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欲望与利益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欲望与利益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3-22 03:03:3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欲望与利益经典读后感10篇

  《欲望与利益》是一本由(美) 阿尔伯特·赫希曼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19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欲望与利益》读后感(一):书 | 欲望与利益

  副题:资本主义胜利之前的政治争论,作者赫希曼,翻译冯克利。也是《人的境况》延伸阅读。这本小书是有关资本主义早期的观念史的著作,赫希曼像是追溯到16、17世纪做了一场思想观念的田野调查。

  书的起源是孟德斯鸠的一句话:“幸运的是人们处在这样的境况中,他们的欲望让他们产生作恶的念头,然而不这样做才符合他们的利益。”显然彼时,哲学家更喜欢讨论的不是“主义”,而是“人性”。贪欲是人性,如何与理性达成统一?赫希曼总结欲望可以相互制衡,当我们无法用说教来克服欲望,不妨“让欲望变成融入理性的欲望,让理性变成替欲望服务的理性”。

  把欲望引导向逐利的过程,让欲望变得无害。欲望被驯化,甚至能生长出相互制衡的政治制度和统治者的美德。求利即重商,让人谨慎勤勉,优雅,创造财富。

  这种意识形态对政治生态有深远影响。商业利益的发展获得的巨大物质力量,也让统治者的行权受到限制。例如国际贸易中,国家间的利益如何克服征服的欲望。又例如,工商业如何增强王国的力量,提升君主的权力,而这个过程中国王的行政手段必须变得更加温不然就会被工商阶层推翻。

  当然,欲望向利益的转化并非没有问题,例如世界会变得庸俗,阻碍人的个性充分发展(单向度的人),而赫希曼认为,这恰恰是因为人的个性过于充分发挥实并不可取,商业的规训恰恰能克服一些恶习,塑造“单向度的人”。彼时的哲学家更担心过分释放的欲望对道德的妨碍。

  《欲望与利益》读后感(二):书摘:对资本主义的历史、人性等词汇的演变提供新视角的短著

  

一、【提要】

作者进入复杂的思想大厦,调查了17/18世纪欧洲思想(如经济学与政治学之间的联系)生态、恢复对资本主义的记忆、回顾有关“人性”的辩论,并从修辞学角度(及语义学操作)分析商业伦理的变化:“人性”演变为“主义”(“意识形态”时代)、从“欲望”演变为“利益”。

  最终,获得解释“资本主义精神”及其兴起的新视角 。

二、【脉络】

  作者自我梳理出的三大部分:

  (一)列举大量不同思想体系的证据

  (二)详细讨论相关的最重要思想者的观点

  马基雅维利(交锋的两大理论的源头)、孟德斯鸠(写作灵感源头)、霍布斯、休谟、卢梭、培根、斯宾诺、凯恩斯 etc

  (三)评论知识事件的历史意义、对当代的借鉴价值

  122【作者的最终结论:不让历史解决分歧,让历史提升自己的论证水平!】

三、【心得】

  1.本书的阅读目的:不再紧紧跟随“时代精神运动”,在身、心双重反资本主义!而应该看欧美名家作品,了解资本主义的历史、揣测其未来,并自我保存地好好活着。

  2.“认识自我”(我们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这个问题在知识分子中的普遍性 。

  3.1为资本主义辩护的基本假设的信念依据:“它以牺牲人类的某些恶劣倾向为代价,激活人类的某些有益倾向”。

  3.2充满各种欲望的“全面的人类个性”(注意,定义一直在变化)曾被人为是一种需要被消除的重大威胁。

  4.分析职场关系、资本家等人的心态。

  44受利益支配的世界的两大优点:【可预见性与持久性】。

  @资本家招人标准、简历与面试的存在目的

  @Eg P55《人性论》(“对利益的欲望”)、孟德斯鸠等人谈“爱财”的“持久性”、”普遍性”、“顽固性”;齐美尔谈金钱积累本身便是目的。

四、【评价】

  1.这是犹太富商家庭背景、引用古典哲学语境等知识资源进入经济学研究的跨学科思考者 在多年前(1973年)的作品。

  2.年份太久、引述众多。本人思想储备不济,且书摘下、暗中观察先。

五、【关键字句与精彩书摘】

  作者:虽然社会生活的复杂性给人类认知能力带俩了根本性限制,但其反而为人类的纠错方式提供了广阔空间。人们通常低估了新事物乃是源于旧事物的程度。

  第一章 P10人性 伽利略 霍布斯(交易契约观)的一脉相承;马基雅维利 斯宾诺莎的一脉相承与实证主义;卢梭的人性观新发展

  @日综《人监观察》

  12自文艺复兴起 取代对宗教戒律依赖的【三种对待欲望的思想】(核心举例):

1.压制法:简单压制欲望(诉诸利维坦等权威的强制与约束)

  代表人物:圣奥古斯丁 加尔文 霍布斯

2驯化法:驯化欲望

  代表人物:帕斯卡 亚当斯密(写作温和) 维柯 黑格尔(理性狡黠) 曼德维尔(犀利) 歌德(靡菲斯特)

3.制衡派:区分欲望,以毒攻毒/欲望们互相制衡

  代表人物:培根(兼具政客经验,厌恶斯宾诺莎) 斯宾诺莎(希望幸福的欲望 助力抑制欲望) 沃夫纳格等人

  最初历史:最早出现于17世纪 性恶论

  后续发展:自英法传至美国 联邦党人制宪的知识工具——权利分支的分立、政府本身的结构设计。

  27自前文第3种欲望对抗欲望的策略,引出进一步的推理:

