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日本帝国衰亡史:1936—1945(全4册)》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日本帝国衰亡史:1936—1945(全4册)》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3-22 03:01:4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日本帝国衰亡史:1936—1945(全4册)》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本帝国衰亡史:1936—1945(全4册)》是一本由[美] 约翰·托兰著作,三辉图书 / 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页数:129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日本帝国衰亡史:1936—1945(全4册)》读后感(一):教科书不会告诉你的黑暗童话

  1945年8月,正值菊花王朝的皇室之花盛开的时节,在经历了一系列争论甚至叛乱后,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向全国播放了《终战诏书》,这段“玉音放送”成为日本战败及二战结束的标志之一。与各地伏案聆听“鹤声”的普通日本民众心中五味陈杂的感情相比,以“忠君爱国”为信条的军人们对“投降”一词的情感表达则更为强烈与直接——陆军大臣阿南惟几率先引颈自裁,随后叛军军官畑中少佐、椎崎中佐、宇垣中将自杀于皇宫广场前,10个自称“尊皇攘外义军”的青年高唱着国歌用手榴弹集体自杀,三个身亡的反叛者之妻登上爱宕山顶自杀,11名运输将校在皇宫前自杀,14名青年学生在代代木练兵场切腹……就连臭名昭著的东条英机也试图开枪自杀,奈何子弹却擦着心脏而过,才得以出现在日后东京的审判席上。

  美国人,甚至同为东亚文化圈的中国人对于日本人在战场上的种种表现都显得十分困惑。在塞班岛战役中,整场战役造成了3万守军及2/3的平民——大约2.2万人死亡,军人们喊着“七生报国”疯狂赴死自然不必消说,2.2万的平民也几乎都是毫无必要的死去,他们有的在被美军发现前用手榴弹炸死洞内的亲人,有的在美军的阻拦下成群跳下悬崖,有的为了不让美军发现而捂死了自己的孩子,目睹此等人间地狱的一名美军少尉流着泪说,日本人个什么要这样自杀呢。在瓜岛、莱特岛、硫磺岛、冲绳岛、以及东南亚的广阔战场中,日本军人甚至普通民众诸如此类的行为比比皆是,在密苏里号举行受降仪式之后,拒绝投降的散兵游勇仍遍布在每一处硝烟散尽的岛屿上,靠着顽强的意志力负隅顽抗,在关岛的两名士兵甚至在战争结束后打了17年游记才缴械投降,实在是令人瞠目结舌。

  战后,出于统治日本的需要,美国政府让文化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系统地整理研究了日本文化,出版了著名的《菊与刀》,成为西方人了解日本民族性格的重要窗口(一个有趣的彩蛋是,本尼迪克特本人研究的虽透彻,却终生未踏上过日本本土,成为了“闭门造车”的成功案例)。从此,日美同盟作为利益攸关的共同体,美国对日本的认知不断加深,约翰·托兰的这部《日本帝国衰亡史》便是美国人通过日本人看二战的一次回顾,除了对战争过程的还原外,也包含了不少对大和民族性格的探究与对美国自身的反思。

  和作为姊妹篇的威廉·夏伊勒的《第三帝国的兴亡》一样,两者都是以轴心国视角为基准来重现二战的经典史学著作,与我们学的教科书及一贯的主旋律调调相比,这样的“视角反转”有两个好处,一是通过对德日档案资料详实的收集与分析,能挖掘出许多不为人知的内幕与细节,作者的笔下既有裕仁天皇、东条英机、山本五十六这些掌握权柄的军政要员,也有塞班岛中的年轻护士、莱特岛里的青年军官、神风特攻队的幸存者这些战争中的小人物,通过他们日后的回忆,使冰冷的战场不禁多了一份人性的温存;二是摆脱了“义正辞严”的道德高地,冷静地以轴心国的角度回顾二战,便会发现在这场正与邪的对抗中掺杂着不少教科书不会告诉你的故事,这些让人震惊的“黑暗童话”能让人从另一个角度反思这场浩劫到底是如何孕育而成,其价值比单纯地讴歌可歌可泣更能予人启迪与思考。

  教科书不会告诉你,1937年的全面侵华并非是有组织有预谋的侵略,日本内部弥漫的“下克上”风气让部分下级军官挑起了卢沟桥事变,当时日本不少军政要员、包括一手策划九一八事变的石原莞尔都清醒地认识到深陷中国战场的恶果。卢沟桥事变当天,中日军队有数次停火与调停,日本海军省、陆军省、外务省一致同意“不扩张”和“就地解决”的政策,驻军将领宋哲元与桥本群也明智地签订了明确的局部协定并开始撤军,可以说双方都不愿意使事态进一步扩大,然而随着日方扩张主义者的增兵提案与蒋介石开始向华北集结军队,两者的误会不断加深,随着小规模冲突的进一步升级,全面战争的杀戮机器才不可避免地开动了。

