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婚姻的意义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婚姻的意义的读后感10篇

2018-06-11 21:3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婚姻的意义的读后感10篇

  《婚姻意义》是一本由提摩太·凯勒 (Timothy Keller) / 凯西·凯勒 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8.00,页数:28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婚姻的意义》读后感(一):婚姻真的过时了吗?

  最近刚刚读完了提莫太凯勒牧师的《婚姻的意义》,其实认为这本书写得很一般,或者说这本书可能并不是非常适合我,私以为成书比不上他在《诸神的面具》里关于婚姻的教导,也不如《工作的意义》那样立意独到富有道理。由于是基督教丛书,习惯性的誊抄书中的精彩论点,但很可惜这本书让我觉得精华地方不多,所以本来也不打算书评了。然而巧合的是,读这本书开始好朋友决定离婚结束同事午饭的聊天话题恰好又是婚姻制度,于是也很希望借这个机会思考总结一下婚姻的意义。

  我一直觉自己对婚姻不是很看好的,虽然很早结婚,但是我认为我们保持婚姻的关键就是当这婚没结。我觉得如果我不是基督徒我应该不会结婚吧,结婚干啥呢,如果你不求阶级的飞跃,没有空虚寂寞冷,也不是因为未婚先孕,外地户口要在上海买房,结婚并没有什么好处

  结婚后决定不能自己说了算,钱不能想怎么花就怎么花,逢年过节还得两边跑,还要和两边的亲戚交流,这个年代我自己的亲戚我都不想和他们社交更何况丈夫的亲戚。经营婚姻已经很费心血了,万一感情不和了离婚还很麻烦,没孩子的并没有想象洒脱接受自己的良心喂了狗,有孩子的由于离婚打官司朋友就更让人心寒。

  对了,我不到30岁,很多大城市的人还没结婚,而我同龄的朋友里已经不少离婚的了。为什么要结婚呢?婚姻,这样一个富含责任的制度,简直是反人性的。可是你是否也和我一样,觉得好像不该如此,好像还是应该结婚的,内心深处还是向往婚姻。

  “如果我们的婚姻观过于浪漫理想主义,那我们就低估了罪对人类生活影响。如果我们的婚姻观过于悲观愤世嫉俗,那我们就不明白婚姻神圣起源。如果我们同时采取这两种态度,正如当代文化那样,那我们的负担就因扭曲的认识而加倍沉重。但是,问题不在于婚姻制度,而在于我们。”因为我们对婚姻有太多错误认知,以至于我们并不能真正认识婚姻的益处,于是我们读过那么多书,却依然过不好自己的一生。书里关于婚姻的奥秘力量精髓使命都有非常详细的阐述,也提到了对单身看法,我其实认为这本书可能更适合单身的人看,但在这里只想提几点自己觉得有感悟补充引申:

  1. 婚姻是为了帮助彼此成长:“我看见你的一切缺点软弱不足。但在这些东西后面,我也看见神想让你成为的样子。”我并没有想过这样的原因,很多的婚姻是失败妻子总希望改造丈夫,爱你就应该接受你本来的样子。可当我看见这样的原因时,我非常感动,并不是说有了理由要求丈夫更好,而是有了理由让自己可以更有耶稣的生命式样。婚姻是一所学校,我们会暴露非常多的缺点,因为婚姻具有真理的力量,婚姻让我们面对自己。而这个时候,你自己都讨厌那样的自己了,你的配偶仍然接纳你,这就是婚姻里爱和恩典的力量,而也是出于爱,你可以试着为爱改变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2. 婚姻是反映神的救赎之爱:女人男人都得在婚姻中“扮演耶稣的角色”——“耶稣舍己的权威,以及耶舍己的顺服。”去年读过另一本基督教婚姻教导的书《贤德的妻子》,教会里前一段时间也在查考以弗所书5章的夫妻之道。我挺接受无能的,凭什么总要求妻子顺服,丈夫舍己的爱妻子了吗?真理就不重要了吗?如果明明知道丈夫做错了也不制止那倒霉了还得两个人一起承担,凭什么?书中的第6章很智慧的由提莫太的妻子凯西凯勒编写,使得关于顺服的教导变得那么悦耳。婚姻里的顺服其实是耶稣的角色,我们不同性别是为了反映三一神里面这种生命的关系。对我而言,去扮演耶稣的角色绝对不是低人一等。而我,或者我们,很多时候也忽略了:“丈夫正确地行使作头的权柄,与妻子舍弃这个权柄同样困难。”

  3. 我们高估了离婚的好处。“传统社会倾向于把婚姻当偶像(因为传统社会把家庭部落偶像化),当代社会则倾向于把独立当做偶像(因为当代社会把个人选择和个人幸福偶像化)。”其实社会是很矛盾的,一方面我们需要呼吁不要歧视离婚的人,尤其是广大中老年人,不要认为自己的孩子离婚了就没有幸福了,也不要觉得自己的孩子找了一个离婚的人就大逆不道。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更多的鼓励婚姻,哪怕可能不那么幸福。Linda Waite在所著的Does Divoce Make PeopleHappy? Findings from a Study of Unhappy Marriage中指出:“平均而言,哪些婚姻不美满而离婚的成年人,都不必那些婚姻不美满但没有离婚的成年人更幸福。”更出人意外的是,“纵向研究表明,那些不幸福的婚姻,如果不离婚,有三分之二会在五年内变得幸福。”婚姻里的妥协的确很不容易,可是离婚后问题并不会就更简单,并不是说因此我们就应该坚持不离婚,哪怕被毒打,哪怕老公小三一大堆,而是要更慎重的决定离婚。

  最后想用凯西的话来结束本文: 我们必须接纳各自的性别角色,并且按照这些角色行事为人才能世人明白基督教那些超凡脱俗思想,因为这些思想从根本抵触世俗观念,是世人完全无法理解的,除非基督徒在婚姻中把这些思想活出来。我并不想要说服你认同我的观点,毕竟我都没有好好讨论未婚同居,开放式婚姻这些新的形式,我甚至也不在意你是否对文中任何的观点有所触动,会否去购买这本书品读。但我衷心的希望我的婚姻可以成为上帝见证,也成为“婚姻不过时”的证据我会加油的,希望你们也是~

  欢迎关注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谢谢支持~

  《婚姻的意义》读后感(二):婚姻是一场修行

  首先这部作品的中文版翻译比较到位。作者是基督徒,翻译成中文的作品也是极为平白朴实,充满神圣和爱意

  之前看了日剧《昼颜》和《我的危险妻子》,再次刷新了我对婚内出轨的认识。很想找一本关于婚姻的书来看。我的内心对婚姻这件事有不可思议感觉,因为我很怀疑婚姻的长久性,虽然曾经刻骨铭心爱一个人的时候内心觉得我们会一辈子。一辈子确实很容易,当我们爱的死去活来难舍难分的时候。可是人怎么可能会一直喜欢同一个人,人又怎么会一直爱另一个人如同爱自己,不深刻体会过是不会明白,这有多难啊。而这本书就是教我们如何保持一段长久契合而又乐在其中的婚姻关系。看了这本书,我不得不说,婚姻,是一场修行,有很难很苦的地方也有顿悟快乐的时候,如果我们可以找到正确与伴侣相处相爱的方法,在这场修行中最终会找到更加完整的自我。

  这本书观点分布在各个章节比较琐碎总的来说就是不要把一切都看得那么容易。当我们被情欲控制很多时候是一种伪满足,伴侣之间互相照顾,乐于沟通,为了对方愿意改变自己,我们最后才会走向爱的彼岸

  而对于我们大多数人都有的“自我中心”,作者给出一条原则:你必须愿意放弃某个东西,才能得到这个东西。“舍弃自己,你会发现真正的自己。失去生命,你会得着真正的生命……凡是你舍不得的,没有一样真是你的……”舍弃这件事,做起来其实很难,这要你心甘情愿放下内心的执念,走出自己的世界,走入别人的世界。

  对于婚姻中的矛盾,我们要冷静下来,停止责备对方以及自己。一个巴掌拍不响,人都是有局限性的。有一个根本的出路就是承认自己的自私,认为这是婚姻问题的根源,并且下决心改变自己,而不是去改变对方。

