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失踪的女儿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失踪的女儿读后感10篇

2018-05-15 20:5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失踪的女儿读后感10篇

  《失踪的女儿》是一本由[英] 卡拉·亨特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失踪的女儿》读后感(一):纵然受过伤害,别丧失爱的能力

  她听到灌木丛中,小动物们发出的沙沙声,还有像她渐渐走来的沉重脚步声,她擦了擦依然挂着泪痕脸颊虔诚祈祷她能像《勇敢传说》中的公主一样孤身一人处于深林之中依然不会感到害怕,但黛西还是害怕了。

  实际上,黛西吓坏了。

  “黛西?”有一个声音传来,“你在哪里?”

  那个脚步,步步逼近,那个声音,满是愤怒,“你是躲不了多久的。我会找到你的,黛西,你知道的,不是吗?我一定会找到你的。”

  看到这里的时候,有多少人像我一样为黛西捏了一把汗?等你看完全书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作者渲染气氛手法高超了。看到后面你会发现,其实这一段是黛西跟她同父异母的哥哥,发生争执之后,自己个人躲起来,然后她哥哥在找她。但是当你初次看的时候,你肯定会觉得黛西真的遇到危险了。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除了对作者特意渲染的气氛,感同身受之外。余下感触最深的是,父母孩子影响。我不知道怎么样去定义虐带儿童。在我的理解,虐待儿童单纯指对儿童造成的身体伤害。看完此书之后,我改观了。对孩子来说,伤害更大的是你对他态度

  梅森夫人第一次出现的时候,我对这个角色印象不好。从她一系列行为可以看出,她是以自我为中心的那种人。一直气愤,她没有好好照顾她的一双儿女。可是到后面却发现,这一切,源于,梅森夫人自己幼时所受到的伤害。正值青春期的莎伦,和她两岁的妹妹杰西卡,在一只侧面形同章鱼的充气艇上玩。中途发生什么不得而知,但是当众人发现的时候,杰西卡已经去世了。莎伦被带上岸的时候,已经呛了不少海水,因为她呕吐的很厉害。当她从医院回来之后,她的父母没有对她说过一句话。只有一次例外,莎伦想参加酒店里正在举行的某个活动。他的父亲突然站起来,对她大吼,要求表现出一定的尊重,还说一切全是她的错,他希望,她替杰西卡去死。莎伦后面会过什么样的生活?我连想都不敢去想。

  莎伦在开始,还是深爱自己的女儿的。女儿黛西名字的来由就足以说明一切。莎伦和父母出国旅游,那天清晨她一个人偷偷溜到海边。看到一位妈妈带着她的女儿,在海边玩得很开心。那位母亲把自己的女儿举起来,转着圈,还亲吻哈哈大笑小女孩。莎伦一度认为,那就是天堂的生活。所以当母女二人即将离去的时候,莎伦问了那位母亲她女儿的名字。对,那个小女孩的名字就是黛西。

  剧中另外一个让人心痛的角色,就是黛西的哥哥利奥。利奥是奥森夫妇认为自己无法生育情况下收养的。在黛西出生以后奥森夫妇两人无法做到对两个孩子一视同仁。利奥因为生母孕期过度饮酒,身体上就有一系列问题需要定时看医生,医生也强调这样的孩子更多的是需要家人的爱和理解。显然在这个家庭里利奥享受不到这一切。所以他那么敏感,并且会以自残的方式来获得片刻的解脱

  故事的结尾,奥森夫妇两人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这结尾也仅仅是个开始。受过虐待的孩子,当自己成为父母之后,会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不得不引人深思。虽然这个故事中并没有人丧生,但故事背后的深意更加令人毛骨悚然。唯愿天下所有孩子快乐成长

  《失踪的女儿》读后感(二):上帝视角,从审判中看到审判

  《失踪的女儿》是英国女作家卡拉·亨特的全新力作,在这本悬疑小说中,卡拉·亨特将人物放置于大众审判席上,用小女孩失踪一案完成了一场针对所有人的甄别和审判,而审判的结果也正如小说的副标题“你要的是真相,还是你所认定的真相”!

