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文化不苦旅》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文化不苦旅》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6-03 21:5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文化不苦旅》读后感精选10篇

  《文化不苦旅》是一本由马伯庸著作,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80元,页数:33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文化不苦旅》读后感(一):三国最明亮火焰

  最近读了马伯庸的《文化不苦旅,重走诸葛亮北伐之路》,作者从四川成都出发,沿着三国诸葛亮当年北伐曹魏的路线完整走了一遍,沿途中诸多感怀、诸多思考

  从公元228年开始,诸葛亮先后五次出兵北伐曹魏,是三国历史上最精彩、最伟大的一场大戏小时候看《三国演义》,看到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这一章后,就在潜意识里认为三国已经结束了。在工作几年再次回头看三国、看大家评三国,便有了以前所没有的感悟——诸葛亮与姜维师徒,是三国时期坚韧的两个人,他们是三国最明亮的火焰,为事业燃烧到了最后一刻。

  “匡扶汉室,一统中原”是诸葛亮的理想,与刘备的初次见面便定下了先三分天下,再统一全国目标,当时的想法是“待天下有变”,也就是曹魏那边起了内乱,或者新皇帝乱来臣民有了怨言,这个时候荆州与四川,东西兵分两路进攻,胜算是比较大的,但后来关羽丢掉了荆州,刘备发动对东吴的战争一败涂地一病不起,蜀汉元气大伤,“一统中原”的理想由大概率事件变成了小概率事件。

  “一统中原”首先难在粮草,粮草一难在于路途艰险、转运困难,古有李白诗“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今有马伯庸开车自驾仍觉得四川到陕西这一段路多是盘山公路,非常难开,更何况三国时期的蜀汉大军;粮草二难在于蜀汉人口少、资源缺乏,每次发动战争前需要花三年时期准备粮草。诸葛亮的解决办法一是详尽考察蜀汉地形,每一次的行军路线都靠近水路,最大限度发挥水运的作用,要知道古代水运的交通地位可是跟如今的高速公路相当,还发明了木牛流马,通过科技提高运输力;二是不浪费一点闲地,军队老百姓一起种田,一个人当两个人用。

  除了粮草,最主要的难点就是当时的曹魏过于强大,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在北方,而且曹魏控制了中国2/3的地区,不管是从经济实力还是从军队实力上,相比蜀汉优势都是压倒性的,诸葛亮也深知这一点,克复中原是一个漫长曲折过程。所以他认为要拿下陇西,这里远离曹魏的统治核心,可以争取当地少数名族的支持补充兵源、粮草与马匹,在地理位置上和位于陕西的汉中形成掎角之势,步步推进,蚕食北魏,这也是诸葛亮北伐“兵出祁山”的原因

  最后东吴这个盟友实在不咋地。在诸葛亮整个北伐过程中,东吴孙权的几次配合完美诠释了什么叫猪一样队友。蜀汉第一次北伐在公元228年春天发动攻击,孙权要答应的策应却在当年的八月份才发动,中间隔了好几个月,马谡老兄老早失掉街亭,诸葛亮已经退兵回汉中了。最后一次北伐诸葛亮出兵上五丈原,孙权分兵三路攻合肥策应,结果大败而归,诸葛亮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受刺激,一病不起。

  于是在这样的局面下,诸葛亮明知极难为而为之,在这个过程中他把控每一个细节,亲自制定每一个步骤,最大限度发挥每一个人、利用每一寸地,有那么两次他很接近成功了,第一次北伐接连拿下魏国三郡,形势一片大好可惜马谡没有守住街亭,失去了扼守抵挡曹魏大军的重要关口;第四次在卤城以少胜多大破曹魏,司马懿退回天水坚守不出,而且此时魏军在东边和东吴正在合肥大战,无暇顾及,可是,这个时候意外又出现了,蜀汉后方下起了绵绵细雨影响后勤运输,无奈之下只能退军,这是诸葛亮和蜀汉军队在最好的状态下打得最好的一次仗,最后失败不禁让人扼腕叹息

