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学之路 上册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大学之路 上册读后感10篇

2018-05-27 20:1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学之路 上册读后感10篇

  《大学之路 上册》是一本由吴军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页数:29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大学之路 上册》读后感(一):通向顶端之路必然是无比拥挤

  吴军老师真的非常厉害,书写了这么多本,还开了得专栏,至少已经进入第二季了。相比老罗专栏第一季就没有坚持下来。能力强是必然的,但也可窥见google真是一家不讲KPI的土豪公司呀!

  扯远了。。。 回到这本书。

  收获几点:

  1) 比较系统介绍了美国高校管理模式经费来源,职级通道信息。和自己本职工作有些联系,应该早些看。国内的一些重点高校这几年的改革也在部分学习美国的高校的制度。但总体来讲,类似当年的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本质原因还是中国有个教育部,民办(私立)高校在中国的地位是被各种碾压和鄙视的。所以只能先在“tenure track”(终身教职) 这个单点上做些尝试历史遗留问题就用中国人的智慧:“新人办法老人老办法”喽。 喊了多少年的自主招生仍成不了气候。当然成了气候我等屁民麻烦可能更大;教授治校,就只能呵呵了。

  2) 就美国顶尖的私立学校的招生给出了描述解释。当然看了仍是然并卵。当然比看《哈佛女孩刘亦婷》要有用的多。哈佛女孩等算是小概率天鹅事件,女孩妈妈也是厉害的了得,这些年估计版税就收了不少。

  3)有很多在全世界均是普适的规则,和意识形态无关,和政体无关,和经济水平弱相关。例如:特殊渠道加塞(条子生);最好的资源总是最稀缺的; 跨越阶层的通道总是狭窄而拥挤的,或者根本立着一块“此路不通”的牌子

  再吐槽一下吴老师的文风吧,那就是怎么看怎么就是博客大合集。1)好多数据事实在多个章节,甚至同一个章节里讲好多次,聊天可以,成书有失精炼;2)每个学校事无巨细的描述进去看到了什么,楼宇的方位,but 我依然无感。。。。

  《大学之路 上册》读后感(二):感想与摘录

  除了准备申请美国大学的学生,这本书还适合:想要对教育或者美国文化有所了解的人,以及对自身学习和发展感到迷茫的人。

  我正处于自身发展的迷茫期,来读了这本书。虽然还是十分迷茫,但是作者关于教育和人生看法给了我许多启发

  信息是很有价值东西。获取信息往往需要付出很高的时间成本资金成本。很感谢作者将他所了解到的这些信息发表出来,让我们也能有了一次宏观地了解美国大学教育情况机会

  从作者的描述来看,我比较喜欢普林斯顿大学的本科生教育方式:不提倡学生提早进入课题实验室鼓励学生打好基础,按条理规矩做事。可能相比于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这些自由之风比较盛行的校园,普林斯顿的学生会更加沉得住气,更加从容不迫吧(只是个人猜想)。

  我们的学生和家长总有这样的观念,即只要进入了名牌大学,就万事大吉,很少考虑各个名牌大学之间的异同。但从作者吴军和他女儿选大学的过程就可以看出来,他们关注的不只是学校的排名和声誉,还有不同学校的培养理念、校园风气,以及是否与自身的气质和发展需求相符合。他们认为,上一所名牌大学所获得的,并不仅仅是一个名牌毕业生身份,更应该是这所大学所赋予学生的气质,比如耶鲁强调的社会责任感,普林斯顿强调的条理和扎实基础。学生应该根据自己对未来规划选择与自身相匹配的学校就读。

  不过,很少有学生在大学之前就对未来有明确的规划吧。甚至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因此很多中国的大学生常常面临着选错专业苦恼,一个高中毕业生,对各个专业的了解真的只是知道个名字而已,填志愿总是遵循“最大化利高考用分数”的原则,而不是基于兴趣和未来规划的理智选择。国内的大学本科又很少有优秀的通识教育,不像一些顶级美国私立大学,学生可以再大三或者大四再选择感兴趣的方向

  绝大多数人都对除了自身所处以外的各个行业了解极少,这种眼界上的缺乏往往限制了人生的选择。受制于眼界和环境,很多时候我们是看不到大部分选项的。此外,要想真正了解各个领域现状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网上的说法往往过于官方肤浅,很难让人抓住核心和重点,身处行业之外的人,是很难对这个行业有宏观而又准确的把握的,因为这些信息渠道很少对外人开放接口。这也就是信息的价值所在

