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的读后感10篇

2018-05-27 20:3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的读后感10篇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是一本由[美] 索尔·贝娄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元,页数:36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读后感(一):索尔贝娄之更多人死于心碎

  有一种死是操碎心导致的,这种致死病症都是为他人而心碎的,用大家懂的话来说就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监。当然了,到了索尔贝娄的笔下那就是一本很富有诗意书名了,叫做《更多人死于心碎》。书里的故事一句话就能概括了,一个外甥崇拜舅舅而为舅舅操碎了心的故事。说具体点就是这个外甥为了做到由内而外的表达对舅舅的敬仰之心,就追随舅舅来到了美国西部一所大学任教,那个时候的美国西部没有硅谷,在他居住在法国巴黎的老爸眼里,就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他儿子居然还会去。到了呢,这个舅舅找了一个富家女,还是个富家独生女当老婆,这下不得了啊,外甥那个操的小心儿碎了一地,结果还是该结婚的舅舅结婚了,只留下可怜的外甥在白茫茫一片大地上捡拾破碎的心。所以,书中深刻总结了一句,这年头死于原子弹爆炸的人远远没有死于心碎的人儿多。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读后感(二):更多的人死于孤独

  我有个朋友,前几天失恋了,伤心欲绝,自认为人生就此告别幸福。深问其理由,言一个男人的性福也就到60岁,如今他已30,还没个媳妇,这辈子在性福上算是亏大了。

  在看索尔•贝娄的这本《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的时候,贝娄笔下的舅舅贝恩也让我想起了我这位朋友。这位贝恩在看了一场脱衣舞表演之后,也深为自己的性福担忧,于是他毅然决定结婚,娶了一个很漂亮女人为妻。有人说男人多是靠下半身思考,其实这话倒也不尽然,更确切说法是男人更多时候是去思考自己的下半身。

  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种,而这五种在马斯洛这里是从低到高的,但是,即使人实现了最高的自我实现需求,也不能说最低的生理需求就不重要,就可以克服。

  舅舅贝恩就是很典型的一例,从整体看,他已经实现了自我实现需求——他是一个非常优秀植物学家。但是对植物的研究,以及植物研究带给他的名誉地位成就感丝毫不能抵消性欲带给他的烦恼,性欲的事,只能回到最低需求里去解决

  但是,人类毕竟是已经研究出五种需求的物种,于是解决性欲的方法和性欲能够解决的问题远不像性欲本身那样单纯。有人通过自我实现解决性欲,同时也就有人通过性欲解决自我实现。而当通过自我实现来解决性欲(娶个大美女)的遇到通过性欲来实现自我实现的,需要的就是勾联自我实现需求与生理需求的智慧,而这种智慧却不容易具备,即便是对植物了如指掌的植物学家也不行小说里时常出现一个疑问,假如贝恩舅舅能像了解植物那样了解人,他又会是个什么样的角色,又会过什么样的生活。但这只能是个假如,甚至我们可以说,正是贝恩对植物太过了解,于是他就更不了解人,通常这种专家型的人物往往都不擅长与人打交道,也有可能正是因为他们不擅长与人打交道才让他们术业有专攻。于是,当他们的自我实现——亦即人格与他们的最低需求——生理需求出现矛盾的时候,他们往往是很难调和的。于是,更多的人死于心碎。

  小说中的舅舅贝恩这个形象带着强烈的孤独感,作者也不断强化这种孤独感,从贝恩的俄罗斯裔犹太人设定,到双眼像一个横过来的8字这种形象描写,都突出了他的这种孤独感,而他的经历遭遇则更为孤独,他唯一能够交流的只有自己的外甥,而与外甥的交流又反衬出他的孤独。而他的这种形单影只,或者说是格格不入,则突出了他的人格。对比他的岳父,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有人格的人死于心碎,而没有人格的人往往死于贪婪无知。也许,了解人心的人更善于玩弄不了解人心的人,但是,当不了然人心的人继续选择孤独,那些了解人心的人拿他们又有什么办法呢?所以,自我实现需求还是要高于生理需求的。