  教科书不会告诉你,日本敢悍然向美利坚巨人挥出拳头在战略上无疑是个错误,从跨出本土、傀儡朝鲜半岛、殖民中国东北、侵占东南亚到偷袭珍珠港,日本的政治家一直在犯浑,最终将整个国家拖入了自我毁灭的泥潭。然而和传说中那句狂妄的“三个月灭亡中国”一样,日本在太平洋上的作战方略也并非是要真的灭亡美国,而是要在短时间内击垮美军有生力量,逼迫罗斯福坐上谈判桌上迅速结束战争,加上“决战思维”根深蒂固,偷袭珍珠港“及中途岛战役都是这种速战速决战术的产物。和德军一样,日军在战争初期也的确也是凯歌高奏,在太平洋与东南亚一时风光无限,然而事与愿违,美帝喘了一口气之后旋即开动了强大的国家机器,把战争拖入了日本人最不愿意看到的持久战,日本军人强韧的意志力也无法弥补装备与物资上的巨大差距了。

  教科书不会告诉你,日美之间的罅隙并非一蹴而就,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也并非仅仅是军国主义者的狂热所致。作者写道——双方都没有什么正角和反角之分,两者都犯下了许多错误,由于误解、语言上的障碍、翻译错误以及日本方面的机会主义、倔强、荣誉、骄傲和恐惧,美国方面的民族偏见、不信任、对东方的无知、僵硬态度、自以为有正义感、荣誉、民族的骄傲和恐惧心理,这一切使一场本没没必要打的战争爆发了——双方所犯下的种种错误,都使后人难以断言谁才是引发战争的始作俑者。

  教科书不会告诉你,所谓的日本头号战犯东条英机并不能像希特勒和墨索里尼那样一手遮天,因为日本不是德国那样的专制独裁政府,其政令出于全体内阁,军事作战由大本营会议制定,天皇有最终决定权,首相自身权力有限且不能插手军事。而且战争开始时东条不是首相,战争结束时也不是首相,他甚至不是全面侵华的始作俑者,东条英机只在1941年开始担任了三年的首相兼陆军大臣后就因战事不利而被迫下台,比起希特勒说一不二的权力来显得根本不够格。东条英机日后会成为军国主义的形象代言人,很大原因在于没有审判当时日本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裕仁天皇。影片《东京审判》里有个镜头,一位中国平民证人被巧舌如簧的东条英机辩的哑口无言,只能怒而发作,被法警带出法庭,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条的替罪羊身份,但也成为了军国主义阴魂不散的代名词。

  教科书不会告诉你,日本的陆军与海军素来是水火不容,甚至到了公共场合大打出手的地步,整场战争中两者也是互为龃龉,除了瓜岛战役之外几乎毫无海陆两军的作战配合,饶是如此依旧打了下半个亚洲。而美国方面也非铁板一块,海陆两军的关系并不融洽,甚至海军内部中麦克阿瑟与尼米兹在海军战术上的争论与指责从未停歇,海外如缅甸战场上的史迪威与美国政府也是矛盾重重。同盟国的内部矛盾也是路人皆知,三巨头在开罗就已有裂痕,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分歧在雅尔塔和波茨坦已经公开化,抗日战争里的老蒋和老毛就更不用说了。战争中所谓同仇敌忾的BUFF,适用范围还真是有限。

  教科书不会告诉你,随着英法变本加厉地推行着以邻为壑的绥靖政策,1939年苏联与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然而随着德军突袭波兰,苏联也迅速出兵瓜分了波兰的东部地区,随后如狼似虎地吞并了波罗的海三国,并侵占芬兰大片国土,还和德国进行着物资交换,忙的是不亦乐乎,苏联在苏德战争前已向西扩张了大片领土,在厝火积薪下仍高枕无忧。阿列克谢耶维奇今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她的《我还是想你,妈妈》记录了卫国战争时儿童们的苦难回忆,然而血流漂橹之下普通民众的痛苦究竟为何而来,却是令人细思恐极。

  教科书不会告诉你,战争末期签订过《苏日中立条约》的日本还指望着苏联来调停战争,然而随着苏联开始对日作战,150万红军几乎未遭力量本已削弱的关东军的抵抗,便占领了东北许多地方,同时每个被占领的城市都遭到了掠夺,成吨成吨的小麦、麦粉、大米、高粱和大豆,以及机器、机车、纸张、印刷机械、照明器材和电气设备被运回苏联,连每个机关的桌椅板凳、电话、打字机也被洗劫一空,一车皮一车皮的破家具和无数碎玻璃向西开去,日本战俘的一切值钱东西全被抢走,连镶的金牙也被撬掉,奸淫掳掠和杀人成了常见的事,但这些暴行却不是出于仇恨或复仇,只是在享受战利品而已。40年前的这片土地,同样是日俄战争的战场,如今城头却已变幻了大王旗。

