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你不必更好,也很好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你不必更好,也很好读后感10篇

2018-05-22 20:0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你不必更好,也很好读后感10篇

  《你不必更好,也很好》是一本由周小宽著作,平装出版的2018-5图书,本书定价:224,页数:,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你不必更好,也很好》读后感(一):不敢活出自我

  很喜欢这本书的书名《你不必更好,也很好》,谁都有谁的特点,谁都有谁的个性,何必为了条条框框去把自己束缚? 书的前半部分,不太适合我这个年龄的人阅读,一方面还没有经历爱情婚姻压迫,一方面还没有真正进入社会体验,不过其中观点倒是与我吻合。 书的后半部分,适应人群比较大,下到嗷嗷待哺,上到垂垂老矣,找到自我的过程,剖析自我的过程,每个人需要。 这不是心灵鸡汤,也不是毒鸡汤,只是一本心理分析精神分析的书。 总有这样的人,他们以别人为借口优柔寡断。 总有这样的人,他们口口声声决断,从未履行。 总有这样的人,他们想要改变自己,胆小怯弱。 而这样的人,会是你,会是我,也会是他;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逃不过。 究其原因,不过两字——不敢! 不敢什么?不敢作出决断,不敢履行选择,不敢坚定立场。 这么多不敢,说来说去,就是不敢活出自我罢了! 什么是活出自我? “我曾爱之弥深,即使我无所获,我仍感不虚此行。”——《朝圣者》 不虚此行,谈何容易世人皆被固有思维禁锢,潜意识已经形成自我否定人格,再怎么假装,还是那个不敢打破陈规的懦夫,只会叫嚣,不予履行,这是多么可悲常态!谁敢说,一生,无悔? 即便明白个中道理,坚定自我,也难坚守自我吧。 自我来看,一直把自己恐惧的,不愿面对的事实放在面前,想到了最坏的打算反思后消弭一部分负能量,更加了解自己。人生不过也就几十年,令人担忧害怕的事情决计不会少,那何必藏着掖着,想清楚自己到底害怕的是什么,害怕的原因,最坏的结果一溜儿想下来,事情不过如此罢了, 何必折腾! 相对于同龄人可能过于早熟,看待事情的眼光不再这么热忱,淡然处之,自是与作者观点八九不离十。 当然,我是一个坚定自我的人,无论是生活学习,大小事务,我认定的事情,不会改变。可总有外界因素影响,由不得自己作出决定,一步步退让,自我的保留微乎极微! 之于我,最大的因素,莫过于父母。 一如作者所说,我们要了解父母,就是了解,才理解,然后就有了让步。说起来,倒是一味想划清界线,却因为太过于理解,放弃一次次,以至于在父母面前,毫无自我可言。 这也是一种常态吧。或许也是不敢活出自我的原因之一。 这本书更应该给看不清道理的人看,我看得清,甚至一部分早已做得到,只是有些事情,并不是狠下心,就能做到的。 所谓羁绊,也就是这样吧。

  《你不必更好,也很好》读后感(二):为自己而活还是为别人的标准而活?

  第一次读小宽老师文章,居然一天内就把整本《你不必更好,也很好》给读完了,完全超出了我平时速度喜欢心理学类文章的我,读起来特别畅快温柔文字里充满着直击内心的穿透力。

  《你不必更好,也很好》探讨了自己与内心,自己与伴侣、父母、儿女人际交往问题,一定有很多人都会在某些时期感到迷茫无助,又害怕跳脱自己的舒适圈,改变自己而真正改变现有的生活,害怕冒险而无法让自己内心的小孩长大,永远只能当一个长不大的成年人

  有时太在意别人的眼光,用别人的标准去走自己的人生,这反而会令你感觉到很累,特别自己在想踏出去一步挑战自己想要的生活时,一听到身边亲人反对声音开始退缩,开始怀疑自己做错了什么,开始回到自己最安逸的舒适圈里,开始封闭自我内心的想法,再次按照 别人设好的路线去走,才能安心,才能叫做成功,才能说是“美好的人生”。

  为什么就不能听听反对的声音,去挑战它,用自己的努力证明自己的做法和想法是对的?