  从文本来说,贝娄的这部小说的核心故事并不复杂,但支线却像贝恩看到的植物一样繁复。这部小说是在贝娄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诞生的,有人说作家们在得奖之后的作品水准都会有所下滑,这一点我不太确定,我觉得《更多的人死于心碎》是一部很优秀的作品,不过有一点也必须承认,它真不如贝娄在得奖之前的作品有趣。而且,贝娄认为中国腹地还有梳辫子的人,还用“福摩萨”这类带有殖民色彩的词来指代台湾,这种有意无意地轻视应该得到批评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读后感(三):像植物一样生存

  索尔•贝娄的拥趸菲利普•罗斯曾对其如是评价:“在我看来,索尔•贝娄和威廉•福克纳支撑起了二十世纪美国文学。”读完贝娄的《更多的人死于心碎》,虽然表现手法迥然相异,却有当年读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之感,开始并不是拒人千里的深奥,而愈读愈见其深邃,愈发领会到《麦克白》那句台词真意:“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

  贝娄通过一位亲密旁观者眼光,描绘了一位植物学家贝恩如植物般缠绕的两性情感经历,之所以将其表述为情感,是因为顺着书中脉络细想主人公心路历程,并不能认定其中爱情成分几何,甚至连身体欲望也显得讳莫如深。这是这样一种微妙的两性关系,贯穿了整个故事,配上这个些许怪异名字: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皆让贝娄所写的两性关系不落俗套

  贝恩是一位理想主义者,虽然年过半百曾经失意,但仍对爱情抱着深切幻想。在独身失落日子里,贝恩愈加热爱工作,其生活态度与行事作风亦向植物渐行渐拢,甚至可以说,贝恩是以一种“植物人”的姿态生存于世间。在他的心中,植物的种子枝繁叶茂,因而他也追求着极度任其自然的生活,渴求自由,对外界需求,特别名利的欲望相比之下显得可有可无。对于他而言,追索本身是阳光雨露宿命则是根须。这样的植物生命形态,让人不禁想起最近读到的另一本描绘“植物人”的小说:严歌苓的《床畔》,被医学判定为“植物人”的英雄张谷雨,隐秘地生存着,虽无法表达,却充满感情,只有执着护士万红陪伴左右,洞悉他的感受。与张谷雨被动困于疾病不同,贝恩完全主动选择“植物化”,而甚至更为不幸的是,世间无人能理解他,包括他亲密的外甥,还有羡煞旁人娶得的年轻美人玛蒂尔达。

  在贝恩与玛蒂尔达这段郎才女貌的婚姻中,却透漏出并不和谐的孤独感。贝恩不曾真正了解妻子,亦无法心无芥蒂地融入她的家庭,在他们的关系中,是一种带有审美意义的互动新娘足够美丽,曾一度迷住了贝恩,却很快于新婚燕尔,彼此同床异梦。在有了美娇娘的陪伴之后,贝恩反而深溺于植物学研究中,试图在其中派遣内心不适,爱情成为了两性关系中真正的小闲事,甚至让人困扰。而女主人公玛蒂尔达的名字不免让人联想起《项链》中的女主角。在这段婚姻的另一面,也许可以理解为另一种形式虚荣,玛蒂尔达贪慕贝恩的才华,并将其误认为维持婚姻的基石。最终,在美貌与才华的双重幻觉之下,这段婚姻的两性关系自然陷入了僵局。

  当然,尽管这并不一部欢快的小说,但所有的磕绊在结局处以死亡的形式得到了和解。如贝恩所热爱的费奥多罗夫的观点:“死亡是人类一切问题的根源。”人世坎坷花草亦有情。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读后感(四):摘句君