  教科书不会告诉你,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人神共愤的法西斯也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它和共产主义同为20世纪的两大社会思潮,没有土壤就无法开花结果,在那个社会动荡、经济崩溃、人心浮动的年代里,希特勒巧妙地赢得了选票与人心,顺理成章地将一个庞大的现代国家改造成了战争机器,如同《1984》里那句令人不寒而栗的“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专制独裁的法西斯能这样堂而皇之地登上历史舞台,就像恐怖主义在21世纪的蔓延一样令人愤恨又茫然。

  教科书不会告诉你,在那个混沌的年代里,扭曲的人性夹杂着数不清的功过是非,其中有侵略与反侵略,有法西斯和反法西斯,然而却不存在着绝对正义与非正义,绝对的黑与白,绝对的对与错,每个军人都在为自己的国家而抛头颅洒热血,任何一场悲剧的背后,都埋藏着错综复杂的因果,每个国家眼中的战争都是不同的模样。整场第二次世界大战,轴心国手心沾满的罪恶无法背起所有的黑锅,同盟国暗地里犯下的错误与勾当对于战争的爆发与蔓延也难辞其咎,那不是正义击败邪恶的美好童话故事,而是所有人类共同打开的血腥黑洞。时值战后70周年,各地的纪念与反思此起彼伏,然而了解的越多,正义的概念却也越来越模糊,或许我们该铭记的并非是我们最终赢得了这场正义的较量,而是如何不再重蹈那次可悲的覆辙。

  《日本帝国衰亡史:1936—1945(全4册)》读后感(二):向敌人致敬,向敌人学习

  《日本帝国衰亡史》,抗战纪念日前后买的书,从十一开始,磨蹭了两个半月,终于读完。总体感觉不如《第三帝国的兴亡》,但却囊括了从最高决策层到普通日本人的视角,借助大量史料和对幸存者的访谈,对每个人物都尽可能做到了有血有肉的描述,生动再现了1936年到1945年这十年间日本面临每一个历史交叉口时亲历者之间的博弈和内心的挣扎。虽然不同意约翰托兰的观点,更不同情日本的遭遇,但作者却从另一个角度成功展现了一个鲜活的太平洋战争和旧日本帝国的政治状况,值得细读。

  书看的慢的另一个原因是边百度边看,百度每一个重要历史人物的轶事结局百度每一个重要事件,借此了解了更多的细节。抛开作者的政治观点,从决策如何从对华战争中脱身到东条英机临终遗言,这帮狗杂种们对侵略从未有过任何道义上的思考,仿佛日语里从没有过和平一词。再考虑战后日本政府对旧日本帝国政府的继承,几乎可以肯定,今天的日本依然是我们不折不扣的敌人。

  不过,撇开道义只谈历史本身,那个时代的日本人几乎拥有成功者应有的所有品质——聪敏、严谨、充满胆识和激情,卓越的凝聚力和执行力,勇于献身的精神,以及近乎到偏执的执着。可能会有些夸张的说:日本几乎是败给了运气,在这十年的任何一个关键时刻,但凡苍天有一丝偏袒,今天的东亚版图都可能大变,是历史交叉口的许多细节带来的蝴蝶效应让这个疯狂帝国的霸权之路灰飞烟灭。今天的我们除了感恩先辈的浴血奋战外,还应感谢苍天,是天意使然才让今天的中国人继续拥有东北、拥有华北、拥有台湾和拥有一个几乎统一的国家。

  另外,书中客观的展示了日本民族是如此优秀,以至于到今天他们的后辈仍旧是亚洲最优秀的民族,他们创造的国家和文明依然让人醉心和敬仰,所以决定用书中的一段文字作为这段书评的结尾,以示致敬。这段文字描绘了1941年12月7日起飞前去空袭珍珠港的一位日本飞行员的心情:“首先驾机离开“飞龙”号的是中队长松村平太大尉……他从云中冲出来,向舰队左翼飞去……机群起飞后大约半小时,左方升起一轮红日。许多年轻的鱼雷机驾驶员有生以来第一次在空中看到日出。在漫天霞光相映下,前面的飞机像刻在红底板上的黑影,景色是如此富有浪漫色彩,如此不合时宜,以致使他不敢相信自己正去参加日本历史上最重要的战役。在松村大尉看来,日出是个神圣的景色——它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曙光。”……历史虽然选择了另一种形式,但这一刻的确让日本自身以及亚洲各国共同迎来了一个和平繁荣新时代的曙光。

