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崭新的理所当然》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崭新的理所当然》读后感10篇

2018-06-08 20:4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崭新的理所当然》读后感10篇

  《崭新的理所当然》是一本由[日] 松浦弥太郎著作,浦睿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015-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崭新的理所当然》读后感(一):过一种恰到好处生活

  松浦先生文字总是给人礼貌、克制、又富有哲理感觉娓娓道来,量少而质优,小小的一篇,该说的道理火候确实一点也不差,这应该是大师在度过大半生,经历丰富见识饱满之后才能提炼出来的精华。于是,他很简洁总结出很多过一种质朴生活的小道理。

  不管是对物品占有,对朋友的占有,对食物的摄入量,对金钱的掌握,对每天话语的多少……松浦先生都强调不要过多,尽量做到恰到好处,对一切事务敏感敬畏同时也不失做人热情喜乐平和,不断寻找生活中那些错失的理所当然,发现生活里的美,如同“如同咸盐溶之于水,只得其味而不见其迹。”这才是生活的本质

  日系作家可能由于语系的影响翻译后的文字总是给人一种淡淡的、安静的感觉,比如有名的《断舍离》、松浦老师之前出版的《今天也要用心过生活》之类,其中又以松浦先生的文字最为突出。他的数本书,潜藏在文字后最为突出的特点便是倡导一种恰到好处的生活。凡是不要过量,要对生活饱含热情与好奇,安静的快乐

  《傅雷家书》里说,“又热烈恬静,又深刻朴素,又温柔高傲,又微妙率直:这是我们固有文化中的精华,值得我们自豪的!”这本是幸福生活的真谛,所有的道理都是相通的,只是看由何种方式表现出来,热烈与恬静,深刻与朴素,温柔与高傲……个中的微妙最难把握,松浦先生的书大抵是提供一种简要的行动指南,诸如“不管是什么工作重要的不是所花费时间,而是内容。工作前请决定优先级吧。”,“笨拙一点也没关系。专注可以成就个人个性。不可以抛下自己坚持事情。”“不管是什么事,播种和照顾都很重要。”……

  王小波说,“只拥有一生一世不够的,还要拥有诗意世界”。 我们在柴米油盐,工作之余,要给心灵找个吐气的地方,不仅要生存,还要有诗和远方。松浦老师说,理所当然不是规定,理所当然的本质是梦与希望。崭新的理所当然,应该是每天都要有崭新的希望,一直都对生活充满热情,这大抵才是恰到好处的状态

  《崭新的理所当然》读后感(二):万物不变,改变的是我们

  现在市面上各种变着花样的“鸡汤”越来越多,以至于“反鸡汤”愈发成为年轻人主流朋友圈有人发一句“至理名言”或者“励志短文”,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卧槽,丫的怎么又发鸡汤”,殊不知对于当下的那个人来说真的很有帮助。“鸡汤”本来是个褒义词,但是在这个操蛋的时代,它已然变成“过时”的“无用的废话”。这让我想到了昨晚看《奇葩说》时蔡康永老师的一句话,他说“美德”这个词越来越被看作高不可攀神圣目标,大部分人觉得自己做不到,甚至不屑于提到这个字眼,于是“美德”就这样莫名其妙的“被过时”了。

  实话实说,我对近年来泛滥成灾的“鸡汤”也挺反感,而且逛书店时看到“励志”“理财”“成功学”之类的专区都会选择绕道而行,但是并不意味着我对真正的正能量失去信心,相反,我对切实可行、有具体操作方案的“鸡汤”持欢迎态度,我也从中获益良多。举个例子,大一的时候我参加了西西弗主办的一个新书签售会,签售嘉宾是艾力,那本书叫做《你一年的8760小时》,书写的不怎么样,但是看完之后我做了两个改变,一是坚持早起,二是坚持每天翻译一个英文句子值得一提的是,我坚持到了现在,整整560天,并且会一直坚持下去。

  其实我真正反对的是国内那些“求速成”“油里油气”的成功学读物,而对于有关生活方式、心理调试方面优秀作品,我也会偶尔买来看看,它们大多出自日本,不为别的,就是因为它们简单,或者说淡然。我很少在里面看到高调口号或是振奋人心的鸡血,更多的是那种平凡得低到骨子里的一针一线一草一木,让我意识到日常的一言一行原来皆是温暖所在。有时想想人生步履维艰,远非不断从外界输入“爆发式”的热情所能维持,只有从内心生起温暖经营对他人与自我真正的爱意,才能行走于人世。虽说肉麻,却也的确如此。

