰》写了一个因为性别歧视而无限追求完美工作女性。

  从每个故事的题材可以看出,本书主要写了人们在长期压力、焦虑下的都市病。现代生活节奏快,工作强度大,竞争异常激烈,是导致压力、焦虑的主因。男性中年危机、女性证明自我、堕胎题材分别出现了两次,相信在读者中,也有不少人被这些问题困扰过吧。

  本书对话篇幅较多,如果拍成连续剧会给编剧留下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不过本书虽然涉及心理学知识,但毕竟只是小说,不是专业的心理书籍,因此重在分析心理问题的成因,而如何解决问题常常一笔带过。在面对客户时,分析师的动作细节、称呼变化、话题转换也体现了一些心理学知识。如选择仰视、平视、俯视等不同的位置交谈,会给对方不同的心理暗示;在触及核心问题之前先聊些爱好星座之类无关紧要的日常话题令人于无形中卸下防备;“您”和“你”的人称转换暗示分析师已经发现客户的谎言等。心理分析师和催眠师虽然谙熟人心,洞渊察微,却也并非无所不能。他们可以倾听,可以分析,可以答疑解惑,可以提点世人,可是有些心结,最终还是只有自己才能解开,正是解铃还需系铃人。

  《《催眠师手记》(第二季)》读后感(四):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面对真实的自己

  梦是欲望的满足。——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你昨天晚上做梦了吗?你还记得自己梦见了什么吗?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有时候早上起来觉得整个人都特别疲倦,明明做了一夜的梦,但就是想不起来梦见了什么。

  据相关数据显示,一个人平均每天晚上要做四个梦。梦是一种神奇的现象,自古以来人们就对梦充满了好奇,中国古代甚至有一本《周公解梦》,专门解释各类稀奇古怪梦境

  到了近代,德国著名精神科专家弗洛伊德撰写了《梦的解析》一书,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出发,认为梦境是由人们的潜意识控制的一种精神活动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意识分为三个层次,其中潜意识隐藏得最深,它隐藏了我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愿望想法。在清醒时,我们会有意识地用理性去控制它,不让它显露出来;但当我们入睡时,潜意识就不受理性和意志控制了,那些愿望就会在我们的大脑中具象化,进而形成梦境。

  当然,我们每天晚上所做的梦,绝大多数都忘记了。这是出于潜意识的一种保护机制,同时也避免了我们将梦境和现实混淆。

  但是,如果有些梦,能够绕过潜意识的保护机制,而让你在醒来后还清晰地记得,你会觉得怎么办?如果有些梦反复出现,甚至影响到你的正常生活,你又该如何应对

  既然梦是一种精神活动,那么,梦境出现了问题,自然要求助于心理咨询师了。所以,继《催眠师手记》之后,那个写出《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的高铭又推出了新作——《催眠师手记Ⅱ》。

  尽管书的封面写着“心理推理纪实档案”,但我仍把它当作小说来读。书中的主人公“我”是一位催眠师,和搭档——一位心理分析师合伙开了一个心理咨询诊所。搭档主要负责接待来访者,与之交谈,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而“我”则负责在需要的时候对来访者进行催眠。

  全书一共写了十二个故事,除了“时间线”和第一部《催眠师手记》有情节上的相关性,其他十一个故事都是单独成篇的,由“我”和搭档将它们串联起来。

  不得不说,作者高铭在写心理方面的作品真是手到擒来,他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出版至今已有八年,尽管在豆瓣上的评价呈现两极化,但仍保持着8.2分的高分。而《催眠师手记》系列第一部在豆瓣的评分也达到了7.5。

  这是一间开在闹市区的心理咨询诊所。走进诊所大门的人可以说是形形色色,有普通家庭主妇,也有大龄未婚女青年;有事业有成家庭美满中年男人,更有上过阿富汗、伊拉克战场前线的雇佣军人。他们都有个共同的特点——被不断重复的梦境所困扰,几经周折,他们或主动被动,走进了这间诊所。

  每个走进诊所的人都带着一个无法摆脱的噩梦,这噩梦或来自职业经历,或来自婚姻家庭,或来自成长环境……同一个主题,作者安排了不同的讲述角度,解开当事人心结的同时,也让读者看到,即使是同样的困境,在不同的人身上,它们的表现形式也会不一样,而解决问题的方式亦会有所不同