  《日本帝国衰亡史:1936—1945(全4册)》读后感(三):除了前言结尾的一点儿小问题之外基本无可挑剔

  托兰在前言结尾部分的一个错误我还是不得不指出来的——美国当上世界警察之后,确实在意识形态上和整个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和人民发生了冲突——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整个亚洲就具有一种共同的意识形态——并没有亿万亚洲人民在翘首看待日本人的崛起并把日本的斗争当成自己的斗争——泛亚民族主义纯属知识分子的想象以及美国人从自己的思维等级对第三世界意识形态的过度评价,20世纪上半叶的亚洲还仅仅处于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刚开始萌芽的阶段,这时候亚洲的亿万人民还处于国境之内的内斗当中,根本不具备民族意识,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根本就不认识亚洲地图。是的,对于这些国家新生的民族主义者来说,日本的崛起无疑是个榜样,其中一些人还和日本有一定的盟友关系——但是这和亿万人在翘首看待日本的崛起,并且把日本的胜利当成自己的胜利,可是还有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比如,对很多中国人民来说,西洋鬼子和东洋鬼子不过是一丘之貉,并且正是日本的入侵才大规模地让他们萌发了以国家为单位的民族主义——倒不是东洋鬼子更加惹人憎恶,而是他们根本就没见过西洋鬼子。

  民众的民族主义,尤其这种初级阶段的民族主义,必然是狭隘和范围有限的,而各个国家的上层政治家更多是按照现实需求进行联盟与合作,他们自己可没有那么相信自己嘴里说出来的“主义”,如果真要说有什么国际层次的影响力在挑战着美国的战后秩序的话,那也不是以日本崛起为中心的“泛亚民族主义”这种基本不存在的东西,而很明显是不同经济形态带来的规则差异以及苏联势力的介入。

  但是除了序言部分这个有点儿离谱的总结之外,全书本身对日本帝国的衰亡是写得相当翔实的,通过各种日本国内解密的第一手资料,充分地展现了日本当年内部错综复杂的势力和思潮的斗争,少壮派的冒进和无知,文职官员的软弱和手足无措,军事要员的鼠目寸光和只顾自己派系利益——日本的对外侵略恰恰是在其内部的这种松散不堪的状态下发生的——侧面反映了亚洲其他国家当时的防卫又是如何不堪一击,其首脑又是如何缺乏判断力,以至于几个日本中下级军官策划的事变就能带来大规模的版图变化——实际上假设当年张学良在东北坚持抵抗的话,并不会发生什么中国与日本的全面战争——这是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判断错误的问题——因为关东军本身就是在没有本国命令的情况下擅自行动,一旦这种违反统治秩序的军事冒险失利,没有日本高层会拿自己的政治生命来给少壮派背书,更不要说进一步发动什么大规模攻势,石原莞尔之流只能为自己的冒进切腹谢罪。

  然而中国地方防务的不堪一击使得军事冒险带来了过于丰厚的胜利果实,这就使得少壮派的影响力不断壮大——接下来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其实背后都有着这种日本内部政治势力错综复杂的博弈和选择,这套书可以让人非常清晰地看到当年的各个关键派别行动的模式,判断的理由,行为的结果,从而对这段历史的细节真实有更加深刻的认知,而不是只停留在“全面侵华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这种戏剧化模式化的事后宣传上面。

  《日本帝国衰亡史:1936—1945(全4册)》读后感(四):历史的功用——让我们看清现实

  二战作为距离人类最近的一次战争也是最残酷的一次战争,历来是众说纷纭的。而对于轴心国之一的日本,亚洲诸国如中国、朝鲜向来因为血海深仇受害甚深而易失去理智,远方诸国又因无利益冲突而兴趣缺乏,反倒是与日本对垒多年又恩怨情仇纠缠不清的美国似乎最有兴趣也最有发言权对日本人说点什么。

  约翰•托兰以其敏锐的历史视角、详实的资料搜集为我们重现了那个风声鹤唳的时代,上至天皇重臣、中至文武官员、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如现眼前,对于战争的描写更是达到纤毫毕现的程度。这其中不仅包括了许多非常珍贵的史料搜集,也对大和民族的民族性有极其深入的描写,这一点体现在第一部中尤其精彩,“下克上”及“挺进卢沟桥”两章就将战前日本的全貌以及背景交代的非常清楚,令读者可以快速了解日本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军人又占有何等决断性的位置,人民又是如何极度自大也是极其自卑的,那么对于日本这个奇特的国家之后的历史走向也就不言自明了。对于武力的盲目崇拜竟然能够转变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继而带来了野心的无限扩张。起初亟不可待发起对于“满洲”的占领掠夺并没能满足它逐渐增大的胃口,轻而易举的胜利更是助长了气焰的嚣张。

  作为历史学家,不可避免的会在历史的书写中带有自己的论点,约翰•托兰也不例外,在对于美国与日本战前外交斡旋的一系列事件中,似乎美日战争是可以避免的,这样的绥靖观点实在令人无法苟同,以日本当时日益膨胀得陇望蜀的野心,美国又能与之相安无事几个年头?就如英法当初对于德国的姑息养奸造成了之后惨重的失败一样,日本对于太平洋地区霸主地位的争夺迟早会将美国置于风口浪尖,而到那时,日本还会是当初的吴下阿蒙么?尽管战争实际上是最广大人类思想与意愿的表达,但是战争的基本起因还是有有待于挖掘的。

