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丛林之书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丛林之书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5-16 21:5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丛林之书读后感精选10篇

  《丛林之书》是一本由[英] 吉卜林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8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丛林之书》读后感(一):驯养与归化

  吉卜林的代表作《丛林之书》屡次重版,近期浙江文艺出版社的新版包含了1894年出版的《丛林之书》和1895年的《丛林之书二集》,并收录狼孩毛格利的结局——写于1893年的《在丛林里》,张新颖翻译流畅好读,是一个比较好的版本

  《在丛林里》最早完成讲述毛格利重返人类社会,成为守林人,娶妻生子的故事情节平庸可能吉卜林本人也不太满意,因此才会紧接着写出《丛林之书》与《丛林之书二集》,两部作品都属于动物小说。动物小说表面说动物,实际往往折射人类社会形态创造世界法则掌握在作者手里,作者在这种书写里尽情抒展想象力制造自己理想的“丛林法则”。《丛林之书》就是吉卜林的理想王国

  吉卜林在印度出生,父母都是英国人异乡原始情调与故国的情思深恋,始终充盈在他的笔端。《丛林之书》描写森林,还描写乡村海岸军营等处,有些篇章相对独立,狼孩毛格利是占据主体部分。这里有勇敢慈爱的狼爸狼妈,具有领袖气质的孤狼阿克拉,贪婪残暴的瘸腿老虎谢尔可汗,经验丰富的好老师黑豹巴赫拉,两面三刀的狡诈“食客”豺狗塔巴克,以及大象海斯、棕熊巴鲁、大蛇、猴群等许多惟妙惟肖野兽形象。每只野兽都有独特个性,都极具表现力,都可以代入人类社会的相应角色,丛林的故事直接指向人生的各种寓意人们的生存状况

  有趣的动物生活吸引我们的视线,整部小说闪烁着童话光芒,但《丛林之书》很难说正规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在欧洲文明的长期传统里,“儿童”并不具备独立的人格,而是被当作“低龄的成年人”。“儿童”的发现其实是一项近代发明,随着16、17世纪启蒙运动的推进,人们才意识到儿童不同成人身心成长特征,这个概念直到二战之后才真正推广。在《丛林之书》里,狼孩毛格利拥有异乎寻常心理成熟,他的能干老练不亚于鲁滨逊漂流荒岛时的冷静处事,这一方面明了吉卜林写作思维的英国传统意识,另一方面表明吉卜林不仅创作童话,更是以此表达他的哲学理念,这种哲学当然也反映了他的社会立场

  《丛林之书》的动物处于残酷的生存竞争环境,当他们觅食、寻水、迁徙之时,依靠的是个人机智勇敢和团体的协作互助。作品的所有故事都贯穿着“吉卜林法则”——公正忠诚独立自主。在狼群受到挑拨围攻阿克拉、挑战头狼权威时候,毛格利巧妙利用红花(火)取得了战斗胜利,以及打败谢尔可汗、与红狗群大战、利用水牛逼退村民……几场战斗跌宕起伏淋漓尽致,尤其人类的卑劣与动物的情义形成鲜明对比绝对力量智慧过程里成了胜利的关键秩序不容破坏——这是毛格利或吉卜林的行动终极目的

  那些住在树上的猴子,脱离大地、喧噪吵嚷,自以为了不起,面对强敌却溃败如散沙,吉卜林以嘲讽的笔调显示了他对无序与混乱的鄙夷。丛林是自由的,自由是有规则的,规则是有权力的动物(人)制定的。毛格利与村民的抵牾,显示了旧制度的衰朽,但作为人类社会一个脱序的环节,吉卜林仍屡次借丛林动物之口,促动毛格利回归原生家庭,并以人类母亲米苏阿的母爱来调和两种体制矛盾

  毛格利身上集结了两种文明的冲撞,驯养与归化,何去何处?丛林与人间世,非此非彼,毛格利应当生活在哪里?所有生物(包括人)浮游、着力的那一点,到底是什么呢?面对19世纪末的帝国余晖,《丛林之书》在更广泛意义上诘问了全人类的处境,包含了比吉卜林其他许多作品更深刻超越本国本民族思考

