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先放一把火》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先放一把火》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5-30 21:1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先放一把火》经典读后感10篇

  《先放一把火》是一本由何帆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9.00,页数:36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先放一把火》读后感(一):书评的书评

  仅凭“何帆·著”这三个字,本书就值得一读了。《先放一把火》是作者的书评合辑,所以我写的是书评的书评,感觉好拗口。读了两遍,第一遍15分钟把有兴趣重点标了一下,第二遍读了一上午,把感觉好的、有中译本的书都放到了网上书店的购物车里面。

  本书的意义

  作者本人在前言里提到“文章在网上都能找到,再印成一本书有什么意义。”我的回答是:好的内容即使在网上可以找到,再印成书也是有期意义的。一来对没看过网上内部的读者是次传播,为他们开一扇窗,比如我这样的,二来好的内容值得以纸的形式保留下来。当今,至少有三位作者是当得起这份待遇的,何帆算一位,其他两位我认为是崔卫平和俞天任。

  至于有些口水话的文章,当然没有印成纸书的必要,虽然这种情况当下并不少见

  这年头优秀作者用心写作的内容太少了。

  我的收获

  无论长的如何,都应该多读书。好书读多了,可以塑造容貌丰富心灵提升水平。看了本书这本书评合辑,我才发现自己书读的实在是太少太少了,本书70篇文章里提到超过100本书,里面提到的书最多也就读过十本。作者因为英语好,很多读的都是没有中译本书,只能靠看本书止渴。书里三点给我印象很深。

  第一,必须更短。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之下,现代人的纸一样薄,所以对广告文案类似内容就是越短越有力越好,再短再短……文中提到的书是《Christopher johonson, Mircrostyle: The Art fo Writign Little》翻译为《文字秒杀术》目前没有中译本。

  第二,公司不能设立发泄室。别以为有个老板的沙包可以让员工打一遍之后心里舒服了,这只会增加“打老板”这件事儿正当性,让员工更有信心来干这件事儿。每个人都在为自己所做所为找理由,让事情在自己心里更具备正当性。文中的书叫《错不在我》有中译本。

  第三,所有能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无知、能够让我们感觉 到谦卑学员,一定都是好学问。能随时认识到人的局限性,也许是不断学习和进步的根源之一。文中提到的书叫《Form Fhosts to Gods to Politics and Conspiracies》(从鬼神政府阴谋),没有中译本。

  读书评组成的书感觉不错,就像空手入满是铁钻石的宝山,想拿什么就拿什么。不过,想真正有相对深的体悟还是需要去自己读书评中提到的那100本书才成。

  《先放一把火》读后感(二):「华尔街日报」体书评

  作者何帆是位经济学家。本书是他为金融时报中文网写作的书评合集。我又在为这部书评合集写书评,所以是书评的书评。书目中有一半是关于经济学的,也有很多历史社会方面的。

  先讲述一则小故事,由此引出一通大道理或者一段大历史,再对书名和作者做一简单介绍,最后留下一个问题或者一点悬念来结尾。作者对这种写作模式驾轻就熟,将其归为「华尔街日报」体。

  “华尔街日报体”是美国《华尔街日报》惯用的一种新闻写作方法,主要适用于非事件题材叙述。其基本特征是,首先以一个具体事例(小故事小人物、小场景、小细节)开头,然后再自然过渡,进入新闻主体部分,接下来将所要传递的新闻大主题、大背景和盘托出,集中力量深化主题,结尾再呼应开头,回归到开头的人物身上,进行主题升华意味深长。这种写法从小处落笔、向大处扩展,感性生动,符合读者认识事物从具体到抽象过程,颇受读者青睐。(摘自 百度百科)

  这种模式的好处娓娓道来以小见大。作者说驾驭这种模式很容易,我不这么认为。开头的小故事好讲,书和作者的介绍可以查资料,可是大道理和大历史却不好讲,问题和悬念更是不好留。本书中的文章,说是书评,其实更像是综述。就一个题目,作者常常谈到几本书中的相关内容,对一些掌故和轶事也是信手拈来。读书之多,涉猎之广,令人佩服,更令人绝望。可见,「华尔街日报体」需要有大量的阅读经验通畅知识体系支撑,看似轻描淡写,实则举重若轻,纵横勾连。所以说,腹有诗书才能言之有物

