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城市的故事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城市的故事读后感10篇

2018-05-27 20:2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城市的故事读后感10篇

  《城市故事》是一本由[英]约翰·里德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4.00元,页数:2016-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城市的故事》读后感(一):城市是手段,不是目标

  罗马神话中,被狼养大的战神之子罗慕路斯与雷穆斯一夜建造了罗马城。后人反其意而用之:“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城市设计精巧繁复,必然是在几代人的智慧汗水中不断完善的。

  摄影记者出身的英国作家约翰·里德太了解过程的繁辛,讲起《城市的故事》不忘追根溯源解释每一处来龙去脉作者反复强调,城市本身是用于解决问题的。跟随作者亲临现场,看看农业社会的问题、发展中城市的困境、现代化的瓶颈危机,读者可以站在城市建设者的立场思考:如何解决、如何改进、如何突破从无到有、从雏形到成熟阅读体验颇有几分见证万丈高楼平地起成就感

  “在我们不能改变自身去适应环境里,我们改变环境来适应自己。”城市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手段,正是对环境的改造。这个观点颠覆了许多传统论断,例如传统上认为,农业和战争是促使城市兴起的驱动力,农业成为可靠生活来源,聚集在一起的成功农夫共同抵御外敌、形成新的社会组织形式,过剩的产能发展出手工业。里德以完全没有战争痕迹古老城市为证据,认为传统观点是本末倒置人们目的选择地开拓周边环境,建立了城市,有了职务分工才“刺激了农业的过剩生产”,城市及文明果实又“成为发展军事力量重要因素”。

  出现新的需求、新的问题,城市提出相对最优的方案。譬如对粮食运输要求,推进了道路交通的发展;对城市污水处理需求,衍生出复杂有序的地下管道和处理系统;亟欲增加电力生产,太阳能发电应运而生瘟疫爆发死亡率攀升,生物医疗的发展紧随其后。套用现成模块按图索骥容易的,在模块诞生之前呢?如今看来顺理成章规划在当时却是难能可贵,惟有大胆设想、几种方案的比较、权衡、实验,才建立起相对完善的模块。

  然而,我们还远远没有达到终点。当下关注焦点,仍要用建设城市的思路去解决,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食品安全病毒变异……里德不同意有些人将问题全盘归咎于城市化和工业化,它们并不比农村更多弊端。甚至在屡遭诟病的环境问题上,也与我们认知的不同:城市植物乡村更具多样性,没有臭氧污染,植物生长得更快。我国亦有相似研究表明,农村燃煤造成的空气污染远超城市污染。城市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手段,尽管它不是一劳永逸的目标——倘有必要人类将来或许还会改变生存的环境——却足以在当下与我们比肩而行。

  身居一座熟悉的城市也好,欣赏陌生城市的美景也罢了,我们对城市的印象鲜少是采光、运输、排污等等的细枝末节,这让我们多了几分观看的心,少了几分参与的情。在里德列出的最想定居城市排名中,也看不到多少有血有肉印记,但故事偏偏是由参与者书写的。我们对城市现状困惑不满、要求,更需要倾注智慧和汗水,需要参与的热情。毕竟,人,才是城市的根本

  罗慕路斯升天成为庇佑罗马人的吉祥之神,心知建立城市仅是肇始。城市创造了那么多奇迹,我们对它怀有那么多期许,能挖掘出几分潜力,最后还得在自己手中找答案

  ——丙申年读约翰·里德《城市的故事》

  《城市的故事》读后感(二):一个更好的城市

  “返璞归真,回归农村生活”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现代人的一种生活风尚,生活在城市的人们隔三差五的就必须回到乡村亲近田野感受大自然拥抱,“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隐藏着多少都市人心中的痛。可是无论乡村生活提供多休闲舒适的生活,绝大多数人们还是要回到城市继续生活。终究到底,人们还是离不开城市。