  1.【分类欲望,明白欲望们之中的敌(野心 权力欲 性欲)、友(贪婪:贪财 贪心,提升为特权欲望)。】

  2.根据“利益”一词的含义的广义狭义的不同,“利益与欲望”的对立程度 会有不同的含义。

  38利益学说的感召力根源

  42欲望在17世纪末开始逐渐恢复名誉

  44受利益支配的世界的两大优点:可预见性与持久性。

  51赚钱与商业的“无害、得体”

  @与劫掠军、海盗的对比 :)

  61赚钱是一种“平和欲望”

  @休谟、斯密对资本主义的喝彩与期待

  第二章 对经济扩张改善政治秩序的期望

  99斯密《道德情操论》人世间的所有辛苦和忙碌是为了什么?(天问 :))

  霍布斯:人类对荣誉、认可的渴望。

  卢梭:对自爱(生活必须品)、自尊(他人的尊重)的清晰区分。

  @“斯密问题”;《国富论》标志着利益对欲望的支配行为的作用这种思想的终结。

  第三章 反思

  119人们认为资本主义应该实现的,正是不久后便被当作资本主义最恶劣的特征予以谴责的事情。

  对资本主义的或隐或显的批判们: 【傅里叶对欲望诱惑的颂扬、马克思异化论、弗洛伊德的作为进步之代价的性欲压抑观、韦伯的“除魅”】

  119凯恩斯与熊彼得对资本主义的辩护。

六、【其他】

  1.该读备受当代哲学家爱戴的休谟的作品了,就先人性论吧。

  2.《退出、呼吁与忠诚》等书可跟进读。

  3. P125 智利军政府经济模式转向与留美(芝大)学生的强关联。

  《欲望与利益》读后感(三):笔记啦啦啦啦啦

  关于passions的中译:译者将passions翻译为欲望而非激情,更能突出可预测、可持续、融入理性的interests与狂暴无常的passions的差异。在古典哲学的理性—激情—欲望那里,赫尔曼所说的passions应该更能和柏拉图所说的欲望对应而非激情。这也突出了一个极其重大的变化:与古希腊不同,近代对passions的理解是与理性强烈对立起来的,粗糙一点而言,古典的理性-激情-欲望变成了类似于理性-利益-激情的分类或者直接说成是interests(融入了理性的欲望)与passions(剥离了理性的欲望)的对立(理性在这里因无效用失去了至高地位,收窄为一种合理计算interests的工具)。我对近代毫无知识,但感觉这个变化(变化把握可能不准确)很重要。这样,passions翻译为欲望,仿佛又遮蔽了这种变化。

  笔记当当当~

  第一.如何用利益抑制欲望这一章,是马基雅维利政治哲学的具体发挥

  一.作为真实的自我的重新发现

  从中世纪追溯制衡手段,奥古斯丁认为可以通过对追求荣誉适度认可来压抑财富和其他罪恶之事的渴求,用一种罪恶抵制另一种罪恶。

  当“作为真实自我”的人被马基雅维利重新发现,高贵与道德约束人的passions变得过时,英雄主义落幕。出现三种替代方案。

  1.压制和约束:国家暴力压制(奥古斯丁,加尔文,霍布斯)这是逃避问题而非解决问题。

  2.驯化、利用欲望:破坏性欲望转化为建设性欲望,罪恶欲望的转换如同《浮士德》中的摩菲斯特自我界定—一股始终意欲邪恶且总会带来利益的力—那般通过超自然的世界进步完成的。是斯密“看不见的手”;是黑格尔“理性的诡计”——在欲望的引导人类实际上成为自己未意识到的某种更崇高的世界历史目的的仆人;是维科的“公理”、“立法的心灵”、“天神意旨”:残暴—贪婪—权势欲,军人—商人—统治者,强力—财富—智慧。转变过程过于神秘。

  3.区分不同欲望,用无害欲望制衡有害欲望,利用欲望间的相互残杀来破坏驯服欲望。

  二、马基雅维利开创了欲望抑制欲望和利益抑制欲望两种先河,这两股思潮很长一段时间独立发展,最后合为一体。

  (一)Passions制衡passions: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是passions制衡passions激进的解决方案。对死亡的恐惧、对社会舒适生活所需物品的渴望以及通过自身勤奋获得它们的期望来克服对财富、荣誉和支配权的过度追求。

  (二)Interests制衡passions:十七世纪对人性悲观论调使人们相信passions具有破坏性而理性无效用,把利益置于二者之间为解释人类行为带来了一丝希望。利益兼具二者各自优良秉性,利益是理性的审慎的“自利”,消除了欲望破坏性和理性无效用。Interests制衡passions的发展过程:1.首先应用在用利益约束统治者行为(无效)。2.十七世纪,利益应用于国家的团体和个人显示出效果。如利益——国家利益3.十七世纪末:团体和个人利益越来越与经济欲望联系,充裕成了重要组成部分。道德利益、荣誉利益、健康利益越来越少财富利益增多原因。

  贪婪到利益的改头换面

  贪婪(赚钱)由此承担了制衡其他狂乱欲望的任务(这显然不同于制衡术的起源,马基雅维利认为政治学与经济学分属于不同领域),而之前贪婪(赚钱)被视为最大的邪恶之一(十七世纪也如此)。贪婪的什么优点使得它从众多passions中脱颖而出,摇身一变成为启蒙运动者称赞的利益主题。其三个特征(1)受轻蔑的无害性:首先,以往对经济活动的轻蔑(对荣誉的赞赏)让人确信:在人类活动领域,经济活动不太可能有许多潜在影响力,无法造成大善大罪。所以在人们寻找限制自己所易于相互造成的伤害和恐惧的方法的时代,人们对经济活动的偏爱表达了一种避免(灾难的)崇高的愿望,这种偏爱因而不断带来蔑视,此时贪婪因其具有无害性成了一种平庸的小资美德。(孟德斯鸠:哪里有善良的风俗,哪里就有商业。哪里有商业,哪里就有善良的风俗”)。(2)贪婪与借贷的古老关系可理解为利益与经济活动本质(合理算计)的相似性,较之于其他狂暴的passions,贪婪因而蒙上了一层理性阴影。(3)同时贪婪具有稳定性、不可消除性和同一性。(顽固的欲望,休谟语),孟德斯鸠(积累财富的欲望具有持久性和顽固性)。现实也提供了这种证据,十七世纪法国经济发展令越来越多人增加财富成为了可能,经济利益成了百姓全部欲望的唯一内容。