  比如松浦弥太郎的这本《崭新的理所当然》,这是“生活中的巧思与发现笔记三部曲第二部(另外两部分别是《今天也要用心过生活》和《谢谢你》),松浦先生作为生活美学家,细心地列举了一些生活中平凡的小事,但生活小事却远不止于平凡,他不断提出思考,与生活面对面,以心交流。他的文字总是给人礼貌、克制、又富有哲理的感觉,娓娓道来,量少而质优,小小的一篇,该说的道理和火候确实一点也不差,这应该是大师在度过大半生,经历丰富,见识饱满之后才能提炼出来的精华。于是,他很简洁的总结出很多过一种质朴生活的小道理。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有三个最直观感受,一是以前一直坚持的价值观得到了验证,让我觉得可以再坚持下去;二是部分观点跟我自己的想法有所冲突,但我不会急着反驳,而是觉得或许需要适当调整,以便更好地生活;三是会学到很多以前不知道、不在意的知识,比如物品的占有、对朋友的占有、对食物的摄入量、对金钱的掌握、对每天话语的多少,松浦先生都强调不要过多,尽量做到恰到好处,对一切事物都敏感而敬畏,同时也不失做人的热情,不断寻找生活中那些错失的“理所当然”,发现生活里的美,如同“咸盐溶之于水,只得其味而不见其迹”。这才是生活的本质。

  《傅雷家书》里说,“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这是我们固有文化中的精华,值得我们自豪的!”这本是幸福生活的真谛,所有的道理都是相通的,只是看由何种方式表现出来,热烈与恬静,深刻与朴素,温柔与高傲……个中的微妙最难把握,松浦先生的书大抵是提供一种简要的行动指南,诸如“不管是什么工作,重要的不是所花费的时间,而是内容。工作前请决定优先级吧。”“笨拙一点也没关系。专注可以成就一个人的个性。不可以抛下自己坚持的事情。”“不管是什么事,播种和照顾都很重要。”

  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我们在柴米油盐,工作之余,要给心灵找个吐气的地方,不仅要生存,还要有诗和远方。松浦先生说,「世界在变化,为了维持自己的本色,我们不得不成长。这即是说,在变动不居的世界里,为了保持不变,“改变”是必要的。我们要追求“崭新的理所当然”。」“理所当然”不是规定,“理所当然”的本质是梦与希望。“崭新的理所当然”也就是指新的梦想,告诉我们每天都要有崭新的希望,一直都对生活充满热情,这才是恰到好处的状态。

  《崭新的理所当然》读后感(三):对生活的敬意

  作为一个内心对生活充满激情的人,我常常感到很遗憾,为什么我们的大学里有那么多学科,偏偏缺乏一门最重要的学科——生活学?我感到很遗憾,那么多人可以在某个行业领域进行深入研究,而对于生活却不一定精通?后来我只能感慨,生活,真是最复杂最高深,同时也是最单纯的一门学问了。我们日日都在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生活,我们无法给生活一个定义和一个标准,这,也是生活的应有之义吧。这本《崭新的理所当然》是上一本《今天也要用心生活》的延续,每一篇文字都是琐碎念头,这些小念头像洒在作者生活之路上的小花,它们开出花朵,随风摇曳,而有的花朵,与读者心中的花朵是一个颜色一个品种共鸣的感觉就是如此了。

  所谓“崭新的理所当然”,不过是因为我们生活中太多司空见惯的道理和现象,如果我们用一点心,用发现美的眼睛去细细审视,便有一番新景象了。就好比在显微镜下看普通沙子,那真是一番奇妙的世界呢。

  每日都是新的,每天也都是旧的,全看我们的态度。期待明天,去发现新鲜事。在《花与杂草》中,松浦说,“如果非要到新的地方才能找到新鲜感,那未免太不自由了。”我喜欢这样的态度,只要带上旅游的眼光,在自家小区里也是可以假象一次出游的。“未曾经人修剪、沙沙摇曳随地生长的杂草,仔细观察,会发现叶片形状五花八门。”事实就是这样啊,当我把楼下的野花野草采摘下来搭配好插在瓶中,真的不比花店鲜花差呢,而且这些被人忽视的美被庄重对待,也在提醒我们,在我们的视野之外,还有多少美等待被发现呢?