  不过,书评再好,终归代替不了读书。靠读书评了解书中内容,好比只看过照片决定结婚一样。当然,看过照片之后,有兴趣的可以见面深入了解,不感兴趣的光看照片也就够了。

  《先放一把火》读后感(三):看经济学家如何写书评

  我也写书评,但又苦于不能把书评写得既有深度又能绕有趣味,所以,读书很好,书评很难。怎样把写书评写好,一时又找不到心得,虽然我的书评数量已达三位数。

  何帆的这本书,我看得更多的是如何写好书评,这似乎对我意义更大。正如作者所说,开篇的几篇笔触较为散慢,从某一篇开始,就变得轻松,阅读不知不觉进入情境。几篇下来,也渐渐找到规律,文章都是由一个细节或故事入手,由此展开论述。这个察觉在某一篇里果然得到印证,作者直言,这种风格被称作“华尔街日报体”,写作效果很好,但写起来并不难。

  在写这篇书评之前,我也曾想尝试这种方式,但总不得要领。作者说,故事或细节有如骨头,引逗小狗或其主人。可要开始写作,就遇到了问题,满篇的文字与细节,怎样找到能引起小狗兴趣的骨头,这是一个问题。所以,细节遍地,骨头难寻。

  何帆在写作中,总能敏锐找到一个能引起读者兴趣的点,一开篇就让人兴趣盎然。所以,虽然这本书评论的大多是经济著作,但却不觉得陌生深奥,因为作者把书评写得不像书评。我看到的最多的书评样式是,由一本书引开到另一本书,或更多的书,这些书的关系,是书评作者构建的若有若无细弱游丝般的线,需要读者细细品读,但如果没有相关阅读的背景,会徒增理解难度,要想找到那线,则难上加难

  我也曾陷入恐慌,究竟如何写好一篇书评。但我又不肯屈服于这样一种书评,满篇的文字,如果作者不说这是某某的书评,你可能会以为就是一篇普通散文。这样的书评,抛开了书,是书评作者的直抒胸臆。在我看来,这样的书评,与书无任何关联

  何帆让我见识到了原来书评可以这样写。何帆写书评,是把书的内容揉碎之后再重新组织成一个新的故事,这样的好处是——不管你读没读过这本书,都对书的内容有所了解,如果感兴趣,可以找来原著读一下,如果止步于此,也无碍大雅。这样写书评,有一个前提,书必须得读过,而要做好标记,这样才能杂取种种,成为一个新的文本。何帆也在书的后面坦言,有读者说他大半摘抄了书的内容,根本就是读书笔记。写过书评的人都知道,读过一本书后,把书的内容用自我的语言叙述出来,内容不能与原著相悖,但又不能与原著相仿,这项工作并不是想象般简单。

  要做到这样,首先要熟读原著,其次还要有自己的见解,如此这样才有可能完成一篇书评。所以看似简单的“华尔街日报体”也不如看起来的简单。

  何帆在论述起深奥的经济原理时,总能找到恰当表达方式,随手举一例:“经济学家习惯路灯下寻找自己的车钥匙,因为只有路灯下才有亮光,哪怕他的钥匙其实是落在车库了,经济家学也不会想去车库里找”。你看,说得多精彩,寥寥数笔,就把经济学家的顽固自以为是跃然纸上。当然,此处的暗喻是就事论事,并不是一个固有的经济学家形象

  更让人称道的是,整部写书评的书,所有文章内部都没有出现过被评的书的名字及作者,通篇都是撇开了原著,直到最后的备注,告之读者这篇文章取裁于哪里。

  在这篇书评里,我尽量不去提作者及书名,虽然是尽量却仍然提了又提。

  这本书不管是内容,还是文笔,都值得读了又读。

  《先放一把火》读后感(四):第三遍读完

  应该是第三次读这本书了,但是还是有诸多观点觉得新奇有趣。所以,可见很多书读完当时记得,但其实真的是会忘记的。第一遍应该读的就是这本纸质版,第二遍应该是在kindle上,因为有一处我印象深刻我在kindle上标记了之后分享朋友看,他看完发去了自己的群里。然后他朋友又发了盆友圈…

