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李英爱的晚餐》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李英爱的晚餐》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6-06 21:0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李英爱的晚餐》经典读后感10篇

  《李英爱的晚餐》是一本由李英爱 / 洪主英著作中国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23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李英爱的晚餐》读后感(一):最平淡的美 最真切的爱

  最开始打动我的是封面上最普通不过的生活细节,是母亲孩子呵护,不仅体现洗手这件事,尽可能的选用的木制材料和与自然和谐相处,无不体现着这位母亲对于生活的态度

  这位母亲就是李英爱。我相信有很多人一开始是对这个名字陌生的,她是谁?当我翻开书页,读到李英爱正是《大长今》这部最开始被人熟知的韩剧的女主角“长今”时,不由得感慨当年那个清秀的小宫女,如今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了知性妈妈了。

  而第二个疑问也随之冒出心头“为什么要讲述她的晚餐故事?”而后借由这本图书,才忆起了当年看大长今时一幕幕,还有始终忘不掉的是那一桌桌丰盛的韩式宴席

  如果说什么能够让人变好?我想爱一定是最多人选择答案。出于对家庭,对孩子的爱,李英爱在居住环境上选择了淡泊的田园,在事业学会取舍,而践行的这一次美食之旅也是为了孩子能够吃的更好。这一直都是我最向往的生活:栖息于自然,陪伴爱人

  事情有了美好起因固然很好,可过程艰辛的。这本书不单纯地是在介绍英爱准备的晚餐,同时英爱也花费特别多的心思阅读相关的古籍,同样也介绍了由古至今韩国的饮食文化,也加入了英爱一些有趣想法,就好像在读这本的时候真的随着纪录片视角前行,对推介韩国的饮食文化有很大的作用,也让人更想前往韩国这个国度一探这些别样的美食以及美食背后存在的故事。

  可能我们接触最多的韩国现代的饮食文化,但韩国作为中国的邻国,在古代时,也有很多习惯是和中国相通,所以也特别记得英爱有是不是在文章中穿插一些和中国饮食文化的比较,很接地气。当然了,书中有一些观念和我们还是存在很大差异的,比如宫廷等级差异从吃可以判断出,对于那些部分自是不必计较。

  而对于吃,现在大多数人都喜欢复杂制作工艺,其实不然,自然提供给我们的事物本身就带有自身的一种自然的味道,所以古时人们追求食物的制作时保留一种最原始的“鲜”,品尝食物就是与自然对话、接触的过程。这本书同样也倡导一种“自然”与“美味”的和谐,这是一种健康而值得我们学习生活态度

  有人说,做饭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我想,为爱的人准备食物,是生活中最平淡的美,最真切的爱。好好生活也是需要花费心思去完成的一件事。

  当然,这本书同样也存在一些做得不好地方。比如排版方面图文混排书其实需要设计师花费特别多的心思。这本书的图文混排在某些页数里有一些不足,导致不能很好地阅读一整篇的文字,是不是会被突兀插入的图片打断。