  吉卜林既是小说家,也是诗人。1907年,因他具有“观察能力想象的新颖、思想的雄浑和叙事的杰出才能”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丛林之书》每章起笔都以叙事诗概括提要。音韵铿锵的诗歌,如同风中的吟唱,与小说情节巧妙结合。抛除嘈杂议论文学魅力终究归结于文学。作为读者,驯养我的,终究也只能是文学。

  《丛林之书》读后感(二):宣扬之书和探索之书

  无疑,有一些迷思,长久存在于人类的思想之中,吸引了那些敏感好思的心灵。有些人尝试通过逻辑推演来寻求最终的答案。可是,误入符号之网的学者们,把自己陷入了语言编织出来的虚幻游戏。这是因为,假如说符号对应外在世界是不完全的,而演绎符号所对应的逻辑和外在世界也不完全对应,那么,这个演绎的过程对应世界也很可能是不完全的,必须要时时对应外在世界纠正可能的偏离。最初的magic和后来的神学、哲学,都是在这个问题上进入了误区。还有一些人选择了一条更贴近现实道路,通过设想可能的世界来探索答案。但是,任何现实世界都给不出人们想要的答案。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有些人逐渐就走上了岔路,就如托马斯·曼《魔山》对抽象理性的假借,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对宗教法官寄托,托尔斯泰《战争和平》对上帝的皈依,以及布尔加科夫《大师与玛格丽特》老调重弹乏力。那些真正走在正道上的人,看上去什么答案都没有得到,但是他们反而是最接近答案的人,就如歌德在《浮士德》中心灵几番追寻终难得安宁,王小波在《万寿寺》中发现最终不得不无可挽回走向真实走向庸俗,而莫蒂阿诺在《暗店街》追寻整本书也只是发现自己原来是露天茶座一个可有可无影子,而生命也和小女孩快乐悲伤一样转瞬即逝。毕竟,答案也不过是那两个字罢了。

  吉普林这本书不一样,这是一本宣扬之书。或许是给小孩子看的缘故?吉普林不过在书中假借动物和丛林,来写人和社会罢了。而且他写的不是人类迷思,而是人身上那些坏的行为想法,以及而且特别是好的品质。所以他写狼爸爸妈妈对人类小孩子的爱,写熊和豹对这个人类小孩子的爱,他们都不顾自身为这个小孩子以身犯险,写小孩子去人类村子里之后养父母对他的爱,还写大蟒蛇的义举,小孩子的报恩,和狼的兄弟之谊,写遵守诺言,写为了群体的自我奉献牺牲,写勇敢、毅力坚忍,写机智和力量;同时也写一些狡猾阴险自私反面品质。我们或许会为那些美好的品质而感动,收到鼓舞。小孩子们或许会受到熏陶培养良好道德。但是这类书中却有无法忽视的瑕疵。比如,狼妈妈和人类小孩子曾说:我爱你胜过我自己的狼崽子。这种偏心实在是让人难以欣赏。但是最大的瑕疵可能是,将动物人格化,很难不违背动物自身的本性;同时把丛林社会化,也很难不违反真正的丛林法则而美化动物群落。吉普林非常赞赏丛林法则,称之为是规定了动物几乎所有行为的一种完善的法则,并以之为一种带着合理正义的法则。比如,在吉普林的设定中,所有的捕猎者在捕猎的时候都不触犯其他捕猎者,并且看上去对于被捕猎者也很友好,因为“他们仅仅在饥饿的时候才捕猎,或说捕猎仅仅是为了吃饱肚子”。即使如此,那么被捕猎者是不是依然很悲惨?你吃了鹿爸爸,鹿妈妈和小鹿难过不难过?吉普林从未提到过这个问题。在谈到干旱季节里,他在提及乌龟时,仅仅轻描淡写一句话带过:“河龟很早就被最聪明的猎手巴希拉猎杀了”。等等,怎么没有人为乌龟说句话?当然,没有。丛林法则,实际上就是弱肉强食,就是以生存繁衍为最大,以任何其他为手段的一种法则。如果捕猎者没有随时捕猎,是因为他们如果杀光猎物,会导致自身的灭绝。丛林法则里,没有任何道德可言。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不喜欢吉普林的这本书,也不喜欢类似的书。少数人享受的正义不是正义,少数人之间的关爱友谊也不能给他们以道德的光辉。我代表狼崽子反对狼妈妈的偏心,也代表乌龟和其他被吃掉而从未被吉普林提及的动物们像吉普林抗议,抗议他美化狩猎者,抗议他美化丛林法则。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良心和道德感,就应该关心乌龟们的命运