  那么,现在是第三遍看完了。

  感想貌似就是“感觉懂得了很多,但却似乎也没什么实际的收获”。

  也不明白为什么对这本书有着这么深的偏爱,可能是标题上面那个“火”字?勇于先放一把火肯定是需要的勇气的,所以是因为我对“勇气”的偏爱而导致了我对这本书的偏爱嘛?还有可能是因为这是随笔,平和而又有许多内涵,没有刻意灌输给读者什么。

  “事实我摆在这里了,选择你看着做,我都尊重你”的感觉。

  还因为作者的睿智,有许多有趣也精彩的比喻

  看书喜欢划,这一次划的很多地方第一次看并没什么感受。重读果然还是有趣的,谨防以后还会想再重读,这一次还写了一些tips在空白的地方。

  看了这么多遍,对作者何帆还是没有什么深刻的了解。也并不想去搜寻他的人生事迹作为。只是觉得他是个有趣的接地气的经济学家。挺好玩的。续写了我对经济学的各种兴趣。(书里提到了很多很多其他数目,对我以后继续看经济学的书引了一条路)

  摘一些我觉得有趣的观点 方便我之后再回忆

  age9 “对美国未来债务影响更大的是人口老龄化”

  age20 “为了避免出现毁灭性的灾难事件,我们必须学会容忍小的风险

  age43 “狐狸知道很多小事情,刺猬指导一件大事情”

  age50 “人们以为金钱让他们能够长久安乐,但其实只有耕地、牧场和鱼池才能赐予我们营养

  age54 “金融危机的问题不是大而不到,而是联系太过紧密”

  age84 “life is a journey, enjoy the ride”

  age100 “type 1 error:你犯了轻信的错误;type 2 error:你犯了不信的错误”

  age101 “聪明的人不是不会迷信,聪明人迷信起来更固执

  age134 “康德说,如果你仅仅是追求表面自由,比如经济交易的自由、生活方式的自由,那其实只是对欲望的服从,你不过是欲望的奴隶

  age139 “事实上,恰恰是因为个体失败,才导致了整体的生存和发展

  age141 “改变,才是我们应该信仰哲学

  age168 “经济学的套路很简单,无非是在约束条件下求极值”

  age173 “一切经济学规律都是统计规律”

  age224 “与其给别人恩惠,不如让别人给自己恩惠,越是别人索取,别人越会对你忠诚

  age224 “人的荒诞之处,在于终其一生,都在证明自己是不荒诞的”

  age247 “不要说信任别人很难,能否信任我们自己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age248 “在很多时候革命成功主要是因为对手的失误”

  age265 “人赚钱很难,钱赚钱很容易,所以劳动收入增长速度赶不上资本收入,尤其是大资本的收入”

  age294 “在竞争脱颖而出的最好办法是避开竞争”

  《先放一把火》读后感(五):先放小火是为了避免大火

  好书,大开脑洞。除了学到何帆老师所读书的精华,还见识了好看的书评怎么写。

  我觉得好玩的有几篇书评:

  1。<先放一把火>。森林里的小火灾反倒有助于避免超大火灾,毁灭性的火灾是我们最不希望得到结局。这个道理简单有效,可操作。一个组织里,得有一些不同声音,即使一些错误的尝试,也是必要的,小损失能使系统更有活力,那些隐藏的危机在小损失中解决掉,大的危机不会猛然出现并一击致命

  后面一篇<容忍失败>,与之呼应。这篇文章,提到了一个人,苏联一五计划科学顾问帕金斯基,他负责调研其中最大的两个项目:列宁坝和磁山城,都是斯大林钦点的创纪录工程。列宁坝在乌克兰第聂伯河上,那里地势平坦,水坝大而无当;磁山城距离莫斯科2000公里,根本无法独立形成有机城市社区。不懂政治的帕金斯基,向斯大林递交了不支持结论建议建造小水坝和离首都近的采矿卫星城,自然触怒了领袖,1928年帕金斯基就被悄悄处死,而这两个工程也依然按计划上马。结果自然如帕金斯基预料的那样,列宁坝严重预算,水坝巨大,发电量却低下,甚至把水坝占的地方全部种上秸秆烧掉发的电也好于水坝。磁山城的现状则是居民酗酒严重,生活物品稀缺污染严重,健康状况极差,生活凄苦。帕金斯基的总结更引人思考, 第一多做新尝试;第二做的时候,悠着点做,小范围的做,确保输得起;第三如果失败,总结教训,如果成功,复制经验。为什么简单的道理却不容易做呢?因为感性上,我们有很多障碍,我们厌恶失败,不愿接受失败,并且我们还不愿意改变,我们喜欢坚持不懈,一往无前,接受失败意味着时间浪费,和生命的虚度,挫折感之强烈,本能的会想保护自己,自我保护,拒绝改变。