  为什么就不能亲自去实践,即使失败了,也是自己的人生,自己的路。

  平常的你是不是沉迷于工作,学习、生活而没有把多余时间分给你的内心,跟它好好聊一聊听听它真实的想法,是否开心,是否现在的生活是你真正想要的,是否能为它做出一些些小改变,让它真正变成强大的你。

  读完小宽老师的文,才知跟自己内心聊天是多么的重要学会跟伴侣、父母、子女甚至亲朋友好相处,如何向他人表达自己,展现自己,即使是难听的声音也能虚心接受,接纳他成为自己的正能量,都是自己成长轨迹

  对于自己的伴侣,别总想去控制他/她,恋爱时光是最美的,可婚姻生活不见得有多美,如果两个人无法心意相通,更需要好好的沟通,或者选择放弃,选择离开,不要总是想着各种依赖习惯而害怕不敢迈出这一步,两个人的生活激情过后会越来越平淡,需要互相包融,互相扶持,只要有一方接受不了对方缺点就一定会开始暴发战争,特别是有些家庭夫妻回到家都特别沉默,自己做自己的事,也不交流,以为表面和平就是永久,这只是让问题越埋越深,越来越经不起挑拨,只要有一根导火线就能引爆。

  对于双亲生长在原生家庭的你,个性已经被原生家庭磨得不在有任何想法,只需遵循父母安排好的一切,但却在中年时才发现这不是真正的快乐,这是别人安排好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对于双亲给自己造成的困扰,有些人会埋怨,有些会选择永远不联系,有些会把父母的一切,强加到自己儿女的身上,去要求他们该怎么做,怎么生活才是对的人生,这些种种都是属于逃避,没有正确对待自己的人生。

  自己的挣扎、自省、努力,是自己成长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书中想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心理学研究的是人,不要小看自己,不要放弃自己,你会变得更强大。

  《你不必更好,也很好》读后感(三):活着,就应该为着自己活着

  书名有的平白,你不必更好也很好,看似是鼓励我们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但是很多时候,读者都能从书名以及字里行间读出别样滋味。我不明白人生是不是由一段段,或者说一滴滴时光组成的,你痛惜的是夕阳,那只是因为近黄昏的缘故,你喜爱朝霞,那是因为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意味。 鸡汤文、治愈系读得多了,就觉得是描绘天堂里的日子,什么来日方长,什么忍辱负重,这都是希望你不闹事,希望你把上帝赋予你的时光在无欲无求中挥霍,但是肉体注定是无法伴随着我们一生的,有人说是精神不朽,但是精神如果脱离了时代,那只能是一文不值的清风明月。 生于安乐,死于忧患,乍看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只不过是词序的颠倒,但是这种颠倒如果不是文字游戏,只能是一种不得不做出的不安反抗,好,顾名思义,是女与子的结合体现的是生殖向往,由此推及人生、生命,我们就充满着对美好事物追求,而不愿与假恶丑同流合污。 如果我们将自己比作一个容器,一个无限大的容器,让其可以装下自己不尽完美的过去,让我们轻装上阵,去迎接形形色色的挑战,把握稍纵即逝机遇,那该是多么惬意的事情,然而生的痛苦并不比死的寂寞来得更加直接更加淋漓,你可能宁愿引刀成一快,也不愿受到时间不经意流逝所带来的凌迟。 价值观本无非对错,只有关坚持与放弃,你懂的!这是一句极不负责任的说教,你虽然有走自己阳光道的荣幸自由,但你并不能明里暗里阻碍我去走独木桥的抉择,更没有任何条件任何势力去让你站在道德高地评价我的过去、现在与将来。我所拥有的时间与你可能有长短差异,但是你能说我过得不如你吗?正如我们只有将自己的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中,把对生命的规划把握在自我的心中,才能不被潮来潮去而丧失了自己的立锥之地。 你不必更好,第一层意思安慰你自己,第二层意思是告诉你不要在意别人的目光,你想做的事情,你放心大胆地去做,为什么因为别人的风言风语就放弃了自己的立场,更不要因为别人现在所有的地位金钱,而产生人格的畏缩。被物化的心灵可耻的、可悲的、可叹的,你真的愿意过上这种没有前途没有方向的生活吗? 活着,就应该为着自己活着,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艰难的。