  《丛林之书》读后感(三):不一般的丛林故事

  丛林故事很迷人,总是能够吸引不少人的目光,它代表着一个小型浓缩的社会,里面暗藏着成长、计谋、抗争和杀戮,弱肉强食的达尔文进化论每天都在重复上演,动物们每天都在展示它们的机智和聪明,填饱空虚肚皮保证充沛体力,拥有活下去的资格

  吉卜林就把丛林的魅力写在了《丛林之书》里,用一篇篇活灵活现文字把丛林里的故事倾泻下来,涌进了读者心中,跳进了火热的胸腔里。他笔下塑造了勇猛无敌的獴,机智聪明的白海豹,开朗勇敢的小图美,勇于献身的修行僧等,但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一路成长的狼孩毛格利,他跟伙伴们狼兄弟、棕熊巴鲁、黑豹巴赫拉、狼群首领阿克拉、蟒蛇卡极其亲近,又一起经历了种种危机磨难,彼此依靠,互相信赖,团结互助。

  棕色的皮肤结实肌肉,比肩的长发,风一样的速度强大的力量,善良秉性调皮性格,这就是狼孩毛格利。在丛林里丢失的那一天起,他就被看中了,成为了这片丛林的自然之子,狼族其中的一个成员,被成为小兄弟的动物们的好朋友

  他很聪明,能够很快学会一门语言;他很机智,在被猴群掳走的时刻不忘记主人语言来报信;他很勇猛,能够用刀子和红狗作战;他很可爱,在巴鲁和巴赫拉面前撒娇耍赖;他很义气拯救了狼族首领阿克拉;他值得信任保护了“母亲”米苏阿和“父亲”的安全;他有智谋,靠着牛群和狼群的配合下,杀死了老虎谢尔可汗……毛格利虽然是动物们抚养的孩子,但是他浑身散发着可贵的正义和正气,在危机时刻他机智应对,同时和动物朋友们里应外合,获得了一场又一场战斗的胜利。

  丛林并非看上去那般美好,每天都上演着各种弱肉强食和血肉横飞,转眼间一条鲜活的生命就消失了。可就是这样的残酷和可怖,却让人有了更多思考和尊重。吉卜林更多地是想体现动物们和人类之间的对比,动物们的团结互助比人类的贪婪无耻显得更加值得尊敬

  很意外,吉卜林的《丛林之书》竟然受到很多孩子们的喜爱,不管是里面的内容还是文风都觉得偏向于成人化多一些,所以称“成人听的童话”,一点儿都没错。书中各种有血有肉的故事,又带动了对野外丛林的畅想,鼻尖上仿佛吹来了草地清香,耳边传来一声声震耳欲聋的咆哮,眼睛闪过了一些矫健的身影,或许这就是吸引孩子们的原因吧,那些不曾见过的画面一下子打开了孩子们的视野,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

  外国的童话并不仅仅是带着打开世界的趣味性,还带着成人化的残酷和成长,懂得世界的不公和现实,而不是一味地给予孩子们安全的堡垒,让他们无风无雨仿佛如一只只温室花朵锻炼、磨炼、打造,这样才能够让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跟毛格利一样,遇风抗风,遇雨避雨,披荆斩棘,闯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突然想起可爱的吉卜林,约着当年写信给他的小读者一起翘课去了,去野外吹吹风散散步,而那些栩栩如生的动物们或许就隐藏在某一片风景,被他们发现了,写了出来,融到了其他小读者的心中,成了他们童年美丽的畅想。这样,就足够了。

