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IBM帝国缔造者:小沃森自传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IBM帝国缔造者:小沃森自传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5-26 21:5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IBM帝国缔造者:小沃森自传经典读后感10篇

  《IBM帝国缔造者:小沃森自传》是一本由[美]小托马斯·约翰·沃森 / [美]彼得·彼得著作,北京联合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页数:42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IBM帝国缔造者:小沃森自传》读后感(一):周末读书之《小沃森自传》:一个富二代经营神话

  原载“徐而道来”微信公众号

  作为IBM曾经的一员,这本《IBM帝国缔造者——小沃森自传》的阅读过程对我来说像是一次穿越,回到70多年前,这个蓝色巨人黄金岁月。就算你没有在IBM工作过,不是IT界人士,这本书也会比大部分商业小说精彩

  小沃森,IBM创始人老沃森的大儿子,在接过父亲公司并执掌的15年中,一手缔造了IBM计算机帝国。同时,他又是个典型的富二代,在他整个人生的前半段,无时无刻不被父亲的光环财富所包围,在一些关键时刻,也是父亲为他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不同于其他企业家传记,本书并未着重于对IBM企业文化以及个人英雄主义歌功颂德。而是以作者的第一视角,将大部分的笔墨放在了沃森的家族和个人成长史中,在一些重要事件上,作者毫不忌讳地袒露内心想法。其中有小沃森和父亲及弟弟矛盾,有对公司高层员工才能嫉妒,还有对自己所犯过错反省。通过这个视角让我们看到一个传奇的企业家,主动走下神坛和读者亲密对话,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胸怀

  对于中国的企业,对于如今我们所处的时代,IBM在当时的发展蜕变历程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改革开放至今已经历了三十多个年头,随着民营企业第一代创始人的老去,第二代接班成为了一个热点问题。如何将权力顺利转移实现平稳过渡——沃森父子给予了我们很好的样板。子承父业并将帝国发展壮大,是对小沃森领导管理能力肯定,也是老沃森对儿子刻意培养成果

  而因为突如其来原因,小沃森未能如预期地那样将权力移交他的弟弟,而是交给了更有能力的职业经理人。尽管经历了很大的波折,但终究完成了IBM从家族企业真正向职业经理人的转变。书中用大量的笔墨描述了IBM在老沃森时期的独断专行、传统的个人崇拜主义,以及小沃森接棒后推动的员工持股、权力释放流程化管理等现代企业管理方式

  时势造英雄,老沃森使IBM在穿孔卡片领域统治了将近30年;而二战之后计算机时代的来临,铸就了小沃森辉煌的“二次创业”。九十年代,另一个伟大的CEO郭士纳,将IBM从破产的边缘拯救回来,并完成了从硬件制造综合服务转型。后来他通过著作《谁说大象不能跳舞》,来描绘这一时期的经历。

  在如今互联网时代,我们看到了谷歌、脸谱等公司的飞速崛起,也见证了诺基亚、柯达的骤然陨落,就连昔日的软件帝国微软如今也是如履薄冰,IBM这个昔日的蓝色巨人仿佛也是摇摇欲坠。在时代的更迭面前,转型和创新,是企业生死存亡之道。而就在去年,IBM宣布终止其咨询业务,从而向数字全面转型,再次做出了一次战略大转型。

  正如我的新书——《大象的困局》中所描绘的很多传统企业在互联网转型道路上的失败案例,它们正是因为固守原有的优势资源而无法实现突破,最后被颠覆者逼到了悬崖边。在IBM转型进入电子计算机的过程中,沃森父子提供了教科书一般的范例——创新并完成自我颠覆,早在那个时候便已融入了公司的基因,并受益了大半个世纪

  这是一本适合企业家读的书,也希望所有在转型路上的企业和个人可以读到它。

  欢迎关注本人微信公众号#徐而道来(xuer_daolai)#阅读更多精彩书评影评最新最in的商业评论

  互联网时代的“无知经济论”者,为您带来最新最前沿的商业评论。

  《IBM帝国缔造者:小沃森自传》读后感(二):从小沃森自传里面看到的美国文化元素(上)

