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星际掠食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星际掠食读后感10篇

2018-06-11 21:2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星际掠食读后感10篇

  《星际掠食》是一本由长铗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34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星际掠食》读后感(一):暗黑与哀伤

  感谢一位朋友推荐,使我没有错过这样一部有趣的科幻中篇合辑。

  我看科幻小说,主要还看故事,正如我看其他任何类型的小说或者影视作品,然而精彩的故事只能是一个桥梁,不会是任何一部作品的终点,在故事的背后必须要有更深层次,更抽象东西

  一般而言,无数故事中的事件烘托的出一个个丰满人物,或者有几个意象非常美妙场景,在多年后故事被遗忘时还会残存在脑海之中,这样的作品就可算得上是值得一看了。科幻题材的东西又略有不同,往往故事背后的世界观宇宙观会比人物或场景更加动人和令人记忆深刻。所以,多年后再去看科幻小说,记得的只剩下它表达的最终一个意思细节人物基本上全都忘光了。——比如说高中时几乎全部看完的卫斯理系列,人物故事全不记得了,而双程人从未来向过去生活、活佛的标记是接断手,外星人附身埃及老猫这些个有趣的构思,估计是一辈子都忘不了。

  本书也是如此,故事人物不是重点,也许科幻作家们并不擅长这些,但是背后的科幻意识是非常棒的,有几部作品读头皮发麻,那些闻所未闻的构思令人震动。

  《星际掠夺》3颗星

  这篇我不是很喜欢橄榄球和英国地名我都不熟,没有太多感情。倒是哲学家行为有点意思,符合我的想法,不管出于何种理由战争的发动必然会带来死亡,很多人的死亡,也许还会带来种族、甚至人类的灭亡,意识到这一点,必然会出现学家这样的人,他们评估形势表面上他们是站在其本身群体对立面,要消灭掉部分自身所属的群体,然而实际上是为了保全整个族群。但是他们有个另外的称谓,叫做汉奸,这样一说,想必就没有多少人依然理解支持他们了。我在很多篇评论中阐述过这个问题了,表象上的关键在于形势的评估和自身利益得失,实际上是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之争,更玄一点的是有人着眼于现世,而有的人以为死后另有天堂或者更看重身后的名,比如吴三桂、傅作义以及史可法等等。你说史可法意识不到大势已去么?他死命抵抗的目的是什么?我认为就和《说岳全传》里面岳飞的魂制止手下杀奸臣是一个道理

  另外,这个星际穿越很让人沮丧完全是一派暗黑的未来,和刘慈欣的黑暗森林法则一样沉重得让人不想体验,我比较喜欢星际迷航里面那种光明看法,尽管事实咋样还未可知。

  《屠龙之技》2颗星

  编程的世界我是完全不懂。不过,屠龙之技到底意义何在?和外星人联络么?反正我是没有看出探寻宇宙的的意图来,那个q10的游戏也让人摸不着头脑,谁设计的这款游戏?目的何在?女主又是谁弄出来的?目的又是什么?消灭男主不明所以啊。。

  《昆仑》5颗星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篇了,以科幻的眼光对某一段历史记载重新解读,看着还让人觉得不是瞎扯,还挺震撼的,这就是科幻的魅力所在了。周穆王西王母的故事,本来就像是臆想,那么以另外一种角度来臆想又何尝不可?更何况,对天子、昆仑的假想实在是太具天才了,非常有才,我很喜欢。

  《674号公路》3颗星

  西部片的故事,看着有点热血。唯一让我不解的是,这条神奇的公路是怎么造出来的?造出来干嘛?如果我以20码的速度,或者是步行,能不能走出这条公路??作者的很多知识超越了我的理解,看科幻题材的东西越来越费力咯。

  《扶桑之伤》3颗星

  校园爱情的题材。。只是最后的解密有些简单,但是谁又知道开飞机上天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呢,也许非常简单。。所以,倒也不是没有这样的可能,我们的身边就存在着这样的另外一种人,这样想,倒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麦田里的中国王子》3颗星

  音乐图形的故事,可以理解,果蝇的音响也让人印象深刻,但是不是太能明白意义所在,我总是执着于意义,如果花费惊天气力去做一件事,那么意义一定是非常重大的吧,这是我心里默认的一条准则。但,李国修曾经说过,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就非常了不起了,这样看来,男主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人,而我一辈子也做不成一件事了。

  《昔日玫瑰》4颗星

  这是《城市广场》的另外一个版本,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女主的几段辩论,以及和苏格拉底的类比。在《城市广场》这部电影里面,感受不到小说中女主的暗黑气质,但其实和苏格拉底一样,他们以否定形式人们一步步地接近真理,表面上看,确实是黑暗。但,能被证伪的真理还是真理吗?为什么人要害怕被否定呢?每一次的否定都能使你更加接近真理啊,多好的一件事,可惜没有多少人懂得珍惜这样的否定者。