  读马伯庸笔下的北伐之路,让我仿佛看到一千多年前的那位老者,他独自抗着蜀汉前行感受得到他的坚韧,他的理想,他放不下的责任感,他出师未捷的落寞不甘

  后来姜维所面临的局面更难了,诸葛亮基本每次北伐都兵出陇西,曹魏于是加重了这块区域的防卫,姜维出兵只能走别的路线;朝中丞相蒋琬、费祎对北伐不积极,得到国内的支持很少。后来魏国大军压境,他在剑阁死守,魏国大将钟会就是无法攻克,后来是邓艾偷渡阴平大军直达成都,后主刘禅主动投降才亡了蜀汉,即使是这样钟会还是奈何不了他,本来,到此为止,哪怕就这样结束,姜维也算为汉尽力了,是他自己还不甘心,想了复兴计划,说服钟会一起造反,最后计策不成自杀,同时也拖死了邓艾和钟会。姜维在诸葛亮死后,在漫长的时间里,在挤压的夹缝里,在难以逆转的大势下不断冲击命运,坚韧而执着

  诸葛亮与姜维,他们的不屈不挠、执着坚守、坚韧不拔是三国时期最明亮的火焰,他们真正的,为自己的理想,为了复兴汉室的大业,燃烧生命到了最后一刻。

  《文化不苦旅》读后感(二):腹有诗书方能文化之旅

  关于读书与旅行,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人有一句非常到位非常贴切话语注解这句名言:腹中没有书,你走万里路也只是邮差而已。事实上,最近旅行大热,但九城以上都是邮差,而且是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邮差,把旅行这样一件有文化的事情,变得极其枯燥低俗。但旅行不应该是这样子的,至少,不能全是这样子,普通人普通人的旅行方式读书人也应该有读书人的方式,而且读书人要有担当,那就是做出样子给众人看。方式之一,就是怀古,带着历史感去旅行。终于,有人愿意出来做这件事情了。著名作家马伯庸搞这本《文化不苦旅》,以重走历史著名路线为主题,致力于打造新的杂志,更是引领新的旅行方式。

  这本书的创刊号,选择了重走诸葛亮北伐之路,这个路线因为三国演义的风行,应该是最著名的历史线路之一。而且马伯庸本身就是三国迷,写过好几本关于三国的书,有知识储备,有个人情节,也就使得这本书更加令人期待。如果说韩寒的《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是公路小说,这本书则是公路旅行怀古杂志了。这条路线,起点当然是蜀汉的政治中心成都,重点是诸葛孔明仙去的五丈原,跨度极大,也为作者的阅历和扯淡拉开了空间距离。当然,这本书并非简单流水记述,还有很深刻分析,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形胜”,这就有点顾炎武《天下郡国利弊书》和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的味道了,尤其是后者的味道更重。比如分析诸葛亮的北伐策略,以及以秦岭为界的出与堵的策略博弈,都讲的绘声绘色,这是《三国演义》中没有的。比如分析剑阁,对于剑阁的攻守,都分析的让人身临其境,让人赞叹马伯庸确实有笔力。

  当然,旅行途中不能没有美食元素,这本书单开一章,介绍沿路的美食,当然,还有美食故事传说,如广元的凉粉与武则天的初恋故事,汉中酿皮与军工厂姑娘的故事,等等。这些美食和故事,也为读者去相关地方旅行提供了指导和帮助,总之,这确实是一本创意之书,据说该书下一步还有走丝绸之路、玄奘取经之路的打算,我们只能拭目期待了。

  《文化不苦旅》读后感(三):读书笔记——诸葛亮出的祁山

  偷懒,把自己微信号里的“古文观不止”的一篇文放在这,当读书笔记了。

  今天朋友圈被宁泽涛刷屏。想起小时候的男神——诸葛亮、赵云这些三国英雄作为一枚电视儿童,小时候最喜欢的三国、水浒、西游,三国中最爱的是孔明,代表的是聪明,那时还不太能理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些。赵云与周瑜、林冲被我归到帅的一类,近似武侠小说中的男主角。三国也是四大名著里最先读完的。

  可是最近越来越觉得,读并不代表读懂。诗歌流露感情心境需要偶然的神思触通,小说里复杂人性人生就需要年纪才能懂,而且每个阶段去看都有不同的感受。这也是名著的魅力厚度足够,才能经得起不断去揣摩,当年鄙视的吝啬之人,后来再看,可能就会觉得,哦原来当年他其实另有难处。如果只看表面快意恩仇了,却不是真正理解。年纪越大,也就越可以理解这些人生中沟壑

  三国对于我来说,最囫囵吞枣部分,应该就是地理。初中学历史,最喜欢看的是历史地图册,可是老师并不太讲,连考试也基本都不涉及这些东西。不过我喜欢翻,后来历史地图册还被我装订成册,现在不知在何处。这种喜欢后来也就变成手懒。

