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恰如其分的自尊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恰如其分的自尊读后感10篇

2018-05-24 20:5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恰如其分的自尊读后感10篇

  《恰如其分自尊》是一本由【法】克里斯托弗•安德烈 / 【法】弗朗索瓦•勒洛尔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32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恰如其分的自尊》读后感(一):保持恰如其分的自尊

  “你说的不对事情应该是这样的!” ”你怎么会这么理解,太怪异了!“ 我经常会遇到别人这么对我说,曾经的我很是困惑,为什么我和别人不一样,难道我有问题?看完这本书,豁然开朗,先否定你的思想,在把自己的思想灌输给你,以显示自己的优秀,很多高自尊人的伎俩,他们自己未必意识到,他们只想显示自己的优秀,可有意无意中使身边人的自尊水平下降了不少。

  书中说很多管理者都是高自尊人群,的确如此,我的几任老板不同方式展现了他们的高自尊,一位是全面否定你,你提出的看法,他都不予接纳,渐渐地,你就不想提出任何想法和看法了,他又反过来说你没想法,不积极。另一个,无论你在工作上做了多少努力,多少成绩,他都不屑一顾,因为都是他英明指导下,你才完成的,你只不过这个执行者,做的累,说明你没能力,做的好,也不是你的功劳,是我的。

  里面一个实验也让我印象深刻,有4条长短不一的线,让你找出其中最唱的一根,明眼人一眼就能找出来,但是在周围人的影响下,许多人还是从众的选择了另一根。想想觉得很可怕,现在的社会也是这样,大家都说对的,都认为对的事情,明明我觉得不对,也跟着说对,然后慢慢的,有些人从心底认可了这个想法,再去否定别人,打击别人的自尊,把这个错误观点植入别人脑袋,于是乎,这个社会越来越雷同,大家都把错误的东西当做正确的在执行。。。。。。。。

  所以这个标题起的很好,恰如其分的自尊,既不像高自尊者去打压别人,也不要像低自尊者般被别人左右和影响。

  现在当生活中出现多事情,我都会对照这本书的理论了解对方行为模式,你也更能坦然接受他们的处事风格了,但——依然保持自我!

  《恰如其分的自尊》读后感(二):眼前一亮的发现

  这本书对于我意义非凡,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答疑解惑的作用总结如下

  1.面试时HR的故意刁难让人不爽:

  这是为了检测个人自信程度。需要做到承认缺点而不贬低自己。

  2.做事缺乏主见但是一旦认同就会很坚持

  自尊由自爱、自我观和自信三个元素组成,我的问题主要在自我观方面。由于来自他人的期待太过强烈可能会造成做事缺乏主见的后果,但同时也有野心去达到目标,有耐性去忍受挫折

  3.不会夸自己在很多事情很吃亏

  低自尊的人在任何需要self-selling的情况比较struggle,需要像夸赞别人一样更快更明确地表态。

  4.失业的人自尊低:

  失业意味失去了地位收入社会关系,所以自尊容易降到较低水平。

  帮助他们发现自己拥有新的竞争力,并且相信他们本身已有的能力,让他们不过分怀疑自己。

  5.选择困难症:

  他们认为必须不惜代价地选择对的那一个,不然后果会很严重。其实,我们在选择会如何投入才是决定成败对错关键

  6.为什么有些人能那么不顾他人感受拒绝?而我就做不到?

  自尊较高的人对自己的选择表现出很执着态度,但他们会取消令他们觉得无趣的约会,或对做出的承诺反悔。

  7.低自尊面对失败批评反应

  缺点-面对挫折情绪低落,对未发生的事情过分焦虑

  优点-有争取不失败的动力和听取意见的能力

  8.表演人格

  身不由己地想要吸引别人,但很难投入到稳定关系。(青少年常见病)

  9.为什么会自尊低,为什么一个人的客观品质和他对自己的满意程度这么不相符?

  自我要求和社会要求和自身实际状况差距

  自尊=成功/自我要求

  10. 风险越大收益越大,如果用在自尊上,就是积极冒险进取,不要故步自封,有时候初始资本越大的人越容易决定冒险。自尊需要定期再投资才能滋养,不贬值。

  11.理想与自尊的联系

  正常理想主义:如果做到了当然好,但不能保证解决一切问题。

  病态:等做到了一切都会好。

  12.为什么独辟蹊径能够提高自尊,找到自信:

  -这类领域竞争小,容易出众

  -不会对他人造成威胁,也就排除了遭到嫉妒和排挤的风险。

  13.利用”周哈里窗“自我认识

  关于我自己的四个认知区域-开放区=我知道别人也知道;盲区=别人知道我不知道(批评,建议);隐藏区=我知道别人不知道;“未知区”相当于解锁新技能(多尝试)。

  对于我来讲,最重要的是把隐藏区转换为开放区:适当进行自我披露,毫不犹豫表达自己的感受观点看法。

  《恰如其分的自尊》读后感(三):读书笔记《恰如其分的自尊》

  自尊不能解释一切,

  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行为、表现都与它休戚相关

  你了解自己的自尊水平吗?

  你想知道人群中自尊大致分哪几种吗?

  自尊的来源是什么?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尊?

  成年人又要如何维护、提升自己的自尊?

