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娱乐至死》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娱乐至死》的读后感10篇

2018-06-10 20:18: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娱乐至死》的读后感10篇

  《娱乐至死》是一本由[美]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2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娱乐至死》读后感(一):电视就是严肃不了

  读这本书的目的有二: 一是解决自己前两年遇到的问题,即碎片学习效果为什么不好。 二是顺着美丽世界一脉相承下来。 我是个对科技谨慎怀疑态度的人。可能是星新一的科幻小说在我小时候脑海中留下了不可磨灭印象吧。 这本书主旨比较明确,有的放矢讨论的就是电视代替印刷业这个过程文化冲击

  最开始先讲媒介,也就是本书的理论基础

  然后讲到印刷业时代的文化特征

  再后来讲到电视娱乐时代的文化特征。并举出电视对宗教,对政府,对教育等三方面影响

  全书咬紧一个观点“电视就是拿来娱乐的,印刷业就是严肃的,电视不适合严肃”

  结构合理,观点明确,最重要的是在现在这个时代很切题,这就够了

  《娱乐至死》读后感(二):总有什么让我们的思想破碎

  有段时间,我颇为自得,因为我不看电视不看报纸不看流行杂志,所以认为我自己的思想独立精神自由。现在看来,这种想法颇为幼稚

  那时候的我,对《一九八四》怀着崇敬之前,对无处不在的大屏幕的“老大哥”心存敬畏,于是决定不给各种主动灌输形式媒体中的流行文化洗脑的机会,于是开始对流行媒体的抵制,我要用古往今来的优秀的文化成果充实自己,对苏格拉底的名言“未曾思考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深信不宜。认为是非对错都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和判断。现在想想,这个想法并不靠谱现实并没有如此简单

  《娱乐至死》告诉我们了,现代社会中,改变我们思想深度文化厚度的是诉诸于我们情绪情感的娱乐,是碎片化的断章取义貌似有用信息人类不可能没有感情,人类也不可能不去改善现实生活,所以人类也就难以拒绝破碎的思想、空洞的娱乐。

  本书出版于1985年,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但它的思想内核依然有效,依然发人深省。它揭示的前景依然可以让现在的人感觉到悲凉

  对现状抱有一种批判精神的人,无论处于如何悲凉的境遇中,都应当怀抱希望。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告诉我们他内心的纠结:“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鲁迅先生是相信进化论的,总是认为未来的希望年轻一代身上。

  可以这么认为,正是这些睿智的思想者给我们提供了如此让人震惊的未来可能性,从而让我们警醒,从而不会走向这种可能。正像有人评价奥威尔,“”多一个人读奥威尔,就多一份自由的保障。"《娱乐至死》也是这样的,如果有人因为阅读波兹曼,明白娱乐化的文化如何侵蚀了我们的思想,就会有人去抗拒和揭露这种文化的危害,从而是人类的智慧依然能向纵深处发展,这就是这本书的价值的最大体现了。所以我们要多阅读推荐这样的书。

  我也是进化论的信奉者,所以我很愿意相信下面这段话:

  三十年前,人们惊呼摇滚乐会毁掉下一代;二十年前,人们惊呼电视会毁掉下一代;十年前,人们惊呼计算机会毁掉下一代;现在,人们惊呼手机会毁掉下一代……人类的发展历史证明,没有任何力量会毁掉下一代,除了上一代。

  可以作为上一代的我说,但愿如此。

  《娱乐至死》读后感(三):楚门没有世界

  (该文章存在《有书快看》《百度百科》《楚门的世界》(影评)部分观点,谨做引喻和观点阐述,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侵删)

  楚门没有世界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 记得我第一次见到智能手机的时候是在上小学的时候。距离现在几年了,但是在这短短的几年里面我们的生活已经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我们经历了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的更迭。但是作为广大媒体引导的受众,我没有很敏锐发现这两个时代带给我们的变化,但是今天这本书告诉了我们作者顾虑——关于我们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如今的我们已经被电视、电脑等各种让人上瘾的东西所包围。这些东西带给我们的快乐让我们觉得似乎我们正处于一个美好的时代。本书的作者尼尔·波兹曼,正是这个时代的批判者,它用自己的种种理论来阐释自己的观点。而这本书带给我的是电视、手机、电脑等所谓“娱乐媒介”在我们生活中地位的重新认识与思考。