  这又链接到另一篇<人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人为了保护自己,不仅愿意欺骗别人,还常常欺骗自己。邪教徒被教主欺骗捐出一切,谎言反而更不容易戳穿,因为承认自己愚蠢,代价太大。当世界末日的预言没有如教主的说法一样实现,人们选择相信,是教主和教徒们的真诚拯救了世界,以前是自己虔诚,如今他们走上街头,拉其他人入教。这种心理,为自我辩护。当面对现实和认知不一致时,自我辩护失调,使人选择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这是正当的自我防护,毕竟人不能总是生活在自我纠结当中。政治家明白,与其给人恩惠换取忠诚,不如索取恩惠,他人付出越多,也自然更忠诚。这就好比随便填个表就能入党,与献出一切家产,与就家庭划清界限,哪个更能忠诚呢?

  2。<献给无比焦虑的父母>,关于教育子女。身为父亲,这篇文章对我来说很宝贵,我曾经对自己的孩子有很高的期待,和大多数人一样,问题是如何教育孩子,实现我的目标?何老师一句话惊醒梦中人,"你以为孩子是可以教育出来的",或者说孩子可以按照你设定的路线图走向成功,如果是那样,为什么你现在不能更进一步,为什么你的命运不能在未来十几年实现逆袭呢?纪伯伦说过"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只是暂住你家里的过客。"这句诗是对中国多数父母的警言,他不是你的附庸,不是你的资产,甚至可能不是个人梦想延续的继承人。他有两代人共有的缺点,他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我目前唯一后悔的是没有早点生孩子,如果早生,我可能会更早的审视自己,总结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幸运的是,我还是及时醒悟,调整自己的认知,修正教育方式,包括说话做事。我的目标是,让孩子能深入到他的喜好上,或者深入到一个充满魅力的领域。不管是看动画片还是打游戏,都要深入进去,看了动画片,我们一起制作动画片,APP上有很多制作动画片的软件,我们做了很多段,深入进去,就会影响看动画片的态度,改变了只为肤浅的感官刺激,而是去学习对话,甚至结构。打游戏也是一样,游戏好玩在哪,还可以怎么样更好玩,如何制作一款属于自己的游戏,如何学会编程,变去制作,伸进去,没有所谓的伤害眼睛或浪费时间的说法。

  lt;游戏的教育意义>。游戏其实有很多积极作用,并非电子海洛因那么恐怖,如果孩子们都爱玩游戏而不爱上课,那是课堂教育的问题,还是游戏的问题?很多现实中的大公司牛人,都不避讳自己的能力是从游戏中学来,有人说找工作时,一个名牌大学的学历,可能都不如在魔兽世界中经营好一个70级公会管用。我记忆中当年魔兽世界最大的网络社区——“艾泽拉斯国家地理”的创始人就是一个游戏迷,从开始翻译、汉化,到后来加入盛大公司运营,而这个孩子连学都没念完,只要专注,只要深入,就能有所成就。游戏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头脑,没有掌控自己命运的决心和勇气。

  3。<亲密爱人>,经济学家的生活。凯恩斯与俄罗斯舞女莉迪娅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婚姻中,竟然走到了最后,直到凯恩斯病逝。要知道莉迪娅当时是有丈夫的,为了凯恩斯而离婚,而凯恩斯即是布鲁姆斯伯利成员,一个精英团体,互相之间的关系甚至超过家人,而所有的布鲁姆斯伯利的成员都是反对莉迪娅的,而且凯恩斯有时还是同性恋,自己的都不确定自己到底是不是喜欢女人,但凯恩斯还是决定争取莉迪娅,费劲波折凯恩斯和她之间果然极其和睦,在凯恩斯因心脏病后遗症而劳累去世的时候,莉迪娅从此孤零零一个人,再也没有嫁人,隐居生活,只把凯恩斯的记忆留在身边。