  前些天看马伯庸的文化不苦旅:诸葛亮北伐之路,重新燃起对诸葛亮北伐路线的兴趣。与当年相比,工具实在够多,百度卫星地图和谷歌地图交换使用,百度侧重在行政区划,谷歌里山河清晰。这样对比着,跟着这本书又走了一遍北伐之路。即使做笔记,子午道、骆谷道、褒斜道、故道、陇西大道还是只知大概。这两天因为看到有人将诸葛亮六出祁山混为六出祁连,于是又开始翻阅这方面资料

  地理除了资料与想象外,其实还是应该深入其地,才能真正明白优秀军事家的匠心。不过在那之前可以先用资料与想象排除一些基本错误

  祁山与祁连不该混为一谈,翻开地图,一目了然,祁连山西北东南走向山脉群,祁连山滋养了河西四镇: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可以说祁连山是伸进西北干旱区的一座湿岛,如果没有祁连山,内蒙古的沙漠就会和柴达木沙漠,可能就不会有河西走廊。正是祁连山积雪冰川形成的大河,滋养了北部重镇。在这里转引中国国家地理的一段原话:

  由黑河我想到了河西走廊的河流,是祁连山北坡流下来的一条条河流,养育了河西走廊的一个个绿洲城市,而且是一条河流对应一座城市。从河西走廊的东面算起,石羊河对应着武威,金昌市对应着大西河,张掖市对应着黑河,酒泉市和嘉峪关市对应着北大河,玉门市对应着昌马河,敦煌市对应着党河。甚至是河流水量的大小而不是所辖的土地面积决定了城市的规模。譬如因为黑河在这些河中水量最大,因此张掖也就成了河西走廊最大的城市。

  明人所著的《读史方舆纪要》中如此描述祁连山:祁连山,在甘州卫(今张掖)西南百里。山甚高广,本名天山,匈奴呼天为祁连也。汉元狩汉元狩元年,霍去病出陇西,击匈奴,至祁连,斩首三万二百级。《西河旧事》:祁连山在张掖、酒泉二郡界,产松柏五木,美水茂草,山中冬温夏冷,宜牧放,牛羊充肥,乳酪美好。故匈奴歌曰:夺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是也。今自张掖以西,其大山多以祁连名。

  如果去过青海的童鞋就很清楚,张掖西南百里的祁连山最具体的指的是哪座山。祁连县现在为青海,张掖为甘肃,而两者分界便是祁连山。却相离很近。这也是现在青海旅游线路,多是围绕青海湖后直接前往祁连,从祁连入张掖,走敦煌。

  那祁山在哪?找祁山,就要先找甘肃的天水。天水古时为秦州,多被划为陕西。天水、宝鸡、西安这又是狭长的富饶的一段地方。纸上观山,祁山在天水的左下,也就是西南处。出了祁山,也就意味着走出了茫茫秦岭。事实上,我们要说的三国时属于诸葛亮那边的汉中,现在归陕西。他们都被秦岭隔断。如果非要想象的话,秦岭就像一条绿到近乎黑的一条粗线,还要用铅笔不断加粗。要翻越这漫长的山系,古人有几条道路,也就是之前我提到的那几条道。对于驻扎在汉中的诸葛亮来说,要北伐,只能在那几条道路里选,子午道最快捷,但是这就好比打地鼠,魏国那边的军队不是吃干饭的,尤其是越靠近西安,大部队驻扎越多,可能刚出头就被打死。何况西边天水宝鸡那几块儿都是魏国的。所以这条道,诸葛亮基本不走。往西边走,紧挨着的几条线路里骆谷道也是尴尬所在

  那诸葛亮走了哪几条?

  三国志记载中,诸葛亮五次北伐。第一次军于沔阳,也就是今天的勉县。先是透露信息要走斜谷道取郿县,使赵云为疑军,据箕谷,曹魏的曹真大军拒之。结果诸葛亮亲自率领大军,西走阳平关,至沮县也就是现在的略阳,然后继续下辩(今成县),西和县,到祁山(具体怎么走,基本应该是按照这一路的西汉水在往上走),到这里也就算真正走出了秦岭,再往北就是下邽,属于富饶的地段,就是天水城西南,渭水南岸,陇西非常重要的产麦基地。这个地名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会再次出现。这次北伐,开局良好,可惜马谡街亭惜败,挥泪斩马谡。

