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景观社会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景观社会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6-12 20:1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景观社会读后感精选10篇

  《景观社会》是一本由[法] 居伊·德波著作,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6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景观社会》读后感(一):个人记录

  这本书虽用了很多前人著述的异轨,但也不乏其特有的闪光点不足之处似乎是在于有相对完备的世界观,却只有方法论的概述。我对其中几个我比较兴趣观点以我的理解反刍如下。 景观制造欲望,欲望决定生产。在生产与消费的二元反复中,景观成功地在绥靖政策中毁灭了历史。于是群众既不知晓历史,也再不关心曾在,便一言不发地顺从于景观呈现给自己虚假在场。即景观造就了主体性被迫走向终结时代。 继而景观接管了权力统治者使用城市规划避免了无产阶级集会,使用了重构当代历史的景观,让大众被其所唯一蒙蔽。大众在有闲阶层来看仅仅是劳动力,是工具。于是一批又一批的工具被培养了出来,而工具自身无自知。 在此过程中,人自身成功地寻找到人性是极为困难的,因为在上帝被无情地逐出人间后,人类自身便彻底失去了人性,不断地向着动物性和工具性发展。且人类自身无自信,要拯救被异化了的自己,人们被迫走向了漂移的道路,自行进行景象的重构。 总之,是对当今时代的反思批判,颇具启发性。

  《景观社会》读后感(二):《景观社会》:“糖果监狱”与“墙外墙”

  最近看书看得有点迷醉,一边接着看前段时间一直没看完的《文本盗猎者》,一边又翻开了新的《景观社会》。《文本盗猎者》是讲七八十年代美国电视剧粉丝文化作品,有点偏文化研究,而《景观社会》的话题则相当宏大了,其作者德波是抱着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文化进行批判的目的进行写作的。从结构上来看,两本书的社会观察思路都不一样。并且一个是宏观角度、一个是微观角度。本来我是想先好好把《文本盗猎者》这本书看完的,但是由于其所使用的案例都是80年代《侠胆雄狮》、《星际迷航》一类的作品,看的过程中有点头大,效率太低。为了清理一下思路,我决定还是换本书先读一下。于是就拿起了这本《景观社会》,虽然现在还没完全看完,但感觉受到了很多启发,应该先趁热打铁写一些东西

  一、本质的探讨:景观还是文化工业

  首先,我在翻《景观社会》的时候,觉得里面的论证逻辑似曾相识。有种德波所说的“景观”和霍克海默及阿多诺所论述的“文化工业”是一个东西的错觉,都在讲述大众文化对社会进行控制功能

  首先,什么是“景观”?德波在书中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但稍微理解一下他的论述,我们会发现,他所说的“景观”最明显体现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要接触电影广告音乐等大众文化,他认为这些“景观”是掌握在资本家手中的由“少数人”生产出来的对“大多数人”进行意识形态控制的工具。我们在观看电影电视节目的时候,无形之中就接受了这些文化产品之中的价值观,然后我们又通过这些价值观形塑整个社会。

  景观又是由资本家制造出来的,带有着他们的意识形态色彩,并且对人的闲暇时间进行控制。也就是说,资本家除了控制我们的工作时间外,通过景观又加深了对人“闲暇时间”的影响

  举个例子,二狗狗在A企业下属的B公司工作,而他闲暇时间又非常喜欢看A企业下属的C公司制作出来的超级英雄电影,而由于C公司所制造出来的电影在生产过程中实际上是代表着A企业的意识形态的。也就是说,二狗狗的整个生活实际上被同一个金主A企业控制着。这个例子并不是危言耸听,如果放到整个宏观社会里来看的话,A公司所代表的就是那些控制资本的大金主,他们掌握着社会生产的同时也控制着大众传媒。于是,我们这些小齿轮的生活就被他们完全控制了起来。

举一个真实的例子,《明星制》这本书里有人论证过秀兰.邓波儿所代表的价值观实际是20世纪福克斯背后的金主洛克菲勒集团创造出来的

  从这个逻辑上来看,德波论证的“景观”和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是完全一致的。但当我回过头看到本书代译续的解读后再重新翻一遍书后我大致明白了两者的区别