  《大学之路 上册》读后感(三):原来你是这样的美国私立大学。

  此书是吴军博士为了自己女儿挑一个好大学而做的一些英美一流学校的考察求证和实地探访实录。

  他说

我这一代人接受教育、选择专业时,不得不考虑未来的生计问题,但是我希望我们的下一代,能够更多地考虑如何成为更好的人,更有用的人,把教育看成是实现自己梦想的过程,而不只是为了未来的生计而学习。

  看完感慨很多,就像所写的短评一样感觉看前半本和后半本像过山车一样。

  前半本介绍了美国大学的职务结构平常的经济来源等基本信息。

  有钱才能有人(好的人才)和有楼(好的硬件设施)。所以美国目前的超级五强都是私立大学,细想也的确有道理

  这些私立大学没有一开始就给你限定专门的专业,强调通才,均衡发展,可以上联合学校的课,如果不满意可以换专业,小班教授,20人左右,6000本科生可以开出2000门专业课,数量简直大到惊人。更别提出了校门进了社会能得到校友的各种帮忙和好处了(正所谓圈子)。难怪人说,为什么我们不仅要上学,还要努力名校不可?原因很简单,要与优秀的人同行。

  私立名校的申请和录取那章则看得人瞠目结舌,小标题写着并不公平竞争

  特招生是为各界政要著名校友服务的,在国外只能上三流大学,在美国却能上一流大学。克林顿和希拉里的女儿申请大学的时候,所有申请的大学都给了她录取通知,布隆伯格的孩子申请大学时,各个大学都求着她去。肯尼迪家族的孩子无论成绩如何,永远可以去哈佛,布什家族的孩子永远可以到耶鲁读书。。诸如此类

他们比圈子外的人更富有、更成功,他们希望通过接纳更优秀的人进来,把这个圈子搞得更加精英化,他们绝对不希望贫困家庭和社会底层家庭的孩子进来稀释这个圈子。

  简直大心脏要跳漏半下。阶级固化比想象中的更严重,这根本不是一个公平的社全,穷人连进入好大学的权利都被大副度剥夺了。

  以前一直认为美国强调综合素质不是特别看重学习成绩这点比中国的高考制度只看一次成绩来得好,看完书才发现原来不过分强调成绩的一层含义是要给特招生进入一流大学的说辞借口而已,以及各种族间的不均衡招生比例也是暗箱操作不公平和透明性也是没谁了。

  【说明:种族间招生比例不同不是单纯种族歧视问题,其一是经济问题,很少有亚裔给学校慈善捐赠(宁愿买奢侈品房产享受23333),毕竟这是私立学校最大的一笔纯经济来源了。其二是政治原因,亚裔鲜少参与政治且拉丁裔在美选票比例最大所以为了避免纠纷会给予相对多的录取名额。】

  最后以吴军在前言里说的话作为鸡汤结尾,毕竟大学毕业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成功的道路并不像想象得那么拥挤,在人生的马拉松长路上,绝大部分人跑不到一半就主动退下来了。回过头来看,一些过去比我们读书更优秀,在起跑线上抢到了更好位置的人,早已放弃了人生的马拉松,我们能够跑得更远,仅仅是因为我们还在跑,如此而已。

  《大学之路 上册》读后感(四):笔记

  1.纽曼式的教育:通才教育;

  洪堡式的教育:专才教育;

  2.年轻人相互学习能力很强;

  3.收获比较大的是有几位老师亦师亦友,愿意用心帮助我,让我对未来有足够的信心,并真正成长为一个社会的人;

  4.年轻人有一种学习和模仿他人的本能,若能对此善加引导,那么他们就能很好的成长;

  5.遇到挫折时,并不会因为挫折,自己的能力便会降低(人不会因为获得了一个荣誉一夜之间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也不会在遇到挫折时马上变得一无是处);

  6.当我们毕业后不需要利用学校的名气提升自己的地位,而是通过我们的成就就让学校的名气得以提升时,就说明我们受到了最好的教育;

  7.这些大学之所以为学生建立起一个大家庭,之所以让教授们和学生们生活在一起,就是为了让年轻人相互学习,并且从教授身上学到课本之外的知识:

  《大学之路 上册》读后感(五):按章节梳理值得学习的观念知识

  