  《梅花杰克》5颗星

  以数学的形式试图改变过去,比较新奇的构思。但其中的历史观,我是不认同的,既然已经能回到过去,那么过去也必然已经有了改变,只是某个大方向改变不了。男主以为改变一艘船的航向就能改变一个国家命运,未免过于简单。只是那种悲壮氛围还是让我头皮一震,就像普罗米修斯推的石头一样,令人动容。那不单单是一种失败,而是一个伤心轮回。如同《时间机器》里的男主死了100次的女友,又像《恐怖游轮》里被死神诅咒的女主,一次次的无功而返,哀伤的背后是对爱人的不舍。

  执着伤人最深,不如放下。

  《星际掠食》读后感(二):【书评俱乐部】科幻课代表代表作

  拿到书,惯例是先看序言。

  美女夏笳对长铗的评价是“技术宅”,而后又说,自己喜欢的是《屠龙之技》和《昔日玫瑰》。序言中,美女作家自然是叙旧和赞美,言

  语之间,看得出她是受了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儒勒·凡尔纳以及玛丽·雪莱的影响颇深。后来想想,科幻作家,谁又不是呢。

  而就《星际掠食》这部书的序言来说,夏笳的序又是欠妥的,这并不只是我对“Chosen One ”还是该写作“The Chosen One”的吐槽,而

  是她低估了长铗。序言中,她只提及了长铗的侠气、忧郁,却忽略了其理工男独有的浪漫。诶,怎么说,男人的浪漫,就该是星辰大海,而理

  工男则还要加上数理化学,更甚是近于偏执引经据典

  通读下来,全书风格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屠龙之技》、《梅花杰克》、《麦田里的中国王子》、《星际掠食》可归一组;《扶桑之伤》、《674号公路》可归一组;《昆仑》、

  《昔日玫瑰》可归一组。

  首先,第一组的共性便是夏笳小姐序言中的长铗,这三篇主人公的共性是,天才,孤独郁郁而终。《屠龙之技》的优点缺点同样的明

  显,书中那位隐居的编程天才,我想,书中的原型只能是理查德·马修·斯托曼——Lisp天才,黑客,自由软件运动精神领袖,编写了Emacs

  以及之后的GNU Emacs,GNU C编译器及GNU调试器。一个在程序员心中顶礼膜拜的神一样的人物。书中交叉叙事也是讨巧,画面感十足,最后流

  星雨桥段更是让人澎湃。那么问题便来了,人创造了编程语言,而谁在为斗转星移万物变迁生老病死、甚至每个人灵魂在编程。这一切

  一切的规律又是由谁决定的。而不管是谁——绝不会是人。人太渺小了,即便是书中的主人公,神乎其技,亦不能逆天改命。于是这个故事便

  从一个很好的硬科幻,逐步失控到Lisp大神和人工女优的缠绵中去了,也许这便是人,感情就是不确定因素,让天才也产生偏差,偏差再被放

  大,最终,英雄末路,也只是个平凡人

  这种气质也弥漫在《梅花杰克》的故事中。在这篇里,长铗又玩起了概率和数学问题。战无不胜的杰克,心怀抱负,最终却也是毁在小人

  之手,倒在一颗铅弹下,壮志未酬。杰克是几个故事中最努力角色了——一路不停地在战斗,不论对手传奇赌徒亦或是高材生,哪怕风暴

  来临,他都在用缜密计算勇气抗争。正如赌徒的宿命,前面赢得越多,后面输的越惨。哪个知道及时收手。杰克却不是赌徒,他的目标

  在眼前,触手可及,却永远也无法达成。

  这点和《星际掠食》如出一辙。这篇是长铗鲜有的以太空为背景的作品。可惜,这篇并不漂亮,撇开外星人的设定不提,这就是一部

  《勇敢的心》,这篇的价值则是拷问人类的唯我论。唯我论代表的主角意在搬到已经达成共生的环境。觉得这便是解放人类。那么何为解放,

  解放后又当如何,答案是并没有,正如《寂静春天》那种短浅的正义感,好在,主人公并没有成功,一个可能带来灭顶之灾的人倒下了,反

  而被纪念,可见人类的疯狂。而这篇新作,也是我最喜欢的。它证明了达尔文的正确——适者生存

  而不适者灭亡,则有很多种死法。《麦田里的中国王子》则是几个故事里心眼儿最小的一个。有言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而中国王