  《李英爱的晚餐》读后感(二):生活的态度,决定优雅

  封底李英爱的笑容,还是如《大长今》那么氧气美女

  李英爱在生完宝宝后,和家人搬到城郊,照顾家人起居参与同名电视系列节目

  开始研读韩国古代美食著作,探访韩国各地寻找韩国传统美食并录播古代美食的制作过程。

  读韩国美食历史的时候,就很有趣,里面穿插了很多中国古代的美食发源,

  比如“满汉全席火锅”,古代朝鲜王朝受了古代中国的启发,繁衍了自己独特的美食。

  很喜欢李英爱对家的诠释。让子女亲近大自然,搬到城郊,陪伴孩子成长

  为家人下厨,守护家人的健康。家中“断舍离”式的装饰风格客厅仅一个大桌,

  又是饭桌也是写字桌。空出来的空间,给孩子自由的玩耍。同时,自己也没有被杂物

  拥挤,而占去空间的压力感。

  书的后几面,有她代表韩国,招待外宾的韩服照片,笑的美极了,淡雅百合

  《李英爱的晚餐》读后感(三):美食也是一种文化推广

  李英爱是很多亚洲观众都知道的演员之一了吧,因十年前出演《大长今》而被很多人所熟知,我没有看过《大长今》这部电视剧,但是却知道李英爱。现在这位知名演员已经是一对儿双胞胎的妈妈了,在前两年拍了一部名叫《李英爱的晚餐》纪录片,现在又将这本书的幕后内容集结成我们看到的这本叫《李英爱的晚餐》的书呈现在我们面前,说实话这部记录片我没有看过,但是我看了这本书之后特别想看看这部纪录片。 我们常说韩国是个小国,但这个国家的文化输出能力却是特别强大的,不说别的,就看现在比较火爆的娱乐节目大多都从韩国买的版权,为什么我们和韩国的差距这么大,网上曾说中国的娱乐节目和韩国差十年,经济发展程度、电视制作人员工作模式思维方式有差距这些原因都有,但是有一点是让我很佩服的,就是韩国著名演员非常专注于推广自己的国家和自己国家的文化。曾出演过《冬日恋歌》的男演员裴勇俊,他曾在2010年写过一本名叫《寻找韩国之美的旅行》的书,从韩国的饮食、文字等许多方面对韩国进行了介绍,裴勇俊先生多事情自己亲力亲为,然后进行介绍。而今李英爱女士也做了同样的事情,她在《李英爱的晚餐》这本书书中提到当时同意拍这个纪录片,也是想让孩子了解韩国的饮食文化,文化是需要传承的。 一个国家的文化需要传承与创新,首要的还是传承。 不论是否正宗,我觉得韩餐馆几乎开遍全中国,以前是石锅拌饭、大酱汤,现在是啤酒和炸鸡,好像大家对韩餐的热情从未减少,如同《李英爱的晚餐》这本书中所描述一样,韩国饮食最大的特点就是精致,这也是韩餐受人喜爱的原因。国人调侃韩国连泡菜都有一百多种,而我们的美食种类要比韩国多很多,但是我觉得在文化传承方面却相差甚远,真希望我们国家也能有这样的纪录片和书籍出现。 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为什么端午吃粽子,为什么大年初七吃面条,为什么二月初二猪头肉?孩子可以不吃,但是不能不知道,文化并不等同于学历,一本毕业学富五车并不等于就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了解自己的国家才会爱自己的国家,我特别喜欢韩剧里韩国人常说的“我们国家怎么怎么样”,让人听着很舒服,对自己的国家高度认同,这是因为他们了解自己的国家,所以才会深爱自己的国家。

  美食也是文化,所以也需要传承。

  《李英爱的晚餐》读后感(四):时间的美食之韩国饮食文化

  ----读《李英爱的晚餐》 文/纪汐

  提起韩国美食,大家脑海里想必浮现就是红辣辣的泡菜,五彩的拌饭,光洁透亮的打糕,嚼劲十足的烤肉(口水一直往回咽下)。

  《大长今》的播放,让韩国美食正式进入了中国人的视野,也让中国人记住了饰演长今的李英爱,一举成名后,李英爱基本上就淡出了中国人的视线,开始了自己的婚姻生活。而时隔十年,李英爱以“韩国饮食文化宣传大使”的身份录制了《李英爱的晚餐》的纪录片,并取得了良好的收视率,由于电视篇幅限制,这本书更详尽的介绍了李英爱和创作团队6个月期间挖掘韩国饮食文化的历史与内涵的过程。

  本书共3部分,分别从王的御膳开始追本溯源了解韩国的味道,最终确定了韩国饮食文化的内涵,乃是沟通融合,让我们在李英爱的带领下,了解了不一样的韩国饮食文化。

  在第一部分里,有这么一个场景,首尔宰相宴会上,那10个值20吊钱的甑糕,需要‘将洗好的红枣去核,再挖出部分枣肉后用小火蒸,将牛肉、枣肉以及产自平安道边界附近的野参拌匀后压紧,放入蒸好的红枣中,枣的两边在分别嵌入一颗松子。才做出来枣的甑糕。一个小小的甑糕,需要如此繁复的流程才能做成,也难怪婢女姗姗来迟。让我们不得不感叹韩国人对于吃,真的是精益求精啊。