前言

前言介绍两个观点:一、要一辈子学习,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二、读书或者上大学的意义在于个人发展而非功利目的,通才教育是拓宽人生的大学之路。

国人和亚洲人有着不尽相同的教育理念,一种是出于兴趣学习,另一种是为了很现实利益而学习。目的不同,结果常常也不同。

  中国学生申请美国一流名校难的重要原因之,是中国学生读书的目的和那些大学办学的理念有很大差异,以至于在申请材料中有意无意地会流露出这种差异,进而的把不到那些私立名牌大学的认可。中国学生的大学之路是冲着文凭去的,当他们拿到毕业证书的那一刻,又会觉得自己总算结束了不很情愿的考试生涯,接下来一辈子再也不想学习了。

遗憾的是,人生是场马拉松,拿到一所名牌大学的烫金毕业证书,不过是在马拉松赛跑中取得了一个还不错的展位而已,人生——这所真正的大学——路途才刚刚开始。

  吴军博士是这样看待他24年的学生生涯的,他认为从功用角度来看,这样的教育效率很低,本科课程对后来的专业课和工作作用不大;但另一方面也说明高等教育的意义可能不在于课程本身,大学里要走的路远不止读书、拿学位这么窄。

在大学里无论学什么课,只要学得东西足够多,时间足够长,人就会受到教育。

  关于如何为孩子选学校这个问题,吴军博士认为应该带孩子亲身实地考察学校后再做选择,没有最好的学校只有最适合孩子的学校。

第一章 大学的概念

  我们需要从大学发展史及办学理念中得出大学真正的意义。

  古代大学的雏形来自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两千多年前以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及古中国孔子为代表的东西方教育形式都以招收门徒的形式各自发展,而其办学理念都是传导的重要性高于授业和解惑,即学习目的都不是为了谋生。但随着古罗马及汉朝相继灭亡,东西方办学理念分道扬镳。中国隋代开始的开举选士就已经把考试与获得社会地位耦合地联系起来,而西方中世纪则发展出了现代大学的雏形。

我们今天所说的大学University一词,起源于过去的拉丁语Universities,意思是有一种包括老师和学生在内的团体,它受到由领主认可的契约保护,这个团体的管理是独立所在地治辖权的。

  自由对于现代大学具有重要意义,这得益于人们对于中世纪封建思想的惧怕。十二世纪,西方办学理念以学术自由为主,当时规定学者和大学生拥有神职人员的地位,拥有以学习为目的的自由迁徙权,拥有在学术与政见不同时的免于处罚权,拥有独立于地方行政管理的权利等等,以上这些权利也都发展成了现代西方大学的办学理念。

  世界上最早的现代意义大学史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

  大学高等教育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传教、培养有识之士、服务社会、应用知识改变社会、获得良知。早起大学一传道授业为主要目的,但随着文艺复兴到来,大学主要任务渐渐转向以研究为主,因此评判一所大学的好坏不应单从教学教师质量评判,还要从它们教学条件和资源利用情况入手,当然所谓最好的大学也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培养,能否激发学生一辈子学习的热情也是衡量一所大学好坏的重要标准

  作者在本章结语处的一句话很重要:

一所好的大学应该扮演好四个角色。首先,它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讲那些有潜力、有志向的年轻人培养成对未来社会有所贡献的人。第二,它是一个研究的中心,引领世界科技的发展,并且会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产生积极正面影响。第三,它是一个新思想、新文化的发源地,推动社会的进步。第四,它是年轻人的家,是他们度过人生最好时光的地方。

第二章 两类大学,两种高等教育

  纽曼的理念:学生们除了学习知识还应注重彼此互相学习,成为朋友;一个大学生应接受大行之道,即知识面广而不必精的通才教育。但前提是学生素质高,自觉性强。

  洪堡的理念:专精于某一领域。前提是学生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不能反悔。

  两者兼顾不现实,既浪费成本又得不到单方面应有的效果

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讲,要办好一流大学就需要有一个好的办学理念并且数十年持之以恒地予以贯彻。对于学生来讲,重要的不是想方设法挤进一所排名靠前的大学,而是找到一所最适合自己的大学。

第三章 我的大学经历

  作者结合自身经历的两种教育理念来分析大学的本质和收获,需要不断学习、尝试和思考才能从迷茫跨到坚定。好的环境、好的氛围、好的导师、好的同学对于好的大学来说缺一不可,当然世事不会一帆风顺也不会一直倒霉,心态一定要好。