  子把时间全用来改造城堡玩音乐上了。我读不懂他的动机,更无法理解他的做法。故事中更是充满了各种矛盾和迷。比如,约翰从哪里了解

  电磁波与几何音乐的关系,果蝇被发现研究的时间与城堡改造的时间点的时间差等等。非要说个好恶,这篇是我整部书最不喜欢一个故事

  。叙事手法参见《如月疑云》那部电影。

  至于《扶桑之伤》,则是个标准悬疑套路,很像是真相往往在最后时刻揭开的本格推理。而这篇的包袱抖得并不漂亮,它缺少推理小说

  的严谨,和必要情节暗示,最终定为科幻的立足点也并不扎实,扶桑的化石即便真的存在,那么其理论也是站不住脚,《侏罗纪公园》中的

  恐龙是由琥珀中的蚊子血提取恐龙基因。而就小说所说的从化石中提取有机组织,也是一厢情愿美好的臆想,因为DNA是有半衰期的,这个值为

  521年,进一步的研究证明,超过680万年DNA就会完全分解。而这篇作品,除了这个卖点,一无可取

  《674号公路》?这只是个笑话

  整部书最好的两篇,自然是《昆仑》和《昔日玫瑰》。《昔日玫瑰》不过是个资于博古鉴于赏今的故事,仿佛神的柳枝在历史的长河里投

  下的一片树叶涟漪转瞬即逝,时下的震动却是巨大,对后世的影响更是深远。就《昆仑》来讲,是我最喜欢的怀疑腔调,质疑一切约定

  成的合理,仿佛这种合理就像天上掉下来的那么突兀,却没人去质疑,去探寻个究竟。

  这评越写,越觉得自己吹毛求疵,不如借这个机会,来聊一聊我的科幻观好了。科幻自然分软硬,软的就要会讲故事,硬的自然要经得起

  推敲。我则偏向读硬科幻的作品,它是基于目前对科学认知展开联想,其中又有哲学的禅味,博古赏今信手拈来

  而就长铗这本小说,我肯定他是中国最好的科幻小说。撇开科学论据与理论推演不讲,单是故事,就已经做到好看,不论是语言还是叙事手法,都很优秀内容上更是博古通今海纳百川,题材多样。不过,中国人通病还是讲历史的故事,和国外的故事,就与现代而言,甚少。

  我想这也正是《三体》的可贵之处吧。

  《星际掠食》读后感(三):盛放在城市上空的钢铁之花

  看完这本书,我会思考一个问题,这个世界上为什么会有科幻小说,又为什么会为大家所喜欢呢?

  我想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现实太惨淡太平凡,或者总有或多或少的遗憾,那么就需要我们在一种文体中得到释放,古有侠客小说除暴安良,现代有科幻小说来为读者插上想象翅膀,并且提醒我们世界上各个角落都有着在内心在头脑中刮起头脑风暴的人,他们不甘于度过平凡一生,而要用文字带领引领读者的思想以及目光,从平淡到不凡,从地面天空以及无尽的远处。

  而长铗的作品则尤其具有这样的气质,阅读他的作品仿佛看到缓缓走出一位少年侠士,手按长剑,俯仰天地,却紧蹙双眉忧思满怀,为理想、为真理、为国家,他的作品中总是充满了思考感悟,《昆仑》中殚精竭虑的思考,勇于寻找新秩序的王;《昔日玫瑰》中美貌智慧并存的希帕提娅就是很好的代表,他们代表作者提出疑问:这个世界的规则是什么?是由谁来创立的?而谁拥有终极的智慧,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于终极智慧以及力量渴望,但是什么才是这世界上的终极力量呢?我想如果存在的话,那么那也是一种潜移默化大巧不工的力量,而不是横空出世莫可匹敌的力量,就如《屠龙之技》所为我们描绘的那个程序的世界中,一旦融掌握了终极的上帝的语言,那么接下来的只能是死亡。

  这部短篇小说作品集里充斥着的都是这样的思考,而我最喜爱的当属《星际掠食》以及《梅花杰克》。《星际掠食》中,作者真正为我们构建了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中,有物种的纷争,有信仰的破碎,甚至还有保守以及革命之争,我想就是在这样一种矛盾的共存中,我们可以对于这个世界思考更多。而《梅花杰克》则更像一个美丽却凄惨的童话,一个聪明博学的中国人如何在一个风雨如晦内外交困的清末妄图用一己之力改变国家的命运改变历史的故事,尽管我们都明白历史的巨船积重难返不是任何人能够改变,但是依然为杰克而感动,依然会为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倔强而动容,也可以说,那是作者对于国家与民族曾经没落的一个美丽的心愿。

  科幻小说就像飘扬在现代都市里一枚钢铁的花朵,有着最美丽的样子,却闪烁着最冷漠的光泽,而深藏在其中的一丝暖意与美好,则需要读者自己用心去寻找。

  《星际掠食》读后感(四):找到另一双看世界的眼睛— 聂昱冰

  对于星际掠食,我是读过的,也写了一篇不成熟的书评。但看到这篇书评,才知道我阅读的初衷是多么幼稚。我阅读的深度是多么浅显。

  我从小学四年级开始看科幻小说,一直就看到了现在。作为资深科幻读者,我始终满怀热切地期待着中国本土科幻作品层出不穷,因为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不能让科幻小说缺席。

  这不仅仅是因为科幻小说中的想象力和英雄主义,更主要的是,它能带给孩子‘另一双眼睛’,让孩子挣脱开日常教育和惯常思维的桎梏,学会用另一种更开阔的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也用另一种更灵活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生命中的问题。他们的‘这双眼睛’所看到的世界,应该比历史还深、比未来还远、比宇宙更广阔、比真菌更细微。

