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烛烬》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烛烬》读后感10篇

2018-05-27 21:3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烛烬》读后感10篇

  《烛烬》是一本由[匈] 马洛伊·山多尔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24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烛烬》读后感(一):读书要入定

  首先要肯定这本书一定是一本非常伟大小说,因为曾有那么多优秀的人推荐了它,而我笃定的认为,优秀的人是不会盲目从众的。

  所以,我当下的一点愚见,丝毫不会影响它的意义

  首先我不知道应该把它定位成一本小说或一本回忆录或其他什么文体一般来说,小说的叙事性更强,抽丝剥茧的线索相映成辉对话以及庞杂的背景应该是一本优秀小说的的入门条件,如果能在这个条件之上还能升华比如说体现一些哲学人文思考的话就卓越了;不过对于相当一部分作品来说,还要兼具一个文学性的特征才能成为人们评论家口中的完美,所以,问题之于我就比较麻烦了,文学性的具象是什么?我从未好好思考过这个问题,在开始阅读本书的时候发现是不是在一贯的阅读过程中缺乏了这种与作品契合的修养

  大概是因为书中针对每一个对话点,每一个事件点,每一个重要物体,每一个相关人物,都曾运用了大段大段的比喻,排比,夸张等等修辞手法,大段大段的修辞是否就是作品文学性的一个重要特征?答案我不知道,只是在阅读过程中常常会因为大段的比喻手法而走神,要么是机械般的看完文字,要么干脆出神到了这一段或这一句的结尾,所以我既没有从作品中读出让我铭记的句子,也没有在故事体会作者表达感情,更没有代入故事人物,转而审视自己,总之,读完以后,好像什么都没有……

  奇葩的是,即使我好像全程出于出神状态读完,我仍然会记得非常清楚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梗概,具体有哪些重要的节点,这可能是一部伟大作品的“通病”吧:就算你是睡着读完的,你也会被我洗脑,你也会清晰的记得我……莫名其妙的把本书联想到了毛姆的刀锋

  所以我敢肯定,目前我还不具备理解本书的能力经历,兴许5年以后再读此书,会有更准确的体会

  《烛烬》读后感(二):命运的出逃

  命运的出逃

  ——关于马洛伊·山多尔的《烛烬》

  啊,真应该早点读马洛伊的。

  读到康拉德开始讲述热带游历时,我想到了茨威格《马来狂人》中的热带病患者将军的大段独白又让我想起约翰·威廉斯《斯通纳》的自白和个人史写法。后来读到还剩三分之一时,突然想起了《Youth》这部电影

  说白了,这个由蜡烛贯穿始终的故事是"我的好朋友和我老婆搞在了一起后来合谋杀死我"的梗,但是马洛伊写的却是人类尊严、命运的判决短暂生命的悄然而逝。

  两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在四十一年的漫长等待后重新坐在一起交谈,被康拉德背叛的将军絮絮叨叨,把四十一年的疑虑思索讲给曾经的背叛者听。而康拉德沉默从容,对于将军的剖白和抛出的问题拒不回答。生命到最后,一个倾吐,一个接受困惑消散,怀疑与追问的意义消解。这大概是马洛伊想说的。

  马洛伊的语言怀着一种浪漫主义者的激情,将军的独白最能体现这一点。语言须从整体把握,但睿智者光芒字里行间纤毫毕现:

  谈人类欲望

  「在你的内心深处,有种纠结的冲动让你感到紧张焦虑,那是一种欲望,一种想成为与自己不同的其他人的欲望。这是命运对人最大的打击。」

  谈背叛与罪恶感:

  「因为一个人并不见得在他举枪杀人的那一刻更有罪。罪发生在先,意图才是罪。」

  「有一种羞怯感,要比人们在生活中可能体会到的一切都更尴尬,那是当受害者不得不看到刽子手面孔感觉到的。这种时候,生灵造物主面前自惭形秽。」

  谈作家都爱谈的命运:

  「不仅是事情发生在人的身上,⋯⋯人自己也制造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人制造了应该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后,又守在身边不肯放走。」

  「人跟命运相互依存,相互召唤,相互创造。‘厄运无缘无故闯进我们生活’的说法不对的。厄运从我们敞开的房门跨进来,是我们将厄运请到自己跟前。」

  谈人的另类性:

  「那时我还不理解这个词,还不懂得什么是另类性。⋯⋯后来,漫长的时光孤独日子让我懂得,无论男女关系朋友关系,还是人与世界的各种关系,永远全都取决于此:取决于将人类分成两类的另类性。」

  「在生活中你可以得到一切,可以战胜周围和世界上的一切,生活可以赋予你一切,你可以向生活索要一切:只是你不可能改变一个人的趣味倾向和生命节奏,不可能改变从根本决定一个人特征的这种另类性。」

  反叛的意味从故事开始就嵌入了话语里,如同马洛伊自身的反叛性一样,将军与康拉德这两个人物的对弈撑起了整个故事,而作者语言的深沉阔大完成了整部作品对生命意义的剖视。

  译者余泽民的后记也颇为耐读。匈语作家马洛伊·山多尔的作品,今后还要继续读。

  《烛烬》读后感(三):一刷之后:这大概是个很抽象的故事

  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有两种交汇的感觉,一是太精彩了要推给朋友,二是有点不耐烦。两个老人生命之末的长叹与反思确切地说是一个老人的剖白和絮叨,这种场合下,我就像在隔壁无意中偷听并被谈话吸引的无关人员,希望从话语中找到头绪分析复杂的情感,还原可能的真相,有时也困惑不解或产生奇妙共鸣

  这是一本值得多刷的书。书里不时有精彩的言谈观点,关于人、人生的。对于我这样的年轻人,或者说涉世未深的人来说,这些语句分量深度远远超过我们目前的认知范围。这些似乎有所感而无法充分理解和领悟的语句,一定是要留心,在未来的某些时候才会突然理解的。正如我们有一天忽然情窦初开,又在有一天发觉不过如此一样,理解是需要时间和认知的沉淀的。正如这两位老人,用了漫长的一生在讲述一个关于理解的简单复杂的故事。

  我不觉得这本书是在讲爱情,也不是友谊,更不是什么三角婚外情这种,相反,我认为作者只是借题发挥,因为全书都洋溢着一种无奈的情感。一切都在不可抵挡地推进和发展,从简单变得复杂,从轻薄变得深厚,而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在拼命地试图理解。

  只看了一遍,大概的感想就是这些。说不定二刷的时候会有更多其他的理解。

  这本书值得多次读。

  《烛烬》读后感(四):现代小说越来越精致

  马洛伊•山多尔的《烛烬》,基本由对话构成,对话中又基本是将军一个人的独语和追问。四十一年后他终于等来昔日亲如兄弟好友康拉德,他想亲自从康拉德口中知道,康拉德当年一次打猎时是否想要借机杀了他,然后带着将军的妻子克里斯蒂娜私奔。他更想知道他和克里斯蒂娜是否合谋要害死他,而康拉德临时放弃了或者胆怯了而没杀将军。

  将军还想问:康拉德出生贫苦之家,一向桀骜,即便是与将军交好也保持着疏远,而后一同参军当官,康拉德仍保持着苦行僧式的生活,按照将军父亲的说法,康拉德属于“另类”,永远不可能当好一个军士,意即将军不可能真正与康拉德有灵魂之交;与肖邦是远房亲戚的康拉德却出奇地对音乐有很高的感悟力,会弹奏,像将军的母亲那样,也将音乐门外汉将军排斥在外,而与克里斯蒂娜能够用音乐沟通;康拉德私通克里斯蒂娜,在城里的住处从来不让将军前去拜访,康拉德又想杀死好友将军,然后带着克里斯蒂娜私奔,而康拉德却自己逃走了,去了马来西亚热带雨林,一走四十一年,最终回来了;克里斯蒂娜自从康拉德走后就一言不发,八年后去世,她可能从未爱过将军,嫁给将军也只不过是屈从于物质生活罢了,但将军的庄园从未给过她欢乐;将军苦等四十一年,愤怒、羞愧、绝望、静默地活着,知晓康拉德会回来……从这一生中,他们最终赢得的是什么?

