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脚本x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脚本x读后感10篇

2018-06-12 21:0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脚本x读后感10篇

  《脚本x》是一本由[德] 阿尔诺•施特罗贝尔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4.00,页数:3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脚本x》读后感(一):作家写作家的故事小说渗入小说的悬疑

  首先,对于一个英语系的高逼格脑洞少女来讲,带着追崇原版原滋原味的矫情性情来读一本译文的小说总容易跳戏,但是不得不说的是能花了一整天一气呵成的读完《脚本X》,彻底体现了悬疑小说的魅力

  对于一个从不涉猎悬疑小说的读者来说,《脚本X》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故事情节非常合理紧凑而不繁琐,悬疑而不荒诞,作家写作家的书,书里讲书的故事,爱与恨,天使魔鬼理想的幻境与现实残酷,因爱而犯罪,爱得狠而恨得深,环环紧扣,不拖沓,不故弄玄虚人物接连出场毫无违和感,角色的带入看似普通却又因得到的线索迷雾丛生。看似跑龙套的人物总能在不经意时间里狂刷存在感,又以为终于水落石出时陷入真相沼泽。如果你热爱自己投入侦探的角色一边读一边锁定凶手的话,那么恭喜你,即使读到后半段你手里依然有多于五位的候选人而不敢轻易的定罪逮捕。

  作家,编辑疯狂的书迷,文字产生利益纠葛意想不到丑恶交易残忍的爱到底为谁图谋。警察上司,死去的搭档暧昧纠缠到底谁的言论才是真相,失踪的少女,惊悚的快递,到底小说的结局能否成为现实的结局。

  《脚本X》成功将我引入对悬疑小说的向往追求,百度该书的作者,想要看看他的其他作品是否也这样几乎完美,周围人看悬疑总有看不明白情节,看不懂的人物,看不清楚的线索,还有一部分看不到的结局……希望我是个幸运儿,能够避开这些外表包装的悬疑,多读书不如读好书看来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正月十五

  2015年1月21日 10点24

  《脚本x》读后感(二):关于一本书的悬疑故事

  关于一本书的悬疑故事

  读《脚本X》/by烟波浩渺1980

  当我看完《记忆迷宫深深为作者阿尔诺•施特罗贝尔(Arno Strobel)清晰的情节设置浓厚的悬疑气氛所赞叹,但当我读完这本《脚本X》深深为作者暗藏的幽默搞笑了。虽然本书照样是悬疑小说的套路,但是非常用意思的是作者阿尔诺•施特罗贝尔(Arno Strobel)把作家、出版社、编辑、粉丝、书商、书评人这几个和书均有关联的人物串联在一起,既让你过足了悬疑小说的瘾,又让你见识到国外出版界的一些微妙事宜,让你深深的为作者影射功力拍案叫绝,影射的出版的种种不为人熟知背后黑幕。不知道这本书的编辑在制作这本书的时候心里是个什么滋味

  作者阿尔诺•施特罗贝尔(Arno Strobel)的悬疑点很勾人:书中讲述的是某作家的悬疑小说在某疯狂粉丝模仿了其书中的凶杀情节,随着此案的广泛传播,小说的销量节节攀升让作家雅恩和出版社赚的盆满钵满,作家雅恩也成为热门作家之一,为此出版社提前预付了高额的稿费买下作家后续作品,但是案情却没有侦破成为一个谜。然而当作家雅恩的新书剧本》上市开卖之际,有人再次模仿书中的情节开始凶杀,这一次牵扯其中的人更多,于是故事开幕••••••

  女大学生尼娜先是收到诡异包裹,然后别绑架遭遇生命之危。原因是偶然为作家雅恩的新书《剧本》写了书评:在书评中指出其新书一文不值,既无写作技巧,文字也缺乏水准根本无法创作小说。(亲们原来写书评还有生命危险,原来书评人是用生命来创作,让我来阴险的笑一个哇哈哈。)这是故事的开篇