  关于礼物,松浦说,“礼物对我而言是更生活化的事情。”我喜欢礼物,也是如此。我不喜欢礼物只有在节日送礼的时候才被送出,其实,在平常日子里送出,更显得可贵。它不是为了庆祝某个特殊节日而送出的,在随意的日子送给人礼物,更是在说明你此时此地的心动。这种心动让人愉悦惊喜。送礼没有别的目的,只是为了让对方知道自己当下的心情,只是为了分享,若是彼此心意相通,在日常生活中轻松交换一些小礼物,真的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呢。想起前阵子我做了饼干,送给远方的朋友,没有任何缘由,只是希望他们能与我分享愉悦,这种感觉,送礼的人和收礼的人都幸福极了,而且谁都没有负担

  在《不否定奇妙的事》中,松浦说,“承认有未知不可思议之事——如果能有这种坦诚,一切的可能性便会随之扩展。”这篇小文的不可思议之事是亚历山大图书馆,那是一座存在于古埃及时代的梦幻图书馆,建筑物和馆藏现今完全消失,只存在于少数文献记载。松浦说,“人可分成两种——完全否定不可思议之事的人,以及相信的人。”事实上,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是后者,只是随着年龄渐长,许多人只相信眼前之事了。相信不可思议之事,其美妙处在于,它能唤起我们内心对美好和奇妙的向往,激发我们的想象,这世上的神秘与未知,永远多余我们已经知道的。以这样一种态度对待世界与生活,“自由扩展自己的感官感觉,世界的可能性也会随之扩充”,只因世界的奇妙本身已经超越了我们的想象,而这便是敬畏的来源

  在这本小集子里,还有松浦所提倡的有节制的生活,对物品和旧有情绪断舍离的态度,专注的态度,这些都在提醒我们要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对自己、他人持有庄重的态度,便是对生活的敬意了。

  《崭新的理所当然》读后感(四):生活处处有思考

  生活处处有思考

  假如你想出门带一本书而又不想它过厚过沉,那么就带上这本《崭新的理所当然》吧。假如你每天都有可能站在路边等公交或者等人,而又不想让这几分钟变得过于无聊,那么就带上这本来自日本作家松浦弥太郎的书吧。

  一篇又一篇精致的小随笔,可是又很有哲学思考性,在短短的一两分钟内就给你换掉一种陈旧思维方式,让你带着轻松的心情继续前行

  读过一篇后,不要急着去看下一篇,可以合上书,想一想,这篇文章为什么那么轻易地就打动了你的心?是的,这些小小的文章就像一滴滴清澈的水,落进匆忙的日子里,像一片片嫩绿的叶子,在风中轻轻摇晃。因为这些文章,和你的生活是那么接近,它就是你生活中一件又一件的小事,它们可能也曾引起过你的思考,但是你没来得深入去想,它们就被陈旧的生活打入了固定的思维方式,你总是按照别人告诉你的方式去过,却没有想过,许多事情,原本可以过得更为有趣与有价值

  雨天去买一束花。这样的闲情有几个人会拥有呢?可能我们还会想,买花多浪费更何况下着雨,多麻烦。可是买花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好心情天气阴沉了,心情绝不能再阴沉。买花是为了心情,你想过吗?

  大白天的不要躺着。唉,我自己是常常要躺着的。可是躺着这种散漫的情绪,会从沙发里扩散到整个生活中来,细节,甚至是别人看不到的地方,都是一个人真正的样子。所以,以后一定要改啊。

  好吃东西,一年不要吃超过三次。因为要给胃和心留一些期待和空间。这点不也适应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吗?什么愿望都轻易满足的孩子,不会珍惜一切。所以生活中的小事真的决定了一个人对于生活的所有态度啊。

  喜欢买东西,想要用物质来填满欲望。可是这种满足只是一种更大的空虚,只是暂时的满足。真正的满足是什么呢?是永远不止步的学习

  有人说,自己喜欢的事情当成工作来做,反而会痛苦。可是事情也可以反过来看,如果喜欢的事情有了商业价值,不是更有动力能力了吗?心态决定一切。难道非要一边做着不擅长不喜欢的事情,一边去赚钱吗?那人生岂不是更为痛苦?