  英国作家约翰·里德在《城市的故事》里问到“城市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通过人们的有意识、有目标的努力而形成的——但是为什么因此它就不是自然的呢?”他还举了没人认为白蚁建造土堆是非自然的事例试图说服人类建造城市也不一定是非自然的。前者出于本能,谁又能反驳后者在本质上也是出于本能呢?从这个角度看,城市不一定就是非自然的。

  《城市的故事》里提到,城市与农村最大的区分就在于是否有农业。而农村正是发展农业的基础,城市需要运转起来,充足可靠的食物供应则成为了头等大事。无论是古罗马、各希腊城邦,还是现代的大都市都无法逃脱这个规律。书中讲述了古罗马政府实行的免费提供谷物政策,我们会惊讶于粮食的运输在古代史如此艰巨的一个任务。最后古罗马因政治野心不断扩张,粮食供应节奏跟不上而随着土崩瓦解,也造成了古罗马的衰落与崩塌。里德以古代信件记录方式将一个个庞大数字摆在读者面前:“每年用船运到罗马的谷物超过10万吨;意味着最少需要800艘船的货物才能满足公元前5年罗马的需求。。。”

  “没有城市存活到今天还和它当初刚建时一模一样”,里德通过城市的历史发展,起伏更替证明了这句话。有些古老城市现已变成废墟,只留给世人想象唏嘘遗址,如古罗马,孟菲斯。有些城市因抓住机遇成为当时顶尖城市,而后被别的城市迎头赶上,如开罗、巴黎。城市的兴起与衰落是一个综合方面的过程,不但涉及地理位置,资源环境,还受政治政策,宗教文化影响。最初地理位置可能是最显著的因素,慢慢发展起来,政治、宗教与经济野心也随之显露出来,宗教性、政治性和经济性渐渐成为了城市的显著标签

  在政治、宗教与经济的大背景下,城市依然有着更多相似的问题。除了上文提到的食物供应问题,还有教育问题,医疗问题,废物废水处理问题,重建问题,城市规划问题等等。里德试图从生态学的角度讲述了城市的故事——城市的兴起、维持、问题的发现与解决。一个城市的运转比农村要复杂得多,但是出于本能,人们自发走向并留在城市为发展城市作出自己的努力,共同解决问题,创造出一个更好的城市。

  拿城市与农村做比较是不公平的,农村哺育着城市,而城市又以其发展推进着农业发展,两者之间各司其职。人们想要回到大自然的怀抱并不代表着舍弃城市。只有生活在一个越来越好的城市里,人们才会感受到“自然的恩赐”。就如以前的粮食运输问题、废水废物等问题现在已被解决了一样,在不久的将来更多的问题也会被解决。

  ——日落之美

  《城市的故事》读后感(三):‘活’的城市

  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提出一个观点,认为是小麦驯化了人类。老实说,第一次读到这一观点时,我并不吃惊,因为我印象中,在别的书籍中也看到过类似的观点,似乎是郑也夫先生的书。

  《城市的故事》也采用了类似的观点,把城市看作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那么Ta们也会有生老病死历程,也会有吃喝拉撒的需求。这就是本书的逻辑框架

  读完之后,不仅慨叹作者为写此书所涉猎的知识有多么地宽广。仅仅当成一本‘有趣’的书来读,也不失其精彩之处。

  然而,作者给出的答卷,不仅仅是‘有趣’和有‘有料’,更多的,是‘有理’。从城市起源说的不同,到城市存在意义的探寻,以及城市的未来,都会让人在满口余香之时,还不忘细细地咀嚼。

  毫无意外,我们很多人将在城市中度过我们的一生,那么,借用作者最后的一句话,城市应该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手段,而不是制造麻烦根源。’

  《城市的故事》读后感(四):城市小史:作为生态实体的城市,及其功能

  文/吴情

  有学者预测,在二十一世纪中叶,全球约三分之二以上人口将居住在城市并成为城市人口。伴随工业化进程深入,城市化也在逐步推进。然而,对多数人来说,城市既陌生又熟悉,像空气一般司空见惯,以至于很少有人会对城市的古往今来产生好奇疑问探索和阐释。为什么有的城市历经千年依旧焕发风采?为什么有的城市繁华一时最终消失在尘埃之中?城市的发展是否遵循着一定的内在规律,像植物的生长与成熟?城市的生命力究竟何在?

