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喜欢辽阔的地方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喜欢辽阔的地方读后感10篇

2018-06-10 20:33: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喜欢辽阔的地方读后感10篇

  《我喜欢辽阔地方》是一本由毕淑敏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30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我喜欢辽阔的地方》读后感(一):梦想会带你去寻找那个地方

  文/河北小珊 评《我喜欢辽阔的地方》

  曾经幻想着自己能当一名女兵,但只是幻想而已,幻想自己穿着军装国旗英姿飒爽身影,幻想部队简单纯粹快乐生活,幻想伴着军号起床、唱着“团结就是力量”吃饭的一丝不苟又帅得要命军队纪律。我想如果我是一个文艺兵就更好了,那样一群兵哥哥都会把我当做偶像崇拜者,没准我还能当一回“女神”。

  我想过很多,这是我自己的小秘密特别是夏夜难眠的时候我就会瞅着窗外的月光畅想。我喜欢军队是真的,源于有个兵爸爸小时候爸爸在张家口当兵,我记事的时候,他在部队做司务长,司务长是一个不大点的小官,负责部队的日常事务,在我的印象中爸爸就是食堂的。我没事就会求他带我去部队,爸爸不用训练,没事就和几个叔叔伯伯聊天,我就喜欢蹲在花池子边看兵哥哥(那时候都叫他们叔叔)训练。我的记忆中,部队的天很高很蓝,阳光有些许刺眼却不晒,总之一片金灿灿的感觉士兵们的所有动作都是齐刷刷的,起步走、跑步不用说,连卧倒什么的都挑不出半点瑕疵。部队的饭很好吃,蒸的小笼包和外面饭馆里的一样香。那些年轻的叔叔哥哥也特别喜欢我,想来也是,他们一年到头看不到亲人,成天面对的就是一群大小伙子,好不容易来个肉嘟嘟的小姑娘,谁不想捏捏。

  之所以说这么多,是想说明我和军人、和部队多多少少还有些缘分,也能够体会出一点点作者的军旅生活的酸甜苦辣。身边有当兵的朋友复员后笑谈: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的确,部队生活是每一个军人一生中最宝贵经历之一。作者应该也是这样认为的,一个年纪只有16岁的女孩子和几个年纪相仿的姐们,来到严寒偏僻的西藏,经历了高原反应和部队的历练,当时可能觉得很苦,但是因为信仰她们不但坚持了下来,还苦中有乐:烤羊肉照相、生炉火、剪被子……,这些事情日后回忆起来肯定都是欢乐的,那份割舍不开的情分肯定是甜蜜的。正如作者所言,在这片辽阔的地方,她埋下了悲伤与快乐,许多年后心灵重返旧地,竟发现哀伤已经化为晶莹琥珀,欢乐变成巨蚌,养育出了珍珠,所有经历都随着时间流逝变成了挂在脖颈上的琥珀与珍珠,多么神奇

  能有这种经历的人不多,但是我想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的梦想寻找一片辽阔的地方,在那里埋下自己的情绪,想来若干年后,也会有一番收获感慨吧!

  (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我喜欢辽阔的地方》读后感(二):好书良师益友

  看这本书之前,我对于毕淑敏的了解仅限于“不错作家”、“女作家”、“文笔很好”这几个简单潦草的印象。这本书是她的随笔集,应是日常所写的文章集结而成,于平凡字句中见大智慧,这才是真正的大家,何况,在不经意字里行间就能看到她深厚文学功底写作技艺,当我开始阅读的时候第一篇随笔的时候,我已经决定从此把毕淑敏这个名字列入我最喜爱的女作家榜单。

  我爱她藏北高原当兵的勇敢。我没有去过西藏,但有西藏的同学,名叫尼玛,藏语是太阳意思。她爸妈是援藏干部,把她生在日光之城拉萨,但尼玛天生适合在平原生活,每次回家从飞机上下来都是被她爸背回家在家吐三天才适应。也听过一些高原反应让很多游人睡着睡着就到了另一个世界消息。西藏对我来说是个有些许诱惑和畏惧的地方。毕淑敏十六七岁就在藏北高原当兵,一待就是十一年,“16岁时,我在藏北当兵,阿里有九个月的冬天,剩下的三个月,既不是春天也不是夏天和秋天,它是在冬天底色上,间或涂抹着几道其他季节的无偿岁月。偶尔不飘雪的晴朗冬夜,深蓝如水。逢我值夜班,到了后半夜,困倦不已。我会走出烛光摇曳的值班室,仰望星空极端寒冷空气给我注入钻石般的清冽,极目远眺雪山如蜡,星河灿美。”西藏的确很美,但如果需要睡在雪地里,半夜吃雪解渴,每夜都有一种会不会一觉睡过去的恐慌,西藏还美吗?我知道纵然我现在二十四岁,依然没有勇气踏上那片神圣土地,更别提在那里待十一年,将所有的青春年华奉献给雪山和高原。所以,我爱毕淑敏的勇敢和坚毅。“从那时起,我似乎从未真正年轻过。没有放浪形骸为所欲为,也几乎没有肝肠寸断爱恋情愫,有的只是迅疾奔突的行军和日复一日的躬身诊疗。每天每天,每年每年,在世界之巅戍边一十一载。不变的星辰不变的峰峦,同样不变的还有弥漫一切的白色,看飞雪的且歌且舞,医素不相识之人的病痛生亡。”