  《丛林之书》读后感(四):丛林法则里的人类写照

  文/林染書

  1907年吉卜林凭借作品《吉姆》获诺贝尔文学奖,当时年仅42岁,成为迄今为止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对于一个濡染了殖民思想的作家来说,吉卜林笔下那惊心动魄的历险故事《丛林之书》成为了各个年龄段读者都喜欢的经典小说。

  《丛林之书》中,吉卜林将人性与动物性进行完美的融合,每个故事都是围绕着自然界中的一个毋庸置疑规律事实——“弱肉强食”展开。同时,他也将自己在印度生活的丰富经验穿插其中,细腻地描绘出印度特有的自然环境,很容易把读者带入到文明未曾触及的原始森林之中,让读者在充满异域风情的丛林国度里,感受着一场场充满神秘诗意而又刺激的冒险之旅。

  吉卜林笔下的动物世界,亦是人类社会关系的一种真实写照。人类孩子毛格利被狼族收养,并在黑豹巴赫拉,狗熊巴鲁,蟒蛇卡的帮助下,学会了在丛林里生存的本领,克服了自身的弱点,用红花(火)制服了群狼,并借着牛群踩死了自己的仇人老虎谢尔可汗……这一系列经历,让毛格利战胜了对手的同时,也逐渐强大起来。

  虽然,从故事的表面来看,《丛林之书》是一部关于勇气、挑战和冒险的小说,也许正因如此,许多人把这本书当成了孩子阅读书籍。然而,透过故事的内核来看,丛林里的动物之间的弱肉强食,其实也是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的善恶关系网,透着人情世故、欺怂怕恶、能者居上等人类身上所存在的一些本质。同时,吉卜林也将人类社会的价值观、生存观、道德观以及人类的情感、思维、性格都注入到动物身上。因此,在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巴赫拉,巴鲁,或者卡,总会有一种亲切之感,甚至觉得他们跟人类相差无几。

  在我看来,《丛林之书》更像是一部成人寓言,里面传递出来的很多东西,远比故事深邃。比如《白海豹》一章,白海豹科迪克在一众海豹中,就是一个另类的存在。外表上,他的皮毛是白色的,与其他海豹有着明显的不同。而内里,他有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他坚持自己所坚持的,哪怕在旁人眼里这一切就是天方夜谭。于是,很多海豹随大流,最终走入了死亡之旅。而科迪克的不愿随大流,使得他努力地为自己和另外一群海豹寻得了适合生存的乐土。

  科迪克的清醒与执着是人类身上一种珍贵的品质。清醒,能让他看待事物,看得更远,更透彻,也让他对自己的命运掌握了一定的主动权;而执着,成就了他的成功,正是因为坚持和不放弃,他才真正的为自己和其他海豹的命运带来了转机。吉卜林借着动物的身子,传递出了许多深刻的道理,意味深长。

  《丛林之书》不仅体现出了吉卜林驾驭故事的强大能力和语言艺术上的巨大才华。它还显示出了吉卜林敏锐的洞察力,以及知识上的渊博。值得一提的是,吉卜林在语言的叙述上,下尽了功夫。每个故事,叙述风格简省、准确而极富诗意,非常适合儿童阅读。也正是因为如此,这本书受到了世界各地小朋友和大朋友的追捧,成为了不朽的经典之作。

  《丛林之书》读后感(五):张新颖:打开丛林这部书(代译序)

  

打开丛林这部书(代译序)

张新颖

  一九〇七年,鲁迪亚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到瑞典斯德哥尔摩去领诺贝尔文学奖,瑞典人看到他时,感到非常惊讶——或者也可以说,有点失望。他们看到的是一位瘦小的英国人,留着小胡子,戴着眼镜,镜片后面是一双友善的眼睛。

  瑞典人本来以为,他们翘首以待的这位作家,应该和他所写的那个在丛林里、在动物中间长大的狼孩毛格利是一个模样,还应该带着棕熊巴鲁、黑豹巴赫拉,甚至还有四个狼兄弟一起出席颁奖典礼。当时有一个记者做了这样的报道:“当人们发现吉卜林和其他人一样,穿黑西装、打白领带时,立即就引起了阵阵的窃窃私语。”他用这样一个句子表达了吉卜林的读者为他们喜爱的作家设计的形象:“啊,真希望他手里抓着一条蛇!”

