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波斯战火》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波斯战火》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5-30 21:1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波斯战火》经典读后感10篇

  《波斯战火》是一本由汤姆·霍兰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41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波斯战火》读后感(一):既然是再版,编辑理应更走心、更细致

  本书是再版,几年前别的出版社已经出过,一周读完,阅读并不困难,是通俗历史读物翻译不错,但还是有一些明显错误,甚至是在本书的序言里,序言第二页有句话译成“当布什总统顾问要求他不要再次使用引人憎恨的字眼时,他还是冷不防地在阐述战争政策时轻率地将恐怖主义描述为十字军”。这是明显的常识错误,不用看原文都知道应该是“将针对恐怖主义的战争描述为crusade”,类似这样的错误或人名标记错误还有一些,但我认为这不能算翻译的责任,这样一本繁杂的历史读物,交给我自己肯定还不如别人好,吹毛求疵地要求翻译没有意义,翻译肯定会有各种问题,后面查缺补漏的工作理应是编辑的。既然是再版,编辑出书前该仔细读一读,把明显的错误尽量改正,读库老板张老六说过,编辑的作用就是要打消作者和读者的疑虑,深以为然。

  至于书本身还是值得一读的,个人觉得比伯罗奔尼撒战争看起来舒服,毕竟和城邦内斗分裂相残比起来,团结一致抵抗外敌入侵的故事会痛快一些

  《波斯战火》读后感(二):薛西斯输了么?

  我对希腊没好感,他们对自由渴望说白了就是自大和排外,而对自由的渴望是希波战争中唯一能和正义沾点边的东西了,而战后雅典很快就开始绑架邻邦,更别说斯巴达了、他们泯灭人性军事社会就是建立在压迫他人的基础上的。民主制度守护?民主的诞生也不过源于雅典人的劣根性,而且抛开现代主流西方价值观来看,民主就一定是好的么?也许看清这一切的就是从英雄到叛徒的地米斯托克利。

  所以,这只是场战争而已,没必要道德升级。当然,写得也真实,并非非黑即白。希腊人的内耗和分裂,像不像抗日战争时的中国?也许所有的战争都是一样

  另一方面,薛西斯亲征是军事威慑和政治作秀,对付边陲异族,你不能说策略不对。但推进过于缓慢,使分裂的各个民主城邦有时间达成一致,而效率本不是后者的长处同时形成威慑的时间不够久,因为薛西斯的重心本不在此,皇帝还有那么大的疆域管理呢;再加上多山的地形限制了骑兵发挥,海军也一样,被对手吸引到了对对方有利狭窄空间之中。是不是又像中国的抗日,也是以空间换时间?

  不过,薛西斯真的输了么?他杀了斯巴达之王,烧毁了雅典,可能己方的损失更大些,但这又有什么?波斯耗得起。

  战争就是危地,需慎之又慎啊。为什么要征服希腊?我没从书里看到答案。但是抛开必要性不谈,如果就是要征服希腊,怎么办?一是巩固地中海东岸及岛屿,使之成为帝国稳定的海军基地控制海权,切断希腊的海上通道。同时经营希腊北部,保持帝国对希腊的压迫感,再对各个城邦分而治之。以军事作为威慑力量战略包围,同时进行政治分化。花的时间更长,但是也许不用开战了。这像不像现在的中国?

  《波斯战火》读后感(三):读波斯战火

  发生在波斯、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的波希战争,包括了公元前490年发生的马拉松战役,以及公元前480年发生的温泉关战役和萨拉米斯战役。

  从居鲁士到大流士,直到波希战争大幕开启,混合了波斯帝国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浓墨重彩的铺洒了波希如何征服米底人、吕底亚人、埃及和巴比伦等。伴随着,斯巴达和雅典两个城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混合着两个城邦最根本的是,神灵崇拜性格特点和政治制度等。斯巴达战士的浴火淬炼,以及雅典的民主制度等。

  在恢弘的历史帷幕下,登台的是到波斯帝国与雅典和斯巴达的关系,以及三者之间的波澜壮阔文明对撞。

  遥想马拉松战役,以及10年后再次打起来的温泉关战役和萨拉米斯战役,书中刻画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和斯巴达300勇士,也刻画了雅典舰队指挥官迪米斯托克利临危不惧,用于承担的坚毅智慧等。

  亲临实景的战争故事,让读者随着故事的节奏,或紧张、或揪心、或轻松、或释然,即使知道波希战争每一个战役的最终结局,不自觉卷入战前谋划的紧张氛围,战争准备分秒必争,战争过程中的激烈场面,以及对战争结局期盼等。

