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你心柔软,却有力量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你心柔软,却有力量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6-06 20:1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你心柔软,却有力量经典读后感10篇

  《你心柔软,却有力量》是一本由长江文艺出版社著作,39.80元出版的264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5-4-2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你心柔软,却有力量》读后感(一):文已尽而意有余

  文已尽而意有余

  泊南

  著名歌手孙楠在电视剧《木府风云主题曲中曾唱道:“传说中的净土……曾经模糊幸福,越来越清楚。”而散文中的净土,则是充满禅意睿智哲理的散文大家林清玄莫属。他的散文清新隽永,颇有“清水芙蓉,天然去雕饰”之势。

  林清玄被誉为“中国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取材广泛,从花草树木风土人情,从红尘俗世写到曲径通幽的禅院,无论家庭琐事还是国家社会文字简约而凝练,一言一语都显得从容不迫。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你心柔软 却有力量》 全书共六辑,选取了作者不同时期代表性作品,可谓一盘色香味俱全的饕餮盛宴

  林清玄的创作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初期的纯文学创作,中期的禅味颇浓的菩提系列,和晚期的“繁华落尽”的时期,这个时期也是作品最为成熟的时期,已成天然之势。而这几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在《你心柔软,却有力量》中,读者都可以一饱眼福,如《飞入芒花》,《莲花汤匙》,《柔软的心》,《飞鸽的早晨》等等。

  读林清玄的文字必定是一杯清茶,一曲舒缓音乐相伴最好,这样方可体会出他文中的真意。他的文,如清风拂面,老酒微醺,带着那种惬意和怡然。《温一壶月光下酒》不时会想起张九龄《望月怀远》诗中那句“不堪盈手赠, 还寝梦佳期。”古代恋人可赠送的满手月光,在这里却用来下酒,不但没有焚琴煮鹤之感,反而多了一些悠然自得。伴着走心的《飞入芒花》,如同清茶一般,微涩的苦味中伴着生活中的一点甘甜

  人生中总有起起落落,林清玄中年遭遇婚姻危机,三年的居士生活,使得他的作品 “如入无我之境”,充满禅味。《飞鸽的早晨》中,弟弟放走了哥哥所有的鸟儿体现的正是佛家倡导的“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的慈悲为怀。珍爱生命,让我们能以菩提心来看待因缘包容人间,注视世界

  世界总是在不断变换的。2009年4月,在北京电视台《五星夜话》节目中,林清玄把“浪漫”拆解为“浪费时间慢慢走”,“浪费一些时间散步,浪费一些时间吃饭,浪费一些时间一起喝茶,这是浪漫。”经历了人生起起伏伏,林清玄的话语中带着洞察人生的睿智和思考蝴蝶沧海,繁华落尽,终于修得一颗《柔软心》。

  林清玄在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时候曾经说过:“我整个写作过程中就是把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气觉,培养的更敏锐而已……”所以,他在创作过程中,已经不仅仅是在为了创作而创作,而是全身心感受生活的结晶。当我们读他的文中的时候,确实有一种“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感觉。这就是文字的魅力,文字的力量。

  《你心柔软,却有力量》读后感(二):愿我的心柔软却不柔弱坚强却不坚硬

  这本书是从林清玄的几本散文集中挑选出来编制成的,我这些年似乎少有静下来看一大厚本书的时光,零零散散看得最多的文学类型就是散文,这本书里竟发现了几篇曾经读过的林清玄的作品,颇有点老朋友相见的感觉,很是亲切,也体味出不一样味道

  林清玄亲自为这本书做了一篇新序,我看的时候先是止不住地笑,后来又有些伤感印象中林清玄是个结合诗意禅意的人物,却未曾想到也是个不折不扣吃货,说起小时候的毛蟹,形容的比大闸蟹还要令人吮指回味。不过想来确实小时候的味道总是让人怀念的,再加上记忆的美化,和再也难以吃到的现实,让小时候的味道带上了梦幻一般的色彩。他会为了一碗拉面大老远地去领号码牌,排队等吃,不过与我们排队时浮躁心情比起来,他多了一分平和从容。因为知道人生有许多事是值得等待的。他也会思念妈妈的手作汤圆的味道,遗憾再也吃不到纯正的味道。每每思念妈妈时,吃一碗相似味道的汤圆,幻想着时间停留在妈妈下汤圆的那一刻。