  《城市的故事》(Cities),英国著名作家、摄影记者约翰•里德(John Reader)著。里德是英国皇家人类学研究院和皇家地理科学院的成员,常年周游世界,遍览东西方社会风土人情,,以人类学者的眼光体察世事。除却《城市的故事》,里德还著有《非洲:一个大陆传记》(Africa:A Biography of the Continent)、《大地上的人及消失的线索:寻找最早的人类》(Man on Earth and Missing Links: The Hunt for Earliest Man)。里德坦言,关于城市的专著为数不少,但本书集中“在生态学和城市功能上探讨了城市的文脉关系”,堪为不同于多数专著之一点。

  我们不得不承认,城市的发展出于一系列巧合。从原初社会迁移流动的群居生活到走向定居的以农业社会,再到商业文明发展兴旺资本主义社会,城市和历史,并非沿单一进化路线,而是无数可能性之一的偶然选择和无法逆转的实现有关城市的可能起源,史学界说法不一,有“农业剩余说”和其他学说。但不可否认的是,城市和农业密切相关。农业生产为城市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城市的发展反过来也为农业生产创造需求,刺激农业技术的改良进步。

  城市就其发挥的主要功能而言,主要分为政治型城市和商业型城市(而商业型城市往往有着较高水平的商业文明,文化商业化趋势下,文化型城市和商业型城市合一现象显著)两类。政治型城市在国内国际事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商业型城市则更注重城市商业功能的发挥,对交通和市场因素尤为强调,当然,政治型城市在一定时期内也有一定程度的商业文明发展,但偶尔会因为某些政治因素(如迁都、战争)而走向没落和破败,留下昔日的辉煌供人回望。商业型城市也会因为新的商业环境的变化经历转型时期的痛苦,尤其是两次工业革命时代

  两次工业革命时代是近代(或现代)城市成型的重要时期,新型工业化城市获得迅猛发展。不过,在可观的经济成就面前,相伴而行的交通布局欠缺、城市粮食供应困境、植被破坏、城市功能区规划重复交叉、社会贫富悬殊、社会治安不佳、公共卫生危机等难题也一同涌出。所谓的现代化,其实异常艰难。其中,关于城市内部自然景观破坏和生态环境变差论争最多,也最为激烈。十九世纪后半叶,世界工业城市曾一度出现“城市美化”运动回应古典时代美学的“典雅诉求”;乡村被作为未受资本主义侵蚀的自然,被人为制造成与城市处于对立状态,作为城市的另一面反复向世人提醒道,城市化和工业化将带来社会失序和道德沦丧。

  在数千年的城市发展史中,城市在变化,“我们”,一个时代的人对城市观念也在发生转变。早期,城市与乡村差距不大,所谓“城”,顶多不过是有围墙的乡村,城乡一体,宜居为佳。然而,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与深入,城市获得了更多发展机遇,在物质基础和文化实力上远胜于乡村(尽管城市也曾长期遭遇到环境污染的困局和挑战),城乡二元趋势日益明显。城乡二元制下,城市是现代化所在,代表了先进的生活方式,乡村则代表了落后的生活方式。在中国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成就与缺憾难免并存。对于成就,赞美同时不必傲慢;对于缺憾,感叹的同时无须失望。城市也好,乡村也罢,不变的是对更好更文明生活的热爱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城市的故事》读后感(五):看得见的城市

