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1915,中国表情》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1915,中国表情》读后感10篇

2022-03-15 11:01:3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1915,中国表情》读后感10篇

  《1915,中国表情》是一本由杨红林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页数:2015-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1915,中国表情》读后感(一):人有雨伞,我有大头

  拿到《1915中国表情》这书手后,笔者最先想到的就是《万历十五年》,当然不同的作品并不能简单作一比较,但显然比较是阅读的一种乐趣,这和“历史上是否有新鲜事”完全无关。

  历史也有点娃娃脸儿,那也是说变就变的,从势去势,很是重要,大人物们尚且把握不好,我等小民只配道听的份。历史人物,百年之后的声誉,近世的风吹雨打,只能由一己担当了,袁大头现在还蛮值钱的吧?有道是:“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人有雨伞,我有大头!”

  《1915,中国表情》读后感(二):历史舞台上的生旦净末丑

  历史舞台上的生旦净末丑

  ——读杨红林的《1915,中国表情》

  一百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短短一瞬。而在追求梦想的旅途中,却经历了百转千回。在1915年的民国政治舞台上,帝制,还是共和?始终是摆在袁世凯面前的两条路。作为当时国内最具实力的人物,袁世凯应势而起,与革命党展开合作。其中,固然是因为清王朝大厦将倾的形势所迫,但“革命”岂有先后?评价或衡量重要的历史人物,需要有一定的标准,那就是必须坚持历史辩证唯物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坚持重点论。像袁世凯这样复杂而又争议颇多的历史人物,尤应如此。

  事实上,民初之中国之所以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是多方博弈的结果。1915年的袁世凯之所以迅速崛起,再至其最后败亡,无一不与共和有关。因为革命,袁世凯被清廷“晾晒”了三年多。如果清廷和南方革命党人不把政权交给袁世凯,“永不使君主政体再行于中国”的目标岂能轻易达到?所以,中国进入共和时代,以及辛亥革命能用最小的代价完成终结两千年帝制目标,袁世凯是“厥功至伟”的。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数一数二的治世能臣,是民国史上的开卷英雄,是比老狐狸还老狐狸的老狐狸。揆诸历史,杨红林先生对袁世凯的研究,不是就事论事,就人论人,而是非常重视人与事的内在联系,不仅重视人与事所处的历史环境,还以比较的方法,把民初之中国与世界历史的长河中去考量,这种拉大放长因果关系的大历史手法,无疑扩大了研究袁世凯的视野,增强了说服力,增加了趣味性、可读性。

  尽管“袁世凯当时之所以能走上照哦跟你过政治舞台的最前沿绝非偶然”,但在分析这一问题时,杨洪林不是简单的、轻易的下结论,他认为袁世凯赞同民主共和是机会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结合。“在辛亥革命之后的最初几年间,国内外舆论几乎一边倒地认为只有袁世凯才是中国政局稳定的保障,以至于就连革命党内许多人都认为孙中山不适合出任共和国总统一职。”

  其实,对共和制不了解的又何止是袁世凯呢?全国上下不也抱怨、发牢骚说共和政体让社会崩溃,“民国不如大清”吗?就连报章上也鼓吹“共和政体不合国情”。对此,孙中山也只能感叹:“今中国国民四万万,其能明了了解共和之意义,有共和之思想者,尚不得谓多。”正是由于袁世凯对共和制到底适不适合当时的中国不明就里,加上一连串政治事件的刺激,更加坚定了袁世凯共和制不适合中国的念头。

  发表于2015年6月6日《沈阳日报》第6版万泉

  2015年09月13日华西都市报第0a12版:四川书评

  http://www.wccdaily.com.cn/shtml/hxdsb/20150913/302629.shtml

  《1915,中国表情》读后感(三):百年回望,1915风情录

  中国人很有十百千的整数情结,每逢重要历史事件过去满某某整数年的时候总要大张旗鼓的纪念一番,以志铭记历史的意思。1911年辛亥革命百年的时候如此,今年抗日战争胜利70年也同样如此。当然,抛开种种纪念仪式的严肃意义不谈,通过十年、百年的时间跨度来回望一下历史,作一下对比,总还是别有一番意趣的。