  总之,他们希望吉卜林把他在《丛林之书》(The Jungle Book)、《丛林之书二集》(The Second Jungle Book)以及所有其他作品里写到的一切,都搬到斯德哥尔摩的颁奖台上去。

  他的作品深受儿童的喜爱应该是他特别感动的事。斯德哥尔摩附近各小学的儿童们组成了一个代表队,到他住的酒店向他致敬。一个小女孩竟然用英文发表了一篇十分流利的演讲——大概是老师事先写好,她好不容易背下来的。孩子们还为他合唱了《家,甜蜜的家》(Home, Sweet Home)和瑞典国歌。一位小朋友向他要一本英文的《丛林之书》,回到英国后,他立即寄出了这本书,并在书上写着:“向小朋友做的许诺必须兑现。”

  有一个美国小朋友,名叫纳尔森·道布尔迪(Nelson Doubleday),非常喜欢吉卜林写的故事。一天他在杂志上读到吉卜林讲鲸鱼的一篇故事,又激动又觉得不过瘾,就跑去对做出版商的爸爸说:“如果我写信给吉卜林先生,让他再写一些同类的故事,你可不可以出一本书呢?”他爸爸答应考虑这个计划,嘱咐他信要写得认真仔细。他就用学童的语言,在信里建议吉卜林再写一些动物故事,比如,豹子身上为什么有斑点呀,大象怎么长了个长鼻子呀,鳄鱼如何,等等等等。他写好了信,又对爸爸说:“爸爸,如果你出版这本书,我是不是该得到一定的版税?因为出书的主意是我建议的。”他爸爸慷慨地说,如果书写好并出版了,卖掉一册就付给他一分钱。他又要求爸爸先预付五分钱的版税,因为把信寄到英国去要贴五分钱的邮票。这本书后来果真出版了,而且成了一本非常受欢迎的儿童读物,叫《正是如此故事集》(Just So Stories),小朋友从他爸爸那里得到了他的那一份版税,当然他得先用版税偿还邮资。

  吉卜林在美国写完《丛林之书》后不久,这个小朋友就和吉卜林非常熟悉了。吉卜林在纽约城的宾馆里生病的时候,他还特意把家里做的汤送给吉卜林喝。小朋友很久以后还记得,吉卜林康复后和马克·吐温到他家里吃晚餐的情景。他更难忘的是,顽皮的吉卜林经常教唆他从学习室里逃出来,正好园丁把梯子放在了窗口。吉卜林叔叔躲在离屋子有一段距离的干草堆后面,两个人碰头后,就一起去钓鱼、猎兔子,有时仅仅是在田野里长途漫步。

  我们没有福气和吉卜林成为朋友,所幸的是我们还可以从字面上了解他。

  吉卜林一八六五年出生于印度孟买,他父亲当时在孟买艺术学校担任建筑雕塑学教授,后来写过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叫《印度的动物和人》(Beast and Man in India),自己配了精美的插图。后来吉卜林出版《丛林之书》,第一版里就有他父亲的九幅插图。吉卜林在印度度过了美好的幼年,可是到一八七一年,还不满六岁,就和妹妹一起被送回英国寄养,过了五年很不愉快的日子,从《咩,咩,黑山羊》(Baa, Baa, Black Sheep)这篇小说里可以明显看出那段生活在他心灵上留下的伤痕和暗影。吉卜林中学毕业以后,离开英国,回到印度,逐渐开始文学创作,慢慢产生影响。实际上他在中学的时候就开始写诗,并自费印了一本诗集,叫《学童抒情诗》(Schoolboy Lyrics),大约印了五十本,分赠亲友。到一九三六年在伦敦去世时,吉卜林留下了大量的作品,包括诗、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历史故事、散文随笔、回忆录,等等。其中最受推崇的儿童文学作品除了《丛林之书》《丛林之书二集》《正是如此故事集》之外,还有《勇敢的船长》(Captains Courageous)、《普克山的帕克》(Puck of Pooks Hill)、《奖赏和仙人》等。后两本是系列的历史故事集,是吉卜林为孩子们,尤其是他自己的儿子、女儿而写的。