  对各种生命形式的认知,也不应该仅仅是服从于教科书上的一成不变。而是敢于自己去想象、去理解。

  在我看来,这正是科幻小说不可取代的价值所在——它永远不会说:“世界就是这样的”。而始终在说:“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很多人类所不了解的东西,这些都在等待着人们去思索、去发现。”

  正因为内心中始终保持着对科幻小说的这种热忱和推崇,所以每一次看到本土科幻创作出现一部好作品或者掀起一场热潮,都能让我兴奋不已,久久沉浸其中。

  长铗的这本《星际掠食》,就非常淋漓尽致地体现了科幻小说的这一价值:为读者提供出了另一个看待世界的角度——另一双看世界的眼睛。

  《星际掠食》由八个各自独立的故事组成,故事题材涵盖范围很广,有对未来星际生活的想象;有对电脑智能深层次的思索;有从历史古籍典故中演化出来的故事;有在三维与多维空间中的冒险……

  作者的知识面无疑是非常宽广的,这也是一名优秀的科幻小说作家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对于科幻读者来说,作家的知识储备越丰厚、越庞杂、越深邃,小说就越禁得住看,仿佛一座迷宫,读者一步踏进去,就欲罢不能,一定要一层层一级级走下去。《星际掠食》这本书,就成功地搭建起了一座座能够深深吸引住读者的迷宫。

  而从这些故事中,也不难看到,作者对于人、生命、情感这些东西,都有着极深的思索。他不断地把日常生活中困扰着人们的种种问题,放到不同的时空中、不同的环境中,反反复复去考量、再反反复复做出解答。就在这种不断地自我设问和自我解答中,寻求着生命的意义。

  所以,《星际掠食》是成功的,它其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没有停留在浅层次的幻想、打斗、掠取。而是从各个角度对科学与人性之间的关系,这一永恒的科幻主题进行了极深的思考和阐释。

  最可宝贵的,是这些思考与阐释都是在非常精彩的科幻故事中,由非常鲜活的人物去完成的。

  《星际掠食》中,一个仿佛中世纪流浪骑士般的武士,一种让人毛骨悚然的外星人与地球遗孤间的关系,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始终陷入在一种心脏被紧紧钳住的窒息中。甚至读完之后,都不知该为谁而喜,又为谁而悲。

  《屠龙之技》里,则使用现在网络生活中,大家司空用惯的那些词汇、见惯的那些场景,通过近乎残酷的方式,提醒人们,不要遗忘和忽略任何曾经存在的力量。

  《昆仑》,则突然文风一变,所有的人物、描写、对话、甚至内心活动,都变成了纯中国古典式的,字里行间缓缓流淌着纯中国式的哲学。如果只是简单想象一下,似乎会觉得古典和科幻是格格不入的,可作者偏偏就把这两者妥帖而生动地结合了起来,给一个古老的神话,注入了新鲜的生命。

  《674号公路》风格又变了,把它放在《昆仑》的后面,不知道是不是编辑有意而为之。就是想产生出这样的效果:读者刚刚听完一曲悠扬的古琴,余韵未了,突然就又播放起摇滚乐。三维空间和多维空间的往来穿梭,不断成倍次地扩张着读者的视线。

  《扶桑之伤》是一个非常出乎意料的故事,它用一个极普通的青春校园爱情故事做壳,然后用悬疑推理般的方式层层抽丝剥茧,最后剥出来的却与爱情全无关系,竟然是一个异常复杂的、关于人类史前记忆和种族延续的惊人秘密。

  《麦田里的中国王子》又一次回归到了传统的科幻小说写作之中,全文都充满了一种浪漫主义的悲情色彩。金色的麦田、让人怜惜的王子、充满秘密的古堡……它几乎具备了一切能够吸引读者的元素。

  《昔日玫瑰》和《昆仑》有异曲同工之处,只不过这一次,作者目光投向的地方是古罗马亚历山大城。在古籍中考古,重塑出历史人物的命运,这种题材,对于喜欢古典科幻故事的读者永远都有着无穷无尽的吸引力。

  《梅花杰克》则是又一类专门的游戏风格,通过一种几乎神话了的游戏技能,来凸显出人物的命运、历史的命运。

  总之,作者就像是一个游戏高手,在自己搭建起的科幻世界中,随心所欲地缔造出一个又一个世界模型,引导着读者和他一起去探究。

  所以,《星际掠食》具备了一切成为一本好的科幻小说的条件:好看、新颖、耐人寻味、引人思索。而最终,它为读者们提供出了他们最期待的——另一双看世界的眼睛。

  (完)

  《星际掠食》读后感(五):这只是命运,与无关对错

  有人如此评价,如果说刘慈欣代表着中国长篇科幻的最高水平,那长铗则代表着中国中篇科幻的最高水平。要说出这种话来,非要在科幻中浸染多年,有很深的研究才行。我只是一个读者,不敢妄断此话是否得当。