  三国志中关于这次北伐记载是: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

  史书惜字如金,但马谡那“举动失宜”四字依然扎眼,先帝认为此人不堪大用,诸葛亮却用了他做关键用途,结果失街亭直接造成第一次北伐失利。也是这次北伐之后,赵云后退时烧掉斜谷道的栈道。这一切诸葛亮在之后曾经兄弟诸葛瑾抱怨:前赵子龙退军,烧坏赤堐以北阁道缘谷一百余里,其阁梁一头入山腹,其一头立柱于水中。今水大而急,不得安柱,此其穷极,不可强也。曹操也曾评价褒斜道:南郑直为天狱,斜谷道为五百里石穴耳。道路艰险,一方面让蜀国很难遭到魏国入侵,另一方面也让自己北伐举步维艰。

  那一年冬天,诸葛亮再次出兵,走散关,围陈仓。这一次有人分析,诸葛亮只是为了蜀汉联盟做的功课。一年里两次伤筋动骨,应该不是诸葛亮心中所想。

  诸葛亮第三次北伐,是去攻打武都、阴平,扫除走陇西大道的障碍。

  所以两年后,诸葛亮第四次北伐,还是走祁山。这是他二出祁山。按照史书中的说法,这次诸葛亮还联合了少数民族部属,当时曹魏正处于权力交接中,曹真有病,司马懿从荆州入朝,魏明帝派司马懿顶替曹真的位置,西屯长安,督张郃、费曜、戴陵、郭淮等。司马懿使曜、陵留精兵四千守上邽,馀众悉出,西救祁山。

  结果诸葛亮留下一部分和人打祁山,另一部分跑去上邽,就是那个盛产麦子的地方,割麦子去了。后来司马懿与诸葛亮在卤城战,一个产盐的地方。这一段也就与三国演义接上了。诸葛亮想与之战,司马懿不想打这场仗。可是张郃非打。最后数度请战。最后司马懿让张颌出战,结果是: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

  这次北伐的结局是: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

  最后一次北伐发生在三年后,诸葛亮应该察觉自己时日无多,并没有走他经营的祁山,而是从斜谷出,对于这次的路线也在司马懿算计中。祁山大战后,司马懿早就在天水那一块儿屯兵养马建兵工厂,诸葛亮自然不会再去撞枪口,只能不是陇西,而是陇东。“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今陕西眉县西南),则诸军无事矣”诸葛亮选择了五丈原。

  晋阳秋曰:有星赤而芒角,自东北西南流,投于亮营,三投再还,往大还小。俄而亮卒。

  最后一次北伐就这样结束。

  诸葛亮死后遗命葬在定军山,也是第一次出兵北伐的沔阳附近。

  插播一句,在找诸葛亮的时候,看到后出师表,竟然曹操与祁连有一次关系: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

  不过明显也不是祁连山。胡三省考证应为河北磁县的祁山,三国志曹操那部分,关于建安九年的故事这样叙述:夜遣兵犯围,公逆击破走之,遂围其营。未合,尚(人名)惧,遣故豫州刺史阴夔及陈琳乞降,公不许,为围益急。尚夜遁,保祁山,追击之。

  这样看来,祁连与祁山真是阴魂不散的关系。

  蜀道难,古人写,今人同样遇到,看看著名的宝成铁路观音展线的示意图就知道。人类面对大自然展现的勇气真的让人震撼与佩服。这一切即使不能亲往,但看图片便能感受一二。

  最后再说一嘴祁连山,中国国家地理曾经做过一篇稿子,将祁连山描为幕后英雄,山北用河水滋养的是历史,让丝绸之路成为可能。山南送来的是矿藏、美景。复杂来讲:祁连山对中国最大的贡献,不仅仅是河西走廊,不仅仅是丝绸之路,不仅仅是引来了宗教、送来了玉石,更重要的是祁连山通过它造就和养育的冰川、河流与绿洲做垫脚石和桥梁,让中国的政治和文化渡过了中国西北浩瀚的沙漠,与新疆的天山握手相接了,中国人在祁连山的护卫下走向了天山和帕米尔高原。据说张掖之名是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手臂与身体相接处)”之意。河西走廊就是中国之臂,它为中国拽回了一个新疆。没有祁连山,就没有河西走廊;没有河西走廊,就没有了新疆。这就是祁连山的意义。

  《文化不苦旅》读后感(四):如果出版商可以再有爱一些

  首先老实交代背景:我是一个三国迷,也是马亲王的粉(祥瑞御免),这本书我看的是Kindle版。

  读完这本《文化不苦旅》,有一种大大的失落感。这种失落感也许是建立在与另外一本及其相似的游记的对比之上,也许是建立在对于“无图”这件事的耿耿于怀之中。

  这部Mook由3部分构成,李志的开篇,马亲王的游记和斯库里的吐槽。重量级的内容自然是马亲王一路之上的见闻。李志的开篇书袋气甚重,斯库里的吐槽其实可以拆散标注在马亲王的游记中。