  其实书还没看完,读了一大半,看到小沃森才当兵回来准备进入IBM工作。之前的一大本书都在介绍小沃森的家庭背景和其他的一些事情。我更喜欢把这本书当作传记来读,而不是经管书籍。因为这本书的内容不仅仅是教你如果管理一个企业,因为毕竟是一个美国人的自传。我自己也有很多的美国朋友,有的时候我真的很好奇美国人做事情的意识是怎么形成的,因为真的和中国人很不一样,不仅是不一样,而且很有道理

  书中有几点我把书页折起来了,下面就小小的总结一下给我印象深刻的几点好了。

  1.并不是只要有钱,你就不用思考人生的意义,就不用寻找自己想做的事情。成长的经历不论有钱没钱都是必须要自己去了解的。从这本书里我们也看到小沃森自己并没有因为父亲有钱,就一下去了IBM工作,他喜欢飞行,选择了去当战斗机机师,而且他自己也从这段经历收获了如何成为一个有担当的男人。可以想象小沃森就算没有一个有钱的老爸,他自己的一生也是有意义的,他知道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可以从小沃森后来的生活中看到,他早早的就从IBM退休去做喜欢的事情。真的需要承认,有的时候金钱真的不能带给我们所需要的一些。(在本书的第四章也介绍到沃森的成长经历)

  2.美国人的教育方式:P8-9:”经由这些责罚,我迅速的有了公正公平的意识,在我看来责罚是全无道理的。”

  我很欣赏美国人教育孩子的方式,我自己在中国的家庭长大,我见到太多父母把自己的气发泄在孩子生上,要么就是父母太忙把孩子交给奶奶爷爷管,导致中国的孩子性格多多少少要么没有多少自尊,要么太自我。美国人教育孩子的方式很不一样,他们会在孩子做错事基础上责罚孩子,并且教他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我的朋友在每次责罚完孩子后,会跟她的孩子说,因为我爱你,所以我要教导你。

  3.美国人的金钱观:P20: “他一秒钟也不曾有过存钱的念头或者是担心钱的想法,他想要在这个世界出人头地,所以他知道自己必须舍得。当手头吃紧的时候,他从来也不会恐慌,我觉得他的头脑永远也不会被这样的想法占据:自己再也挣不到更多的钱了。”

  “在父亲眼里,钱财只是个单纯工具,他用来表达慷慨,用它来巩固自己的家庭和公司,用它来让自己一路向上的征途走的更轻松顺畅些。”

  这几乎就是我见过美国人的金钱观事业观了,我认识的美国人可能很多也没有对自己人生和事业有非常好的规划,但是他们不介意自己工作一辈子,对钱也没有出现过很焦虑那种状态

  4.美国人的家庭观:详见第三章。我一直都很喜欢传统家庭的分工方式,女性能够在家里“相夫教子”。可能因为我自己成长的经历,我的母亲非常的强悍,造成我的性格特别的害怕conflicts。在我目前认识所有的人当中,只要是母亲强悍,我觉得孩子的性格多多少少都有些缺憾。而且强势的女性的婚姻一般都不是很好。也可能是我的婚恋观念是建立在圣经上的,所以我对女性被造时候的角色有特别的偏向。但是我知道在家庭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大部分的美国女性是在家自己教自己的孩子的,就像沃森的妈妈一样,淳朴节俭,抚养孩子,甚至沃森的爸爸也可以从母亲那里学习一二。

  5.老沃森教小沃森的经验(待续)

  6.从小沃森谈恋爱看美国人的恋爱观(待续)

  这两天在教会遇见了一个14岁小男孩得了很深的抑郁症他的父母把他带到教会和我们一起玩。如果你还是个年轻人,或者你有年轻人在你的身边,你可以把这句老沃森跟小沃森说的一句话讲给他们听:“不管怎样,少年时期是人生中最大的转变时期,没有人能顺顺利利,一点都没有问题的度过,所以没必要担心......不过有一天,你会破茧成蝶,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