  三.“从对永恒的人性的假定中,可以推出一些有说服力的主张“。当利益被视为人类行为的支配性动机时,一个可行的社会秩序的基础被找到了。赚钱行为体现的贪婪这一污名化的词由此转换为新的相对中性的融入了理性的“利益”,并披上欲望制衡者的伪装。有利的欲望变成了interests并与反复无常的passions对立。

  第二. 如何用经济扩张改善政治秩序

  孟德斯鸠、斯图尔特和米勒开启了乐观的阻止模式,利益是种工具:对贪欲持有乐观主义情绪,它是反对专制主义和暴虐的独裁行为的有利武器,利益可用来抑制权势者及其臣民的欲望过剩。

  1.孟德斯鸠:对暴政极为恐惧

  国内:犹太人通过汇票避免贵族和国王的暴行与勒索,政府变得仁厚以带来繁荣,外汇交易也导致了对政治家的约束,国家基本被剥夺了任意没收财产和贬值货币的传统权力。

  (而对国债这种动产却批评的原因在于它会导致政府权力膨胀)

  国际:当战争越来越被视为由王室的野心和愚蠢而非真实利益引发时,贸易的自然结果就是和平。

  斯图尔特:独到的辩证推理

  “工商业的兴起”源自政治家借商业壮大自身以获得政治权力的野心,但商人增强实力反过来动摇君主权威。工商业本能够巩固君主地位,最终牺牲国王,巩固中产阶级地位。一方面,政治家权力的恣意运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另一方面,财富增加使政治家极大影响全体人民的行为。他把现代经济比作表,表的运作终结了统治者暴虐的的罪恶与欲望,但经济要沿着合理的轨道平行运行就少不了仅仅出于公共利益考虑的虚拟政治家的精确调控。

  米勒:商业发展使导致更多的“个人独立和普遍自由观念”;提高集体行动能力反对压迫和虐政。

  (重农主义:新的政治秩序确保经济政策执行。激励君主按照自身的自由意志正确行事,即权利拥有者由于自利的缘故被迫去促进普遍利益。类似于霍布斯论述君主政体下对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结合密切情形。)

  三.斯密的终结

  十七世纪,当利益还是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抽象概念时,斯宾诺莎质疑利益不能驯服欲望,因为欲望会有力干涉;而哈利法克斯认为人类无法理解自身的利益。

  十八世纪当interests利益几乎专指经济利益时,巴特勒主教认为每天都可见合乎理性的自利败下阵来,被好奇、情绪、热情、任性等打败。这时,欲望被赋予了多种含义,包含了感激、敬意、友爱等人性乐观看法。而利益由于蜕变为单一的物质利益,理论便失去了其魅力。

  斯密似乎厌倦了interests与passions之间的无畏争论,通过将passions注入interests,彻底取消了争论的意义。

  赫尔曼在论述斯密思想时,引了个这样的例子:原来领主们与门客和佃农一起分享多余产品,建立军队形成自己的权力与权威。可后来领主将多余财产挥霍在购买小玩意儿上,大领主由此决定取消门客,与佃农建立更长期有效的关系。他们逐渐放弃了自己的权力与权威,再也无法干涉法律扰乱治安。这不仅有利于新兴商人和工厂主,而且有利于君主。领主贪婪奢靡的欲望战胜了更为长远的利益,而非利益驯服了欲望。

  这个其实略有些戏谑的例子结束了所有争论,并带有显著的看不见的手的特征 。第一,领主贪婪奢靡的欲望战胜了更为长远的利益,而非利益驯服了欲望,打破了interests驯服passions的断言。第二,欲望战胜利益并非像人们想象的坏结果。相反,领主权力的丧失使他们无法干涉法律扰乱治安,这不仅有利于新兴商人和工厂主,而且有利于君主。

  对于前者,斯密的解决方法是舍弃对利益与欲望区分。整个人类需要“我们的全部努力只在于两个东西,即自身的生活必需品和他人的尊重”(洛夫乔伊),如今他人的尊重不需要我们在其他领域惨烈竞争,它通过实现经济利益就能满足。在斯密看来改善生存条件的需求是“与生俱来、至死方休的需求,是温和且不易冲动的欲求”,人类中的大多数主要关注生存和物质方面的改善。斯密通过借助坚信野心、权力欲和对敬意的渴望都能够通过经济增长得到满足,使非经济欲望融入了经济欲望,二者都丧失了独立性。

  对于后者,与孟德斯鸠对商业制衡暴政的乐观态度对比,他对于经济发展对人间支配者暴力与不义带来的改善本身也不抱有太大希望。斯密斯密强调对个人财富自由追求所带来的经济利益而非所规避的政治危险和灾难,他似乎认为政治进步并不是经济发展必要前提,可能也不是经济发展必然结果。斯密一方面欣赏贪婪可能带来的秩序和好政府以及随之而来的个人自由和安全,另一方面认为新的工商业并不会将人类从古老的罪恶中解放出来。就像领主的欲望带来了政治进步,他似乎寄希望于看不见的手理论,愉快强调非预期的人类行为的后果。于是也就不奇怪他认为当每个人都被允许追求自身的个人利益时,“整个社会”的物质福利就会得到改善了。