  但,如果一定要把长铗和刘慈欣做个比较,那我觉得:如果说刘慈欣的科幻着眼于全人类的命运;那么长铗的科幻则更专注于人本身。也正因此,他的作品中,少了一点刘慈欣的冷酷决绝,多了一点人性的复杂和迷离。

  《屠龙之技》,“融”是孤独于世的强者,“骆驼”是幻化而出的生命,他们终究不能融入彼此。大开大合间,展示了无尽浪漫;征战纵横处,弥漫着磅礴豪气。

  《扶桑之伤》,一个不属于这个世界的女孩,因为责任,不得不放弃爱,承担着本不属于她的命运的惩罚。贯穿始终的无奈,无法更改的命运,绝望而又无法逃离,充满悲情。

  ……

  凡此种种,恕不一一列举。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一定具有误读性,还会带给人们思考。《星际掠食》就是这样一本书。

  以《星际掠食》来作为本书的书名,还是相当恰当的。这部中篇,带给我的思考,丝毫不亚于一个鸿篇巨著。

  地球移民在面对奥克罗星人时,不得不妥协忍辱以争取种族延续,他们没有错;

  强尼率领地球移民争取自由和独立,没有错;

  哲学家为了保住幸存的地球移民而出卖强尼,没有错;

  知道大势已去,为了能照顾更多的地球人,“我”背叛了强尼,“我”也没有错。

  可最后奥克罗星的地球移民从5000人直降到2000人,如此大的牺牲和失败,到底是谁错了呢?

  终极思考之后,我恍然明白:这根本不是一个人的错,而是那个时代的错,是人性的错,是科技发展的错。更或许,这只是命运,与无关对错。

  整本书,构思最精巧的当属《梅花杰克》。这是一个讲述抗争的故事,一种充满挣扎、绝望、焦虑、恐惧,而又决不放弃的抗争。杰克看到了未来——战争爆发。为了这个结局,他战战兢兢,放弃了爱的权利,默默承受着误解,凭一己之力硬接着每一个挑战。狂风暴雨袭来,功亏一篑。或许从开始他就知道自己不可能取胜,因为他的对手太强大了——那是历史的大车轮。

  如果有机会看到未来,你会去看吗?我曾经非常企盼。但现在我不得不重新考虑我的选择。因为未来不可改变;因为与之而来的是沉重的压力;因为知道了结局,也就不再有什么期盼,生命也就不再神秘可贵。

  丧失希望,空增负担,不能作为,只能任由那一刻的到来,那我们知晓未来的意义又是什么?这也许是我们每个人都想知道的答案。

  长铗作品就是这样,总能在给你讲一个故事的同时,让你不自觉地去想其他的东西。或许是生存,或许是仇恨,或许是命运。要真正懂得长铗的文章,一定要慢下来细细品才行。

  《星际掠食》读后感(六):手提长铗心茫然

  1、《星际掠食》:在浮萍般的基础上和苍白的背景中,空洞的高喊自由、怀旧,实在是做作;

  2、《屠龙之技》:目空一切的屌丝通过编程掌握了上帝语言,在“女神”面前迫不及待地炫了一番。挂了。

  3、《昆仑》:内核很简单:人类终将劈开怪力乱神的混沌世界,走上科学技术的通途。语言和背景挺接地气。

  4、《674号公路》:把莫比乌斯环融入极速风流,还算不错。

  5、《扶桑之伤》:极具屌丝气质的富二代追女神,对方是“复活”了的上古人类。挺狗血的。

  6、《麦田里的中国王子》:点子不错,通过麦田图形表现音乐,乐手是果蝇。不过背后的复仇和平反故事实在有点牵强。

  7、《昔日玫瑰》:对古埃及学者希帕提娅的故事的重新演绎,突显了她的美貌、博学和品德。还不错。

  8、《梅花杰克》:上帝掷骰子吗?人生犹如复杂的多米诺骨牌,难以预料却又命中注定。

  总而言之,长铗像个博学家,其作品涉及数学、物理学、计算机学、音乐、科技史等多个方面,信息量大(不过有些部分给人“炫技”之感)。行文上具有理想主义和带有中国古风的浪漫主义色彩。

  总体水平近似老王,但比老王灵动,在表达民族感情的时候比老王老到,不像老王一样周身散发莫名的民族自豪感。

  《星际掠食》读后感(七):《星际掠食》:孤独剑客的交响诗

  文/王麟

  科幻在中国,总给人以孤傲、冷峻、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作为爱好科幻、写作科幻、宣传科幻的人,尚且有此切身感受,更不用说对科幻抱有偏见、认为其不能登文学殿堂的圈外人士了。就像刘慈欣所说的,文学领域向来泾渭分明,纯文学与类型文学很难得到双方互相认可。纯文学越来越趋向于形式大于内容的矫揉造作,类型文学的营养也即将被写作者榨干,很难再想出新意,大都是在前人开拓的熟地上亦步亦趋。