  比如,《佣兵》篇和《驱魔》篇中的两位咨询者,一位是上过战场前线甚至杀过人的中年男性雇佣军人,一位是医院急诊科的外科女医生。他们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但困扰他们的噩梦却具有相似性,都和职业、死亡有关。

  但“我”和搭档对这两人的处理方式却完全不同。佣兵的心理症结来自战争,他的经历是无数普通人无法想象更不可能遭遇的。所以,他的心结,无人能解,除了他自己。

  而外科女医生的心结来源于一次外科手术,尽管理智上她坚持自己的判断没有失误,但潜意识里她却认为自己是“杀人凶手”。所以,她的心结就在于“是否问心无愧”。

  《华严经》里说:“一切唯心造。”既然所有的梦境都是来自我们的潜意识,那就说明那些困扰我们的心理症结其实也是源于自己的内心。然而,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去面对自己最本真的欲望,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去面对真实的自己。

  心理咨询师能够做的,只是疏导,而不是治愈。最终,要驱除心魔,还得靠自己。

  《《催眠师手记》(第二季)》读后感(五):城市病语境中的假性救赎

  文/宝木笑

  四年前的本月,准确地说是4月29日,徐峥和莫文蔚的《催眠大师》上映,四天内票房过亿,直到今天仍然是无数影迷喜欢的电影之一。这部电影和催眠话题在国内的逐渐火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催眠作为心理治疗的一种方式,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人们在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很多时候带着一丝猎奇,同时也带着一丝惊悚,就像影片中最后的反转,徐峥饰演的心理治疗师徐瑞宁被莫文蔚饰演的角色反向催眠,原来,真正需要治疗的是治疗师自己。这种反转正是催眠带给人们的心理震撼,因为在这种通过人为诱导引起的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心理状态中,会让人暴露内心最深处的隐秘,而这种隐秘往往会给我们一个同样带有反转性震撼的冲击。

  这也是一八八九年夏天弗洛伊德在法国南锡观看催眠实验时的感触,弗洛伊德后来在自传中回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得知在人类的意识后面,还可能隐藏着另一种极为强而有力的心智过程。”这个寻找“隐藏着另一种极为强而有力的心智过程”的方向,在弗洛伊德那里最终从催眠迈向了精神分析学说,十年后弗洛伊德写出了那本至今震撼世界的《梦的解析》,今天仍然在影响着貌似与此全无关系的你我。从心理学角度讲,每个人都已经陷入这种找寻的过程中,弗洛伊德开启的不仅仅是一个心理学学派,更是一种人们对自身认识的重审,即我们当下遇到的问题,也许根源在于我们不曾意识到的很久远或不愿面对的“隐秘”。

  如果我们站在历史比对的标尺下来看,这种情况在工业时代的城市中尤其突出,而弗洛伊德、荣格等所代表的心理学的近代兴盛与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整个世界的工业化进程确实不无关系。在这个意义上,高铭的《催眠师手记》第二季虽然以小说的文本形式出现,但从内容和主题角度,完全可以看作是一次对于城市病语境下人们所处的外在与内在困境的记录。城市是工业化的重要成果,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趋势,联合国曾预计到2030年,世界人口的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0%,其中大部分的城市增长会出现在发展中国家。然而这种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同样日益沉重,我们抛开环境恶化等问题,但就人的心理状况来看,城市并不是一个扩大的家乡,城市意味着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跨越。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像农耕时代的村庄小镇一般彼此有着更近的心理距离,与此恰恰相反,在城市化进程中,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入,不管是作为最基本的戒备心理,还是现实的工业社会人们无暇发展深入关系,都决定了水泥森林中的人们必须将绝大多数的事情,包括情绪、想法等都深深隐藏在自己的内心之中。

  这在《催眠师手记》系列中都表现的尤其突出,高铭有意无意中揭示了这种城市化过程中,人们鲜明的两面性。在《催眠师手记》的第二季里,催眠师“我”与作为心理咨询师的搭档几乎都是遇到这样的类型,即有着貌似坚硬风光的外表,但内心深处早已支离破碎,从前的种种隐私难以启齿,当下的噩梦连连无法忍受。更值得注意的是,高铭在《催眠师手记》第二季中的人物往往还带有鲜明的“城市化光环”,即美式中产阶级特征的所谓“完美生活”,如《一个人的世界》中四十岁左右的建筑设计师,这个男人有着自己的工作室,妻子非常贤惠,十岁的儿子更是优秀,《红莲》中的女子依然四十多岁,家庭条件优渥,举止优雅,有着一男一女两个可爱的孩子……这些人物的设定是有着深意的,象征着在城市病语境内人物群像的内外矛盾与反差,也在隐隐揭示着某种造成这些人物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