  媒体的发展的确带给我们很多的娱乐以及生活节奏的变化。最近的我涉猎了部分20世纪电影,对于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行为特点都深感和谐,放下电影做一些观察,我能发现到现在的我们的行为甚至在几年的时间内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们说话做事风格越来越诙谐幽默,走在街上的人纷纷低下了头,原先小区接受报纸的箱子由满变空。总之改革换代是必须的,在尊重这些改变的同时我们也有权利进行思考。《乌合之众》这本书中强调了群体强大,在群体中的人们思考和行为被趋于同化的时候,当然人们对于媒体的变革带来改变的察觉也非常微小。而我思考的点是:在我们享受着媒介带来的便捷的时候、对于一些坏的改变我们是否需要一同接受?

  作者的批判与否定给了我一定的引导。在《娱乐至死》中作者提出,由于电视等新的媒介方式的出现,使得我们的生活方式、社会风气和思想行为朝着越来越娱乐化的方向前进。我们在这样一个充斥着娱乐化的环境中,也渐渐地成为了娱乐的附庸。我们在自己的哈哈大笑里慢慢的变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生物。娱乐至死,说的不是要反对娱乐,而是作者的呼吁。作者认为电视是娱乐生活的一部分,他可以给人很好的精神抚慰、它也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人们将一切表现形式都通过电视这一媒介呈现出来的这种方式是错误的。我在网络上看到了一个对这句话有阐释力的比喻:在一个房间里,坐着学者牧师法官等人,有法律、宗教等方面的研究者。 他们本来是靠书写的方式跟外界沟通,大家也都习惯了这种沟通方式,并且因此也培养出了比较严谨的思考习惯和交流界面。但是突然这个房间闯进了一个人,这个人是个小丑,有很好的表演天赋,他非常迎合大家的口味,大家想看什么他就表演什么,而且脸上始终带着微笑,目的就是让大家开心。这么一来,大众目光注意力自然全都集中到了这个小丑的身上。当这个小丑吸引了大家绝大多数注意力,成了大家生活里面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的时候。旁边就有人说了,那既然他能力这么大,他是不是应该顺带背负上引导大家价值观责任呢?这个时候旁边的律师就觉得应该,于是给这个小丑穿上西装,让他讲一个法制节目。旁边的牧师也觉得应该,于是给他换上袍子,让他顺带讲讲教义。教哲学老师按捺不住了,于是给小丑换上了工作装,让他给大家讲一讲哲学。这本来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问题除了这个小丑脸上始终挂着微笑,不管演什么内容,他始终是一副笑眯眯不正经的样子,这个就让很多正经研究这些话题的人有点受不了了。

  电影《楚门的世界》也强调了这一点的批判。媒介时代的操纵和隐喻在这部电影中展现淋漓尽致。它用一个残忍故事告诉了我们答案。然而楚门的世界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世界,同时也是生活在电子硝烟下的我们。这部电影他行我们作为这个时代的操纵隐喻,不仅讲述真实虚假边界,更提醒我们要走出时代的“骗局”。我们都是通过媒介来认识这个世界的,所以媒介的变化也会变化我们。在报纸时代,铅字文化引导了人们变得更加正式,书面语的运用也使人们向文明绅士文化更进一步。我们看书的时候和看电视的时候是不同的精神状态。当我们看书的时候会更倾向于去思考,但当我们看电视的时候更倾向于坐在沙发上哈哈大笑。在文化的更迭中,媒介越来越倾向于满足我们的视觉体验。网络也越来越倾向于娱乐化,相比于严肃的新闻形式和需要理解的书面语言,我们更倾向于不用动脑的开怀大笑。正如作者所说: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的命运在劫难逃

  楚门没有世界,因为他的所有庄重严肃都是大家的娱乐,混淆的生活带不来真正的进步。我尊重一切的价值选择,这样“娱乐至死”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便捷,而带来了它谁有拒绝过呢?但是,我能做的就是在娱乐的同时保持自己所想,分得清何时娱乐、何时严肃。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娱乐至死》读后感(四):传播才是王道

  惊叹于这本书居然是尼尔·波兹曼在1985年出版的。但30年后的今年,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世俗观念似乎并没有太多的改变——出行还是车船飞机能源还是煤炭石油通讯移动电话+互联网的组合取代了固定电话+台式电脑;三大宗教依然各安其位,西方精英文化依然以主流自居。也许没有太多质的飞跃,但迭代的进程一直没有停滞。