  “我真想试着让妈妈明白,自由所遭受的苦难也应给予考虑。否则我们等于把一种高标准让给极权主义,我们会说只有压迫才会使我们保持诚实。”

  “至于我自己这一类人,由于朦朦胧胧地相信,我们若不使生存成为一种转折点,那么我们的生存便将毫无价值,于是分别从事人文科学诗歌哲学绘画的研究——人类的托儿班游戏,在科学时代到来之后这些游戏便不得不被抛在后头。在世界末日来临之际,人文科学将应召为地下墓穴挑选墙纸。倘若没有转折点的话,那么美的召唤时间很快就会来到。这样的想法简直与它们所要解决的问题一样具有同样巨大破坏性。”

  另有些时候,一些穷于应付的人们透过窗户瞥见了大自然,映入他们眼帘的是生长平衡、美丽,是无数亿年以来大自然逐渐发展的一切结果。他们像笨拙空虚的笨伯一样坐着、凝视着。突然间他们想起,“看到这种秩序、美丽以及其他一切的是我的主观意念。”

  贝恩舅舅的双肩深深触地,但他是永恒之列里的人。

  要跃过电子塔楼,穿过希区柯克的现代影像,在心碎中苟延残喘

  那些莫名其妙障碍,迟早让我们分道扬镳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读后感(五):而今更见伤心死

  More die of heartbreak,流行且常被套用的翻译是“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不过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种翻译:而今更见伤心死。这句话——这么说并不准确——是索尔·贝娄的一部小说名。

  索尔·贝娄,一个可以在谐音梗的助推下进入膜法师们法眼的名字,他的小说处女作叫作《晃来晃去的人》,怎么讲,有首歌是这么唱的:小贝娄,晃悠悠……当然,贝娄自始至终是一位严肃文学作家,尽管背负着树大招风带来的争议,但毋庸置疑,贝娄的小说思想深度阅读体验俱佳。

  贝娄一家是从俄国移民北美的犹太人。他于1915年出生于加拿大蒙特利尔郊区,其后随家人移民芝加哥,又在西北大学攻读人类学。一个插曲是,青年时期的贝娄非常崇拜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并且计划前往墨西哥的托洛茨基住处拜访他。彼时托洛茨基早已被斯大林踢出克里姆林宫,但就在贝娄要拜访他的前一天,托洛茨基死于斯大林委派的刺客之手,脑袋被利斧无情劈碎。

  从对托洛茨基的崇拜,或许可以一窥青年贝娄的思想状况。正如他在1944年出版的小说处女作《晃来晃去的人》中所体现。的,一种激进的思维在这个崛起的文坛新星脑里和笔下洋溢着。《晃来晃去的人》奠定了贝娄小说中主人公的普遍形象:犹太人、城市里的“现代人”、具有思想深度的人……他们往往同生活中的不如意乃至命运的铁拳搏斗,却又在最后选择归顺,简而言之是一种反异化再到同化的路径

  在贝娄的早期创作阶段,由于其思想特点,他一直活跃于美国左翼文学界,其中包括著名杂志《党派评论》。这份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左翼文学杂志具有明显的托派倾向,除了贝娄以外,其他著名撰稿人包括多丽丝·莱辛、苏珊·桑塔格、汉娜·阿伦特以及克莱门特·格林伯格等。但从《奥吉·马奇历险记》开始,贝娄的立场逐渐转变,同样是以犹太人为主人公,但此后他的小说开始滑向另一种态度

  越来越多的犹太精英形象成为贝娄书中的主角,赫索格、拉维尔斯坦、《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中的贝恩·克拉德等等……此时恰逢声势浩荡的嬉皮士们登上历史舞台,在他们眼里,贝娄不再是之前那个激进的托派分子,倒是一位保守的精英份子,守旧、种族主义、大男子主义等帽子扣在他脑袋上。而贝娄回击的武器是《赛姆勒先生行星》。在这部小说中,贝娄展现了主人公阿特·赛姆勒三天的生活片段娴熟运用了诸如意识流等手法,对60年代的美国乃至西方世界的嬉皮风气作出了自己的回应与批驳。