  作者在单身、恋爱以及婚姻方面都给了我们种种建议。而关于作者自身的基督教信仰其实并不妨碍本书的阅读,因为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信仰。

  《婚姻的意义》读后感(三):婚姻的意义

  (婚姻的意义)从古至今人们都以自己的方式来理解婚姻,古代以家族名誉利益为主,现代以金钱美貌,情欲为主。一切以各人私欲进入婚姻的都会加倍感受痛苦,以激情进入的最终归于平淡,人们似乎不太明白婚姻并不是幸福的终点,而是发现自己丑陋灵魂的开始,原本伪装完美形象进入婚姻后就必须在对方面前拿下面具,暴露出人的冷漠,自私,控告,猜疑……可是人类的内心深处又渴望婚姻。我们能用无条件的爱对自己的孩子,却不能对待伴侣,这是对自私的讽刺,爱不是靠感觉是靠行动。上帝创造婚姻的目的,是让男女在相爱过程中让自己和对方发现身上的罪和缺点,彼此帮助改善“罪性”完成上帝造对方原本形象的使命,在生活中活出爱(神就是爱)的形象来感染周围的人认识神,婚姻让人经历真理,真理让婚姻理解意义。说的再灵性一点,你用什么形式爱你伴侣,上帝就用什么形式对你,而最终我们需要通过伴侣的爱感受上帝对我的爱。幸福的婚姻是天堂的预表,相爱的关系需要于神同行。

  《婚姻的意义》读后感(四):《婚姻的意义》读书摘录

  《婚姻的意义》读书摘录1、最伟大、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就是婚姻。2、婚姻是最亲密人际关系,仅次于人与神的关系。而且,正因为如此,学会认识配偶和爱配偶,与认识神一样,即是难事苦事,又是美事妙事。3、单身的人可以随意花钱,放任自流,没人监督他们。但已婚的人必须一起省钱投资,作长远打算。没有什么比婚姻更利于品格成熟。能够服侍别人、能够摆脱自我中心、能够把别人的需要置于自己的需要之前。4、【婚姻的状态】你决定结婚是因为你觉得对方吸引你。你认为对方很好。但一两年过后——或者通常一两个月之后——会发生三件事。第一,你开始发现这个人是多么自私。第二,你发现这个好人也对你有同样的看法,并且对方开始抱怨你多么自私。第三,虽然你承认自己也有部分问题,但你最终认定对方比你更自私。5、如果双方都说“我认为我的自我中心是婚姻的主要问题”,那么你们就会拥有真正美满的婚姻。6、我们每个人进入婚姻的时候,都带着一个旧我,一个紊乱的内在生命。我们很多人试图用工作成就来克服自我怀疑。有的人想找一个漂亮聪明恋人,从对方那里得到永不止息的爱和肯定,让自己感觉良好。这会让双方的关系变成某种救赎,但没有任何人能做到这一点。7、我们受各种私欲进入婚姻,包括恐惧欲望和自私的想法。如果我们知网婚姻来填满内心那个“唯有神才能填满的属灵空洞”,就不能服侍好配偶。我们必须摆正自己对婚姻的期望,正确地看待婚姻,否则就会不停地抱怨配偶不够爱我,不够尊重我,不够支持我。8、两人真心相爱,而非利用对方满足性欲、谋求社会地位或自我实现。9、如果不离婚,三分之二的不幸福婚姻将在五年内变得幸福。10、婚姻不是随便的关系,要不是出现非常严重的问题,不能轻易打破。除非一下两种情况:一、人心因为犯罪而过于刚硬,严重违反婚姻圣约,并且丝毫看不到悔改和医治的迹象。二、故意遗弃配偶。11、离婚是剥皮抽筋的事。12、婚姻不是喜怒无常情绪的无意识产物,而是耗时费力的精心创造;无论美满与否,婚姻都比风流韵事又去得多,不论后者多么刺激。13、浪漫的冲动之所以如此令人陶醉,多是因为 我们其实爱的是一个传说,而非一个真实的人。14、被爱却不被了解,使人感觉舒服却流于肤浅;被了解却不被爱,那是我们最害怕的事;但是,被充分了解并且真爱,这才是神的爱,这才是我们最需要的东西。15、那些不可爱的人,你若不放弃他们,而是持续地去爱他们,最终他们会变得可爱起来。16、任何人际关系总有疲倦的时候——爱的感觉似乎枯竭了。你可能感觉不到温柔同情,不想讨好对方,但你的行为必须温柔,你必须体贴、饶恕、帮助对方。17、结婚证就是一个承诺,一个合法的、永久的、排他的承诺。 18、父母儿女是“盟约关系”,夫妻之间是“消费关系”。19、真友谊有两个特征——忠诚坦率。20、如果你结婚主要是找性伴侣,是找经济依靠,那你其实是在走向死胡同。而走向死胡同的人,注定没有同伴。21、婚姻是为了帮助彼此成为将来荣耀的“自我”,成为新造的人。22、智慧,勇敢仁爱的自己。23、你的配偶不能只是你的性伴侣和提款机,还得作你最好的朋友,只有这样,婚姻才可能成为你最重要、最幸福的人际关系。24、夫妻关系必须高于其他一切关系,包括与父母的关系。配偶和婚姻必须在你生活中居于首位。我们从来不认识我们的配偶;我们只是自以为认识。即便我们当初找对了人,过不了多久,对方会变。因为婚姻这件人生大事意味着:我们一走进去,就不再是原来那个人。婚姻最大的问题是……学习如何关爱自己所嫁(娶)的那个陌生人。25、婚姻赋予了我们爱的力量、真理的力量和恩典的力量。一旦我们将这些力量运用于配偶生命中,就可以帮助对方成长,使对方变得更好,还能以同样的方式帮助我们。26、在婚姻生活中,你的性格缺陷足以扼杀夫妻关系。论到你的缺点,没有谁比你的配偶更受困扰,更受伤害。所以,你的配偶比别人更清楚你的问题,对方的感受刻骨铭心。27、与其说婚姻让你面对配偶,不如说婚姻让你面对自己。婚姻给你展现一幅未经粉饰的现实主义图画,图上画的就是你自己;然后揪住你的衣领,逼你自己看。只有你看不见的缺点才能奴役你。如果你否认自己性格中的某个特征,这个特征就会控制你。28、你们看到彼此的问题时,是想逃避呢,还是想一起解决问题?如果你们是第二种反应,就有婚姻的基础。29、要允许对方监督你。“趁着还有叫作’今天’的时候,总要天天互相勉励,免得你们中间有人受了罪恶的诱惑,心里就刚硬了。”30、对我们伤害最大的话语,可能来自于我们自己。很多人有一种自我对话的习惯,他们不停地在心里痛斥自己笨蛋、愚蠢、没用、失败。31、她对丈夫说“我觉得你不爱我!”丈夫说:“我真的爱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歧呢?他发出爱的信号,但她没有调到他的频道。这就是为什么婚姻里的爱常常会落空。两个人都不应该站在自己的立场,抱怨对方太自私,而应该换位思考:是不是对方没有感受到自己被爱呢?要学会配偶最主要的爱的语言,并且诶通过对方的频道发送爱的信号,而非通过你自己的频道。可是我们总想用我们喜欢接收的频道来传递爱。32、一个非常希望妻子在公众场合尊重他的男人,无法接受妻子当着朋友的面嘲笑他。一个需要很多赞美的女人,丈夫的冷漠会让她崩溃。33、努力、刻意地去认识你的配偶并且爱对方,这是任何美满婚姻的基础。34、我们具有爱的力量和肯定的力量,当对方有问题的时候,我们不应该破口大骂,否则就会失去益处,毁掉对方。35、如果你不能饶恕别人,至少部分是因为你内心深处在想,“我永远不会像那个人那样!”只要你觉得自己比别人强,比别人良善,你就会觉得无法饶恕别人。如果你一直高高在上,看不起别人,真理迟早会吞噬爱。你只会批评别人,而且不是以别人可以接受的方式批评。你会变得过于轻蔑和粗暴。36、婚姻中最不可或缺的就是真正的饶恕:由衷的、完全的、没有条件的、不加惩罚地饶恕对方。37、神会让我们成为一个新造的人。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让彼此变得越来越美,如果璀璨的砖石经过切割、抛光、又镶嵌妥当。 我们外面的人虽然渐渐朽坏,但里面的人却日日更新,因为我们短暂轻微的患难,是要为我们成就极大无比、永远的荣耀。我们所顾念的,不是看的见的,而是看不见的;因为看得见的是暂时的,看不见的是永远的。38、今天的华服不过是褴褛。39、夫妇角色:丈夫是仆人式的领袖。妻子是`ezer式的助手。丈夫是妻子的头,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事情都要由丈夫说了算,也不意味着每一次的分歧都应该听丈夫的。仆人式领袖必须牺牲自己的想法和需要,造就对方。妻子绝非逆来顺受,应当善于各种资源行使权力40、婚姻会限制你和其它异性的亲密程度,也应当如此。41、多年的婚姻迫使你学习从异性的角度看问题,知道他们如何待人,如何处事。最终,你可以本能地知道配偶在某种处境中会做出什么反应,评估异性在这种处境中的智慧,并且让自己适应这种反应。42、传统的结婚动机是社会责任、稳定生活和社会地位,当代人的结婚动机则是个人实现。43、一个人若总是需要“有人作伴”,很可能已陷入婚姻偶像崇拜。每个人都应该学会享受孤独。44、青年人行事为人要与年龄相仿,青少年一般不应该试图唤醒那些多年以后才能满足的情感欲望和身体欲望,也就是只能在婚姻中得到满足的欲望。45、你应该让你的情欲在婚姻里得到满足,并且只在婚姻里得到满足。46、神使用性爱这个途径来让两个人彼此宣告:“我完全属于你,永远属于你,单单属于你。”圣经说,不要与人发生身体的结合,除非你愿意和这个人在情感、生命、社会、经济和法律关系上全部连和。如果你不愿意把自己的每个方面都暴露给对方,就不要裸露身体,因为你在婚姻里已经放弃了自由,情愿自我约束。47、婚姻不仅是浪漫的激情,也不仅是友谊、责任与服侍。