  最后毕竟这本书是跟经济管理有关的,所以在这里我简单的提一下。从这本书中我们看到IBM的成功是跟战争有很大关系的,美国政府成为IBM的消费者在多次战争中。要成功还是要看趋势,是雷军说的”暴风来了,猪也能飞起来么"。其中书中介绍了IBM是怎样让政府成为最大的采购商的具体过程还有各种背景。毕竟作者自传,小沃森也自己经历也当时的各种的一切。如果有兴趣的话,就买来看看吧。书的印刷质量真的不错~喜欢IBM的也可以珍藏了。

  我准备把这本书送给那个小弟弟:)

  最后感谢芥末酱,帮你做好事情去了。

  《IBM帝国缔造者:小沃森自传》读后感(三):什么是父亲(老沃森)和公司(IBM)的最佳产品

  什么是父亲(老沃森)和公司(IBM)的最佳产品?是他们共同的儿子,小沃森。

  父子两代人的冲突,因时代不同,是不可避免的。每次争吵,分歧,弥合…其实都是交流甚至是教育的潜移默化的一部分。幸运的是,因为有爱,这一切终于都化于了无形。更令人唏嘘的,是小沃森掌管IBM后才发现,他遇到很多当年父亲同样遇到的难题,而他的处理方法竟和父亲一样——而这些方法,曾是他当年反对的…此时他真正理解了父亲,也懂得了因位置/角度不同、思考和处理的方法自然会不同…我想这个时候,他更爱、更理解父亲和IBM了…正所谓,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啊。

  同时我最关注的,是IBM企业文化的发展史。老沃森创造性的将“企业文化”发展成了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并将其精炼成寥寥数语(如:思考、观察讨论、倾听、阅读…充分考虑员工福利不厌其烦客户满意、不辞辛苦纠正错误…远见、无私、爱、坚毅的性格、懂礼貌、真正的友谊为人清白),小沃森则避免了它的僵化并将其升级,使IBM更强(如“不断行动”)。但再好的制度,也挡不住岁月。小沃森后,IBM还是僵化+官僚了,后来的管理层/职业经理们只重业绩,忽视或说没兴趣继续推进企业文化/精神的发展——或迷信或不敢,总之没能继续将它们升级,使IBM差点崩溃——直到郭士纳改革了IBM的企业文化使之与时代相适应,才使IBM获得重生。其实,郭是个“不断行动”者。这和小沃森没什么两样。

  制度是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因时代发展,一切制度都将由完美到不完美。因此,“最好”的制度,必须是开放和与时俱进、有能力自我淘汰和升级、能培养和发现能这么干的人…IBM不振时仍有少数人,相信它有能力走出困境,大概就是看到IBM还有此能力吧。果然,IBM董事会“发现”了郭士纳…

  从郭士纳《谁说大象不能跳舞》、小沃森《一个企业的信念》、《沃森传》到《小沃森自传》,IBM历史,沃森家族历史,从小到大,从大到僵,从僵到重生…传奇的历史(创业、价值观肉麻的企业歌、麦卡锡时代…),巨大的财富……详见附件《IBM CEO彭明盛谈百年基业:研发为重与时俱进》(研发不能丢下、要走出过去的辉煌的羁绊、要有一名有魅力的领导)。

  书摘:

  前言

  第1章 捣蛋鬼汤米·沃森

  小沃森家乡绰号“捣蛋鬼汤米沃森”。某次小沃森把臭鼬气味送入学校空调系统,致全校停课。老沃森气的边追打他边骂“不用让我教训你!社会会教训你的,你这只臭鼬。”

  第2章 做旅行推销员起家的父亲

  老沃森的顽强不屈、永远向前、善待员工(尽量不解雇、“经理是下属的帮手”、真心对待员工,如P67,1939年参加世博会的满载IBM员工的火车出轨,老沃森连夜去医院逐一探望…)、尊重客户…对小沃森影响颇大。老沃森更创造性的将企业文化提升到了前所未有地位

  第3章 童年家庭生活——父母间伟大的爱

  第4章 自尊、尊敬抑郁——长大成人的岁月

  小沃森和老沃森必将属于不同时代的人,两人又同样的性格鲜明,这让两个人之间矛盾不可避免。

  第5章 事业有成的父亲和面临困境的儿子

  31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本杰明 伍德(Benjamin Wood)是大学入学考试标准化的先驱,正在找一台可处理成千上万成绩单的机器。老沃森无偿捐了一卡车设备,伍德相信一切价值都能被量化,数字将在文明史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制表器制造商而言,这是天大的喜讯。让人啼笑皆非的是,伍德还得为成绩不佳的小沃森写大学推荐信,但没起什么作用——和捐赠多少有点关系。

