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谁将伴我到终点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谁将伴我到终点读后感10篇

2018-06-13 20:2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谁将伴我到终点读后感10篇

  《谁将伴我到终点》是一本由倪晓宁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1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谁将伴我到终点》读后感(一):谁将伴我到终点?其实最终伴我到终点的只有那份对目标渴望坚持

  与猫老师相识是因为一个共同的兴趣圈子,未曾想到除了共同的兴趣爱好外,我们还有一些类似人生经历,就像骑行川藏南线318国道。当得知猫老师也骑行过川藏南线,并且出书了以后,厚着脸皮向猫老师讨了一本书,并且开玩笑的说道,以后把所有骑行西藏的书都收集过来,一定是一件很好玩事情。猫老师则说每个骑行人视角都会不一样。这句话给了我挺大的启发,其实就算是骑行川藏线这件事情,不同的人因为目的不同,经历不同,视角也会大相径庭。就像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眼中也有一千个川藏线。

  翻开这本书,思绪也就跟着猫老师的文字飞回了那属于我的08年川藏南线。雅安、二郎山、康定、折多山、剪子弯山、金沙江、觉巴龙山、东达山、然乌、八一和拉萨。这些地名景致开始重新浮现在了眼前,有些依然清晰而有些已经像褪色的老照片那样不在清晰。而读着猫老师那理工科特有的理性的文字,那些褪色的印象又随着猫老师的文字而变得鲜活了起来。就好像我一直陪伴着猫老师,到达这次骑行的终点一样,这种感受,恰如其书名

  而人生其实也正像猫老师的川藏线骑行一样,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目标,也许你们会因为一个相同的目标而在路上相遇,但是不同的计划习惯甚至是意外,你们无法再在一起同行,也许,现在的分别就是永别,从此天各一方,在生命中再也不会再有任何的交集。川藏线如此,人生亦如此。

  而猫老师在面对骑行川藏线的困难上,以理工科出身特有的缜密逻辑成熟女性所具有的包容细致,从克服自身的病痛,到一路上所面临的没有队友失眠、摔车等困难。最终到达终点。谁将伴我到终点?其实最终伴我到终点的只有那份对目标的渴望和坚持。

  《谁将伴我到终点》读后感(二):当我们谈论骑行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阿里上市,“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这句话火遍全世界,看了倪老师的书之后,才发现自己心心念念的骑行梦被老师实现了,于是就有了这句话:“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被别人实现了呢?

  三年前看了《转山》,于是就萌生了骑行的念头,不过一直没钱没闲,只能骑着自行车在北京城里瞎转悠。虽说走的不远吧,但现在也敢说自己是北京活地图了。可是心中那个遥远的梦想还是时不时的出现在我梦里,玉龙雪山五彩斑斓的经幡都在向我召唤。不过现在依旧没有时间,只好通过老师的书来过过眼瘾。

  倪老师工科出身,做事讲逻辑讲步骤。骑行之前做了充足体力准备,尤其对受伤的左脚做了系统康复训练。这个开头就已经深深地吸引了我,如果是我,我可能会凭着一时冲动就上路了,骑到哪算哪,大不了折回来。可倪老师是抱着骑行就是骑行,一步走不能走的原则想想就觉得惭愧。为什么惭愧呢?当我们确定一个目标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做规划,不过能科学规划量力而行的人却甚少,目标定得过高过低无所谓,因为大多数都会定得很高,最后坚持不下来,导致自我挫败。所以最后成功的那些都是把高目标坚持下来的那些人。

  在城市呆久了,我们会给自身戴上各种各样枷锁,有些摆脱不了的欲望与良久的和平,这些和骑行都是冲突的。骑行路上我们面对各种各样的陌生人,因为自己很难支撑日后的漫漫长路,我们需要同伴随之而来的就是信任问题,这些人我们该不该信任?不过好在骑行之人都有一颗崇尚自由的心,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只向往同一个目的地心思也不会那么复杂。从书里可以看出倪老师在选择团队这件事上是很谨慎的,事实证明这么做是对的。

  其实这本书完全可以看做是川藏骑行攻略衣食住行里面都有提到,而且最感兴趣的部分是老师对沿路看到的风土人情介绍,藏民朴实憨厚民风让人顿生穿越感,这让我们生活喧闹都市人们看到了另一种可能。不过反问自己:一直在这种宁静与世无争高原气候里生存,你真的愿意吗?

  我想我还是不愿意的。所以旅行之美就在与体会生活的多元,但那里毕竟不是生活。

  倪老师一路量力而为,几次脱离团队也是为了舍弃猪一样的队友。虽然没有亲身经历,不过我觉得骑行是一种洒脱,但是真的上路之后个人的安全问题是必须放在首位的,组织固然重要,不过要是一个蛮干的组织还不如早点脱离,这与工作单位领导是一个道理

  最后抵达终点,倪老师脱下冲锋衣换上清简藏袍留影,实在很美。这一路颠簸洗尽铅华,有种得道的快感美感

  总之看完这本书,再次激发了我骑行的念头。今年九月,我想去新疆,而且必须去!有些事不做真的就没机会做了,年轻最经不起念叨,说着说着就没了。

  最后,感谢在二外遇见倪老师,在教授知识同时也把你最宝贵精神财富赠与我和这个世界。我们的力量渺小,但只要是我们身体力行做过的事,都会让这个世界因为我们而变得有一点不一样,这就足够了。