  于是紧跟着案情的推进汉堡报业大亨的女儿失踪,马蒂森警长和埃德曼高级警官作为侦破此案的警察,开始对案情调查,本书是由埃德曼高级警官的视角讲述,其中讲述了看似和悬疑小说无关的一些剧情,如马蒂森警长和专案负责人施特曼的多年纠葛,警察局里也是暗潮涌动,人在江湖纷争无可避免,你所见所听当时各执一词,专案负责人的瑕疵必报让人看出其中险恶,更别提还会威胁到埃德曼的职业生涯。单随着两人合作调查,埃德曼对马蒂森警长最初的印象从:高傲的臭女人不可一世的女上司转变理解包容,最后渐生爱意。为本书增添温暖色彩

  随着案情的他推荐,各种关系浮出水面嫌疑人到底是谁,作者?出版社?书迷粉丝?书商?编辑?故事很紧密的排列的几天时间,如果不尽快破案继续有年轻女子死于非命,按照《剧本》的情节。

  当警察上门咨询作者雅恩,剧情将会如何进行,雅恩竟然含糊其辞。书商汉森小姐(雅恩的粉丝,并迷恋着雅恩)提醒了雅恩书中的剧情,因为汉森熟读了雅恩所有的小说,被他本人更了解书籍。这不奇怪吗?粉丝会比作者更了解书的内容?当汉森小姐了解到原因时她做出了一个在正常不过的举动

  于是引出另一个关键人物出场,一个不讨人喜欢的编辑络尔特,生活不修边幅,家里乱成一团糟,他关注书的销量比起案子中的人命更多,于是借用警察的对话:比起做编辑,他更想当作者。是不是作者的“高级黑”非常有功力。于是此案的嫌疑人又增加一名!

  真正的凶杀即是一个疯狂的书迷,同时聪明狡猾手段凶残一厢情愿隐忍多年,但是最后紧要关头也想把曾经偶像拖下水,试想一下如果有人处心积虑接近你,一般人很难设防。

  书中几个问题存在的令人思考,如果一个作者的书写的不好,还要出版,如何修改的问题。

  当作品大篇幅修改后这部作品的版权又该如何?

  编辑和作者的问题看来如婆媳之间有异曲同工之妙,绝对是个世界难题相处沟通的好就万事好说,如果不好••••••

  本书的作者阿尔诺•施特罗贝尔(Arno Strobel)这部小说在悬疑小说中更加入了人情世事,例如会告状的尼娜的闺蜜,也是现在男友的前女友;例如疯狂迷恋的着雅恩的粉丝;例如多年来暗恋尼娜的同学;例如授意埃德曼的专案负责人施特曼;所以完事都逃不过人情,这人情中有是是非非坚持和陷害、疯狂与破坏

  2015年1月24日星期

  如需转载请豆邮联系笔者或者2933702061@qq.com。

  《脚本x》读后感(三):悬疑的标签也挡不住故事性的强势

  悬疑的标签也挡不住故事性的强势

  ——评《脚本X》

  文|杜子腾

  不得不承认阿尔诺是一个很会写小说的人。本来仅仅是是冲着悬疑标签去的,不想人物肖像的刻画以及人物冲突表现让小说的故事性更加丰满,这大大超过了我对这部作品的预期

  故事很简单,警察破案抓嫌犯的大框架下塞进了出版界的具体情节。渣作家周期性走红,凭借的竟是杀人凶手对其书中情节的一再模仿,出版社因此赚的满钵,编辑却大言不惭声称自己才是作品的真正所有人,书评人展开无尽的嘲讽,书迷的啸聚以及书商与作者间的暧昧关系。当然笔者是不会忘记阿尔诺在小说中对法学生的“丑化”。这些走马灯式的内容实体是杀人事件最大的背景,同时也为杀人的事实蒙上了复杂多变的阴影

  小说中面对这一团团迷雾的是看起来严肃刻板的马蒂森和时髦埃有品位的埃德曼,这是经典的“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组合。有意思的是埃德曼这名男性角色充当了书中女性角色马蒂森的助手,本以为作者有意助推女权运动,但看完之后显然是笔者自作多情。马蒂森不仅上头还有一座男性大山,就连埃德曼作为属下都一直在以一种男子气概不断维护其作为警官的权威。反正作者在处理这两人关系时用了一种含而不露,弛而不张的手法阅读感受就是各种替其操心,这是笔者认为作者作为一名悬疑小说家难能可贵之处。

  小说不仅仅是对这两人的关系有十分到位的刻画,基本上整个小说中的人物心理,肖像描写都是随着剧情的推进抽丝剥茧的呈现在读者面前。虽然“书中书”的设置并没有什么创新可言,很多恐怖电影和小说都曾经使用过,但是作者用在这里似乎更愿意顺便将出版业的关系给每位读者厘清。这样做的好处是旧瓶装新酒,同时外加科普,如果故事性抓人,那么基本可以说这小说绝对要畅销啊!