  《日本帝国衰亡史:1936—1945(全4册)》读后感(五):我不会起标题

  中文的翻译有些问题,但1200多页的书,翻译起来确实比较辛苦吧,翻译过几千字的论文到最后都有些力不从心,将心比心好了。有极少数的错字和别字,希望校对的编辑能及时发现吧。

  个人感觉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翔实的第一手材料和对部分场景下人物描写的细腻笔法。材料上,成书在六七十年代,战争过去了,但经历战争的人还在,按照战时统帅者的年龄推测,作者应该踩在了时间点上。再晚十几年,也许绝大多数战时作出过决策的人都不在了。据说托兰请每个采访过的人读过涉及自己的片段,不知真假,不做评述,但很显然,这些第一手的访谈资料真实性还是比较高的,虽然可能面对采访,有些人也会有所保留,但相信比之于转述的历史而言,应当还是比较可信的。

  不愧是最初写小说的,某些具体的场景描绘让人仿佛突然从冷冷的上帝视角瞬间置身第一视角,比如那些细腻的心理描写,相信有些是从当事人的口述中得知的,但很明显对于那些死在战场上的美日士兵而言,托兰只是在推测他们临死的心理。但不得不说,作者的推测是有根据的,也让整部书显得没有那么生硬和死板。

  场面是宏大的,看评论有人喷作者亲日,有人认为作者不关注在中国的战场,大家自己读过之后见仁见智吧,从书中读到无数个历史的巧合与阴差阳错,有人说是阴谋,但个人认为,生活中本身就有各种意外,历史的进程也是如此吧。

  东西方人的不同,书中也有提到,眼看打不过就投降错了吗?宁可打到最后一个人也绝不投降错了吗?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理解,但战争对双方而言总是残酷的。国内的抗日电视剧总把鬼子刻画成低级愚蠢的形象,如果我们面对这样的敌人都打了八年,还好意思说吗? 充满信仰的人是可怕的,不论他做什么都会更容易走极端。防守太平洋的日军用了无数人肉炸药包炸坦克,神风攻击队撞军舰,有人欣然前往,有人拒绝执行。走的和留的,都过了一生,谁能说谁对谁错,人心百态,人世百态。战争把人性中的善和恶都放大了,其实与其说放大,不如说给了每个人一个机会去表现,去选择。

  先这样吧,这是本值得读一读的书,推荐+1

  《日本帝国衰亡史:1936—1945(全4册)》读后感(六):日本是被自己逼上了绝路

  昨天晚上快将《日本帝国衰亡史》看完了,看到后面,越来越觉得不能释卷了,的确这是一本可以和《第三帝国的兴亡》比美的作品。

  第一卷从二二六事件讲起,讲到了日本军国主义意识形态是如何给一个国家高层造成如此大的恐惧心态的。这些叛乱军官是那么的冷静和残酷,对高官下毒手毫不留情,杀完之后还对目瞪口呆的仆人说声“对不起,打扰你了”这样的话,这种如同现在的恐怖分子的行为,的确让人惊悚,他们的诉求已经超出了正常人能理解的范围。更让人不能理解的是,这些人的行为在大众还很有群众基础,天皇对此也是模棱两可。所以在之后的政治格局中,文官系统就就完全被军队绑架了,内阁不断的倒台,军队人士不断的得寸进尺,其实之前的一些日本首相例如岗田,近卫文磨,还是比较理智的,一心想避免和美国开战。但是被陆军逼得倒台,最后东条英机上台,一切就变得不可挽回了。

  和美国开战绝对是日本走向灭亡一个最重要的转折点。这里面还需要重点说明一下:

  一是为什么美国一定要逼得日本开战,帮中国这么大一个忙。书上也说了,如果仅仅是为了中国,美国是不愿意就冒着和日本的战争风险的。首先美国也是恐惧,觉得日本有和德国分别瓜分世界野心(特别是松冈洋右高调的去和希特勒和斯大林会面,还签了三国同盟),这个让美国感到了威胁。第二是美国对日本的电报很多都截获了,得知他们在做战争和谈判的两手准备,就认为他们都是骗子(其实也只是为了国家利益的正常策略而已),也不愿意认真的和他们谈判。另外美国人在意识中是瞧不起和嘲笑日本人的,所以对于将日本逼近绝境也不介意,这个从赫尔、罗斯福大大咧咧,漫不经心的对待日本的谈判条件就可以看出来(日本提出的两个方案,方案甲和方案乙,前者说自己愿意在1966年前撤军,第二个就是立即从印度支那撤军,这可以是他们开了多少个会议,费了多大劲才从军方得到的一些条件啊),但是赫尔,最后给出的那个让日本人崩溃的照会(要求从中国和印度全境撤军)做的是多么的草率,首先这个不是他们一开始就思考和准备好的,罗斯福几天前提出的条件比这个要缓和多了,但是由于蒋介石的激烈反对(这里面胡适博士也起了不少作用)和丘吉尔的婉转劝告(也是蒋介石在那边做了工作),就让美国改变了态度(这种为了别国的利益所做的修改在苏联是不可想象的),更重要的是赫尔提出的最后的照会根本不是他的本意,他的撤军意思其实并不包括满洲,没有没有用心的去考虑遣词造句(例如在照会里面对此进行说明),也没有揣摩日本人的底线,就这么轻易的发出去了(如果日本不误读,东乡外相还是有机会再争取谈判条件),结果导致日本人本来就高压的气氛彻底奔溃,珍珠港事件就不可避免了。之后就有人分析,如果美国人再拖一拖,等到1942年莫斯科站住了脚跟,德国败象已露的时刻,日本人就会答应美国的一切条件,那个时候日本就会全身而退,美国也不用介入太平洋战争,中国也不会取得那么大胜利,满洲也许可能还在日本手里,所以历史就是这么吊诡。美国人自己在不经意的帮了中国一个大忙,也改变世界的格局。