  人类历史连续不断,每年都有大事发生,每一个年份都是平凡而又特殊的。2015年,往前一百年,是1915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员杨红林的目光就定格在了这一年。他说,他要以几个重要历史人物的“表情”为切入点,以这一时期相继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为衬托,对他们在1915年前后的所作所为进行梳理和分析,在为他们卸下教科书中所给予的脸谱化评价的同时,探寻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力图为我们勾勒出1915年的历史图景,进而考量那个特殊年份所蕴藏的历史玄机。

  印象中的民国是积贫积弱、外侮不断的,也是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但这本书却让我对那段历史有了一个更深、更全面的认识。那个时期不光有屈辱的“二十一条”,也有毕桂芳和陈箓舌战恰克图,恢复对外蒙主权,还有现代班超徐树铮于1919年10挥师出塞,收复唐努乌梁海等领土。那个时期不光有战乱的破坏,也有建设与发展,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中国展品获得奖章1218枚,大奖57枚,位列奖牌第一;在上海的第二届远东运动会上中国儿得足球、排球、游泳和田径赛四项锦标,以总分93分获得第一;朱启钤对于北京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改造尤其让人难忘,正是有了他才有了著名的长安街。

  当然,写民国的书自少不了政商名流和学界大家的逸事趣事,这本书同样如此。段祺瑞的歪鼻子、黎元洪的硬骨头、怪杰辜鸿铭的狂傲、报人薛大可的命运起伏、中国“罗宾汉”王金发的遭遇、总统女门生沈佩贞的“桃色门”,还有孙中山与宋庆龄的革命婚姻、蔡锷与小凤仙的传奇故事等等,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份里,每个国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活着,而且活得丰富多彩。

  百年的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进程。追古思今,我们今天循着历史的脉络去回望百年前的今天,并不能只是为了获取一些饭后的谈资,以发泄对当下的不满。穿过百年的历史云烟,通过审视那一副副的历史“表情”,我们能够看到他们面对自己所处时代的问题和挑战,所给出的答案、所作出的努力,以及所遭遇的挫败。那么,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作为他们的后人,又该有什么样的历史担当,将在历史上留下些什么?给后人留下一个什么样的表情呢?今昔的对比,更让人深思……

  《1915,中国表情》读后感(四):评——杨红林《1915中国表情》

  《1915,中国表情》读后感(五):浅淡读后感受

  写不了高大上,只能写写自己读后的小小体会。

  喜欢看野史,但对于课本上哪年几月几发生了什么大事,有点记不住。所以更爱看一些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

  作者很有心,将百年来间的各个重点人物,故事,抽取得都很以味,也让我们这些人可以通过此书了解到这百来年的重大历史变化。即生动也形象,还原了历史人物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生。

  《1915,中国表情》读后感(六):百年回看,烟雾散

  十多年后,我在阅读《1915,中国表情》的时候,想起了我的高中课本,不禁内心充满悲伤。历史终归是人以客观事实为材料主观的创造。十多年后,我们终于知道黄继光其实是堵不了枪眼的,董存瑞炸碉堡也有待考证。虽然那年代的人有信仰,但是也做不了日本动漫人物,在濒死的时候,灵魂顿悟,精神超越了肉体。对于袁大帅的看法,不也正是如此吗?历史是真的吗?我们伏案苦读,我们考了第一名,我们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老师说,谁谁历史学的好。哦,十多年后,我突然发出一声冷笑——到底是不是学的好?我们连学的是不是”好‘都不知道。

  在《1915,中国表情》中,袁世凯回归人性。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纠结的政治家、军事家。签订《二十一条》之后他的发言令人动容,他并不是一个完全的卖国者,奈何当时的国运正衰。奈何结束帝制的中国大地一片涂炭,奈何当时迷蒙中的中国人并不真正懂得“德先生‘和”赛先生“。隔过一百年的尘埃往回看,我们中国人是应该有这样悲悯的情怀和用更宽容的心态去评价这个人。至少在我看来,他已经走出了我的高中历史课本,他不是那个我在高中时期愤恨的历史人物。

  掐头去尾的八十来天,让袁大帅彻底沦为笑柄。九泉之下,他怕是也是悔青肠子,更加不明白到底哪里出了错。说白了大家都是为了这个国家好,但是怎么样才是最好,当是时,谁都不知道。

  今年整整一百年,在这个时候回看一百年前的中国,这片大地到底收获了什么?又改变了什么?至少,我们慢慢的睁开眼睛,正视那最真实的,中国表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