  当然第一部分最主要的还是探索君王餐桌上的秘密,通过跟韩福丽老师的学习,我们才了解到原来季节不同使用餐具也应有所不同,而作为闻名世界的韩国酱,更是让人如数家珍根据食物的不同,需要使用的酱料也是千差万别的。例如,花酱,陈酱,初酱,中酱,鱼肉大酱,吵辣椒酱等。而君王每天的御膳有五顿,分别为初朝饭,早膳,日膳,夕膳,夜膳。而由于这些膳食食材都是采用全国各地进攻食品制作而成,所以通过每一顿饭是可以了解到民生收成情况。因为一桌丰盛的御膳意味国泰民安反之亦然。我想这也是中国与韩国君王最大的区别吧。

  而韩国作为中国的邻居,从元朝开始由蒙古成吉思汗统一了中国后,也逐鹿了朝鲜,并由此打开朝鲜的国门。由于蒙古以肉食为主,当骑着马占领世界的蒙古族踏入朝鲜时,也带来了饮食和服饰变化

  作为韩国另一个特色食品---烤肉,我们更能从中窥视到蒙古是如何唤醒韩国人沉睡的肉食DNA.韩国的烤肉亦是经历过时间的验证,从诞生到成为一个民族饮食文化的代表,其中包含了很多因素。饮食是一种有生命的文化。

  甚至作为烤肉的原料,肉类的做法更是百家齐唱,煮、蒸、炒、煎、熬、风干、腌、烤等,如闷罐烤肉其实和蒸排骨差不多,蒙古式牛肉干就是风干的,烤牛心,那是一道美味,雪夜脖,你还不得狂咽口水,暖炉会,更是冬日里不可或缺的饮食美景。而想要吃到这些,更多时候,你需要学会等待,等待时间在它们身上生出年轮。方能一尝美味。

  虽然我们已经在快餐林立的市场中,已经快忘记了何为美食,《李英爱的晚餐》就如舌尖上的中国,告诉了我们一个不一样的韩国美食文化。

  《李英爱的晚餐》读后感(五):韩国颜值最高的“氧气美女”李英爱,阔别银幕十年复出首部图书,

  韩国颜值最高的“氧气美女”李英爱,阔别银幕十年复出首部图书,讲述SBS《李英爱的晚宴》未尽的故事!

  这是一本有关美食、爱和生活之美的书,也是展现女神最美生活姿态之书。

  书中,很好地呈现了女神最有爱的面貌——爱家庭、爱美食、爱一切令人心欢喜文艺日子。抛却辉煌浮华,女神从不食人间烟火般的“氧气美女”,莞尔变身为洗手做羹汤的“森系妈妈”,栖居村庄过最淡泊的田园生活,享受着一切自然的馈赠,把所有的时间都浪漫在最美好的事物上,比如美食、比如耕种,比如陪伴……让生活变成最本真的样子

  美好的生活,大抵如此。

  惟愿,你我都在来自女神这最特别的爱里,感应到生活的美,能过得更好,更欢喜。

  《李英爱的晚餐》读后感(六):通过李英爱来了解韩国的饮食文化

  十多年前的热播的《大长今》捧红了韩国女明星李英爱,让李英爱在中国几乎也成了家喻户晓女星了。李英爱的确长得美,“氧气美女”绝非是浪得虚名。《大长今》已经让我们初步了解了朝鲜王朝的一些宫廷饮食文化,尽管电视剧中提到的一些药物、食物的准确性存疑。但毫无疑问的是,这本《李英爱的晚餐》让我们中国读者进一步了解了韩国的饮食文化,而且可以这么说,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对韩国的饮食文化的历史脉络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