  两本《丛林之书》于一八九四年和一八九五年相继出版,成为他最著名的动物故事集。这两本书一共包括十五个故事,一百年来不知为多少个国家的多少少年儿童带来过多少的乐趣,激发起多么宝贵的想象力。我们上面刚刚还提到过,那个美国小朋友记得吉卜林和马克·吐温到他家进晚餐的情景,就是这位马克·吐温,曾经说:“我了解吉卜林的书……它们对于我从来不会变得苍白,它们保持着缤纷的色彩;它们永远是新鲜的。”

  不是为了验证马克·吐温的话,不是为了去重复诸多作家、诗人及各类著名人物(W. H.奥登、T. S.艾略特、乔治·奥维尔、葛兰西、博尔赫斯,等等)在吉卜林作品里获得的各类体验,只是为了我们自己的乐趣,只是为了我们自己去感受吉卜林所创造的动物世界的魅力,为了我们自己的童年、少年、青年,为了我们自己在成年和老年时重新回忆起童年、少年、青年,请打开——丛林——这部无穷的书。

  张新颖

  一九九七年三月三十一日

  《丛林之书》读后感(六):丛林里盛开“红色的花朵”

  前两年看过迪士尼动画拍摄的一部真人动画电影,名字叫《奇幻森林》,讲述了一个被狼扶养长大的男孩毛格利(Mowgli,又翻译成毛克利或莫格利等)在森林里生活和斗争的故事。这是一部观众口碑很好的电影,虽然全片几乎只有毛格利这一个故事“人物”,但与他关联的形形色色的动物以及作为他的家的这片奇幻般的森林,在美国电影特技的打造下都显得栩栩如生,令观众身临其境。

  当时注意到电影的英文名叫做 The Jungle Book,我自然而然地理解,其中陌生的单词 Jungle 释义为“奇幻的”,而 Book 便引申为“森林”的意思了。毕竟“书本”用的纸张不正是用森林中的树木制作而成的么。

  直到后来我读到英国作家吉卜林(Rudyard Kipling)的这本《丛林之书》,我方才豁然明白,并为我的自以为是感到羞愧不已。原来电影《奇幻森林》是根据这本书中的部分内容改编而来的。想必导演是为了尊重原著所以直接采用书名 The Jungle Book 作为电影名。所以 Jungle 应该是“丛林,森林”,而 Book 只是“书”而已。

  这本《丛林之书》是英文版 The Jungle Book 和 The Second Jungle Book 两本系列小说的引进翻译的合集,共16个关于森林的引人入胜的故事,其中9个故事以男孩毛格利为主角,另外7个分别讲述了关于大象、海豚和修行僧等的故事。

  电影《奇幻森林》选取了原著中最具代表性的毛格利和老虎大反派之间的斗争为主线。我读完《丛林之书》后发现,虽然电影和原著的主线内容和出场“人物”基本一致,但两者在具体描写方面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别。比如那几个令人难忘的动物形象:电影中的老虎是速度与力量都强大到令人惧怕的角色,在这本原著中它却是只跛脚老虎;电影中的棕熊是 Mowgli 在森林里闯荡时认识的憨厚的伙伴,而在原著中是一直陪伴着男孩成长的极其严格的理论导师,会时不时地用它珍贵的熊掌进行体罚;而体育老师黑豹在原著中却显得十分和蔼可亲了。

  另外,包括男孩与老虎的矛盾来由,以及“人类的红色的花朵”所发挥的作用等等,到电影中都有了些改编,能更好地满足影院的视觉观赏。通过两者的比较,我认为电影突出的是恩怨与感性,而这本《丛林之书》原著更着重的是博弈和理性。作者通过故事中关于捕猎和交流等方面丛林法则,引发我们对生活中人与动物、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深思。

