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山河故人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山河故人的读后感10篇

2018-05-27 20:00:1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山河故人的读后感10篇

  《山河故人》是一本由汪曾祺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31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山河故人》读后感(一):感谢大好山河让逢知己

  《山河故人》收录的是汪老怀人忆旧系列散文,其实我跟觉得更像汪老的个人自传

  《山河故人》是由我的世界,西南联大,我的师承,故人偶记四大部分组成的,我的世界讲的是汪老的家庭情况小时候故事,西南联大是汪老在学习时遇到的知己朋友,我的师承顾名思义是那些教过汪老老师们,故人偶寄是写的是汪老偶遇的朋友们

  看完这本书,你就可以知道汪老是在怎样的家庭环境成长,在学校里他学到了什么,又和怎样的朋友一起交心。你也会从汪老的文字感受到他对亲人的爱,对朋友的真情,对老师敬仰之情,唯有知恩图报,尊师重道的人才能写下这样的散文。汪老写了两篇关于自己老师沈从文的散文,也写过两篇关于他父亲的散文,可想而知沈从文老师对汪老的影响有多大。

  汪老应该非常敬佩自己的父亲,从汪老的文字中可以了解到汪老的父亲是一个爱好广泛,博学多才的人,年轻时候运动员全省运动会上也拿过第一,而且很有音乐细胞什么乐器都可以自学,画画也有功底,对刻图章也很有兴趣,很会做菜我觉得汪老就是继承他父亲的厨艺了,最主要是父亲还是一位悬壶济世的眼科医生。就外人眼光而言,汪老的父亲就是我们口中的学神,放到现在社会,应该会有很多小迷妹。当然,抛开这些不说,对汪老来说最重要的是父亲是一平易近人的父亲。他虽然对汪老有比较高的要求,但是却也不严苛心灵手巧的父亲给汪老的童年带来了很多快乐夏天汪老的父亲会给汪老养的金翎子做玻璃笼子,秋天买小西瓜做出西瓜灯给汪老玩。父亲对汪老是极为疼爱的。在汪老母亲死后,父亲就带着汪老一起睡。为了不让臭虫打扰汪老睡觉,他整夜未眠为了捉臭虫。就像现代人说的那一句话如果你成为了孩子父母,就要尽到生为父母应尽的责任,汪老的父亲应该可以说是相当称职的父亲了。

  我只想说,一个人的生长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其实我觉得汪老运气是很好的,他有一位对他很好的父亲,身教大于言传,这是我很相信道理。正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汪老的父亲也算是人中龙凤,汪老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汪老的父亲应该也是很乐观的人,所以从小汪老就是一个很无忧无虑的孩子。即使后来汪老因为文革被戴上右派的帽子,吃尽了苦头,等到文革结束,汪老还是可以提起自己的那支笔,记录生活点点滴滴

  江苏,人们口中的江南水乡,孕育了一批文人雅士汪老就是其中之一。散文文字平淡,没有那些华丽的词藻,而且篇幅也不长,但却都深深的印在了每一位读者的心里。因为过于华丽,会让人觉得浮夸,但是平凡的文字却要人感觉到这才是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才能更让人觉得仿佛这就是在自己身上发生的。

  一个人一生会游玩很多地方,踏遍祖国的万里河山。一个人一生会结交很多认识朋友,散布祖国的角角落落。汪老选择了用他的方式写散文来告诉别人他去过的地方,认识的朋友。那么你呢?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纪念

  《山河故人》读后感(二):著书老去为抒情

  那是一个污浊混乱时代学生生活又穷困得近乎潦倒,但是许多人却能自许清高,鄙视庸俗,并能保持绿意葱茏的幽默感,用来对付恶浊和穷困,并不颓废丧气,这跟泡茶馆是有些关系的。

  汪曾祺的文章很“水”――他自己常提及此,并举法国人安妮居里安拜访之例。

  安妮居里安女士问他:为什么小说里总有水?即使没有写到水,也有水的感觉

  这就是汪曾祺的感觉。

  恬淡朴素婉约

  他在《我的家乡》一篇里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的作品风格。”

  《山河故人》属于怀人忆旧散文,收录内容包括家乡、父子、家庭、师生同窗、故人等方面

  而从他的回忆中,我们能窥到,他是如何成为的汪曾祺。

  在《自报家门》里,他从小和父亲对坐饮酒,一起抽烟,称兄道弟,并称这“影响了我对我所写的人物态度以及对读者的态度。”