  自先祖们抬头仰望星空开始幻想,在拉斯科洞窑里开始勾画记录,我们开始通过各种途径记录、传播、分享学识。我们的知识和文化,像古老基因一样,在复制延续、交流迭代中不停的演化。复制是为了分享传承,而分享又是为了更好的复制延续。应该说,文化知识如果不能分享延续,就没有任何意义

  虽然伴随着移动终端和互联网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碎片化知识,或者说碎片化信息。但是,这并不妨碍那些所谓的连续性的,有关联的信息的存在,这些智慧的信息不是更少了,而是沉淀的更多了。仰仗现代传播媒质,它们能快速的传播、交流迭代。因为个人数量基数的庞大,总有不沉溺于那些娱乐化、碎片化无效信息的人群努力的对有效知识进行整理传承、拼装重组。而且相比过去,这些人群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多了。现在传媒的高效和低成本,让他们能更便捷的获取自己想要寻找的信息,从而更有效率的学习和产出。同时,少数人想要通过控制传媒来控制内容更加不可能,毕竟我们现在可是游览于以光的速度传播的媒介上。

  人类是适应能力很强的物种,而一代人有一代的学习方法,我们更多的是要学着拥抱未来。我们敬畏经典,但绝不盲从经典。每个时代都有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和为什么不再思考的人群,这不妨碍文革期间也有猫在被窝里看禁书的人群。我依然觉得,只要知识能更好更快的传播分享,不用担心纸质形式还是液晶屏。

  《娱乐至死》读后感(五):思考轻与重

  最后一句总结赫胥黎的: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我想我们现在的社会不光有电视还有了电脑、手机,各种工具代替我们消磨时间消磨这人生。无始无终,让这人生不那么寂寞孤独,我们处于浮躁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工具的运用和科技的改革让我们挤出有更多时间去做一些喜欢事情

  书本的思考,铅字的重量让我们是连续的思考,思考人生思考生命的意义。电视的愉悦让我们养成惰性国家法规教育电视的输出,让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接受,接受再接受,那我们就以为这就是其自己的观点。原来其实这都是别人的观点与政治正确,我们从没去思考问题他的连贯性,而只接收到了他的时效性,以至于让自己不那么落伍。

  时代有时代的特点,电脑电视手机让我们感受到了全球信息的爆炸,也感受到了生命之轻。生命的厚重究竟需要我们去做些什么,怎么去拓宽他的宽度广度深度都是需要我们去思考自己人生的问题

  在教育中,我是基础教育的从业者,我也会偶尔看一下电视剧放松心情,让紧绷的神经不那么紧张。现在的小孩喜欢看漫画,漫画也是一种图像处理的,给人一种愉悦感。而不能带给学生一种思考的连续性,不能有自己的观点输出,不能批判的去看书,其实这也是电视的一种延伸。作为学生读书是一件辛苦的事,应该是对的,这样在辛苦之后做对一道题都有其产生幸福和征服感,这才是学生本应有的特质

  读书本是一件快乐事,基础教育中大多数老师是不合格的,他们没有好好引导学生爱知识、爱智慧。每一次的磨课备课都是临时抱佛脚,这样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是没有远见的。好的老师是有工作和生活时间,面对的人教育的是人,我们还是应该有所付出...

  我也忍不住喜欢看手机,看来这个问题很严重,我只有在寒暑假因为没有网络的时候,那种心才真正沉静下来,信息也并没有丢失,你也没有落后。而那些时候读过的书也是我有所增进最快的时候。这个问题需要解决和改...

  静心学习是一个克服自己欲望和惰性的过程,愿自己

  苦极必慧

  《娱乐至死》读后感(六):方式与目的的僭越:时代精神在何方

  当谈起三国,你会想到什么?或许是2010年的电视剧《三国》中陈建斌老师拔剑高呼“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或许是陆毅老师披头散发、七星做法,唤来七日东风,玩转赤壁鏖兵中的尔虞我诈;又或是1994年央视版《三国演义》中那一场诸葛亮与司徒王朗的阵前舌战和那一首荡气回肠的《滚滚长江东逝水》……老一辈们或许能回想起少时阅读《三国演义》小说或连环画时的场景。这是今天大多数人的正常反应。然而,“三国”一词的首要含义,本应是我国历史上大致位于公元220年至公元280年的这一历史时期,陈寿所著之《三国志》记载了这一段历史,《滚滚长江东逝水》其实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的《临江仙》的现代歌唱版,遗憾地,这些穿越千年历史流传到今天的文化瑰宝,没有在岁月的冲刷中消散,没有在侵略者的摧毁中失传,如今,却渐渐消失在我们的和平年代,消失在我们的手上。

