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观看之道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观看之道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5-31 20:3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观看之道读后感精选10篇

  《观看之道》是一本由[英] 约翰·伯格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4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观看之道》读后感(一):【笔记】我们见到的与我们知道的,二者关系从未被澄清

  5p 影像是重造或复制的景观,是一种或一整套表象,已脱离了当初出现并得以保存的时间空间

  10p 过去并非供人憩息的住处,而是为了采取行动而从中提取结论源泉。对今日的恐惧会引来对往昔的神秘化,从而造成双重损失艺术品不必要地置于遥不可及境地;而历史提供给我们完善行动的结论,也日渐匮乏

  14p 神秘化是为原来极清楚事实进行辩解的过程,编造历史,充斥着站不住脚的合理化。

  39p 艺术独特持久权威,为大部分其他形式的权威正名,让不平等显得高贵,让等级制度看起来震颤。

  44p 求索给予生活意义经验,以及尝试理解历史,以使我们能在其中成为创造者。

  62p 男人风度基于他身上的潜在力量道德体格气质经济社会,甚至包括伪装的;女性的风度则在于表达她对自己看法,以及决定别人对待她的分寸姿态声音见解表情服饰品位和选定的场合

  64p 男性重行动而女性重外观;男性观察女性,女性注意自己被别人观察。换言之,女性把自己变作视觉对象—景观。

  75p 裸体回复自我之道,不加任何掩饰;有佐证作用,也激起我们强烈慰藉感;与其说是一种姿态,不如说是一个过程。

  76p 裸体要成为落像,必先当作一件观看的对象;裸体是自我的呈现,裸像则成为公开的展品。

  143p 经典提供了许多范例,说明应该如何度过生命中闪光时刻—让人看到他做出英雄式的行动,庄严运用权力激情澎湃,慷慨赴死,高洁追求快乐—或者,至少应该被人看到:自己生活过。

  143p 古典文学有其道德价值,为高层统治阶级提供了理想行为模式的参照系和礼节体系

  145p 神话之所以空洞,是因为其只是充当一件衣服,不是要观赏者获得新的经验,而是装点他们已有的经验,看画的主人希望看到他自己的热情悲伤或慷慨的“古典”面孔和“高贵”身份

  147p 风俗画与神话画相对,没有英雄旅程,多为道德说教—这个被财产迷住的社会和文化

  157p 每一幅杰作都是持久而成功奋斗结果,当然也不乏终归失败挣扎,而无数庸品连努力都没做到。

  158p 若要表现出众,就要确实认识到自己观察事物方法,然后使它脱离过去的习惯单枪匹马对抗过去造就他自己的规范

  184p 广告存在于瞬间,因为要不断更新,跟上时代步伐;然而广告概不论现今,倒是常常道及过去与将来。

  186p 广告推出业已改变而备受羡慕的人士,并说服我们追求类似的改变,以多购多买的消费方式来树立自我—你不名一文,便一文不值。

  188p 魅力的力量寄寓于假想的快乐,官僚的力量寄寓于假想的权力。那茫然散漫神色,冷言看世界,凌驾于仰慕者的目光

  188p 广告关注的是人际,而不是物品;作用于幻想,而非现实;许诺的并非享乐,而是快乐—由外界判断的快乐。这种被人羡慕的快乐就是魅力。

  192p 广告“引用”艺术,有双重作用:艺术是富裕标志,属于美好的生活,也是世界赐予夫人美女装饰品;艺术也暗示着文化权威,尊贵智慧,凌驾于任何粗俗物质利益之上。

  204p 广告的目的在于使观赏者对他当前的生活方式萌生不满,并提供一项改善现状选择,“提醒”着看客:我们还没有令人羡慕—然而,我们是能做到这点的。

  213p 梦幻中的未来平衡”了毫无意义的工时构成的、永无止境的现在,在幻想中,假设积极取代了眼前的消极;在他的白日梦里,懈怠的劳工变成了踊跃消费者工作的自我羡慕消费的自我。

  214p 广告把消费转换民主的代用品,用衣食住行来取代政治参与,掩盖或补偿社会中一切的糟粕,也遮蔽了世界其他地方的事端。

  221p 广告汇笼一切希望,把它们处理大同小异,再加以简化,于是就炮制出每一宗生意都要奉送的那种既热切又模糊、既奇妙重复语言

  221p 广告置身于遥遥无期的未来,摒弃了目前,因而也就没有了变化发展。在广告里,容不得经验,凡是现在发生的一切,都是发生在广告之外的。

  221p 广告是资本主义文化的生命,用“获取”这一行为,取代了其他一切行为;拥有感把其余所有感觉悉数湮没;六亲不认,只看购买力。

  《观看之道》读后感(二):观之感,感中观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观看事物的方式受知识信仰影响,选择过滤从而得出不同产物,我们试着去解释直白或隐喻,短浅或长远,外在或内在,而我们见到的和知道的,二者的关系从未被澄清。画作的视点凝聚,影像的产生,在观看方式得到进一步延伸同时,与我们观察事物的习惯几乎等同,令我们更容易陷入到他人制作的“视觉幻圈”。