  今晚做笔记的时候已经没有之前的新鲜感了,这本书还是最适合快速看一次。

  《欲望与利益》读后感(四):回到观念最先发生的地方

  资本主义不过是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而已。我们早已十分熟悉马克思关于人类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划分了,这已经成为一种观念,无论我们是否赞同和认可。即使我们没有经过严格的分析考察,一旦一种观念先入为主,那么总是绕不开对它的评价。当学习思索和接触一种关于相同事物的新观念时,我们总是会拿它和我们脑中已有的观念作比较,冲突、碰撞、摩擦,批判、理清、默会,最后形成我们的思维模式和认知观念。

  从某种意义上说,赫尔曼的这本书虽然有明确的问题和主线(即从17、18世纪的社会思想中找到重新解释资本主义“精神”及其兴起的新方法,重建资本主义形成及其先前的相互关联的观念序列并对这些思想要点进行阐释讨论),但是更为核心的是,赫尔曼这一工作就是一种我们每个人日常都会遇到的常态的写实复现,即当我们就某一主题的新旧观念发生冲突时该怎么办?赫尔曼用这本小册子从历史中搜寻证据,重新梳理阐发资本主义观念形成之前的思想要点,他想做的不仅仅是解决它们的分歧,更是将其引入政治争论中以提高一方的论证水平。换句话,赫尔曼有他想要做的观念史分析,我们也有自己的观念冲突等待解决,而赫尔曼告诉我们,回到观念最先发生的地方。

  既然是《欲望与利益》的书评,那我们当然要进入赫尔曼关于他关心的议题的观念史梳理中去。正是在全球化、后工业化和资本主义的虚拟化形态下,现实资本主义才进入到黑格尔所说的“观念”阶段。从某种程度上说,福山(Francis Fukuyama)的论断是正确的:全球资本主义是“历史的终结”。与此同时,批评的声音也来自四面八方,要求我们警惕资本的危险,强调资本主义的压抑和导致异化的特点,因为它阻碍着“人类个性的充分发展”。而赫尔曼在本书中回到1617世纪的社会思想中,汲取智者们的观念,认为利益抑制欲望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从而反驳来自事情变好之后但却没有那么好时的批评。假如能重来,历史的选择还是同样的,因为人们的行为模式不是在一夜间塑造定型的,不能以未发生的破坏性力量掩盖未来对这种力量的抑制的作用。就像赫尔曼描述的那样:“总之,人们认为资本主义应该实现的,正是不久之后便被当做资本主义最恶劣的特征予以谴责的事情”。多么无奈,似乎如农夫与蛇的故事,即使农夫本不是那么纯粹完美。

  《欲望与利益》读后感(五):非常全面的而清晰的综述

  为了讨论经济发展是否会导致民主与自由的发展,我们可以将论题改为:人们对个人欲望与利益的追求是否会导致民主与自由的发展;因为,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个人欲望与利益的追求会导致现代经济体系大发展。

  参阅阿尔伯特 赫希曼《欲望与利益:资本主义胜利之前的政治争论》,下面首先仅罗列重要思想家的观点,然后再做简要评述。

  在十七世纪之前,特别在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之前,人类的欲望一直被视为邪恶之源。例如,圣奥古斯丁认为权欲、性欲、金钱财产欲为三大罪恶。因此,当时的社会意识是压制人的欲望,可能的例外是贵族理想的追求者对荣誉的热爱。

  起源于十七世纪的启蒙运动,不是压制欲望,而是驯服欲望,用追求财富的欲望代替有更大恶的追求权力与荣誉的欲望:

  十八世纪初,维柯:“残暴,贪婪与野心,创造了国防、商业与政治。""通过它(天意)智慧的律令,专心致力于私利的人们的欲望被转化成公共次序。”

  培根:“我要说的是,如何让一种欲望对抗另一种欲望,如何使它们互相牵制。”

  斯宾诺沙:“除非借助相反的更强烈的欲望,欲望无法得到限制或消除。”

  休谟:“理性是、也只应是欲望的奴隶。”“除了相反的冲动,没有东西能够抵抗或阻止欲望的冲动。”“两种对立的罪恶并存可以优于它们单独存在。”

  《美国联邦党人文集》第51篇:“必须用野心来反制野心。”

  十七世纪的利益学说:具有自爱的欲望,又为理性所容纳。理性为它提供了方向。将利益与欲望分开,而利益更是与贪财的欲望对接。

  利益支配世界的优点是可预见性与持久性:

  斯图亚特:“如果人人都大公无私,政治家将不知所措。”

  休谟:“贪婪,或爱财,是一种普遍的欲望,无论何时何地何人,它都发挥作用。”

  赚钱和商业是温和无害得体:

  约翰逊博士:“几乎没有比使人忙于赚钱更无害的方法。”

  孟德斯鸠:“哪里有温和得体的风俗,哪里就有商业。”

  赚钱是一种和平的欲望:

  亚当斯密:改善生活状况的欲望是“与生俱来、至死方休的欲望。尽管一般而言它是平和而冷静。”

  最需要受到抑制的是权势者的欲望、对荣誉的欲望:

  孟德斯鸠致力设计抑制君主胡作非为的政治经济制度,赞美商业与贸易:“外汇交易使银行家学会了对全世界的货币进行比较,按它们的正确价值进行评价。......这种做法摧毁了权利的肆意妄为,或至少使之不能得逞。”