  对于游记而言,我能够感受到马亲王的诚意。他已经尽力在用文字描绘他的所见以及所感。然而这种努力越是郑重,就越凸显得图片以及图示的重要。

  实体版本我没有购买所以不能置喙,Kindle版本里那真是“一图不染”。很多让马亲王“豁然开朗”的场面更是让我时时处于一种“隔雾看花”的焦虑之中。楹联、书法、山川地貌,行军路线......且不说照片地图,哪怕是手绘的草图也是一张也没有的啊(Kindle版本)。难道这就是电子版比较便宜的缘故?

  没办法,只能拿起手机重新打开微博对着上面的图来管中窥豹。这种焦灼感不亚于一本《中国国家地理》活生生改版成了《青年文摘》。可是,《青年文摘》也有少量的配图好吧?

  马亲王的这一路上也时常在感慨,有些景点,古不古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爱。借用到这本书上呢,可以看出来马亲王是相当的有爱,但是不知怎么的,制作方和后期的编辑仿佛就是很无感。这绝对是烧火棍子一头热。读了电子版的我,很难有买一本实体的冲动感。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本叫《三国志男》(【日】佐久良刚著)的游记。当初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是受到了极大的触动和震撼。有这本书作为前车之辙,《文化不苦旅》能成这个样子,我也只能相信是出品方没有爱了。

  其实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收获还是颇丰的,马亲王对于诸葛亮数次北伐的梳理是我获益最深的地方。倘若此书能辅以大量的图片、图示。再加2星又何妨?

  2017.01.11(写于工作间隙之中)

  《文化不苦旅》读后感(五):资深三国迷告诉你亲身访古那些事儿

  文/友竹

  一直以为,无论一个人或一处景名气多大多好,唯有亲身探访过才有发言权。读书时有门课叫做“文献检索与田野调查”,听名字就知道这课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体验,因此成为大家的最爱。

  这门课让大家知道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董源笔下的“平淡天真,一派江南”绝似江西进贤地区的真山真水,而非传统意义上所说的金陵山水风光;丹阳南朝齐梁陵墓石刻的现状;南唐二陵里的地宫壁画及各种陶塑工艺品等等。只是在亲自看过之后,不免感叹当地保护措施的不给力。

  如果对某地某人拥有特殊的情节,人们往往会萌生去看看的想法。而亲自前往拜访的好处无疑是很多的,不仅会加深了解,有时候还会更正之前的认识。正如马伯庸在书中一直强调的那样,了解了山川形势,从古人的简单选择中,我们能看出他们的性格和苦衷。从《文化不苦旅》的第十一站开始,越发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

  诸葛亮北伐用兵永远遵循的一个原则是依水而行。他第一、四次攻打天水,不走铁堂峡,而是以木门道进兵,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走木门道可以把漕运水系连通一气,如此一来,无论是进攻时的后勤补给,还是撤退时的顺流而下,都对蜀军大大有利。

  若非亲身探访,他们绝不会想到在木门道那么偏僻的地方也会有一座武侯祠。而且在这座武侯祠里还能欣赏到“极好的对联”——比起其他武侯祠里长篇累牍的歌颂、评议来,这副对联……让人读之如嚼橄榄,回味无穷。

  据资料显示,这座武侯祠始建于1996年,还因资金问题一度停工。里面没什么文物,因此也无名气可言,连旅游攻略都鲜少提及。虽然他们没能进去参观,只是在门口坐了一会儿,仍然认为它古意盎然,并感觉恍惚间回到了那个时代,似乎见到了丞相在此地的经历,体会到了他的用心良苦和功败垂成的心情。

  离开木门道,他们奔天水而去。在去往天水的途中,又被偶然发现的大地湾博物馆惊呆了。用作者原话讲是“一开门,我登时就窒息了”。但是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如此迷人有范儿的博物馆,平时却极少有人来参观。一来因为周围没有著名景点,游客难以专程跑来考古;二来交通不便,感兴趣的人不是那么容易自驾过来。嗯,真是太可惜了。

  终于要到传说中的街亭了。马谡大意失街亭可是在三国故事中相当出名的。作为诸葛亮的学生,马谡在最后一次北伐中被诸葛亮冒着极大风险委以重任,结果却让丞相叹息和失望。实地考察过马谡所要面对的地形和对手张郃的实力之后,作者分析了马谡在巨大压力之下失去方寸后做出的错误指挥,也指出了马谡失败的根源:他把老师最最重视的水源这事儿给忘了。