  总体来说,不管纯文学还是类型文学,都会出现伟大的经典作品。像大仲马创作的一系列小说,都可归于通俗文学范畴,以情节取胜,带给读者非同一般的美妙快感。就拿我最尊崇的雨果而言,如果将他的《悲惨世界》里面的大段描写与评论文字删掉,也是一部情节跌宕起伏的通俗小说。这两个人是特别擅长讲故事的作家。

  如今,纯文学面临的曲高和寡局面,与科幻小说无法突破小众一样,属于同病相怜的难兄难弟。其背后症结,就是阅读的简略化与快餐化。现在的人们,已经没有耐心读完哪怕区区两千字的文章,甚至看超过140字的短文都觉得不耐烦。

  而科幻小说作为类型文学的一个组成,并没有因为大刘的《三体》热销变得大众化,至今依旧还在小圈子里徘徊。创作科幻小说的人,大都是理工科背景,也有文科背景的高才,能够以细腻抒情的笔调,赢得幻迷的赞叹和追捧。

  科幻小说总给人以冷傲之感,与大多数人望科学而却步一样,属于同一种心理。因为不了解,所以存在偏见,因为偏见所以误会,因为误会所以避而远之。只选择容易看懂的文字,享受温柔舒缓的葱指带来的按摩,给自己以心灵的慰藉。然而,科幻之所以让外人感觉冷艳,是因为大多数小说建立在冷艳的科技知识之上。而类型文学的各个领域也快被人写滥,科幻也不能避免。所以,当读到令人眼前一亮、构思巧妙的文字之时,我情不自禁对作者由衷地赞叹。

  长铗就是让我赞叹的典型代表。

  作为长铗短篇科幻作品的合集,《星际掠食》这个书名远不能表现内文小说的精彩。当然,出版社取一个夺人眼球的书名,是出于阅读市场的考虑,无可厚非。我承认,如果拿我最喜欢的那篇小说《麦田里的中国王子》作为书名,销量会减少一半。然而,恰恰是这篇作品,最能代表长铗创作的高水准;也恰恰是这篇小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孤独剑客黯然销魂的身影。

  《星际掠食》这本书纳入了长铗水平最高的八篇小说,几乎是篇篇精彩。我之所以说几乎是,是因为我对其中两篇小说持有不同看法,仅仅是个人的看法。一篇是排在第一的《星际掠食》,一篇是排在最后《梅花杰克》。而其余六篇小说,我不吝用“最好、最佳”这些形容词来称赞它们的精彩。

  这八篇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主人公无一例外都是身怀绝技的孤独侠客。

  《屠龙之技》是获得银河奖的作品,将虚拟空间里的游戏对决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里面显示出作者对计算机语言的精通与娴熟。与其说这部小说是在描写对抗游戏,不如说是表达最古老的力量对于新世界的霸气与征服。通过惨烈搏杀的极端方式,迫使那些自以为掌握了超高知识与技能的花拳绣腿们,纪念那种被遗忘在过去角落的原始力量。而那个一路过关斩将的主人公“融”,就是这种可怕力量的传人,一个独孤求败的高人和隐士。

  而《昆仑》是最地道的一篇本土化科幻小说,作者将目光伸向了三千年前的周穆王时代,将一个有口皆碑的神话传说,改造成了充满睿智与博学的高手对阵。而主人公周穆王更像一个寻求真理的踽踽独行者,拼尽半生力量探寻昆仑神话背后的秘密。

  《674号公路》是发生在美国西部小镇的故事,充满了好莱坞大片的凌厉,兼有侦探小说的缜密。作者将“莫比乌斯环”用到了674号公路上面,让疯狂的赛车手在三维与多维空间里穿越冒险。小说里描画的那几个赛车手,无一例外都是孤傲的敢为人先的冒险者。

  作为本书的压轴之作,《麦田里的中国王子》是作者构思最巧妙、语言运用最娴熟的一篇,也是让我产生强烈共鸣的一部佳作。我之所以喜欢,是因为孤独的中国王子为了控诉家族遭遇的冤屈,在空旷幽暗的古堡里,通过复杂的机械设备,将金黄的麦田作为扩音器,将乐曲作为眼泪,通过音乐家之手,满含血泪不停地呼喊了几十年。我在字里行间读出了悲怆、读出了无奈,也读出了反抗。世界上还有比这个更有力的诉冤手段吗?