  《你不必更好,也很好》读后感(四):爱自己,走自己的路

  作者:叶子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里面说,当我们完成本能层次的需求,必然会走上思考和探究自我真相道路,以期获得修通自我、获得成长。由于职业关系,我也接触了许多女性,在倾听他们的过程中发觉,除了做好一个树洞,还要及时根据不同人反射出阳光。我不要当精神鸦片,让人们只是依赖,而是作为一面镜子,让来访者能在我这里,照见自己,勇敢前行。就算没有我,每个人也能走得更稳更好。所以人们需要的是“温柔而有力量陪伴者”,翻看周小宽的公众号,我似乎看到了同样的理念,于是更为期待她的新书《你不必更好,也很好》,相信这是她带给这个世界的另一份惊喜

  在当今这个充斥着许多修身养性书籍公众资源年代,每个人都在强调做自己,然而不是在复制他人的路,就是以种种理由限制自己,或许是年龄,或许是家境,也或许是自己内心的恐惧。而这一切找寻借口的本质也不过就是,亲爱的,你真的没有那么的爱你自己。你不相信自己很好,不相信自己配得上更好,不相信自己值得拥有这个世界上的美好。从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不去复制原生家庭的负面模式;走出舒适区,掌握选择的权利;同样的错误不犯第二次。基本上能够做到这3点,任何一个人想要活得不漂亮都很难。翻开书的前几页,几张触动心灵的文字和漫画,就带着一股静心的力量,吸引读者一页页的翻阅下去,如何做自己,怎么做自己,为什么要做自己……这一切的答案在看完整本书后昭然若揭

  作者以自己丰富咨询经验,充满感性气息笔触逻辑性强的思维叙述方式,完整的阐述了为自己而活,走自己的路,是怎样一条初始看似狭窄,但是终将越走越宽阔的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不同篇的故事中找到和自己相似影子,解读我们内心不同程度的潜意识,学会认清自己,并且接纳自己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每个人都有原生家庭给予的性格特质,且都不会十全十美。小宽说,看到自己的真相,才会被疗愈,如果一个人自我的核心价值不能确定,只能通过讨好外在来证明自己的存在,那说明本质上是完全回避自己的真实内心的,也是非常不爱自己的表现,一味的追求外在世界概念中的“更好”,在这浮华表面上用力,反而很大程度上是要掩饰内心世界的空洞和虚无。真正的爱自己能够肯定自己的可贵,能够相信自己的优秀,能够接纳自己的全部,在艰难的事情上能够做出自己内心的选择。而非逃避和follow别人的脚步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除了自己, 任何人都是“他人”,把自己的选择权交给别人,包括父母,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一个人真正要成长,看到父母思维模式的局限,并且打破这种负面模式的传承,也是一种取舍。所以勇敢取舍,掌握命运的主动权的人往往可以在命运的任何一个岔路口,不纠结不内耗,可以通过自我明确判断,决定进退左右,即便过的同样是利弊共存的人生,如果能越来越在选择面前不困顿不纠结,也是相信自己终将收获更好的一种表现。人生没有一劳永逸,永无后顾之忧的事情,但是拥有越来越强大的心脏,和越来越不惧风雨能力的人终将成为命运的主人,在与命运的安排微妙的拉扯和平衡之间,是否重视自己,爱惜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也就十分明显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舒适区,也有着自己的局限,能够积极在犯错中提升智慧,不做命运的鸵鸟也是拥有强大智慧的表现,作者以亲身经历真实的和大家分享,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她也会犯错,但她会积极地去敞开去面对,而不是逃避话题。这种积极去改正自身的心态,本身就已经是一种智慧的表现。人生不怕犯错,怕的是同样的错误不断的重复。只要一旦下定决心破釜沉舟,是多么的有魄力。所谓“君子不刑不发,不冲不达”,正是天将降大任斯人前奏。始终不忘初心的去攀登,总好过裹足不前,不敢去做。我们每个人从小就明白“邯郸学步”和“东施效颦”的可笑,人生亦是如此,出现迷茫困惑正常不过,但是总按照他人的路径去过自己的人生,只会越来越无力和难受。经由不同的事件,让自己成长,重视个人意志,培养真正爱自己的思维方式,是看完这本书后最大的收获。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周小宽的这本书并非是一本心灵鸡汤,也不是简单的来访者故事集结录,而且通过作者的解读及一些读者的先行性分享,以期带领大家学会独立探索启迪个人思路,给到大家温柔又坚定的力量,让我们在走自己路的过程中,多一份笃定,少一分彷徨。当你开始迈出第一步,你的世界即将独一无二,长路繁花。