  “提及私生活,混乱或者几近疯狂说到家庭,丈夫、妻子、家长孩子,都困惑而迷乱;再看看社会风气、人际交往以及性行为,更是世风日下个人混乱了,政府晕头转向了。道德的沦丧和生活的潦倒是我们长久梦魇,我们困在这骚动的世界里,被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所困扰。”

  贝娄所转向的所谓“新保守派”作风,在他的诸多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与《赛姆勒先生的行星》一样,矛头直指现代社会种种积弊。赫索格是一位功成名就的大学教授,他的第二任妻子与他最好的朋友私通,还逼他离家;崩溃边缘的赫索格与妻子离婚回忆起了过往的种种而黯然神伤;离婚后他与花店老板娘雷蒙娜若即若离暧昧不断,却又在心血来潮前往杀害前妻一家的过程中看到了那位背叛自己的友人对自己女儿关爱感动得打消了杀人灭口的恶念;在带女儿游玩的过程中赫索格负伤,又被查出私藏枪支,最终经亲友相救免于牢狱;回到乡间隐居的赫索格慢慢恢复心智,却又在此时迎来了雷蒙娜的到访。

  拉维尔斯坦是以美国学者艾伦布鲁姆为原型创作的,这位以《美国精神的封闭》闻名于世学者在《拉维尔斯坦》中被曝出其实是因艾滋病去世的。拉维尔斯坦作为一位同样功成名就的大学教授,他交友甚广,毕生研究宗教政治,却又不为美国主流社会所完全容纳;身患绝症的他在人生的最后时光里及时行乐。而叙述拉维尔斯坦生活的“我”——齐克,也在经历食物中毒体验生死之后有所感悟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或说《而今更见伤心死》里的主人公贝恩·克拉德,一位著名的植物学家,同时也是一名理想主义者,在第一次婚姻失败后空虚至极;性成为他所认为的填补空洞生活的一味良药,并为此又娶了一位年轻女子;这位女士,玛蒂尔达和她的家人与贝恩·克拉德之间并无什么感情可言,他们只是希望借助贝恩·克拉德的社会地位往上攀爬而已。

  所有的一切,正如上述贝娄所讲的那番话一样,指向的是现代生活种种积弊,同时,贝娄也在细致地“剥洋葱”,他剖析人性,从那些理应是最顶尖最聪明的脑袋下手,一刀刀地切开,这些精英们也好名流们也罢,他们脑壳中总有那么一大片空空荡荡的荒原。按理说他们的生活富足,功成名就,什么都不愁,但不论是手足无措的生活失意者,还是纵情神色犬马的享乐主义者,还是苦苦探索不断拷问自身的理想主义者,却又像被所谓的主流挤压在玻璃瓶的边缘,全然变形。

  贝娄的小说在今天仍然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即便是在远隔重洋的中国,如今也正有着不少功成名就的中年人在可以发出声音的地方干着不知道是什么鬼的事情。他们自负,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和专业知识强调着精英的尊贵,并用近乎歧视的语言嘲讽着所看不上的低贱的一切;或许他们真诚地希望自己的经验乃至主义能够成为主流,然而并没有。并且,他们的作为所引来的是一批能力和声望都远不及他们的人们拙劣并影响更加深远的模仿。

  贝娄这位“新保守派”,一遍遍地挑战着现代社会的种种过错。More die of heartbreak,在这部小说里,似乎指向这么一种解释:从战争再到灾害、核危机、生态危机,现代社会走向了一条看上去不能再糟糕的道路,这里的现实环境比之从前相去甚远。但即便如此,还有很多人,就像贝恩·克拉德,他们没有死于战争,没有死于核危机、生态危机,他们赤子理想和物质、利益至上的现实社会格格不入,他们之中,更多的人死于心碎,“而今更见伤心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