在我看来,当我们毕业后不需要利用学校的名气提升自己的地位,而是通过我们的成就让学校的名气得以提升时,就说明我们收到了最好的教育。

第五章 美国私立大学的管理

  美国大学能办好,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其独特的管理模式。美国私立大学是独立的学术和研究群体,不受政府影响,更具灵活性和竞争力,它们的管理与政府部门的管理毫无共性。在私立大学中,各级管理部门和董事会分工明确,系一级的管理基本贯彻教授治校的原则,校、院两级的管理像私营公司,施行校长、院长负责制,并实行董事会监督的管理机制。一流的私立大学都在管理中长期坚持它们的办学理念并与时俱进。

  教授治校是美国私立大学的一个特点,只有终身教职通道上的教授才有资格管理学校,不过权限仅到系级层面,保障了低廉的行政成本及民主公正的理念。

  美国研究型大学行政结构复杂,主要以院和系为主要行政单位,为了让管理更有效,校长会把大部分管理的权限分到学院一级的单位,学院有权利决定学科发展方向和式子队伍建设,以及学生获得学位、奖学金的基本要求。而系里建设则要依靠学院的资金支持,一个系主任看准了某个新的研究方向,必须有本事说服院长给予资源,哪个系得到院长认可,哪个系发展就会更好。

概括来讲,美国的研究型大学史一个大的联合体。在这个联合体中,学院是最重要的教学与科研单位。学院下面设有系和实验室,前者是教学的主体,而后者是研究的主体。教授们的认识隶属关系,包括工资关系在系里,而日常的研究工作则在实验室里。

  美国私立大学收入主要来自于学费(基本亏空)、科研经费(来自政府,同时在实际经费基础上政府还要多给学校40%~60%的管理费)、对外培训费和捐赠(最重要资金来源,以楼、街道、桌椅等冠名权交换)。

  支出:人员开销、教学和科研本身的开销、学生福利、将来发展。

  一个大学和学院财务状况的好坏,与其学术排名以及办学水平的提升有直接关系。

第六章 美国私立名校的申请和录取

  申请不公平来源于很多方面,这部分知识对我来说用处不大。

  关于录取,大致看重高中平均分、标准考试成绩、AP课程、特长和书面申请材料。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学业水平高,全方面发展的要求外,还需要学生具有一技之长,作者用一个比喻很形象的说明了申请美国私立大学的条件:

一个能上美国私立名校的高中生应该想一个圆规,既能画一个圆,表明他/她的发展是全面的,同时还要有一项突出的特长,恰如圆规的尖,能够把纸戳穿,脱颖而出。

第四章、第七章 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耶鲁大学

  除了教育学史和美国私立大学的制度等干货外,作者还介绍了四所大学的概括,本书主要讲的还是作者领女儿选大学的事,而作者的观点是一定要实地考察再做判断,所以这两章主要写了这四所大学的环境、历史及制度。

  对比英美学院制的异同,其主要体现在生活上采用与英国学院制相同的管理方式,但教学和科研却是以系为单位。生活中的学院制管理可以很好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也可以方便学生与导师有更深层次的交流,并给予学生在课程选择上极大的自由。英国学校近年来的没落与资金资源的短缺不无关系。

  《大学之路 上册》读后感(六):是该准备准备下半场长跑了

  看完本书后对吴军的成长经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刷新了我对传统的教育的看法,在如今这信息不对称已经几乎荡然无存的时代,比拼的其实是信息筛选的能力。最大的收获莫过于“终生学习的能力”以及“后半场长跑”这两个问题,而通才教育+专才教育的结合这种观点,在工作了两年后越来越体会到这种教育之的好处,像我这种N流大学走出来的,很早就意识到得通过种种方法不断、持续的突破自己的天花板,这样说来,是该准备准备下半场长跑了。

  附:

  - 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我们不必担心输在起跑线上,因为大多数人跑到一半就不会再跑了——大学应该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起点高对心态不好的人来说也许并不一定是好事,他往往无法接受成长速度变慢的事实,从而影响后续的规划和发展。

  - 成功的大学经历应该是这样:当一个学生从某所知名大学毕业后,他不需要再把母校的名字天天挂在嘴边;当一个学生从一所二三流学校毕业后,那所学校今后会因为曾经出了这样一个学生而自豪——认识的人中,往往北大清华的很少谈自己的学校,而其他top学校学生谈自己牛逼的学校时候比较多。。。