  斯图亚特:由于现代经济的复杂体系,“现代经济是为制服专制主义的蠢行而发明出来的最有效的辔绳。”政治家感到“私有制的光辉让他黯然失色。”

  约翰米勒:坚信商业与制造业的发展会导致自由精神的普遍传播,提高某些社会团体抵抗压力与滥权的能力。“制造业将大量人口聚集到一个狭小的范围:它为秘密结社提供了一切便利......为他们的自由主义运动运送了抗争的财力”。

  不同的观点:

  重农主义:不同于孟德斯鸠,要找到一种政治经济制度,使君主出于自身利益而被迫促进普遍利益。

  亚当斯密:“工商业的兴起是封建贵族(不是君主)交出了他们的权力。政治进步不必成为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只要政治的蠢行不超过某种程度。野心,权利欲望和名望都能通过经济改善得到满足,从而否定了一种欲望克制另一种欲望的提法,将欲望与利益等同起来。”

  反思:

  亚当弗格森:富裕的市民可让“窥觎统治权的人感到恐惧”,但又指出:“我们若......仅以安宁(它也许是公正治理的产物)来衡量国民的幸福,则自由面临的危险莫过于此。”他指出: “丧失财富的担心可使人更倾向于专制主义。政府部门尽量不干涉商业和生意,则这种国家接近于专制主义......”

  托克维尔:“一个对自己政府别无所求,只要求它维持秩序的民族,其内心深处已经是一个奴隶;它是自身福利的奴隶,那个将要给它套上锁链的人便可粉墨登场。”他担心的是人们追求私人财富而轻视公共事务。

  他们两人认为现代经济的复杂性不仅约束了君主,也压制了人民,且不认同对物质利益的欲望可以替代对权力与荣誉的欲望的说法。

  霍布斯:“人人皆自然地为荣誉和出人头地而争斗,但他们主要是那些很少为生活必需品所困扰的人。”

  卢梭:指出人类的贪得无厌,“结果需求越是与自然需求无关,越是不迫切,欲望就越膨胀,更糟糕的是,还有用来满足它们的权力。”

  点评:

  1. 在从封建制转化为高效率的基于自由市场经济的工业资本主义时,我们可以看到,在思想领域,上述思想家们积极肯定人们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在近三十年的中国改革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人们从过去的大公无私转化为积极追求个人利益,从而弱化了政府的集权与影响力,带来了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也反过来带来相应的财务自由。

  2. 当现代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我们可以看到上述思想家的看法发生分歧。由于个人财富的累积,人们(如中产阶层)可能会在积极维护个人权利的同时,关注社会的稳定性,漠视公共事务,从而使专制有借口得以生存并扩张。

  《欲望与利益》读后感(六):《欲望与利益》2013年英文版跋

  《欲望与利益》2013年英文版跋

  杰里米•阿德尔曼(赫希曼传记作者)

  阿尔伯特•O.赫希曼邀请我们穿过词义变化的迷宫,为反讽而开怀,为危途而担忧,但他不仅与读者对话,他也与古人对话。他一生都在让他的思想先辈们成为一个真正的家庭,他习惯于回到它的成员那儿寻找安慰、论题和灵感。正是由于这个缘故,阅读赫希曼的体验,让人觉得是在观察我们当代一位大思想家与古人的对话。从某种意义上说,《欲望与利益》的副标题揭示了这本书的特别之处。它既是对古人之间论辩史的研究,同时也是与打开了通往我们今天道路的古人的论辩。

  正是在普林斯顿的研究院里,赫希曼写出了《欲望与利益》一书。1976年秋,在漫长而令人伤心的南美行(赫希曼与他的朋友和同行一起在那里的军事独裁者的阴影下共过事)之后,他又翻开了《君主论》和《李维史论》(Discourses)。他为世态担忧,他牵挂着社会科学的现状,尤其是经济学转而喜欢将“经济人”看作功利最大化的行动者,这导致了福利国家的污名化,将它视为一种侵犯性和压迫性的力量。“命运女神”为何不理睬改革呢?“这让我吃惊”,赫希曼在一张纸片上写道,“马氏的论调就像试图使匮乏的资源得到最佳利用的经济学家一样——你根本不可能既做道德上的完人,同时又能维护国家,所以你只能在维护国家这个约束条件下尽量维护道德,就像消费者在预算约束下使满足最大化一样。”他在智利见证了“芝加哥小子”拙劣的经济药方,回来后不久他在麻省理工学院一个研讨班上说,他感到很沮丧,因为“很多经济学家惬意地端坐于他们不断扩张的学科之上,对外面发生的事情不闻不问,无论它们是多么得灾难性”,他们“对经济和政治事件之间的这种关联无动于衷”。既然外部世界变成了一块伤心地,赫希曼便反求诸己,他又回到了对资本主义和民主基础的思考。他的办法是“退到历史之中”——“与17和18世纪的政治哲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待上一段时间”。

  从1972年开始怀着极大的热忱写《欲望与利益》,直到1976年,赫希曼的黄纸片上便写满了有关维柯、赫尔德、罗昂公爵、亚里士多德、重农学派、爱尔维修、当然也少不了马基雅维利的评注,增加的人物还有苏格兰启蒙运动的约翰•米勒、亚当•弗格森、詹姆斯•斯图亚特爵士、大卫•休谟和亚当•斯密。他的笔记是与古人的对话。他在读马克斯•韦伯时注意到,这位社会学家把得救预定论这种幻想的作用看得太重,结果提出了“世界除魅”一说。赫希曼既要保存希望,同时也要做个现实主义者。“在我的计划中”,他在表达对韦伯的异议时说,“‘保存希望的距离’(所有理论建构的目标)是在两者之间,一方是有助于安顿资产阶级社会和资本主义活动并为其提供正当性的预期和希望,另一方是让人大失所望的结果——事实上它如此令人失望,于是我们便压抑对那些预期和希望的意识(弗洛伊德的‘故意遗忘’)”。