  将军的逼问和阐释,涉及男人间的友谊,涉及爱情,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康拉德没有回答将军的所有问题,但是也据此可以知晓,将军所有的推测都是正确的。然而他认为他说出自己的疑惑,听到康拉德亲口答复也就算报复了。然而他发现自己错了。

  读完小说,加深了我的另一个感受:现代先说真的越来越精致,集中于一个简单事件或一个主题,而多不再贪大求全写史诗百科全书式的东西,正如学术发展一样,不再是近现代之前那种庞大的穷极一切的体系式的研究(如亚里士多德),而侧重通过某一专题来在深度和广度上做一切面。

  2016.8.23凌晨

  《烛烬》读后感(五):最后一个问题

  马洛伊·山多尔的这本《烛烬》似乎可以这样简单地概括:一场盛大而精致的独白。这独白是那样奋力地在孤独中索求答案,以至于我们几乎忘了这些问题所问另有其人,几乎要在这漫漫长夜蜡烛燃尽的沉沉黑暗里,拼力站起来,向将军回应一声“是”,或者“不是”。

  然而蜡烛既已燃成烬,一切走到尽头,“是”或者“不是”似乎也没有意义了。

  当将军在精心布置场景再现里接待故友时,时光早已磨去了仇恨棱角,一个老人更多地感到的是疲惫。所有那些情热时光年少轻狂都已尘埃落定,曾经亲密无间超越了友谊的老友之间的感情,和曾经是他们生活中心女子,都已经在四十年漫长的等待中归于尘土。在不厌其烦的剖白和分析之后,将军早已不执著于被背叛的事实,他想从老友康拉德那里得到答案的第一个问题是:那场失败的谋杀究竟是不是两人预谋好的?

  在无数的思考和精炼后提取出的这个问题,与其说是为了打破真相的最后一层薄纱,不如说是在问老友,问那已经离去的女子,也是在问自己,他们是否也曾真心待我?真相背后的真相是永不明朗人心。似乎是俗套深情情节,两人背道而驰,一个说“我问你最后一个问题罢”,另一个并不回头,丢下一句似假非真的“爱过”。只是这一次,沉默成了唯一和最后的答案。

  由于其大段自述的叙述结构,《烛烬》在人物关系的处理上显得较为片面。将军回顾了他中产阶级贵族的一生,自小便父母门当户对却全然不合拍的爱情深有感触,但他从家庭军校生活中学到的,却依然是父辈性情坚忍的贵族气质,和血脉生长骑士精神。贵族子弟骄傲和孤独使他一度全身心投入到与康拉德的友谊中去,仿佛那份友谊中的无条件和悲剧性,使它可以被称之为无私而无上的友谊。没错,当将军在自白中谈起友谊和爱情,谈起友谊中不求回报并全盘接受一切好与坏的理想境界时,他无疑就是在谈他自己投入了一生的这份友谊,和与之相似的,同等条件的爱情。带着他与生俱来的骄傲。

  人们在两种时刻感到愉悦满足:得到的时刻和付出的时刻。对于将军而言正是如此。他渴望对朋友和爱人付出情感和财富,并理所当然地认为双方都能因此感到满足。他自以为了解一切,了解康拉德因家境破落而自卑,了解克里斯蒂娜的坦诚感激,了解他们缺少的他都可以给予,他自以为在这场人生游戏中,自己既然一开始就含着金钥匙出生,就必然,能在今后漫长的时光中掌控一切。

  这正是一切悲剧的源头自以为是

  另类。在审视了一切矛盾之后,将军在彼此身上发现问题的本源,即他们互为异类。这也是他的自以为是最后的自圆其说。在康拉德和妻子克里斯蒂娜身上,他捕捉到那种自己所不具备的对音乐的热爱,这一特质有效地使他和他们被划分为两类人。一方面,对音乐的热情随之而来的欲望使他们在梦想无法实现困境中燃烧起嫉妒孤傲;另一方面,家境殷实的他无所顾忌,似乎想要什么都可以轻易得到——你看,连爱情也是(虽然后来被证明虚假的)。一切关系始于自以为是的付出并终于自以为是的报复。没错,连康拉德没有完成的那场谋杀,同样也是因为自以为既然不能成为将军那样富足的人,那便只有通过背叛和报复,来夺回一切。

  《烛烬》的故事情节本质上并不特别出彩,使得这本小说回味深长的,正是将军在自白中一连串的质问和求解。于是作者使用将军的第二个问题,来试图提炼这段漫长告白的意义——“你是否也这样认为,生命的内容不是别的,而是那股有一天打动了我们的内心和灵魂,之后永远燃烧到死的激情?”