  《波斯战火》读后感(四):祗园精舍钟声响诉说世事无常;沙罗双树花失色,盛者必衰如沧桑

  人类的历史中充满了悲剧荒诞,而汤姆·霍兰在描述这些荒诞时使用的毒舌真是让人欲罢不能

  最古老的大帝国的法律统治,都是建立在征服者的铁蹄之上的,因为除了战争,没有任何其他因素能在这个时代让广大土地中的渺小人部落产生如此紧密的联系。亚述征服者曾经肆意奴役和掠劫弱小民族的土地和人口,并且将他们从自己的家园带走,将这些奴仆重新在自己的疆域内另行安排

  然而从没有不朽的霸权,亚述人的征服暴行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反作用,那就是逼迫原来互不相关的山地部族们,在共同敌人的反复威胁下逐渐形成联盟,其最终结果就是,米底人的联盟中诞生了一位拥有空前强大权力的国王基亚克萨雷斯,而这位国王带领着联军,在攻入亚述人领土仅仅三年之后,就攻破了亚述人的首都尼尼微,米底人在一夜之间登上了权力的巅峰,占据了亚述帝国北部的绝大部分地区,并展开了接下来的一系列征服活动

  而波斯帝国就诞生在米底的势力之上,居鲁士那著名婴儿预言传说背后,涵盖着米底人和波斯人共同的雅利安人亲缘,而这种编造故事以增强自己统治权威做法,被居鲁士的后继者们高度发扬光大——并且用在了居鲁士的亲生儿子身上。

  居鲁士之后,他的两个儿子曾经接近让波斯帝国爆发一场内战,然而在交战前夕,冈比西斯死于一场离奇事故,当他“因为上马时候被自己佩剑划到腿,而在不久之后死于感染”的时候,大流士是他的贴身卫士。而这位贴身卫士又参与了那个著名的刺杀冈比西斯之弟,波斯帝国的新继承人巴尔迪亚的行动——事后对全国宣告的时候,这起谋反被包装成了一个发现并擒杀巴尔迪亚的冒牌货,使用黑魔法的祭司高墨达的故事,整个故事中掺入了无数的神秘因素,而将大流士,这个密谋团队早已决定领袖,包装成了一个受到神意选择的帝国继承者。

  同样的伎俩,这位波斯帝国的新霸主之后曾一再用过,巴比伦前国王的后人试图从波斯的统治下重建自己的帝国,以尼布甲尼撒三世自封,而大流士却在击败并擒获这位国王之后,将他以冒牌货“尼丁图贝尔”的名字进行审判,正如之前“高墨达”的尸首并未展示世人一样,“尼丁图贝尔”也被匆匆审判和处决。

  大流士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发动圣战的国王,他是第一个在派兵攻打那些与自己信仰不同的部族的时候,将这一点声明为他们的罪过,指责一个民族忽视本不属于自己的宗教,这非常值得注意,因为在此之前,帝国的统治者们都非常注意对自己治下不同民族的宗教差异保持尊重,以便赢得战后的支持,而大流士给波斯的臣民们发出了一个新的警告,从此之后,如果有人胆敢违背阿胡拉马兹达神指定的秩序——也就是大流士的统治,那么他们就不仅会被认为是谎言信徒,而且还被认为是恶灵和魔鬼的崇拜者。相应地,那些对这样的人发动战争的人将会“在活着和死后都得到神佑。”

  而另一方面,斯巴达和雅典的制度的诞生也颇有趣味,在斯巴达进行军事改革之前,他们是二流城邦的手下败将,于是元老院诸君痛定思痛,抛出了一套军事改革方针,据说是在好几代之前就已经由一位无史可查的先人所发布,他们将一次革新包装在伪造的传统之中,开启了今天为人所熟知的斯巴达军营社会。

  无独有偶的是,尽管雅典的民主缔造者确有其人,然而克里斯提尼同样将革命性的选民和选区制度,用古老传说包装为雅典人自古以来的传统,这一策略是如此有效,以至于短短两代人之后,他的名字就被雅典人所遗忘,人们在谈论民主的时候已经不再提到克里斯提尼,仿佛这一制度真的就是雅典自古以来的悠久传统,而不是他们新近才刚刚经历剧烈革命的产物——与其说是雅典人真的如此健忘,不如说是因为当民主制的权威性能够和城邦创始人联系到一起以后,它又何必依靠一个近世政治家的威望进行背书呢?