  二是蒋介石的作用。从争取国外支援的角度,蒋介石做的的确完美,成功的逼得日本向美国开战,大大的增加了中国成功的可能性,这个和富兰克林在法国征得他们对美国独立战争的支持也是如此的。日本对美国开战其实日本内部就是一片悲观绝望的情绪的,大家都对胜利没有信心的。这里面蒋介石成功的争取到美国和英国的支持绝对是功不可没的。孙子中的:“不战而曲人之兵”也就是如此把。

  《日本帝国衰亡史:1936—1945(全4册)》读后感(七):被选择的历史细节

  对于日本在二战中的角色多则从课堂里、纪录片里得知、少则从二战老兵那里、各路历史写手那里得知,但从没有一本书是从日本本身的角度出发,纪实性地描写整个太平洋战争,这套书虽说偶然发现,但真的是应该感谢,对那些支离破碎,还存有疑惑和无逻辑的片段有了实在的填充,也让我对这个近代日本历史冒出了空间的构架。

  大和民族在世界各文明中算得上比较另类,19世纪中叶的黑船事件敲打开了日本国门,当局者就顺势推舟改革维新了,在各国的改革维新运作中,都有着相当大的阻力,不管是十月革命还是法国大革命再到清政府的戊戌变法,都没有像明治维新那样顺畅,德川幕府的倒台之快也出乎意料。在推动整个维新过程中,社会基本从“原始状态”到达了“文明开化”,甚至在短短的30几年时间里,日本就已经有能力对清政府发动海战还能一举歼灭,不得不说维新的效果立竿见影。这里的因素恐怕是正真影响20世纪30年代的那一批年轻人,这批年轻人这是在明治宪法公布,文明开化走上正轨,社会和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上升期,出身在那个年代的人都有着对比性,从而产生出不着边际的优越感来,成长起来的那种优越感就在军中演变为了“下克上”,这个就有点像海归人士或是那些初入大城市打工有着自我成就感的人,他们很大程度上仰仗着“成功”来取得原有团体的优越地位,那种自信爆表的行为模式到处想在他人面前展现自己,这也就合理解释了东北918事件和卢沟桥事件发动的动机,内阁没有约束能力,甚至是陆军长官也无能为力,下级军士就按自我意识过剩行动了……而这些军士的能动性着实给内阁和战略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随着战争的进行直到偷袭珍珠港成功为止,内阁的矛盾都被掩盖起来了,东南方面直指澳大利亚,西南方面和英国海军海战攻陷新加坡,南至菲律宾,让麦克阿瑟将军成为手下败将,太平洋地区一度沦为了日本的版图。中途岛的偷袭计划注定会惨败,半年前的功绩摆在那里是没有人会否定的,同时也暴露了陆海两军的关系差,在美国封锁对日贸易之后,资源储备就已经够两军紧张了,加上太平洋的战绩使得陆军在整个战役中沦为了配角,对那些自尊心强到爆的军官而言,这都是不可以忍受的事,前面说到“下克上”,有一部分原因也是陆军需要刷存在感,没有战绩就没有陆军在内阁上的话语重量,听之任之也是陆军军官能力范围内所利己的事。中途岛失败后又在瓜岛上败退,接着又失去了塞班岛,菲律宾也在美军的推进中失守,硫磺岛和冲绳岛被攻占后,本土就直接暴露在了太平洋海军和麦克阿瑟的美军面前了,曾经一度骄傲的本土防卫圈也被实实在在地打开了缺口,对当局内阁的心理狠狠的打击……当战事进行之中,有不少日籍军官对美军的太平洋战争着实不解,驻守硫磺岛的市丸将军就提了很大的疑惑,日本只是要求西方国家把原本属于东方的东西还给东方,那些在东南亚侵占大量土地建立殖民地的英国法国赶回欧洲,扶植当地人建立自己的政权,甚至质疑罗斯福,在一面批评希特勒,一面又和实现全世界社会主义的苏联联手,在对待苏联的意识形态上面的言行不一使得战争后期出现了目的偏差,完全是为了占有自工业革命后的世界在各方面的成果,造成东西方人种间的对立,文明间的存亡问题。