  我们喜欢看三国,草船借箭的故事朗朗上口,三气周瑜的故事在家长教育孩子要胸怀宽广时被奉为经典,关羽的极致忠义受人敬仰以致他竟走上神坛入关帝庙享受后世香火,曹操的权谋经略被定性为阴险狡诈,以致后人“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其实我们喜欢的不是三国,而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先不论《三国演义》的作者写作三国演义的初衷为何,却在客观上起到了推广三国历史的作用,而他,也在这个过程中帮曹操说了很多曹操生前没有说过的话,帮诸葛亮打了很多诸葛亮生前没有打过的仗。而这些,都确确实实被《三国演义》的读者们冠以“史实”之名而流传下来。但若因此将历史的谬传归咎于《三国演义》的作者却是不公平的,因其作者从来没有发誓说过这些人和事都是真实的,是我们的读者,把它当做了认识历史的教科书,忽略了《三国演义》的本质是一部历史小说,我们本应通过读史实来认识历史,现在却是通过看历史来听故事;

  诚然,《三国演义》中很多故事均不符实,但“三分真实七分虚构”本就是文学作品创作中允许的方法。就认识历史的目的而言,相比于《三国演义》,《三国志》无疑是更好的选择,那《三国志》是如何失掉三国正史的代表地位的呢?以演义之多彩而史书之晦涩耳。对比两书,《三国志》为纪传体史书,以文言文记载每一个重要人物的生平事迹,需要读者遍阅所有人物传记,自行组合出完整的历史故事;而《三国演义》是章回体历史小说,以白话文按时间顺序讲述从东汉末年到三国归晋的这一段历史。从阅读体验上说,《三国演义》以三国历史为背景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可直接阅读的精彩故事,而读《三国志》则是通过阅读传记故事来认识历史。在史书与小说的抉择中,事实上,我们选择了后者,同时就丢掉了历史。

  “《三国演义》虽确未真实地记录历史,但三国历史的歪曲,却是由人们偏爱演义、偏执于选择身为文学作品的《三国演义》作为媒介来认识三国历史造成的。从波兹曼的观点来看,“媒介就是认识论”,选择什么样的媒介意味着选择什么样的认识事物的方式。在唐宋时,人们尊敬正统文学,秉持“诗以言志,文以载道”,从形式看,诗词与文章成为学者钻研的重点,在唐宋文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唐宋文学家们潜心读史,钻研儒家经典,方才有了以诗词三百首、散文八大家为代表的文化大繁荣。从内容上看,有遭遇挫折时“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刚毅之勇,有国家危难时“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济世之情,还有面对问题时“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批判之力。对于北宋对辽的妥协退让,苏洵用“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的历史教训劝谏国人奋勇抗争;面对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不思雪耻复国的状况,时人以一首“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诗作警醒世人;国破家亡之时,仍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士人风骨体现着民族的气节……这些都是唐宋文学中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文学的价值是鼓励人积极进取,是看历史思如今,是针砭时事为世人敲响警钟。唐宋作为我国历史的盛世时期,时代精神在马上、时代精神在案头,时代精神在那些讴歌英雄、以史为镜、劝谏时事、弘扬正气的诗词散文里,正是由于有着这样的时代精神,大唐帝国才能在繁荣与开放中站在世界潮流的风口浪尖上,南宋灭亡之后才能让后人发出“崖山之后无中华”的感慨。诗言志、文载道,以诗文奠定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以诗文作为民族的精神驱动力、以诗文撑起国家的骨气和底气。这是唐宋文学的方式与目的。

  而唐宋之后,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八股取士的进行,小说逐渐成为了中国文学的主要形式。城市商业的大繁荣和市民阶层的不断扩大为民间说唱艺术提供了场所和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称之为“话本”的文学新形式壮大起来,发展至明代中期,白话小说最终作为一种成熟的文学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波兹曼说:

  “为了避免我的分析被理解成对电视上的‘垃圾’的司空见惯的抱怨,我必须解释一下,我的焦点是放在认识论上,而不是放在美学或文学批评上,说实话,我对这些所谓‘垃圾’的喜爱绝不亚于其他任何人,我也非常清楚地知道,印刷机产生的垃圾可以让大峡谷满溢出来。而在生产垃圾这一点上,电视的资历还远远比不上印刷机。