  在大流士的时代,波斯的主人就向希腊要求过水和土,当时雅典交出了水和土,而斯巴达那个将使者踢进井里的国王其实是克勒奥墨涅斯,列奥尼达斯的表哥,而杀害使者其实真不是斯巴达的风格,克勒奥墨涅斯一系列不敬传统和神灵的行为,其实一直让斯巴达人心惊胆战,生怕遭受天谴。

  而地米斯托克利,这位雅典海军的缔造者,着实是希腊政治家和谋略家的典范,其实在萨拉米斯战役前夕他就一直在和波斯征服者通信,他一边同波斯人秘密签订了只要投降就能赦免雅典人的协议,一边依靠反间计,让波斯军队堵死了伯罗奔尼撒人船只撤退路线,并且还成功地让巡逻舰队伪装成试图撤离的逃兵,引诱波斯舰队冲进狭窄的海峡,其结果就是萨拉米斯大捷,

  萨拉米斯之后,薛西斯因为波斯境内的动乱而撤军,留下他的一名兄弟带领部分军队继续对希腊作战,这支仍然为数不小的军队在另一场陆战中被列奥尼达斯的继承者,斯巴达的保萨尼亚斯国王率领联军击败——然而希腊希腊人曾发誓再也不接受任何波斯式的王权的傲慢统治,于是10年的时间中,日益傲慢的保萨尼亚斯最终被控告颠覆国家,饿死在了卫城的青铜城墙之中,地米斯托克利则遭到陶片放逐,在四处漂泊之后竟最终到达了波斯的首都苏撒,被薛西斯的儿子擒获和招降,成为了波斯的总督。

  而之后,则如大家所熟知的那样,击退了波斯霸权的希腊人开始自己争夺霸权,27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结果是雅典的惨败,霸权被肢解、舰队被摧毁、民主政体被剥夺,而又过了数十年,斯巴达人亦被底比斯人彻底打败,伯罗奔尼撒同盟彻底被废除,麦西尼亚获得解放,斯巴达失去了一切希洛人,一夜之间从希腊的霸主变成二流势力。

  在接下来分崩离析的城邦斗争中过了几十年之后,马其顿人来了。而希腊的独立丧失四年之后,亚历山大开始进攻波斯帝国。

  《波斯战火》读后感(五):毕竟自由可以捍卫

  当时光太过遥远,人们便把那些故事当做神话传颂。 有这样一个帝国,数百年来始终是以残暴闻名 。 年复一年,亚述人在帝国内四处迁移人口,将打败的敌人迁移到另一个被驱逐民族的居住地。 异族的征服最终推动了原本互相攻伐的米底部落形成联盟。 公元前615年,一位叫基亚克萨雷斯的国王宣布建立统一各个米底部落、超越酋长权利的王权。 他联合了帝国其他叛乱势力带领着联军仅仅过了三年就攻克了亚述帝国首都尼尼微。 四年之后,曾经令整个远东地区笼罩在其巨大阴影下的亚述帝国崩溃了。 米底人一夜之间登上了权利的巅峰。 现在他们同样开始了扩张势力,连年征战。

  米底新国王阿斯提阿格斯想搞事情。 米底人的部落酋长们开始觉得自己变成了阿斯提阿格斯宫廷控制的附庸。 直到一个年轻人登上了舞台。 弃婴居鲁士活下来了并赢得了波斯王位。 居鲁士大帝一举覆灭了米底,吕底亚,巴比伦。 从爱琴海到锡尔河,波斯的武力就是一切,投降是抵抗者唯一能做的理智抉择。 在铭文中,他骄傲地说:“我,居鲁士,世界之王,伟大的王。” 居鲁士死后,他的长子冈比西斯继承了王位。 为了征战埃及,他软禁了诸多竞争部落酋长在营中充当人质或扈从。 长期的征战让叛乱在波斯腹地开始酝酿。 3月11日,居鲁士的第二个儿子巴尔迪亚公开宣告要得到王位。 战争看起来一触即发,但冈比西斯却死于了一场离奇事故。 据说他翻身上马的时候被自己的宝剑刺伤大腿,后来居然得了坏疽,数日内便亡故了。 如果说冈比西斯的贴身侍卫大流士无法证实是否卷入其主之故的话,这次他毫无疑问的是推翻巴尔迪亚的秘密主谋。 半年后,公元前522年9月29日,一个自称为巴尔迪亚的人在尼塞亚的西基阿沃提什死于大流士的袭击。 叛乱者们对人们所讲的故事太令人震惊了。 他们声称,真正的巴尔迪亚早已被残忍的冈比西斯杀害了。他们杀死的是一个自称为巴尔迪亚的冒牌货,这是一个使用黑魔法的祭司“高墨达”。他的巫术如此有效,阴谋异常胆大,几乎用自己的圈套攫取了整个帝国。 提出质疑的人再也没有见过第二天的太阳双手沾满皇室鲜血的大流士摇身成为阿胡拉玛兹达神的代言人。 神意的认可赐予了大流士之前的统治者从未曾拥有的力量。 帝国内部的蠢蠢欲动从未停歇,就在这时巴比伦突然出现一个冒名者,声称自己是巴比伦最伟大的统治者尼布甲尼撒二世的继承人。 大流士毫不犹豫踏上了征途。 当伟大的巴比伦城被攻陷后,大流士故技重施,国王尼布甲尼撒三世被以冒牌货“尼丁图贝尔”的名字进行审判,正如之前“高墨达”一样,“尼丁图贝尔”也被匆忙处决。