  《婚姻的意义》读后感(五):宗教背景下的婚姻观

  这本书比matin lings的好读多了,不了解宗教历史,人物,发展过程也不耽误欣赏书里传达的价值。虽然重点是对婚姻的解密和建议,但很多侧面都能看出基督徒其他方面的价值观,人与神关系的讨论。

  摘录总结如下:

  1)今天,男性和女性都不将婚姻视作“塑造品格和造福社会”的途径,而是“追求个人生活目标”的途径。

  潜意识里真的有这种变化,消费文化的影响让当代社会的男性女性都在寻找理想伴侣以满足自己的情感欲求,自我主义和理想主义占据首位,认为传统婚姻是压迫死板的同时,对自我为本的新观念无限崇尚,以至于理想化婚姻,不能容忍自我的半点委屈和丧失。“他们不把婚姻视为两个有缺点的人在一起创造一个稳定,友爱,相互安慰的空间。”与其说是不能接受不完美,不如说是他们在寻找一个可以弥补自己不完美的人,理想化对象期望值太高。

  2)“自我实现”这种伦理观会破坏婚姻。这种伦理观认为,婚姻和家庭体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实现个人成就,为了让我们变得“完整”和幸福。这种理论假设:有一个人是最适合我们的,如果我们仔细去找,就能找到那个人。但是这种理论假设是错误的,它忽视了婚姻的一个关键方面:我们实际上总是和错的人结婚。我们从来不认识我们的配偶,只是我们自以为认识。即便我们当初找对了人,过不了多久,对方会变。因为婚姻这件人生大事意味着:我们一走进去,就不再是原来的那个人。其实,婚姻的要点是:学习如何关爱自己所嫁/娶的那个陌生人。

  婚姻这种长久关系决定了无缝隙的亲密和接触,恋爱和婚姻实在差别很大而且无法预知有怎样的变化,婚姻里的表现和恋爱的表现无法比较,长期稳定的婚姻必须学会妥协和体谅。我私人是不太相信存在对的人这一说的,合得来也会随着时间和个人成长的不同变得合不来,你以为了解的可能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了解,互相扶持,度过各种难关,痛苦,危机,真实实践起来哪有那么容易 。

  3)当你面临婚姻问题的时候,首先要去寻找问题的根源:不同程度的自我中心和不愿意彼此服侍。“服侍”一词最早是军事术语,描述的是士兵无条件服从军官。为什么?因为人一参军就不能再控制自己的事情,不能自己安排度假休息,不能决定什么时候吃饭,甚至不能决定吃什么。要加入一个整体,要成为一个整体的一部分,就得放弃自己的独立地位。你必须放弃单边决策的自由。这种舍弃自我权利的能力,这种服侍别人的能力,这种集体利益胜过自己利益的能力,不是一种本能;它不是与生俱来的,却是婚姻的真正基础。

  婚姻就是一个小集体,加入了以后随时随地是从两个人的利益出发去思考,做事情。“顺服”“服侍”这种动词确实很有争议,但是宗教里(无论基督还是穆斯林)并没有说过女性的地位比男性的低,只是男性女性代表的角色不同,要扮演好各自的角色。“顺服”是彼此相互之间的,是首先考虑对方的需求,然后再考虑自己的需求,而不是低三下四像奴仆一样,失去尊严和自由。“彼此舍己”,甘心把对方的利益放在自己之前,这是我对这个词的理解。

  4)如果我指望婚姻来填满内心的那个“唯有神才能填满的属灵空洞”,就不能服侍好配偶。只有神自己才能填满那个空洞。我必须在生活中尊崇神,摆正神的位置,否则我会不停地抱怨配偶不够爱我,不够尊重我,不够支持我。这些都可能是事实,但是,如果神的爱没有真正感动我,我就不能凭爱心对她讲这些话,也不能好好服侍她。

  我真的很认同水木丁老师说的,解决信仰问题就能解决其他问题,虽然宗教一定是信仰,但信仰不一定是宗教。崇尚集体主义的社会让每个人个人发展被遏制,丧失个性和自我认知,如果又没有信仰,自己心里的空洞没有被填满,再加上社会价值观宣传跟风影响,期待婚姻给我完整和拯救,期待配偶做我的神这种想法真是会愈演愈烈。

  5)旧约圣经里最著名的讲“婚姻”的经文:因此,人要离开父母,和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 夫妻之间的盟约,既是二人所立的约,也是“在神面前”所立的约。打破婚姻盟约,就是背弃信仰。

  我算是理解了男票一直以来对我的态度。他是把我当妻子对待,所以很多事情的共同体感很强,为我考虑,二人成为一体,我的困难就是他的困难,所以他会全力去帮我。像我们已经在神,家人,好友等众见证人面前宣誓承诺了一样,永远爱对方,向对方保持忠贞和诚实。

  6)风平浪静以后,等到对方见识过你最坏的一面,并且了解你一切优点和缺点之后,却仍然完全向你委身,那才是无与伦比的体验。被爱却不被了解,使人感觉舒服却流于肤浅。被了解却不被爱,那是我们最害怕的事。但是,被充分了解并且被真爱,这才是神的爱,这才是我们最需要的东西。这种爱释放我们,让我们脱掉伪装;这种爱让我们谦卑,远离自义;这种爱坚固我们,可以承受生活中一切艰难困苦。

  这种爱的意义确实比婚外恋的那种禁忌的刺激,和被别人渴望的自我冲动,更有价值也更值得为之努力。

  7)夫妻之间的爱是非常复杂的,它是感觉和行为的共生混合体。感觉和行为,我们只能控制后者,爱的行为才是我们每天所能持守的承诺。任何人际关系总有疲倦的时候,爱的感觉似乎枯竭了,正是在这种时候,你更要记得婚姻的本质是盟约,是献身,是将来爱的承诺。所以,怎么办?你要采取爱的行动,即使没有爱的感觉。你可能感觉不到温柔和同情,不想讨好对方,但你的行为必须文荣,你必须体贴,饶恕,帮助对方。并且,如果你这样做, 随着时间推移,你不仅可以走过感情低谷,而且这些低谷会变少变浅,爱的感觉会日益稳固。要是你下决心去爱,就会产生这样的效果。