  这本书时不时地打开,总会有意外惊喜与感悟

  《崭新的理所当然》读后感(五):新鲜感

  喜欢新鲜的生活,喜欢寂寞泡沫

  不用为每天的打卡而困惑,手中捧着一杯拿铁,热的不只是表面温和,内心的温暖,洋溢着幸福

  窗外,来来往往的上班族,天阴灰灰的,似乎要下雨,大家加快行动的步骤

  说了太多而又不去做,做了太多而又不去说,我们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用心去衡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用爱去评论我与你的甜蜜

  或许今天你我相见恨晚,或许明天大家好聚好散

  没有开始,哪有结束

  没有蝶蜜,怎有花朵

  每天不停的去寻找新鲜感,到最后,异乎寻常的空虚

  然而我们在慢慢消失,消失到无影无踪之前,我记得有你的态度

  这个世界太大,大到你在我的面前,我却始终没有发现

  《崭新的理所当然》读后感(六):我的鸡汤一览

  要过得朝气蓬勃的率真,闪闪发光的鲜度,温情和柔软度。嗯,率真,新鲜,温情,柔软。

  要做好眼前的生活,不能一味的看向远方,首先应注意自己的脚下,离自己最近的地方。鞋子摆放好,家里收拾干净,在家里也穿得周正,至少要得体。

  工作的时候,不要看今天工作了几个小时,而是看今天完成了什么工作。

  越重要的东西,越不要去想要太多。友谊“不宜”过于亲密,这是朋友间相互尊重,长久交往的一种智慧。机会难得的活动,之前好好筹备谋划,到时候才有惊喜。--[PS:日常双方朋友的小礼物,不昂贵,对双方都不会造成负担。用送礼来维系沟通,当然送的礼物是自己觉得好的,自己觉得她喜欢的,自己觉得有趣的。看到时想到了谁,就送谁。很简单,也没有负担。]

  面对选择,有两条路时,选择比较艰难的那一条。就算没有成功,也是一种挑战,一种历练。

  用一种商业眼光去看待事情,不要说我是喜欢才这么做的,至于能不能赚钱不重要。这是不对的,把喜爱和擅长的事情变成有商业价值的事情很重要。

  最后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要鄙视与自己品味不同的人。不要随便去批评与自己价值观不同的人,对面的人对你问好,至少有气度的回应一声,不要转身假装没听见。嗯,接受异己的决定。

  《崭新的理所当然》读后感(七):细致用心的生活新主张

  有朋友一提起松浦弥太郎的作品便说不错,内容小巧玲珑很精致。现代繁忙的生活,常常让我们顾此失彼,一方面期望享受优渥的科技生活,一方面又期待能获得心灵的自由。然而,都市与快节奏必然导致现代的人们缺乏“慢生活”的耐心,缺少安全感,容易陷入焦虑和担心。生活与工作的不能协调一致,又如同踩着跷跷板,在一根杠杆上前后滑行,找不到平静和安宁。松浦弥太郎的《崭新的理所当然》以作者自己的细致生活主张,告诉我们我们如果“工作和生活是为了与社会相连,那么我们究竟要与家人,其他人和社会分享什么”的问题探讨。

  阅读这本书,你会发现作者谈诉的问题基本都非常生活化,很浅显明了。作者常能将我们这些读者带入自我环境的思考,比如桌子、朋友、花与杂草、水、信纸、钢笔、工作或者装扮等等。这些司空见惯的生活元素,其实太过寻常,但经过作者的用心表达却将这些司空见惯化成一种平淡坦然而悠然的生活主张,近而有种朴素的生活美----这让人想起一句话,你就是你所能拥有的全部----因为造物的神奇,我们及自我周边的一切构成了自我的存在,世界随之存在,你所拥有的事物最终反过来深刻影响你的人生。

  年过四十的松浦弥太郎总结了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的小心得,这些智慧也值得细细慢读。松浦弥太郎说,“一个人要活下去,就像在山路兜风,得在复杂的弯道上不停地操作方向盘。”他主张,“最理想的感情步调。最恰到好处的推进节奏。并非快就是好。无视理想的节奏,一个人冲得太快,你原本或许是想协调,但最后很可能只是一个人冲错了路。”这就像开车有三步曲:踩油门、打方向盘、踩刹车。人生也是如此:加速奔跑,学会转弯,也要适时能慢下来享受和感受生活。