  其实这个问题在问出口之前早已有了答案。这个答案正是将军用他毕生的经历所回答的。幼时为孤独而活,少年时为友谊和爱情而活,被背叛后为复仇而活,直到最终能在壁炉前,审问那出逃四十年的犯人给苦思多年的自己一个交代。相似地,在乳娘妮妮,这位最初和最后的配角身上,我们似乎也能看到她几乎毕生为将军而活的影子,那一种隐秘经久不息的激情。

  最后一个问题,其实是在问自己。

  “爱过。”

  《烛烬》读后感(六):解有尽头,求而不得

  这也是我近期精心读完的第一本书,马洛伊也给我现阶段心绪一种导向性的指引

  就如译者所言:也许,在拜物的小时代,有人会觉得马洛伊的精神世界距离我们有点遥远,跟我们面对的现实生活格格不入,但至少我自己读来贴心贴肺,字字抵心。

  故事的主人公像是将军,从出场开始,将军就整装待发,以一种庄严而隆重又低调的姿态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然而晚餐结束后的对谈才是将军等待了四十一年的人生大事件,康拉德只能被动地接受审问,接受将军絮絮叨叨地剖析与袒露心声。

  将军先是问了康拉德的现状已经过去的四十一年都去了的哪里,在康拉德告诉他去过热带长居后,他用心不在焉的轻松语调问:是为了杀死自己体内的什么东西吧?

  一个心不在焉的问题在知道整个故事后再思味, 会品出这漫不经心背后的沉重与千日之深。最好的朋友康拉德与最完美的配偶选择人克里斯提娜给将军带来的背叛,给他带来的愤怒与痛苦,他选择默默咀嚼,用隔离人间的四十多年光阴不断剖析,不断追问,又不断否定与肯定,最终都消解了。这背后的孤独也是他熬过来的原因。

  满篇都是将军在诉说在审判,焉不知康拉德作为一个自幼年起就经受着那不属于自己的世界里的一切该有多辛苦。康拉德把一切藏在秘密里,履行着军人的职务之外从不跟人亲近,默然做一个局外人。然而最终,倒在了爱人被抢走的痛苦中,做了一个逃跑者。

  将军选择了原谅,那是因为他明白两人之间的友谊是真正存在的。两人之间都在牟着劲,为了这最终的摊牌与终结而准备着,他们都是为此而活着。这其中存在一种我难理解的默契。

  最令我有感触的是,将军把康拉德与克里斯提娜和她的母亲都看作另类。无论男女关系、朋友关系,还是人与世界的各种关系,永远都取决于此:取决于将人类分成两类的另类性。有时候我几乎相信,世界上只存在这两类人,每类都是另类性的变种,阶层划分,世界观,权利等级,一切都是另类性造成的结果。只有属于同种血缘的人们才能在危难关头相互帮助,才能将自己的血夜捐给与自己血夜相同的人,心灵也只有在不是‘另类’的情况下,在其态度要比信赖还要隐秘、真实的情况下,才能帮助另一个心灵。

  在每一个环境场景下,不论是社会大环境,还是一个公司内部环境,或者三俩朋友形成的圈子环境里,如果出现一个另类,占大部分的那群人中每一个人总会持这理所当然的权利去指责去批判另类,因为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在初入一个新的环境时,会选择努力融入,融入后可以成为这个群体中的一员,至少不会因为被当做另类而被指责被批判。

  仔细想来近段时间以来为了融入新环境而做的努力有点傻气并且不是我想要的。我还是想要跳出这样安定的环境,不停地去往一个又一个地方,因为长久地待在一个城市会让我觉得窒息。这跟我回国之前想的不太一样,那时候我想的是回国找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努力做下去,努力在一个地方安定下来。对于目前的我来说,安定是个给我恐惧感的词。

  《烛烬》读后感(七):生命本如尘埃

  蜡烛点燃,故事开始;蜡烛燃烬,故事结束。

  最近LGBT电影看的比较多,在看前几节的时候,我一直猜想是两个跨越阶级和世俗的两个男人的爱,但是在作者抽丝剥茧,把尘封四十一年的往事在将军口中缓缓道出的时候,故事有了完整的轮廓和生命。

  爱是永恒的话题,也是一生的命题。马洛伊很伟大,平凡的爱情故事,在他强大的文字、细致的情感下变得不平凡。全篇基本都是将军的回忆和讲述,诉说自己在朋友出走,爱人离世后漫长而孤寂的岁月里,静思冥想的时光,想象友谊、爱情、人性以及逝去的贵族岁月,将军冗长的话语恰是一个老者在人生结束之前,对自己人生的回首和卸下,探寻真相已经不再重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等待的日子为他的生命注入了力量,重逢是一切的终结,能够在活着的时候重逢已足够。

  另翻译加一星,好棒!