  强烈的爱意和快乐不会持续很久,尤其在同居以后,我觉得我真的像文字里说的,还没等结婚,就已经从头到脚都麻木了,单身生活还是比较美好责任轻。但是行动比感觉重要,尤其在婚姻的承诺里,这有点像选择理论。越做有爱的活动,越会收获好的感觉。

  8)如果你们期待婚姻让你们帮助彼此成长,脱离罪恶,弥补缺陷,成为新的自我,就是神借着婚姻正在创造的新人。如果你看不到配偶的进步和对方将来荣耀的样式,并因此而欣喜,就不能运用婚姻中属灵友谊的力量。我们的目标是看到神在配偶身上所做的善工,神正在让对方变得美好。

  现代社会换对象的成本太低了,所以一旦发现了配偶的缺点,有的人就想逃离出去选择另一个更好的人,或者是降低自己的期望值,但也有因为忍不了而引发的冲突和争吵。“我能找到一个更好的”这种观念真的是太普遍了,以至于人们完全无法想象那个更好的人也可以是现在的配偶。

  9)很多人以为,不鼓励基督徒与非基督徒结婚的做法很狭隘。但是,圣经的这个规定有令人信服的理由,如果你的伴侣不接受你的基督教信仰,那对方就不会真正理解你信主这件事,至少不是由衷的理解。而且,如果耶稣是你生活的中心,那就意味着你的伴侣不会真正体谅你。对方不明白你生命的源泉,不知道你做一切事情的基本动机。如果和非信徒结婚,而对方不认可,也不明白你所坚持的基督徒原则和最核心的信仰,那么你就会不断做出令对方完全想不通的决策。你生命的这个部分—而且是最重要的部分—对你的配偶来说,将永远是模糊的,猜不透的。

  这个观点真的深得我心,两年前我也是这么看穆斯林和非穆斯林无法结婚的问题的。我以为是狭隘,因为无宗教信仰的我总觉得没有相同的信仰不会阻碍我们生活在一起,但是我以前从来没有衡量过宗教在我男票心中的价值,他每日做祷告的意义。我以为是附属品而对他来说确实是生活的中心,如果我不去尝试了解,这个部分对我来说就永远是模糊的,而且会影响我对他某些行为的判断。如果我不明白他最看重的东西,就无法真正的与他心意相通。随着个人经历和阅读的增加,我发现信仰这种东西真的不是和伴侣同级,两个概念无法用来比较,甚至无法用语言来描述,问哪个更重要这种问题实在很傻,因为信仰是你的生存之本,一路跟随你陪伴你,而伴侣是另一个层面对你来说不可或缺的陪伴。两者太不同。婚姻的意义也是彼此的属灵成长,属灵友谊是夫妻间帮助彼此更深刻认识神热爱神的情谊,有相似宗教信仰的两个人比较容易理解对方的价值观和生活重心,并且对后代的宗教信仰有帮助,不会轻易迷失。

  10)保罗提出一个翻天覆地的主张:“丈夫对自己的身体也没有主权,权在妻子。”这句话表明,在消极的意义上,丈夫有责任约束自己,不与妻子之外的任何人发生性关系;在积极的意义上,丈夫必须对妻子尽婚姻义务,让妻子感到愉悦和满足。

  这种男女都有性权力的主张,是完美彼此成全性关系的体现,关注给予而不是得到性愉悦,这种实践的原则实在是很有利于夫妻间和谐的关系。

  关于这本书我标注了很多,做了不少笔记,因为基督教和穆斯林教义还是有蛮多相似的地方,借此理解了宗教背景下婚姻的定义,有些话也读出了佛教的意味哈哈,要学的还很多慢慢来。

  “我们若彼此相爱,神就住在我们里面,他的爱也在我们里面得到了成全。“希望我们的婚姻如此。

  《婚姻的意义》读后感(六):神造婚姻是圣洁的,是对于人性堕落的最终反叛

  一本振聋发聩的好书,它挑战我们对于所谓“传统婚姻”的不屑、质疑,对于许多看似教条式的婚姻指导理论有了更加深刻的剖析。对于所有事情都习惯问个为什么的我,对于一夫一妻制也曾经深深质疑过。如果人的本性就是追寻激情、新鲜感的,那么婚姻里的长久的相处岂不是挑战人类的极限。那么规定一夫一妻制又有什么意义?除了维持社会秩序,保证人的经济生活、生理健康等原因,一夫一妻制到底如何让人在法律范围内体验到世界上最高级的感情?与此同时,我也对于在婚姻外寻求激情的事情有着强烈的怀疑。如此卑劣不堪、以伤害另一个人为副作用的行为,只因为其中的一个人想要去追求享乐,是让普通人都嗤之以鼻。

  其实婚姻是绝大部分人人生必经的最困难的功课。我们的罪性从人类师祖堕落那一刻起就昭显无疑。贪图享乐、追随肉体私欲、把他人当作荣耀自己的工具和途径,甚至在看上去好的行为背后也藏有不为人知的肮脏的动机。在古代社会表现为男性对女性的奴役,女性沦为家庭的财产,生孩子的工具,而性的激情、肉体的合一在婚姻外才能外城。在现代表现为居高不下的离婚率(突然想到这可能是个假命题。神以外的婚姻的不稳定性自古以来就有,只是现代经济社会发达到一定程度让离开婚姻契约成为了简单易达的结果)。西方婚前的hook up文化,感情未到肉体先行——肉体和情感完全分离开,肉体的亲密只是达到情感契合的必须的一部,婚前同居试婚、以为要看到生活习惯是否能调整配合才结婚。

  一夫一妻制其实是对于人性堕落的反叛。圣经要求的婚姻是男性和女性完全的契合——拥抱对方的不同,调整配合对方,提醒对方以更加亲近神的方式去工作,在奉献牺牲中学习基督的样式。拒绝肉体私欲、拒绝情欲的试探,婚姻的契约是我们个人在神面前立的约,神的大能就是一个保守我们不受罪的捆绑的监督机制,只有在专心守候追随祂的管教的时候才能清楚看到自己的罪性,在约束中找到最高级的自由——选择不被罪捆绑的自由。以及如何拥抱两性的不同,在约束机制里的性更加的完整、圣洁、荣耀,并且不会有那种婚外情伴随而来的时候的悔恨、关系破裂、对自我的否定迷失。

  单身也是一个现代社会传统社会一直的迷思。传统社会倾向于认为单身的人价值低下,肯定是哪方面有问题才会沦为结不了婚的人。而现代社会倾向于反叛这样的观点——我单身我骄傲,我不结婚关你屁事。其实两种观点都有很强的片面性。结婚是用一种更加困难的方式去塑造磨练一个人,让一个人活得更加有基督的样式——这并不代表这样的人比不需要磨练的人更加高级,反而是说大部分人是需要婚姻的打磨才能学习忍耐、恩赐、温柔、耐心。而单身是另一种磨练——一个独身的人有更多的时间去奉献自己的生命、去造福更多的家庭、个体、教会。如使徒保罗,他的使命是高于许多拥有婚姻的人的。单身或者结婚,都是神的带领,而不是个体在一定社会环境下的个人选择。所以单身也好,婚姻也好,我们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去荣耀神,殊不知神在什么时候就会改变我们的境况,从婚姻变为单身,从单身走入婚姻。只有在不以婚姻为偶像,不已是否已经婚配来决定自己价值的人,才会首先在这种状态改变的时候不丧失自我,也会在任意一种生活状态中找到荣耀神的生活方式。