  我在这里也不会对明清小说的艺术价值作出评价,只在认识论的角度比较各种文学形式作为媒介时的效果。如果说唐诗宋词是阳春白雪,那么明清小说无疑便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下里巴人。他以通俗易懂的白话文,结合民间说书、各地戏曲等多种表现形式,将中国古代两千年来从官方正史到民间传说的各类故事加以想象,结合时人的喜好、作者的意图,整编成新的故事讲述出来,就形成了影响深远的明清小说。说书人的口中说出各种各样的故事,人们一个接一个地听,只唯趣、不唯实,精彩好听的就是好故事。于是,《三国志》里“有国士之量”的周瑜成了《三国演义》里气量狭小的小人,“又善谈论,能属文辞,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的鲁肃成了《三国演义》里只知对诸葛孔明顶礼膜拜的平庸之辈。这一切的改变,只因改变之后的故事更具趣味性和吸引力。当认识历史不再是目的,当娱乐成为目的,而读史只是娱乐的方式之一的时候,历史的真相便不再那么重要,历史也就真正成为了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是明清文学的中方式与目的。电报在美国发明后,信息的价值不再取决于其在社会和政治对策中所起的作用,而是取决于它是否新奇有趣,美国政要们也纷纷登上电视,开始为宣传他们的政治理念而进行的表演——并且常常刻意保持一个好身材和打扮得光鲜亮丽以求得一副“看起来可以相信”的模样。两个相隔整个太平洋的国家,竟上演了如此雷同的情景,这不得不令人重视。美国的电视主播们常用一句“好……现在我们……”来结束一个话题进入下一个话题,他们只需要给观众以印象而不必给观众以观点——对于收视率这已经足够了。中国古代说书人也喜欢用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来迅速结束一回书并为下一次的说书吸引第一批听众。这样的故事让市民们越来越热衷于他,这样不断扩大的市场也让说书者们不断寻找新的故事,这样的相互促进下,无论存在与否的人和事越来越多地进入到小说中来,无论有用与否的故事都以精彩绝伦的外表出现在民间的舞台上,人们也越来越乐此不疲,逐渐习惯了各种各样离奇的故事,内心的大门彻底向它们打开,人们再也不质疑故事的真实性——只要它们是有趣的。

  这样的人们无疑是麻木的。他们只是接受别人讲述的故事,并不作出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他们读史并不为明智、听书并不为学习,一切都围绕着娱乐这个唯一目的而进行。于是,历史被改造成娱乐性的东西,其中那些“真实可信的”便被毁灭掉了。以史为镜成了以史为哈哈镜,当历史不再照亮未来,人心将在黑暗中徘徊。沉醉于无穷无尽的各类故事,明清的时代精神注定是故步自封、不思进取的。就像他们用栏杆围起一个个瓦舍勾栏供他们欣赏故事一样,明清统治者们用闭关锁国的政策希望求得一个安稳和平的国内环境,好继续沉醉于美轮美奂的故事中。然而当故事最终破灭的时候,被迫睁眼看世界的晚清人们面对他们从未见过的新世界,最终难逃赫胥黎所预言过的厄运。“马背上打下来的大清江山”,是谁来自五湖四海,却囿于勾栏瓦舍,当时代精神不在马上而在戏里之时,我们的未来也将如一场滑稽戏一般,那些本应有价值的东西最终将被撕破给人看。赫胥黎的悲剧,大抵如此。