  《你不必更好,也很好》读后感(五):我们想要什么样的人生

  作者:邵青

  荣获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月光男孩》,有一句关于成长的经典台词:“总有一天你要决定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别让其他人给你做这个决定。”这是胡安对奇伦重新找回自己的期许,他说出了很多人的生活状态:活在别人的眼光和标准里,迷茫而孤独,没有方向。

  究竟什么原因让我们常常按照别人的标准,选择做事的方式?用别人的尺度,衡量自己的行为?轻易地拱手让他人做决定?我们要好到什么程度,才认为自己值得被爱?心理咨询师周小宽老师集结多年心理咨询的经验,推出新作《你不必更好,也很好》。她用温暖的文字告诉我们,什么原因让我们迷失了自己?如何建立自己的标准,重塑自我?如何面对过去的创伤,激发潜能,实现心理成长。她以尊重和抱持的态度,让读者感受到觉醒的力量和成长的动力。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过不遗忘自己的人生”、“所有的关系都通向你自己”、“你也可以骄傲而勇敢”。意即找回自己,过自主的人生,在所有的关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人生因此而积极改变。

  想找回自己,就要知道自己为何迷失,迷失在哪里?

  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童年时期因为不能独立,为了获得尊重、满足需要,儿童会受制于父母和他人的价值观,并内化成自我结构的一部分,作为抵御外界伤害保护自己的防御手段。精神分析认为“早期童年生活为人格打下基础”,这一论点在心理学界得到公认。这意味着,我们大部分的人格问题在童年期形成。比如父母的严厉苛责,有可能给儿童带来胆怯、逃避、习惯性说谎等人格特质;父母对子女的忽视,可以使儿童形成心理空洞,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用一生去寻找无条件的爱与被爱,填补内心空缺,等等。所有这些,在书中都有详细阐述。

  尽管童年的影响如此之大,但罗杰斯认为,一个人成年后,他的真实自我会觉醒,他有能力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自我部分去除掉,找回属于他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模式,“变回自己”。这个过程就是让个体激活本能,领悟自身需求,重立价值观,自由表达和自主生活。

  那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让我们觉醒,并有力量找回自己呢?作为资深心理咨询师,作者接触了大量案例,但她很少谈案例内容,而是撷取众多案例中来访者相似的行为模式,刨析成因,给出良方。她将我们思想深处不被看见,甚至不愿呈现的真实,像邻家姐姐一样娓娓道来。只有看见真实的自己和他人,我们才能基于真实,重新做出改变人生的选择。

  究竟是什么样的话题,深深触动我们貌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的内心?