  《婚姻的意义》读后感(七):盲维的婚姻

  这是咱第一次看到关于耶稣的书。与其他介绍婚姻的书籍相比,侧重点不同。虽然咱还没有进入婚姻,但这毕竟是早晚的事。就像爱一样,咱以为这是水到渠成的事,却不知爱的能力也是需要好好修炼才能具备的,既然这样,婚姻不也应该如此吗?!到了现在,咱才有点明白,确实如此。 从这本书中咱找到了以前的一个疑惑:为什么以父母辈为代表的传统婚姻的离婚率比现代社会以年轻一代为代表的恋爱婚姻的离婚率要低? 先讲讲各自的特点,传统婚姻的根基在于门当户对——在拥有共同契约下的婚姻,没有更多选择,在社会环境的约束下做出爱的行为,进而产生爱的感觉,而后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因此有离婚者但甚少。 自由恋爱的根基就比之更多了——门当户对、颜值吸引力、三观一致、保有自己独立性、郎才女貌的市场交易原则。其实,传统婚姻与自由恋爱婚姻均是以交易原则为基准,区别在于自由恋爱婚姻的限制条件更多一些。再加上信息资讯的增多,大多数人对于婚姻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婚姻观混乱。而不是像传统婚姻时代,整个社会环境对于婚姻观有个较为统一的标准,婚姻中的男女双方各司其职。但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这是好事),自由恋爱婚姻对于婚姻有着不切实际的幻想:在颜值、学历、能力、性格、家境等符合自己要求的前提下,因荷尔蒙分泌使得自己不能判断出真正适合自己的伴侣,内心被迷雾遮掩。要么眼睛一闭就进入婚姻,幻想结了婚问题就会解决,谁知问题反而更多,自己与对方并没有共同解决这些问题的经验,这时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心性了——大多数人的做法是,或将问题归结于伴侣并怪罪对方(攻击),或逃避问题准备离开(逃跑),或不予理睬视而不见最终积重难返(僵持),以上导致的结果无非是出轨、离婚、冷战或均而有之。少数人超越了以上做法,而是共同协同一起解决,解决能够当时就解决的,不能立即解决的就进行搁置(这真的是一种智慧——搁置争议)。当然,这是婚姻中的问题了,有些亡羊补牢的意味。 那么在之前,要怎么发现这个问题呢? 按照本书的观点,不要有婚前行为,这样就不会或很少受到荷尔蒙的影响。如张爱玲的心灵说,发生行为后会有相互影响,而这种影响会导致自己的判断偏误,所以婚前同居后能够修成正果的就少很多。这是由于同居享受到了婚姻的真理性,却少了婚姻的责任,那么逃避对于个人来讲就是最优选择了。且每个人对于婚前行为的期望不同,行为后所占内心的比重更是有差别,当蜜月期一过,婚前行为成为婚姻真理性的放大器,而感情的蓄水池中的存量不足,那么大多数人的选择也就是显而易见的了。 要怎么开始一段婚姻呢? 咱认为可以借鉴作者的观点,以友谊为开始,以理解为目的,而后以婚姻为结果。减少对伴侣的要求,人孰能无过?!重要的是对于过来说有哪些是不能容忍的。咱认为有三个缺点比较重要的:一、轻诺寡信。轻易许诺,并再三因小毁诺。说明对方责任心不强,会导致婚姻中出现逃避行为。二、偏执分裂。对于事物的认知非黑即白,认同自己的才是对的,不认同自己的都是错的。说明对方处于自己的世界就是真实的世界这一状态中,不能接受符合逻辑但不合自己心意的结论。那么在婚姻中,超越大多数人的第三选择——协同,就无从谈起,婚姻的结局或会照着对方的想法进行或会一拍两散。三、终身成长。本想称为终身学习,可学习容易落入读书这一显而易见的套路中。若十年后的我与现在的我没有任何不同,那这一生还有何意义?!同样,若对方没有这种终身成长的心,那么前两个也就没有什么意义。因为,五年后的我们与十年后的我们必将不同,可能否继续相互理解相互尊重,那么这个就是重要的原因了。其实,这也可以看作是一个需要双方一起的目标。 简而化之,就是信誉,开放,成长。而这,也是咱更要做到的。 这只是今日之我的认知,明日之我可能会推翻,必将荣幸之至。

  《婚姻的意义》读后感(八):“围城”之中,亦有幸福

  说到婚姻,很多人都会联想到《围城》这本书中的一句经典名言:

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这句名言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人们对待婚姻的微妙态度,那就是:没有结婚的人期望走进婚姻的美好,已经结了婚的人希望远离婚姻的残酷。

  渴望接近美好的事物,远离残酷的事物,这本来是人之常情。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没有结婚的人想走进婚姻,往往是因为他们加诸在婚姻之上的期望太多;而已经结了婚的人想逃离婚姻,往往是因为他们在婚姻中所付出的努力太少或者方法不够有效。提摩太·凯勒在《婚姻的意义》这本书中指出,我们这个社会对婚姻的看法总体上是悲观的,而且这些错误观念已经对我们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为什么提摩太·凯勒这么说呢?他的观察是正确的吗?提摩太·凯勒是纽约救赎主长老教会牧师,他长期在大城市的教会中给很多人做过婚姻辅导,也在数不清的婚礼上讲过婚姻之道。提摩太·凯勒一直在做帮助人们认清婚姻本质,正确对待婚姻的工作。当然,他本人也拥有着一段美满而稳固的婚姻。提摩太·凯勒对婚姻的深刻理解一方面来源于圣经,一方面则来自于他自己的婚姻体验和工作经历。

  那么,什么样的婚姻观念才能帮助我们认清婚姻的本质,更好地寻找将来的配偶,或者更好地与现在的配偶相处呢?提摩太·凯勒在《婚姻的意义》中分析了新、旧两种婚姻观给人们带来的影响。还提醒我们,自我中心是婚姻的大敌。当然,他也为我们指出了通往幸福婚姻的途径。

新、旧两种婚姻观影响给人们带来的影响

  在过去的传统里面,婚姻在人们的心中象征着一个永久的约定。这个约定的目的是为了让走进婚姻的两个人能彼此相爱彼此保护,还有通过生育下一代来延续自己的生命。人们把婚姻看作是一种能造福人类的公共制度,而且普遍相信婚姻是美好的。

  而在现在,婚姻对人们来说更像一份合同。两个人结婚就像签订一份合同,而他们签合同的目的是促进彼此的个人成长和满足自己。比如说现在很多年轻人想要找的结婚对象,是一个和自己各方面都合得来的心灵伴侣。对方最好是一个有趣的人,也能把我的生活变得有趣。

  你注意到了吗?在传统婚姻观里,人们认为结婚是关系到他人和社会的公共事件。而在新的婚姻观里,人们认为结婚是只关系到自己的私人事情。

  这种婚姻观念的变化给人们的婚恋问题带来了三个影响。

  一个影响,是新的婚姻观让年轻人对婚姻的看法变得越来越悲观。一些调查指出,在现在的美国,人们的离婚率几乎是几十年前的两倍。而且选择结婚的人更少了,选择婚前同居的人就比以前多很多。很多年轻人既不相信自己可能拥有美满的婚姻,也不相信很多结了婚的人是幸福的。

  但是实际上,有大量的研究证据告诉我们,已婚者的生活满意度明显高于单身、离异和未婚同居的人。比如,已婚者的身体和精神比未婚者更加健康。因为结了婚的人在遇到困难和生病的时候,婚姻可以给他们提供支持和帮助;又比如,已婚者的经济水平也往往好过单身人士。因为结了婚的人需要更加约束自己的欲望,也需要和配偶相互监督对方。他们必须一起省钱、投资,为将来作打算。

  年轻人的想法之所以会和现实相差这么多,是因为新的婚姻观其实是一种过于理想化的期待。

  大多数年轻人对婚姻的看法之所以越来越悲观,以至于和现实相去甚远,正是因为这种新的婚姻观。因为这种新的婚姻观实际上包含了人们对婚姻的一种过于理想化、不现实的期待。

  还有一个影响,是新的婚姻观让真正有意愿结婚的人感到绝望。因为在新的婚姻观下,真正有意愿结婚的人会发现,哪怕付出再多的努力去寻找,最终找到一个像这样方方面面符合自己要求的完美伴侣,实在是太难了。这种对婚姻不切实际的渴望,让他们在对伴侣的寻觅中倍感绝望。《婚姻的意义》告诉我们,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哪两个人是完全合得来的。而且即便我们在当初找对了人,当我们和对方携手走进婚姻的时候,我们还是会被婚姻所改变,并且我们无法知道自己和对方都会发生哪些变化。

