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秦谜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秦谜读后感10篇

2018-06-07 21:5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秦谜读后感10篇

  《秦谜》是一本由李开元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2015-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秦谜》读后感(一):认识前提是承认认识的局限性

  今天把 秦谜 读完了,个别地方有点牵强,不过这本书依然值得推荐,读完得到一种通过蛛丝马迹寻找那些接近虚无的确定性,最后还原出图景的思维方法

  1.能够得出确定的解读,千万别以为意义不大就放弃,就像要确定一个圆,手头哪怕仅能够发现若干个点,这些点也早晚有用

  2.把相关事件按照同一时间地点列表出来,很多平时很难发现的细节会跳出来。

  3.辅助线思维很重要,一个无中生有假设,哪怕荒诞,也会揭示很多问题本来面目

  4.一个事实存在多个维度。仅从一两个维度很难看清事件的本来面目。如《疯狂石头》、《疯狂的赛车》等,好几拨人出于不同目的共同推动事件向脱离于自身控制方向发展,少一个维度也解释不了。如果仅少一维两维,还可以通过辅助线思维补齐,缺的多了,真的没有办法。所以,要想有所认识,必须承认认识的局限性,所谓换位思考,其意义不单是道德教化,更多的是观察判断决策甚至谋求生存机会的软实力

  《秦谜》读后感(二):秦谜--重新发现秦始皇

  《秦谜》是我第一次读李开元教授的书,但不得不说李开元教授毕竟是大师,且不等同于一般的大师。先不说《秦谜》这本书,我们先来说说我刚刚了解的李开元教授这个人吧。

  李开元教授,可谓是中国史学界的传奇人物,首先在学术的师承上,那叫根正苗红,他的授业恩师是中国史学界的大宗师:田余庆先生。而且李开元教授成名,做学问又是在日本,深受日本史学界的影响,精于考据,一丝不苟。更重要的是,李开元教授又是一个用脚做学问的一个学者。他考据的每一个事件,都会回到当时的历史现场。

  :这句对于李开元教授的介绍是摘自罗辑思维罗胖之口。

  说完李开元教授,我们再来说说这本书,这本书应该算是一本历史书籍吧。从初中真正的接触历史开始,有一个根深蒂固思想留在我的脑海里,那就是:历史书都是老太婆的缠脚布,又臭又长。可是当我翻开李开元教授的这本《秦谜》的时候,我发现我错了,原来历史书还可以这样写啊。

  李开元教授是怎么写这本关于秦始皇的史书呢,我想没看过这本书的人,想破脑袋也不会想到,李开元教授是以一种推理的方式写的这本历史书。这哪里是历史书啊,简直就是一本侦探小说。之前我也读过好几本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但是一直有种感觉是,觉得这些推理书籍都太烧脑,感觉一个线索突然就引出了很多问题,解答了很多疑惑,但是事实上,我确不明所以。可是读《秦谜》,就不一样了,里面从线索到结论,是那么清晰,只要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可以分析出结论,做一回侦探。而且书里面的线索,都是李开元教授通过考据查证,绝对史料记载事情比如说说李开元教授所破的第一大案----吕不韦真的是秦始皇的父亲吗?

  既然是破案,必然有犯罪嫌疑人,而这个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也就是可能是秦始皇嬴政的父亲的人有两位,一个是公子异,一个就是吕不韦了。李开元教授采用了排除法,通过对已有史料的记载,以及结合当时秦朝的律法,民风等等外围因素进行了分析,确定吕不韦并没有作案动机,为什么呢?

  吕不韦是一个商人,看中了公子异的投资价值,便散尽家财帮助公子异夺取王位。在这期间,吕不韦将赵姬献给了公子异。《史记》中说,吕不韦献赵姬之时,赵姬已经有了吕不韦的孩子,而赵姬隐瞒自己怀孕的事实,并最终产下嬴政。如果说真是这样,吕不韦的下场只有被杀人灭口。为什么呢?李开元教授是这样分析的,首先是赵姬,赵姬当上王后担心这件事被秦王知道,那她必然得死,为了活,为了继续安稳的做王后,最终一定会选择杀人灭口。接下来是嬴政,如果说嬴政一旦知道自己的父亲是吕不韦,那么他为了不影响自己当秦王,必然想到的也是杀人灭口。这是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可以想的出来的。作为吕不韦,一个出色的,精明的商人,能犯这种低级错误吗?