  《丛林之书》出版于1894年和1895年。而更为我们熟知的、较早搬上荧幕的《人猿泰山》,其初次付梓是在1912年。我可以猜想,后者那位美国作家或许或多或少曾受到过吉卜林的《丛林之书》的启发。

  虽然我还是第一次听到《丛林之书》作者吉卜林的大名,但不影响他是一位相当厉害的人物设定,据说在英国是位鼎鼎有名甚至家喻户晓的作家。他是至今为止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当大家看到42岁的吉卜林穿着西装戴着眼镜、斯斯文文地出席诺贝尔颁奖典礼时,感到了惊讶与失望,他们原以为翘首以待的这位作家,应该和他所写的那个在丛林里长大的狼孩是一个模样,还“应该”带着棕熊、黑豹甚至他的狼兄弟一起出席颁奖典礼。有些人在底下窃窃私语说:“真希望他手里抓着一条蛇。”

  —— 由此可见,吉卜林和他的这本《丛林之书》是多么受到大家的喜爱。(风)

  《丛林之书》读后感(七):在世界清晨讲给儿童的童话

  在英国作家当中,也许多数人熟悉的是狄更斯、莎士比亚、王尔德、斯威夫特、简等人,但对吉卜林未必熟悉。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又译作吉普林或卢亚 吉卜林德·吉卜龄)。吉卜林的作品在20世纪初的世界文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本人也在1907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是第一个英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也是至今诺贝尔文学奖最年轻的获得者。此外,他也曾被授予英国爵士爵位和英国桂冠诗人的头衔,但都被他放弃了。

“Welcome to the jungleWe've got fun 'n' gamesWe got everything you wantHoney, we know the names”

  有意思的是前一阵子阅读的《帝国英雄》里也提到了这位文学大家,早年曾在南非的布尔战争中做战地记者。事实上吉卜林的作品也以战争军旅生活而擅长,他以豪迈风趣的笔调讴歌英国军队在异国的征战,为诗人赢得"帝国诗人"的称号。在小说方面,有著名的短篇小说集《生命的阻力》(1891)和最引人入胜的动物故事《丛林之书》(1894-1895)、长篇小说有《消失的光芒》(1891)和《基姆》(1901)等。

  这些故事绝对非常美丽。 毫不奇怪,吉卜林首先认为自己是一位诗人,因为这些故事确实是富有诗意的。 吉卜林的写作风格非常抒情。 他的语言充满了异想天开。 阅读这些故事,你会觉得吉卜林非常欣赏语言的声音以及传达信息的能力。 在这里必须澄清的一件事是认为这是一本儿童书。 迪士尼被诅咒,这不是一本儿童书。 它非常适合年轻人,但这不是儿童读物。 吉卜林是个非常矛盾的作家。他的儿童作品世界上也充满了矛盾。实际上,他所有的书既是写给儿童看的,也是写给成人看的。两部《丛林故事》是他最受人欢迎,且历久弥新的作品。

  吉卜林的魔力总是植根于普通生活的现实。 整个印度都有一个狼群饲养的孩子的故事。 在这些故事的背景下,乡村生活以其懒惰的节奏继续下去 - 水牛穿过浅滩,女人走向井边,男人丛林探索丛林。

  《丛林之书》描写森林,还描写乡村、海岸、军营等处,有些篇章相对独立,狼孩毛格利是占据主体的部分。在书中有很多有意思的角色:

  白色印章 - 科蒂克是一种罕见的白毛皮北印章,为他的人寻找一个新家,他们不会被人类猎杀。

  Rikki-Tikki-Tavi - Rikki-Tikki猫鼬为一对居住在印度的人类家庭辩护一对眼镜蛇。

  大象图美 Toomai - Toomai是一个十岁的男孩,他帮助大象工作,他告诉他,除非他看到大象跳舞,否则他永远不会是一个全面的大象处理者。

  urun Bhagat的奇迹 - 一位有影响力的印度政治家放弃他的世俗物品成为一个禁欲圣人。 后来,他必须在他所结交的当地动物的帮助下拯救一个山体滑坡事故。

  Quiquern - 一位十几岁的因纽特人男孩和女孩在北极冰面上穿梭,为了拯救他们的部落免于饥饿,在神秘的动物精神Quiquern的指导下绝望地寻找食物。 然而,Quiquern并不是他所希望看到的。