  第6章 初涉爱河

  37老沃森和日后的美国罗斯福关系很深。如1932年公开表态支持与俄国建立外交关系,获得亦有此意的罗斯福好感

  第7章 纠正航向的小船

  43 1936年12月,老沃森给小沃森的一封重要的信:

  ……千万记住,生活并没有很多人说得那么复杂。你年龄越长,就越会明白成功和幸福只取决于很少的几件事务。我把重要的资产和负债罗列如下(他在中间画了一条线,两边分别是资产和负债的构成要素):

  负债

  资产

  反动观念!

  财迷心窍!

  狐朋狗友!

  怠惰的性格!

  对别人缺乏关爱!

  虚假的朋友

  远见

  无私

  爱

  坚毅的性格

  懂礼貌

  真正的友谊

  为人清白

  第8章 欧洲之旅

  老沃森曾被德国授勋,但在希特勒入侵欧洲后,他将其退回。

  小沃森从欧洲经俄国到远东(日、中)旅行。来华到北京赶上“1937卢沟桥事变”(住的是北京饭店),对日本的侵略,小沃森感到厌恶。

  第9章 那是沃森先生的儿子

  55老沃森的座右铭“思考、观察、讨论、倾听、阅读”。企业员工也对老沃森的企业文化欣然接受(包括常肉麻的IBM企业歌曲)。

  第10章 我在IBM当推销员

  小沃森在IBM从底层推销员做起,但因有个总裁父亲,他总感到尴尬、不自在乃至不自信。同时,小沃森对公司里对父亲的恭维和个人崇拜感到厌恶。鲜明的个性,使得他开始故意在父亲面前“示威”(P66 如举止夸张的在晚饭是望天、抽烟)。

  第11章 从推销员到飞行员

  1941年珍珠港事件改变了一切。小沃森参加空军,也逐渐摆脱了父亲的“阴影”,变得逐渐自信、坚强起来。

  第12章 在空军中开辟自己的事业

  84 小沃森从事飞机运输工作,在苏联、印度、缅甸和中国(成都、P96昆明)服役。期间孩子不幸夭折——P87“如果你能够帮助一个处于极度悲怆之中的人,就应该尽一切力量去帮助他”

  第13章 战后重返IBM

  90老沃森本可以利用二战军火订单获利,但他决定IBM此项利润不得超过全部利润的1%,并用自己的薪资为战争中死难员工的遗孀设立基金。

  1945年小沃森退役,战争使其成熟,并拥有了未来运营IBM的信心。

  第14章 转型中的IBM进入电子市场

  104 我在IBM的道路似乎一目了然,我别无他想,一心瞄准最高管理者的岗位。

  第15章 碰撞、冲突与融合中的发展

  未经缓冲“稀释”后的托马斯沃森是难对付的。他现在是美国商界规模最大、成就最辉煌的独幕剧表演者,近2.2万人在他的统辖下工作,他们仿佛是他的延伸。

  120 男人和女秘书之间存在非同寻常的关系。我一向使用男秘书…免得被人误解。

  124 小沃森逐渐组建了自己的团队。

  第16章 聚光灯下羽翼渐丰的小沃森

  131在成为总裁的过程中,小沃森广泛和商业巨头交友,并向他们学习各行各业的窍门和每家公司的企业文化。

  第17章 爱恨交织的三父子

  小沃森的弟弟迪克,一度是小沃森上位的威胁。

  第18章 进入电子时代的IBM

  我常想,假如没有我在旁边不停地督促和鼓动,父亲最终也会把IBM推入电子时代,因为他对计算速度情有独钟…20世纪40年代各种计算机的研制此起彼伏,IBM也是其中之一。二战结束后,IBM本来就面临一定的困境(大量军方租赁设备被陆续停止了租赁等),UNVAC对IBM传统优势产品领域——人口统计领域,由打孔卡时代迈入计算机时代的挑战,IBM集中研发优势,做出回应——IBM603、604、SEEC、701系列产品的推出,大获全胜——旺盛的政府采购(如朝鲜战争等因素)和大型企业的需求,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150 我渐渐懂得,大多数人不能回答你提出问题的时候,应该采取举措的问题,即使是大多数业绩优良者也不行。你要意识到世界正在发生变化,然后行动起来。这纯粹是本能反应。我还没有自信到坚持的程度,但我知道,我本能地相信,我们必须进入计算机和彩带领域。