  这本书为你全面、透彻讲解自尊。

  作 者 简 介

  克里斯托夫•安德烈(Christophe André)

  法国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医师畅销书作家。出生于法国南部蒙彼利埃,著有《冥想》《幸福艺术》《静能量》等。

  弗朗索瓦•勒洛尔(François Lelord)

  一位在法国和美国皆屡获成功的精神病医生创作的多本心理自助类畅销书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其中《艾克托寻找幸福之旅》全球销量达到200万册。

  精 华 解 读

  以下内容为《恰如其分的自尊》一书精华解读,供广大书友们学习参考欢迎分享,未经允许不可用作商业用途

  目 录

  一、认识你自己的自尊水平

  二、全面了解自尊是怎么回事

  三、学习如何修补及维护自尊

  正 文

  放眼望去,人群中每个人的自尊可能都不尽相同,有人自恋,有人自卑,还有人刚好平衡。自尊的影响不是翻天覆地式的,它默默渗入日常生活的诸多细节,所以了解自尊的意义,在于更科学地认知自己,帮助我们建立完善独立的自尊体系,让生活变得更美一点点。

  本文将从“认知你自己的自尊水平”、“全面了解自尊是怎么回事”以及“学习如何修补及维护自尊”这三大部分进行解读。

  一、认知你自己的自尊水平

  1. 构成自尊的三大支柱

  ●自爱

  自爱,是无条件的。无论你表现得好、表现得糟,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声音告诉自己,你值得爱和尊重。自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儿童时期家庭中获得的爱及情感的滋养。

  ●自信

  自信,是认为自己有能力在重要场合采取恰当行动。自信主要来自我们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模式和学校教育模式——通过具体的行动,我们得到反馈,得出“自己有能力胜任此事”或相反的结论。所以说自信需要行动来维持和发展,平日里的小小成功对于维护自信是必需的。

  ●自我观

  自我观,是我们看待自己的眼光,对自己优缺点的评估——无论是否有根有据。每个人对自己的评价中,主观性都占了绝对优势,比如在旁人看来十分优秀的一个人,可能在他自己心里却是个一无是处失败者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期待是积极的,它会成为一种内在的力量,让人经受住挫折考验,达成最高目标。

  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主要来自家庭环境特别父母为他制定的发展目标。如果父母的期望过高,孩子的压力过大,疑虑不安将使他日后在自尊心方面受到打击。

  如何判断自己的自尊水平是高还是低?

  首先回答三个问题:

  1.我是否能全面、无条件地接受自己,不管是好是坏?(自爱)

  2.我是否认为自己有能力采取恰当行动?(自信)

  3.我是如何评价自己的?(自我观)

  根据回答,你就能有一定的结论。

  高自尊者自爱与自信的程度更高,他们对自己的认知很清楚,会用肯定且明确的方式谈论自己,用积极的方式描述自己,对自己的说法基本前后一致,他们对自己的评判也比较稳定,一般不受环境和谈话对象的影响。

  低自尊者自爱与自信的程度较低,他们评价自己时会使用更为谨慎的方式和措辞,他们的说法有时会前后矛盾,使他们看起来总是不太有说服力。他们常使用比较中性的方式谈论自己,使用模糊的描述来形容自己,对自己的评判不太稳定,常常受到环境和谈话对象的影响。

  还有其他一些问题也可以用来辅助你了解自己的自尊水平:

  1.你是否习惯性贬低自我?

  2.你易于做出决策并行动,还是相反?

  3.你易受周围人的影响,还是相反?

  4.你易于坚持自己的选择,还是相反?

  5.你对失败和批评特别敏感,还是相反?

  6.当被人说到痛处时,你受到的打击是严重还是轻微

  7.你有没有“假冒者综合征”?(“假冒者综合征”是指担心自己并不真正匹配工作岗位,是个假冒者。)

  8.你是否有幸福焦虑?

  9.当你被称赞时,会觉得尴尬还是轻松

  这些从书中总结出来的问题都颇有代表性,根据你的答案,对自己的整体自尊水平是高还是低,你应该有大致的结论了吧?接下来的部分,我们将进一步探讨自尊的不同类型,帮助你更详细地评价自己的自尊水平。

  2.自尊的四大类型

  自尊的四大类型

  ●稳定的高自尊:受外界影响小、平静坚定

  日常情况下自尊水平波动小

  很少花费力气吹嘘自我

  处于少数劣势、面对批评或失败时很少为自己辩解

  理性倾听批评

  ●不稳定的高自尊:易受刺激、反应激烈

  日常情况下自尊水平波动较大

  花费很大力气吹嘘自我

  处于少数劣势、面对批评或失败时极力为自己辩护

  情绪化地对待批评

  ●稳定的低自尊:逆来顺受、不愿主动达观点、消极

  日常情况下自尊水平很少波动

  往往处于消极负面的情绪状态

  面对外界反应会有情绪变化,但行为很少受影响

  坚信自己无法达到个人目标

  ●不稳定的低自尊:取得成功后自尊阶段性提升、谨慎、小心、努力塑造更好形象

  日常情况下,遇到成功,自尊水平可能上升

  处于积极与消极参半的情绪状态

  面对外界反应会有情绪变化,行为相应作出调整

  渴望社会赞许,导致偏离其个人兴趣

  3.题外话:低自尊的好处与高自尊的弊端

  ●低自尊的好处

  擅长倾听、易抓住他人需求、易被接受

  重视别人的意见,虚心接受他人的反馈以调整自己

  谦卑、尊重他人,不将自己凌驾于他人之上

  谦虚,不被骄傲冲昏头脑

  ●高自尊的弊端

  从自信到过度自满只有一线之隔

  从执着到固执只有一线之隔

  更乐意冒险,包括违反社会规则,酒驾、超速、从事危险运动……

  七宗罪之首——骄傲

  所以说,高自尊和低自尊分别有其优点,不应绝对地评判哪个更好。实际上,社会阶层才是决定性因素:也许最重要的是拥有与你身边的人价值观相符的自尊水平。

  二、全面了解自尊是怎么回事

  1.自尊从哪里来?

  自尊的起源与自我意识的起源有关,一般儿童在8岁左右开始具有一种整体的自我意识。来自父母的爱、肯定和鼓励,来自同辈的认可与欢迎,来自社会的认同与称赞(包括但不限于老师亲戚等)以及来自亲密朋友的评价都是构成一个人自尊的力量源泉

  2.影响孩子自尊的其他因素

  ① 习得父母的自尊类型,父母是什么类型的自尊,孩子很容易有样学样。

  ② 别人的评判眼光(父母、老师、同辈等),别人如何评价他,会影响他对自己的看法。

  ③ 出生次序,一般长子的自尊水平较高,幼子的自尊水平较稳定。

  ④ 学校的教育环境,竞争性的学校体制会提升高自尊孩子的自尊,而破坏非高自尊孩子的自尊。

  ⑤ 父母是否平衡好孩子的“安全感”与“规则”,是否给予适度的爱(无条件的支持)和教育(有条件的支持与要求)。

  3.给父母们的建议

  儿童与青少年自尊形成的五个方面:外貌、运动能力、在同辈中的受欢迎程度、行为是否符合规范礼貌、自律等)、学习成绩。

  当孩子评判自己并表现出怀疑和抱怨时,一定要认真对待,这样他们长大成人后才会习惯于寻求这种社会支持:与身边亲近的人探讨自己的困难,获得有用信息或积极的情绪反馈。

  4.成年后,影响自尊的因素还有哪些?