  《丛林之书》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多重文本意义,绝非是简单的儿童文学。它写出了丛林生活的残酷与美好,丛林动物的友善和人类的卑劣形成了鲜明的比对,阅读起来也充满了神秘主义和异域情调。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那个特定的时代,吉卜林亲身体验了欧洲文明国向全世界的凶猛扩张,也不可避免的经历了随之而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此期间吉卜林遭受了他人生中最大的痛苦,他的大儿约翰(John)牺牲在1915年的卢斯之战中,为此吉卜林自责地写下了"如果有人问我们为什么死,告诉他们,因为我们的父辈说了谎。也许战争和过往的经历也不自觉地融入了作家的笔尖,让我们体味到了观察入微和气势雄浑的叙述。

  《丛林之书》读后感(八):人人都爱丛林故事

  在英国文学史上,鲁迪亚德·吉卜林作为第一个摘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傲然屹立,不少人都知道他“诗人”这重身份,就连后来著名的小说家乔治·奥威尔早年读了他那澎湃的诗歌,都禁不住对东方的向往。后来,随着二战后反帝国主义浪潮的袭来,为大英帝国高唱赞歌的吉卜林,招致了严厉的批判。如今,随着萦绕在他身上的喧嚣逐渐平息,也许我们能够更为中立地走进他的艺术世界,比如他笔下那树木参天、狼孩活跃的丛林。

  无法写好儿童故事的诗人,似乎算不得一个好作家,《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作者、数学家刘易斯·卡罗尔如此,吉卜林也不例外。也许,当今不少读者首先接触到他,是通过《丛林之书》《山精灵普克》(也译为《普克山的帕克》),他的诗歌,倒鲜有所闻,这跟诗歌的当下总体境遇不无关系。

  《丛林之书》(The Jungle Books)收录了《丛林之书》和《丛林之书二集》(The Second Jungle Book),和附录《在丛林里》,主要讲述了一群生活在丛林中的生灵的故事。而故事的主角,既有《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拉封丹寓言》此类经典中常常出现的动物形象,如老虎、豺、狼、猴子、毒蛇,也有吉卜林个人经历中印象深刻的存在,如印度的大象、蟒蛇,甚至还包括遥远极地的海豹,以及狼孩毛格利。他们有着不同的遭遇,也演绎出不同的悲欢喜乐。

  写作以动物为主角的故事,很重要的手法是拟人化,作者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万物灵长,而是能够与动物同忧共乐的伙伴,吉卜林显然是其中高手:坐不住的猴子、喜欢听人阿谀的蟒蛇,调皮而又敏感的狼孩……更巧妙的是,他还常在小说中现身,担任掌握与动物沟通的技巧来解读丛林故事的叙述者,使本就不寻常的故事愈发妙趣横生。每则故事结束之后,还有动物之歌——你尽可以想象该如何演唱,虽然未曾谱曲,但是同样不可或缺,别有韵致。

  纯粹为娱乐而娱乐,不易成为儿童文学的经典,《丛林之书》,在热热闹闹的丛林故事背后,其实不乏击中个体内心柔软部分的力量。狼孩毛格利对父母的爱意、黑熊巴鲁和豹子巴赫拉对狼孩的呵护,稀罕的白海豹顶着压力勇敢追逐自己的使命,丛林居民们之间共生、合作的亲密感,都能在午夜梦回的时候,让翻开书卷的敏感读者潸然泪下。

  读完《丛林之书》,不免心生疑问,究竟什么是从林呢?这些奇妙的生灵生活其中的世界?显然是对的。但似乎又不止于此。丛林还象征着人力之外的某种自然秩序:万物生生不息,共处而不必你死我活(狩猎的情况除外,至少是无须灭绝物种)。另外,它是否也暗暗表明,也许,丛林里蕴含了人类的本真?我们很久以前还生活在那里,如今随着技术进步,高扬的工具理性,仿佛不可逆转地剥夺了我们回归自然、重返本真的可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