  我们正处在现代文明高度繁荣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大数据时代下越来越发达的通信网络无时无刻不在为我们传递着各类信息。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以电视为例向我们预警了在信息爆炸的年代里如果不能保持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保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对信息进行正确的取舍,我们就必将“娱乐至死”。而在十多年后的今天,互联网的繁荣对信息传播的作用早已超过电视,电视里平均3.5秒一个镜头相比于今天电脑屏幕上一秒就能刷新一百条条新闻的速度已逊色很多,那么波兹曼的预警就显得更为重要。我以为,要保持正确的价值观,首先要端正我们的时代精神,正确理清方式和目的的关系。当我们需要查阅资料、获取新闻时不会选择微博这一媒介,我们每次打开微博只是为了娱乐,因此八卦消息、奇闻异事在微博热搜里占据大片空间;同样我们也不会选择微信这一媒介,因此朋友圈里多半是分享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或是为了某个活动而进行宣传。在娱乐这一目的的指导下,严格限制在140字以内的微博和通常只有几行字几幅图的朋友圈,都成为了我们可以快速浏览不用过多思考的信息。波兹曼说“教学也是一种娱乐活动”,的确,现在微博和微信订阅号里有专为中学生整理的名著速读素材,宣称可以一分钟读完《安娜卡列尼娜》并积累下写作文时可以运用的好词好句,但名著本身对人的教育意义,是不是也在这样的活动中泯灭了呢?时下青春校园题材的小说电影在学生群体中颇有市场,它们为学生展现了很多很刺激但他们不敢做或没机会做的事情,这种沦为娱乐工具的艺术作品,作用只是给人灌输以扭曲的三观、让人变得越来越麻木罢了。当娱乐成为了我们行事的唯一目的,文化终究会在娱乐中沦为一场滑稽戏,观众变成了提线木偶,被动地接受着纷繁复杂却又“单调乏味”的信息。人们越来越难坚持看完一本深刻的诺奖小说,却能为那些连载了五六七八部的网络小说前赴后继,这难道不是确要“娱乐至死”的趋势?

  在现代化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里,人们或许只顾着埋头赶路,却从未认真看过路旁的风景。我们一点又一点地全盘接受着发来的信息,生怕错过什么,其实在这样的匆忙中,我们把真正有意义的东西全都错过了。我们为了某条明星的八卦消息而惊叹,却不知到底在惊叹些什么;我们为了某位名人的逝世而感到惋惜,却不知道我们到底在惋惜谁……我们一直在笑却不知道为何而笑,我们因此感到空虚,于是我们去寻求更多的信息,以继续笑下去,如此周而复始,最终适应了这种现况,变得不再思考,最终必然“娱乐到死”。我认为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只能马上停下来,反思我们到底为什么获取信息、需要获取什么样的信息,保持住自己的价值观,分清有用的和没用的,告诉自己娱乐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我们的判断标准应是信息本身内容的价值,而不是信息形式的趣味。也即,时代精神应是在字里行间,而不在封底封面。

  《娱乐至死》读后感(七):重读娱乐至死:微信摧毁逻辑

  去年马东带着《奇葩说》独立出来的时候,他说创业前又读了一遍《娱乐至死》。有趣呀,读过批判娱乐的书之后,做出了当代娱乐的最高点。

  受他启发,上个月又拿了《娱乐至死》来看,上次读还是在大学的时候,在经历了电脑、微博、微信乃至直播的更迭之后再看,倍感经典。

  美国人波兹曼这本书写在1985年,说印刷业的枯萎,以电视为代表的娱乐崛起,它将政治、新闻、教育都变成了娱乐本身。在三十年后的中国,把“电视”换成“微信”居然结论也都完全成立。

  我们同时处在《1984》和《美丽新世界》

  奥威尔的《1984》讲的是政治隐喻,“老大哥”监视一切、掌握一切。

  有个例子,前段时间广电总局发文,手机游戏不得出现英文和繁体字。有知乎网友就用了《1984》的桥段来解释:里面有一个部门的工作是消灭词汇,“你难道不明白,新话的全部目的是要缩小思想的范围?最后我们要使得大家在实际上不可能犯任何思想罪,因为将来没有词汇可以表达。”

  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虚构了2532年的社会,每个生命从胎儿阶段就在瓶子里被规划好了,按照程序和药片去工作、娱乐、睡眠,快乐是容易取得的化学元素,痛苦也可以用科技屏蔽。这一切的代价只是人没有了独立的精神和个性。

  《娱乐至死》把这两本书比在一起,说毁灭文化的可能不是人们警惕的《1984》,而是喜闻乐见的《美丽新世界》。

  最终他说,西方民主社会将莺歌燕舞、醉生梦死地消亡,而不是戴着镣铐一路哀歌。又何止是西方民主社会?