  2009年,李英爱步入了婚姻殿堂,随后有了一对龙凤胎的儿女,为了让自己的儿女能有一个可以回忆童年家乡,孩子出生后,一家人搬到了汶湖里,在小村庄里过着简朴的生活。孩子还小,需要母亲温暖怀抱为此,李英爱拒绝了多次工作的机会。这次接拍《李英爱的晚餐》这部纪录片,也是想为孩子们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留下一个跟韩国饮食相关的记录。正因为李英爱对拍摄这部纪录片的全身心投入,才有了一本书,来讲述同名记录片未尽的精彩故事。

  为了拍好这部记录片,李英爱再次拜访“宫廷饮食研究院”的韩福丽老师,拍摄《大长今》时候已经跟韩老师有所接触。为了更深入了解君王们的日常饮食,李英爱深入了学习阅读了唯一的一本记录君王们日常饮食的文献,1795年由正祖十九年著成的《园幸乙卯整理仪轨》。这本书对膳食的文字记载和图片,让李英爱认识到,御膳并不是想象中的山珍海味。朝鲜王朝的君王们的饮食还是比较朴素的。在书中列出了正祖御膳桌上的一些菜肴,从现在看来,还是相当朴素的。朝鲜时代的士大夫文化是比较发达的,王室和士大夫的文化交流也促进宫廷饮食与民间饮食的交流。对韩国人来说,一起吃顿饭包含了多种意义,一起吃饭是分享联络感情行为

  人通过饮食得以延续生命,饮食文化绝对是一种有生命的文化。先腌再烤是韩国肉类饮食最大的特征。为此,李英爱努力寻找韩国肉食调料起源。为此,特地赶到冰天雪地我国东北三省。牛肉是韩国肉食文化的转折点对了深入了解一千年前蒙古族饮食对韩国饮食的影响,李英爱特地到蒙古寻踪。真是勇气可嘉。

  作为韩国拌饭大使的李英爱,通过自己的努力,对推广韩国的饮食文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美人讲美食,一种不错策略,“秀色可餐”,是也!

  《李英爱的晚餐》读后感(七):从韩国饮食中思考中国饮食

  这本书讲述的电视纪录片《李英爱的晚餐》背后的故事,在看书之前,我并没有看过这部纪录片,不过,看完书后,倒是特别想看看。我不知道我国有没有类似的美食纪录片,追溯食物的历史,在看书之前,我也从未想过我们的食物是如何演变成现在的吃法,中国的饮食文化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只是觉得一切都那么的顺其自然,好像不需要去深究。

  《李英爱的晚餐》这本书倒是给了我全新的一种认识,让我觉得我国的文化源远流长,为什么不去关注一下这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呢?难道是因为中国菜太有名不需要宣传了吗?我想我们不应该固步自封,而应该通过进一步的认识,去更爱我们的菜系并为之骄傲。

  这话虽然有点远,但是却也很现实吧。这种想法起因是《李英爱的晚餐》中有这么个场景,说佛罗伦萨这个城市没有一家韩国餐厅,这倒是让我大吃一惊,因为在我们的周边有很多的韩国餐厅,而且韩剧又那么的流行,这样看来,或许也只是亚洲盛行吧,在欧洲,在意大利,在佛罗伦萨这个城市里可能并没有吹起过一阵韩风,因而有中国餐厅、日本餐厅,而没有韩国餐厅。这不禁让我联想,不知道在那些小国家小城市,比如刚果,这类的地方有没有中国餐厅呢?

  而要更好地去宣传中国菜,我想至少我们自己也应该对其有所了解。因为韩国离中国很近,而且古时候文化交流也较为频繁,所以在饮食方面也会出现交错的现象,在《李英爱的晚餐》中不乏讲到中国的一些事情,例如说李英爱在拍《大长今》时,有一个场景是要为明朝的朝使做一桌满汉全席,这是个穿帮的镜头,因为真正的满汉全席是在清朝的时候才有的,明朝根本没有满汉全席的说法。对于“满汉全席”我也只是知道指菜多,却从未想过出处,更为深层去理解到底满汉全席是指怎样的菜呢?现在连韩国人都知道的事情,我作为中国人却不知道,的确有些惭愧。