  - 望子成人,而不是望子成龙——作为父母,应该首先希望子女先成人,心智、身体、道德、价值观以及独立生活能力这些都要平衡发展,然后再谈谈成人的事

  - 美国名校的教育理念:本科【通才教育】+研究生【专才教育】——国内的教育,我的学校好像仅仅大一是通才教育,大二到大三是伪专才教育,大四论文完全就是扯蛋

  - 所以美国大多数学生读完本科,并没有很强的专业能力,找工作也并不轻松,因为本科通才教育占大多数,他们应该继续去研究院深造

  - 美国,硕士:使用知识(很多硕士不需要做论文),博士:创造知识(要做出哪怕一点点前人没有做出的成就)——中国,本科生:写的论文得像博士,硕士:帮老师干活。。

  《大学之路 上册》读后感(七):大学之路及我的大学之路

  师语的纸质书。

  相信读完以后,不仅了解了世界先进大学的浅表知识,还能增加一些跟弟弟妹妹们的谈资。

  讲真,我很同情还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的莘莘学子。每次我都不忍心问他们未来有什么打算,兴趣爱好是什么,准备去哪里读书,读什么专业这些问题,他们的世界太小了,而我作为一个过来人,在回头关照后辈的时候,却不能给出什么建设性的建议,也不能带给他们什么有深度、有价值的思考维度。这对迷茫的他们和好为人师的我来说都不是什么舒服的事情。所以,读这本书,有可能会解改变那么几个人的未来,或者至少,让我在反对现行的天朝教育体制的思想形成体系。

  读完这本书,最直观的收获是,再听到任何人提到任何一所世界名校,内心都会稍稍颤动一下,然后调动书中作者讲过的关于那所学校的理念、特色,然后在脑海里延伸一条线出来,把新的内容添加进去,而非一锅粥地泠不清。

  ———————————————————————————————————————

  高等教育的意义可能并不在于课程本身,大学里总要走的路远不止读书拿学位这么窄,通才素质教育,才是拓展年轻人视野的大学之路。

  “当许多聪明求知欲强,具有同情心而又目光敏锐的年轻人聚到一起时,即使没有人教他们也能相互学习。”

  近代意义大学的来历:

  ——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

  ——12世纪,巴黎大学成立,极富盛名

  ——1167年后,英法关系恶化,英国师生于是回到牛津继续办学

  ——牛津学生与当地人民常常发生争执,冲突升级后,迁移到剑桥继续办学

  ——几年后,由教皇调停,部分学校又搬回牛津

  ——16世纪末,欧洲的大学已经超过了100所

  ——19世纪工业革命爆发之后,大学逐渐能够实现自给自足。学科细分逐渐明确,极速发展

  什么是一流的大学?

  管理者眼里看到的好大学,和让一个学生最受益的大学,可能完全是两回事。

  与其看排名,不如从自己需要的几个角度去「感受」。

  从管理者角度看:

  ·教学:

  小班、教授和助教的水平以及他们对教学的投入程度、可选课程的多少、教学条件、教授更新程度。

  ·启发

  能否能让学生活得开心,并因此激发出学生一辈子的学习热情。

  他们能否成为更好的人。

  从学生角度看:

  ·自由度

  越好的学校,越是给学生越多可支配时间。学习知识和了解社会同等重要。

  ·两类大学

  纽曼体系:纽曼是早期牛津大学的大主教和教育家,他主张大学是传播大行之道(universal knowledge)而非雕虫小技的地方。纽曼有点像围棋里的求道派,他追求的是教育的终极理性。哈佛商学院是职业教育类学校中将这一理念发挥到极致的典范。

  洪堡体系:培养专业领域内的尖精人才。这样学生在大学学到的就是马上能够用于国家工业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知识,一走出校园就能为社会服务。

  耶鲁会给60%的学生A,哈佛会给70%的A。

  以教为主还是以学为主。因为教授开一门课10多年了,所以开设这门课,还是因为学生们想要学习这样的知识而请专业人才来教授。像哈佛这样的学校,本科生总人数只有6000人,而课程总数也是6000门。

  ·作者的大学经历:

  从1984年进入清华,到2002年进入google,前后经历了18年,比起一口气把书读完的人,不知慢了多少。其次,所读专业也非常杂,而且考试过程不是很顺利。这样的好处是,养成了一辈子读书的习惯,还学到了“大行之道”,进入了非传统企业。外人看来的好运气,大概就是能够客观面对成功和挫折。“人不会因为获得了一个荣誉一夜之间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也不会在遇到挫折时马上变得一无是处。”