  我爱她看透生命价值。这本书关于生命和死亡的描述并不多,让我印象最深的有两处,第一处就是藏北高原上的高原反应的描写,很多人都会有高原反应,有的人格严重,睡一觉就没了,或者一高兴激动就过去了,书里有个小士兵就是这样的,死亡随时会来,毕淑敏在这样的环境下可能从最初的恐慌渐渐麻木,既然死亡如此近,不如认真过好每一天。第二处是天葬的描写,藏人重生不重死,人死亡后就被拉到最高的地方尸解被动物吃掉。毕淑敏曾亲自扛着尸体,目睹尸解,目睹鹰鹫捕食,这种胆量淡定并非与生俱来可想而知她经历过多少个难以入眠的夜晚,最终对死亡和生命得出真切见解。正是有了这样的经历和彻悟,让她对生命充满了感激敬畏,当决定写小说的时候,她辞去医生职务,因为她不能保证晚上写小说白天仍能集中精力完成手术,在她眼里,生命是最珍贵的,值得被尊重。这是一个医生的职业操守,是一个作家的人文情怀,毕淑敏既是一位优秀的作家,也是一位杰出的医生。

  我爱她充满生命力文字。毕淑敏不是科班出生,大约三十岁才开始写作,入行不算早,但她的文字却功底很深,我猜这跟她少年时一直坚持不懈“偷偷”读书有关,当然,天赋必不可少。她的文字并不多么华美铺张,只是踏实地尽量清楚地描述,但在她笔下汉子似乎变成了精灵,每一个组合都特别奇妙,描写雪花是“且歌且舞”,描写红柳丛是“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飞的碎叶,谷穗样细密的花,略带苍蓝色凋。”比喻极致色彩运用精妙,如果毕淑敏去画画颜色搭配方面应该很出彩。

  最后,由衷地说,这本书值得一看。

  《我喜欢辽阔的地方》读后感(三):这世界辽阔,你会怎样选择

  毕淑敏是我很喜欢的一位女作家,先后看过她的《血玲珑》、《拯救乳房》、《女心理师(上、下)》、《蓝色海洋》等作品,并陆陆续续在空间分享过她的71篇文章给朋友。之前对她的了解,仅限于百度百科感情色彩的介绍,及文章中透露出的片段式回忆。《我喜欢辽阔的地方》是毕淑敏女士散文形式,细细回忆了自己曾经的故事,特别是在藏北的经历。通过这本书,我对她的曾经有了更加清晰深刻认识理解

  我一直认为,毕淑敏有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这力量是高于作品本身意义的,但它通过作品所传达出来。这意义是源自她对生命深刻的体验觉悟,她极少突兀的去说教。她的丈夫芦书坤曾说:“我第一眼看到毕淑敏时的印象,既不是她的容貌,也不是她的才气,吸引我的是她的神情,那样一种不属于年轻女孩镇定平静。”那年,毕淑敏只有20岁,并未显露出异人的才华,也谈不上所谓异常吸引人的才气。但我好奇是怎样的沉淀,在如此年轻时便有了“平静”,毕淑敏以可能是高原呆久了,变得呆若木鸡来回答,但我们知道,呆滞和平静显然不是一回事儿,她不过是开玩笑罢了。