  这个推理只是李开元教授在破此案时的一个侧面的推理,其中更多的是援引史料,但是史料我是不能表达的那么无懈可击,所以只是选择一个大家都能想得通的问题,来说明

  作为一本历史书,选择一个推理题材,应该算是前无古人吧,如果说,有更多的历史著作,用这种比较引人入胜的题材来书写历史书籍,而不是像写一篇历史论文那样中规中矩的,那我觉得我就不至于对于历史书这么害怕,存在这种偏见了。我觉得应该感谢李开元教授,感谢他改变了我一直以来的观念,还是有好读的历史书籍的存在的。

  《秦谜》读后感(三):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李开元的《秦迷》是对历史的另一种解读,好看有趣紧张,让人欲罢不能,真的犹如在看侦探小树一般。这种所谓“推理”解读法,在以正史作为通篇主体的《明朝那些事儿》中,也有所体现,不同的是后者相关论述往往建立在对历史人物心理的揣摩之上,而前者不仅有心理揣摩,还用新发掘出的各种史料加以旁证,可谓“双管齐下”!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但是历史总是循环往复,为何没有人、没有社会能够逃出历史的各种规律?或许《秦迷》一书从微观角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诠释——历史在演变,人物在更替,不变的是人性,相通的是人情。“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既然历史总是相似,那么我们不妨对历史进行一番问诊和推理吧!

  “历史是永恒的谜,因为我们不能再回去。如果我不能给你提供最准确的史实,我将给你提供最合理的推测。最准确的史实,是近于美的真;最合理的推测,是近于真的美,都有不可取代的价值。”

  《秦谜》读后感(四):在历史推理类书籍中,如果《秦谜》排第二,那便没书敢排第一!

  全书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证据链条完整作者叙述能力无与伦比想象水平非同凡响,真正做到了上干货、落实锤,用严肃的历史学识严谨考古研究和严密的史料分析探讨秘闻轶事和幕后花絮,简直就是一本教科书般的古代八卦指南。“中国第一狗仔卓伟”、“名侦探赵五儿”等一干人等速速掏出小本本,好好记重点啊!

  说完俏皮话,再聊聊正经事。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目前,我国迈向大国强国的进程有点秦朝当年的味道。秦统一天下过程,其实就是一场4*100的接力赛,嬴政是这场“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王—秦始皇”四人接力赛中的最后一棒,他接棒冲刺曾经跌倒、又坚强地爬起来、一鼓作气跑到了终点,最终成了颁奖台上的领奖者、历史镜头的聚光点。联想到现在,你我是不是能会心一笑?!!

  《秦谜》读后感(五):《秦谜》的四个谜底

  冲着罗胖奔去买的《秦谜》,这本书也算是我买的最贵的一本书了,因为是按原价买的,连一分折扣都没有,这让享受惯了买五折六折的书的我确实有点难以置信。也真是亏因为罗胖的推荐,才知道了李开元这个科班出身的历史侦探,也知道了原来历史也可以这么写。

  书主要写了四个作者精心挑选过围绕秦始皇的谜题,分别为秦始皇的生父,秦始皇的弟弟,秦始皇的表叔和秦始皇的后宫,通过写秦始皇身边的人物来勾勒出秦始皇的一生

  那我也不卖关子,直接揭晓谜底:

  1.秦始皇的生父肯定不是吕不韦,关于献怀孕女姬的故事是汉初时候编的。

  2.秦始皇的弟弟成蛟是他的同父异母兄弟,最终因为秦始皇生母赵姬的势力膨胀,而遭叛逃投降于赵。他有个儿子,叫子婴,也就是秦三世。

  3.秦始皇的表叔叫昌平君,是楚国人,这个人在历史上被抹去,其实他是秦始皇最重要的顾命大臣之一,协助秦始皇平定了嫪毐之乱,罢免了吕不韦,在相国位上担任了足足十一年的丞相