  卡尔维诺写过《看不见的城市》。在那本书里,所有的城市都是虚构的,作家的目的在于提供机会,让我们对城市或泛指意义上的城市进行反思英国人学家约翰•里德的《城市的故事》则提供了一部真实的历史,还原逝去的场景,以昨日观照当下。

  通史作品一般聚焦大事件,人类学家写历史的好处在于,他会注意到时代漩涡中的个体命运。14世纪的意大利城市普拉托经历了战争、瘟疫和饥荒,商人弗朗西斯科•达蒂尼通过自己的奋斗敛聚了大笔财富,并且推动了工商业行会的发展;19世纪初期的伦敦,作家威廉•科贝特对拥挤肮脏、犯罪猖獗的伦敦极度失望,撰写《骑马乡行记》表达他对乡村的热爱;一战之前的柏林,人们忍饥挨饿身心俱疲,主妇伊芙琳•布吕歇尔用日记记载了她和家人的生活……他们都留下了丰富的手稿和信件,足够让里德用来作为文本剖析的切口,徐徐展开一幅幅浓缩的、以个人经历带动的社会生活图像

  记忆塑造城市,同时被城市塑造。就像莫奈的印象派名画《泰晤士河》,雾气氤氲、水光潋滟,画中美景其实是工业污染导致的气候异变。对于城市,我们懂得多少?不懂的又有多少?第一印象并不准确,有关城市的叙事与想象,需要返回从前,通过对城市历史的现代性研究,重新了解城市之于我们的意义。促使城市兴起的驱动力是什么?传统的答案是农业和战争。加泰土丘一直以来总是被形容为“世界上的第一个城市”。拂去时间的尘沙,里德从考古证据中挖掘的加泰,恰恰反过来证明了手工业者、商人和管理者组成的和平部落是如何刺激了农业的过剩生产。里德的说法不一定正确,但这是一种观察城市的新视角。生产与消费本就是互为决定的因素,难以说清到底是城市从农村中分离出来,还是城市促进了村落的聚居,二者的命运始终紧紧相连。

  按照柏拉图构建的理想国,城市是人类理智及其自身与他人社会感的最高体现。柏拉图势必是要失望的,城市不是纯粹虚构的乌托邦,而是复杂的意向图。每一座城市都有它们独特的故事。巴比伦、特洛伊、雅典、罗马、迦太基……落日余晖、芳草萋萋,废墟依稀可见往昔的荣光。城市一直以来都是各种传奇和神话的发生地。早期的欧洲城市主要是用来阻挡充满敌意的陌生人的堡垒。到了中世纪,经济成为决定城市发展的首要因素。歌谣如此描绘威尼斯:“商品经过这座城市,如泉水涌出泉眼。”当然,宗教始终是城市斗争的一大肇因。1453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在那之后,伦敦上升成为整个欧洲最繁荣、最富有活力的城市。后来是巴黎、柏林。再后来,纽约、洛杉矶、芝加哥,以及更远的东京成为声名显赫的国际大都会。长安、汴梁、大都、临安,这些中国城市也在书中小露一角,它们的故事是另一种表达和倾诉。

  卡尔维诺说,当穷尽城市的所有形式之后,城市的末日就来临了。他告诫我们:“在地狱里寻找非地狱的人和物,学会辨别他们,使他们存在下去,赋予他们空间。”在我们的现实生活里,城市呈现出水与火的双重属性。2008年的某一瞬间,某座城市有个婴儿呱呱落地,于是全球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这意味着大多数人不是靠自己种植粮食、取得水源,而是凭借科技、贸易和商业来维持基本生活所需。联合国宣布:“21世纪将是城市的世纪。”在近30年的社会现代化过程里,中国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很多城市曾经宣称“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但我们也感觉到了某种失落和断裂。未来的城市会是什么模样的呢?它会让居于其中的人们心生安定还是渴望逃离?