  是的,这是一次对高铭之前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的突破,在那部引起一定范围热议的书中,高铭的描述对象还处在人数上相对少的精神病患群体,而到了《催眠师手记》系列,显然作者意识到了某种必然。《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从本质上说,反映的仍然是个社会问题,精神病患只是人类精神状态的一种特例,甚至可以这样说,在当下这个浮躁喧哗的社会,每一个人的心理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与精神病患之间并未隔着一条河,而是我们与他们都在河岸的同一侧。《催眠师手记》系列讲述的正是这样一种理念下的当代都市故事,揭示的正是我们貌似风光的都市画皮下的心灵煎熬,城市病除了指向环境、交通、医疗等各种硬件问题,更指向了水泥森林中人们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

  在巨大的城市化体系中,每个人都如同符号一般存在,从外表看每个人都活得尽量光鲜,然而每个人的内心却有着各自复杂的故事,而这些过往的故事往往成为解开人物后来心理问题的关键钥匙。《红莲》的故事很有这样的代表性,这是个带着悬疑和惊悚色彩的案例,那位前面提到的生活优渥的女主人公被恐怖的梦境折磨,她梦到辉煌的宫殿,曲折的通道,幽深的高墙,中国传统院落的那种月亮门,那是一个诡异的存在,暗红的月亮门在向她招手,她不敢去打开,因为她知道那扇门后是什么。为此,故事中的女主人公“她”几次在推开门的关键时刻惊醒,催眠进展受到阻滞,在催眠之外不断的辅助之后,“她”终于推开了那扇诡异的大门,那是一个很大的池塘,有很大的风声,还有人的哭喊声,而在池塘中赫然只有一朵红色的莲花,一朵很大的红色的含苞待放的莲花……

  从文本创作角度讲,这种诡异和惊悚的处理归根到底是为主题服务的,《催眠师手记》系列的主题并未止步于向读者介绍催眠的案例,满足某种猎奇的心理。高铭要做的更多,他要将世人内心最深处的东西挖掘出来,这也符合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即心理咨询主要起作用的机制是潜意识的意识化,让内心深处看不见的“心智过程”浮现出来,通过找到这个问题的“根”,寻求最终的自我解脱。《红莲》最后的谜底揭晓了,原来女主人公在貌似“岁月静好”的“完美生活”中有着出轨的经历,她有着自己的情人,表面上是红莲噩梦让她断绝了和情人的关系,实际上是她内心中的巨大恐惧感催使她离开了情人。因为,在她很年轻的时候,她曾经多次堕胎,她在一个宗教氛围浓厚的家庭成长,又嫁入一个宗教氛围浓厚的家庭,她一直在潜意识深处认为自己是杀害那些孩子的凶手。一切也都似乎迎刃而解,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她梦中曲折的路径、高耸的宫墙、暗红的大门、大量的水、含苞待放的红莲……这一切都是很明显的性隐喻,红莲象征着女性孕育生命之处,她不敢直视红莲的打开,因为她不敢直面自己曾经亲手杀死的那些生命,而对怀孕和堕胎的极深恐惧,让她断绝了和情人的关系。

  在《红莲》中有个值得注意的细节,那就是书中催眠师的搭档对女主人公梦中红莲的最终解释。按照心理分析角度的解释,那是一种女性器官的隐喻,但在书中,高铭借心理分析师之口对红莲进行了更深的象征意义阐述,即在佛教中有八寒地狱的说法。八寒地狱的第八狱叫摩珂钵特摩,极冷,在那里被罚的人将被冻得皮肉炸裂,这个摩珂钵特摩意译成汉语就是大红莲花,那名女子害怕自己之前的多次堕胎让自己堕入八寒地狱,那红莲花就是她自己的隐喻。这个细节很值得玩味,那名女子因为城市中的所谓“成功”,貌似摆脱了之前的一切,但是只有在内心最深处,她仍然是其成长的佛教家庭的女儿,与城市化格格不入的旧有的朴素的宗教传统,让她在内心最深处对过往自己的堕胎行为无法释怀。