  关于工作,作者这样建议,“重要的不是把注意力放在时间上,而是把焦点放在今天完成了什么,以这种态度面对工作”。这就意识着不必像过去学生时代那些,写满完整的一天时间计划,而只需规划这一天要做哪些事,要达到什么效果----以“事”代替“时”是件立竿见影又卓有成效的事。

  至于“麻烦”,“麻烦的事情里头,隐藏着真正的乐趣”。至于生活幸福,作者并未专列一章,事实上,每篇小故事里,说的都是关注自我本身的小幸福。正如,卢梭在《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中所说,“真正的幸福的源泉在我们自身。”“如果世间真有这么一种状态:心灵十分充实和宁静,既不怀恋过去也不奢望将来,放任光阴的流逝而仅仅掌握现在,无匮乏之感也无享受之感,不快乐也不忧愁,既无所求也无所惧,而只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就可以说自己得到了幸福。”

  至于“崭新的理所当然”,在我看来里面蕴含着与时俱进和心境从容两个意向。可以向作者学习,拥有一个心平气和的美好生活。

  《崭新的理所当然》读后感(八):理所当然的本质

  1、我希望和昨日的自己比起来,今天的自己能有所不同。如果今天能过的有新意,能以自己的方式度过重要的一天,光是这样就教人欢喜。

  2、想发现自己的理所当然,你必须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保持高度兴趣。此外,你得投入感情去打理你的生活,面对什么事都拿出勇气。

  3、选比较辛苦的哪条路走。

  4、商业眼光并不单纯指赚钱,而是要让自己拥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在这个社会中发挥作用。

  后记原文

  梭罗告诉我们无论是什么事,首先要先看出本质,每一种事物都要仔细观察。

  梭罗还说过:万物不变,改变的是我们。意味着,为了保持不变,改变是很重要的。

  不改变,也就意味着保持自己的本色,但为了保持自己的本色,我们不得不成长,也就是说,要一直变化。

  就算眼前所见的事物改变了,但世界和社会的本质没变。正应为如此,我们应该经常以自己的方式更新自己。

  梭罗说,我们应该拿出勇气成长。

  《崭新的理所当然》读后感(九):有些事情还是忘了比较好

  沮丧的时候,就做些自己拿手的事情吧。——书内摘

  这段时间发现我的一篇旧评下面冒出来个莫名其妙的纠缠者,张口就是污言秽语,着实是令人无言以对。大概是我有种习惯性回复的积习,也有想改,但终究被自己打败,而对方,也并不习惯成为被留言回复的那个。总要看到别人不再给她回复感觉才好,就好像这样就能代表自己又折服了别人式的。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克制,从不曾说过半点污言秽语,但是这对我的个人修养始终是个严重的考验。因为有些人本来就不是想要和你讲理来的。也有想过是否该以骂对骂,可惜,一来不想让自己拉低到对方的档次;二来本性如此就没想过让自己的嘴里吐出类似的字眼。

  就这样,边恶心边郁闷着,虽然没到茶饭不思的地步,但也对我的心情造成了很大影响。话说如果我能沿着网线爬过去,大概会拿一本《国民礼仪教养大全》直接塞进该人的嘴里吧!总之,昨夜风急雨骤,我恰巧再翻开了这本小书,正看到了那篇“遗忘是恩典”,莫名的感觉有点被治愈了O(∩_∩)O哈~

  “遗忘是恩典”中的两则生活箴言,让人深受启发,愿在此与大家共同分享:

  ○愈是耿耿于怀、难以忘怀的事,更需要努力去遗忘。

  ○试着逐渐淡忘过去,也是一种智慧。都让我深有感触。

  其实,发散性思维来想的话,不独唯有作者所提及的那些令人心怀耿耿的愤恨晦涩回忆,是应该作为情绪垃圾被早早处理抛弃掉的。许多时候,就算是那些成功的辉煌的记忆,也是该被早早遗忘了的!毕竟欢欣只在当下,荣耀只属于过去,道阻且长,唯有前行。

  若只顾着沉湎于过往的辉煌中的话,很容易就会被冲晕头脑一样的拎不清现状了吧?久而久之的,就会变得越来越自以为是。大概这些人或者这样的人还会理所当然的想:为什么不呢?我以前有过那么多的成功经验,我依旧会成功,以后也会成功……如此这般一些看似有道理,但实际上非常荒谬的想法呢!