  在节奏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图像可以取代文字现象几乎成为了人们共识,图像活跃医疗检验、包装广告、文案设计、娱乐媒介等多个领域。相比较而言图像更易被人们接受,一大段零零散散的文字浓缩到一幅画面中,观看起来更为直观轻松。通过电子仪器拍出来的电影电视剧,通过剧情的推动环环相扣,将一些内化的思想观、价值观潜移默化地传达到人们的灵与肉里,这无疑是对于社会底层人民寓教于乐最佳的途径了。图像充斥于视线所及的一切空间里,我们又该如何观看如何不致迷失呢?这是本亲切读物,陈丹青将其评价为:“这些文字有效地化解了古典绘画专业史论设置的高贵藩篱,也使照片摆脱了过多的影像理论”,在对视觉文化进行深入探索的同时,又不忘普及便利乐趣性,更好的实现了我们通过《观看之道》看其中的观看之道。

  伯格是一位杰出艺术家思想家,对这种观察,并非只局限于媒介的图像中,以观看方式为切入口,牵连到对整个世代的追溯。从社会的层面考虑男女的异同,两性之间相互视线的相交、摩擦,影响了他们对于本性在社会中定位的看法。男性在社会的风度交锋上空间更广,相较女性而言更胜一筹,男性更为直率,基于身体内潜在的力量,内化为气质和体格的养成。而女性始终处于一种有限的空间,女性天生本就恰似水一般的温柔,更多地站在一个观察者的角度,这也可以凸显出女性更为细腻感性,观察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从而做进一步的调整,站在一个被观察者的角度,男性是怎么对待自己的,两个角度观点结合,从而构成了女性对自我的认知。观看先于言语,观看的方式确立了我们在周围世界的地位,而他人的视线与我们结合,使我们确信于自己处于可观的世界中。同时担当着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角色,人不可能为所欲为孤立独行,在一个社会网紧密联系里生活着,会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社会道德和法律管制, 于是构建了一个有秩序和谐的社会。

  时代的进步,伴随着生活状况条件的改善,针对未来的买主,向其展示自我形象的产物孕育而生。广告不仅是商业中利益竞争的一种手段,它本身作为一种图像语言,向我们传达着不同的信息,而我们正需要这些信息来更好地完善生活。广告是从社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未来时态着手,通过查阅以往旧社会的广告,为我们判断过往的生活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大到社会处于何种状态,小到把握当时普罗大众愿景。广告也只有选择了一种合适的观看切入点,才能迅速有效地将这种信息传递出去。

  《观看之道》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可参考的观看角度,最后一页“让读者续下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的空间。当今世界局势策略错综复杂,面对各种纷纷扰扰,我们又该如何从中察觉端倪,以国际视角制定策略,这理应是我们每个身为地球居民理应思考的议题。

  《观看之道》读后感(三):我为什么爱逛美术

  如果简单的将答案归结于我对艺术的喜爱,那似乎是一件挺亵渎艺术的事情

  虽然每个周末都流连于帝都各大展览场所,但我对艺术的了解,只能用“门外汉”三个字来形容。即便是用感受与理解这种玄而又玄的词汇掩盖自己的无知,也只会被贴上“装X”的标签。倒是承认去观察其它观赏者时尚的穿搭,更为巧妙精致一些。

  但若是换做《观看之道》的作者约翰·伯格来回答,那么,我相信他回这么说:

  “逛美术馆只是为了彰显观者自己的存在。”

  存在是需要某种途径彰显的。我去逛美术馆这一行为,在扫除“我爱好艺术”之类说辞的表象之外,更是想向别人或者世界(以上两者都可以理解为他者)说明,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者说我想成为一个人什么样的人。

  《观看之道》开篇明义:看先于说。按照我的理解,看是观察者与被观察者发生的关系,说只是在解释这种关系。对于一幅作品来说,作者是它的第一个观察者,无论是草稿、构思、未完成作品还是已经公开展览或者卖出作品,它都是被观察者与观察者发生关系的产物,是作者的“观看之道”,或者说是作者的自我言述,无言之说。至于之后的观察者,他们一方面可以顺着作者的意图去理解作品的语言,另一方面更多是沿着自己的思维去阐述自己的立场

  那么,就观看这个行为而言,无论你是走进美术馆在一副作品前端详,还是打开互联网丰富数字艺术资源放大、缩小、发呆,这个行为本身就是在阐述自己的“观看之道”,或者回到我开篇的推测“彰显自己的存在”。

  约翰·伯格对于1500年-1900年欧洲油画传统无疑是存在批判的,他认为绝大多数油画作品是为了满足市场需要而诞生的。这决定了油画传统的基本特征定义了欧洲艺术传统中“酷似”基本内涵。对于绝大多数庸品来说,油画逼真与丰富的质感,是为了满足收藏者-观赏者彰显财富与地位,购买力与金钱的需要。借用他在书中引用的列奥 施特劳斯的话来说,拥有本身就是艺术的本质特点。拥有了油画,也就意味着拥有油画中所展现的世界。