  除此之外,最让人向往的,还有两个对他影响最大的事物

  其一是在西南联大读书期间,这一时期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动荡不安战火纷飞

  而这时候的青年学生们,却是最有自由,也最有理想的一代人

  在《泡茶馆》里他写到:“那是一个污浊而混乱的时代,学生生活又穷困得近乎潦倒,但是许多人却能自许清高,鄙视庸俗,并能保持绿意葱茏的幽默感,用来对付恶浊和穷困,并不颓废丧气,这跟泡茶馆是有些关系的。”

  在这个时代,有最好的老师和学生。他们在读书期间,还要小心天生飞机的轰炸,而由来了“跑警报”一说。

  他的老师们都很有大师风范,如闻一多先生,他治学不重抄书而重有没有独特见解。又比如说杨振生先生,竟然凭借一学生的《方车轮》短篇报告,宣布其期中考试免考。

  在这里,学生们一整天在茶馆看书写东西,在系图书馆抽烟看书,谈论理想抱负

  这也正是为什么联大八年,出的人才比北大、清华、南开三十年出的人才都多,原因在两个字:自由。

  推及如今,看现在的大学,不免嗟叹。

  其二,是对汪曾祺影响最大的人,其师沈从文。汪曾祺“水”一样的文章,跟沈从文笔下的水一样温婉,可说一脉相承。不难看出沈从文对他影响之大。

  汪曾祺上海失业,心灰意冷,想要自杀。沈从文写一封长信来骂他,说他没出息,让他“千万不要冷嘲。”

  而在沈从文致信福建长汀厦门大学的施蛰存中文特别提到:“新作家大方面出了不少,很有几个好的。有个汪曾祺,将来必有大成就。”

  二人亦师亦友,令人向往。

  在沈从文八十岁生日时,汪曾祺曾给他写过一联:

玩物从来非丧志著书老去为抒情

  这是他描写沈从文沈先生的,现在,轮到我们看这样一个汪曾祺汪先生了。

  《山河故人》读后感(三):纯粹的文人—汪曾祺

  一九三九年,十九岁的汪曾祺考上了西南联大中文系。沈从文是他的老师,沈从文觉得汪曾祺的文章给满分不够,于是给他的作文打了120分。从此两个文学大师开始结缘,成为一生的亦师亦友。我们常说文如其人,汪曾祺先生平朴实的文字正像他与世无争性格,但是正是这样的性格可能让人们不是那么关注他的作品,但是如果你走进他的文字,你就会发现先生的文字有一种魅力,让你不知不觉爱上,感动其中,不能自已。 这本作品就是记录了汪曾祺先生和往日友人情谊,从先生的家庭成员,街头尾厢的奇人,可以说,每一个人都在作者的回忆中留下了脚印,留下了一生的经历。其实对于汪曾祺先生,我最初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小说《受戒》,小和尚明海与农家女小英子之间天真无邪朦胧爱情,其中蕴含着对生活对人生热爱,我想这也是作者对自己现实生活充满热情,充满希望的一种体现。这部小说里的一个小庵就是汪曾祺随祖父,父亲到高邮城稍远的一个村庄逃避半年时,所住的地方。一草一木均是来源于生活,我想他的那段特殊的生活经历,无数的苦难挫折不公正的待遇,对于他日后的写作风格产生了一个深远的影响。作者经过四十多年的人生积累,年过六旬的他回忆起人生的种种经历,人生中遇到的每一个人我想都是感慨万千的,这珍贵的人生经历成为了他的写作素材。汪曾祺先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十分挚爱,这对于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化学反应。他在语言上用中国味的言语,对于民族心灵思想少产生了永远引导。 汪老的笔下没有大爱大恨,只有各种乡土美味,花花草草。读他的文章,就像一位阅历丰富老人和你聊美食家常,絮絮叨叨。虽然素朴直白,但又有回甘。在社会动荡期间,涌现出不少以笔杆子救国的文人们,比如鲁迅。但汪老却心甘情愿地游离在当代文学史“战斗指数”的评分标准之外。他说我写不了那样的小说,于是就不写,于是真的 30 年不写。随心,随性。真的令人佩服。我想汪曾祺先生真的活的十分纯粹。就像文人对他的评价他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

  《山河故人》读后感(四):世上再无汪曾祺

  我们在谈到近现代文学大家的时候,很少有人会提到汪曾祺。这倒不是说他的小说写得不好,而是他的风格太平谈,太朴实,再加上他与世无争的性格,不符合我们传统意义上对于作家与其文学作品应该具有思想性、批判性的认知

  但是,如果写小说时都要想着内容的深度,该写得多累啊。淡,不代表它没有滋味,如你仔细咂摸,其实也能发现这淡中其实也是有滋有味。在我看来,汪曾祺实在是第一流的小说家,他的名气和他功力的实在是太不相符了。

  汪曾祺的小说充溢着“中国味儿”。他对传统文化充满了热爱,因而在创作上追求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中去。在语言上,他强调着力运用中国味儿的语言,平实淡雅,用人间事,讲世间人。