  第19章 争吵难掩父子情深

  沃森父子争吵不断,最严重的一次,两人差点在机场拉拽起来。好在双方事后通过通信、面谈都能冷静下来——机场那次真的很悬。

  父子分歧主要是集中在两代人不同的管理理念上,比如老沃森不愿贷款(怕背债,但IBM特有的租赁服务模式又对资金有很大需求)、不愿和政府就垄断达成协议(基于他年轻时在NCR的经历)、不愿放弃打孔卡为主的产品主线(毕竟是他成功的基石)、不愿将公司只给小沃森掌管(毕竟有两儿子啊)、不愿公司宴会上有酒…鉴于老沃森的年龄和“顽固”,小沃森和他直接争吵往往无效;后来采取了一些委婉和迂回的策略,反而有所收效(如跟老沃森说,不贷款就只能延缓招聘好销售员——而这正是老沃森引以为豪的,故老沃森也就同意贷款等)。

  第20章 不容轻视的总裁

  建于UNIVAC竞争压力,IBM开发出701、702,大获成功。期间美国发生麦卡锡主义,小沃森对此持坚决反对态度(P178 麦卡锡幽灵遍布,连小沃森办公室安装百叶窗,都被举报成是“雷达天线”装置而遭上门调查;而此时,IBM正在为国防部开发SAGE计算机)。

  第21章 从家族企业向专业化管理的过渡

  小沃森努力将IBM逐渐有家族管理,过渡到专业化管理。

  187-188 IBM制造出702、650(磁鼓内存)等更适合商用的计算机。1956年,IBM的RAMAC——世界上第一款磁盘问世,大大加快数据读取速度(和当时靠快进或倒带寻找数据位置的磁带比,速度提升了200多倍)。

  199 IBM不断扩大产能,还间接促进了硅谷的发展。

  第22章 不可愈合的巨大悲恸——父亲的离去

  204-205 小沃森逐渐说服老沃森,开始在公司实施股权期权计划。

  205-206 父子矛盾戏剧性的得到的解决——完全是现实版的《盗梦空间Inception》。1955年底两人在反垄断案上激烈争吵、彼此伤害。小沃森气得决心辞职,此时他得去法院应对反垄断案。到法院后,秘书递来一张纸条:“对你充满百分之百的信心欣赏和钦佩爱你的父亲”——小沃森当场热泪盈眶——父子情仇就此化于无形...父子尽释前嫌6个月后 老沃森向小沃森正式交棒;6周后老沃森拒绝手术,在家人的陪伴下在家中过世...

  第23章 威谦斯堡会议

  小沃森掌管IBM后,大刀阔斧进行管理改革,同时他也体会到了父亲的不易。

  222我惭惭懂得怎样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然而,期望IBM的一切自成一格,达到完美的和谐是致命的错误。你不可能只宣布“明天我们要完成A,星期五我们要完成B,明年我们要完成C”,就可以把企业管理好。激励下属的最佳方式是让他们彼此不甘示弱,我不断地想办法激发内部竞争。

  225在一个像计算机这样爆炸性发展的行业,我最坚定不移的一个信念是,赢得并保持市场地位是企业的立身之本。背离这个目标、追求短期效益最大化的任何做法,长期看都将削弱我们的整体利润。同理,尝试在有限的领域占据优势的尝试是愚蠢而危险的。如果我们这样做,企业的规模将受到限制,竞争对手将很容易侵占我们的领地。