  我们对城市的感情很复杂,它既是对自然、环境的严峻考验,又是让人们实现梦想的飞翔之地;它既是罪恶滋生或难以驾驭的逼仄空间,又是西西弗斯式超脱平庸日常的精神象征。里德的笔触经常会撕裂城市的暗影,不时溢漏悲情,但他到最后还是运用了历史写作中最古老的那种慰藉,与其宿命地接受一个黯淡的凶兆预言,更为积极的思考和行动显然是必要的。

  :谢绝公众号转载,其他媒体如有需要请先联系。

  《城市的故事》读后感(六):我为什么要写书评

  

写在前头,关于书评:

这真是写书评的大好时代,现在的大众读书越来越少,而书评言简意赅,这给书评行业提供了已很好的机会,因为大家那么忙哪有时间一本本地看两三百页的书呢?

  对于写书评无外乎以下几种情景(毕竟真正的好书是那么稀少):

  1.吃了屎的人,觉得屎那么难吃,怎么能只有一个人吃呢?所以大力地去安利

  2.吃了屎的人,觉得屎那么难吃,为了体现其崇高的人格怎么能让广大群众受苦呢?所以痛斥其水平低下、味同嚼蜡,同时也可以展示自己神农般伟大的形象。

  3.真正的好书,自己去看,写个毛书评。

  希望,我的书评能跳出以上范畴(密之微笑)

  我很喜欢这样的视角,或很享受这样的视角:

  几百年之后,当人类真正进入太空文明(幻想),回忆过去的人类历史,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城市文明所展示的那种壮丽、伟大、低俗、可笑。当然,也可以评价这本书的好坏优劣,如果那时候这本书没有消失的话。

  一旦以这样的视角,我觉得很少有书能算得上杰作。看书也只是一种积累知识的一种途径(也算娱乐的一种途径),而对书优劣的评价真的非常主观,又稍纵即逝。

  言归正传

说说作者的观点:

  作者其实将城市的产生、发展、挑战与机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解读。认为

城市是解决问题的手段,而不是制造麻烦的根源。

  同时,作者也引入了一种视角,将城市与蚁穴、海狸水坝看做一种『自然』的创造。作者力图通过一种客观的视角去看待城市。

  另外书中有一个非常综合的观点,城市的存在与经济、政治、宗教密不可分。好像是说了一句废话。但是的确非常有意思,因为很久以来大家觉得城市跟地理关系更密切一点,但是作者借用别人的观点进行了反驳。

经济、政治和宗教这三个因素是城市历史的主要激发力量,这已被广泛认同...

说说缺点:

  纵观全书,我发现一些小细节,真的让我觉得很别扭。比如

青铜在公元前30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已经被当作工具和武器使用,而出现在中国则是公元前1600年左右,稍晚于不列颠。

  为什么要要提到稍晚于不列颠,不能说远远晚于希腊、波斯、印度吗?为什么是不列颠。那时候根本没有不列颠好吗?为了秀自己是不列颠人的优越感吗?感觉作者情商好低。

  还有就是整本书的内容非常的松散,虽然看目录可能会得到一个比较有逻辑的信息,但是目录与内容的关系并不是非常强烈。比如『转向太阳』一章,从目录可以大致了解,作者是想聊一下城市与能源的关系。但是这章一半是在聊原子弹投在广岛,然后这个城市后来怎么恢复的。那么请问作者,这跟能源有半毛钱关系?你要是讲讲核能开发我还觉得混的过去,然后画风一转就讲到太阳能跟化石能源。excuse me?

  当然,还有一个缺陷,就是整本书内容过分亢余,一些没用的知识真的是跟城市这本书关系并不是很紧密,但是为了说故事而掉书袋,何必如此呢?

  当然,这本书是一本『故事』,姑且原谅它吧。

最后,说说对书的整体看法:

  这本书仅300多页,但内容还是蛮可观的(所以被我说的『过分亢余』),像一本『消费类』的书一样,就如城市生活中的消费品,不是必要只是增加一点点的娱乐(也就是很水)。因而我的评分是三星,十分里面的六分,也就是及格。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