  ●伴侣关系

  伴侣关系和谐,被崇拜、被理解,成年人的自尊会得到提升;反之,失恋或觉得自己没有吸引力则自尊水平下降。

  ●孩子

  孩子是否出色,会影响父母的自尊水平。

  ●朋友

  朋友之间的相似、互相理解可提升自尊水平,自吹自擂(高自尊者)或整天怨声载道(低自尊者)则会让朋友远离你。

  ●工作

  工作是影响成年人自尊水平的重要因素。但如果它在整体自尊中占比过重,则令人过于依赖工作。工作成就会提升自尊,工作中的人际往来,也会影响自尊,失业则令未来变得不确定,自尊会受到较大打击。

  ●外貌

  外貌或自我形象对自尊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例如自恋的那喀索斯和自卑的弗兰肯斯坦,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权势

  大权在握的人有这样四个特征:他们相信自己的命运、高瞻远瞩、他们接受失败并且永远愿意付诸行动,这都指向高自尊的倾向。所以,手握权力也易使人的自尊水平向高处靠拢,得到巩固与提升。

  5.四种现有的自尊理论

  ●自尊方程式

  威廉·詹姆斯自尊公式

  这是由现代科学心理学奠基人之一、研究自尊议题的先驱威廉·詹姆斯(Willian James)提出的自尊方程式,根据自尊公式可以发现,在自我要求恒定的情况下,获得的成功越大,那么自尊越强。前提是自我要求不能过高,否则自尊水平将变得很低且难以改变。

  ●自尊需要定期投资

  这一理论相信自尊不是恒定不变且源源不断的,它认为自尊需要定期投资,才能不贬值。且收益与风险成正比,并且初始资本越大,越容易决定冒险。按照这一理论,我们不难发现它看起来如此不公平:一般高自尊者对人生的态度比较主动,他们更愿意冒险、积极出手,所以得到更多成功的机会,自尊水平得到巩固与提高,自尊进入高位循环;而低自尊者,因为自尊水平低而谨小慎微,不愿意冒险,只有在有保障或迫不得已时才出手,这使得他们少了许多提升自尊的机会。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就是我们眼见的现实。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理论下,我们得记住,任何资本都会日渐消耗,需要主动投入,如果没有持续主动的投入,我们的自尊终将变得脆弱而稀薄。

  ●自尊是一种镜像自我

  这个理论把自尊看作是“我”所感觉到的“他人对我的看法”的综合描述,是一种对他人评价的反馈。它认为,我们对自己感到满意,是因为感觉自己得到了别人的欣赏,反过来,我们自尊水平低,是因为觉得自己不再被人欣赏。

  ●自尊取决于现实和理想的差距

  在这一自尊理论中,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理想中的自己,我们将之对比现实中的自己,如果和理想的差距大,则我们的自尊水平会相应偏低,如果和理想的差距小,则自尊水平就相应偏高。

  三、学习如何修补及维护自尊

  这一章节可以说是我们学习整本书的最终目的。我们先来看一下由于自尊方面的问题可能引发的一些心理疾病:

  1.与自尊有关的心理疾病

  ●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大都会有自尊低下的表现,他们会陷入极度的消极心态中,并且伴有持续而强烈的病态的哀伤。稳定的低自尊者也是处在长期的心态消极下,也不努力摆脱困境,这导致他们罹患抑郁症的风险加大。还有不稳定的高自尊者,他们总是努力维持自己的地位和形象,而面对失败和别人的排斥时会非常脆弱,这些令他们心力交瘁的状况也使他们患上抑郁症的风险变大。

  ●自尊偏差(躁狂症与自恋型人格)

  躁狂症属于抑郁症的一种形式,又叫双相情感障碍,发作时,患者自尊水平直线上升,妄自尊大,会做出许多匪夷所思的事情,甚至认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或主宰。

  自恋型人格则是另一种心理失调。其特点是坚信自己比他人优越,自恋者的自尊水平会显得特别高,他们一点也不谦逊,往往招致身边人的反感。

  ●从情结到躯体变形障碍

  患者表现为坚信自己有某种缺陷,且不管旁人怎么说他们也不肯相信,哪怕只有他自己相信这一点。同时,他们把几乎所有注意力集中在这些缺陷上,不停地照镜子或想办法修饰和掩盖自己的缺陷,并且他们生活中遭遇的种种困难也都被归结于这种缺陷。

  这种缺陷常常来自于一种相对的事实,可能这个人的鼻子是略微有点长或身高比同龄人稍矮一点,但具有这种情结的主要标志是过分在意这一点,并把它当成一切的中心。

  ●酗酒

  酒精可以使人暂时忘却对自己的负面评价,但是治标不治本。加上酗酒带来的生理伤害(神经递质紊乱导致生理依赖、身体衰老、皮肤变差……)与心理伤害(羞愧感与社会排斥、觉得自己没用),同时,酒精的抑制作用会造成盲目的“壮胆”作用,可能导致酗酒者做出不理智甚至违法犯罪行为,这一切都令酗酒者的自尊在酒醒后不断降低,如不去寻求实际的改变,又借酒消愁,则导致恶性循环。

  ●心理创伤

  受到身体或心理伤害的受害者,他们的自尊也常因为已发生的伤害事件而动摇,如性侵案件、暴力伤害案件或者灾难幸存者,被伤害或没有与死者共患难令他们羞愧,这种羞愧导致他们陷入长期的痛苦,否定自我的价值