  于是,杰作与庸品,大师与画匠的区别,在于前者可以打破已有的传统与规范,改变技法的同时,更是改变了原有的“观看之道”:将那只为“收藏者-观赏者”观看的眼睛收回,用自己的眼睛去观看作品,创作作品,既是改变了创作者的观看与创作的角度与目的,更是由为他人创作变成为自己创作,从而为艺术创作。

  遗憾的是,传统的力量不但可以讲杰作与大师技法上的突破吸收容纳,还可以为自己“文过饰非”,反而带着一副传统与规范神圣不可侵犯的面角,指出揭开这一真相的人是一种执迷不悟离经叛道。这里,作者似乎没有提出解决之道,又或者对于历史与传统我们只能叹息,但是下一次欣赏大师的杰作,我可以去慢慢体会约翰·伯格所说的“生活的挣扎”。

  约翰·伯格应该是自我承认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因为《观看之道》通篇可以看到他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资本主义对于人的“异化”,在艺术上表现出对于观看之道的歪曲,就是作者第一章所属的毫无意义的“神秘化”,这让作品变得空虚、混杂、含混。在这种观看之道之下,观察者自然不是借由自己的眼睛去观看作品。“异化”让人失去了观看的能力,自然也让人失去了自我。

  这就是我们为何需要找回自己的眼睛,重述与重树观看之道。

  异化下的人,是真实可靠的存在吗?

  以上文字,如果变为对于我为什么爱看戏剧的观察,应该也可以使用。这个话题,我下次再说。

  :《观看之道》在广告、女性等话题上也有精妙描述,但此不在我现在想要论述的范围之内,就此打住,还望见谅。

  《观看之道》读后感(四):摘

  18 照相机发明,改变了人们观看食物的方法。他们眼中的事务逐渐有了新的含义。这立刻反映在绘画上。

  对印象画家而言,可见物的自我展示不是为了让人观看。相反,在不断的流动变化中,它成了难以捉摸的东西。对立体派画家而言,可见物再也不是独一无二的眼睛原来的对象,而是绘画对象(不论人或物)周围各处潜在景观的总和

  63 男性男性则先观察女性,才决定如何对待她们。结果,女性在男性面前的形象,决定了她所受的待遇。.... 女子举手投足——不论其直接目的或动机是什么——也被视为她希望别人如何待她的暗示。假如一个女子掷杯于地,这就显示她如何处置发怒时的情绪,同时也显示了她希望别人如何对待她的情绪。如果男人如法炮制,他的行为只会被看作发泄怒气而已。

  89 在欧洲的裸像艺术中,画家、观赏者—收藏者通常是男性,而画作的对象往往是女性。这不平等的关系深深植根于我们的文化中,以至于构成众多女性的心理状况。她们以男性对待她们的方式来对待自己,她们像男性般审视自己的女性气质。

  在现代艺术中,裸像类别的重要性已今非昔比。艺术家自己也开始对它提出质疑。在这方面,正如在其他方面,马奈代表了一个转折点。假如把他的《奥林匹亚》同提香的那副原作进行比较,可以看到一位扮演传统角色的女人,开始不无轻蔑地质疑那角色。

  184 历史上也没有任何一种形态的社会,曾经出现过这么集中的影像、这么密集的视觉信息。

  204 广告的目的在于使观赏者对他当前的生活方式萌生不满,但并非使他不满意社会的生活方式,而是让他对此中自己的生活方式感到不满。广告示意:假若他购买广告推销的商品,生活便可望改善。他向观赏者提供了一项改善现状的选择。

  油画所针对的是那些靠市场赚取钱财之辈;而广告则针对那些构成市场的人,即观赏者-买主,他们也就是为他人创造双倍利润的消费者——生产者——先是作为工人,然后又当买主。唯一能相对地摆脱广告的地方是豪门富户;富豪的钱财是不掏出自己的腰包的。

  《观看之道》读后感(五):千百年来,女性为何总是被囚禁在男性的目光里?

  和朋友聊天,说到男性和女性在爱情方面的差异。我们发现,大部分男的倾向于海誓山盟,展现自己的风度和责任;而很多女性明知这种誓言只是一种虚构的故事,却还是愿意听到那样的话,并且心里美滋滋的。

  通过这种关系连接的爱情,很多无法走到终点的原因,大概都是女性发现曾经甜蜜时男的所说的山盟海誓到最后变成了“对不起”,两人不欢而散。而且,这样的爱情往往会牵扯不断,因为男的还会编织出不同的誓言,而女性会选择在其中徘徊犹豫良久,最终才会幡然醒悟。

  说到这些时,我正在书店翻阅年初时刚刚去世的约翰•伯格的《观看之道》。这位被称之为影响了整个二十世纪艺术评论、文化研究两个领域的思想家,在这本薄薄的册子里,阐述了千百年来男性和女性的角色定位。当然,约翰•伯格是从观看的角度来描述这种差异的。

  这本书里有一段话,被认为精准地描述了男女之间的关系。约翰•伯格说:

  男性观察女性,女性注意自己被别人观察。这不仅决定了大多数的男女关系,还决定了女性自己的内在关系,女性自身的观察者是男性,而被观察者为女性。因此,她把自己变作对象——而且还是一个极特殊的视觉对象:景观。

  在他看来,女性的社会风度同男性有本质上的区别。男人的风度基于他身上的潜在力量,可以是道德上的、体格上的、气质上的、经济上的、社会上的,甚至是性这一方面。这种风度,难免让人联想到他有能力对付你或者有能力为你效劳。

  而对于女性来说,其风度在与表达她自己的想法,这种风度是从姿态、声音、见解、表情、服饰等方面体现出来的。如果说男性的风度都是相对于外在社会而存在的一种力量,那么女性的风度常被认为是发自女性体内的一种热情、气味或者香味。

  这样的差异,导致女性命中注定在“分配给她的有限空间内,身不由己地领受男性的照料”。这也说明为什么一些女性在爱情当中,愿意并且乐意听到男性的山盟海誓。一方面,她需要这样的照料,另一方面,她认为男性愿意给她承诺,正是因为她自身的风度吸引到了对方。

  于是,女性变成了一种景观,并且往往把自己一分为二,分成“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约翰•伯格接着说:

  她必须观察自己的角色和行为,因为她给别人的印象,特别是给男性的印象,将会成为别人评判她一生成败的关键。别人对她的印象,取代了她原有的自我感觉。

  所以一言以蔽之,这个社会千百年来形成的规则是:男子重行动而女子重外观。作为女性来说,她的观察者是男性,活在一个男权构成的社会里,她必须注重自己的外表,在乎自己是不是漂亮。

  这种社会形态最好的体现正是在绘画或者影像上。约翰•伯格在《观看之道》里谈到西方油画中的裸体画。这种作品最开始是从亚当和夏娃两个人物开始的。《创世纪》的故事中说到,夏娃吃了果子之后,眼睛开始变得明亮,她又摘了一个果子给亚当吃,两人的眼睛都能看到对方是赤裸的。于是,他们摘下树上的叶子遮蔽羞处。

  后来,耶和华找不到亚当,因为后者害羞而躲了起来。这让耶和华非常生气,对偷吃禁果的夏娃说,我必须多多增加你怀胎的苦楚,你生产儿女必须多受苦楚,你必须恋慕你的丈夫,你丈夫必管辖你。

  这当然是宗教编出来巩固男性统治权的故事,却也说明了一直以来,在男权社会里,女性一直处在被掌控中的现实。这种畸形的现实,在东西方的艺术作品中,同样表现深刻。比如在西方的裸体油画中,很多裸女的画里都有一面镜子。传统的艺术评论认为,这面镜子体现了女性的爱慕虚荣,因为她时刻都不忘了照镜子。

  但是,约翰•伯格却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而虚伪的。实际上,画中的镜子是女子的同谋,她正是为了摆出诱惑人的姿态,而她诱惑的对象,当然就是男性。而很多男性,一边欣赏着她的身体,却又一边说她不道德,这是极其虚伪的表象。

  这种观念依然延续至今,我们的广告、影像中的主角,大部分都是女性,而且是外观漂亮的女性。很多时候,大部分人还是保持这样的观点:外观漂亮的女性,在这个社会上能够活的更加轻松。因为在很多男性看来,两人在一起之后,他完全可以支撑起整个家庭的重担,可以养活女性。而他的山盟海誓,无外乎是这些内容。

  梁文道在解读《观看之道》时说,自古以来,我们依然活在男性目光为囚牢的社会之中,可怜是那些女性,她可能还不自觉这种状态,而自愿地继续按照男人的目光的角度活下去。

  虽然目前看似是这样的情况,但很好的一点是,社会发展到目前的形态,那种固有的守旧的观念正在被打破。男权的概念正在萎缩,女权主义正在抬头,观念的转变体现在社会阶层结构的转变,以及人们对于婚恋的态度上。比如“小鲜肉”的出现,正体现了男性也正在逐渐成为女性眼中的一种“景观”。

  已经有很多女孩子不再愿意轻易相信承诺了,抑或说,他们不愿意在与男性的关系中始终保持着被照顾的角色,婚恋已经变得越来越平等了。所以我们看到,单身的女性越来越多,独立的女性越来越多。那种固守千年之久的观念,也是时候要被抛弃了。不过,在这样一场意识的战争中,主力军当然得是女性。

  《观看之道》读后感(六):想看纪录片

  这是英国艺术评论家约翰伯格于1972年制作的同名电视系列片的配套图文集。该系列片当年在BBC播出之后,成为艺术批评的经典之作。先于语言的观看始终是受个体主观影响的,包括个体的知识、信仰与生活经验。这与罗兰巴特在《明室》中谈到的“意趣与刺点”相呼应。约翰伯格在此之外还阐述了创作者的角度、观赏者的角度、艺术品拥有者的角度,以及资本、媒体、技术、传播方式等因素对观看之道的影响。总之,我们见到的并不等于我们知道的,而我们知道的,未必见得到。现如今,多思考自己的观看之道,也许能摆脱网络越发达观点越少的现状。我在网上找过BBC的资源,系列片总共4集,但大部分过程没有字幕(中英文字幕都没有),所以,社会应该对翻译好一点,对即懂专业又懂语言的翻译更要好一点,对那些指责翻译作品的人就应该理直气壮地说一句“要么有本事去看原著,要么闭嘴”!期待看到有字幕的这部系列片。