  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他以个人化的细小琐屑的题材,使“日常生活审美化”,纠偏了那种集体的“宏大叙事”;以平淡、含蓄节制叙述,暴露了滥情的、夸饰的文风之矫情,让人重温曾经消逝的古典主义名士风散文的魅力,从而折射出中国当代散文的空洞、浮夸、虚假病态,让真与美、让日常生活、让恬淡与雍容回归散文,让散文走出“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功不可没

  梁文道说:“汪曾祺小说的功力,就是能够用一种淡到连情节都没有了的叙事手法来写小说和故事,用他的小说和故事去描绘他所经历过的生活。中国现代文学史有过很多荒废岁月,走过很多弯路。你看到汪曾祺,看到跟他同代的九叶派诗人,有时候就忍不住会想,假如当时那种文学实验继续下去,没有经过后来种种革命运动变化打击,让那些作家好好写下来,到了今天,中国文学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况呢?”

  是啊,我也想知道,如果沈从文、汪曾祺等人不曾遭遇如此多的打击、困顿,而是沿着原来的文学创作之路继续书写,他们会写出什么东西来呢?我们对他们的看法又会发生哪些变化呢?可惜事实已定,徒想无益。

  如果您想深入透彻地了解汪曾祺小说的魅力,这本《山河故人》不可错过。它完备地收录了汪曾祺怀人忆旧系列散文。在书中,他写到了儿时的亲人、坊间的奇人、学校教员、街巷店铺以及西南联大的师生趣事,读来令人忍俊不禁又拍手称叹。

  去年上映的《无问西东》在讲述西南联大的故事时,对汪曾祺回忆西南联大的小说有颇多借鉴,如米粉摊上的教授,逃警报的师生,山里的课堂。看得出导演熟读了大量汪曾祺描写西南联大的散文,跑警报时煮冰糖莲子的郑同学,带着大量情书逃难的金岳霖,在草地上讲《离骚》的闻一多,都在电影里一一复活,看来令人恍如隔世。不得不说,大师就是大师,随手一抹,便是人间百态、寒热冷暖

  好的东西是应该永远留存的。可惜的是,像汪曾祺这样的大家,如今是再也难觅了……

  《山河故人》读后感(五):山河故人:小小的人物,大大情怀

  在汪曾琪先生的文章里,你总会发现那些在我们看来毫无生气的东西,到了他的笔下都活灵活现地跃然于纸上,在汪曾祺的作品中大部分都是关于生活经验的抒写,定然是对这生命投之以至深的火热才有如此这般的了然于心。读他的文章你能很深刻地感受到什么是真人、真事、真感情的作品。他积极入世的生活态度,我想这都离不开他的生活经历,他出生且成长于江苏高邮,高邮这个地方不仅是历史文化古城,更是世界遗产城市,在如今旅游业依旧兴旺发达。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他在那样的环境下接受人文熏陶。战阵时期又到了西南联大求学,而后在云南教书。后来又各种辗转于各大省市,看过南方的水,听过北方的风,他阅尽了这人生的百态,在这本山河故人的散文书里,收集了他怀人忆旧的许多的作品,看他生长的环境,故事,还有他走过的街道和古巷子。昔日在西南联大就学的师生情感。看了太多鸡汤故事的我,已然许久未曾感受过如此清丽脱俗之作了。

  我希望我的作品能有益世道人心,我希望使人的感情得到滋润。让人觉得生活是美好的,人,是美的,有诗意的。——汪曾祺

  汪曾祺写作就讲他自己,他从来不会告诉你,他怎么怎么样,别人又怎么怎么样,所以我们的人生应该怎么怎么样去过。他不会,但是我们可以从他所描写的风土人情、水乡青瓦中看到他描写的风俗和人对生活的理想和向往。

  他用内心去关注生活中的“小”而这也是当代的许多人所忽视的,我们总是看不到生活的“小”总是想着追随“大”的光环,一路疲于奔命奋不顾身,而人的一生如此短暂,有的时候我们多关心下生活中的“小”学会自满自足,说不定生活得会更加如鱼得水,欢快顺畅。

  在书中汪曾祺讲到,他写小说的一些观点,其中他说到“贴着人物写小说”是他一以贯之的写作手段。在他的作品中,总是充满着各行各业,各形各色的“小”人物。我们有时候在写一个故事的时候,平常的事物总是很难写得传神,所以我们主角中总是会自带blingbling的闪亮光环,但是在汪曾祺的笔下,一个人就是一个故事,不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不用特殊技能主角,都能让你沉迷于其中,仿佛就置身那个年代一般。

  {���.���c�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