  尽管占领了巴比伦城,这个冬天仍旧不平静。 被波斯统治熄灭了的各种古代雄心壮志逐渐回光返照。 其中一个叫做弗雷奥尔蒂兹的米底贵族最具威胁性,他占据了埃克巴坦那,宣布将复兴米底帝国。 这位米底人未来的国王最终被割掉鼻子、舌头和耳朵,弄瞎了一只眼睛受尽羞辱后,被钉死在木桩上。 万王之王不断平息着大帝国内部的叛乱,直到公元前521年的夏天,全面胜利已经不可动摇。 大流士保证了自己王冠的稳固,也为波斯人民保住了对全世界的统治。 公元前520年,桀骜不驯的埃兰人再次发动了叛变。 狂怒的大流士对他们咆哮道:“那些埃兰人没有信仰,他们不尊奉阿胡拉玛兹达神!” 指责一个民族忽视本不属于自己的宗教,这非常值得注意。 因为在此之前,大流士一直谨慎追寻居鲁士的政策,保持对异族神灵的尊重,以便赢得原住民的支持。 如今大流士给波斯的臣民们发出了一个严格的警告,如果有人胆敢违背阿胡拉马兹达神指定的秩序,那么他们就不仅会被认为是谎言的信徒,而且还被认为是恶灵和魔鬼的崇拜者。相应地,那些对这样的人发动战争的人将会“在活着和死后都得到神佑” 。 埃兰人的叛乱几乎被大军立刻粉碎,这实际上就是我们这个世界的第一次圣战。 在平定了印度河平原之后,已经有两个大陆臣服在他的权威之下。 万王之王的目光开始向西方凝视。

  《波斯战火》读后感(六):希腊胜出并非因为城邦制的优越

  作者开头即阐明,两千多年前的波斯-希腊战争,如果不是希腊战胜了,或许当下整个世界格局都将大变样。西方历史学界,一直以希腊的胜利为骄傲,不断得将希腊的胜利塑造成为自由民主制度对专制集权制度的胜出,塑造成为天上众神对西方世界的倾斜,进而为西方优于东方、东方必须服从西方这一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提供了历史的铁证和无尽源泉。然而,该书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历史观点的“造神”气质,即把一场偶然的历史胜利,反复地进行带着强烈主观色彩的阐释,把许多当代西方的价值、理想、思想镶嵌入历史的复述之中,让一切仿佛变得具有合法性。

  作者抱着“让历史的归历史”,试图通过剥离西方带着强烈的意识形态优胜感的叙事语调,来复原两千多年前先进庞大的波斯帝国如何被落后的希腊打败的历史事件,可谓独运匠心。作者首先从波斯帝国的崛起、希腊城邦世界的发展两条主线叙事,大篇幅地介绍波斯帝国在居鲁士、大流士、薛西斯治下如何通过战争迅速成为强大的横跨亚欧的第一个世界帝国,而希腊城邦如何自由自在地发展独特的政治制度,尤其是雅典政制、斯巴达专制及其他伯罗奔尼撒地区城邦如何分分合合,从而靠着地中海的贸易兴旺发达起来。第二部分,以波斯帝国的扩张西征为主线,描述了波斯帝国如何在薛西斯的带领下,征集了十万大兵,从海陆两方面开始对希腊地区开展征服行动。而希腊世界的诸多城邦如何在强大的外敌面前联合起来,靠着神的指引,以神的名义把各城邦的人心凝聚在一起,通过战争策略和英勇抵抗,如何击败强大波斯帝国的入侵。在作者看来,波斯失败的原因,并不是波斯帝国文明落后于希腊文明,当波斯帝国战败,希腊军队进入波斯军队指挥官的行宫时,发现希腊的财富是如何匮乏,经济、饮食、建筑、艺术等文明远远落后于波斯,因此,希腊人只能将自己的胜利归之于自己政治体制的优势,是自由、城邦制度对专制、集权制度的胜利,奠定了西方世界优胜感的第一次感受。然而,在作者看来,希腊的胜利,主要是波斯军队战争策略的失败,波斯军队一是各民族集结起来,缺少统一的战争领导,二是对希腊地中海气候、地理缺少必要的研究,三是对希腊军队,尤其是斯巴达军队作战方式的不了解,四是惯于依靠间谍和收买来达到取得战争胜利。等等,总之,波斯的失败,是战略性的,并非是文明与文明之间的较量,更非政治体制与政治体制的较量。作者因此澄清了许多历史的问题,把历史的因素呈现给读者。