  “景观”和“文化工业”的老祖宗都是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不同的是,德波是将马克思论证的关系整个颠倒过来(原文中是这么说的)了,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景观是指资本主义社会在物与物关系的基础上又上升了一级,人与人之间被物化的关系再次被“景观化”了。过去我们买东西,是由资本家决定的,资本家生产什么,我们买什么。而现在,我们想要买什么,完全是由大众传媒为我们制造出来的“景观”决定的,“景观决定欲望,欲望决定生产”,而这些“景观”又是由资本家决定的。例如当季最流行衣服钢铁侠T恤,大家都想买这款产品,而钢铁侠实际上本身就是资本家制造出来的“景观”。

  而相对于“景观”,“文化工业”的内涵则小得多,文化工业仅指好莱坞等大众文化产业,而“景观”实际上上升到了整个社会生产层面视野高一些。

  二、景观:糖果监狱与墙外墙

  如果明白了上面对于“景观”的论证,那么想必景观所带来的后果你一定也有所体会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处处充满了各色“景观”,我们所购买的“品牌服装、代表着“主流”价值观的超级英雄、我们所购买的谈不上有什么用处的各色电子产品甚至于我们每天看到的新闻,都是景观。这种景观为我们构筑了一种这个世界很美好假象,我们仿佛生活在一个糖果世界中。

  更可怕的是,我们根本意识不到这种“景观”边界存在,我们出生在景观世界中,以为景观所代表的就是真实世界。即使有时候我们想挑战主流话语,挑战我们所认为的“景观”。实际上,最后我们仍然没有逃脱真正的景观框架,仍然被“墙外墙”所包裹着。这就是德波所说的景观有时候也会陷入自我怀疑与自我矛盾的怪圈之中。

《chainedto the rhythm》MV截图

  德波在论述这一观点时 我立刻想起了去年Katy Perry(水果姐)发布的《chained to the rhythm》MV,觉得用这个做比喻特别恰当。在MV里她使用了一个隐喻:所有人都生活在一个类似于《1984》的看起来非常美好,实际危机四伏的美好乐园里。

  其中有一个镜头,大家戴上眼镜(不知是不是巧合,这个设定和《景观社会》这本书的封面一模一样)观看者乐园电视里播放的美好生活,而这些美好生活实际上是统治者所制造出来的幻想

  其实,Katy Perry在MV里所批判的东西,就类似于《景观社会》所论证的“景观”。MV里电视中的内容,就是统治者制造出来的控制人们闲暇生活的“景观”,通过制造各种美丽景观,人们就仿佛生活在一个大乐园里,吃的玩的喝的都是被创造好的,完全感受不到自己真实的追求危机感

  但是,可悲的是,虽然KatyPerry很有想法,想要对景观社会有所批判,但实际上她本身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一道亮丽的“景观”。稍微对她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她出这个MV的目的是反川普,挺希拉里。希拉里和川普只是不同话语的两道景观罢了,并没有本质区别,KatyPerry跳进的仍然是“墙外墙”。

很明显,Katy Perry的MV就是在借用景观社会的比喻,这是景观社会英文版封面

  那么,我们的社会如何摆脱“景观”的控制呢?德波认为,只有通过青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艺术革命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因为德波认为,文化活动是一种构建“日常生活的实验方法”。景观只有在日常生活中才可以被摧毁。通俗来讲,德波想对我们说的是:青年人,从大众文化中逃脱出来吧,从生活中发现艺术的本质,热爱生活热爱生活中艺术。

  三、景观与“偶像崇拜

  最后,关于这本书我还想提一点的是,这本书解决了我在写毕业论文过程中的一个疑惑:偶像崇拜究竟来源于哪里?我在论述不同媒介环境下的明星崇拜时发现,人对于偶像的崇拜在不同媒介环境下都是狂热、无法理喻的。我本以为,电影这种媒介出现后,人对于偶像才产生了狂热的崇拜,但是回顾中世纪的宗教崇拜和互联网时代的偶像崇拜,其本质特征好像没什么变化。那么,决定人对于偶像进行崇拜的深层原因到底是什么?《景观社会》的一段话为我简单的指明了一个方向