  4.秦始皇的皇后是楚人,长子扶苏也是楚人后裔,并且陈涉吴广起义也打了扶苏的名号。楚国和秦国联盟四百余年,经历了二十一世。而秦始皇却要派王翦率领六十万秦军去终结楚国,达到统一中国的目的。所以秦灭六国,楚最无辜

  秦谜主要讲的就是这些内容,作者通过层层推导的方式最后解开了这四个谜底,书本身还是挺精彩的,只是因为罗胖剧透的太多,导致看起来还是不够过瘾

  摘录一段《秦谜》里面分析秦国崛起的四个阶段

  1.秦孝公时代(前361-前338)。这一阶段是秦统一天下的出发点,在这段时期中,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富国强兵,奠定了制度基础

  2.秦惠文王时代(前337-前311)。这一阶段是秦稳步东进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秦惠文王任用司马错攻占巴蜀,稳固基地;任用张仪破解六国联盟,实现了东进的有利外交,北取上郡,南夺汉中,东进三川,稳步扩张。

  3.秦昭王时代(前306-前251)。这一阶段是决定性的阶段,在这一时期,秦昭王任用魏冄安稳内政;任用白起通过伊阙之战,歼灭了二十万韩魏联军,通过长平之战,歼灭了四十万赵国军队。这时候的秦国,天下三分有其二,统一六国已经是大势所趋难以逆转。

  4.秦始皇时代(前246-前221)。这一阶段是统一的最后阶段,秦始皇年幼不能亲政的十年,有华阳太后、夏太后、帝太后代理,有吕不韦、昌平君理政,有蒙骜和王齮掌军。等秦始皇亲政之后,平定了嫪毐之乱,罢黜了吕不韦,放逐了昌平君,启用王翦最后取得灭楚之战的胜利,也最终完成了统一大业

  ——————

  李开元把历史学的基础部分分成三个世界往事是第一世界,史料是第二世界,史书是第三世界,在这三个基础上衍生出来的种种历史作品,都是属于3+N的历史世界。

  《秦谜》读后感(六):关于秦始皇的四个谜案

  第一谜案:吕不韦是不是秦始皇的父亲?

  《史记》里说吕不韦把已经怀孕的赵姬送给秦始皇的父亲子异,赵姬肚里的孩子是吕不韦的,不是子异的。这种说法是非靠不住的。吕不韦结识子异后,就准备做个超级大的赌局,他要用全部身家把子异扶植为秦王,这这种full in的玩法下,吕不韦没必要在已有巨大风险的赌局中引入更大的不可控因素。而且,在没有B超的公元前时代,吕不韦根本没法知道赵姬肚里的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风险和收益不对程度太大,商人吕不韦没必要冒这么大的风险。

  再说,秦时贵族之间互送姬妾是有常规检测流程的,需要“谨室”,还有老妈子查月经,而且秦始皇是足月出生的。

  所以结论是,吕不韦是子异的亲儿子。

  第二谜案:秦始皇的弟弟成嬌为何会叛逃赵国?

  子异在吕不韦的帮助下,依附华阳夫人顺利被确立为太子。秦赵长平之战,赵国失利,子异通过吕不韦贿赂守卫回到顺利回到秦国。在其生母夏姬的主持下娶韩国夫人,生成嬌。彼时,赵姬和嬴政还留在赵国。

  成嬌因为夏姬的关系,他势必亲附韩国。后来在夏姬和其母韩国夫人的帮助下出使韩国,不费一兵一卒夺地百余公里,因此功被封为长安君。子异登王位,夏姬成为夏太后,华阳夫人成为华阳太后,赵姬和韩夫人角逐权力。夏太后和韩夫人背后有韩国支持,赵姬依附华阳太后,有赵国和楚国支撑。夏太后先死,韩国一方开始失利,赵姬通过面首嫪毐打击亲韩国一方,成嬌受打击排挤,终叛逃至赵国,嫪毐封长信侯。后来成嬌的儿子赢婴成为秦三世。