  事实就是阿尔诺的犯罪小说三部曲在德国就是畅销作品,而本书《脚本X》就是其中之一。

  阿尔诺算是个大器晚成的作家,四十岁才开始创作确实勇气可嘉。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作品的流畅性,不是十分有传统悬疑小说的匠气,这点让笔者印象深刻。他的小说中推理在继续,但丝毫察觉不到生硬推理的唐突出现文学性的语言总是在关键的时候出现抹去推理出现时与文本矛盾。这种写法更能让读者有亲自参与的感受,同时又不会显现出高出读者智商的睥睨感,这细微的感受被阿尔诺处理的十分到位。

  至于略显血腥的作案手法,于作者来说也是进行了特意的处理,即将罪犯隐藏,没有正面描写这些具体的作案细节。相反,作者是通过相对人的反应来表现这种血腥及残忍。

  所以说,阿尔诺可能是写悬疑的作家里,故事性最好的那个。

  《脚本x》读后感(四):读后感

  《脚本X》这本侦探类悬疑小说最初吸引到我的地方在于它的封面。我是在图书馆看书的过程中,发现它的,亮黄色的封皮在书本之间很醒目,封面上的人偶透着一丝诡异。对于自身而言,我不太看纸质书籍,但是那天我用了一个晚上读完了《脚本X》这本小说。

  就如网上的读者所说的,这是一本作家写作家的小说,是一个狂热的粉丝为了自己向往的作家写的书收到大众的关注而计划的一桩桩连环杀人案,正如封面上写的那一句话我会让你的书得到应有的待遇...”。书本的开始用一名普通的女大学生收到不明人士包裹这件事引出了一系列的诡异案件。在看书的时候感觉第一章的内容有点平淡,可是之后的内容让身为读者的我,有了用一个晚上时间来读完这本书的热情,作者以作家的身份写了一个作家的故事,虽然书中的书名让我有点头昏脑涨,但是作者以一个个不相关的人物连接一系列的事件,警探在调查案件中通过对各个线索的探究,推断出各个可能,真真假假的线索交织着,让读者陷入在这谜团重重的案件中,到最后找出真凶,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又合符逻辑

  一口气读完小说的我,既觉得过瘾,又感觉可惜。在恐怖悬疑的同时,又能感受人间温暖,故事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社会关系的复杂,以凶案的发生展开描述复杂的关系,简言之,《脚本X》是值得我们去阅读的小说。

  《脚本x》读后感(五):不仅仅是小说

  说来悬疑小说一直是自己喜欢的小说类型之一,总爱在各种人数争相登场后伴随着事件产生的蛛丝马迹去推敲事件和之后的发展。对我来说,有智商的犯罪看着才会过瘾,对话,案情,调查,可能性,看着就会让人振奋。而在本书之中,给读者来了一种另类的犯罪,叫脚本犯罪,就是已经有了底本,事件会按照预定的事情进行发展。当小说不仅仅是小说而成为犯罪事件的时候,那么一种恐怖的氛围也由此展开。

  记得曾经看过的动漫里面就有几集是说有人按照自己喜欢的作家作品进行的犯罪,最后又被制止的故事。而书中的这个事件开头大相劲庭。一个狂热的粉丝模仿了某悬疑小说的作品中的凶杀情节进行犯罪,案件由此展开,调查也随之开始。伴随着犯罪案件的产生和广泛传播,小说的销量节节攀升,让作家雅恩和出版社赚的盆满钵满。而小说中最大的特色就是这种未完结的小说带来的各种人士的嫌疑。案件和小说情节相似,是单纯的模仿还是有人在幕后推动?新的案情由将开始,到底谁是凶手?