  他说希望自己写的每一个字、每一篇文章都洋溢着柔软心的香味。我看完后觉得他成功做到了。他的切入点可以细微到一个汤匙打破或是树木枯萎,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看在眼里却没有放在心上的小事物,他都能捕捉到,并且能悟出一番林清玄哲学,我想作家也许就是要有一颗比常人纤细敏感的心吧。但是我也很憧憬这样的内心,世界在眼中定是缤纷的。

  说到纤细敏感不得不说到林黛玉了,那首葬花词实在是看得人心疼,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年轻时大概会不理解花落了有什么值得如此感伤,而今才明白黛玉的借物抒情。但是我并不憧憬做如黛玉这般纤细敏感的人,为落花流水感到伤感是感情丰富的体现,但是会去葬花的黛玉,则却有些痴情了。

  希望我也能拥有一颗柔软心,至柔至韧,包容一切。这里引用书中的一段话,追鹿的猎师是看不见山的,捕鱼的渔夫是看不见海的。眼中只有鹿和鱼的人,不能见到真实山水,有如眼中只有名利权位的人,永远见不到自我真实的性灵。不想做一个只看到最后终点却忽略沿途美景的人,人生路上我想带着一颗柔软心边走边看,路途崎岖或是世间诸多诱惑时也能够不偏不倚,坚强面对,毕竟柔软的心最有力量。

  《你心柔软,却有力量》读后感(三):生活处处皆禅悦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如何应对世间纷纷扰扰,求一安静平和之地,看看林清玄《你心柔软 却有力量》吧,修己身、修己心,以柔软之心包容万象,修世间之禅。

  林清玄,台湾高雄人,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在中学的时候,林清玄是我很喜欢的一位作家,可能是源于其许多作品被收入课本,读来既能开拓视野,又能兼顾功课,那时读来觉得他的文字清新秀丽质朴自然,很是喜欢。但慢慢的对其印象就弱了许多,不再需要应付考试,就觉得他的散文太过规范循规蹈矩的感觉。

  最初对这本《我心柔软 却又力量》是带着一种回忆好奇的心情翻阅的,想看看作者修行之后的文字,直至看完,才发觉文字虽然似曾相识,却又大为不同,禅意浓浓,使心安宁

  全书共六辑,选取了《柔软的心》《温一壶月光下酒》《黄昏菩提》《不是茶》等48篇不同时代表性作品,因此众多篇章中对于早期的作品虽然很美,但总觉得少了些特点。而对于那些禅意浓郁的文字,从生活中窥见的点滴感悟,我是更偏爱些的。正如作者所言“在每一寸的时光中都有欢喜,在每个地方都有禅悦。”

  如第四辑中《发芽的心情》一文,作者从果园中的经历写起。从果树的采摘,到秋叶凋零的感伤,再到春日新芽的顿悟,作者的心情几起几落,收获的是期待发芽的心情。冬日寒冷,跨过去了,春天也就不远了。“虽然有时静夜想想,也会黯然流下泪来,但那些泪在一个新的春天来临的时候,往往成为最好的肥料。”而《学看花》一文,又是另一种感觉。以南怀瑾居士,谈少年时一心想学剑的故事,引出了“学看花”这一境界佛学故事中关于“细行”的解释,又通过弘一大师先学看花,再学看牛粪的故事将其延伸,告诉我们的正是“会看花的人,就会看云、看月、看星辰,并且在人世中的一切看到智慧。”。看这些文章,总让人在佛理禅道中顿悟生活之真谛,如捧一杯香茗,冲去俗世烦忧