  街亭之后,他们向关山进发。一路上又被奇妙的自然风光震撼了。何谓“层林尽染”,一路相随的茫茫山色给出了答案;何谓“碧空若洗、绿草如茵、辽阔无垠”,关山草原又及时给出了解释。其实,在他们重走丞相北伐路的旅途中,种种意想不到的奇遇又何止这些呢?所以,奇妙、惊喜、震惊这些词出现的频率才那么高呀。亲身探访的文化不苦旅,你也值得一试。

  《文化不苦旅》读后感(六):文化旅行中的徐霞客

  以文化为基点,宣扬自己的人生理念、历史观念等,是一种亘古不变之事,也是一直不变的历史潮流。马伯庸主编的这本《文化不苦旅No.001:重走诸葛亮北伐之路》正是因为源于内心对诸葛亮的一种敬仰、执念而开启的艰难文化旅行。旅途虽是艰难,但是在梦想面前,一切都不是问题!

  《文化不苦旅No.001:重走诸葛亮北伐之路》严格来讲应该算是一本游记,一本关于诸葛亮的文化游记。诸葛亮在中国文化中,接近于神化的形象,自从其出世以来,颇为时人和现在的人所敬仰、膜拜,像山东沂南还有诸葛亮文化节等等,研究诸葛亮的学术论文、专著不在少数。也就是说,从理性的角度我们队诸葛亮的了解已经到了纤毫毕现的程度,但是从感性的角度,似乎对他的了解却是零!马伯庸等人的《文化不苦旅》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白。他们沿着诸葛亮的脚步,从四川成都一路北上,从感性中寻觅着诸葛亮曾经走过的路,在他走过的路上分析着他的心情、历史,一切就那么自然地鲜活生动起来!

  若不是专门去走,谁又有时间、精力及财力最关键的是兴趣去重走诸葛亮之路呢!若不是马伯庸他们抱着文化的心态、探索的心态,那么我们今天看到的就是一本纯风景类、心灵鸡汤类的游记,而不是地理和历史之间关系的精准分析、正史和野史之间的飘逸甄别。甚或我们可以说,马伯庸他们在这里开启了一种新的旅游方式!

  作为一本游记,因为有了一个核心内涵,所以看似日记体的游记其实却是系统性严明地围绕着诸葛亮这个文化内涵、方向呈单向性延展。这种严明的体例,呈现的是严谨的披着游玩、寻找外衣的学术态度!“闭门造车”的学术态度虽能取得一时的成绩,但却难长久!唯有亲历方能理解的更加深刻!每一副楹联、每一处景点、每一个讲解、每一个惊险……都在向我们全面再现着千年前的诸葛亮,也就了解了他为什么七擒七纵孟获、为什么成都叫锦城、为什么诸葛亮是殚精竭虑忠臣的代表、白帝城托孤的意蕴……

  历史不再,但是历史的痕迹却遍地可寻,用文化的视角寻觅这些痕迹,也是给予历史的尊重,也是给予后代的财富。

  《文化不苦旅》读后感(七):不好意思给差评

  选题很不错,书名起的好,文字欠火候,有文无图耍流氓,写的随意又粗糙,沾了余秋雨的光,趁了诸葛亮的明,封建余孽不可取,不知为何称亲王。买了这样的书,花钱倒不很心疼,就是放在书架上觉得像吃饭吃出了苍蝇。

  豆瓣发评论也很可笑,短了还不给通过,要说一本书的好坏还用得着很多字?这是在考验评论人员的耐心?本来就已经很窝心,哪还有心情来长篇大论?难道你是要让我搞个--我的一张大字报?怪不得评论都是好的多。

  最恶心的是书中说向北走不说向北走,非要说个向南的反方向走,这是搞笑吗?这是幽默吗?这不是扯淡吗

  《文化不苦旅》读后感(八):嬉笑重走“北伐”路 皆成文章

  看到《文化不苦旅》的书名,百分之九十的人会先想到余秋雨的那本《文化苦旅》,不过如果你翻开这本书,就会发现,苦和不苦在于一个“不”字,马伯庸主编的这本杂志系的厚书籍,其实跟《文化苦旅》的几毛钱关系就在有几个字重复上。余先生的《文化苦旅》甫一开篇,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讲的是王道士的故事。整本书行文的风格也是肃穆和严谨的,和从前的大多数的文化类书籍差不多。马先生这本书倒是借了余先生这本书热度的东风了,不过却整体是嘻嘻哈哈,走走看看皆成文章的态势。