  当今的中国社会似乎是同时处在《1984》和《美丽新世界》的。人们会去围观明星婚礼的细节,对深度报道被大幅砍杀毫无感觉。带着老大哥的镣铐而感觉不到铁与痛,是因为一直沉溺于另一位老大哥给的娱乐针剂。

  新工具批量生产“无聊”

  不同的媒介偏好不同的内容,因此新媒介的流行往往会最终控制文化。媒介本身不只是新的科技工具,而是一种文化隐喻。

  波兹曼的这句总结对当下特别具有解释力:从书籍报纸,到微博微信,呈现的内容越来越短小,乃至视频的崛起,人们倾向于用画面而不是文字去看世界。

  然而,大脑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随着内容的碎片化也都被打碎了。长篇的文字提供逻辑的,但手机屏幕是拒绝长篇的,逻辑链条被拆除,剩下情绪和片段,阅后即忘。

  语言被打碎了,每个人表达情绪用的词汇都差不多,从”仿佛身体被掏空“到之前一批批的网络热词,它们的走红很大程度是人们已经找不到准确形容自己感觉的词汇了。

  新工具的更迭助长了语无伦次和无聊琐碎。

  看到很多信息,还是一无所知

  大量支离破碎的信息容易让人误以为自己知道了很多事,其实却离真相和理解越来越远。

  波兹曼举了一个好例子,“伊朗人质危机”:

  当时美国的电视台轮番播出伊朗人质危机的新闻和评论,“那么,如果我问你:如果我说在100个美国人里找不到一个人知道伊朗人说什么语言,或知道‘阿亚图拉’(伊斯兰教什叶派领袖的尊称)的意思,或了解伊朗人的宗教信仰,或能说出他们政治历史的概要,或知道‘沙阿’(伊朗国王的称号)是何人、来自何方,那么你会不会觉得我是在故弄玄虚?”

  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沉下心来看书,会有饱足感,而刷朋友圈和公号,只觉得时间流逝和百无聊赖。

  因为逻辑才是记忆的连接线,碎片才是雁过无痕。而微信阅读,伤害最大的就是逻辑。

  所以,在娱乐至死的当下,还是要多看看成体系的东西,拒绝无聊的诱惑,在头脑里面建大厦。

  《娱乐至死》读后感(八):传播工具决定文化和思想。

  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

  赫胥黎--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我们的文化正处于从以文字为中心向以形象为中心转换的过程中。

  传播工具决定文化。电视电脑手机这种传播工具注定了无法表达深刻的思想。微信朋友圈这些媒介,传播的必然是快餐娱乐文化。

  《娱乐至死》读后感(九):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看完这本书之后,突然想到微信的这句广告语。其实换一种说法,不如说成:再小的个体,也要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发声”是一个人的基本权利,只有通过“发声”才能证明自己的存在。就像伏尔泰说:“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而“发声”并不单指说、喊、叫出声音,更包括多种方式。

  辩论、演讲、喊话、文章、书籍、视频、电影、微博、微信……不一而足。一个人,通过怎样的媒介,发出怎样的声音,获得怎样的回应,基本上表明了这个人拥有多少社会资源。虽然媒介不同,但是这件事的本质是一样的。就是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并让别人听到。

  所以会有“话语权”这个词。话语权即舆论中心,话语权掌握在谁手上,就决定了真理掌握在谁手上。

  欧洲黑暗的中世纪,话语权掌握在教廷口中,因为圣经只有神职人员能阅读,教廷拥有对真理的解释权。但是古登堡改良的印刷术,使圣经走进普通民众的家庭,话语权从教廷手上被夺走。

  印刷时代开启,报纸被发明,书籍大量出版、印刷,话语权被著书撰文的学者牢牢抓住,印刷时代的语言特色是:富有逻辑的复杂思维,高度理性和秩序,对自相矛盾的憎恶,超长的冷静和客观;而其中优秀的代表一定是:冷静、理智、崇尚逻辑、憎恶自相矛盾。

  电报的发明打破了预示着印刷时代的终结。地区的概念被打破,大量与日常生活无关的信息泛滥,新闻从有用的信息变成了没有语境的事实,其价值不再是有哪些作用,而是它是否有趣,是否够新奇,是否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电报使信息成为一种商品,使趣闻代替了复杂而连贯的思想。报纸,以理性开始,以娱乐结束。

  娱乐业时代已经到来,电视应运而生。电视更适合展示表演艺术,而不适合展示思考的过程,这是电视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舍弃思想,来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新闻节目越短越好,避免复杂,无需精妙含义,以视觉刺激替代思想……

  宗教、政治、教育都被包装成娱乐形式,在电视上不断的投放、循环,这个时代,谁能吸引住观众的注意力,谁就将获得话语权与影响力。新奇的画面、新鲜的信息、新颖的观点,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不论是口口相传、书籍、报纸、电报、电视,这些都是媒介,媒介无所谓好坏,但是新的媒介出现,会改变话语结构,话语权将会重新分配。