  赵姬一方击败韩夫人和成嬌,得意忘形,彼时二人已经生育二个男孩。嫪毐得意忘形,公开曝露他跟已是秦王的嬴政母亲的性关系,嬴政要打击嫪毐。嫪毐叛变,兵败,身死。

  第三谜案:吕不韦被削相后,史书中缺失丞相人员的记载

  吕不韦受嫪毐牵被削相,后来被嬴政逼迫自尽。吕不韦被削相后,昌平君应该是被拜相的。昌平君之所以在史书缺位,中间牵涉到历经二十多代错综复杂的秦楚联姻。

  昌平君叫熊启,父亲是熊元,第四十代楚王的儿子,华阳太后应该是昌平君的舅母。熊元到秦国做质子,跟秦国某王女成婚,生昌平君。四十代楚王病故,熊元回国做王,昌平君留在秦国。

  秦始皇相继灭韩国、燕国,秦楚关系紧张。后来秦楚大战,昌平君身份尴尬,应该是试图阻止过秦始皇被贬到郢成。第一次秦楚大战,因为昌平君在郢成跟项燕反秦助楚,秦大败。第二次秦楚大战,老将王剪领军,昌平君败,逃至淮南大泽乡,终没能逃脱,昌平君和项燕相继自杀。

  秦始皇因为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的秦楚联姻关系,删除史书中昌平君等记载。

  第四谜案:史书中找不到秦始皇皇后的记载

  嬴政登王后,按照惯例是华阳太后给他娶妻,应该是某个楚国王女。后来因为秦楚大战,昌平君反叛,秦始皇删除了史书中始皇后等记载。

  秦始皇在第五次巡游的过程中,突然疾病挂掉了。临死前发旨让扶苏“与丧会咸阳而葬”,赵国和李斯篡改旨意让扶苏和蒙恬自杀。扶苏因为他母亲的关系,已经严重被秦始皇猜忌,收到旨意后立刻就自杀了,秦二世胡亥登基。扶苏之所以这么轻易地就自杀了,应该跟第三谜案有关,秦楚大战后,楚国被灭国,楚国在秦国的相关人员肯定是被杀的杀,贬的贬。扶苏的母亲是楚国王女,受到牵连和猜忌是肯定的。

  《秦谜》读后感(七):【摘录】+【感想:以侦探推理的噱头介绍了一种读历史的方法】

  【内容上,核心人物是宣太后芈月和昌平君熊启(人名为书中推测),核心内容是秦国历史中一度消失的女人们(各国外戚集团),主要结论就是关于秦始皇的身世、皇后、弟弟、表叔等家庭身份问题都是因为楚国外戚集团的兴衰。】

  【方法上,以侦探推理的噱头介绍了一种读历史的方法,其实也是很常见的经史观:以道德人性为经,以古今文献为史。比较有拓展的方面在于,道德人性上不只是古代的四书五经一套,也采用了后来的知人论世,现在的移情互现,将与日常生活中人情世故不和谐处列为疑点加以考证细究;古今文献方面,不局限于《史记》《战国策》等权威历史文献,也特别引入了今天的考古发现,将第二历史与第三历史相对比参照,从微不足道的细节尽力还原久远的时代图景。】

  历史是什么?历史是基于史料对往事的推想。

  历史是什么,历史是往事的片段,片段中的细节,最是真人真事的体现。细节在历史中的意义,宛若文物一般。

  - 历史事件的真相,不仅仅在事件的本身,也在事件前后左右的关联当中。前后,是指时间的前后,为了了解历史的真相,我们需要关注事件发生前和发生后的事情,由此寻找与该事件有关的线索。左右,是指事情的周边,为了了解历史的真相,我们需要关注与该事件同时发生的其他事情,由此寻找与该事件有关的线索。

  - 在集权专制国家,不管什么人,一旦具备了颠覆现状的可能条件,就必然要面临被怀疑的境地。这种事情,古今中外皆然。

  在当时的历史和语言环境中, [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的意义是哀王孙,痛惜远古以来的贵族被暴秦灭绝,如今已经难以找到他们的子孙后代。

  - 看法可以有很多,事实却只有一个。看法是对事实的解释,是建筑在事实基础上的高层楼阁。在事实和看法之间,事实优先。一旦事实动摇,看法必将摇摇欲坠。……唯一的事实,是历史认识的基础;多样的看法,只是对唯一事实的不同解释。如果我们相信人类有遵从事实的共同理性,正确的逻辑关系是人类的共同意识的话,最接近事实的解释是可以逐步接近的,不同的看法是可以趋于一致的。