  最后一个影响,是新的婚姻观让不想结婚的人更加恐惧婚姻。对于一些根本就不想结婚的人来说,对婚姻真实状况的恐惧让他们倍感压迫,于是他们选择逃避婚姻。比如,有的人会说自己不想结婚是因为不想失去自由。根据《婚姻的意义》中的分析,这是因为他们都非常了解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也知道当对方深入了解自己之后,都会希望自己能对这些不足做出改变。而且对方也会有各种各样的需求,有各种各样的缺点。这一切哪怕只在脑袋里想一想,都令他们觉得头痛。

  总的来说,原本人们认为传统的婚姻观是死板的、压迫人的。新的婚姻观则显得更加自由、更有人性,因为它看起来更加符合人们对婚姻的理想。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新婚姻观中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以及无穷无尽的期望,只会让婚姻变得不堪重负,让人们加倍痛苦。

  传统的婚姻观要求我们舍弃自己的利益,成全家人;新的婚姻观告诉我们追求自己的利益,成全自己。到底哪一个才是更好的选择?而《婚姻的意义》告诉我们,在基督徒的婚姻观里,它并不让人在牺牲自己和成全自己之间二选一,而是让人通过相互牺牲来相互成全。

  新的婚姻观看起来似乎更加理想,但是实际上这种婚姻观包含了许多不切实际的渴望。这些渴望给人增加了极重的负担,反而让人深陷痛苦之中。

为什么说自我中心是婚姻的大敌?

  前面我们说到,基督徒的婚姻观是让人通过相互牺牲来互相成全。它指的是在婚姻中的两个人要拥有服侍对方的基本心态,做到心甘情愿地把对方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之前。但是《婚姻的意义》告诉我们,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根深蒂固的自我中心是人类共有的罪性。这种自我中心正是婚姻中的大敌。要摆脱这种自我中心有三个关键因素。

  第一个关键因素,是理解福音的含义。福音告诉人们,人类自身有着各种罪恶和残缺,而有罪的人无法拯救自己。无罪的耶稣为了救赎人类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被埋葬了。耶稣在死后的第三天又复活了,他的复活给了人类复活的希望。

  作者指出,婚姻反映了福音的本质,它和福音一样是痛苦而奇妙的。当婚姻中的双方都愿意付出舍己为人的代价,持续地把对方的幸福放在自己的幸福之前,他们就能得到自己的幸福。这是一种新的幸福、更深的幸福。比如你可能为了家人放弃了一份更高的薪水的工作,但是你收获了更加和睦、温暖的家庭生活。这种能力并非人类的本能,但它却是婚姻的基础。

  圣经告诉我们,当一个人被圣灵充满的时候会有种种表现,其中一个表现就是不再骄傲和自私,从而谦卑地服侍别人。如果我们理解了福音,并且真正地被圣灵所感动,就能得到这种力量。借着这股力量,我们能够应对婚姻上的种种挑战。而且我们必须被圣灵所充满,才能尽到具体的责任,服侍好配偶。

  第二个关键因素,是理解“奴仆”的概念。这个“奴”是奴隶的奴,“仆”是仆人的仆。“奴仆”这个词原来的意思,指的是失去人身只有的奴隶。它在圣经里指的是基督屈尊自己,让自己成为奴仆,好满足人类的需要,他甚至为人类舍弃自己的生命。

  在基督徒的婚姻观里,它指的是婚姻中的两个人要成为奴仆,彼此服侍。当然,成为奴仆并不是说我们要真的成为伺候主人的奴仆。而是指我们考虑问题的时候,要像仆人先考虑主人的需求,然后才考虑自己的需求一样,心甘情愿地去服侍对方,努力让对方满意。比如计划家庭旅行的时候,先考虑去对方喜欢的城市,再考虑去自己喜欢的城市。

  第三个关键因素,是看见自己的自我中心。《婚姻的意义》指出,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往往看不见自己的自我中心。比如当一个人在我们面前表现出没耐心、说话刻薄、缺乏恩慈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些行为就是自我中心。而当自己表现出这些行为的时候,我们却很难有这样的认识。

  作者分析,我们之所以看不见自己的自我中心,一个很大的原因来自过去我们受伤的经历。比如自我怀疑、自责、怨恨和幻灭,这些都是过去留下的伤痕。一旦发生冲突,记忆便会提醒我们在过去所受到的伤害,而沉迷于过去的伤痛会让我们无法做到正确对待他人。比如,曾经在感情中受到伤害的人可能在开始一段新恋情的时候,因为还无法抚平内心的伤痛,在每次约会中更多关注的是自己的感受,而对现任伴侣不够热情和贴心。

  《婚姻的本质》还指出了两个可以诊断和治疗这种处境的办法。

  第一个办法是认定自己受伤超过自私。也就是告诉自己除非对方迎合你的想法照顾你的感受,否则决不妥协。但是经验告诉我们,在现实婚姻里,这是一种很不实际的想法,因为对方不太可能会愿意这样做。而如果对方也对你抱有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那你们就会和对方讨价还价,一切变得没完没了。所以说,这个方法并不是一个好的方法。

  第二个方法是停止为自己的自私辩护。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自私正是婚姻问题的根源,那一切就好办多了。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下决心去做出改变,不计较自己的得失,心甘情愿地去服侍对方。这个方法的好处是,如果两个人都能这么做,那么你们的婚姻前景将会变得非常美好。哪怕两个人里面只有一个人采用这种方法,即便另一个人不会立刻作出回应,也会逐渐被你的态度和行为所打动,婚姻的前景也是光明的。

  拥有服侍对方的心态,能帮助我们获得美满的婚姻。但是人类根深蒂固的自我中心,让我们很难做到这点。理解福音获得被圣灵充满的力量,承认自己的自私并做出改变的做法能帮助我们走出这种自我中心。

通往幸福婚姻的途径是什么?

  当我们和伴侣从热恋走进婚姻之后,各种问题和双方的缺点会逐渐暴露出来。我们甚至会发现,对方似乎变成了一个和自己印象完全不一样的陌生人。如果我们结婚的目的是找到“心灵伴侣”的话,那么此时此刻的现实只会让我们感到茫然而难受;而如果我们结婚的目的是帮助彼此成长,成为新的自我的话,我们就会期待在接下来的婚姻中相互扶持,让婚姻从坚强走向牢固。《婚姻的意义》告诉我们,有三种力量能帮助婚姻中的两个人更好地相互扶持,它们分别是:真理的力量、爱的力量和恩典的力量。

  真理的力量。在恋爱的时候,我们会尽力表现出最好的自己。但是在婚姻里,婚姻的亲密性质让对方可以近距离观察我们,婚姻提供的安全感让我们不再克制自己。这个时候,我们原有的很多缺陷就会暴露在对方眼前。

  不过暴露自己的缺点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只有当我们看见了这些缺点,我们才有可能了解真实的自己,并且知道做出哪些改变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所以《婚姻的意义》劝谏我们,不要抗拒婚姻的真理力量,要给配偶告知我们问题是什么的权利,让对方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不过,有些人一旦看到对方暴露出来的缺点,就想逃离婚姻,找个更好的伴侣。但是《婚姻的意义》告诉我们,其实每个人都有深藏不露的缺点。很多人逃离婚姻之后,会发现新的伴侣一样是不完美的。其实,只有当我们守住了眼前的伴侣,才有机会看到伴侣将来的样子,看到对方成为那个更好的人的样子。

  爱的力量。我们都带着一个自我形象进入婚姻,这个形象是多年来周围的人对我们的判断,以及我们对自己价值的评估,其中包含了一些让我们深感痛苦的批评。而婚姻赐予了配偶可以改变这个形象的力量。因为婚姻中的真理力量让对方比任何人都更加可能了解我们,所以对方对我们的正面评估具有最大的可信度。《婚姻的意义》指出,伴侣对我们的肯定,能让我们相信自己具有独特的美和价值。婚姻中的爱可以医治我们生命中最深的伤痛。