  ·剑桥和牛津:

  这一部分读起来非常过瘾,就像乘坐一架私人飞机在学校上空游览,很有画面感。耳边又有

  剑桥16世纪修了16座学院,200年后的19世纪又建了15座,分别称为“老学院”与“新学院”,建筑风格和治学风格都完全不同。学院制的的核心是学生和教授作为两个主体共同管理学院,财务、管理权都比较独立。剑桥有100多个系,几十个研究所,除此之外还有六个学术学院。剑桥还保留了上议院和下议院的形式,可实权都落在董事会手中。管理机构非常繁琐,背负了太多历史包袱。

  看一所学校是不是值得选择,不是看名气,只有认可了它的特色并且能够和自己的发展相匹配,才能在一所学校里最大限度地受益。

  美国名牌私立大学的种族歧视不是没有在美国生活过的国人猜测的那种浅表的种族歧视,实际上,其背后的政治和经济原因才是关键所在:

  优秀毕业校友中的亚裔向来是捐款比例当中最少的。虽然各大学都表示录取和捐款无关,但实际上都会对捐款个人和种族给予适当回报;政治原因是,拉丁裔对总统选票有着相当部分的话语权,为了赢得他们的好感,在不触动白人利益的情况下,只能委屈亚裔。

  美国私立大学没有中国、韩国、日本这样的标准化统一考试,而是看各个高中的SAT和ACT考试成绩,按照排名来录取。这实际上是在动态的失衡状态中保持平衡态的过程,翻译成人话就是骑自行车保持平衡的状态。也就是说,公平需要用动态的不公平手段来维持。

  亚裔学生也不是没有出路,越是被排挤,越是能够展现这个民族的优越性。犹太、穆斯林都是如此。遭受以种族分别来限制入学这个现象,恰恰能够证明亚裔成绩好本身就是全世界公认的。

  三周看完一本书,本来妈妈来昆明,大部分时间都要陪着她,九月初又去成都培训,车上时间自然不能好好看书,只是偶尔在聊累了的时候戴上耳机听听得到的书而已。惭愧惭愧。回头再看结尾部分,俨然已经不记得前文的具体内容了,读完合上,怅然若失。只骂自己脑筋笨,什么都不能记住,真是暴殄天物。

  结尾聊聊我的大学经历吧。

  2012年秋天,我终于离开了生养我近19年的西北小城格尔木,来到气候宜人、环境美丽的春城昆明。选择就读云南大学,主要是冲着旅游管理来的,那一年,云大的旅游管理专业全国排名第四(很久后我才知道大学排名对非研究型的本科生来说是没有多大意义的),而彩云之南这个地方对我有种莫名的吸引力,于是在分数范围之内,很自然地来选择了这里。

  青海人口少,教育资源有限,所以这里的毕业生高考压力相对其他省份来说非常小。军训期间,我听大家军相互打听高考分数,不仅大气都不敢出,还惊出一身冷汗,感觉自己这成绩简直全校倒数一二嘛。商学院基本都是文理双修,我百般挣扎,结果还是在第一个学期挂了门高数……于是更加在一切场合中抬不起头来。每学期学院各个专业班级都会在学年末有一个成绩排名,绩点(课程加权平均分+综合素质分,用来全方位考察学生的水平。)高的同学可以获得奖学金和保研资格。而我向来是跟它们没有关系的。基础课更不用说,我是最不会考试的,而其他方面,虽然在学院学生会,但各大活动都要专门去找人盖章,我觉得那是为做表面功夫走流程,浪费生命,所以完全不重视。

  大一快结束时,我离开学生会,开始谈第一段正儿八经的恋爱。沉静在二人世界里,不知天地为何物,对比较难的学科直接放弃,简单好混的课也不会花什么精力,那半年时间简直浑浑噩噩,在舒适圈里颓废到极致,当然,那也是很大一部分在校生的真实写照。我混在其中却不自知。大二下半学期开学不久我生了一场病,我胆子小又极其敏感,躺在医院里回想这段日子,突然觉得自己很可悲,正在无所事事地虚度青春。你知道医院那种地方最适合思考生死、意义、这些元问题,于是康复后,得到父母的略带担忧的支持,跟学校递交休学申请,毅然离开了正常程序,走进未知又充满无限可能的gap year(间隔年)。