  我相信IBM出奇制胜的惟一办法是行动、行动,一刻不停地行动。计算机在发展,我们必须随之发展,不管行业的发展多么迅速。我从未偏废的一条管理原则是,我们可能犯的最可怕的错误是——带着问题坐以待毙。解决问题,赶快解决问题,不管方式是对还是错。如果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对,它会重新冒出来,狠狠地扇你一个耳光,然后你就明白了该怎么解决它。束手就擒、坐以待毙是舒适简便的替代方案,因为不必面临迫在眉睫的风险,但这却是经营企业的致命危险。所以只要看到业务陷入瘫痪,我总会毫不犹掠地插手。

  225 还有一个难以跨越的障碍是成本。晶体管的价格大约是每枚2.5美元…得克萨斯仪器公司最早进入这个市场时,晶体管的成本每枚达16美元之高,仅有的切实用途之一是制造助听器…1956年随着价格下降到2.5美元,晶体管收音机出现了,风靡一时,得克萨斯仪器公司一朝崛起成为一家大公司…当价格降到1.5美元时,IBM开始出手用它设计计算机。因用量巨大(之前计算机用的是真空管、电子管),IBM促使得克萨斯仪器公司建设新工厂、扩大产能、降低成本…

  第24章 驾驭脱缰的野马

  230 我成功地对IBM进行了大量改革——我们的组织方式、销售的技术、公司的外观和形象等,而最艰巨的任务是我和威廉斯所谓的“驾驶脱缰的野马”:在公司成倍增长的同时,保持IBM一贯的作风。40多年来父亲遵循一定的经营理念,在他潜移默化之下,它们也终于深深根植于我的脑海里:充分考虑员工的福利、不厌其烦地让客户满意、不辞辛苦地纠正错误。

  IBM越来越大,原来员工不多时,由老沃森直接灌输给每位员工的管理体系不适合了。太多年轻人未经历练就连连高升——为此小沃森立下规矩——IBM员工必须先上管理课,才能走上领导岗位。

  JT:遗憾的是,这一规矩,随IBM越来越大,最终流于形式,成为IBM日后越来越官僚文化的一部分了。所以说,企业大了难免僵化,这时就是需要如郭士纳这样的人,重新擦去企业文化上的时间灰尘。郭坚持做的,其实和沃森父子差不多,他们三个共同之处,是敢于面对、敢于主动求变。

  第25章 汤姆·沃森一家

  第26章 系统/360——重组了计算机业

  250 1961年初在美国正在使用的6000台计算机当中,4000多台产自IBM,计算机的租赁收入(P254各种小型机到大型机,月租从2500到11.5万美元)也增加了,并即将超过父亲挚爱的打孔卡的收入。

  252 新机器叫做“系统/360”(取圆的360度角之意)…《财富》杂志把这个项目成为“IBM价值50亿美元的豪赌”…(其实)今工程一项就花费了7.5亿美元…又为办公厂、设备和租赁机器投资45亿美元…《财富》杂志的记者指出,它的投入远远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制造原子弹的投入。

  《从优秀到卓越》一书的作者 Jim Collins 将 S/360 评为历史上与福特 T 型车和波音第一架喷气式客机 707 齐名的三项商业成就之一。

  JT:“系统/360”的成功,一开始就不完备不完美。零件不足、程序不足、甚至某些部件一面世就落后了…好在IBM的品质、设计理念及不懈努力,困难被一点点的克服了。同时不可忽略的是,整个360的管理团队,也是一件管理学上的杰作。

  第27章 反省自我的管理者

  272-273小沃森是博比肯尼迪的好友。博比遇刺后,曾有人希望小沃森参选,他没接受。1970年,小沃森提出,赞同尽快结束越战。

  第28章 IBM的黑色星期五

  1969年.1.17,司法部(约翰逊政府)提起大范围的反托拉斯诉讼,指控我们垄断计算机业,要求法庭把IBM拆为若干家小企业。这回轮到小沃森像他父亲那样,固执的好不妥协了。最终熬到1981年里根上台(其经济政策是支持大企业),案件不了了之。

  第29章 事业生涯的第一次严重骨坡

  尼克松时代的经济萧条始于1969年中期,它比人们的预期历史更长,影响更深,在我的事业生涯中IBM第一次遭遇严重的滑坡——心脏病使小沃森不得不提前退休。

  292 我把父亲的一句关于企业领袖应该如何举止的名言告诉了他:“表现得像乞丐,自我感觉像国王”。它的意思是在跟别人打交道的时候要言辞恳切,态度谦恭,内心却具有强烈的自信和独立精神。