  这个过程仍然没有结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媒介形式被发扬光大,博客、微博、微信、头条,自媒体的壮大,使得每个人都有了发声的机会,与之共存的,是所有信息的彻底娱乐化。甚至“娱乐精神”这个词已经是对一个人褒义的夸奖。

  脑洞、段子、无节操,所有人听所有人说话,所有人娱乐所有人。波兹曼警告大家不要让娱乐影响到自己的思考,然而我却没有那么悲观,不论什么时代,不论什么环境,总有那么一小撮人在思考那些千百年来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仍有人在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媒介的种类越来越多,发声的可能性越来越多。那么意味着,想让所有人只听到一种声音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娱乐至死》读后感(十):我们都是孔子,我们都不是孔子

  美国纽约时报做过一个著名的测评。测评的对象是现代人的信息接收量。结果很令人吃惊:当我们到达十六岁时,我们所接收的信息总量将达到十八世纪一个普通人一辈子信息接收的总量。的确,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身边有太多途径去接触信息,接触知识。然而,这些知识真的有价值?这些信息真的没有变质?

  在这个时代里,人们讨论的话题似乎都能引起我们的兴趣,我们似乎都能插上两句。在这里,我们每个人都成为了那个无所不知的孔子,有广泛的涉猎,不断地吸收信息。然而,我们真是孔子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泛娱乐化的社会里,我们早就变成了信息的收集工具。只是一个邮筒,没有了自己的思考,甚至丧失了自己的判断标准,人云亦云。或许孔子来到我们这个时代他会感慨自己的见识不足,但我想,他更会唏嘘为何有如此多的人追逐着所谓的真理,为何有如此多的人没有了自己的思想。

  波兹曼确实是先知。《娱乐至死》出版于1985年,书中所提到的电视和网络成为媒介,一切都以娱乐的方式呈现的预言,以及人类心甘情愿成为娱乐的附庸,最终成为娱乐至死的物种的警告。在现在这个“网络文化”大行其道的时候,所谓网红经济,网络文学,碎片化阅读,无时无刻不在蚕食着人们仅存的思想灵魂。波兹曼30年前的预言如今看来似乎是应验了。我们享受着信息获取的便利,享受着信息充盈的感觉,却慢慢忽视了对文字,对知识,对观点本该有的批判、思考与敬畏。

  还记得,之前和同学聊起过网络对文学的发展,虽莫衷一是,但我们都认为信息依靠网络的快速膨胀正在剥夺了我们思考的权利。纯粹的文字堆积带来不了思考的传递。这恰和本书的内容一致,电视与网络改变了公众的话语和意义,政治、经济、宗教和其他公共领域的内容,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而人类思想无声无息地变质腐朽在这周围。

  本书的第三章着重从印刷文字开始说起,介绍了美国建国初期印刷业的繁荣盛况。从英美文学对比、古今印刷量比例数据对比、以及印刷文化的后期变质。开章即以富兰克林的例子说明了建国初期印刷家们对于言论自由、思想宽容的推崇,这段时期是印刷业黄金时代的开始。之后以各种数据展现了北美殖民地蔚然成风的读书风气。人们也渐渐意识到,接受教育是自己神圣的权利,穷苦农民与绅士学者对宗教或政治享有同样的发表看法的资格。然而,良性循环慢慢开始被打破。十八世纪末,书籍的印刷渐渐少于报纸的印刷,尤其是少于那些记载着绯闻、故事、甚至是虚假谣言的小册子。慢慢的,我们可以看出印刷业开始了变质,或许这就为日后电视网络取代媒体,娱乐取代思考埋下了伏笔。

  最后谈谈几本书的比较。很惊讶,很多书评把《1984》和它相对比。认真想想,它们之间的联系或许在于“死法不同”吧。一个是作为外界的原因,人类遭受非人性外来压迫,失去作为人自由,逐渐沦为所谓老大哥的信徒。另一个是从内在的角度,人们依赖上自己热爱的东西,却最后毁于它。我想,其共同点就在于:思想被钳制与思想已腐化都直接导致人们已经不再思考了。而人区别于其他动物最重要的就是我们拥有思考的能力。或许,我们都还成为不了孔子,但至少先别成为堆积满信息的思想荒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