  对于茶,我一直是无缘由的钟爱的,于是作者书中几篇与茶有关的文字甚得我心。《不是茶》中对日本茶道大师千利休茶道精神的解读及千利休教导儿子两个故事,在说“人文与自然和谐乃是环境最高境界”。随后关于千利休孙子宗旦的故事,体现的是由花开花落到“色即是空”的境界。书中一个个佛理故事,和一段段机锋对答,都让人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日本茶道与禅道永远是连在一起的,如果说茶起源于中国,那么在日本茶道的发展在吸收了中国茶文化之后形成了自己的独特味道,在中国我已很难见到正经的茶道文化了,即使喝茶人众多,又有几人入道,茶禅一道,玄妙之极。

  这是一本适合在午后或午夜,沏一杯香茗,听一段梵乐,慢慢品读的书。不一定从头看起,随手翻开一章,即能在浮躁奢华中感到一缕清风,在生活中品味丝丝禅意。作者用他特有的禅理交错的的文字,描写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带我们初窥这“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美妙境界。

  《你心柔软,却有力量》读后感(四):柔软心是莲花

  文/九如花生

  林清玄30岁前得遍了台湾文学大奖,后入山修行。其散文文笔清新恬淡情感醇厚自然,后期的“身心安顿系列”和“菩提系列”更是多了一份佛法禅意,让人沉醉其优雅文字的同时,也得到许多启发与顿悟。

  《你心柔软,却有力量》的封面上,几位小藏僧盘坐于地,倚在淡绿的墙下,各自手捧一本书安静地阅读。这画面让人感到,柔软的心,确有力量。

  读林清玄的文字,总觉得似月光荡漾在水面上,偶有花瓣树叶飘落,内心也随之泛起浅浅的波澜。或许,这种感觉就是柔软吧。这本最新散文选集,分六辑,选取了作者不同时期代表性作品功共48篇文章,向我们道述了柔软的力量。

  人生有得失,我们总免不了在失去什么时悲伤叹息,但倘若我们有一颗柔软心,便会明白,得与失只是因缘的无常,有时只是过于在乎了。非常喜欢的古董莲花汤匙破碎了,心里念着,也不过是泥土做的。柔软心,是一种坦然

  《飞鸽的早晨》一文中,听了老师讲的关于生命的故事,弟弟放走了哥哥抓来的鸟儿们,晨曦照来,大地苏醒,心潮澎湃。柔软心,是一种慈悲。

  柔软心还是一种记忆,儿时少年的记忆。在茅房里怀着虔诚的心情咕嘟咕嘟喝下两瓶汽水,心满意足地打出气嗝儿;红心番薯,不仅是一家人果腹之物,也记录父亲背影和那个年代萤火虫飞入芒花,诉说母亲忍耐,那也是属于母亲的光泽。这些是林先生柔软的记忆。

  柔软心使我们认清自己。

  真正的生活品质是一种求好的精神,不是丰富、高档的物质生活所能企及的。没有泛滥的攀比和奢靡的炫耀,自己要在有限条件下寻求“该条件最好的风格方式”,创造出“愉悦多元的心灵空间”。同时,也要保持理想的远景,不管顺境逆境,常怀感恩之心认真努力积极向上

  柔软心还使我们洞见人生的智慧。

  不必欣羡象征富贵吉祥牡丹,只要真实纯朴喜爱鸡冠花也是一种美好认知。果树被剪枝,尽管流出汁液,尽管要忍受冬日的严寒,但它们仍等待着春天的发芽,人也要这样。

  其实,人生诸多智慧皆在平常生活之中。看花赏月,焚香喝茶,因了柔软心的细腻,皆可得感悟,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正如林清玄在《柔软心》中所希望的那样,书中文字“洋溢着柔软心的香味”,感情诚恳真挚。文章里亦引用了很多佛家故事与箴言,使其透着智慧禅机,令人回味无穷。比如“人圆即佛成”,华严境界的四法界,等等。

  感觉得到,林清玄是在用自身的经历和感悟向读者传达着柔软的真谛!

  经历着人生种种,柔软心帮我们沉淀思想杂质,保持着心中的清明,我们以从容的心态不断超拔自我,不疾不徐。这就是柔软的力量!