  2014年4月中旬,在我生日当天晚上,我坐上了去丽江的火车,开始背包徒步滇藏线。滇进清出,回格尔木完成即将超过三年期限的驾照学习,前往广西阳朔,在一家有名的外国人常去的酒吧帮忙,顺带练习英语口语,等肯尼亚的签证申请通过。不幸的是埃博拉突然爆发,为自己和家人负责,不得不放弃非洲之行,选择了东南亚。

  第一站是泰国,我花了两个月时间呆在北部的一个小镇,照看当地一所孤儿院的小朋友,跟他们朝夕相处。那时我已经学了一点基础泰语,至少发音规则是了解了很多,所以交流相处都很愉快。

  后来真正的旅行就开始,我住在青旅的床位里,跟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交流、吃饭、同行,成为心底的朋友或者陌路。我是从小地方来的,独自旅行带给我最大最明显的收获就是,接受孤独这个事实,然后坦然地与陌生人沟通,建立新的关系。我从曼谷出发,搭中国驴友阿杜的摩托车穿越到了南部的苏梅岛、然后慢慢由最南的普吉岛回到曼谷、清迈,再坐大巴穿越柬埔寨,经暹粒和金边,又由陆路关口到达越南。当时国内新闻正在跟进越南华工遭受暴力事件的消息,所有亲人朋友都劝我千万别去,可当时我已身在国外那么久,又了解了国外版本的柬共历史和现状,在外网查阅了很多对这一事件的内外报道,对比出国内主流媒体的文风和措辞,简直精妙绝伦。于是对外部世界越发好奇,尤其是与我们意识形态相同的越南。

  不得不说,我的另一个巨大收获是,只有当你置身于一个民族或者一个集体之外时,才能够更加客观全面地看到它的面目。“身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也好像另外一位学者讲到的,“只知其一,一无所知”,文化(包括语言)都是需要对比着学习的。

  说回我的间隔年,后来,我乘坐越南的“open bus”一路向北,从胡志明市到河内,游历了整个越南,经由老街-河口口岸,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最后一个月的假期当中,我稍作沉淀,回到农场陪妈妈,一边享受母女难得的独处时光,一边看书学习,为返校做准备。

  2015年3月,我回到了云大办理入学手续,跟当时的男友分手。几天之后满血复活,仿佛涅槃重生一般,抓紧一切时间学习、读书,跑步、健身。生活充实地不像话。那一年是我在大学收获最多一段时间,那些无聊无用的基础必修课已经基本结束,我所感兴趣的专业课都是本系比较厉害的几位教授副教授开的,我顺着他们几位的指导读了很多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旅游学界……而非简单地学老古董。时不时还要去蹭听EMB的课程。常常造访图书馆,田径场更是每周至少三次。校外呢,会去德怀特爷爷家里参加他的周末聚会,跟他聊天让我受益匪浅;除此之外,我还带过两三次私定行程,还给德怀特和他的两个美国“外孙女”当导游去走村。

  由于返校之后,我上调了每学期的学分上线,大三大四的课一起修,所以2016年6月,我跟原本同级的同学一起完成了几乎所有课程和论文答辩,也凑热闹一起拍了毕业照,几乎是一个毕业生了,只缺一张证明我读过大学的纸了。至此,我的大学生涯算是告一段落,直到三年后的今天了,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再回忆起那次经历当中的细节,还是忍不住热血沸腾。真的要感谢那个勇敢的决定,让我变开始跟身边的他们不一样,让我突然开窍般的拼命读书。

  21,万岁!

  2017.9.7完成于昆明大绿水河1号新居

  《大学之路 上册》读后感(八):获得良知,并且在关键时刻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是大学教育的精髓所在

  书到之后,这几天利用零碎的时间读完,期间还与QQ群上的家长们分享了几段,至少对于我来说,从此书中得到的多数信息都是我不曾了解或有误解的,因此,收获还是很大,至少知道,孩子是否有必要出国留学,当孩子有出国留学这种想法时,应该提供给他些什么样的信息,以供他做出参考,而不是盲目地否定或支持他的想法。当然,更希望孩子自己能阅读这本书更好!