  重走三国北伐路,我想这太符合马伯庸的口味了。我算不上有多了解这位作家,但是如果你看过《三国机密》自然而然的会心领神会——这厮要不是铁杆骨灰级三国粉,绝对写不出这样的一本书。写三国同人的书多的简直海拉海拉的,但是我得说句自己的公道话,我看了那么多于三国有关的书,小说里,《三国机密》算是翘楚。最主要的是,依托三国这个背景的故事,他编的合情合理,而且风格似有延续,有悬疑有期待,没有看下部一直是我的遗憾。在读那本书的时候,我甚至有种小窃喜,那是只有三国迷们才会懂得的心理。

  然而,等我读了这本Mook创刊号之后才发现,我这种三国粉也就是玩三国杀级别的粉丝。很多东西不是忘了就是一知半解,我对地理不感兴趣,有时候东南西北也分不清,对于马伯庸在文章中信手捏来的典故,《三国演义》的里的原文简直就是知之甚少,遂顿悟了,想要重走历史文化道路这件事,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了的。我不知道重走丝绸之路或者玄奘取经之路,马先生和他的小团队还能不能这样从容、激动和所到之处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对接,但是我知道,这一次的”不苦旅“他肯定会走的很精彩。

  诸葛亮北伐这段情节,向来是我在读《三国演义》(我只是演义粉,其实没有读过《三国志》,汗颜呀汗颜)最不喜欢的情节之一。说起原因,可能和身为女性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作为女性,可能天生就有对战争比较抗拒的心理。再加上整个北伐,实在是太悲情。神一般的诸葛亮死在半路,走之前还留下一篇上学时候非让去背诵但是真不愿意背诵的《出师表》,一路上的艰难险阻,百姓的悲苦,简直就是不忍卒读。在我的阅读理念里,诸葛亮一死,《三国演义》就算完了,而且年少时,实在是看不下去,诸葛亮这样的人物竟然让司马懿这种人给算计了。马伯庸作为男性,可能在看待北伐这段要比我这样的女性读者客观许多。如果我有机会去四川,也一定会拜访武侯祠,但是却不一定去看剑阁,庞统墓是肯定不会去的。有些地方,在时光的洗涤下,已经斑驳陆离。如果真的还有前朝的遗风,我会更害怕看到悲壮姜维留下的痕迹,而就我个人而言,我还真不太喜欢姜维其人。祁山总归要去看看,因为对《三国演义》来说,祁山实在是个太具有意义的地方。

  这一路跟着马先生四人行重走丞相的北伐路,我也重温了一下自己的三国世界。马伯庸说庞统那段特逗,说庞统这人得到一个类似 “他人还蛮不错”的评价。当年我看《三国演义》的时候,看到庞统这一段,别提有多憋屈了。一个声名在外和诸葛亮齐名的人,刚出来好戏份还没上演就“咔嚓”一声死了,让人有一种如鲠在喉的难受劲。后来年岁大了,也明白了,卧龙凤雏如果都在为蜀汉效力,似乎是不符合人类历史的发展。就像“既生瑜何生亮”,人生不完美,历史也不会完美,朝代更是,不可能所有的都占全。庞统之死大概也是历史的选择吧。

  北伐之路漫漫,但是两千年后,借助现代交通工具和大众传播工具,一切都变得更easy也更快捷,没那么枯燥也没有那么苦大仇深。我只是建议马主编应该加些脚注或尾注,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二元次迷,都知道伊谢尔伦是什么的。别自己写的高兴,说的兴起,不顾读者啊,毕竟,边看边百度也怪累的不是。