  饮食也是一种交流,古时候,中国、韩国、日本文化饮食的交流,使得三个国家在餐饮上有些方面是相似的,例如说烤肉、火锅,只不过,各个国家的烤肉都结合了自己国家特色,慢慢演变成如今的模样。就如书上所说:“饮食就是这样,不仅通过各个民族的交流而发生变化,也会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正如如今的中国菜系,有八大菜系,也是渐渐演变过来,看了《李英爱的晚餐》,我又重新看了一遍《舌尖上的中国》,更希望有更多的纪录片能够让我们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

  《李英爱的晚餐》读后感(八):韩国饮食纪录片的故事

  韩国饮食纪录片的故事

  读《李英爱的晚餐》/by烟波浩渺1980

  要说这本书被它吸引就是因为李英爱,当时是多么迷恋韩剧《大长今》,韩餐美食炫目、画面唯美、服饰精美,励志+爱情的戏份至今都记得电视剧的画面,也因此喜欢了电视剧中的长今和扮演的演员李英爱。尽管现在不看电视剧好多年了,就以她出镜的形象来说还是记忆深刻,李英爱很符合韩国女人温柔贤淑的形象。那皮肤,那形象举止都让人觉得看着很舒服。不过韩剧的出场的人物皮肤都显得特别好,就是长篇家庭剧也是如此,基本上出场一次换一身衣服,换一次装扮。相比之下国内某些剧集两三套衣服从头穿到尾,真是不敢恭维。

  李英爱从之前的氧气美女到如今的森系妈妈,婚后期间专心照顾家庭和孩子。从影视明星、代言韩国拌饭宣传大使到拍摄纪录片《李英爱的晚餐》,从忙于演戏工作到洗手作羹汤的妈妈,李英爱的形象在不断转变,与岁月有关,与孩子们有关,与家庭相连,角色变得更加亲民。

  本书是写纪录片《李英爱的晚餐》背后的故事,从她如何参与到纪录片的过程,到寻找韩餐美食秘籍,即是饮食寻根之旅又是生活的体验,她的文字既不高深也不唯美,字里行间透着认真和热爱生活的态度,书中没有贬低与中、日之间相关的饮食渊源,只简述了三国间饮食习惯的对比,从书中可见其浓烈的民族自豪感。文字生活化,带着女人特有的细腻感,帮助我们的了解韩餐的独到之处。想当年的端午申遗之争,其实让很多人注意到很多问题,之所以争说明什么?说明一方面很重视,别的方面也暂且别论。当这事情发生之后,我们自个不是也重视起来了吗,看来还是需要争,不争不抢显得没意思。是不是这个理,哈哈。韩日的某些共同点也是令人佩服的:不论是在文化和饮食方面,将一个专业做成一个特色体系,研究全面、细腻、认真。如书中的韩式烤肉、如日本的茶道。我当然不会夸大别家,来贬低自己热爱的文化传统及风俗习惯。他山之玉总会引人反思。

  本书主要是叙述韩国味道的寻找之旅,类似于《舌尖上的中国》,原片子我没有看过,只能透过书的记录感受一二。对于吃货来说,是不分国别和民族的,以“好吃”为主。李英爱作为韩国味道的寻找人,通过查访民间美食高手、查阅古籍、走中国东三省、蒙古追本溯源、去菜市场、去小吃街等不同形式发现美食的渊源和历史传承,从王的御膳到两班大家的饮食餐桌,再到自己餐桌,从饮食哲学到邻里交流等多方面展示韩食的别样风情,食物从王室到民间、从御膳到小吃,结合历史资料和精美图片,通过点点滴滴的记录,带来飘香的一路韩国美味之旅。

  作为中国的读者阅读本书,可以把它当做是与韩国美食相关的历史故事及李英爱的工作心得。读起来简单轻松,没有高密度文字,闲暇时翻翻。当看到书中一些韩国历史文化典籍,都是用汉字写成,顿时也有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是闲话)。

  韩风透过影视剧,透过文学作品、电子产品、服饰、化妆品等,暮然回首,发现在中华大地上那么多韩式餐厅,书中所写的韩国泡菜、韩式烤肉、韩式拌饭等都成了招牌菜,这些韩风加入到我们的生活中,体现在衣食住行上,体现出国人的包容和接纳一方面,对不对?