  战争无所谓正义与否,谁都可以说自己为了正义而行动,当下谁都说不清历史也只能交给时间来判断了,要是整个时间都用来删选细节,恐怕就有点问题了。整套书可以说是非常精彩,不仅仅有事件的发生,主要还有很多的书信和战后对军士官的回忆,这些细节的把握让读者对整个太平洋战争有着身入其境的感受,内阁长官的细节则让读者更好的对其性格的建立,若缺失对方的人格建立那么这就会和大事件记录无异

  《日本帝国衰亡史:1936—1945(全4册)》读后感(八):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缘由!

  关于近代中国史,小时候,甚至上了中学,历史课讲得最多的,被灌输得最多的是中华民族被西方列强的侵略史。而从甲午战争开始,日本成了中国民族最仇恨的国家。学生时代的历史课,重点都是在描述外国侵略者的种种野蛮行径,但对于领土的扩张以及战争发动的深层次原因几乎没有触及。这也导致了整个民族对于西方列强以及日本充满了种种仇恨。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阅读量的增加,渐渐发现殖民侵略,尤其是太平洋战争远远不是我们当初想的那么简单。

  自从工业革命开始,走在科技前沿的国家都迅速发现能源的重要性,以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国为首的国家迅速开始殖民侵略来抢占资源。

  时间来到了19世纪,魔爪伸向了远东(包括中国)。在这个时候,被美国叩开大门的日本意识到自己再不改变,下场就会和中国一样。明治维新让日本大力发展科技,并且迅速拉近了与西方世界的距离。与西方列强一样,资源短缺成了日本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而沙俄此时正在威胁着日本的北方。为了生存日本与沙俄打了一场日俄战争,并且在海上一举消灭了波罗的海战舰,粉碎了黄种人不如白种人的魔咒。

  到了1940年,日本的领土基本扩大到了整个东南亚。同时德国也挑起了二战序幕。英美不断提醒日本克制自己的扩张。 到了1941年,美国看到日本不听劝阻,于是下令石油禁运,并且再次威胁日本停止行动。 日本国内对于美国的威胁也做了无数次的讨论。最后的结果是决定进攻美国,因为如果现在停止行动,数年后一定会被国力更强大的美国击败。与其这样,还不如偷袭美国,期望一招致胜给日本留下足够的时间发展国力。 日本人因为经历过数次的大决战,总结出毕其功于一役能奠定整个战局,而偷袭珍珠港就是在反复的论证后被认为可以一招致胜的战役。

  于是太平洋战争就这样开始了。以下是开战前的美日国力对比

  石油に関連した日米比(昭和16年時点)

  日本 米国 日米比

  原油生産量(万バレル/日) 0.52 383.6 1:738

  人造石油生産量(万バレル/日) 0.33 - -

  石油精製能力(万バレル/日) 9.04 465.8 1:52

  原油処理量(万バレル/日) 4.93 389 1:79

  液体燃料在庫量(万バレル/日) 4,300 3億3,500 1:7.8

  製油所1日1人あたり精製量(万バレル/日) 4 53 1:13

  海軍戦力(太平洋配備、1941年時点)

  日本 米国 英国

  戦艦・巡洋戦艦 11 9 2

  航空母艦 8 3 0

  重巡(20cm砲以上) 18 13 1

  軽巡(15cm砲以下) 23 11 7

  駆逐艦 129 80 13

  潜水艦 67 56 0

  可以看到海军实力,日本并不比美国差,甚至还强于美国,但生产力差距实在太大,达到了10~20倍,石油生产力更是差了700倍。

  于是我们看到了日本在随后中途岛海战损失了数艘航母和大量战舰后,海军实力恢复的速度远远不如美国。而美国的战力补充非常迅速,这完全有赖于背后强大的国力。 于是到了这个时候,局势就已经完全按照美国人的计划扭转过来了。

  虽然日本在瓜岛,菲律宾,台湾海峡,硫磺岛,冲绳岛进行了殊死抵抗,但这也只是延缓了失败而已。

  此书最精彩的部分当属第一本的开战前夕。根据真实史料,把日本国内对于是否向美国开战的辩论交涉经过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描述。读完后,感受到了发动战争的必然性和复杂性。这个是学生时代没有触及的部分。而后面三本把战争的激烈性和残酷性描绘得玲离尽致。最后一本的投放原子弹则仿佛让我置身于原子弹爆炸现场。