  《婚姻的意义》告诉我们,在每个人的心里,不同形式的爱有着不同的价值。人们会对某些形式的爱特别看重,作者把这种形式称为爱的语言。比如一个喜欢旅行的伴侣,可能会更喜欢和配偶去不同的城市游玩,而不是和配偶宅在家里。如果我们想要运用爱的力量,就要先学会去分辨对方爱的语言,并且按照最适合对方的方式去提供爱。

  恩典的力量。拥有“情感的谦卑”和“情感的财富”是我们获得恩典力量的两个关键。

  做到“情感的谦卑”,是指当我们运用真理的力量说真话或者表达愤怒,不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认为自己比别人强。学会谦卑能让我们在指责对方的时候,不至于让自己的愤怒变得过于轻蔑和粗暴,而让对方觉得受伤。

  拥有“情感的财富”,是指拥有一种根基牢固的内在喜乐和信心,也可以说是拥有正确的自我评价。如果我们对自己的自我评价太低,那么对方在批评我们的时候我们就会感到不悦或者自我怀疑,而无法去虚心接受批评。而且在对方让我们感到愤怒和不满的时候,我们也只会将这种感觉隐瞒而不是向对方提出反对意见。而一昧讨好对方的做法,既无法帮助对方认识和面对真实的自己,也无法帮助对方成长。

  真理的力量可以帮助我们在婚姻中说真话或者表达愤怒;学会分辨配偶的爱的语言,能让我们知道如何去爱对方。恩典的力量能让我们平衡真理和爱。接受和运用这三种力量,可以让我们在婚姻中更好地相互扶持。

总结

  总的来说,《婚姻的意义》是一本帮助我们认清婚姻本质的好书。在生活中,其实很多人并没有勇气去反驳一些在当今社会上成为主流的婚姻观念。而人云亦云的做法不仅让我们的婚姻观流于肤浅,还让我们倍感焦虑。

  其实“围城”之中,亦有幸福。《婚姻的意义》这本书给出的并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非常贴合实际生活的指导。读完这本书,我们在应对婚恋问题的时候,将会拥有对婚姻更加准确的认知和更加从容的心态,从而可能做出更加正确的选择。

  《婚姻的意义》读后感(九):棋逢对手的爱情才配走入婚姻

  在如今的传统婚姻令人窒息的时代,大家普遍认为,几乎不可能找到真正美满的长期婚姻。尽管大家对婚外性关系和艳遇保持开放的态度,但是大家始终认为是有必要保留婚姻制度的。

  这本书崇尚圣经的婚姻观,想拥有美满的婚姻,就需要圣灵所赐的能力:能够服侍别人,能够摆脱自我中心,能够把别人的需要置于自己的需要之前。

  婚姻之中,要把努力服侍对方,让对方满意,而不是努力的追求自己的幸福,这样才能真正获得幸福,更深层次的幸福。舍己的爱是神的本质属性,所以这种爱反映了神性,尤其展现于耶稣基督的为格和作为中。

  对于伤痕累累的成年人,伤痕累累混合了自我怀疑,自责,怨恨和幻灭的种种情绪。带着这种情绪进入婚姻状态的人,很难完全信任伴侣,一旦发生冲突,而婚姻生活中,这种冲突又是不可避免的,就很容易将前面的记忆引爆。受伤的经历会让人们不能做正确的事情,不能悔改,饶恕,分享恩典,这些基督徒基本行为规范都做不到,而这些东西都是经营婚姻所不可或缺的要素。为什么做不到呢?因为往日的伤痛让人们沉迷于自我,无法自拔。

  婚姻关系中不可避免需要舍己,哪怕是日常生活中最琐碎的小事。如果有一方总觉得“因为我以前受过伤,所以凡事都要顺我的心”,这段婚姻不可能顺利,何况双方都这样想。

  友谊的表达和增长是靠聆听对方和敞开自己。友谊首先是一种安全的关系,觉得可以和对方安全地分享自己的恐惧,弱点和伤害——友谊是一个情感的避难所。聆听需要专注。有些人恨善于聆听,却不善于敞开自己,反之亦然。建立信任,还要靠言出必行,为人可靠。

  也许你觉得自己“发疯一样爱上”某人,但其实你只是感觉对方可以满足你的需求,消除你的不安全感和对自己的怀疑,于是觉得对方吸引你。在这种关系里,你会提出各种要求,试图控制对方,而不是服侍和给予。为了不将“配偶的喜悦和自由”杀死在“你的需求”的祭坛上,只有一个办法:转向你灵魂的终极恋人——耶稣基督。

  我们的文化总是说,爱的感觉是爱的行为的基础。当然,这并无道理。但更准确的说法是,爱的行为可以引发爱的感觉。说到底,两人之间的爱绝非跟着感觉走,也不仅仅是履行责任。夫妇之间的爱是非常复杂的,它是感觉和行为的共生混合体。说了这么多,我们还得注意一点:感觉和行为,我们只能控制后者。爱的行为才是我们每天所能持守的承诺。

  婚姻首先是友谊。要找一个比你更了解你的人,一个能使你变得更好的人,然后再看这种友谊能否发展成为爱情和婚姻。

  灰姑娘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真理:时间将到,你得脱掉一切华丽的包装,那个真实的,本色的你站在那儿,赤裸裸地展示给众人看。听上去很像末日审判,对吧?婚姻也是如此。在婚姻里,你无法隐藏。你赤裸敞开。

  如何治愈受伤之人呢?这本书给出的观点是我们对待每个人都要温柔,尊重,尤其是那些受过伤的人更要耐心,因为他们特别敏感。然而,每个人都要认识到一点:自私并非来自伤害他们的人,别人恶劣的行为只是加重他们自私的程度。而且他们必须自己克服这个问题,否则就会永远痛苦。

  现在的文化和生活之中,每个成熟的个体都希望有心灵伴侣;有浪漫爱情。婚姻中的另一半,配偶的存在,是为了帮助我们实现自己的潜能;一生一世让你的伴侣成为更优秀,更美好的人的过程。我相信,未来的我们都会在婚姻中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并乐于奉献,沐浴爱河。

  《婚姻的意义》读后感(十):提摩太•凯勒《婚姻的意义》:一本不只讲婚姻的书

  橡树文字工作室

  提摩太·凯勒的名字常与21世纪路易斯、城市植堂、福音神学、恩典更新联系在一起。其著述涉及教会、护教、偶像、苦难、工作、正义等等,而且每本书的根基都是福音。《婚姻的意义》亦不例外。本书源自作者有关婚姻的讲道系列,这一点使之区别于所有其他同类书籍,因其兼具神学、辩论和实践的功能。它是有关婚姻的一本书——谈及“性爱与婚姻”。它更是有关福音的一本书——“如果神设立婚姻之初就想到了耶稣救赎的福音,那么婚姻必须符合神的模式才行得通,就是基督舍己的爱所彰显的模式。”其实更准确地说,它是有关在婚姻中活出福音的一本书——“每个配偶都应当看见耶稣借着福音之道在对方生命中所作的大工;于是,每个配偶都应当让自己成为一个器皿,去参与这个工作。”

  橡树选中它,因其高举古旧福音,在婚姻的语境下帮助我们更理解福音的内涵,在婚姻中学到的功课更有助于信徒理解自己和上帝的关系;读者青睐它,因它帮助单身者对婚姻有现实主义者的期待,帮助已婚者飞越现实主义的磨合,而进入浪漫主义的契合(承诺使激情更加丰富),且享受前所未有的婚姻中的自由和释放。

  2-14、七夕终将过去,婚姻在天堂也不复存在,而从婚姻学校毕业的弟兄姊妹却更像耶稣基督。羔羊与新妇(教会)的婚姻存到永恒!