  - 天意和民意的背离,制造了无数惨痛的历史。……体察天意和民意,方能通古今之变。古代社会,天意重而民意轻;现代社会,民意重而天意薄。天意超前,民意滞后;天意难测而识者少,民意可察而变数多。不从天意,难以成功;不顺民意,必将遭到功成后的报复。

  《秦谜》读后感(八):“3+N”的历史世界——《秦谜》读后感

  在这本书里面,李先生用“历史侦探”的视角和分析方法,抽丝剥茧,将复杂难懂有时候又会相互矛盾的史料整理并加以分析,告诉我们部分历史的真相。在分析方法和揭示内容上,都让读者获益匪浅。

  在分析方法上,李先生自诩为“历史侦探”,在全书论述中,多采用图表分析、排除法、“打牌”法以及树干分析法等方法,从人物关系展开,给我们去解读历史。我个人最喜欢的是“打牌”法,将各个看似毫无关系的史料分类为各张“牌”,通过不同的组合打出并加以分析推导,最终得出相应的历史结论。

  在揭示内容上,李先生告诉了我们很多普通人所不能了解的历史真相。比如众所周知的焚书坑儒是方士和儒家共同包装的故事,还有昌平君(秦外戚势力)这个人物,也是在李先生的解读分析下,得以让读者了解到这一重要的历史人物。

  特别认同的是李先生“3+N”的历史分析方法论,对于想认真了解历史的人来说,通过第四世界、第三世界去了解第二世界,进而认识到历史第一世界的内核,这个过程是一个层层递进倍感愉悦的过程。而对于普通人来说,第N世界(各类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展开,也是让他们了解历史,让历史广为传颂。我越来越觉得,中华上下五千年,太多优秀的历史素材可以翻拍成优秀的电视剧和电影等作品,只是现在的资本市场还老是认定已经成熟并广为传颂的“旧IP”。

  李先生在最后对秦始皇的评价是“强势明君,顺天逆民”,而认为只有真正“顺天顺民”之人之势(汉刘邦)才可以开创长久盛世,这也是所谓的“时势造英雄”。

  我一直认为,历史是最公正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在世上留下了什么,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后人自有公允的评价。

  《秦谜》读后感(九):兜兜转转,谜底就是两个字“外戚”

  爱听《罗辑思维》,买了这本了解秦朝的书,不过当初有些期许,看完不免稍显失落,仔细一看,说来说去,看似悬乎玄乎,总得就是在说“外戚”两个字,干货真心不多。

  可能《复活的历史》更好看,春秋战国时代跟超火的美剧《权力的游戏》,分封诸侯国、政治联姻、家族竞争,时代十分相似。中国社会,男尊女卑,那其实是封建社会或者说儒家礼教发展到巅峰才形成的,历史书总是记载帝王将相,其实他们的夫人和她们代表的外戚有时被忽略,《秦谜》便是从这个角度。它为读者揭示了吕不韦之奇货可居、长安君叛乱、嫪毐之乱、扶苏之死历史谜案,从华阳夫人、 长安君之母、赵姬和她们所代表的楚、韩、赵外戚势力。秦始皇一统天下,也是消除外戚势力的过程。

  《秦谜》读后感(十):了解一下秦始皇

  前段时间在盒子里看到一个历史节目是说历史之谜的。那时选了一集秦始皇皇后之谜的,当时感觉节目不怎么样,就记得它说应该是秦始皇的妈妈养小白脸,所以造成秦始皇心理有阴影,所以就没有皇后了。最近无意中在微博看到这本书,留了个心,毕竟秦始皇感觉真的挺神秘的。

  看完这本书,感觉书里解释的几个疑点都是挺有道理,不是胡说八道(相比节目),而且不人云亦云。很高兴最后还澄清了,秦始皇其实没有坑儒,只是坑方士,因为那帮骗子骗了他。

  基本上,感觉书中的秦始皇比较像个人,不再是历史书上那有癫狂症的形象。他各种行为也有了比较合理的解释。

  如果对秦始皇有兴趣,也可以一读。当然,里面也提了秦昭王和宣太后,如果刚看完《芈月传》,有兴趣也可以看一下,提及不多,但做个衍生读物也不错。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秦谜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