  小说作者?编辑?出版社老板?还是书迷粉丝呢?相关人物接连登场,陈年旧事也在调查中一一浮现,那是四年前的一宗悬案,同样的是模仿这位作者的小说实施的凶杀案……案情复杂,人物之间恩怨纠葛不清。按照《剧本》的情节又有被害人出现,紧迫的时间中,给人一种压迫感,让人不由的抓紧一切和时间赛跑。这是一场破案智商大比拼,写作水平有限的作家,擅自改动小说情节的编辑,还是写书评都会有风险的书评人,所有的一切都吸引了人们眼球。即便场景有些血腥,但依旧期待的案件的进展结果

  本书既是讲述有关小说引发案件,同时也揭露了作家、作品和出版商之间的关系。作品的好坏,编辑能否有修改的权利等等。当然,书中调查员也比较特点,本是有着内部斗阵,但随着时间后满满的理解又带了些许的小温情,让读者在恐怖的案件之中能看到一些暖意。脚本是一本值得去看的悬疑小说,即便自己曾近看过类似的书籍,但不得不说,作者的写作风格会让读者在看完之后非常过瘾。

  《脚本x》读后感(六):图书销量究竟谁来负责?

  阿尔诺悬疑系列的第二本,跟第一本《记忆迷宫》一样好看

  阿尔诺特别擅长把一小段时间赋予丰富的故事内容,这样就显得故事情节特别紧凑。女大学生接到一幅人皮画,报社老板的女儿被绑架,故事展开。警察寻找线索,发现罪犯是按照一本悬疑小说的情节实践杀人计划的,并且跟几年前的一宗案件有关。表情怪异、爱说拉丁语的准律师,偷偷写悬疑小说却不愿承认的富二代男友,作品并不畅销的悬疑小说作家,擅自改动小说情节并嗜酒成性的编辑,导致出版社赔钱的总编,以及疯狂给作家写信的粉丝……每个人似乎都与这宗案件有或多或少的利益纠葛,而罪魁祸首就藏在这些虚虚实实的细节当中。

  为了舒缓“人皮画”的恐怖氛围,作者添加了警察内部的派系斗争戏码,这个细节很有意思。女警探不苟言笑的行事作风容易招致非议,而这个案情中的女警探跟男上司有更深一层的个人怨恨纠纷。扑朔迷离的办公室政治让破案的难度又提升了一个系数。而男警探的默默关怀、怜香惜玉又让这个惊险、重口味的故事增添了几许温情。

  此外,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恐怕就是话里话外对作者、编辑之间关系的嘲讽和批判了。

  编辑有没有权利修改作者的稿子?

  出版社与作者之间要形成一种怎样的互利互惠关系?

  销量究竟是由作者来负责,还是出版社?

  如果出版社跟作者签了约,编辑又觉得作者写得不好,该怎么办?

  读者和作者、出版社之间如何才能形成良性互动?

  再这样分析下去,这本书几乎要变成社科书了。作者当然不会把这些问题摆明来说,但是故事中最主要的矛盾、破案线索跟这些问题紧密连接。叹服作者构思巧妙,他一定是把自己在写作、出版中的困扰拿来当写作素材啦。

  《脚本X》,一场破案智商大比拼,一场作者、读者、编辑的三角虐。

  《脚本x》读后感(七):来自程序猿严密逻辑的推理故事

  读外国小说,最怕的是人名。那些长长短短,忽而名忽而姓,甚至还有昵称的名字,真是一大堆乱码,常常让人摸不着头脑,非得边看边列个名单表。这本来自德国的小说,自然也免不了姓名的纠葛。但是,很神奇,没有写下角色表,我也能轻易区别这些人物,即使有史特曼和埃德曼这样相似的名字。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人物性格极为鲜明。哪怕名字很接近,一时搞不清楚,只要看他们的语言、行为,就能很清楚地判断出到底是爱找茬的总指挥还是我们正直中带点小清高的高级警官。不得不说,这样轻描淡写中呼之欲出形神兼备的人物构建,是《脚本X》让人欲罢不能的原因之一。