  而那些从小被“有毒”的父母养大的孩子也会留下深刻的心理创伤阴影——例如父母事事控制、酗酒、言语虐待、体罚、性侵或以其他形式虐待孩子的,都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创伤,让他们的自尊备受打击。

  2.只能有限调整自尊的手段(人们常用的伪方法)

  ●心理防御机制

  这是低自尊者更常用的逃避等手段,他们宁愿主动失败,也不愿努力去面对现实。例如他们会说:“我考试考得不好,是因为我没高兴复习。”

  ●间接成功

  这又是低自尊者爱用的招式——通过他人的成功而间接获得成功:我的孩子很优秀、我的朋友非常出色、我喜欢的球队三连冠、我崇拜的idol永远举世无双……

  ●归因偏差

  这是高自尊者容易寻求的保护自尊的手段:都是外界的错,我尽力了。或者他们会将错误都尽可能地归罪于他人、运气、环境等等。

  ●向下比

  漠视自己的问题,向下比,寻找比自己更差的,以此来衬托自己,显得自己还算行。这也是高自尊者容易关注他人错误这一特点的体现。

  ●对评判者的批评

  当自尊受到挑战,高自尊者常常会使出这招釜底抽薪,贬低或否定评判者的价值,继而表示他们的言论当然也一文不值。惯用的句式例如:“你算什么?像你这种人对我的批评就是对我最大的肯定。”

  ●消费

  这在如今相当常见,有些人会通过购物、休闲、娱乐等消费行为占有物质、资源、服务来获得自尊的提升,有时甚至通过炫耀,引人羡慕来达到这一目的。

  ●在虚拟世界寻求安慰

  通过幻想虚拟世界,看小说、阅读漫画故事,或者在游戏中成为高手等手段来提升自己的自尊水平。

  ●诋毁、诽谤和嘲笑他人

  常常说“这个家伙,一点也不行”或者“这个女孩很漂亮,但是蠢得很”等等……通过诋毁、诽谤和嘲讽他人来缩小自己与他们的差距,以此来维护自己的自尊。

  ●自吹自擂

  常见的手段是不经意提到一些大人物,让别人知道自己与知名人物走得很近,或者拥有别人没有的信息,指出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以及以退为进求恭维,极力假装谦虚,引得他人对自己大加赞赏。

  3.真正有效提升、保护自尊的方法

  ●认清自己

  借助类似乔哈里窗(Johari Window)等工具科学地认识自己。

  乔哈里视窗

  一般认为,当一个人的“开放区”扩大了,他的自尊就会增强。

  将“盲区”转化为“开放区”,需要学会聆听,主动请周围人提出对你的意见,并对他们表示感谢。无论他们提出的是批评还是赞扬,都不要主观否认,而是听进去,并与自己的行为相印证,进行客观评估。

  将“隐藏区”转化为“开放区”,主要的工具是自我披露,诚实而不失礼貌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将“未知区”转化为“开放区”,要鼓励自己进入不熟悉的环境、尝试新的经历,这些都是大有好处的。

  认清自己的同时,我们也要学着全面接受这样的自己,对自己诚实,接受眼前真正的自己,才有益于提升自尊,学会爱自己,用更宽容的心态对待自己。

  ●采取行动

  自我观察,看看自己身上是否存在“自我攻击”现象——要放下这些对自己批评性的成见,发现它们的存在是第一步。

  此外,允许自己失败。在生命里,偶尔的失败也算是小小的成功,它让我们发现错误,修正行动,为下一次的成功添砖加瓦。

  然而最重要的是,你要明白,这一切全是为真正采取行动做铺垫,行动本身才是实现自尊提升的有效动作。行动、获得正向反馈、然后自尊提升;或者行动、失败、正视失败、再次行动直到成功、然后获得正向反馈、实现自尊的提升。

  ●改善关系

  要改善和他人的关系,首先要做的却是肯定自己。明白自己可以不带挑衅地说“不”,也可以不带歉意地去要求某些事。

  同时做到换位思考,这样在你说“yes”的时候,在答应别人请求的时候,你知道,这些都是发自真心的,而不是带着怨气或满腔的不乐意勉强接受的。

  为了提升自尊,改善与他人的关系是为了做到建立健康、妥善的社会人际关系。这样,当我们遭遇挫折,碰到烦心事,遇见麻烦时,才会自主向周围的人求助,寻找情感依靠。这些社会支持会给你带来自尊的两种珍贵养料:被爱的感觉和被帮助的感觉。

  ●改变的策略

  如果你准备好要改变自己了,那么这里有几个改变的策略奉送:

  ①将抱怨转变为目标,例如将“我对什么都没兴趣”变为“我希望产生一些兴趣”。

  ②选择适当的目标,例如将“经常邀请朋友”(取决于你)当做目标,而不是“经常被人邀请”(取决于他人)。

  ③分阶段进行,例如在“我不满意感情现状”的现实,和“我想有一个挚爱的人”的理想之间,嵌入可以落实的“多参与朋友、同事间的互动,认识更多异性”的具体步骤。

  ●求助心理治疗

  有时,独自一人真的很难调节好自尊的问题,如果你常常不满意、抑郁、悲伤,觉得无能为力,如果情场或职场的失败总是反复出现,甚至你身上抑郁、焦虑、酒精依赖等问题都在加重,那么寻求心理治疗或许对你会有好处。

  结 语

  人生短短数十载,

  父母领着我们长大成人

  朋友与我们嬉闹一阵,

  爱人相遇后企望能彼此笑看一生,

  而孩子,成为我们长久年月里再无法放下的挂念,

  人生虽短,却也精彩。

  旁观过、参与过、陪伴我们度过全程的,

  却是常常被遗忘的我们自己。

  打理自尊,是看见与自己的关系。

  这看似只与“我”和“我”有关的物什,

  读到底,

  原来也和我的全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开始行动吧,

  去成为更懂自己的人,

  尊重自己、爱自己,也值得人爱,

  这就是真相。

  《恰如其分的自尊》读后感(四):随想

  1,宗教

  “一般来说,大多数宗教都倡导谦卑,即主动降低自尊水平。”哈哈哈,自尊的6大支柱也批评了宗教,看来宗教确实不利于自尊。压抑自我、谦卑、原罪说、宿命论,都是降低自尊的因素。

  2,爱自己

  从小就被教导,不要自私,要谦虚。今天,我要说,我偏要“自私”。我已经压抑了自己太多年,在意别人的想法,担心自己的形象,可是为什么呢,难道人生不是我自己的人生吗?难道除了自己还有其他人为我的生命负责吗?难道人生最该追求的不是快乐吗?