  悬疑小说与推理小说不同,悬疑小说更看重氛围的渲染与悬疑的设置,所以它并不要求作者将全部线索悉数公布,也就是说,悬疑小说可以为了故事性而牺牲部分公平”。所以作者可以适当隐藏部分线索,以此达成剧情的反转和故事的可读性与趣味性。

  就《失踪的女儿》而言,小说的悬疑成分要大于推理成分,作者想要讲述的是一个完整而又精妙的故事,并且借此传达自己对大众审判的态度以对人性善恶的理解。也因此,推理并不是小说的重点,表现在小说里便是线索的隐藏与误导。但这些隐藏与误导不仅仅只是针对于书外的读者,同样也针对书中的人物。

  因为误导,警方将小女孩失踪案的嫌疑人锁定为小女孩黛西的父母,一同被误导的还有通过网络关注黛西失踪案的大众和书外的我们。在卡拉·亨特的刻意诱导下,人们未审先判,将黛西的父母钉在了有罪席上。黛西父母的所有的说辞都成为了掩饰和狡辩,也因此他们无法打动任何一个人。

  这种预先设定罪恶足以让人丧失对真相的真正追逐,警方对案件所有调查都是基于找到黛西父母的破绽,而非证明他们的清白。在这种不公平的对决中,被钉在有罪席上人很难完成自证,更何况黛西的父母并不合格,他们也确乎应当承受自己所作所为后果

  黛西失踪当天,她的父母在家中举办了烧烤宴会,直到宴会结束,黛西的父母才发现女儿不见了。在人们怀疑黛西被陌生人在宴会上掳走的时候,新的线索告诉我们,黛西很可能没有参加宴会,而她的父母竟然一无所觉。

  从受害者家属转变为嫌疑人其实很容易,黛西父母的失职以及对寻找失踪女儿的种种阻碍都说明了在他们的心底不可告人秘密。揭开这些隐秘成了寻找黛西的关键,也成了让黛西父母走上审判席的决定性因素

  黛西父母应该被审判,罪名或许不是谋杀,而是自私麻木道德沦丧。黛西的母亲莎伦对黛西的爱里掺杂了太多的东西,有嫉妒、有冷漠、甚至还有着些许的恨意。正是这种“不爱”将莎伦推上了被告席,因为人们无法相信这样的母亲会是清白的。可以说莎伦是多行不义必自毙,但在审判她的时候,人们也并未秉持真正的公平与正义

  这一点恰恰也是作者卡拉·亨特想要表述的,在预设好的环境下,当人们对事件有了先决看法后,就会忽视其他线索。如果事件发生在网络世界上,舆论导向很容易被操纵,进而形成一种大众审判,即便证据只是一个眼神,一句不当的言论,或者仅仅是感觉。在这个时候,人们追求的并非真正的真相,人们追求的只是自以为的正义。

  回归到《失踪的女儿》一书中,大众的怀疑在网络上不断发酵,进而产生了对黛西父母的定罪审判,于是有人在黛西家纵火,以此作为对黛西父母的惩罚。这种暴行可以释放大众的不满情绪,但对于案件的破获,正义的寻找,这样的行为是没有任何用处的,甚至可能会伤害到无辜的人。

  在层层叠叠迷雾后面,隐藏的是大众并不想知道的真相。于是故事有了出人意料的反转,小说也完美的承载了卡拉·亨特想要表达主题。在幸存者偏差的笼罩下,歧路是一种必然归途。在承载了偏见的网络舆论下,暴力则是必然的出口。