  如果我们审视工业化过程中的城市化进程,我们便会发现这种身心分裂的情况简直就是城市病在人类身上最典型的折射。一方面,我们必须在人口极度膨胀的水泥森林中生存下去,如果可以还要尽量取得成功,为了实现这一切,所有价值观都可以进行重估和颠覆。另一方面,我们旧有的社会结构所奉行的许多价值观,虽然明显不符合城市化功利的目的,也肯定会成为角斗场中我们的阿喀琉斯之踵,但不能否认的是,那些旧有的价值观有很多涉及到做人的良知和底线。原本已经如此矛盾的人格又被投入到一个陌生化和彼此戒备的都市环境,人与人之间早已改变了熟人社会的信任感和亲密感,人在极度的疲惫、纠结和孤独中,将无可避免地走向心理上的疾患。特别是工业化时代如今渐渐进入工业信息化和信息工业化时代,人们更加缺少面对面的交流,传统的人类情感交互被进一步摧毁,《催眠师手记》系列中强调的情况值得引起更多的关注。

  让人意外的是,提到催眠我们总是会和弗洛伊德做某种联系,弗洛伊德确实在法国系统学习过当时最为流行的两大流派的催眠方法,并在很长时间内运用在他自己的治疗案例中。然而,后面的事实却是弗洛伊德最终放弃了催眠的手段,从心理学角度说,催眠并不是从来访者内心去修正自己的问题,而是利用催眠手段本身发掘问题产生的根源。在《弗洛伊德传》中介绍的弗洛伊德的催眠疗法则更加直接,弗洛伊德通过对已被催眠对象反复言说一些概念,让被催眠对象在潜意识中种植上催眠师的想法,从而缓解所谓症状,但后来弗洛伊德发现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这正是我们要从更宏观角度讨论《催眠师手记》系列的原因,在这个系列中绝大多数来访者通过催眠找到了自己问题的根源,在这个当口,高铭作为文本创作者必然也只能选择让来访者收获自身问题解决的结局。

  虽然,这和心理学事实以及现实世界的情况不尽相同,但这并不是《催眠师手记》系列的硬伤,而是小说这个文体的必然。因为,从文学理论角度看,小说的主人公是需要存续的逻辑环境的,如果我们将大部分受访者的问题都不能解决作为《催眠师手记》系列的基调,高铭也许无法最终实现文本的完成,所以他选择小说作为此书的体裁是一种正确,也许只是一种无奈的正确。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只能说《催眠师手记》实现的,或者更确切地讲,是当下很火热的催眠概念能实现的,只是一种假性的救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之间的距离可能是一层窗户纸,但更多的情况是这两者中间隔着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就像《红莲》中的女主人公就算知道自己的噩梦象征的是什么,她又将在未来的生活中如何重塑自己的价值观呢?

  这就像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历的很多心理辅导和讲座的过程,在某个时刻我们会感觉自己终于明白自己的问题所在了,那种畅快感和愉悦感无以言表,我们每个人距离救赎仿佛只有一步之遥,甚至很多人感觉自己已经得到了自我的救赎。但现实绝非那样简单,无数人过了一段时间又会回归过往,感慨懂得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其实,症结真的在我们自身么?《地理学与生活》的作者格蒂斯夫妇曾经回答过关于在城市化进一步加剧的今天,迁移到大城市是否真的能够实现改变命运的目标的问题,他们几乎用了一生的时间进行数据比对和研究,最终从城市地理学角度给出了他们的答案,很遗憾,答案是不能。无独有偶,高铭在《催眠师手记》第二季中貌似无意地插了一个段子,无意间流露出自己“假性救赎”的认知倾向,让整个小说的主旨更具备了某种开放性:

“曾经有个人,年轻时吸毒成瘾,后来在身边人帮助下戒掉了。再后来成为一名神父。他一生都以己为鉴,劝诫了很多和他当年一样的年轻人。临终前,他颤抖着说出自己的遗言:好想再吸一管啊……”

  —END—

  《《催眠师手记》(第二季)》读后感(六):期待在故事之外挖掘更多

  距离我读作者的成名之作已经过了好多年,但曾经有过的惊艳至今想起来还会让人心潮澎湃,于是对催眠师系列也有着很高的期待。然而合上书的时候更加坚定了初读时的一个念头,与其说是催眠师手记,不如直接开门见山的叫我的NB搭档——是的,这本名叫催眠师手机的故事,其中与催眠相关的内容并不算太多,如果不把各个案例讲述梦的内容算在内的话,反而大篇幅地在呈现“我”的搭档,一位心理咨询师的性格、习惯、价值观以及至少作为读者的我感受不到太多专业性的角度去分析和处理一个个病历,而作为催眠师的“我”的存在,仿佛只是为了成就这位搭档,这难免让人感到有些本末倒置,或说是与自己对书名先入为主地的期待产生了落差。