  本书第二章扉页“谦虚令人郁闷——儒勒.列那尔”。我真是眼前一亮,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今天才明白。人固然不该以己之长形人之短,可是人更不该压抑自我,否定自己的长处。人这一生,最重要的是先对自己负责

  3、认识自己:

  一个人的“开放区”扩大了,自尊就会增强。

  将“盲区”转化为开放区:虚心客观听取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将“隐藏区”转为“开放区”:即毫不犹豫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即使我们并不确定所说的与对方是否一致或能否令对方高兴。这种自我披露态度的另一个好处是:这能够把我们的想法和感受与事实进行比照。通常,这可以令我们改正错误。当然,在进行自我揭露的时候,要小心谨慎、注意措词。

  将“未知区”转为“开放区”:敢于尝试,进入自己不熟悉的环境,尝试新的经历

  4、接受自己

  面对自己的不足与缺点,产生羞耻感,进而隐藏它。羞耻之心把缺点转化为情绪,混淆了“我做了什么”与“我是什么”。一旦决定将羞耻的问题讲出来,就已克服了羞耻。

  5、对自己诚实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维护自己的利益。同时也能换位思考,理智地理解他人的反驳。

  不否认

  不屈服:认命(生活就是如此/事情就是这样了,改变不了),平庸化(其实没那么严重/我达不到这个目标,不重要)

  6、行动

  行动起来。从完成微小的任务开始,培养个兴趣爱好,不拖延重要任务

  7、停止自我泄气,不满之处要找方法

  积极看待失败,失败不是彻底的,是可以改变的,不是灭顶之灾。

  看待问题非黑即白(二分思维)。这是缺少行动力的人身上最常见的问题之一。除了巨大的成功和灾难性的失败,他们想象不到还有什么其他结果。由于他们很清醒地看到自己不能获得成功,于是预计自己会遭受灾难性的失败。大多数情况下,只需要调整一下对失败的看法。

  《恰如其分的自尊》读后感(五):你所害怕的都已成真

  我害怕很多东西。走在街上的时候害怕突发性精神病的豪车司机,走过高楼的时候害怕从天而降的花盆,上课走神的时候害怕老师突然点到自己的名字,在任何政府部门填写表格的时候都害怕因为不小心填错了某个空格而招来一顿臭骂……

  尽管已经从学校毕业这么多年,有时我还是会大汗淋漓地从噩梦中挣扎着醒来,因为梦中的高考数学考试来不及答卷而心有余悸。在一片安静的背景中,如果有巨大的声音突然响起,我的身体还是会不受控制地猛烈颤抖——多少年的心理建设,也仍然无法抹去小时候被喜怒无常、脾气暴躁的家长训练出的、在巴掌扇过来之前的第一反应。每当这种时候,当恐惧终于微微散去、理智还没来得及上线的时候,从心底浮出的就是另一个我并不喜欢的老朋友——对自己绝望的无力感。那个瞬间仿佛整个世界都是灰暗的,仿佛十几年的努力都在一瞬间被证明无效,宛如修炼了一千年的白蛇在法海的钵中打回原型,满心都是愤懑和不甘。

  当然也有好时候,比如强迫症似的逼着自己做脱敏训练。害怕在公开场合被人训斥?好,那就制造机会这么做。我以前会选择的地方是图书馆,戴着耳机大剌剌地走过出了名地喜欢拿着鸡毛当令箭的管理员大妈面前,迅速走过一半的书架,等待大妈刺耳的声音划破整个图书馆的寂静,躲在书架后面等待身体不自觉的猛烈颤抖过去,试着控制脸上的表情,然后装作云淡风轻地走出来道歉:"啊,真对不起,带着耳机,没听见您叫我..."被在公共场合说教一通是少不了的,或者说这种难堪原本就是我不可告人的目的。"对不起对不起"一面练习道歉,练习难堪,一面忍住快要泛红的面皮和因为非理性恐惧快要夺眶而出的眼泪。手里还捏着充作借口的耳机,虽然其实连接口都没有插在手机上。

  像这样的自我折磨我做了很多年,到现在也还在继续做。我能清楚的记住最近一次我因为突然的巨大声响而不自主颤抖的时刻——《移动迷宫1》里的一次突然声响,我颤抖的幅度太大、几乎是抽搐了,做我隔壁的情侣在黑暗里投来异样的目光;再上一次是看徐峥的《无人区》,巨型卡车撞毁房子的那个镜头。

  我想每个人都有他人无法理解的情结,无关者看来是大惊小怪,当事人却知道那种刻骨铭心的痛苦。比如我认识两个害怕羽毛的人,鸡毛掸子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噩梦;而我自己则是害怕没有脚和脚的数目超过四个的动物(是的,连鱼我都怕);很多人害怕做公开场合演讲,但是对我来说这大概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情之一。我想这些情结的大多数可以归咎于我们的过往经历,也许是一只嚣张得不可一世的攻击性全开的鸡,也许是一个暴君式的父亲,也许是一次原本并不失败的演讲碰上了一群借题发挥的观众。只有很少的人足够幸运,生来就有或被睿智而温柔的父母培养出平衡的性格,很早就理解到他们有权定义自己,而不是被世界所定义,理解"人嘴两张皮、怎么说都有理"。在生活中碰见这样的人和这样的人的父母的时候,我总是羡慕,但也只有羡慕而已;只有看着他们在阳光下飞扬青春,自己躲在阴暗的角落里画圈圈郁闷,偶尔鼓起勇气挥动双臂驱散头顶的那朵乌云。这么多年过去,那朵乌云确是淡了些的,这个过程让我知道,我不再是那个面对挥来的巴掌,不能躲也不敢躲、最后甚至都不躲的小孩了,虽然微薄,我也有力量。

  我想这本书始终表达的就是这样的态度:并不是每个人都如此幸运,拥有恰如其分的自尊;对于不幸运的我们而言,承认你所害怕的都会成真,恐惧才不会再统治你的命运,因为恐惧本身以幻想为食。就算你最后无法打败你的恐惧,那也并没有什么,世界不会就此终结;经历过,反而会明白,不过如此。

  我最喜欢的一个心理寓言,就是关于一个尿床的小孩。

  有人问他,看心理医生之后,你就不尿床了吗?