  就像为了正义而正义,为了公平而公平一样,偏执往往带来偏颇,正义和公平反而会被自身毁掉。在某种意义上,审判本身同样是另一重审判,而被审判的包括我们所有人。

  《失踪的女儿》读后感(三):令人心痛的儿童失踪

  从古到今儿童和妇女都是弱势群体特别是儿童,他们还没有完整的意识,他们单纯如一张白纸,他们分不清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常常被骗的是儿童,常常被拐卖的也是儿童。你们想想。几岁大的孩子被人贩子拐走,卖到以后完全陌生的环境里,孩子的内心要承受多大的痛苦。 都说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如果小棉袄丢了,妈妈是不是会痛的死去活来,有多少家庭因为孩子丢了而散了,有多少父母因为孩子丢了相互指责离婚呢? 作者围绕着一起女孩失踪的案件,展开自己的观点和论述,可能作者有一些观点有的人不是很认同,可我觉得不管在什么时候,孩子的丢失,收到伤害最大,都是母亲。因为孩子是妈妈的心头肉,不过要说爸爸心疼吗?那是假的,爸爸一样心疼不过没有母亲那种撕心裂肺,因为孩子从小是母亲一把屎一把尿的拉扯大的,男人终归心会粗一些,孩子回到家第一句话一定是喊妈妈,什么妈我饿了。妈我渴了,妈我的衣服呢,而看到爸爸的第一句话会是爸我妈呢? 为了不让孩子受到伤害,也为了我们父母自己,去公共场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看好自己的孩子,不然追悔莫及世间没有后悔药,时间也不会倒退,一切一切都不可能重来。 喜欢作者的这本书,从这里能够看到人性善良一面,也能够看到人性险恶的一面。特别是自己身边的人,一定要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作者写这样一个故事也是给我们一个惊醒,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都要留有余地,让我们知道在什么时候更要严加看管孩子,让他们平安快乐的长大,给他们一个美好未来! 看完这本书,我就在反思,现在这个社会是怎么了?古时候是过不起生活才会含泪卖孩子,而现在有的人却是以卖孩子来挣钱,自己辛辛苦苦怀胎十月生下来的孩子,难道就一点都不心疼?以几万块的价钱卖给别人,她就不想想,等孩子长大会不会怨恨自己?咱暂且不说如果是卖给了那些把孩子手脚打断,扔到街上乞讨的那些孩子,就说在人家长大的,这些个幸运的孩子,他们知道了自己身世,会不会来责问你呢?咱们换一个角度来说,如果你是那个孩子,你会不会憎恨自己的父母为什么把自己生下来又要卖给别人家,让自己从小就没有亲生父母的疼爱? 我的心里久久无法平静,为那个失踪的小女孩而担心,也为这个社会而伤心,那些可恶的人贩子。你们只知道赚昧良心的钱。你们有没有想过没了孩子的家庭还能过下去吗?看着孩子那一张张纯洁的脸,和渴望回家的眼神,你们晚上能睡着吗?午夜梦回的时候,你们不怕报应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吗? 所以说作为父母早照看好孩子同时,也要了解自己和孩子身边都有些什么样的人,以免发生不测,打好人际关系也是很重要的,我很认同书中作者的观点,用一个个真实例子来告诫我们,这个社会人最为丑陋的一面。

  《失踪的女儿》读后感(四):“失踪”的女儿

  “失踪”的女儿

  看到封面就被吸引的推理小说往往都不会让人失望。日本推理倾向复杂的作案设计,讲求清晰细腻逻辑排列;而欧美推理则更关注故事的剧情,将主人公个人的经历感情融入其中。不能说哪一种更高明,因为对于推理迷来讲,它们都有各自独特魅力,让人欲罢不能

  这本书讲的是小女孩的失踪案,虽然已经有太多关于失踪小孩侦探故事,但作者的新点子便是将故事和这个互联网时代联合起来。如今社会上发生任何案件,不仅仅是一般媒体会关注,大众也会参与其中,通过社交网站发表看法和意见更有甚者会有进一步的举动,而这些无孔不入信息,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办案人员心理。随着调查的进行,人们对凶手的猜测在变化,对嫌疑人的看法也在变化,他们公开讨论,公开的站队,对女孩父母来说是伤害,对警方来说是困扰,其实这引出了很多问题:过多的公众关注对于法律案件是否有糟糕的影响?如何界定合理关注和过度关注?如何管理控制过度关注?言论自由在案件面前,是否还是可以随心所欲

  再回到故事本身。失踪的小女孩黛西,家里可爱的小公主,学校里的优等生,她聪明,善于观察,可她毕竟是个孩子,过度聪明使她知道了太多一个八岁孩子无法消化和理解的事情,而她的父母,无论是溺爱她却在家庭之外心猿意马的爸爸,还是对她冷漠又事事控制的妈妈,都没有注意到黛西的敏感和变化,也就一点点彻底失去了这个孩子。其实我认为黛西最后的下场和她父母自身的思想道德和对她的教育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可以说是这对夫妻造成了事女孩幼小心灵无法挽回的伤害,最终他们也各自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她的哥哥利奥,也有自己的问题和心事,他是爱这个妹妹的,可他同样也是孩子,有无法面对的事实和痛苦的病症缠绕他,虽然黛西的失踪他有一定责任,但没人会怪罪他。他实在也是可怜的孩子。