  《观看之道》读后感(七):最后一章广告加入的内容实在精彩 这个部分比纪录片里更加深刻

  由于当时时代条件限制,而当代,文中的广告一词甚至可以替换成如今的更多其他媒体及手段。

  以下为笔记:

  广告形象往往借助雕塑或绘画,以增强广告信息的吸引力或权威性。镶上画框的油画,时常挂在商店的橱窗,成为展品的一部分。

  广告"引用"艺术作品,有双重作用。艺术是富裕的标志,它属于美好的生活,也是世界赐予富人和美女的装饰品

  可是,艺术品也隐含暗示着一种文化权威,一种尊贵乃至智慧的形式,凌驾于任何粗俗的物质利益之上。油画是文化遗产,它令人想到一个有修养的欧洲人的形象。因此,被引用的艺术作品(它对广告如此有用,就是这个缘故),在同一个时间里说的是两件几乎自相矛盾的事情:它既意味财富又表示灵性;它还有一层含义——广告推荐的购买,既是奢华的享受同时又能体现文化价值。事实上,广告对油画传统的理解远比艺术学者更透彻。广告掌握了艺术作品和它的观赏者-拥有者之间的奥妙关系,并以此为契机,极力劝说并讨好观赏者-买主。

  广告实质上是怀旧的。它无奈地把过去卖给未来。它难以证实自己的论断合乎情理。因而,涉及质量的广告语言必求助于回顾与传统。假如广告运用严格的当代语言,既会缺乏自信又难以令人信服。

  梦幻中的未来“平衡”了毫无意义的工时构成的、永无止境的现在,在幻想中,假设的积极取代了眼前的消极。在他的白日梦里,懈怠的劳工变成了踊跃的消费者,工作的自我羡慕消费的自我。

  广告把消费转换成民主的代用品,人们对食(或衣或行)的选择取代了有意义的政治选择。广告有助于掩盖或补偿社会中一切不民主的现象,而且它也掩饰了世界其他地方发生的事端。

  广告等于某种哲学体系。它用自己的一套说法解释一切。它对大千世界作出诠释。

  广告是资本主义文化的生命——资本主义已经到了没有广告就难以生存的地步——同时,广告又是它的幻梦。

  资本主义迫使受它剥削的广大群众将自身的利益规定得狭隘无比,以维持它的生存。资本主义曾经用大规模的剥夺达到这个目的。今天,在发达国家,资本主义的同一目的又在得逞,它使用的手段是把判断事物吸引人与否的虚假标准强加于人。

  《观看之道》读后感(八):虚伪的虔诚和伪装的空洞

  《观看之道》,很薄,午睡后随便翻翻就看完了。不过信息量挺大。

  这个信息量指的是它提出了一些怀疑和反思,让我们重新看待习以为常的观看形式,包括:照片、油画、广告等。

  而且,这些怀疑和反思不是向外的,去探讨上面提到的照片、油画、广告的具体内容和意义,更多的是向内的、互动的,关注的是观看者和观看物之间的关系,关注的是影响这种关系的各种因素。

  有几个我觉得很有意思的点:

  第一,去神秘化。用书中的话说,神秘化是为原本极为清楚的事实进行辩解的过程。

  这个去神秘化,既包括对艺术作品批评、阐述、解释的去神秘化,也包括对艺术作品原件相对于众多复印件的去神秘化。

  前者的神秘化,很是常见,包括电影、绘画、音乐等各类艺术批评和赏析。通常这种神秘化,都带有一种故弄玄虚的拔高,不相信直接和率真,不相信视觉和情感冲击,转而进行分解和诠释。比如把构图、摄像等说成是传递情感的关键,“把生活体验转向冷漠的‘艺术欣赏层级‘”等。

  后者的神秘化,更有趣了。随着照相机、电视等的发明和普及,图画变得很容易复制和传播。之前,每幅画的独特性之一,就在于是该画所属之地独特的组成部分。图画有时可以流通,但却不可能在两个地方同时出现。而复制图画时代到来后,破坏了这种独特性,并且增加并裂变了图画的意义。

  这种情况下,一种针对艺术品原件的神秘化产生了,说只有原件才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关注的重点,从对作品的欣赏,转向了原件与复制之争,用书中的话说,“原件的含义,不在于它表达的内容,而在于它独特的存在。”于是,一件作品若是能够被力证为原件,似乎也就获得了成为艺术品的通行证。