  一种迷念陷入危局。资本主义曾被认为有很大的解放作用,能使人摆脱贪财的暴君和贪婪的贵族,现在它却让人大失所望,反映着这门“忧郁的科学”之局限性。这是如何发生的?赫希曼在他的论证过程中试图让自己搞明白,在资本主义胜利之前人们最初是如何理解它的,以便说明在它胜利之后的另一种观点。假如他能揭示它最初的计划书,他便能洞悉它为何功败垂成。这种“理论”,我们现在可以称之为恢复对资本主义的记忆,能让人打消一种诱惑,寄望于纯粹市场——或另一个极端社会革命——背后的救赎作用。

  一道知识闪电由此出现,它的起点是马基雅维利认识“真实的人”的努力和亚当•斯密的经济学。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中的一段话萦绕于赫希曼的脑际,从他所喜爱的全部引文中脱颖而出:“幸运的是人们处在这样的境况中,他们的欲望让他们生出作恶的念头,然而不这样做才符合他们的利益。”这段话用作《欲望与利益》的卷首语恰如其分。马克思主义者和浪漫主义者都批判资本主义缺少道德准则,使个人受到狭隘而卑贱的动机驱使,其实他们是在谴责这种制度恰恰实现了人们最初希望发生的事情,即将“作恶的人”变成“不这样做符合他们利益的人”。赫希曼发现,一直在进行着一场有关人性这一概念的战争,几百年来,“人被普遍视为一个舞台,上演着理性与欲望之间惨烈而无法预见的战斗,后来则是不同欲望之间的战斗。”

  揭示它的剧情,回顾有关人性的辩论,是《欲望与利益》一书的核心。在评估有关市场生活和行为的话语及论战时,赫希曼揭示了人们对人类的动机、欲望和利益有着同样的忧虑,为控制和疏导它们,使其成为有益于社会的追求,他们对语言的创造力有着同样的依赖。在赫希曼的讲述中,论证推动着论证前行,形成了一个“内生性过程”。他的总目标是“恢复对‘资本主义精神’起源的奇迹感”。在马基雅维利试图记录“人的真实面目”之后的两百年里,作家们纠缠于如何思考赚钱行为,思考着如何重新看待自私之恶的方式。曼德维尔等人认为,通过“巧妙的管理”,奢侈品贸易和追求“私恶”可能对“公益”是件好事。采用这种方式,个人欲望看起来便不那么可怕了,通过改变语言,将个人欲望改称为利益,便可将它的含义纳入“公认的习惯”之中,最后变成自我满足的活动的一种有用的委婉说法。赫希曼研究的那些政治经济学家讨论了与市场生活联系在一起的不稳定性和冲突——使语义转化成为必然的各种担忧,个人欲望向利益的嬗变和资本主义经济理想的“凯旋”。这种高明的、意外的和缓慢发生的语言变化,能够为新的“发现”创造可能。将利益关入笼中,加以驯化,便创造了一种历史意识,它使赚钱发财的受益人能够得到君主的善待。君主一方可以把只顾自我利益的私人视为公共机构的潜在持股人,这个公共机构便是人所共知的现代国家,但它的前提是,统治者也要让自己服从自我约束的习惯,服从私人欲望受到的抑制。人们将变得更加易于统治,政府将变得更加尊重由千千万万次交易精巧编织而成的利益自治。

  赫希曼把这种经济人和政治权力的相互依赖称为“温和得体的商业”论,他将它归功于孟德斯鸠。这种见解,即“温和得体的商业”这种说法,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说法之一。

  《欲望与利益》本身就是一种论证。赫希曼再次向那些认为自我是一架效用最大化机器的人发出挑战,但他拒绝社群主义者的怀旧病,他们认为这个世界已迷失在消费者的贪婪之中,为“爱财”大唱赞歌。赫希曼用古人话语的分光仪得出的见解是,这种话语旨在使人们讲礼仪、有公德,用自我利益与公共利益并存的方式做他们的生意。这是一种“和谐状态”,它既是现实主义的,又能给人带来希望。它是限制与自由之间精巧的平衡术,能够为“一个更加人性化的政体”效力。它也是一种拆解整体性自我的方式,以便使人成为一个更为复杂的整体,从而赋予自我一种人性与人道的统一性。

  《欲望与利益》读后感(七):对资本主义兴起的另外一种解读抑或辩护

  最近泡在这个主题的书籍中,试图能够理解现代化的过程。偶然看到这本薄薄的小册子。核心观点很简单:人的欲望是破坏性的力量,资本主义时代则以个人利益这个比较不坏的东西,来取代/化解欲望这个比较坏的东西。两害相权,取其轻。

  作者引经据典,分析了资本主义初期的诸多思想家的论述片段。之所以对作者的观点比较有兴趣,恰好是因为读《巨变》时引发的思考:构建完美秩序,还是可以接受的秩序。尤其是在这个世俗时代。

  尼布尔、德鲁克等思想家,基于对人性黑暗面或局限的认识,提出要面对不完美的现实,避免理想主义。作者的分析,与这个潮流遥相呼应。按照《从黎明到衰落》的作者的分析,1900年代之后,世界变得平庸和乏味之极,消费社会的积弊已经凸显。从不好,到最不坏,关于秩序的探索永无终点。

  《欲望与利益》读后感(八):经济思想史的”小作品“

  经济思想史的”小作品“

  ——读《欲望与利益》

  赵青新

  美国经济学家阿尔伯特•赫希曼著述丰厚,比起《经济发展战略》、《退出、呼吁与忠诚》等大部头,《欲望和利益》只有薄薄的一百来页,而且说的是17、18世纪的经济思想史,在经济学界这类历史研究很冷门,但这部“小作品”却影响深远。我国学者冯克利早年接触该书之后,牵肠挂肚,如今亲自操刀翻译,并且写了长长的中译者序,言辞恳切,语意尊崇。《欲望与利益》到底有何魔力?