  在《我喜欢辽阔的地方》里,我们可以窥探一些答案。16岁的毕淑敏,是藏北第一批也是唯一一批骑兵部队女兵,带着期许,穿上军装,告别北京,连着坐12天的车,来到了平均海拔五千米以上的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和喀喇昆仑山交集地。这里空气稀薄,她们每天吃着脱水菜,把维生素药片大把大把的吃,即便如此,也不能避免指甲凹陷,齿龈出血,口腔溃疡头发脱落……。当然,年轻的她们在藏北也并非全无乐趣。她们用西凤酒换男兵们的香蕉罐头,吃得不亦乐乎;她们误打误撞去找拍X光片的胡技师拍照片,傻得不亦乐乎;她们饥饿时就“精神会餐”,偷炊事班长的羊腿做孜然羊肉串;她们为了买条漂亮的藏族花围裙,费心心思;她们在雪原与星空之间露营,想念着远方的亲人。

  而毕淑敏为什么如此年轻,便有了“平静“之态,大概正是源于在16岁花季的年龄开始严峻郑重思考死亡,正如她说的,不是因为好奇,而是死亡与她摩肩接踵,举案齐眉。在那里,死亡是一种必然,活着倒是幸运机遇。所以,在君临一切的生死忧虑面前,她已经悟出死亡的真谛,与它无所不在的黑翘相比,个人所有遭遇都可淡然。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超脱心态,所以在她的回忆里,藏北生活带给她的乐趣是多于苦难的。面对艰苦的环境,她所作出的回应积极的。“大雪封山的日子漫长时光使人分不清是远古还是现代。我把周围所有人的书都借了来,从书页中间被老鼠咬出了贯通伤的《聊斋》到色彩斑斓的色盲普查表,一一细细研读……书是有限的,我读得很慢很慢,生怕读完了再无书看。”无聊而漫长的日子里毕淑敏以书为伴,享受着阅读带给她的孤独。在书中她还专门谈及怎么选择书籍话题,她给出的方法是:一是不看最新的书;二是不相信报纸杂志上的书评;三是在自家心中列了一个秘不传人的黑名单。不巧,我今年几乎都看得是新书,即便很多作品是无谓的消耗。我写书评,被很多人理解为出版社的吹捧手。我心中的黑名单不留意便在文字里显露出来。但我想,很多事情总需要一个过程,有些经验也是在无数的无谓消耗中总结出来的。

  毕淑敏在三十五岁时才开始写作的,她认为写作是别人爱莫能助的事情,写作的过程是孤独而艰苦的,或许这一篇写得很好,下一篇却可能写得相当糟糕。她将这种自制力延伸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她说:“在我的有生之年,凡是我自己能做到的事情,都不会假以他人,不但是一种自律,而且是对别人的尊重。如果凭自己的努力,已无法完成这一工作,我就会放弃。我并不认为不达目的的决不罢休是一种非常良好生活状态,它过于夸大人主观作用,太注重最后的结局了。在一切时候,我们只能顺从规律,顺从自然。”某些观点在我看来似乎过于严肃了,但这正是基于她的经历而给出的经验。

  这么多年,毕淑敏真正实践了鲁迅先生传授的写作技巧之一,一直写下去,不要回头。在这条路上,她越走越远,带给越来越多的人力量,而我也是广大受益者之一。面向前方,坚定地走下去,任它成功或是失败,不再计较,只是一味的挺进。她做得很棒,而我也在前往的路上。这世界辽阔,你们又会怎样选择呢?

  :书评均为原创,未经本人授权,禁止转载!

  《我喜欢辽阔的地方》读后感(四):自序:我喜欢辽阔的地方

  我喜欢辽阔的地方

  毕淑敏

  我喜欢辽阔的地方,它会让人谦逊,清耳悦心。我的青年时代在藏北高原度过,那里曾经埋下我的悲伤与欢乐。

  它们如最初的精神之冢,不时继续掩埋新的心绪。许多年过去了,某一天心灵重返旧地,翻掘遗骸,我惊奇地发现,哀伤已经化为晶莹琥珀,欢乐变成巨蚌,养育出了珍珠。

  这一切,让我感觉人的经历多么神奇!

  16岁时,我在西藏当兵,阿里有九个月的冬天,剩下的三个月,既不是春天也不是夏天和秋天,它是在冬天的底色上,间或涂抹着几道其他季节的无常岁月。偶尔不飘雪的晴朗冬夜,深蓝如水。逢我值夜班,到了后半夜,困倦不已。我会走出烛光摇曳的值班室,仰望星空。极端寒冷的空气给我注入钻石般的清冽,极目远眺,雪山如蜡,星河灿美。

  我在那一刹做出了一个决定——要向一颗微不足道的小星学习,可以微弱,但要有光。

  从那时起,我似乎从未真正年轻过。没有放浪形骸的为所欲为,也几乎没有肝肠寸断的爱恋情愫,有的只是迅疾奔突的行军和日复一日的躬身诊疗。每天每天,每年每年,在世界之巅戍边一十一载。不变的星辰不变的峰峦,同样不变的还有弥漫一切的白色,看飞雪的且歌且舞,医素不相识之人的病痛生亡。