  书中将这种神秘化,称为“虚伪的虔诚”。我们去博物馆观看艺术品原件的行为,更多的是去确认原件,确认真实,而不是去欣赏作品。

  现代的复制手段,摧毁了艺术的权威性,而我们之所以仍然被这两种神秘化所影响,过去更多出于少数特权人物的需要,当前则是出于市场原因,

  第二,常见的女性形象,被默认为要用来讨好男性。

  书中邀请读者做一个有意思的实验,把各种常见的女性形象换成男人,然后关注这种变化造成的冲击。

  书中的解释是,这种冲击不是来自于作品影像,而是对潜在观看者成见的冲击。这个成见,说的是就是各种艺术作品,以及当下的广告、新闻中出现的女性形象,默认的理想观看者都是男性。

  书中提出了一个概念:男性观察女性,女性注意自己被别人观察,而且女性的内在观察者,也是男性,这就决定了,用书中的话,“女性把自己变成了景观”。

  而正是这个逻辑,决定了欧洲绘画中常见的女性形象。书中以“裸像”为例,表明这些女性的姿势都是不自然的,朝向观看者的,甚至可以说是在“谄媚男人”。

  这种传统并未随着复制时代到来而终止,各种广告、新闻和电视等门类繁多的传播媒介上,观看女性的基本模式和女性形象的用途,并没有实质变化,仍然是在想默认的男性理想观看者,讨好,谄媚。

  第三,伪装的空洞。

  书中提到油画里的一个类型:描绘画的主人希望看到他自己的古典面孔、理想化形象,伪装出某种高贵的身份或气质。

  这点让我想到了当下的婚纱摄影,除了婚纱和西装的标配外,还会有些或古典或西式的套装选择,拍摄地点也一般放在风景优美的地方,有时甚至风景的重要程度,要超过人本身。

  这些照片,最终的观感和上面提到的油画类型是一样的,用书中的词就是:空洞。

  书中的解释是,油画的传统之一,就在于忠实的记录新兴资产阶级旺盛的活力。通过油画这样一种真实、鲜艳的方式,来确认自己的拥有之物,无论是家畜、建筑,还是风景。

  油画是一种证明,即是拥有的证明,也是对并未拥有之物的证明,让人满足于拥有并未拥有之物的假象。

  油画的这种占用感,也传递到了当下的摄影中来。在婚纱摄影、自拍等形式中,都能找到。摄像的占有感,在《论摄影》中有详细的阐述,感兴趣的可以找来看一看。

  所以,理想的婚纱照,是不是应该这样:干净的背景,简单的日常服饰,记录日常生活的细节,去掉那些浮夸的、并未拥有的东西,去掉那种伪装的占有感,这样会不会显得多少有些生气。

  第四,广告唤醒的是你对自己的不满。

  书中将广告与传统的绘画,联系在了一起,表明广告的内在逻辑,是对油画传统的延续。广告和油画一样,既象征着财富,又代表着文化价值。用书中的话说,广告对油画传统的理解,远比艺术学者更透彻。

  除了这种观看方式和逻辑延续之外,书中重点讲述了广告与观看者之间的关系:广告的目的是使观赏者对自己不满,并允诺一个虚幻、宽泛的美好前景。

  而我们之所以注意不到广告的允诺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源于这种广告契合了一条鸿沟:我们和理想中自己的之间的差距同样巨大。广告为这种巨大的差距提供了一个充满魅力的幻梦。

  而且这种幻梦,“平衡”了在格子间、流水线等日常工作中“消极”的现在,“让工作中的自我羡慕消费的自我”。或者说,广告让我们得以容忍、忽略、逃离现实。

  最后,该书把广告上升到了政治的高度:广告把消费转换成了民主的代用品,人们对物品的选择取代了有意义的政治选择。

  书中最后一句话:资本主义曾用大规模的剥夺来维持它的生存,今天,在发达国家,资本主义的同一目的又在得逞,它使用的手段是把判断食物吸引人与否的虚假标准强加于人。

  这也是我觉得全书最有意思的部分,以后想找找看有关的书。

  其实,全书更像是一个清醒剂,一个提醒,让我们开始学着开始留心我们观看的方式,及其背后隐藏的标准,它们有很多传统的残留,也有很多来自当下的故意为之,而所有的目的,大概都是将我们从真实感受中推开,让我们陷入某种虚假、空洞之中。

  《观看之道》读后感(九):不要一边看美女一边骂婊子

  《观看之道》Ways of Seeing

  约翰·伯格(英国)

  1972年

  艺术批评 戴行钺/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年5月第三版 2015年5月第一次印刷 ISBN 9787549558575

  约翰·伯格开门见山地立意:观看先于语言。这几个字阐述的是天性的自然行为与人性的创造表达之间的先后关系,他并没有点明两者之间的承继方式——学习,因为这不是他的重点。他随即谈论的是“我们见到的和我们知道的,二者的关系从未被澄清”,他想考究的是这道鸿沟本身,而要想了解它,就是要了解观看之道。

  (一)(这部分同时受梁文道“一千零一夜”节目的的启发)