  “景观是宗教幻觉物质重构。景观技术并没有驱散宗教的乌云,人类曾将从自身分离出的权力托付给宗教:景观技术只是将人类权力与尘世基础联系起来。”

  也就是说,我们对于偶像狂热的崇拜实际上来源于对权力的崇拜,这种权力的崇拜曾经从人类“自身”分离到宗教上,而到了大众文化时代,这种权力又转移到了明星,也就是景观身上。这些原本属于我们个人的、纯属于生活的权力,先是被资本家物化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到了景观时代,这些被物化的权力又被转变为一个个消费符号,也就是偶像。关于这一个发现,对我来说,以后还应多多关注典型的“景观”——性感符号玛丽莲.梦露

  《景观社会》读后感(三):我们被景观毁掉的生活:德波与《景观社会》

  1967年,法国学者居伊·德波出版《景观社会》,论述了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如果说当时的人们还不理解,那么五十年后的今天,我们无须再为这部作品“澄清、褒扬,甚或尤其是偏爱”(阿甘本),因为这正是我们所置身的社会。商品、技术、传媒、影像、互联网、新媒体、资本无孔不入,“整个社会生活显示为一种巨大的景观的堆积”,处处都能看到有意识的表演、作秀,被展现出来的景观、可视的景观及其建构起的视觉体制(Scopic Regime)正不断将我们吞噬,新闻、宣传、娱乐、广告等制造了大量非本真性的需求,我们在景观的引导下进入一种新的异化状态

  《景观社会》读后感(四):当工作人员瞧不上执行通告时的哗然

  我们的脸颊古代最好的比喻是凝脂,今天就像是巫术仪式中的面具,成为你的身价与回馈、反响唯一获取渠道。解读面具的人看到了社会人最重要规则制度的景观。但这种形式下,写作、绘画雕塑讲座、影视和城市规划,这些景观中我们发明高度文明:抠像技术。我们被永远的隔离了,我们永远只能看到景观中的特效与其消解构成的价值分歧,但是我们在其中被剥夺了心智的触觉。因为我们接触到的永远都是达到感官刺激最大限度满足的技术情景,是客体内在化的感受终结了一切。

  我讲一个笑话,某天我觉得我男朋友复制了一个跟他一模一样的人做他的替身,假装天天睡在我身边,然后我就开始回忆所有和他有关事情,开始去到他的朋友亲人那里取证(幻觉),证明他是不是只是被换脸的演员。最后发现自己其实是个AI充气娃娃3.2,每隔一段时间公司就会通过云客户端输入一些记忆给我,不断的细化我对男主人的了解,增进我对他的情感。当我爱上男主人公的时候,但他告诉我不是这样的。育子以后和老婆睡觉就像少年时候不去谈恋爱在家里自撸一样,你懂的丧志伤身,他们需要去在社会关系中确立更多的“身份显现”。他说他只是这家公司充气娃娃新产品的试用专员,开发这款产品的目的只是为了改善监狱福利研发的。我之所以会有怀疑男朋友找替身是因为我中了某种木马病毒,如果还是修理不好的话,我的命运可能会被拿去出厂设置。他告诉我,不用担心,你看起来永远都是“感受到被爱着的”。

  摒弃教育功能的书写会慢慢从自洽意识向建模意识过渡文字虚构重点能在价值认定与语义重估之间来回切换。我们要从“人类已经做出的选择”中抽身,回到一切历史中“当代人”必然放弃的情景中,探讨被特定历史条件打磨出哲学母题所抵触的价值倾向作家的这种生造文本的建模能力就像是这个笑话中所提到的“病毒”一样,在所有文学类型中,只有激进哲学才是“病毒身上的病毒史”,当思辨与思潮在社会中越高涨时,恰好只是病毒从病毒库解禁的时刻,而这场瘟疫带来的“极限在场”的全景图是:每个人都在效忠上花费太多心思,使得社会进步变得如此紧凑,那些古代社会制约人类保持原状的道德逻辑、文化禁忌、近景概念全部被统一的价值观抹去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