  《先放一把火》读后感(六):看看经济学家是怎么写书评的

  首先这是一本作者在FT中文网书评专栏的集子,如果关注作者专栏的可能都读过他发表的这些文章了,想收藏的话,还是推荐入手这本书来温故一下。

  如作者所言,有本书捧在手里一页一页翻着看才是读书感觉,电子书就没那个味道了。深有同感啊。FT我是有订阅,直接收电子邮件,但自己少有时间看,还是喜欢看纸质的书,读着文章才觉得踏实,爱书的人都是一样的,喜欢读纸质书的人应该都有此体会吧。

  作者在自序里提到自己写作时会考虑文章的受众,这是作家的基本素养,一个人的文字再精彩也不可能讨好所有人,那么知道写给谁看,就有的放矢,写起来也轻松愉悦有章法。这本书写作时,他会考虑的读者有三:他的老师、学生、偶遇此书的有缘人。我算第三类,机缘巧合读到这本书,也许下一步会变成第二类,经济学初学者吧,因为从他的文章看起来,介绍的经济学书并不难懂,研究研究也未尝不可。

  每篇书评不是直接专栏文章拉出来了事的,作者还在文章前面都加了小段解说,看得出作者的诚意,这不是拼凑出来圈钱的书。

  读此书我是存了私心的,毕竟自己也在写书评,弄公众号,维护博客,忙得不亦乐乎,但杂而不精,文字都只是自己的观点展示,完全没考虑过受众,东西写给谁看,如何写才适合读者群阅读这样的问题,距离书评人还差很远。读作者此书受益的不只是扩展了书籍阅读的广度,还收获了作者写做评论文章的方法及写作的逻辑。

  作者此集子是综合了他的经济学反思和历史学习主题的书评,篇幅不长,每一篇读起来都不费时,而且作者评论中都有自己的思想在,不是简单内容概括类的介绍,是批判的态度来写书评,跟治学一样严谨,读后能给人以启发,引发读者思考,我以为这就是好书评的标准了。当然作者本职是经济学者,研究员。能把专业的东西写得深入浅出,像我这样的经济学门外汉都能看得有滋有味,作者的文字还是很幽默有趣,很不简单。每篇文章后面还有注,想深入了解至少这本集子里面提到的书我都心动想买来看了。

  读一本集子,了解多本好书,初窥经济学,很值啊。

  《先放一把火》读后感(七):《先放一把火》读书笔记

  有了娃+开车上班以后,读书时间骤降。这本350页的文章集子草草读完也花了两周多。

  一直在看何帆的微信公众号,但还是没有一次性读完这么多文章来的爽。每看一篇,就迫不及待的把推荐的书目列入豆瓣的待读书目中,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读,但心里又积攒了一点小小的成就感。

  以前在豆瓣评论时提到过“正如搜索引擎算法里的,有两类信息的节点是重要的,A类因为它自身具有丰富的知识,B类因为它可以链接到很多A类的节点,导致它自身也存在价值。”很显然,何帆博士的读书笔记是典型的B类节点,它联接的大量社科书籍是经济管理专业的最好课外读物。有一个优秀导师专门帮咱们挑选好书,何乐而不为?

  看各种人的言论与著作,看第一遍觉得好多新的想法、理论、逻辑与思路等等,但如果你看的多了,基本也可以总结出作者整体的价值观与思维体系,包括他经常举的案例、容易得出的结论等等。所以更多的时候,他从书中得出的结论,其实是他已经设定好的。他只是在读完书后,稳稳当当的将手头这一本放在他整个思维体系预留的那个位置。研究生时老师经常说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大概也是这个意思。

  那么看完了本书后,大致了解作者是一个有如下特质的人,他相信市场经济、信奉保守主义、相信复杂系统、从而也相信现实世界的不可测,进而对知识保持敬畏,等等。根据本书推荐的书目,大致可以分为历史、地理与政治、经济与金融、心理学与复杂系统等,具体的书目列表如下所示。

  历史类:

  中国历史地图集(全八册)

  先秦史 : 呂思勉文集

  春秋史

  巴西:未来之国

  二战史

  草原帝国

  世界征服者史(全两册)

  疾驰的草原征服者 : 辽 西夏 金 元

  地理与政治:

  大国的兴衰 : 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

  帝国的衰落

  甜与权力 : 糖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

  地理和贸易

  瘟疫与人

  国家的兴衰 : 经济增长、滞胀和社会僵化

  1491 : 前哥伦布时代美洲启示录

  1493 : 物種大交換丈量的世界史

  哥伦布大交换 : 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

  城市的胜利 : 城市如何让我们变得更加富有、智慧、绿色、健康和幸福

  环保的暴力

  经度 : 一个孤独的天才解决他所处时代最大难题的真实故事

  经济与金融类:

  13个银行家

  火烧白宫 : 美债,从哪里来,往何处去

  乔治·施蒂格勒回忆录 : 一个自由主义经济家的自白

  The Alchemists : Three Central Bankers and a World on Fire

  美联储

  新金融秩序

  亲爱的卧底经济学家

  《21世纪资本论》导读本

  21世纪资本论

  资本全球化 : 国际货币体系史

  读懂改革的逻辑 : 竹中平藏的实践经济学

  魔鬼经济学 : 揭示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实世界

  在增长的迷雾中求索 : 经济学家在欠发达国家的探险与失败

  资本的秘密

  富国陷阱 : 发达国家为何踢开梯子

  欧元危机

  貿易打造的世界 : 社會、文化、世界經濟,從1400年到現在

  奢侈与资本主义

  白人的负担 : 为什么西方的援助总是收效甚微

  英镑美元外交 : 当代国际经济秩序的起源与展望

  经济政策的制定 : 交易成本政治学的视角

  凯恩斯、拉斯基、哈耶克:改变世界的三个经济学家

  terling in Decline : The Devaluations of 1931, 1949 and 1967

  When Washington Shut Down Wall Street

  Golden Fetters : The Gold Standard and the Great Depression, 1919-1939

  休克主义 : 灾难资本主义的兴起

  心理学与复杂系统类:

  反脆弱 : 从不确定性中获益

  信号与噪声

  The Believing Brain : From Ghosts and Gods to Politics and Conspiracies---How We Construct Beliefs and Reinforce Them

  道德部落

  思考,快与慢

  Adapt : Why Success Always Starts with Failure

  Dear Undercover Economist : Priceless Advice on Money, Work, Sex, Kids, and Life's Other Challenges

  策略思维 : 商界、政界及日常生活中的策略竞争

  超级数字天才

  昨日之前的世界 : 我们能从传统社会学到什么?

  自由的进化

  不可思议的年代 : 面对新世界必须具备的关键概念

  脑的阅读 : 破解人类阅读之谜

  大腦與閱讀

  硬球 : 政治是这样玩的

  不平等的代价

  拒絕混蛋守則 : 如何讓混蛋小人退散, 並避免成為別人眼中的豬頭渾球

  论浑人

  好老闆,壞老闆 : 部屬不說但你非懂不可的管理祕技

  智慧社会 : 大数据与社会物理学

  独裁者手册 : 为什么坏行为几乎总是好政治

  狐狸与刺猬 : 专家的政治判断

  失实 : 为什么我们所知道的一切,有一半可能都将是错的

  恢复力 : 面对突如其来的挫折,你该如何应对?

  《先放一把火》读后感(八):书中讨论的比较重要的问题的答案

  以下都是总结于何帆的观点。

  =--=----------========----------===============------------------==========----=-=-=-======-----

  日本人为什么要买洛克菲勒中心?

  日本房地产海外投资,是为了在国内竞争,一是拉拢人才,二是树立形象。

  先放一把火?

  防范森林火灾的最好办法,就是主动地先放一把火。

  跳来跳去的狐狸?

  狐狸型学者和刺猬型学者的区别是,狐狸知道很多小事(什么都知道点,所以一般不发声),而刺猬知道一件大事情(相信一切事物都是由简单规律支配的,所以很能发声)。知识是有半衰期的。

  假如中国的大学生听了《公正》课?

  与回避的政治相比,道德参与的政治不仅仅是一种更加激动人心的理想,它也为一个公正社会提供了一种更有希望的基础。

  为什么民主制度遏制不了贫富分化?

  1.穷人参与政治的热情不高,对投票和其他各种政治参与都不热衷;2.富人的政治捐款远高于穷人;3.美国的政治在走向极化。

  乔布斯们的巢穴?

  我们总会主观地给每一个选择赋予权重,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偏好自己更熟悉、更愿意干的事情,而对没有尝试过、不太有把我的事情避之不及。而当你让骨子来决策的时候,实际上就是给未来的每一种选择赋予了相同的权重。让每一种选择都平等的展现在你的面前,平静而坦然地接受未来的各种可能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