  和许多读者一样,认识高铭,缘起于那本大热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一本有着很大争议,但我依然不会否认自己曾经很喜欢,甚至还充满感激的一本书。虽然同样缺乏专业性与科学性,但《天》在故事的可读性方面实在是出彩,并在很大程度上引起我对故事中所提到的其他领域相关知识的兴趣,进而去阅读相关书籍,这些都是《催》所不具备的。即便是撇开相关的专业性和科学性不谈,仅仅作为故事,作为小说去读,相对于《天》曾有过的惊艳,《催》实在是显得有些黯然失色了。

  其实读书的时候我也有在反思,该不该去要求一本小说具备在其所涉及领域方面的专业性?认真思考后,我想,不是我是否应该要求,而且故事是否需要。亦如医学领域、律政方面的影视作品一旦缺乏专业性,就会带来感官上的不适和剧情上的硬伤,涉及特殊题材的书籍,如果没能让读者借着故事去认识这个领域更多,那么故事本身就会欠缺一些吸引力。

  《催》的许多故事,切入点本来都是有趣的,尤其是开篇的第一个关于佣兵的故事,我想我get到了作者想要通过这个病例表达的内核,非常打动人,其他几个故事的选取也相当有代表性,能够很好的反应当代社会里很多人会有的各色各样的不安和焦虑,有时候还让人有点忍不住想要对号入座——然而,也只是反应了而已,并没有进行足够透彻和深入的分析,在搭档故作高深和相当自以为是的一番姿态展示以后,戛然而止了,令人非常遗憾。病人的问题是否真正解决了十分存疑,而读者自然也很难从中有所获。或许是我要求太过苛刻,但对书中的这位心理咨询师却也真的是喜欢不起来,反而更期待作为催眠师的“我”,能够发表更多的建议或者说有更多与催眠相关的介绍,而不仅仅是一个成全搭档的存在。

  同《天》一样,对《催》的整体感觉是,题材很棒,切入点够新,足够吸引人,但在人物塑造或者说讲故事的方法上,以及与催眠、心理学等相关专业问题的表达方面,希望作者能够有更深的挖掘和更多的突破,在新作中再一次燃起老读者曾有过的阅读热情。

  《《催眠师手记》(第二季)》读后感(七):心理咨询师的伟大

  对于心理咨询师、催眠师这个行业,总觉得很神秘!面对陌生的行业,的确容易产生神秘感,但对心理咨询和催眠师的好奇尤甚!这本《催眠师手记》让我了解了这个职业的伟大。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在心理上遇到问题的人引入生活正轨上来。善莫大焉,因为他们的善行而得到治愈的人,会多么感激他们啊,即使收费不低。收费属于正常的,因为这是劳动报酬。要知道他们面临的风险是何其大啊,一旦失败,那么后果就很严重的。

  因为读了这本书,对这个行业很崇拜。

  这本书里,催眠师以实录的方式,记录了他和他的搭档,一位出色的心理咨询师帮助的几个案例,每一个案例都很有特点。

  能找到他们的“病人”,一定是备受困扰,实在不行的时候,才会想到心理咨询。一个在战争中才有存在感的人,向他们讲述了自己的困扰。在战争中,他没有泯灭人性,相反心底里的那种善良,因为一个孤儿得到释放,但那个孤儿却被战争吞没了。这个大男人,把这一切都深深地埋在心底,从不向任何人述说。当他承受不住这个压力的时候,他找到了他们,他们只是在倾听,倾听一个从战争回到和平世界里,却时刻感觉微信的男人的讲述。看似没做什么,但最后这个男人留给他们的一封邮件,告诉我们,他懂得了,他可以有更多的选择。独到这里,心里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愿所有善良的人都平安好运。

  这些案例中,为了保住母亲的性命,同时因为胎儿已经无法生存才做了引产的医生,从此厄运降临,梦里永远都是索命的胎儿,她不敢睡觉,只要闭上眼睛,就会出现梦境。后来,他们通过非正常手段,让她从此可以安睡。