  林清玄说,“柔软心是莲花,因慈悲为水,智慧做泥而开放。”是啊,柔软心是莲花,是菩提花。拥有一颗柔软心,便可智慧地生活,幸福地生活

  如有转载经授权后方可,请豆邮联系本人或fy861705974@qq.com。

  《你心柔软,却有力量》读后感(五):看到两面性

  作为一个快三十岁的老女人,熬夜看完一本书与我而言,既是一种折磨,又是一种欣慰

  林老师的散文,也是父亲学校图书馆开始读的。于我而言是平静心灵的良药,虽然当时年幼。当然,我也不排除像弟弟描述的一样,小心入了佛门哦。

  林老师的生活,我实在不知道是要经过多少艰辛,吃过多少苦才能到了如今的第一流。但是,昨晚焚香、煮茶、深夜看书,听着窗外的风声,觉得自己实在是许久未如此平静过了。

  书中引用了一个例子,说两个武士森林里见到一面盾,一人说是金的,一人说是银的,两人相争不下,用剑伤了对方双方倒下时,终于看清,两人都没说错,又都错了,因为盾是一面金,一面银的。是啊,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都不能只看其中一面,要换位思考,要看到事物不一样的地方。看人更是如此。

  上周参加了一次部门内部的局部小聚。所谓局部,就是去参加了一个不同圈子的人的聚会。即使一个十几人的部门,现在也已经分成了三派,还好我是中立一派,我只做自己。那天参加的其中一个圈子的聚会。酒过三巡,心思沉重的人已经开始挖坑,心思简单的人,不小心就掉到坑里去了。甲引起话题,谈论部门A。乙顺着话题,亦表示了对A的不满。然后突然惊醒看到我。因为,我与A是多年同事,尤其调来这个部门,更是相依为靠的好友。而A与乙,同为部门副经理,互相存在竞争关系。至于甲,大抵是因为,他与乙是同学,同样的关系背景,同样的经历,却一直未被提拔。

  我看到的甲,是个想要贪图便宜的人。晃晃悠悠跑来北京出差,打着各种名号, 却一连三四个月,连一些基础工作都没能完成。我猜测他引来这个话题,无非是想让乙和A两人相互争斗,他来取渔翁之利。

  乙其实是个踏实稳重的人,在这个部门与总监是老交情,为了能被提成经理,先是辞去工作,然后一个月后高薪高职再被聘回。但比较相信身边的人。在我看来,尤其是酒后失言这件事儿,做的有点儿失了身份。

  至于友人A,已经是企业的老员工,但因为调动原因,来了部门暂任副职。并非是他偷奸耍滑。而是他与乙所要分担的工作,各有不同的侧重点。

  他因为是企业老人,所以主动要承担相对有问题的公司业务,业务量小,但是需要承担的风险大。他推给乙的公司业务,业务量大,但因为一直以来管控好,几乎没有风险。其实酒局中我就思考过这个问题。若是当时我和A在一起,我必然不会让他接手风险大的公司业务,那是一毁毁一生的事情。当时很想说,为何大家不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观看这个问题呢?我内心为友人委屈。回来后我一直保持沉默。想让他提防甲,又不知该怎么和他说让他去和乙做一次很好的沟通。

  而这件事,让我对甲的印象更加不好。表面的大度虚心,实在无法逆转这样背后小人的行为。以上有点儿题外话了。

  《你心柔软,却有力量》读后感(六):柔软心起于慈悲

  林清玄先生的散文仿佛有魔力,能用文字代替时间去触动人的内心,带领着读者穿越时空,从现在忽而就回到了过去,正在其中体味之时,又忽而超越至未来,正当惊奇之时又稳稳的回到了当下,这种飘忽不定的感觉既不让人感觉轻浮,也不让人察觉他的玄妙,就是一种清而灵的实在感。