  总之,我们身边有着太多的这种人,他们或被冠以“江郎才尽”的帽子,或被打上了“眼大心空”的标签,因为旧日的成功经历,终于无法把持自己的本心,被弄得飘飘然了。但没有谁是能够因为以前有过大把的成功经验,所以就能够理所当然的一直成功下去的。怎么可能会有人因为之前有过许多的成功,就不需要继续再付出努力,也无须通过正确的途径,只要是他想的话,就理所应当的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这不是太可笑啊,自信和自大可不一样,现实是,我们谁也不是上天衷爱的宠儿,幸运到不用付出足够代价即可轻易获得成功的地步。我们更多的人,还是需要通过自己艰辛的努力,坚持找到正确的途径,最终才能够获得成功。很艰辛,但是很现实。

  其实这挺正常的,就像一个股票投资人,无论他之前在行业内赢得了多大的名头,但是如果只是没有经过审慎的思考,和严谨的准备就轻率的转行,比如说当个幼儿园老师啥的。他总不能因为自己之前获得过那么多的成就,就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转行后完全不必去费心学习专业知识,只要他坚持“做自己”,就还是会获得成功的吧?

  说来大抵是地缘和国情的不同,相较于国人,日本人要更讲究一个“小”之道。无论是工作学习上,还是平日的生活中,都很讲究抓住细部,深挖那些琐碎的东西。由物见人,推人及物,都是通过挖掘我们生活周遭那些不为人重视的点滴中的每个微小琐碎的细节,再通过具体的细节,使之展现以更加优美的姿态,使感官获得美的愉悦。所谓的和风大抵就是如此的吧。

  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倒是感觉日本引进版的书不止是制作,就连书的编排都很精巧,像这本书就是,摘录了该书的章节目录如下:

  前言 发现“理所当然”的方法

  1 期待明天:去发现新鲜事

  2 快乐过今天:花点小心思,让每天的生活变好玩

  3 不拘泥于昨天:抛去无谓的“坚持”

  4 恰到好处的每一天:找出自己的笔调、原则与平衡点

  后记 “理所当然”的本质

  从开篇的序言,到后面每篇的标题,再到末尾的后记,前后呼应环环相扣。而且,这本小书虽薄,但就中的文字真的是很耐读的,值得你反复咀嚼再三回味。何不也尝试着去学习这种姿态,不是在日复一日的庸碌的生活琐碎中麻木,而是更加从容细致的面对生活,去过有节制的生活,去有分寸的待人。相信也唯有抱持有此种心态,才能够更加从容细致的生活,自然会有闲暇让生活变得更美好起来。

  好吧,这本书我是在读了两遍之后才终于开始动笔写评的,第一次的时候看看就读到了那篇“说人坏话等于吃毒药”,文中的奶奶恐吓“我”(作者本人),说“你讲别人坏话就是吃了很多毒药,会很快死掉哦。”(P.088)猛地看到了这段,心中很不是滋味,不免全无意兴,懒得再读下去了。

  只能说大抵天下间所有的老奶奶老妈妈都是无师自通的会用这种方法来恐赫孩子的,想一想我儿时为此受到的惊吓,真的感觉特别的不值当——因为被长辈吓唬说天黑了窗户外面有吃人的妖怪啥的,虽然再大些也知道了那只是大人为了让小孩拉好窗帘随口说的。但被吓唬了这么久,直到现在都还受影响,一到天一黑就会感觉不安。真的不在乎,和在乎只是用意志力克服了,根本就是两回事儿好么。

  或许对很多父母而言,他们只怕是早已忘记了自己也曾是个孩子时的感受了,于是,他们可以因为各种各样的自以为正确的原因,轻率的拿床底下的妖怪,会吃人的大灰狼,把孩子扔去孤儿院等等诸如这样的言辞来恐赫年幼的孩子。而忘记了,曾经也同样年幼的自己为了这样的话,受到了多么大的惊吓。

  固然能够体谅长辈是为了教育小辈儿的心态,但是这样任意的将恐惧和扭曲的不良影响灌输给孩子,真的大丈夫?诚然,“请改掉遇见无法理解的事物就予以否定的坏习惯吧。”(P.110)但现在的问题是,动辄这样口不择言地吓唬小孩的话,反倒更容易在其长大后招致其对非科学的深恶痛绝呢!