  作者在上册中,先普及了一下大学教育的主流理念,即先定调,如果不定调,可能后续的内容读者就不会太接受了。因为大多中国的家长们以及学生们都觉得大学教育就是拿文凭的,拿到了好找工作,如果抱着此心态看这本书,那可能从此书中会一无所获,因为本书并不是让你得到某些技巧,而是实事求是地告诉你一些事实,并间接地告诉你读大学的目的不是拿文凭,而是为社会培养能做出贡献、服务社会的人的基本的素质。如果你能意识到你所受的所有教育都是为了为社会做贡献,那么你就会调整你的许多做法,不会花许多无谓的时间用于以后于社会无益的东西上。不过,许多东西存在世上就有存在的价值,每个人过不同的人生,只要自己活得开心又不损害他人,各种各样的人生都是值得尊敬的。

  作者取此书名为大学之路有三层含义:一是介绍作者及其孩子前后两代人选择的大学之路;二是根据作者个人的体会和了解的众多过来人的经验,介绍学生们在大学里的路应该怎么走;三是美国一些大学在过去几百年里走过的历程,让读者认识大学教育是什么,以及大学培养学生的目标和方法。

  具体详见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124712841127807&mod=zwenzhang

  撰文 刘萍

  《大学之路 上册》读后感(九):了解了很多英美大学的教育体系和历史

  比起硅谷之谜,浪潮之巅,由于少了很多历史故事,所以看起来多少减少了一些有趣。

  吴军为了给女儿选大学,居然自己深入的研究了很多英美大学的历史和现阶段发展情况,并且带女儿遍访各名校,真的是呕心沥血。

  然后把他的了解分享出来,真的是相当赞。

  读完后,对纽曼和洪堡两种教育体系有了一定的理解,对学院制,本科阶段的通才教育,各高校的特色也有了不少理解。

  更深远的是,吴军对现象背后的原理做了很多分析,比如亚裔为何录取率偏低?私立名校为何说要看每个学生的全面性?为何活到老学到老(吴军也深深受益)?

  很佩服博学多才的吴教授!

  《大学之路 上册》读后感(十):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

  绪论中: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这些特别符合我的口味,也是我一直的理念,也忘记什么时候真的将这种思想内化,应该是14年考研的时候,感谢我的14年,感谢吴军。

  整体来说,大学之路上册更好,具体介绍了通才教育的纽曼教育理念,也介绍了专才教育的洪堡教育理念,这里是比较有内涵的内容,而且这个要点应该在本科的时候就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指导我的大学,想当初我的大学则是一头扎在实验室里,虽然也很好,但是可能还是欠缺了什么东西。不过当时的我也是各种懵懂少年,不了解这个世界是如何运作的,哪些是比较关键的,哪些是应该要看淡的,如果当时了解可能就会有现在更好的自我。

  大学之路让我第一次接触到大学的内在含义,大学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传道授业解惑?not only,而且还不是主要的,更主要的是培养个人终身学习理念,培养个人走上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基础能力与认识,包括对世界拥有自身的主观和客观的看法,但并不是异想天开,一厢情愿,也就是拥有一个比较成熟的世界观,拥有自己做事的方法论,这也是拥有自身个性的基础。对比美国和中国的大学生或者大学毕业生,能够发现很大的差别,我觉得这里面和中国大学有没有充分理解或者有没有主观意识去塑造大学生的各种基础能力有很大的关系。

  大学之路让我们更加的了解欧美名校,剑桥牛津可以说是历史最悠久的名校,从法国巴黎大学演化而来,哈佛耶鲁着重于通才教育,着重于培养各个行业的精英,麻省加州出了名的理工牛逼,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从他们当中出现,斯坦福则一直传说是哈佛+麻省,由于硅谷的存在,产出大多集中在工业界,盛产创业家,企业家.....

  另外还有一点比较触动人:招生的不公平性,可能我们都比较反感社会的不公平,但站在机构的角度上看,资源稍微的倾斜会更有利于机构的发展,比如哈佛的招生,对家境优厚的学生,家族对学校捐款较多的学生都会有一定的优待。不置可否,家境优厚的孩子拥有更多的人力和财力资源,拥有更好的见识,也拥有更大成功的可能,同时也提高学校更加出名的几率。家族对学校捐款较多,如果对他们的子女有一定的优待,则会刺激更多的人过来捐款,对学校确实是存在很大的好处的。但站在个人的角度上看,我们可能不能接受这样的事实,但现实就是这样,虽然中国尽可能的排除社会不公的一面,但我们也必须要接受这样的事实,因为经济的力量远大于政策。抓住社会公平的一面,这可能是我们跨层唯一的出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