  在图书馆,当身边有一位乌发顺直、衣着亮眼的女孩走过,我自然地要抬起头来看一眼,她的皮肤白皙、眼睛可爱、嘴唇有一点厚、牙齿像蚌壳里的白珍珠一样微露光辉,我不由得想多看几眼。这是因为她表现出来的魅力。伯格说,一直以来,相较于男性,女性大都处于被观看的角色,而充当观看者的,则是男性,这一位置对立决定了人类进入男权社会以来的性别不平等。从《圣经》当中亚当和夏娃因为被观看而产生羞辱最后却由夏娃来承受最痛苦的惩罚开始,直到艺术作品中画家和模特的性别比例,再到我们这个如此强调(有时甚至过于敏感)男女平等、女权主义的时代,女性的被观看者的角色定位依然没有改变。当然时代不同,性质也不会完全同样,可是只要如伯格所说,你将那些油画(或者哪个搜索引擎的图片主页)的裸女改变为男性形象,那种怪异感依然会涌上心头,即使距离伯格写下这些观点的年代已经过去四十多年。

  然而他并非批判裸体,更非批判美。裸体是一种自然的存在状态,而当裸体被观看、被欣赏、被艺术化表现时,便成为了裸像,这种转变当中存在性质上的彻底颠覆——裸像不再自然,而是因为观看这个环节成为了迎合观看的“摆拍”。女性由于长久以来“被观察”的概念的灌输(从小被父亲观看、长大后被男人观看),时刻注意着自己的外表仪态、言行举止,迎合男人的要求,做出观察者-男人需要的姿态——隐蔽或直接的性欲诱惑。无论今天有多少新女性亮出旗帜强调自己穿衣化妆是为了自我的更舒适的一种生活状态,依然不能否认其根源仍是为了美丽——美丽只有在被观察的状态下才能够判定和产生,归根到底,依然是性的人欲问题。这种不平等并非男人或者女人的问题,而是长久以来的一种意识——与观察伴生的意识,它已经深植在了人类的血液当中,并且随着时代的进程产生了新的变种:今时今日,部分女性也渐渐开始承担观察者的角色(她们因此陷入了双重角色的奇异状态),可是大量的粉丝更加追捧阴柔化、女性化的小鲜肉,而对真正具有男子气概的硬汉却相对冷淡,这种现象的产生或许依然有这种观念在作祟。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身为观察者的男性,一方面私窃地在迎合自己的女性身上满足了自我的性欲(并不一定是真正的交媾,还有对美貌、身材的观看甚至和女性的交谈等等),另一方面却在某些时刻装起了道德捍卫者的身份。在我初高中时,青少年的性别意识刚刚萌动,开始分辨美丑,也开始有了生理和心理上的反应,可是很奇怪的是,这些小男生,私底下都偷偷地想要多看一眼班上或者学校里最漂亮的那个女孩子,为她偶尔和自己说了一句话或者并行了一段路而狂喜不已,一旦和朋友伙伴们在一起,却不约而同地风传她的“风流轶事”,狠狠践踏她的名声,用一种不敢言明的妒意诽谤她和她的绯闻男友。长大以后,这些男孩子就成为了一边看AV一边谴责女优道德堕落的男人,也是一边对小三喊打喊杀一边浑水摸“女”的男人,或者说一边看着盗版书碟一边要打击非法刊物影像的人……人的身份是在彼此的观看当中确立的,真正的观看之道并非虚伪的目光,而是对美的坦诚认可和热情赞扬,是尊重和欣赏。

  (二)

  约翰·伯格还讨论了在机械复制时代艺术品的意义和价值问题,这可以和他的最后一篇讲广告的内容一起来看。艺术品的意义是可以随着模特、画家、观察者(收藏者、游客、鉴赏专家、买家、掮客等)等等人的身份,还有所处的时代以及位置变化的。它可能在刚出炉时是一位富商重金聘请一位穷画家为自己美丽的妻子所作,画好以后要挂在自家的床头,恰好这位穷画家和这位平民出身的妻子是两小无猜却强遭拆散的有意者,这样,这幅画就拥有了无奈、痛苦、美丽、凄楚、淫欲、炫耀、当然还有美丽等等意味,等到千百年后,它流落到美术馆的走廊,被世界各地的游人欣赏,由具有了艺术和历史的更高层次意义,并且在不同的人眼中会引起不同的观感。真正伟大的艺术家能够将一种共通的情感蕴藏在画笔中,使无论何种时代何种感情状态下的何种人欣赏之后都可以引起共鸣,不过我们依然得承认,即使在这种伟大的作品面前,你对背景和注释的知晓程度依然会深刻地影响你的观察。

  在这种前提下,机械复制时代到来,你在中国的中学课本上,就可以看到珍藏在法国卢浮宫当中的《蒙娜丽莎》的复制品,艺术品——特指画作——物以稀为贵的亘古市场准则看似被打破,不过,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原作的唯一性依然保存,并且价值也在继续提升,原因就在于原作曾经给模特、画家、历任收藏者、所有观察者、甚至历史和时间带来的独特观感是无法被复制品所取代的。伯格并没有否认复制品的价值,在很多情况下,它可以和原作一样勾起别的观察者的情感,只是其作为艺术品的价值(或者资格)是无法比拟的。