  父母对于孩子的意义,孩子对于父母的意义,书中也有很多体现。孩子需要父母的照顾,更需要心灵上的关注。尤其是家中不止一个孩子的家庭,父母难免会不自觉偏心某个孩子,有些家长会注意到这一点,可大多人都不自知,而这种情况会给感到被忽略的孩子带去很深的心理伤害给孩子的未来埋下可怕炸弹。而对于父母而言,他们是抱有可以为孩子付出一切的心理的,可父母们也应该意识到,孩子也是一个独立个体,而不是自己的附属品,无论是溺爱和控制,都不能让孩子有一个健康和独立的成长环境。痛失孩子,会使父母身心承受十足的打击,甚至改变心智摧毁精神

  最后想说,故事最后设计的反转还是蛮惊喜的,虽然一开始就隐隐感觉到一定不是父母残害孩子那样的案件,但是还是没有猜到结局的安排,在这里就不剧透了,大家自己发掘吧。

  《失踪的女儿》读后感(五):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我们无法承担堂而皇之说谎的代价,但我们也无法承担直言不讳说出事实的代价

  牛津——克里斯宾称之为“灰色迷宫”——这座激发了无数和牛津本身一样错综复杂、引人入胜的侦探小说的城市,大概也是世界各地悬疑侦探文学爱好者的耶路撒冷。

  这本小说也是基于这座温和常湿的城市,但有趣的点是时代背景正是今日。想来作者也是多少想刻意创造现代互联网时代社交网络与典型侦探悬疑剧情的碰撞火花。

  开篇几句话就能大概感知作者的调性是不是和读者契合。作者借侦探之口这样评价案发地的庄园:

实际上,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在走进房门前早已展开判断。我们不是在考量房子,而是在考量人。人们过去常把这里称为“行政级别豪宅”...他们这些人有钱,但并没有理想中那样多,否则他们就会买一栋真正的维多利亚式别墅,而不是在位置不佳的运河这一侧买一栋毛坯的新庄园复制品。”

  这几句描述,看似无关剧情又带着些微刻薄,但在后续剧情发展迷雾展开时的某个节点,你会忽然映现出这段话。这种连起来的畅快感对我这个草蛇灰线狂热爱好者来讲是bonus.

  接下来的注意力更多在作者营造的社交网路对于整个案件的扑朔迷离福祸相依的推动。

  由于媒体曝光而在推特上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各种所谓“知情人士”争相爆料,各种事发前看似无关的细节都因为此刻女孩的消失而理所应当的当成了伏笔。

安妮·梅里韦尔@安妮·梅里韦尔 15 :56我是唯一一个认为黛西 · 梅森失踪这件事有蹊跷的人吗?一个小孩子怎么可能从自家的花园消失而不被人看到?安吉拉·贝特顿@安吉拉·G.贝特顿 16 :35@ 安格斯 · 科德里先生 我参加了聚会,黛西的父母一整晚都在那儿,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犯罪。# 寻找黛西卡罗琳·托利斯@谁的托利斯 16 :36@ 安吉拉 · G. 贝特顿 有没有关于沾有血迹的连裤袜的新闻?警方证实了吗? # 黛西 · 梅森

  推特上的探讨愈演愈烈,经过一场新闻发布会已经开始有人试图通过表情研究为黛西父母定罪了。

  故事总是惊人的相似。无论是去年的名噪一时的江歌案引发的网民签名试图影响司法判决,并由此衍生的人肉搜索网络暴力,还是几周前的高云翔性侵案——说到网络暴力,几年前高圆圆主演的《搜索》早就在银幕上给我们展示完整的剧目——所谓的网络暴民由于信息不对等或易被煽动而被利用,不管我们承认与否,这些伤害切实存在。