  不啊,小孩说,我还尿床,但是那又怎么样呢?

  那是我们这些不够幸运的人也许一辈子也无法达成的目标。虽然也许无法达成,却也要去努力。因为人的尊严,最终来源于你面对恐惧的抗争到底。无欲则刚,当一切你害怕的都成真,焕发出的便只有勇气。

  《恰如其分的自尊》读后感(六):别让你的自尊伤害了自己

克里斯托夫•安德烈 Christophe André:法国著名心理学家、精神科医师及畅销书作家。出生于法国南部蒙彼利埃,目前在巴黎圣安娜精神院工作。著有《冥想》《幸福的艺术》《静能量》等。 弗朗索瓦•勒洛尔 François Lelord:一位在法国和美国皆屡获成功的精神病医生。创作的多本心理自助类畅销书被翻译成多种文字。《艾克托寻找幸福之旅》全球销量达到200万册。 相信自己、喜爱自己、信赖自己,这些方面统一构成了我们人格中最为基础的维度之一:自尊感。当一个人没有自尊心,幸福无从谈起。当一个人总是怀疑自己,很难做出好决定。相反,自尊心太强,又会经常感到受伤。好在,这一切都是可以调整的。

  对现在的我来说,一本书对我最大的帮助,要么是能让我更好地理解他人,要么是让我更好的理解自己。在樊登读书听这本书或者自己阅读的过程中,我一直很心虚。我在朋友里一直表现的是很高自尊的样子。但过了好些天,再次写读这本书的感受,我愿意诚实地说,我是高低自尊综合不稳定的人。尤其恋爱的时候更多低自尊的状态。既然我已经知道了自己的问题,接下来就是通过实践改正自己。比如我最近的实践是不再花时间维持无效社交,勇于屏蔽或者删除不重要的人。

  从去年到今年,因为我在一些群比如羽毛球群比如读书群,一直很活跃,而且时常有精彩犀利的发言,引起了一些人加我。加了几个之后,今年初感觉到更多的是负担。有半数人的朋友圈是发广告的,或者特别励志一天三四更。而本人却特别颓废。我很反感表里不一的人。生活里的我就是一个特别爱说真话的人。如果我愿意我能在不动声色间气的别人想吐血。

  稳定的高自尊,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表现得从容自然,更容易获得我们想要的成功或者幸福。听书和读书的过程中,最有趣的点是,樊登老师说爸妈不要猜测孩子的心理状态,猜对了可能会让他们很失落伤心。他们需要自己说出来。我想有时候我不太会聊天是因为我猜出的事情会直接说出来。现在我很同情我的一些朋友。以后,我尽量表现得不那么聪明吧。另外这本书还有个想法就是不要干涉父母的事情。大家互相可以就某个事情提建议,但不要强迫对方接受。也不要因为对方不接受而不开心。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

  如果你也想改变自己与人交往的心态问题,建议你来看看这本书。看书时不要太过对号入座,从而陷入焦虑和自责。你的每一点觉醒都是收获。如果你能把那些觉醒用在以后的生活工作里就更棒了。另外,除了特别爱你的人,没有人会更多关注你的过去。更多人关心的是你的未来或者现在能带给他们什么。

  作者在书中最后也说了,高低自尊并没有绝对的好坏,就看你如何运用自己的自尊了。所以勇敢地在心里接受自己。如果你想保持普通的生活,那就从一点点从生活的小事开始吧。维持不变是生活的难题之一。如果你想做什么大事,那就相信坚持一万个小时,可以成为某行业牛人,这并不完全是鸡汤。很多成功人士已经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一切皆有可能。与我的朋友们共勉。

  《恰如其分的自尊》读后感(七):亲爱的自尊,你还好吗?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可能正承受着产后抑郁症的困扰,然后几个星期之后确诊患有“甲亢”。我一直觉得我是因为精神状态不好,压力过大才得的这种病。之后却没有任何进展而是越来越悲观。害怕自己生病家人担心,害怕自己产生并发症早早离开我的小元宝,害怕自己变成废人不能工作不能独立,害怕病变突眼变得奇丑无比。

  然而事实上,我的家人却觉得这是个小病而已,医生也说只要治疗就没有问题。可是我的各种悲观情绪以及抑郁表现(哭,莫名生气,不愿沟通,看谁都不顺眼,对自己更是产生放弃的想法)并没有改观多少。

  翻开这本书看了引言,里面提到的就是一个女士向医生讲述自己的种种悲观状态的过程,女人说:我不爱我自己!向医生阐述了很多不爱自己的表现。医生开始也认为是抑郁症在作祟,后来的出结论。是因为这个女人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自尊”。

  我在想,我的表现是因为什么呢?是因为自尊还是抑郁呢?也许两者分不开吧,自尊心的确实会导致悲观心态然后导致抑郁。看完本书,我无法判断我是否患有抑郁,但是我可以肯定的是,我患有“不稳定的低自尊”。

  书中有两个测试题,第一个自尊水平自测:区间在10-40之间,越低自尊越低,越高自尊越高。我的低分是24分,书中说我属于中等自尊者,但是刚看到结果是我就在内心否认了,我自认为自己是低自尊者,这一心理表现也说明了我对自己的不认可。第二个如何改变自测:区间是0-7分,7分患者就是在我与自我,我与行动,我与他人的关系中都急需改变的状态。结果我的得分是:7,7,4.我与自己,我与行动,继续改变,与他人也在中等偏上。