  《烛烬》读后感(八):马洛伊·山多尔的独白

  《烛烬》讲述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用一种同样简单的叙事方式。两位年过七旬的老者,四十一年未见后再度重逢。其中的一位急于向另一位澄清一些萦绕在他心头四十载、挥之不去的往事。他不停地诉说,不停地提出问题,又自问自答。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经历,心中长年盘旋着一个一直未能得到答案的疑惑、又或是想知道而没有勇气去探究的真相,那你一定会在这篇小说中得到共鸣。这位老者,他本可以问对方不辞而别的真相,问林中那次未遂的谋杀到底有没有发生,问那场三角恋的细节……在漫长的四十年等待之中,他回想各种蛛丝马迹,编织了各种答案,想要亲口询问对方的念头支撑着他度过了孤独的年岁。而在相逢的那一刻,他意识到真相已经不再重要,最终,他向对方提出了他认为最重要也最珍贵的唯一的问题:“命运赋予我们这一切,要我们承担这一切,我们究竟能从中获得什么?”

  对方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作者本人也没有。我想,虽然命运欠这位老者一个真相,但对于真相的执念,已让他拥有了更丰沛的情感体验,在无尽的煎熬之中,他忍受着好奇,独自探索,在明白真相之后没有被击垮,并最终接近了生命的真谛。

  最后我还想推荐一下马洛伊·山多尔这位作家,读完《烛烬》之后,我又开始阅读他的《伪装成爱情的独白》,也非常好。有人评价说他写的小说是哲学类小说,我的体会是,他总是不太管表面的事实(他小说中的事实都是极为简单的),而更着力于到底是什么推动了事情的发生,并且层层递进,最终指向有关生命和情感的核心。他的叙事方式几乎全部是独白,细腻周到,总让我想到伍迪艾伦的话痨电影,我想这也是我喜欢这位作家的原因,因为我爱话痨(/笑)。

  《烛烬》读后感(九):缅怀那些业已逝去的

  这是我第一次阅读马洛伊·山多尔的作品,不过阅读这本书后的过程却充满了狂喜,记得读这本书时一直忘我的投入,甚至想点上一支蜡烛,随着摇曳的烛光,大声朗读出书中亨里克将军那些咄咄逼人的大段对白,那些他充满了四十多年对人生的全部感悟。

  亨里克将军在这四十年的时间里,几乎只是在做一件事:回溯当年与他的好友康拉德相处时的那些时光,然而更多的则集中在了康拉德毫无征兆地不辞而别之际那些异乎寻常的行为,终于他认清了一个令他十分痛苦的事实:他和康拉德,其实根本不是同一类人,他们根本就不应该走在一起,甚至将军的父亲还曾在树下拉着他俩庄严宣告他们之间的友谊,这是一个十分美丽而又脆弱的错误——就像将军和他已故的夫人克丽丝蒂娜之间那样。

  在骨子里,康拉德是一个内心充满了高傲的人,面对着现实中在上流社会游刃有余的亨里克,他内心充满了不屑与嫉妒,这让他加倍痛苦,他只能将自己的内心锁在自己为自己布置的伊甸园内:一所别致的房子,里面有美丽的花园、华贵的地毯、古色的家具……直到最终看到这一切并隐约猜到真相后的将军,才真正明白,康拉德与他,从来就不能真正做成朋友,也许他和自己浪漫又有些小不安分的克丽丝蒂娜看起来才更契合——而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的。