  来自福音联盟的推荐语说:“如此谈论婚姻的书实在少见,我迫不及待、热情洋溢地向所有单身人士推荐——不论年龄多大,不论是否在约会、求爱、订婚或无动于衷者……该书丰富且易于实践。”

  《婚姻的意义》(The Meaning of Marriage)

  提摩太·凯勒(TimothyKeller)和凯茜·凯勒(KathyKeller) 合著

  作者简介

  提摩太·凯勒(Timothy Keller)在宾州出生和成长,在巴克内尔大学、戈登-康威尔神学院和威斯敏斯特神学院接受教育。最初做牧师,是在弗吉尼亚州的霍普韦尔。1989年,他和妻子凯茜以及三个儿子一起在纽约开办救赎主长老会教会。如今,该教会有超过五千名定期参加主日崇拜的教友,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协助开办了近二百处新堂。凯勒牧师著作等身,著有《慷慨的正义》、《君王耶稣》、《一掷千金的上帝》、《与上帝同行走过苦痛》、《中心教会》,而其《因为有你》(或《信上帝的理由》)更是《纽约时报》畅销书。

  凯茜·凯勒(Kathy Keller)在宾州匹兹堡郊外长大,在阿勒格尼学院读书,并带领该校的学生团契,后进入戈登-康威尔神学院研习。她和提摩太凯勒在那里相识,并在最后一个学期初结婚。她于1975年在戈登-康威尔神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凯茜和提姆随后去弗吉尼亚,在那里开办第一个教会,霍普韦尔西区长老会教会,他们的三个儿子在那里出生。九年后,凯茜及其全家去了纽约,开办救赎主长老会教会。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专讲婚姻意义的通俗著作,论及婚姻的秘密、婚姻的力量、婚姻的本质、婚姻的使命,独身与婚姻,性与婚姻等各方面。主要特色是融贯古今,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相结合。

  论婚姻的书不计其数,但很少能有这样一本融贯传统文化与现代处境的书,切中当代人婚姻上的误区和困惑。

  凯勒认为,婚姻的意义就在于彼此帮助,成为未来荣耀的样式,即上帝最终要将我们造就成的新创造。凯勒不但把婚姻与“三一之舞”相联系,而且还与基督对陌生人的爱联系在一起。本书以圣经为基础,尤其是《以弗所书》第五章,并直接挑战世俗的婚姻观。

  本书可读性和实践性强。读者对象不仅包括基督徒夫妇,也包括非基督徒夫妇以及单身人士。

  本书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婚姻的奥秘

  第二章 婚姻的力量

  第三章 婚姻的精髓

  第四章 婚姻的使命

  第五章 至亲的外人

  第六章 拥抱“别人”

  第七章 单身与婚姻

  第八章 性爱与婚姻

  跋

  附录 决策过程与两性角色

  致谢

  尾注

  本书规划(摘自作者的引言)

  本书的内容主要依据圣保罗在《以弗所书》五章里关于婚姻的著名经文,不仅因为这段经文本身既丰富又完整,而且因为这段经文联系并解释了圣经关于婚姻的另一段经文:《创世记》二章。

  在本书第一章,我们把保罗的话置于今天的文化处境,并列举圣经关于婚姻的两个最基本教导:婚姻是神设立的,婚姻的目的是为了反映神在耶稣基督里的救赎之爱。所以说,福音帮我们理解婚姻,婚姻又帮我们理解福音。

  在第二章,我们提出保罗的论点:婚姻双方都需要圣灵做工。圣灵让我们认识基督救赎的工作,以超自然的方式帮助我们抵挡婚姻的大敌:罪恶的自我中心。我们需要被圣灵充满,才能各尽其责,彼此服侍。

  第三章让我们进入婚姻的核心:爱。但爱是什么?第三章讨论“爱的感觉”与“爱的行为”的关系,以及“浪漫的激情”与“盟约的献身”的关系。第四章讲的是“婚姻的目的”:婚姻是为了两位属灵的朋友彼此扶持,同走天路,成为神所喜悦的样子。这里,我们会看到一种崭新的、深刻的幸福位于基督徒圣洁生活的远端。

  第五章提出三套彼此服侍的基本技巧,我们可以用这些技巧来彼此扶持,走完这条爱的旅程。

  第六章的内容是两种不同的性别如何在婚姻里彼此接纳,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第七章帮助单身者利用这本书的资源来过好单身生活,并且用正确的心态来寻求婚姻。最后,第八章讨论性爱的主题:为什么圣经把性爱限于婚姻之内,以及如果我们接受圣经的观点,那么我们应当如何过单身生活和婚姻生活。

  这本书理清基督徒的婚姻观。基督徒的婚姻观基于圣经文本的忠实解读。这意味着,我们把婚姻定义为一男一女、一生之久、一夫一妻的关系。根据圣经,神对婚姻的心意是:婚姻要反映神的救赎之爱,就是他在基督里对我们的救赎之爱;婚姻是为了塑造品格;为了生育儿女而创造稳定的人类社会共同体;并且要通过彼此互补的两性牢固而持久的联合而成就这一切。

  精彩书摘

  我们爱,因为他先爱了我们

  如果我们更深地进入耶稣的教导、生命和工作,会有怎样的效果?如果我们沉浸于他的应许和呼召,接受他的教导和激励,让他掌管我们的内在生命,抓住我们的想象,以至于每当我们面对挑战,他的话语就自然而然地冒出来,会发生什么?如果我们本能地、下意识地知道耶稣对我们所面对的事情有什么想法和心情,又会如何?那样的话,当你受到批评的时候,你不会觉得天塌下来,因为耶稣的爱和接纳在你心里牢牢扎根,他总是“在场”;当你批评别人的时候,你会温柔和忍耐,因为你心里全都浸透了耶稣对你的爱、忍耐和温柔。

  这不意味着每次你受批评你都有意识地、刻意地去思想“耶稣对此会说什么?”你不用这样去思考,因为耶稣和耶稣的话语深藏在你心里,它们会自然而然地坚固你,使你仰起头来。它们会成为你的一部分。你用耶稣的眼光审视自己;你也用耶稣的眼光审视世界。这成为你固定的思维模式。

  当然,这不会一蹴而就。它需要多年的沉思和反省。还需要规律的祷告、查经和读书,常常与朋友交谈,参加有生命力的公众崇拜。但是,不同于学习其他思想家或作家,耶稣的灵主动地住在你里面,并且用圣灵照亮你的心,让你看见福音的荣耀。然后,福音“丰丰富富住在你的心里”(西3:16),我们就有力量去服侍,去正确地批评和接受批评,不再指望配偶或婚姻来满足我们一切需要,并医治我们一切伤痛。

  威廉·布莱克(WilliamBlake)的《经验之歌》(Songsof Experience)表明,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恋爱方式。他的话很打动人:

  爱不讨自己的喜悦,

  也不顾自己的益处,

  乐见别人得到满足,

  虽在地上如在天堂。

  爱只讨自己的喜悦,

  全不顾别人的益处,

  乐见别人不得满足,

  虽有天堂也成地狱。

  (摘自《泥与石》(The Clod and the Pebble)

  也许你觉得自己“发疯一样爱上”某人,但其实你只是感觉他(她)可以满足你的需求,消除你的不安全感和对自己的怀疑,于是觉得他(她)吸引你。在这种关系里,你会提出各种要求,试图控制对方,而不是服侍和给予。为了不将“配偶的喜乐和自由”杀死在“你的需求”的祭坛上,只有一个办法:转向你灵魂的终极恋人——耶稣基督。他甘心乐意在十字架上牺牲自己,替你承受了死刑,就是你得罪神并得罪人所配得的刑罚。在十字架上,他被弃绝,经历了最大的孤独和绝望,而他作这一切完全是为了我们。因为圣子耶稣的爱和牺牲,你如今可以借着圣灵的工作认识天父的爱。耶稣真正“在绝望的地狱里建立了一座天堂”,让我们在地如在天。并且,有了神的爱坚固心灵,你也能像耶稣一样舍己,凭爱心服侍你的配偶。

  “我们爱,因为他先爱了我们”(约一4:19)。

  (《婚姻的意义》,提摩太·凯勒、凯茜·凯勒合著,杨基译,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9月即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d7ed8160102uymm.html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