  作者托兰作为一个美国人和日本人的丈夫,用了详尽的史料和非常中立的观点来描述整个太平洋战争。 此书实为了解日本人性格以及太平洋战争的最佳读物。

  《日本帝国衰亡史:1936—1945(全4册)》读后感(九):一部重现日本帝国主义兴亡的巨著

  文/严杰夫

  今年适逢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近期正在热闹举行的上海书展自然也将这一主题当作推介重点,其中自然就包括一众相关题材的作品。不过,遗憾的是,在其“官方推荐”中居然遗漏了颇为重要的一部,那就是约翰•托兰的《日本帝国衰亡史》(下称《衰亡史》)。

  托兰的这部《衰亡史》出版于上世纪70年代初,但其中搜集到的资料文献和叙事视角,直到今天,都可谓是在太平洋战争史的研究领域中居于“魁首”地位。

  有意思的是,青年时代的托兰似乎从未预料到自己会走上历史书写的道路,百老汇的戏剧才是当时的他真正感兴趣的方向。不过,人生的走向恰恰就常常出人意料。在写作完一部有关大飞艇的历史作品后,托兰爱上了历史书写。

  不过,在某种程度上,与其说托兰是一位历史学家,不如说他是一位纪实文学作家。因为,托兰的作品大多聚焦于自己所熟悉的领域。他最早的那部有关大飞艇历史的《天空中的船只》即是借助于他在空军中的服役经历,从而采访到了许多飞艇时代的亲历者。而他的其他历史作品也大多属于二战史领域,这同样得益于他自己曾参与了二战的经历。托兰借助于自己占有的资源优势,创作出的最经典的一部作品即是《衰亡史》。

  用托兰自己的话说,“如果不是发生了两件事情,我本来是不想写这本书的。这两件事情是日本人对自己不久前的历史所抱的态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以及出现了一些新的重要文献。”这些重要的文献包括1937年到1941年间三次出任日本首相的近卫文麿的日记、1940年至1944年2月21日担任陆军参谋总长的杉山元元帅的笔记,另外还有战时日本御前会议和大本营政府联络会议的记录等。

  除此以外,托兰还采访了大量的亲历日本侵略战争的日本政治家甚至于决策者。同时,托兰还走遍了美国、中国台湾、菲律宾等多个国家搜集资料(据说包括陈诚的私人日记)。正是这些丰富而珍贵的文献资料,最终在托兰的手下被捏合成这样一部巨著。

  占有这么多独家第一手资料的托兰,并没有滥用“话语权”,而是以一种史家应有的态度对战争各方的责任秉笔直书。他在抨击和批评日本帝国主义的同时,也对被迫参与战争的日本人给予了理解的同情。同样,对于美国,托兰则以一种冷静的警告口吻提醒道,美国战前所犯的错误也是间接促使战争爆发的原因,对此美国今天的政客们应当予以警示。

  所以,托兰的《衰亡史》不仅是剖析了日本帝国主义必然失败的深刻原因,也是在告诫今天亚太地区各相关国的政治领袖,只有清醒地意识到区内的复杂性,才能有耐心去捋清其中的国际关系,也才能在亚太地区的地缘角逐中游刃有余。

  《日本帝国衰亡史:1936—1945(全4册)》读后感(十):日本智者群的努力——壮士断臂!

  1.日本发动对亚洲最大国家中国的战争动机,主要是想逃离那个日本人普遍认为危险的小岛;并且准备了一百年,隐形进攻了一百年而最终在中国极度虚弱之际强烈地爆发!对于主动进攻美国,则是在日本智者群体基本意识到它的图谋必将破产之际而壮士断臂之举,而且它还真的成功了!

  2.日本国和日本人直到现在都还没有放弃这种图谋,但是它所将要强行搬迁去的去处或许已经不再是中国大陆!

  3.至于本书的作者认为美国是否有必要对日本进行那一场战争,则是不明白当时的美国智者或强者之心:现在的一超独霸之国际地位和实力,在罗斯福时代的美国对日开战时便已经确立并行动;美国的智者强者群体从那个时代乱象中,便已经紧紧的把握住了它所等待或说忍耐了很久的良机!

  4.二战之中日战争,中国胜利日本失败是必然性的;因为在那个时代之世界列强多在中国大陆有强大的利益诱惑感,它们绝不会容忍日本独吞中国!而素来崇尚并善于合纵连横之任何中国领导群体都有这种意识和本能,当时之世界强国都可能是在中国被日本逼得无法独立抗战之下而投靠之国;苏俄或者美国或德国,一旦结盟便不是小小日本所能够真正抗衡的!再说如果没有西方列强在中国大陆之扶持割据,小小日本又岂能真正独自进入中国!

  5.将来乃至还可能很久的一段历史时期之内,日本进攻中国或美国这样的战争必然还会不断发生;非要等到象二战时之日本和中国历史悠久之北方游牧民族国家,可以以某种和平之方式进入或搬迁到他们想要去的去处之时不可!

  6.真正化解中东地区那种乱世之法,也必须要从在下所提的【5】来想办法!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