  林先生的人生经历亦如其笔下的散文一样精彩、非凡,而立之前就已遍获台湾各文学奖项,正值功名成就之时又得机缘,能深入佛法而探究生命究竟的意义。

  《你心柔软,却有力量》,这本精选集收录了林先生不同时期的文章,读者可以在其中读出前后两个不同感觉的林清玄。

  一个是情深意浓真切之至,宁静的文字如珠落玉盘般撩人,又如醇厚的之酒,品出百味人生,此间的浪漫无一不是他内心真情实感的流露。

  另一个林清玄意境幽远而超凡,满怀悲悯的关注着众生,细说着因缘的聚合,缓道出苦乐的根本,往来于寂静之处却又不离凡情,心质柔软,品如莲花净染无碍。

  望文生义,佛教对林先生的影响已经到了不言而喻的境地,而最为深远的定是当年他入山修行深入经藏的薰习的那三年。正当人们认为他还在山中享受着“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的修行生活时,他却再入凡尘,而伴随他从山上下来的,还有觉醒的自性,对佛法和生命终极意义的认识。

  下山初时他四处参学,其间思想与风格逐渐形成,而后的十余年他写成了“菩提系列”,从之前对生活、情感的人文关怀,上升到宗教对生命的究竟关怀;他的文章还是那样优美,但却多了一份灵性,他用积极入世的心态去向读者解说佛法精妙所在,帮助人们远离世事的纷乱,看清内心的迷惘,以找到生命真正的寂静处。

  如他文章《一只毛虫的圆满》中,谈到了对“佛”的理解:“当一个人的心志能往山上走,不断的转化,使一切负面的情绪都转化成正面的情绪,他就不是一般的人,而是觉行圆满的佛了。”

  山上下来的林清玄,如自己笔下的那只毛虫,学会了转化烦恼,找到了生命的意义――人,应当趋向于生命圆满的追求。觉行圆满就如一只破茧而出自由的蝴蝶,没有了烦恼的缠绕内心清净而柔软。

  柔软的心如何产生力量,如果觉得矛盾,问题便在于对佛法教义的不理解,因为佛教的柔软心起于慈悲,而慈悲的真实含意――予乐,拔苦,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同感其苦怜悯众生,拔除其苦。一个能给予人快乐,拔除其痛苦的人,自然是一个有智慧的人,所以佛教的柔软是包容、是随顺、是宽广,更是智慧,而智慧恰恰就是内心力量的源泉。

  《你心柔软,却有力量》读后感(七):心怀柔软,方知世界之慈悲

  柔软,让人学会包容。

  柔软,让人心怀慈悲。

  柔软,让世界暗香盈袖,

  如四五月的蔷薇满架绽放。

  翻开林清玄的《你心柔软,却有力量》,和着淡淡的墨香,如赏月般幽静清美。那些“入梦、入魂、入心”的文字,一点一滴缓缓沁入你的心灵,慰藉着布满伤痕的灵魂。

  “他的作品饱含了深远的禅意,如同潺潺流水的中国风景水墨画,而清净、素朴、清新、智慧、幽怨恰是当今大陆社会极度缺乏的精神。”我很倾慕林清玄文字中的禅意,每遇不顺,寻一静寂的夜里,静静读之,烦躁和不快便会在字缝当中消匿,只剩菩提花开的幽香。

  他的文字值得我们在悠闲的午后捧着一杯清茗细细品尝,书中显现的博大的悲悯情怀更会让你对这个世界饱含热情。正如《清净之莲》写到:“柔软心是大悲心的芽苗,柔软心也是菩提心的种子,柔软心是我们在俗世中生活,还能时时感知自我清明的源泉。”

  心怀柔软,方知世界之慈悲。

  《你心柔软,却有力量》读后感(八):柔软人心的芬芳文字

  高中时代,在校图书馆的一份无名小报的文艺副刊里读到了林清玄先生的文章,题为《有风格的小偷》,着实喜欢,印象深刻。那一会的偶然相遇,让我开始时时留意,后来在《读者》、《青年文摘》等期刊中又不断地品尝到了先生文字的甘美。但完整地阅读先生的散文,还要从这本最新精选集《你心柔软,却有力量》(长江文艺,2015.4)说起。

  林清玄先生曾在他的文章里说道,“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我觉着此语鞭辟入里,能为文字的良莠画出一道金线。写文章的真髓不外乎真性情的流露,以引起读者感情的共鸣。如果文章缺乏真情实感,文字只会流于浮夸与矫饰,变成卖弄和炫技。没有情感注入的文章犹如行尸走肉,有形而无神,难以动人心魄,启人智慧。在入情入理的方面,林氏散文堪称典范。一个个真实的小故事折射出一个个朴实无华的人生道理,这形成了林清玄散文的文体特征。