  第30章 渐渐退出IBM

  300退出IBM是个“过程”。此时小沃森感受到了当年父亲不甘于失去对企业“控制”的复杂心情(如新的管理层,将IBM传统的租赁模式,变成销售——毕竟时代不同了,后者更易于资金回笼和周转)。

  同时,岁月让小沃森一步步改善了和兄弟姐妹的关系。

  第31章 短暂的苏联之行

  小沃森出任驻苏大使期间,赶上苏联入侵阿富汗。

  第32章 回想一生

  卸任后小沃森回国,主张废除核武。

  致谢

  2011年8月14日

  http://blog.sina.com.cn/sjtreading

  一和风雨拾读

  ujiangto

  《IBM帝国缔造者:小沃森自传》读后感(四):【转】企业如何转型和企业家如何传承,其实是同一个问题

  徐文君,前IBMer,《大象的困局》作者

  利用元旦假期,我有幸拜读了这本《IBM帝国缔造者:小沃森自传》。作为IBM曾经的一员,阅读的过程对我来说像是一次穿越,回到70多年前,这个蓝色巨人的黄金岁月。

  小沃森,是IBM创始人老沃森的大儿子,在接过父亲的公司并执掌的15年中,一手缔造了IBM计算机帝国。同时,他又是个典型的富二代,在他整个人生的前半段,无时无刻不被父亲光环和财富所包围,也是父亲在一些关键时刻为他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不同于其他企业家的传记,本书并未着重于对IBM企业文化以及个人英雄主义的歌功颂德。而是以作者的第一视角,将大部分的笔墨放在了沃森的家族和个人成长史中,在一些重要事件上,作者毫不忌讳地袒露内心的想法。其中有和父亲及弟弟的矛盾,有对公司高层员工才能的嫉妒,还有对自己所犯过错的反省。让我们看到一个传奇的企业家,主动走下神坛和读者亲密地对话,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胸怀。

  对于中国的企业,对于如今我们所处的时代,IBM在当时的发展蜕变历程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改革开放至今已经历了三十多个年头,随着民营企业第一代创始人的老去,第二代接班成为了一个热点问题。如何将权力顺利转移实现平稳过渡——沃森父子给予了我们很好的样板。子承父业并将帝国发展壮大,是对小沃森领导管理能力的肯定,也是老沃森对儿子刻意培养的成果。

  而因为突如其来的原因,小沃森未能如预期地那样将权力移交他的弟弟,而是更有能力的职业经理人。尽管经历了很大的波折,但终究完成了IBM从家族企业真正向职业经理人的转变。书中用大量的笔墨描述了IBM在老沃森时期的独断专行、传统的个人崇拜主义,以及小沃森接棒后推动的员工持股、权力释放和流程化管理等现代企业管理方式。

  时势造英雄,老沃森使IBM在穿孔卡片领域统治了将近30年;而二战之后计算机时代的来临,铸就了小沃森辉煌的“二次创业”。九十年代,另一个伟大的CEO郭士纳,将IBM从破产的边缘拯救回来,并完成了从硬件制造向综合性服务的转型。后来他通过著作《谁说大象不能跳舞》,来描绘这一时期的经历。

  在如今互联网时代,我们看到了谷歌、脸谱等公司的飞速崛起,也见证了诺基亚、柯达的骤然陨落,就连昔日的软件帝国微软如今也是如履薄冰,IBM这个昔日的蓝色巨人仿佛也是摇摇欲坠。在时代的更迭面前,转型和创新,是企业生死存亡之道。

  正如我的新书——《大象的困局》中所描绘的很多传统企业在互联网转型道路上的失败案例,正是因为固守原有的优势资源而无法实现突破,最后被颠覆者逼到了悬崖边。在IBM转型进入电子计算机的过程中,沃森父子提供了教科书一般的范例——创新并完成自我颠覆,早在那个时候便以融入了公司的基因,并受益了大半个世纪。

  这是一本适合企业家读的书,也希望所有在转型路上挣扎的企业可以读到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