  《扶桑之伤》刻画了一个为了延续种族生存而不惜和兄长结婚的悲情少女;《昔日玫瑰》将古罗马时代亚历山大城最负盛名的女科学家西帕提亚的事迹重新进行了演绎;《星际掠食》刻画了一个在遥远星球掀起自由战争但是遭受背叛的革命者形象;《梅花杰克》则将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做了耳目一新的解读,小说将那个无法摆脱最终命运、擅长赌博的中国男子杰克塑造得栩栩如生。

  我在前面说《星际掠食》与《梅花杰克》并非最好,是有原因的。前面那篇小说内容流于大众,有点像一个三流好莱坞电影的翻版;后者花了三分之二的篇幅描写赌博过程,看得人头晕眼花,尤其是对我这种对玩牌一窍不通的人,更是一种折磨。不过这是我个人感受,对牌艺高超的读者来说,则能从阅读中会心一笑。

  不过瑕不掩瑜,有其他六篇高水平的小说压阵,这本书无疑能够给复苏的科幻出版市场打一针强心剂。

  我之所以称赞这些小说就是一曲曲动听的交响诗,是因为长铗在作品展现了非同一般的博学,从计算机到数学,从中国神话到国外历史,从赌博技巧到音乐造诣,从哲学到天文地理,几乎无所不包,令人惊叹。有这些深厚的知识作为背景,使这些作品都成了响当当的硬科幻。

  长铗就是古代长剑的别称,当冯谖弹铗向孟尝君诉苦说食无鱼、出无车的时候,我们就深深记住了这个名字。如今,读完这部作品集,我再次为长铗击节赞叹。

  而那名孤独的剑客,依旧在用长剑奏出美妙动听的交响诗。(2015-4-15)

  《星际掠食》读后感(八):科幻,不仅是“点子”

  科幻,不仅是“点子”

  ——长铗科幻小说集《星际掠食》读后

  科幻小说常常具有一种特别的魅力,长铗的作品尤其如此。这本《星际掠食》汇集了近几年间他主要的中短篇科幻小说作品,其中大多首次刊发于《科幻世界》杂志。作为《科幻世界》的老读者,读到这样一本小说集,真是件很惬意的事情。

  在我眼中,长铗首先是一个很不错的小说家,其次才是一个成功的科幻小说家。

  星际移民及其种族冲突之类题材的作品,每年登载于《科幻世界》的,几乎可以说是数以“打”计,真的不是每一篇都能给读者留下印象。而《星际掠食》(在《科幻世界》刊出的时候,还不叫这个名字)打动我的,并不是其中描述了什么壮丽的星际战争奇观(实际上,从头到尾写的也多是些游击战),而是将笔墨用在了刻画一个浪漫骑士的高贵、理想化和内心的孤独上。

  长铗的小说,不仅“出人物”,而且结构的设计也很得当——在这方面我们还可以将《屠龙之技》与《星际掠食》做些对比:主人公最后也在寂寞中离开,留下一个烟花般绚烂的传说。所不同的是,为了适应虚拟空间题材的一些特点,《屠龙之技》的情节设计更为复杂,不像《星际掠食》那么直接地冲突出来,而是要一层层地剥开情节的外壳,一步步地逼近隐藏其中的内核。无疑,这一篇在结构上略胜一筹。

  是的,对于这类题材而言,恐怕可以说拼“点子”的时代可以说早已结束了。科幻小说本质上还是小说,在读者见过各种各样的“点子”,最终发现“日光之下并无新事”的时候,必然会回归到一般小说的评判标准,去要求作者把力量放在叙事、人物、感情、节奏、语言、氛围……这些小说的最基本元素上面去,用这些来打动读者。

  应当指出的是,长铗并非不擅长描述奇观——实际上,他建构“技术异时空”的能力也是一流的。《昆仑》、《麦田里的中国王子》和《梅花杰克》都成功地对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史进行了重构,而且意象各有千秋。

  《昆仑》写的是文明的轴心时代,因此气象雄浑瑰丽,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对一部宏大史诗的管窥;《麦田里的中国王子》的历史背景为工业革命后期,在充满了“大机器意象”和“远方探险意象”的同时将西方的钢铁机械与东方的自然哲学结合起来,突破了蒸汽朋克风格作品所常有的模式;到了描写东方衰世的《梅花杰克》,奇观被压缩在一艘船、一个房间甚至一场赌局之中,将主人公的命运设计为对历史的一种隐喻。

  这三篇作品都在描绘奇观性的“技术异象”,但是视角、场面、节奏各有千秋,体现了作者对语言的精准控制能力。“奇观”的含义,我认为不能局限于“宏大”、“离奇”的景象,而要看这种描述对情节的推动、对人物的塑造是不是有所帮助——否则,“宏大”必然变为空洞,“离奇”必然转向猎奇。

  此外,描绘感情也是长铗的过人之处。说到这个问题,就得谈谈他的两篇有争议的作品——《扶桑之伤》和《昔日玫瑰》。

  前一篇作品面世的时候,不少读者都以鄙视的口吻称其为“琼瑶风格的作品”。坦率地讲,我一开始也这么认为——甚至觉得这就是一篇狗血文而已,这个“第一印象”,在我此后又阅读了几次这篇作品之后才得以改观。作者娴熟地运用着言情小说的一些手法,巧妙地把科幻内核镶嵌在抽丝剥茧的过程中,让情节的推进一步步凸显出埋藏在其中的感情线……在阅读体验方面,《扶桑之伤》是一篇让读者“慢热”但又回味无穷的作品。