  闲来无事吃顿韩式烤肉去吧!

  2015年5月7日星期四

  如有转载经授权后方可,请豆邮联系笔者或2933702061@qq.com。

  《李英爱的晚餐》读后感(九):书评の李英爱的晚餐——最平淡的美,最真切的爱

  书评の李英爱的晚餐——最平淡的美,最真切的爱

  最开始打动我的是封面上最普通不过的生活的细节,是母亲对孩子的呵护,不仅体现在洗手这件事,尽可能的选用的木制材料和与自然最和谐的相处,无不体现着这位母亲对于生活的态度。

  这位母亲就是李英爱。我相信有很多人一开始是对这个名字陌生的,她是谁?当我翻开书页,读到李英爱正是《大长今》这部最开始被人熟知的韩剧的女主角“长今”时,不由得感慨当年那个清秀的小宫女,如今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了知性的妈妈了。

  而第二个疑问也随之冒出心头“为什么要讲述她的晚餐故事?”而后借由这本图书,才忆起了当年看大长今时一幕幕,还有始终忘不掉的是那一桌桌丰盛的韩式宴席。

  如果说什么能够让人变好?我想爱一定是最多人选择的答案。出于对家庭,对孩子的爱,李英爱在居住环境上选择了淡泊的田园,在事业上学会取舍,而践行的这一次美食之旅也是为了孩子能够吃的更好。这一直都是我最向往的生活:栖息于自然,陪伴于爱人。

  事情有了美好的起因固然很好,可过程是艰辛的。这本书不单纯地是在介绍英爱准备的晚餐,同时英爱也花费了特别多的心思去阅读相关的古籍,同样也介绍了由古至今韩国的饮食文化,也加入了英爱一些有趣的想法,就好像在读这本的时候真的随着纪录片的视角前行,对推介韩国的饮食文化有很大的作用,也让人更想前往韩国这个国度一探这些别样的美食以及美食背后存在的故事。

  可能我们接触最多的韩国现代的饮食文化,但韩国作为中国的邻国,在古代时,也有很多习惯是和中国相通,所以也特别记得英爱有是不是在文章中穿插一些和中国饮食文化的比较,很接地气。当然了,书中有一些观念和我们还是存在很大差异的,比如宫廷的等级差异从吃可以判断出,对于那些部分自是不必计较。

  而对于吃,现在大多数人都喜欢复杂的制作工艺,其实不然,自然提供给我们的事物本身就带有自身的一种自然的味道,所以古时人们是追求食物的制作时保留一种最原始的“鲜”,品尝食物就是与自然对话、接触的过程。这本书同样也倡导一种“自然”与“美味”的和谐,这是一种健康而值得我们学习的生活态度。

  有人说,做饭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我想,为爱的人准备食物,是生活中最平淡的美,最真切的爱。好好生活也是需要花费心思去完成的一件事。

  当然,这本书同样也存在一些做得不好的地方。比如排版方面,图文混排书其实需要设计师花费特别多的心思。这本书的图文混排在某些页数里有一些不足,导致不能很好地阅读一整篇的文字,是不是会被突兀插入的图片打断。

  《李英爱的晚餐》读后感(十):美人谈美食,何其美哉

  通过 《大长今》中的徐长今认识了李英爱,随后知道她结婚了,生了一对可爱的双胞胎。长时间的隐居,九年都没有接戏,直到纪录片《李英爱的晚餐》出现在了我们的视野。美人再次回归,人美,食美,画面美,看后心情也变得美美的。在和朋友小聚之后,迫不及待地回到家,抛开前一晚翻开的书,跟随李英爱的脚步,进入了韩国饮食文化,一场美食的盛宴。