  其实之前一直是很喜欢也很欣赏这位作者的文字的,我们能够从作者的文字中读到,也发自内心的感受到,那种源自平淡的日常生活中的安宁喜乐。他的文章总是很适合你静下来的时候慢慢的翻看。相信能够写出这样文章的作者,也一定是一位真正懂得应当如何去生活的人,一个掌握着生活的艺术的“生活家”!

  《崭新的理所当然》读后感(十):人生需要大智慧,但也需要小哲学

  人生漫长,但其实说起来其实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但如何过好这三天,却成为了当下社会人面临的大问题。且不说精神分裂、抑郁症、强迫症等足够让人走向毁灭的严重病症,单单是一个看似不是问题的“拖延症”,就已经令无数年轻人自我消沉,痛不欲生。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居然连如何说话,如何吃饭,如何在钱包里放钞票,如何独立思考这些基本技能都不会了。或许很多人会立刻反驳,谁说我不会,如果不会我怎么还能好好的活到今天?然而,你真的会吗?

  生活美学家松浦弥太郎善于从身边的小事中感悟人生的道理,用思考的力量化解生活中的烦恼与乏味。《崭新的理所当然》便是向我们展示这种“为了保持不变,而进行改变”的智慧。在变动不居的世界里,我们需要成长,也就必须学着用梦与希望来装点自己的人生。松浦弥太郎将其定义为“崭新的理所当然”。

  不久之前读过的小野洋子《想象你是一颗飞翔的种子》是从艺术的角度放飞心灵,《崭新的理所当然》则是从生活的立场修炼自我。全书由期待明天、快乐过今天、不拘泥于昨天、恰到好处每一天四个章节组成,每一章十四篇文章左右。文章不长篇大论,专以短小精悍取胜;不天马行空,只用身边的小事说理;每篇之后附有中心句提炼,启发性提问;通篇读来轻松自在,亲切自然。

  例举一些印象深刻的内容:如:《期待明天》中写道:“为了与他人从容相对,请排出独处的时间吧。”“有些关系是你在直视对方的眼睛说话后才能建立的。”“越是重要的东西,越是喜欢的东西,越不去要求太多。”“真正的乐趣就在麻烦的事情之中。”等等。

  《快乐过今天》:“握手是用来了解对方‘质地’最好的方法。”“不把陈旧的、松垮磨损的衣物穿在身上,就跟挺直的背脊和洗净的肌肤是同一个道理。”“守护重要的事物,是人活在世上的任务之一。所以,我希望知道在每天的生活中对自己重要的事物是什么。”

  《不拘泥于昨天》:“打破‘事不关己’这种意识障壁吧。你与这个社会的所有事物都是息息相关的。” “去思考你想如何度过一个人的时间,渐渐就会开始明了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越是不知道的事,越应该先问自己。”“不要否定那些和自己价值观不同的人。

  正因为有差异,这世界才美好。”

  《恰到好处的每一天》:“自己的规定——是否去要求自己,和明天的自己定下约定——有没有这个东西,会大大影响一个人的未来。”“专注执着:不可以抛下自己坚持的事情。”“思考:因为‘思考’应该是更需要主观意识的事情,带点紧张感。需要一股决心,然后将注意力专注在一个问题上。”

  我记下这些句子,在阅读之中体会一位生活美学家的巧思与发现。他观察桌子、人、钢笔、鞋子;思考如何看着人的眼睛说话,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整理与清洁;如何去学会与沮丧、欲望、梦想相处……生活很复杂,生活也很简单。为何总有那么多人在生活中迷失,找不到那个期望中的“自己”,感到离幸福越来越远?

  或许这就是缘由所在,我们忙碌而盲目,忽视了最基本的生活,那些大智慧固然令人心潮澎湃,跃跃欲试,但终究要回落到一个又一个生活中的小细节。松浦弥太郎的智慧便是拥有随时随地可以修炼内心的小哲学,正是这些生活的哲学成就了他“崭新的理所当然”。当然,也可以成就我们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