  《欲望与利益》的副标题是“资本主义胜利之前的政治争论”,由此可知这是一本有关资本主义早期观念史的著作。这是一个磅礴的主题,很难掌控,赫希曼的非凡就在于,当他穿梭于17、18世纪的思想密林之后,他抓住了“欲望”这个重要概念,并且重新赋予它伦理学的解释,然后又从中分离出“利益”的成分,深入探讨欲望与利益如何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他的语言简洁到了极致,压缩了马基雅维利、亚当•斯密、孟德斯鸠、斯图亚特、约翰•米勒、霍布斯等人的思想精华,纵横捭阖,自如随意,这本小册子就像一口深井,看着口子不大,越往下越深刻。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肮脏的东西。”马克思的这句名言批驳了资本的贪婪欲望。透过赫希曼还原的思想史场景,可以发现,恰恰是因为“人性的充分发展”并不可取,思想家才对资本寄予厚望,孟德斯鸠曾经说过:“商业精神天然地会带来俭朴、节约、节制、勤劳、谨慎、安分、秩序和守纪的精神。只要存在这种精神,它所获得的财富就不会产生任何坏的效果。”当然,这段话实在很天真,孟德斯鸠后来也意识到了:“幸运的是人们处在这样的境况中,他们的欲望让他们生出作恶的念头,然而不这样做才符合他们的利益。”资本的欲望具有强大的破坏性,所以要用利益驯化欲望,这是商业社会的伟大成就之一。但是,为什么到了后来,这项成就却被谴责成为了资本主义的最恶劣的特征?

  赫希曼从历史中寻找原因,他发现,几百年来,“人被普遍视为一个舞台,上演着理性与欲望之间惨烈而无法预见的战斗,后来则是不同欲望之间的战斗。”《国富论》为自由追求个人利益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辩护,但斯密对于物质进步抱持着纠结的心态,他在《国富论》第一卷中赞扬分工,在第五卷中严厉呵斥商业分工导致尚武精神和美德的沦丧。人们对资本的看法不一,情感矛盾。思想家们激烈争论,小心翼翼地修正前行。由马基雅维利开启的思想传统,后来发展成了用欲望对抗欲望的思想,后来,“合理的自爱”——即利益——如何与道德携手对抗欲望,利他主义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增进个体的利益,资本得以减少人性的欲望中导致灾难的破坏性成分。资本发展过程的迷失,不在于欲望本身,欲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而是在于怎样给欲望合理地加上利益的缰绳,赋予它人性与人道的统一。

  经济学具有急迫的现实原因产生的当下性,它的工具效用得到广泛重视,经常被当作决策依据。同时,经济思想史却被主流经济学家看轻,有时还被公然奚落为嗜古成癖。赫希曼在主流经济学家身份之外,独辟蹊径,以《欲望与利益》赢得广泛赞誉。“他的著作改变了我们对经济发展、社会制度、人类行为的认识,也改变了我们对身份认同、忠诚、义务的性质和意义的理解。把此书称为赫希曼最杰出的贡献之一,可谓实至名归。”这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给《欲望与利益》所作序言的开头。是的,经济思想史不能立竿见影地预测国民经济指数,更不能帮你在股市里斩获大量金钱,但是,今天的经济学同样是过去的人类思想史洪流的分支,在“无用”的人文思想土壤里,往往能结出最丰硕的成果。

  羊城晚报http://www.ycwb.com/ePaper/ycwb/html/2015-05/17/content_708155.htm?div=-1

  转载联系本人,联系方式见豆瓣主页:http://www.douban.com/people/104757717/

  《欲望与利益》读后感(九):半个小时之后即将到来的本科最后一场期末考试的答题要点

  对资本主义产生过程的阐述,并与《新教伦理》比较

  资本主义如何产生?《欲望与利益》有两个部分,第一是如何用利益压制欲望,第二是如何用经济扩张改善政治秩序。

  (1)

  a、欲望是一个古老的话题

  负面:柏拉图三驾马车(理性-激情-欲望)、奥古斯丁三大罪恶之一

  不尽然:奥古斯丁称欲望能压制其他的恶、文艺复兴时期的骑士精神(英雄)

  、对抗欲望的三种途径

  压制:逻辑问题-逃避这些困难,而非解决这些困难

  利用:维科(残暴、贪婪、权势欲-军人、商人、统治者)

  曼德维尔(私人罪恶-公共福利)

  机制过于神秘,与那个时代的科学精神不符

  制衡:斯宾诺莎(一种欲望只能通过相反的欲望加以克制)

  思想史上获得了成功(那么下一步,如何制衡?)

  c、利益的诞生及作用

  利益(interest/intérêt)一词本来不具有今天的意义(行为动机)

  随着发展,利益与赚钱挂钩,这是一种温和的欲望

  利益起到了巧妙的作用:使欲望成为融入了理性的欲望

  一种平衡

  (2)

  a、核心的观点:经济的扩张有助于政治秩序(类似于一种倒逼机制)

  孟德斯鸠:基于贸易的民主(例如,罗马皇帝一开始利用通货膨胀聚集财富,可是随着对外贸易的加强,这种方式失灵了)