  因此,作者在最后才会说明,希腊引以为豪的体制,过了一百多年,也败给了强大的帝国征服者——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帝,这是一种历史的嘲讽。所谓的政治体制并不能永保百年的太平,更无法保持勇往向前的必胜,战争的胜负,其实还是要回到战争学来研究。

  《波斯战火》读后感(七):波希战争的全过程,引人入胜的好书

  本书围绕公元前490年发生的马拉松战役,以及公元前480年发生的温泉关战役和萨拉米斯战役,描述了主要发生在波斯、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的波希战争的全过程。

  在正式介绍波希战争之前,作者首先从居鲁士到大流士,介绍了波斯帝国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其中包括如何征服米底人、吕底亚人、埃及和巴比伦等,接着介绍了斯巴达和雅典两个城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同时也介绍了两个城邦的神灵崇拜、性格特点和政治制度等。例如,斯巴达战士的培养,以及雅典的民主制度等。

  在上述背景介绍的过程中,最终自然涉及到波斯帝国与雅典和斯巴达的关系,以及三者之间的历史恩怨。

  接着,作者重点描述了马拉松战役,以及10年后再次打起来的温泉关战役和萨拉米斯战役,刻画了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和斯巴达300勇士,也刻画了雅典舰队指挥官迪米斯托克利临危不惧,用于承担的坚毅和智慧等。

  作者绝对是讲战争故事的高手,能够使读者随着故事的节奏,或紧张、或揪心、或轻松、或释然,即使知道波希战争每一个战役的最终结局,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仍然会卷入作者营造的战前谋划的紧张氛围,战争准备的分秒必争,战争过程中的激烈场面,以及对战争结局的期盼等。

  唯一不足的是,本书译者的翻译水平尚有待提高,书中有一些中文句子读起来很费劲,需要反复阅读才能弄清字面表达的意思。但还是要感谢译者和出版社推出了这么一本好书。

  《波斯战火》读后感(八):读波斯战火

  波希战争发生在波斯、雅典和斯巴达之间,包括了公元前490年发生的马拉松战役,以及公元前480年发生的温泉关战役和萨拉米斯战役。

  从居鲁士到大流士,直到波希战争大幕开启,混合了波斯帝国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浓墨重彩的铺洒了波希如何征服米底人、吕底亚人、埃及和巴比伦等。伴随着,斯巴达和雅典两个城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混合着两个城邦最根本的是,神灵崇拜、性格特点和政治制度等。斯巴达战士的浴火淬炼,以及雅典的民主制度等。

  在恢弘的历史帷幕下,登台的是到波斯帝国与雅典和斯巴达的关系,以及三者之间的波澜壮阔的文明对撞。

  遥想马拉松战役,以及10年后再次打起来的温泉关战役和萨拉米斯战役,书中刻画了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和斯巴达300勇士,也刻画了雅典舰队指挥官迪米斯托克利临危不惧,用于承担的坚毅和智慧等。

  居鲁士之后,他的两个儿子曾经接近让波斯帝国爆发一场内战,然而在交战前夕,冈比西斯死于一场离奇事故,当他“因为上马时候被自己佩剑划到腿,而在不久之后死于感染”的时候,大流士是他的贴身卫士。而这位贴身卫士又参与了那个著名的刺杀冈比西斯之弟,波斯帝国的新继承人巴尔迪亚的行动——事后对全国宣告的时候,这起谋反被包装成了一个发现并擒杀巴尔迪亚的冒牌货,使用黑魔法的祭司高墨达的故事,整个故事中掺入了无数的神秘因素,而将大流士,这个密谋团队早已决定的领袖,包装成了一个受到神意选择的帝国继承者。

  亲临实景的战争故事,让读者随着故事的节奏,或紧张、或揪心、或轻松、或释然,即使知道波希战争每一个战役的最终结局,不自觉卷入战前谋划的紧张氛围,战争准备的分秒必争,战争过程中的激烈场面,以及对战争结局的期盼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