  作为悬疑小说,人物形象鲜明是让读者进入罪案世界的高速通道,但要在这个世界流连忘返,却需要精彩的情节故事,而这种剧中剧的模式在阿尔诺大叔手上打造得全程毫无尿点。

  离奇的案件接连发生,一本侦探小说将看似毫无关联的失踪案和谋杀案逐渐联系起来。沿着这条线索顺藤摸瓜,书店老板、小说作者、编辑、出版社老板……相关人物接连登场,其中的陈年旧事恩怨纠葛在调查中一一浮现,甚至还牵涉到四年前另一个地区未曾破解的旧案——同样是模仿这位作者的小说实施的凶杀案……旧案中是否还存有线索?案件过后的受益者们是否就是凶手?这些人有时前后矛盾的说辞中存在怎样的秘密?真真假假的线索交织在一起,使这宗残忍的凶案更加疑云重重。

  而随着相关线索提供者变成潜在受害者,破案时间变得更为紧迫,但犯罪嫌疑人却不减反增。如何找出这些犯罪嫌疑人露出的马脚,如何找到作案场所并且制止下一次谋杀发生,成为迫在眉睫的关注焦点。

  故事一层层地推进,警方的嫌疑人身份开始呼之欲出,问题变成:是这三个人一起犯案,还是三个人中某两个人犯案。正当一切似乎都尘埃落定之时,一场意外的车祸竟然又横生波澜……

  也许得益于阿尔诺大叔计算机工程师的理工科背景,三条线索在整个故事中展示得非常清晰,既不玩弄写作技巧,也不颠三倒四搅得一团浆糊。完全站在埃德曼的角度去调查一切疑云后的真相。没有复杂得难以理清的关系图,也没有倾斜的房子那样诡异难解的机关暗道,只有知道凶手即将犯案,要全力以赴争分夺秒找出真凶的紧迫感与危机感。是输给凶手输给时间,还是救出被害者揪出躲在暗处的残忍变态,成败在此一搏。

  很难得,在一口气读完以后,整个故事的发展依然清晰地印在头脑中。不是精彩的打斗,不是血腥的死法,而是逐渐接近真相的流程图。不知道阿尔诺大叔写故事的时候是不是也先画好了一个流程图呢?

  《脚本x》读后感(八):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

  去旅行的路上读这本书,车窗外是呼啸而过的自然风景,车窗内是步步惊心的恐怖故事。顺着引人入胜的情节脉络行进,一路上步履不停,终于酣畅淋漓的读完,才开始庆幸——幸而旅途上我不用一个人睡,不然读了这样一本惊心动魄的书之后,要用什么心情去填补那些陌生的夜?

  从前我也想过做一名小说家,现在也会偶尔兴之所至的对一些书品评一番,所以当看到这书中的恐怖情节竟然与小说家和编辑、书评者等熟悉的字眼息息相关,我不由自主被吸引,也不由自主的惊惧。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说的也许就是这种猎奇的心理,怀揣着这样的奇异心态去感受这本书,反到是别有一番滋味呢!

  蹩脚的恐怖小说作家中头奖的遇到瞎眼般的前编辑,幸运的签下了多年契约,并以此为生。赶鸭子上架当然不是件容易的事,编辑、出版社和粉丝们都为此倾注了大量的感情和心血。就像三流明星的炒作会爆红,完全仿照书中剧情的离奇凶杀案,将一众受益者都推上了风口浪尖,媒体不负所望的无孔不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媒介作用,目的终将达成,而真相又是什么?

  不得不说,尽管书中的小说家水平十分不入流,但因此而成就的这个恐怖故事却非常抓人眼球。四年前悬而未决的疑案、红色玫瑰纹身的人皮相框、精心复制的幽暗地下室、一个又一个离奇的受害者、痴迷入魔的疯狂粉丝。。。。。。从悬疑的前情铺设,到令人惊恐的场所和道具,再到每个恐怖故事都不可或缺的变态疯狂又隐藏至深的凶手,这丝丝入扣步步惊心之间,直让人扼腕——可叹书中的小说家究竟是幸或不幸?才能有此“应有的待遇”。

  成也萧何败萧何,若无这现实中血淋淋的凶案,小说家和他的书都将沦为尘埃般低微终至生活难以为继,可当他无奈的揭示了小说书写背后的事实时,这血淋淋的凶案同样也将他推上了万劫不复的绝路,而这一切都是因为粉丝的过度痴迷。想起多年前疯狂的杨丽娟,以及被人不断骚扰的萧敬腾,还有近日痛哭流涕恳求大众给自己一点隐私的陈赫,虽说无限风光在险峰,可当副作用显现,他们更想说的也许正是那句: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脚本x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