  这种特色已广为人知——先以情动人,后以理服人——且影响深远,以致国内的中学语文教科书和学生学写作文都以此为模板。林先生为文多采用社会中的活生生的实例,轻而易举地便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让人读后心有戚戚焉,感慨良多。而且他极善于从中提炼出精辟的生活哲理(特别是佛理),令人醍醐灌顶,读后恍然大悟。像书中《幸福的开关》、《一只毛虫的圆满》等等文章都与佛家生活禅的思想是一脉相承,为迷茫和困惑的世人打开了一道解决生活乃至生命的苦恼的通路,从中我们习得禅机,敞开心扉,容纳世间万事万物,欣赏生灵的美好,用饱满、柔软的心来面对浮燥、混沌的世界。

  夜深人静,读着林先生的散文,心中总能涌起一股暖流,荡漾全身,消除一天的身心疲惫,同时生出希望的光芒,为明日的生活加油助力。据先生说,他少时立志写作时母亲曾告诫道,写东西要“有趣味的你要多写一点,与别人分享;辛酸的少写一点,留着自己晚上回房间里哭就行了。因为人生已经够艰辛了,人家来读你的文章,应该从你的作品里得到安慰,得到启发,得到提升”。所以我们看到,林先生的文字总是充盈着满满的正能量,透着淡淡的人性的芬芳,悠远而清丽,会让人渐渐远离庸俗与污秽的侵扰,变得柔和、淡定、从容、积极,笑看风云变化,悟得禅理。

  2015/05/28

  thanks.@柒书坊(http://site.douban.com/240998/)

  《你心柔软,却有力量》读后感(九):若心柔软,自有禅意在心中

  若心柔软,自有禅意在心胸

  ——读林清玄《你心柔软,却有力量》

  文/梅江晴月

  因了朋友胡家的推荐,迫不及待地买了林清玄的最新散文精选集《你心柔软,却有力量》,那些仿佛长着触角的文字,在寂静的深夜里悄无声息攫住了我的心灵,让我徜徉于林清玄大师的人生智慧之海中,惬意、柔软、从容……

  全书一共分成了六辑,分别是“修得一颗柔软心”、“白雪少年”、“温一壶月光下酒”、“心美,一切皆美”、“人间有味是清欢”、“从容彼岸是生活”,光看书的目录中每一辑的名字,心就要醉了。清净之莲,生命的化妆,修得一颗柔软心;在梦的远方,迷路的云,飞入芒花,白雪少年;正向时刻,云散,温一壶月光下酒,清风匝地,有声;一朝,发芽的心情,学看花,心美、一切皆美;忧欢派对,味之素,清雅食谱,人间有味是清欢;来自心海的消息,欢乐悲歌,拥有,从容彼岸是生活。每一辑,每一篇,都让人感觉到了那一颗充满力量却又柔软的心。

  一个善于观察的作家才能写出如此打动心灵的文字吧!不经过困苦,如何会得知每一粒米都充满幸福的香气?多少爱美的女性爱化妆,可又有谁领悟了生命的化妆?多少人养花种草,又可曾感悟到发芽的心情?林清玄大师用他细腻的观察力,写出了一篇篇美文。若心柔软,处处莲花开,处处能体味到世间的美好。“唯其柔软,我们才能敏感;唯其柔软,我们才能包容;唯其柔软,我们才能精致;也唯其柔软,我们才能超拔自我,在受伤的时候甚至能包容我们的伤口”。

  纵观全书,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文字始终离不开“禅”的领悟。从书的第一篇中《柔软心》所叙述的“日本曹洞宗的开宗祖师道远禅师,传说他航海到中国来求禅,空手而来,空手而去,只得到一颗柔软心”,到《清风匝地,有声》讲述中国禅师和日本禅师一起乘船到濑户内海,从而因海水的问题二争锋相对的故事;从《幸福的开关》中有源禅师和大珠慧海禅师的对话启示我们找到幸福的开关,到《一只毛虫的圆满》中论述圆满的人自然投生到佛的净土、菩萨世界;从《拥有》中星云大师对于佛光山所属的智慧回答,到《欢乐中国节》三位修行者的人生态度。这样的例子还能找出很多,可见处处都透漏着人生的禅意。我想这和林清玄曾有一段时间到山中修行是分不开的,这让他的文字透着空灵和智慧,充满了对生命和人生的深刻领悟。