  而广告不同,广告同样是时代进步的产物,有些情况下,广告同样可以被称之为属于艺术创作,并且具有意义和价值,广告制作者的理念脱胎于对油画理念和观察之道的深刻理解。当一个人欣赏一幅油画时,他就成为了画中的人物、风景、场景、形象的观察者,成为了一名参与者,想象置身甚至开始向往画中的内容;而广告的最终目的便在于此,制作者想要勾起的就是观察者的代入感以及随着代入感进一步产生的向往感,然后他为了像广告当中一样实现与自己现实不相同(一般是改善)的生活状态,就会听广告的话,去购买那种产品。可是,就如同观画者无法真正进入画中一样,广告观赏者(消费群体)的真实生活状况和广告所提供的那种生活状况之间始终存在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一条口香糖不会让你收获爱情,一块巧克力也不会真的让世界倾斜送帅气的男孩来到你身边),这道鸿沟的唯一填充物只有人白日梦。身为一位社会主义者,伯格借此深刻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和虚假,他将广告的诞生和盛行视作资本拥有者为了更多的获益向劳动者(消费者、被剥削者)提供的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幻梦,成为他们更隐蔽也更加暴利的剥削手段,而广告的存在正掩饰了这种不公现象的存在和加剧。这种观念很有意思,因为四十年后,广告在这个世界更是到处都是了,人们不停地浏览、不停地剁手,为了改善自己的生存状态而永不停歇地跟随着广告消费,可是回头想想,生活依然没有像广告当中所说的那样子美好如意,只会真正肥了富人的腰包。

  (三)

  由画作的印刷,我想到了同为艺术品的文学作品。固然,不乏读者或者藏书家追求原版书、初版书或者作家手稿,可是文学作品更大的价值却真正在于它的传播性。一本书写出来就是要给人看的,写给皇帝或者写给作者自己一个人看的书的意义终究难以比过面向世人和历史的作品的价值。然而,机械印刷时代的到来却同样撼动了文学作品的价值。就在今天中午,我还在某张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在一个不缺书的时代,缺乏的是开始读书的行动”。书籍出版印刷的门槛大大降低,于是不论什么妖魔鬼怪、魑魅魍魉都能变成书被印刷出来,甚至大张旗鼓地在市场上叫卖、叫好,如今不读书的人越来越多,读书的人读的却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不能只归结于社会和人的变化,同样应该反思科技对于“书品”的伤害。真正的书、好书被挤压在市场的角落,一群不知所云、哼哼唧唧、废话连篇的玩意儿却备受追捧,艺术之痛也。

  (四)

  伯格说既然广告许诺的未来和真实的生活之间拥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为什么人们还是愿意去追随、去消费呢?因为广告有魅力。广告许诺一种被人羡慕的快乐,这就是魅力。魅力和美丽一样,是观看的产物,而且被观察者——被羡慕者对观察者——羡慕者越是冷淡、越是不具感情色彩、越是不回应他们的羡慕,他们的魅力就会越大,享受到的羡慕也会越多。用林夕的一句歌词“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用张爱玲的话,就是米饭粒和朱砂痣、蚊子血和明月光。想想确实是,青少年梦中向往的校花女神往往都是高不可攀的遥远存在,而且女神越是遥远越是冷淡,那种向往感就越是痴迷,若是有一日真的追到手,却发现真实并没有那么美,还是保持一道鸿沟的好。佛教说求不得是苦,其实苦只在那个“求”字,得不到有时反是幸福。

  2017年2月22日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每天都要读好书

  《观看之道》读后感(十):为什么“看”不仅是“看”

  这是一本探讨“观看”的文集,讨论了艺术与政治、女性作为被观看的对象、油画自身的矛盾、广告与资本主义白日梦等话题,解释了为什么“看”不仅是“看”这个问题。

  人不是拥有眼睛就会自主观看的,其方式会受到知识与信仰的影响,同时,我们从不单单注视一件东西,而是总是在审度物我之间的关系。举个书中的例子,欧洲油画中大量的女性裸像,事实上是典型的male gaze的产物,这些画作的主角并不是画中的女子,而是作品前的观赏者,而且假定为男子,就是因为他的在场,所以画中人才摆出裸像的姿态。生而为女性的那一半人类,长久生活在这样的监护之下,学会了将自己一分为二,开始不断地注视自己,别人对她的印象取代了她原有的自我感觉。镜子常常作为女性虚荣的象征,但这种说教尤其虚伪,因为镜子不过是令女子身不由己的加害者,是让她们可以把自身当做景观展示的同谋。

  我又想了一下,其实这种意味深长的、judgemental的目光不仅被投射在女性身上,而是投射在每个人身上。比如说,易于标签化他人且习惯性自我盖棺定论的倾向。在这个时候,注视是一种选择行为,如果一个人只习惯用可笑的经验主义注视所选择注视的东西,那就永远没有办法真正看清这个世界。

  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脑子想。这一本好书推荐给大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