  书中提到自尊心的三大支柱:自爱,自我观和自信。看到书中关于三大支柱的来源,受益以及匮乏后果后,我哭了,因为匮乏后果的说明,种种表现我都有。我该怎么办?我怀疑自己拥有能力,我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我不敢做选择,不敢做决定,我总是充满疑问,我犹豫拘谨。

  书中也有提到改善方法,我会自主的去想要改变,想要自己变得更好,就是好现象吧。看过这本书我会认真对待我的孩子,尽量让她拥有一个高自尊人生。

  亲爱的自尊,你还好吗?希望我们两个能够一起打败人生的伤痛。拥有幸福的生活。

  《恰如其分的自尊》读后感(八):其实是摘抄啦。

  2.自尊就是我们怎么看待自己,是否喜欢自己。

  my q: 喜欢与否和欲望和期待有很大关系,这是不是也是一种动力呢,怎么区分呢?

  高自尊会让我们高效行动。

  我是否能平静地认识自己

  【第二章】

  富兰克林:“爱上自己的人天下无敌。”

  自尊水平与行动效能相挂钩。---拖延。

  我们人生中的大部分选择并非预先预定,而是我们选择之后如何投入其中使得这个选择成为对的或者错的。

  所以说,预期抱怨自己做了错误的选择,不如后悔自己为何没有坚持下去,不够努力呢?

  为何让梦想变成了不被允许的愿望呢?

  坚持与自尊也挂钩。

  每个人都有可能失败,这没什么大不了。

  自尊水平与心情情绪挂钩。

  「突然在想,也许它描述的只是普通人,因为那些品质来之不易,并非所有人都有。」

  自尊水平会变化。

  很多人和著名作家都小心翼翼地生活着,

  「反反复复,逆来顺受」

  「佛教??低自尊?」

  「成为天下无敌的受害者。」

  【祝贺是彬彬有礼的嫉妒】

  「所有的吸引和诱惑都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自尊」--p.125

  我们会倾向和正面评价的人调情(正比例),越高越好。

  但是建立长期伴侣关系,不需要太高。稍微高。

  「多赞美和鼓励是多么的重要啊」

  【每一方的自尊都应该获得公平的滋养。】

  【采用多种策略,保护自己的自尊。】

  「友谊也是因为满足了自尊,因为对方滋养了我们的自尊,所以我们也要努力滋养对方的呀。」

  「我们容易和自己看法一致的人成为朋友。」

  自尊获得的地方:

  1.亲情

  2.友情。

  3.爱情

  4.工作

  「她们永远会付诸行动,她们会接受失败。」

  自尊/怀疑/欲望/满足/幸福。

  矛盾???

  【一个人认为自己是什么样,和一个人认为自己应该怎么样之间如果存在巨大差异,自尊水平将直线下降。】

  社会环境/时尚/广告业的施压。

  「是你想这样,还是社会想让你变成这样呢?」

  【在所有滋养自尊的个人能力中,外表是最直接的。】

  连童话也在宣传这件事。

  “当你买下一件特别适合你的好衣服,你感觉怎么样?肯定是自我感觉良好。你的自尊因此而提升了。当然,这持续不了多久。短则几小时,长则几天。……改善自我形象最快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买衣服。”

  假设人们都没有太大的自尊问题,时尚是否还会存在?对美的需求和改变的乐趣是否足以支撑整个时尚业持续运转?

  「自尊出了问题,所以要通过买止痛药来治病。而不是去根治。」

  「空虚的癌症」

  【过早接触芭比娃娃的女孩】

  我们是芭比娃娃的玩具吗?完美的女性形象,根本不符合正常人类的身体结构。

  自尊等于成功除以自我要求。

  我们获得的成功越多,自尊水平也即越高。但是我们不能要求过高。

  自尊水平=幸福

  懂得放弃。

  找到平衡点。

  否则更容易坚持不下去。

  如果没有持续主动的投入,我们的自尊会逐渐变得脆弱。

  病态理想:all or nothing.

  低自尊和抑郁症有着共同的表现。

  抑郁症的突出特点就是厌恶自己。不爱自己。

  《恰如其分的自尊》读后感(九):你不需要自己变得完美,你只需要自己真实

  在参演《欲望号街车》的戏剧群里,大家讨论得最多的就是戏里关于“自爱”和“自救”的命题,一位姐姐的朋友将这本书推荐给了大家。初看标题,就特别感兴趣,从小有一个对我要求完美的母亲,让我常常怀疑自己,而追求完美却是人生至苦,每个人遇到问题都需要“自救”,关于自尊,读过《自尊的六大支柱》,太理论啦,比较来说,这本更好读,写评之前初看评论,看到有人说是鸡汤,还挺诧异的,这本书一点也不鸡汤,就是一本心理学类的书籍,把很多心理学的理论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进行了阐述和举例,欣赏这一点!承认自己的不完美,就是一把筛子,筛选谁才能进入你的世界;同时也请承认别人的不完美,这是一面镜子,让你看到大家没有什么不同。想起陈粒的“不赶什么浪潮,也不搭什么船,我自己有海。”,做自己才是最重要啊!