  读林清玄的文字,最适宜夜深人静之时。那一刻,没有嘈杂的人流和车流分散注意力,没有无数的琐事烦扰着身心,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平息心情,完整地放松心灵,或是读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或是读一段充满哲理的文字,或是读一段对人生或世界的深刻思考,跟随着他充满禅意的智慧文字,抵达心灵美好的空间。若心柔软,自有禅意在心中。一分柔软,两分禅意,三分宁静淡然,如此,生活便美好永远。

  最后,令我欣喜的是,朋友胡家是本书的责任编辑,因此我很仔细地把书中的个别文字失误拍了照片传给他,算是将来再版时我的小小校对贡献了。

  《你心柔软,却有力量》读后感(十):人间有味是清欢

  林清玄老师的文字,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相信伴随了很多人的学生时代。而为什么他如此高产呢?又是为什么他的文字能如此广泛的被采用呢?好奇的人不止我一个,所以常常有人请他写出写好文章的范本,而这正是这本散文精选的由来。

  如果拿“怎样写好文章,有没有好的范本?”这样的问题来问作家的话,想必一千个作家会给出一千种答案,但是林清玄老师的回答,我是极赞同的,他说“文章,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并没有固定的来源,但是,文章也不是难以捉摸的,作家的生活也与一般人无异,只是感受更灵敏一些,感情更细腻一些,感觉更柔软一些,感动更深刻一些.....”是啊,哪里有什么范本,只不过是多用心一些,多去发现生活的美好而已,然后用心记录下来,便是一篇好文章。

  看完整本书,我们不难发现,一树一花,一茶一莲,任何细小的美好,都没能逃过林清玄老师的眼睛,他用心在感知着这个世界所有美好的生命力。生活本不缺少美好,只是我们总是容易把自己陷入黑暗中,让抱怨、悔恨、无助、彷徨、怀疑占据了自己的内心,何不放下一些执念,回想一下生命中那些美好的人,美好的瞬间?比如,文中一再提到的番薯,那都是作者有关家的记忆,有关温暖的记忆。

  林清玄老师的文字长短句错落有致,修辞手法恰当有力,文字优美又不浮夸,这本散文集汇集了他的许多篇经典之作,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我最喜欢的是有关他的母亲和他的父亲的,特别是那篇《飞入芒花》。从自己的无理取闹,到母亲反常的生气,到父母的半自由恋爱,再到母亲辛苦劳动照顾一家老小,以及陪母亲一起看萤火虫飞入芒花的星星点点。这让我想起我的妈妈,都是一样的质朴的劳动妇女,但是对自己的孩子确实无比的热爱与付出,她们没有太多文化知识,或许不能在事业上给我更多帮助,但是她给我最温暖的爱,最踏实的心安,因为那是我们不可替代的母亲。最朴实的感情,才是最真挚的最有力量的。

  每个加班的深夜,翻开林清玄老师的散文,总是会有一种心安,再嘈杂的凡尘琐事,终会过去的,人总要给自己的心找一个栖息的地方。面对失败挫折,总是会看一些成功励志学来给自己打鸡血,但是我想我们更需要这种“心灵鸡汤”,淡淡的文字,轻轻地诉说,让心愈加柔软起来,拥有一颗柔软又不失力量的心,才能以四两拨千斤。学会体味生活,感悟成长,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谁都曾经是一个“白雪少年”,想和三五好友“温一壶月光下酒”,畅谈古今多少事,想要“修得一颗柔软心”,慢慢发现“从容彼岸是生活”,“心美,一切皆美”,生活让我们体会到“人间有味是清欢”。

  :个人感觉,封面可以换一个更搭,更禅意的画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