  《昔日玫瑰》写殉难于基督教的古希腊女数学家希帕提娅,发表时正好电影《城市广场》上映,所以有人指责长铗“抄袭”——这当然是很可笑的,那段历史是客观存在的,谁都可以展开来描述,就好比偃师的故事谁都可以拿来用一样——但却没人能否认长铗为他述的男女主角之间独特的感情灌注了很多心血。我觉得,与他其它一些作品相比,这一篇的独到之处就在于它展现了“感情”作为科幻小说中独立的形象主体。在科幻小说中,科学技术的形象、人类的整体形象、特定人物的形象、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的自然界的形象……都很普遍,但不少作品中对感情的描述都有些流于形式化,对于读者的阅读体验并没有什么增益。长铗的这种写作手法,避免了这些。

  科幻小说,无论是“硬”还是“软”,恐怕都不能片面追求把“科学”或者“技术”的形象放在中心的位置。未来这一类型的发展方向,恐怕还是“标签化”,也就是说,科幻元素在作品中占有一定重要的位置,但不是全部,更不是导致阅读体验下降的借口。长铗在这方面的贡献,值得我们思考。

  期待未来读到他更多的佳作。

  《星际掠食》读后感(九):【书评人俱乐部】不一样风格的中篇科幻小说

  【书评人俱乐部】不一样风格的中篇科幻小说

  读《星际掠食》/by烟波浩渺1980

  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据记载这首《长铗歌》是孟尝君门客冯谖为改变自身际遇又试探君上所唱得一首歌。一把长剑侠客行,远古寒气逼人之感,像极了星际中无边无际黑暗,而作者长铗取其潇洒之意亮剑而行,独立行走在科幻空间中。

  不知道别人是怎么看科幻小说,个人感觉比较高冷,在我的印象中一定要有在宇宙中,星球之间的穿梭场景,理工科人读起来比较好懂,我也只能当个门外汉看个热闹。说起来这类小说是一个独特类型,爱的人一定深爱,不爱的人看也不看。而我是中间之人,读得某些文腻歪了,科幻小说就拿来调剂下口味,内心还有些怯意生怕读不懂。

  长铗的作品不会有冷硬科幻质感,而是在科幻的主线上有很多人文的思考,从古人先哲身上思想闪光点融合到未来人的思想中,如《星际掠食》出现的子曰,《昆仑》出现的《尔雅》、《天问》。人性的纠葛和抗争始终交缠,未来-幻想-人性的综合体。但会出现一些专业性很强的主题如《屠龙之技》中的计算机编程,《梅花杰克》中的牌技。中篇的幅度读起来轻松,人物设定不繁杂,情节不拖沓,结局开放,给读者留足想象空间。

  本书是由8篇中篇组成的科幻小说集,与硬科幻小说相比的是长铗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宇宙飞船的细节描写,在本书第一篇《星际掠食》中,时间坐标是2585年,五百年以后的星球将会如何变化,长铗给出了人性之间的纠结,没有写出谁对谁错,只有强和弱的对比,奥克罗星人强势控制着为数不多的地球移民,令人作呕的天浴是移民中的女子要付出的代价,强尼作为抗争团队的灵魂人物反而遭遇背叛,其他人的委曲求全也不一定善终,未来是怎样,如广阔的宇宙空间一样,不管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一个未知,。

  《昆仑》是很流行的古风科幻文,故事主题以为李商隐《瑶池》“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为蓝本。我很喜欢这个调调,故事开始看起来并不像一个科幻文,只在最后点题传说中的“昆仑”是“昆仑宇宙飞船”。周穆王作为一个追求真理的老者形象出现,例如他在文中提出的疑问说:一切的一切都与那个子虚乌有的昆仑有关。似乎是一夜之间,黄帝从虚空继承了他的发明技艺,这才有了舟、车、机械;神农从虚空继承了他的劳耕技能,这才有了百草、稼穑;扁鹊从虚空继承了针灸医术,这才有了三百六十五个穴位的特定组合与病症的精确对应。有些病症通常需要几个甚至十几个穴位的组合针炙才有疗效,可是你知道要从这365个穴位中摸索出对症的组合针炙术,需要试验多少次吗?"好巧,这些问题我也有想过。

  科幻小说存在于现在人的头脑中,有可能出现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们能否一直活着验证书中所写,那也得是百年身后事。科幻作者的作品像是一部部不能确定的“预言”,这个预言当然不是传统上所说的迷信。有的故事中未来之事,很久之前以前所写的无线电通讯方式,如今我们也是人手最少一个手机,多年以后果真实现了。科幻的路子看似遥远又似乎很近,不可捉摸。

  脑海中的文字加上未来就是科幻,去掉历史就是架空,往返时光就是穿越。想象一直我们所独有又特有还富有的东西,可私藏可共享,随心所欲,给它插上翅膀就能飞翔。

  2015年4月24日星期五

  如需转载请豆邮联系笔者2933702061@qq.com。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星际掠食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