  笔记:1、自己(认识自己、接受自己、对自己诚实);行动(行动、不再“自我攻击”、接受失败);他人(自我肯定、换位思考、依靠社会支持)当一个人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优点增加了,他的自尊就会增强)

  2、毫不犹豫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即使我们并不确定所说的与对方是否一致或能否另对方高兴:我必须要对你说我和你想的一点也不一样(小心谨慎、注意措辞,社会生活中不可能一点虚伪都没有)

  3、沉默和孤独是羞耻的两大帮凶。一旦你决定将令你羞耻的问题讲给一个选定的人听,你就已经克服了前进道路上最大的障碍。人们在承认自己羞耻的那一刻,羞耻感也就随即消失了。

  4、对自己诚实:为了不有损自尊,你可能会想要否认自己的情绪,不承认自己害怕、伤心或生气。其实我们特别希望在承认自己情绪的同时,不会感到丢脸。不要自我欺骗:不承认自己的消极情绪、不承认想要改变现状

  5、行动是维持自尊的操练,将平日里一些简单的苦差事看成是进行提升自我控制能力和助你成为自己希望的人的手段,而不是简单的苦差事。然而要避免那些小行动阻碍你去完成那些重要的、紧急的事情。

  6、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有规律的从事一个业余爱好有利于自尊,同时还可以提高对自己个人能力的看法,提升自己的社会认可度。

  7、所有要改变的决定一做出,在下一分钟就应该立马落实到行动上:拿起话筒、开始写信件、立即走出家门,等等。

  8、如果习惯于一边行动一边批判我的行动:长此以往,我们将一事无成。要意识到“自我攻击”的存在,要习惯于对内心的想法进行如下思考:这个想法现实吗?这个想法是否能让我自我感觉好一点?这个想法能否让我更好地应对现在的处境?这个想法是否有助于我下一次更好的应对?

  9、我们要接受的是失败而不是会失败这个念头。害怕失败的人可以故意进行检验,你会发现失败并没有招致任何灾难,自尊反而提高了。这类害怕失败和自信心不足的人总有一位焦虑完美主义父母。

  10、看待问题非黑即白,这是缺少行动力的人最常见的问题之一。记住每个人都曾失败,正在失败或将会失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将你的失败看作了解自己信息来源,而不是自己无能的证据。如果你可以达到此种心态,每一次失败都会使你离成功更近一步。

  11、自我肯定是指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愿望、感受的同时又尊重别人的想法、愿望、感受的能力。它是可以不带挑衅地说“不”,是不带歉意地去要求某些事情,是面对批评冷静地回应,等等。自我肯定需要足够的自重,这样才能为自己在别人面前争取权利(表达权、反驳权、回应权、要求权,等等)。然而,为自己争取权利,就要冒着打扰对方,令对方不快的风险。这就是为什么低自尊者(他们十分害怕遭到排斥)比其他人更难自我肯定:“如果我拒绝,对方会生气”,“如果我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我们会闹翻”。

  12、真诚的换位思考为自尊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它使我们可以与他人保持亲近的关系,得到他人的欣赏。低自尊的人过度的换位思考,总是倾听,不会进行自我肯定。

  13、社会支持为自尊带来宝贵的养料:被爱的感觉和被帮助的感觉。寻求支持不要犹豫,但要理解有时人们不能立马给予你帮助。社会支持不是可以永恒依赖的拐杖。经常使用你的社交人脉。不要只是利用社会支持来博取同情或遭遇严重挫折时寻求安慰。使社会支持多样化:至交、同事和同学、认识的人。

  14、将抱怨转变成目标:只要改变一下自己的表达方式,说:“我希望”,而不是“我受够了”。为此,你必须思考你抱怨背后隐藏的是何种需求,然后找到解决办法。

  15、学会拒绝过分的要求,谈论自己时不再自我贬低,即使在担心对方和自己想法不一致的情况下也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恰如其分的自尊》读后感(十):开启幸福之门的金钥匙:恰如其分的自尊

  先哲罗素认为,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这句话是说幸福的生活多种多样,无须刻意追求一种“唯一的模式”。推而广之,获取幸福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在《恰如其分的自尊》一书中,作者另辟蹊径,透过“自尊”的心理视角,探讨了获取幸福的另一种方式,另一种可能。

  全书由三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对“自尊”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解释。通过分析自尊的三大支柱——自爱、自我观、自信,让读者对“自尊”有了深入系统的了解。自尊不是简单的自我尊重,而是自我、他人、社会关系角力的综合结果,是一个社会属性的问题。其中“自我观”是重点。有了恰当的“自我观”,才能恰当地处理自我、他人‘社会三者间的关系,才能给“自尊”一个合理客观的评价。篇章最后附有《自尊水平自测表》。读者可以很方便地了解自己的自尊是否合适,有无偏差。

  第二部分论述了影响自尊的的因素及不同类型自尊对生活的不同影响,谓之“理解自尊”。这是全书的重中之重。原来,家庭对自尊的影响竟会如此之大、之重,已远远超出大众平常的认知。原来,自尊竟然有四种类型。每一种都有其难以言说的隐痛。原来,日常生活的每一个选择——大到升学就业、小到购物聚会,都暗中受到自尊的强烈影响。自尊,竟然有这样多的秘密。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第三部分指出了调整、维护自尊的方法。这方法可称之为“三面九点”法——包含了“改变认识自我、改变行动、改变与他人的关系”等三个方面,共计九大要点。每一个方面都给出了适用范围及具体案例,读者可以仔细比对。哪里不足补哪里,也可以说在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来。

  解决问题的“三W”原则——What,是什么的问题;Why,为什么的问题;How,怎么办的问题,《恰如恰如其分的自尊》做到了——形成了一个完整、系统的整体,脉络清晰,逻辑合理。

  幸福是每个人生活的终极目标,这样一本通往幸福之路的书,适合每一个人阅读。其中,有两类人特别需要阅读。

  一类是追求梦想、渴望过上梦想生活的人。有梦想、有追求、求上进,是好事。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要实现了呢?同样的,万一要是实现不了呢?梦想这件事,实现起来是五五开的。要怎么办?答案尽在“当理想成为陷阱”这一章节,请仔细阅读。

  一类是父母,及准父母。父母对孩子的爱,从来都是最重、最深、最真的。只是,爱极必反——父母给孩子造成的伤害也是最重、最深、最难以愈合的。因为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孩子最先接触的就是父母。可以说,父母造成的伤害接近于“原罪”,烙印般的,痛彻骨髓。请父母们认真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看自己的言传身教给孩子带来了什么?请准父母们认真考虑,面对即将来到身边的孩子,自己是否真正做好了养育的准备?子不肖,父之过。请在要求孩子之前,认真检讨自己。

  海子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从方法论的角度可以这样讲,做一个幸福的人,从阅读《恰如其分的自尊》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