  人生最大的纷扰,是找到意义和价值。这题目在我17岁的时候,已经悄然作答。

  我有一个柔和童年,我却在很长时间懵然不知。我本以为所有的人,在他们婴幼时代都该如此,我只是其中一员。我后来才知晓,人的放松宁静,很大一部分来自安全的早期经验。我得到过许多无条件的喜欢和爱,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师长,让我知道自己虽然渺小,但仍是有价值存在

  我一生的经历,所有的琥珀与珍珠,结成一串,沉重坠挂在我的颈项间。它们断裂了,跌落在我的文字里,愿与同样喜欢辽阔风光的你分享。

  《我喜欢辽阔的地方》读后感(五):喜欢之后,下定决心,竭尽全力

  在看书之前,我想说几句题外话。到底什么样的程度才算是喜欢?我自诩很喜欢毕淑敏,但是直到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才知道毕淑敏原来“身兼多职”,她不但是作家还是心理学家和主治医师,而以前我仅仅知道她是靠挥毫泼墨“吃饭”的。真是惭愧!亏自己喜欢了毕老师那么多年,喜欢就应该仔细的了解探究,不要只言片语的了解,不仅对自己也是对他人的尊敬。

  也许正是毕淑敏年少的经历造就了这本书→_→《我喜欢辽阔的地方》。毕老师从16岁入伍写起,把我知道的不知道的都描绘其中,我真的要对毕老师抱以满腔的感激,让我可以透过这本书更加深入的了解她的生平。以前有一段时间我经常在报刊、意林、读者上如饥似渴的搜索关于毕淑敏的文章,想更深入的了解以及多看看她的作品,现在终于看到毕老师出新书,我想作为我们每一个喜欢她的人都是分外激动的!况且这次出的书还是4本——《教养的关系花园》《心理医生附耳细说》《写下你的墓志铭》《我喜欢辽阔的地方》,虽然现在手中只有一本,但是刚拿到这本书看了一节就下定决心买全套,所以真的不得不佩服毕淑敏笔下文字的魅力。

  书的前一小部分主要描述入伍前和刚入伍的生活,刚读两章,我便潸然泪下,16岁本是在父母的呵护下在家过着悠闲日子上学的时光,但是毕淑敏就敢蒙混过关的去往5000米以上海拔的西藏做一名军人。这或许和她的父亲有关,生长于军人家庭才有这异于常人的魄力吧,即使在人迹罕至与死亡举案齐眉的高压环境下也不见退缩,即使后来被人临时换掉去上大学的名额也没有波澜不惊,依然故我、依然兢兢业业的生活着。书中有太多太多令我敬佩的地方,16岁胆大从军,34岁开始写作,令我不禁想起一直潜藏于脑海中的那句话——当你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就是最早的时候。而后更是可以为了写作毅然放弃了大半辈子的职业,放弃了高薪厚职,这是我们大部分俗人没办法做到的,尤其医生这个职业又是那么敛财。除却毕淑敏本人,我也佩服着她的母亲,我永远记得那个片段,在毕淑敏父亲去世后她们母女两人坐在海边,母亲郑重的对她说:假如有一天你不能写了,不要强努着写下去,就回去当医生吧,我看过太多的不好看的作品,你最后可千万别走到这一步,人家会骂你的。这其中透露的对文学的尊敬是现下追逐名利的“文字缔造者”几个可以做到的?带着对自己、对文学的虔诚,我想这才是毕淑敏文字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吧!

  我们看一些言情小说,会羡慕里面女主的性情——坚韧,独立有志气,不卑不亢,镇得住人,知道自己想要不想要什么,想要的就去追求。有多少人曾暗暗下决心要成为这样的人,觉得这世间哪里会有这样的人,那么我就告诉你一位——毕淑敏。她的为人在作品中透露的淋漓尽致,不得不令我佩服,读过这书以后,在我的脑海里毕淑敏不再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阿姨的形象,只是一个刚入伍扎着两个小辫子脸上透着坚毅的军人形象!

  喜欢一个人总想把这世间的所有美好都堆在她面前,我也不例外,想要把这世间所有美好的辞藻都安于她身上,但愧于自己的文笔匮乏,只能用浅薄的字眼来抒发一下对这本书的观后之感,对毕淑敏老师的喜欢以及敬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