  被一种欺骗感狂肆的将军彻底将自己封闭起来,在他那座好似活死人墓般的庄园里,他用了四十一年的时间,来想这件事情的前前后后,这期间,克丽丝蒂娜在孤独中死去,至死将军也未曾原谅她,甚至自从康拉德不辞而别后再也没有和她说上过一句话;他努力活着,只为等待着一个答案,或者说,他用四十一年的时间,只是在等待一个和当事人亲自倾述的机会,至于真相——也许已经不再重要,他的年纪和经历,已经能彻底剥离开真相的出现和情感的冲突,而且隐隐然,他似乎还在努力不让真相出现:他焚烧掉了克丽丝蒂娜写出了真相的日记,他不停叙述他的猜想,却并没有强制要求他的老朋友康拉德对他的猜测进行认同。

  其实在将军获知他的老朋友将会跨越半个地球,从亚洲热带雨林回来的那一刻,他的内心就已经笃定了一个真相,而且他对此坚定不移,后面他那些滔滔不绝的自说,只是为了给四十多年的等待画上一个休止符。

  不知为何,读完这本书,却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书中贵族出身的亨里克,不厌其烦地书写上层贵族们的生活:他们的狩猎,他们的舞会,他们与国王和王后的交流……然而这一切白云苍狗,过眼云烟,国家覆灭了,将军自己的生命似乎也结束了,也许他将自己完全封闭起来,除了他感情上受到的剧烈打击,国家的风云际幻,也足够让他充满了伤感。

  我们见过了不少作家写过对昔日贵族生活盛大的回忆,那些昔日看似牢不可破的强大帝国,也会突然间就灰飞烟灭,就像将军与康拉德的友情一样。

  未来的美好小说还会源源不断被创造出来,充满才气的作家也还会不断涌现,只是这种精神上充满了贵族气息的作家,那些高贵的灵魂在肉体上无处寄托者,却永远不会再出现了吧……

  《烛烬》读后感(十):背叛之后

  四十一年。

  离那件事情发生,已经四十一年了。

  今日,他盛情设宴,要接待一个四十一年没有见过的人。而这个人在他的少年时期起就与他亲密无间;而这个人,在他三十二岁那个一起狩猎的清晨,用一支上了膛的抢瞄准了他;而这个人,与他最爱的妻子有了他所不知道的秘密。

  他会怎样面对这样的重逢?

  我想,大多数的人会挥拳,悔恨,咬牙切齿。而更多的人,不会用四十一年去等,他会在四十一年前就将之了断。但他四十一年后设宴,极尽礼节,理智而清晰,甚至云淡风轻的与这位故友重叙当年,还原当年。

  所以,他是他,是马洛伊-山多尔笔下的将军亨里克。这位故友,是普通民众出身的康拉德。

  他们一起上学,服军役,形影不离。出身世家的亨里克对康拉德无私,愿倾其所有。不过正与我们的人生体验相同的是,阶层不同的康拉德却对亨里克有所保留,他清楚自己的位置,他有他的尊严(自卑)。表面的亲密,其实暗有风云。对好友妻子克丽丝斯蒂娜的感情,将一切暗涌推向顶端,直至爆裂。

  他摧毁了三段关系。他和克丽丝斯蒂娜,他和亨里克,他和他自己。而他没有勇气面对这一切,他选择了逃离。

  亨里克没有跑。我之所以用“跑”,是因为非圣人的将军,其实也在逃。他不过是用他的贵气,他的沉默,他的自我封闭来逃离。

  是的,从这个事件来说,他是最高层的受害者。他以“忠诚”为最高衡量标准的爱情,背叛了他。他以“盟约”为最高衡量标准的“中古代男性友谊”,背叛了他。“没有哪种感情关系要比男人间的友谊变冷、变凉更令人忧伤绝望。”

  他绝望的把自己关进山中小木屋,直至八年后他的妻子“决定让自己生病”致死,才重回家中。他不再面对外界,因为外界也分崩离析,他审视过去。

  这个念旧、执拗、极致的男人。他从不能接受到接受,慢慢原谅再跳出过去。他用一生,演绎了最极致的悲哀。

  一切终将过去。爱情,友谊,祖国,文化,思想,道德。新的不断背叛旧的。如果还有忠诚, 那是忠于什么?忠于自己?忠于过去?或者,忠于改变。

  也许,忠于无奈

  就如这本书的名字:《烛烬》。蜡烛燃烧到最后,不再发出光亮。

  这是一种会发痛的浪漫。

  匈牙利,马洛伊-山多尔。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烛烬》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