  我们习惯生活在别人的标准里,让自己感到安全,不被攻击,这是来自童年的体验。但他人的标准并不是我们内心的真实声音。不仅如此,真实自我常常与他人的标准产生碰撞,引发我们的焦虑。作者说:“自己给自己下定义,不接受他人对自己生活的定义,就是自我实现的重要一步。”当我们一心只想听父母、朋友和社会舆论的声音时,真实自我的声音就会被湮没。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要坚守自己的界限,就必须明确拒绝他人试图强加给你的选项,而不是奢望所有人都自动赞同你”。

  有的人穷尽一生都在寻找无条件的爱,“无论我做了什么、变成什么样子,有一个人始终如一地无条件爱我”。这是婴儿期和童年时没有得到母亲抱持的接纳,所形成的心理缺失。我们认为自己投入生命的爱,其实是寻找母婴关系的爱,是试图弥补潜意识里的创伤。这也是拒绝成长的一种表现。为此,周小宽老师建议,不带抵抗地去和你的伤痛共处,和那个童年的自己呆在一起,观察他,体会他——这就是觉察。如果你有勇气和这个伤痛就这样平静地待在一起,而不再到处去寻找逃避方法,你就很有可能逐渐在内心滋长出力量,和你的伤痛和解。这就是走上了一条成长道路。

  既然自主生活、不依赖他人、学会爱自己是看见自己和成长的必由之路,那怎样才是爱自己?对此我们常常陷入两个误区:一是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是一种浅层次的表象满足,它不能带来恒久的内心安定。比如喜欢的衣饰,总有迭出的新款,没有止境。二是原谅自己的任何过错,代表接纳自己,逃避内疚感,结果是安于现状,重复犯错。爱自己是从心开始,首先要看见自己真实的意愿,它往往不是具体的物质,而是精神层面的需求,这种需求和愿望,是抛开了他人的标准和对他人的依赖。周老师认为:“愿意去看关于自己的真相,愿意去走进自己的内心,而放下拼命掩盖的努力,就是爱自己的开始”。

  共情是心理咨询师必备的心理素质,而生活中我们具备共情的能力,可以让我们在所有关系中,处于不被伤害的位置。我们常常以为共情就是换位思考,其实共情是在换位思考的基础上,用心体验接纳对方的感受,是理性和情感兼具的尊重。最常见的夫妻间的共情,是设立边界、互相尊重的爱。如果只是换位思考,即使换在同一位置和角色,价值观乃至人格特质的不同,都可以使人做出迥异的选泽。

  逃避,是成长中无可回避的话题,它所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这里是指一个人习惯性地逃避责任和成长。比如每遇困难就推给他人;比如在一段坏的关系中,假装看不见问题;对错误的选择,假装合理等。如果不愿承认、总结、补救、改正,只想获得暂时的安稳平静,最终在某个时点,像多米诺骨牌的连锁反应,进入无可挽回的境地。那时需要多少倍的努力才能回到起点?时光不等人,用借口和理由拼命掩饰的人生,也是用谎言铺成无法回头的路。总有一天无法面对自己,同样也无法面对他人,一个人承担所有失去和痛苦。

  打破这种局面也很简单。承认自己不完美,又有什么关系?每个人都是如此。不能接纳自己,是因为我们放不下别人的眼光和标准。我知道自己脆弱糟糕,只要努力,生活一定改观。人需要信念做出改变,而信念往往来自内心的坚强。

  周小宽老师从心理学的视角,让我们看见自己行为背后的成因和动机,不再纠结和沉迷于矛盾的表象,达成与自己和他人的和解。她说,通过学习、思考、心理咨询、在实践中不断尝试,用一切方法让自己变得更愿意看到真相,变得渐渐不那么恐惧,变得渐渐强大,变得可以接纳自己的问题和生活的真实现状,然后做出选择。——这样的道路才是通往更好的未来的道路。

  “什么样的人生,都好过逃避的人生”,你想过什么样的人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