  斯图尔特:现代经济的复杂性使得经济干预和专断变得困难

  批评:如托克维尔和弗格森(如斯图尔特所说,干预变得困难了,可是也给更专断借口)

  、观念史角度来论述经济观念的改变如何使得资本主义的产生

  与韦伯比较

  (3)

  相同点:都是一种文化上的解读,与马克思主义不同

  不同点:韦伯笔下的产生机制更具有颠覆性,而赫希曼讲究传统(换而言之,赫希曼内生,韦伯外生)。韦伯的新教伦理是较为近代的事情(16世纪)。其精神具有质变的效果。赫希曼则从概念出发,欲望与利益的区分具有漫长的过程。例如可以上溯到奥古斯丁,奥古斯丁看到了欲望可以压制别的恶。重视传统。

  《欲望与利益》读后感(十):探究欲望、利益与理想之间的关系

  书中关于利益与欲望关系以及作者的主要观点集中于本书的第一章。其核心观点在于“以利益制衡欲望”。(“抑制”一词的使用尚有争论)。而实际上,从作者看来,以利益制衡欲望就是重新界定欲望和利益,然后鼓励追求利益而非追求欲望。“以利益抑制欲望”思想的提出存在三个基础。

  首先,认识“真实的人”是该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赫希曼强调我们对于人性的看法不能以哲学家视觉下美好的理想为标准,必须要以现实中的人来作为理论基础。事实上,基础思想上的变化非常关键,因为这决定书中理论的走向,以及书中的理论措施是针对什么样的背景状态提出的。但关于“真实的人”的明确定义作者本身并没有详尽的描述,更多的是阐释了马基雅维利、卢梭及霍布斯的思想。其主要目的在于明确现代理论的研究基础建立于真实存在的人会追求自身的利益,会以很多并不明智的方式去面对世界,而并没有像哲学家所叙述的美好品德以及经济学家所推崇的理性人那样完美无缺。

  其次,荣誉观衰弱、社会对追求私欲的认可为书中主要观点提供了现实思想基础。书中作者明确道:赚钱活动比如商业、银行业等在以往备受谴责,被贬为“贪心、爱财、贪得无厌”,但是在现代已经变为一种荣誉并大为推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资本主义精神”。这种追求私欲观点的转化经历了大量思想家的论述,逐渐变得合法化、合理化。以消极的观点看,就是为追求个人私欲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力的借口。在此之外,书中也强调了英雄主义理想的衰弱与毁灭。这种思想状况直接促成了一种现实状况,即让个人以各种方式勇敢地追求个人利益,并成为社会普遍存在。

  最后,在思想领域,“压制,驯服欲望”观点的失败。在以往思想论述中。在追求个人利益,满足个人欲望在成为社会主要状况后,这种社会状态在长时间下必然会遭到批判,因为在社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无节制无束缚地满足个人欲望必然导致社会关系的恶化、国家乃至世界的毁灭(大多数思想家普遍认可的)。以此基础上,许多思想家提出了许多抽象化的解决措施,其中一种为强力抑制欲望,最暴力手段就是压制,但是这种压制的方式有很大的局限,也就是压制的手段存在一个突破口——统治者。统治者的过于仁慈或者残暴怎么办?谁又来压制统治者的欲望呢?或许正是这个原因,压制的办法已经不见于17世纪对欲望的具体分析之中。随后便是驯服欲望的观点。支持该观点的思想家认为,国家和社会成为支持这种观点并改造教化大众的工具,而我们所普遍认可的破坏性欲望在其观点下变为建设性。作者表明,支持该观点的思想家认可驯化欲望以社会、政治家为中介使欲望变成建设,但从未给出这种中介如何具体运作的介绍。即该理论是不详细、不具体,没有现实可行性的。

  基于上述三点基础,作者阐述了欲望制衡理论的看法,即以欲望制衡欲望,并以此主要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利益制衡欲望。从作者之前对驯服欲望理论的批判以及其对欲望的阐释中,我们可以判断,作者认为欲望必然是不好的、无止尽的、破坏性的,是属于恶的一方。而理性则是好的、建设性的、完美的,是属于善的一方,这是作者的一个重要思想分析方式。

  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利益是介于理性与欲望之间的,一种中立温和的东西。也就是说,在理论定义上,作者认为利益既有着理性选择与判断的基础,但又包含着欲望的毁灭性倾向,是介于两者之间又属于两者状态的结合体。因而,这种“利益”便是作者所大为推崇的观点。此外,长久以来,社会普遍将利益等同于赚钱、商业。因此,作者认为平和、适度的利益可以促进国家的发展,即实现了利益制衡欲望。从商业角度来看,利益促成商业,而“商业使得所有的生活变得温和得体”,商业又可以促成民间友谊关系,从而使得国际关系变好。从赚钱角度来看,一旦利益制衡了欲望,则赚钱的方式就应该是追求适度的,而非过度沉迷(作者认为适度追求赚钱是人的自然情感,而过分沉迷是一种非自然的情感,某种意义上与马克思所认可的商品货币操控社会的异化理论有相似之处),这种追求利益的方式是有利于公共利益的,即实现了追求个人利益与实现公共利益的有机统一。从爱财的角度看,利益制衡欲望下的爱财一定是平和的,而所谓平和的爱财就意味着人们愿意付出成本地追求利益(狂暴的爱财,则是不愿付出成本的,是破坏性的),即我们在传统意义上所说的“取之有道”而这种合理的爱财是有利于社会的。

  总体而言,作者所说的利益制衡欲望,更精准来讲,是基于对于利益和欲望不同定义之上,用追求利益取代追求欲望的方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