  还有一个女人,因为父亲没有儿子,对她一直不关注,直到死了,也还因为她是女孩而遗憾。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她在不停地努力着,导致性格让人难以接受,他们解开了她心理困惑。

  因为丑陋整容的男人,那种幻痛让他难以承受,经过他们的治疗,释然了。还有不对题目敞开心扉的人,那只能是失败……

  这一个个案例,读起来很吸引我。所谓的心理问题,从根源上找原因,一旦找到,就很容易解决,但却需要心理咨询师那精准的捕捉和切入点,他们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能够通过只言片语,能够通过语言引导,让你打开心扉,催眠师的辅助,让他们能够在最恰当的时机,进行引导。这个行业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的,需要耐心,需要细心,更需要有着专业的知识。祝福你们,更希望你们能帮助更多人走出困惑。

  《《催眠师手记》(第二季)》读后感(八):这个世界没有任何问题,是我自己出了问题。

  和高铭结缘是在他大热的第一本书,这本书至今应该在畅销书榜单的前列——《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描写了一些精神病人眼中的世界,有的疯狂,有的唯美,有的有些吊诡。这本是在畅销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的质疑和指责,尤其是对于其中各种内容的专业性和真实性。

  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内容,还是在天涯论坛的莲蓬鬼话栏目,我记得非常清晰,当时我刚刚进入高中,在学农的夜晚,破旧的集体宿舍里,头顶的风扇吱吱作响,我捧着手机偷偷上天涯,没想到却开启了一个崭新的世界,那个晚上我甚至整夜没有入睡。于我而言,这本书所说的到底是不是真实的精神病人的实录,其中的故事与人物又是否真实存在,我完全不在意,因为《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带给我的是一个全然不同的,观看世界的角度,它是我成长过程中无比重要的痕迹。它告诉我,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而人与人之间也没必要互相理解,因为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奇妙而多元。

  催眠师系列的书对我而言,是以上那种感觉的延续,尤其是《催眠师手记2》。在催眠师系列,遗憾的是我没有了第一次看高铭的书的惊艳感,就是那种,发自内心的,啊天呐,的赞叹已经很少了;取而代之的,更多的是,啊好吧,这样的感悟。可能也和我已经不再是高一的少女有关,可能也和作者不再是未婚大龄男青年有关,这十来年的时间里,我和作者一样,我们都失去了生命中令人惊奇的赞叹,但我们都获得了人生必须经过的成长。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讨论的是奇妙的庞大的世界观,而《催眠师》更多的是我们生活中,萦绕在身边,盘旋不觉的琐事。它们隐匿却又无所不在,它们深藏内心却又时时刻刻都牵扯着我们现实中的种种行为。

  成长,真的是一个很扫兴的过程。但在这个注定的道路上,我们真的不能为自己找点乐子吗?我觉得,作者的书告诉我们,是可以的。无论描述对象,内容与题材如何改变,高铭的书总是带有一些强烈的他个人的印记。那就是读完每一篇,你都会有一种与故事中人物有所联结的感觉。

  无论是偷情的中年妇女;无法离开战场的佣兵;做着鬼故事般噩梦的女医生,还是分不清梦境与现实的中年男性。他们的生活或许是我今生也不可能体会到的,但他们的慌张、无措、纠结、悔恨、埋怨……等等情绪却是与我们共通的。

  透过那一个个看似离奇又遥远的故事,我似乎触及到了我自己内心深处忽明忽暗的某些情绪。我甚至认为,文中的心理师和催眠师不过都是引导你回溯、感知那些情绪的助推力量罢了。所以这本书对我而言不是什么有指导意义的心理书籍,更不要寄希望于神奇的催眠能力,这不过是一本小说罢了。但是它却能让我认真地想一想,我那些不知从何而来的恐惧,真的没有由来吗?我那些不明所以涌上心头的伤心,真的是突如其来,莫名其妙的吗?我的纠结、无措、黯然,是不是我故意忽略了它们的来处?

  就像封底说的那样,这个世界从来没有任何问题,地球根本不需要我们去保护,是我们自己出了问题。只有真正的勇敢面对自己,或许我们才能去往之后的人生。如果有可能的话,希望你也能坐下来,看看这本书,感受故事中的人物们。这本书或许是一束光,让你有了跨出那一步的可能。祝愿你也能鼓足勇气,开诚布公地和自己好好谈谈。我们忽明忽暗的情绪,它们的来处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