影片《搜索》

人们只能看到他们想看到的。

闪光灯下,人们移步到自己的座位上。他们并不关心梅森夫妇要说什么,因为如果有小孩失踪,大家都会说同样的话,但是他们非常想听到梅森夫妇是如何表达的。他们想以此推断梅森夫妇是什么样的人。他们经得起审查吗?他们说的话听上去令人信服吗?我们喜欢他们吗?一切都关乎性格,以及可信度,还有英国人无比痴迷的社会等级,这一点毋庸置疑。然后我猛然被回忆击中,以前也这样过.它令你毫无准备,防 不胜防.你从未想到你随意的一组言辞或想法会导致那样的结果, 突然之间,你那小心翼翼关上的大脑就被不想记起的回忆给淹没了。”

  在记者发布会上,作者如是说。后来大众的揣测和怒意推动的剧情发展完全印证这段话。

  一方面是扑朔迷离各种谜团糅杂在一起,各处是疑点,各种说不通。另一方面作者通过循环反复的时间线开始缓缓把一些隐藏内情展现出来。

书中提到黛西房间的海报,我去google了一下。

有希望比知道真相更糟

  不说你也知道,看似条件优渥的四口之家,表面冷淡实则时刻关注别人评价的女主人,表现欲强烈的油腔滑调的不靠谱男主人,唯唯诺诺的儿子,美丽古灵精怪备受宠爱的小女儿。这种组合内在暗潮涌动,绝对不会和谐更别提幸福了。

  “幸福是相似的,不幸各有各的不幸。”美丽又敏锐的少女会加剧一切到来的频率,恋童,性侵,世界从来不是只有美好,那转身成为扛枪萝莉,少女修罗也说不定呢。

  众所周知原生家庭对小朋友的成长有着多么根深蒂固深入骨髓的影响,后期的改变是成效甚微的,过程还是痛苦的,你不能遇到一点逆境,否则第一反应将你一秒打回原形。

  随着故事的发展,人物形象的丰满,私以为这远远不是一部侦探悬疑的小说了。

  看着眼前书中对人物的刻画描写就能不自觉跳到大三的寒假,当时读了本书了解了一下容易被忽视的心理疾病,比如边缘性人格(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边缘人格有4个方面的特征,即“不稳定的人际关系,不稳定的情绪,不稳定的自我意象和明显的冲动性”。在我看来黛西的母亲梅森夫人就是这样的人格,容易遇到一点小事就感到受伤,无法控制冲动的欲望,在各种细枝末节上敏感多疑又自我封闭,甚至会做出自我伤害、伤害他人等破坏性的行为,且这些行为会反复出现。和梅森先生的婚姻中存在的持久的空虚、孤独感及一些短暂的精神症状,这种所有的“不稳定表现”的“稳定不变”的模式都符合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基本特点。在牛津区买庄园,把自己和加入打扮的最大程度的光鲜(甚至很多时候已经不合时宜了)和邻里间刻意端出的态度......做很多的事就是为不被忽略,这后面的动机是他害怕被抛弃、被忽略。尽管有着极不稳定的人际关系模式以及因为恐惧而对他人忽冷忽热,但是实际上内心需要时刻有人陪伴获得感情的慰藉。和警探的初次见面以及那次新闻发布会最大程度的展现了她更在乎自己给别人的印象、自己和别人的关系以及自己的表现。

  听起来很悲伤是嘛?但是很多这样的人成为了父母。黛西的小哥哥就备受原生家庭的伤害。他明明很敏锐,但是表现出来的更多是惶恐以及轻微暴力倾向的自闭。作者在此处还借着家庭医生之口提到了一种容易误诊的病症:婴儿酒精综合征。说起是由于妊娠期间母亲酗酒但是存在这样的情况:母亲无饮酒行为,但新生儿有可能被诊断出胎儿酒精综合征(FASD)。

  书中侦探摸索到这一步时和下属展开了如下对话:

‘患有胎儿酒精综合征的孩子容忍疼痛的程度极高。所以你能发现,有些孩子有时会把积压的愤怒和沮丧发泄到自己身上,也就是说……‘我知道,我说,他们会自残。’”

  恨啊,真的恨。

  真真是伊坂幸太郎在《一首小夜曲》中所感叹“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恍惚间想到米兰昆德拉在某部作品里提到:生小孩的前提是,你已经证明了人生是快乐的。

  故事的最后,案件的真相似乎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牵动人心的永远是人性的呼唤,映射出生而为人最柔软最动情的那一面。

黛西,你知道的,不是吗?不管怎样我一定会找到你的。”

  I promise.

DAISY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