  十年前李英爱因《大长今》学习烹饪手艺,并一举赢得名气地位;十年后为了拍摄纪录片,她开始一场寻找朝鲜君王餐桌的意义之旅,再一次让自己名声大噪。这是她和美食的缘分。而此刻,是我和这本书的缘分。他们,都让我在这个夜晚觉得无比的美好。

  中国的明星们出门一般是各种武装,帽子、口罩、墨镜等装备一出,几乎是连亲爹亲妈都辩不出是谁了。而这位韩国女明星开车到家附近的超市和集市,市场老奶奶们会打招呼“美女来了啊”,有说有笑的,甚至她还和卖佐餐、煮玉米和爆米花的老奶奶互换了电话号码,每次有不错的玉米到货时,老奶奶都会给她打电话。她说,“在热闹的集市里,吃着刚出锅的糖饼,或者用嘴呼呼地吹着热腾腾的煎饼,那种滋味是其他任何正餐都无法比拟的。”;“对于作为新手主妇的我来说,集市里大叔和阿姨们的建议,是相当的重要!”;“一位邻居家的老奶奶说要收割地瓜,于是我和孩子来到老奶奶家院子前的地里帮忙。老奶奶锄了几次地后,被藤蔓连着的地瓜就一串一串地被挖出来,不知道为什么我挖的地瓜总是一块一块地连不起来。”她带给我们的亲切感十年始终如一,她活在真实的生活里,而非光环虚构里的蜃楼。

  “对于他们来说,我只是演员李英爱,从来没有人叫过我胜彬妈或者胜权妈。我希望对他们来说,我不是李英爱,而是住在隔壁的双胞胎的妈妈。这种想法使我决定办一次乔迁宴,请邻居到家里吃顿饭。”是食物开启了邻居之间的关系门,以食物为出口,他们保持了良好的互动。从之前无话题的尴尬,到什么都聊,即将到来的冬天下雪到暖气费,再到农村生活的好处,他们聊得不亦乐乎。或许正如某位牧师说的,“与人分享食物,象征着人们的感情以及和平”。这一点,在世界都是共通的,饮食意味着感情,一起吃饭是分享和联络感情特别重要的方式。

  在古代,朝鲜君主们通过膳食与百姓相通,以每个地区供奉的特产,了解百姓的生活状态的。“朝鲜王朝是以性理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因此膳食自然会较为朴素。性理学追求的圣君不是凌驾于百姓之上、贪图享乐的君王,而是要展示出完全的节制和节俭。而君王的御膳,可以说是性理学中所谓节约精神的具体体现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按照韩国传统,餐桌上荤菜和素菜的比例一般是三比七。

  朝鲜饮食最大的特点是精诚。这从他们制作酱便可窥知,光是宫廷酱便有八种大的分法,宫廷大酱/酱油(清酱);花酱;陈酱;初酱;中酱;重大酱/酱油;鱼肉大酱;炒辣椒酱。此外,朝鲜时期时,他们的猪肉料理方法就有50种,羊肉料理方法有29种,而牛肉的料理方法就达到了149种。牛身上,几乎没有韩国人不吃的地方,根据不同部位,他们有不同的料理方法,一头牛他们可以分为120个部分。

  古语言,“韩餐是蕴含着等待美学的饮食”。经过六个月的精心拍摄,无论是作为纪录片的《李英爱的晚餐》,还是图书版本的《李英爱的晚餐》,都让我们看到了韩餐所展现出来的美。这种美,除了食物本身,还有人文,特别是韩国女人通过食物传达对国家、亲人、朋友的那种爱。

  女神李英爱虽然44岁了,魅力却依旧,完全看不出岁月带给她的痕迹。如章诒和所说的:“美貌、财富、知识以及(性)魅力,构筑了一个女明星的强大吸引力。”李英爱正是这样一位同时拥有美貌、知识及魅力的女人。

  很喜欢这本书,这是本既能看美女,看美图,又能较为系统全面的了解韩国饮食文化历史的诚意之作。

  :书评均为原创,未经本人授权,禁止转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