  《文化不苦旅》读后感(九):记录这段北伐路

  成都【有成都武候祠】-

  雒城(在今广汉),德阳【有白马关,庞统祠、墓】-

  剑阁【剑阁,剑门关,平襄候祠、姜维墓,大、小剑山,七十二剑峰】-

  昭化、汉寿(都在今广元)【费祎祠、墓】-

  汉中【昭欢(有朝天峡),七盘关。汉中博物馆。石门栈道。】-

  沔阳!(在今勉县)【定军山下诸葛墓,马超祠、墓,沔阳武候祠,】-

  沮县(在今略阳)【……】-

  祁山【祁山堡,祁山武候祠】-

  天水【木门道武候祠,街亭】-

  陇山(陇山北为六盘山、南为关山)-

  陈仓(在今宝鸡)【秦岭西侧的陈仓故道/散关故道】-

  五丈塬【五丈原武候祠】

  《文化不苦旅》读后感(十):三国迷的热忱

  大学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老师花了半个月时间死磕《三国演义》。他是山东大学的博士,也是地地道道的骨灰级三国迷,他的博士毕业论文就是关于三国的,所以讲起他的最爱来像是遇见老情人一样的激情无限,滔滔不绝,将满腔热情倾泻了出来。正史、野史、演义信手拈来讲了个遍,课堂秒变火爆的说书现场,不时响起掌声,结束时还煞有介事的让我们且听下回分解。

  我对打打杀杀的三国演义本没什么兴趣,但愣是在老师的影响下硬着头皮读完了它。那时候看的粗略,读完后脑子里只留下大概印象,具体的细节都没怎么记住,看的稀里糊涂的,以至于现在读这本重走诸葛亮北伐路的书总有种似曾相识但又陌生的感觉。

  我花了十几天死磕这本书,读的很是费劲。我的知识储备本就不多,对诸葛亮北伐的细节也忘得差不多了,边读边百度,进度堪比蜗牛。书上给出的地图不够详尽,图片不够多,部分古迹的地形地貌不能突出的显示出来。作者身临其境,对地形有清晰的直观,能够体会古人做出某项决策的原因,但是我却有时云里雾里,分不清东西南北,死活跟不上作者的思路。除去这点不足之外,这本书的优点还是多多的,瑕不掩瑜,死磕的过程中我也收获不少,其乐无穷。

  马伯庸也是个三国迷,怀着对诸葛亮的敬仰,对历史的认真走上了这条文化之旅。从字里行间能看到他的遗憾,他三番五次提到由于时间和行程的紧迫,他不得不忍痛割爱,舍弃了不少景点,只选择更加有价值的地方来参观和拜访。这对于一个三国迷来说,是不小的损失。

  作为资深三国迷,马伯庸让我见识了他知识面的广博。每到一处景点,他都能抖包袱似的抖出不少相关的史料来。那些陈芝麻烂谷子读起来都觉得无聊,不知道他怎么记得住记得牢。他有时是地方志专家,介绍某地地形地貌来,还会讲某地地名的演变及来历;有时又化身史学家,将历史上和某地相关的史料集中起来,将正史、演义、民间传闻分别讲讲清楚,澄清误会,还真像大白;有时候又是诗人,解释开古迹楹联的学问,分析各路题词的优劣。他活跃的客串演出,让这本书变得很有趣,减少了枯燥感。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即使书读的再熟也有不明白地方,也会产生很多疑问。然而身处古迹之中,所有关于地形地貌的抽象描述都变成了直观的视觉,用脚丈量过艰难险阻的道路之后,瞬间就会理解古人做出某种战役决策的原因,也理解了他们的苦衷,对于古人有了更深刻的感情。

  以前对于交通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没有直接的感知,读完书后才不得敬畏古人面对自然险阻的坚忍与勇气。

  在北伐路上多是连绵起伏的群山,陡峭的悬崖,行走困难,单单看上一眼那险峻的山峰,心里就会产生畏惧。即使科技已经如此发达的现代,要凿隧道修铁路公路都面临很多困难,古人愣是硬着头皮在那险象环生的地形里修建起数条的栈道,他们付出的牺牲与拥有的勇气不知道要几倍于今人。充斥在心中的,除了敬畏还是敬畏。

  从五次北伐的具体细节里,诸葛亮的形象变得鲜明起来,不再是史书上的那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能概括的了的。他已不是大家熟知的那个足智多谋,羽扇纶巾的潇洒后生,而是一个肩负蜀汉生死存亡责任的一国重臣。他的每个决策都是谨慎再谨慎,保险一道连着一道,他要的是稳扎稳打,没有十足的把握不会轻易出兵,他不能拿十万蜀军的性命与蜀汉的存亡开玩笑。正因着这责任,他夜以继日,宵衣旰食没命忙碌,惩罚超过20杖的决策他都要过问,每日的工作量大的惊人,饮食却少的可怜,连对手都怜惜他。出师未捷身先死,从书中能体会到他的不甘、失落以及放不下的责任感。

  这次文化之旅,满怀作者的热忱,也解答了他不少的疑问,对诸葛亮的理解与敬仰也多了几分,偶有遗憾,收获仍是满满。羡慕作者的同时,真希望也来一次和他一样的旅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