  《谁将伴我到终点》读后感(三):感谢路上相伴过的猫姐

  一月初的时候,猫姐突然对我说,我送你一本书吧。我知道,是猫姐的新书《谁将伴我到终点》出版了,这本书的副标题是“猫老师川藏骑行记”。从她开始着手写,到几番修改,到确定封面,再到确定书名,最后定稿,出版,一路走来我们都关注着,满怀期待。猫姐在送给我的签售书上,写下了“美丽世界,美好人生”。世界确实太美丽,终须我们用美好人生去探索记忆回到13年的暑假,我们三个人的队伍从成都出发,开始了川藏南线的骑行。第一次见到猫姐的时候是在折多塘,我们队在一个藏民家住宿,当时刚好休整了一天,晚上陆续来了几批骑行的、徒步的,猫姐也在其中。晚上吃饭的时候,我们三人刚好和猫姐拼了个小桌吃饭,当时也不知道猫姐是老师。旅行路上,不分年龄,不分职业,都当做朋友一样。我们习惯性的询问猫姐叫什么名字,猫姐有点犹豫的说要我们叫她“猫姐”,我们三个偏偏求知欲强,又问猫姐叫啥,猫姐没辙,只好说了她的姓氏,还是没说名字。(据后来了解,猫姐是怕我们知道她的年纪,会有所顾忌,不能愉快地玩耍。)那天跟猫姐聊得挺开心,就约了第二天一起出发。然后留了电话,加了猫姐微信年轻人好奇心总是那么重,加了猫姐微信后,看到有名字,再结合猫姐告诉了我们她的姓氏,直接就百度了一下,果然猫姐的信息就都出来了,把我们三个给乐的。第二天吃过早饭,跟猫姐一起出发,因为大家体力不一样,我们约好在山上见面。最后我们在折多山顶等了猫姐两个小时,而这其中的原因,也是现在看完猫姐这本书才知道,猫姐当时的心理变化,以及在路上遇到的情况。最后我们在山顶看到猫姐的时候,都很高兴,一起在折多山的垭口上合了影,这也是一路上与猫姐唯一的合影。之后因为各种原因,路上只见过猫姐一次了。但是,猫姐时常会给我们发来信息,告诉我们前面的路况,以及一些食宿点,让我们的旅途更加的顺利。猫姐后来组建了一支稳定的支队伍,我们也是组建了一支队伍,最后各自抵达拉萨。骑行川藏线之后,还见过猫姐两次,一次在南京,一次在北京。南京那次,我是尝试背包搭车走到了南京,猫姐是正好来南京参加母校的校庆,算是不期而遇,我们都很高兴能这么快再见面!我非常喜欢猫姐,猫姐充满了青春活力,要不然怎么能够与我们相处得这么融洽呢!如今,很高兴能够看到猫姐的书出版。曾经自己也想过有一天出版自己的书,可也就是想想,未果。而猫姐付诸了实践,并圆满。猫姐路上积累素材,也是我所没有积累的。猫姐路上看待事物角度,也是我所不具备的。我觉得其中的原因,一个是每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不一样,另一个是你会不会去思考。以前总是听说“旅行的意义”,对此也百思不得其解。现在想想,不管是一场怎样的旅行,都应该有一个主题,围绕主题去旅行,你自然也就会围绕主题去思考,在不知不觉中,你有时还能够认识自己。这样的旅行,在结束的时候,你就不会觉得只是玩了一下,而是有属于自己的“意义”。

  正如书名所说,谁将伴我到终点。重要的其实不是终点有谁相伴,而是一路上有谁相伴过你。人生路上,我们也不曾想过会有谁相伴,相伴多久。但是,感谢每一个相伴过我们的人,感谢一路有你。

  最后用猫姐的话结尾:其实,我们从不知道人生中有谁来相伴,我们从不知道彼此能够相伴多久,我们从不知道是谁将在终点相伴,就像骑行在川藏线上。所以,我把这本书献给所有一路曾经与我相伴的人,感谢每一次相遇赋予我的快乐和力量。

  《谁将伴我到终点》读后感(四):没有实现不了的梦想,只有不敢行动的心

  没有实现不了的梦想,只有不敢行动的心

  写这篇小文前,不得不先表达我对猫老师由衷的敬佩之情!不得不对方年届而立便死了梦想的我表示深刻的鄙夷!

  这一个多月来,各种家事杂务缠身缠心,生生把春节过得身心俱疲。每日里总盼着挤出一点碎末时间能静下心来好好读几页书,好好放空放空自己,这时便恰好遇上了这本《谁将伴我到终点》。带着我一直以来对西藏的向往、敬畏之心,拼拼凑凑的却是非认真地读完了。

  这本小书很有意思,与某些旅行类书籍有许多的不同:没有小资情调,没有高谈阔论,没有梦呓式的语言,没有大量的图片掩盖文字。川藏骑行的艰辛连我这从未亲临的人都可以想象,高强度的体力支出风餐露宿之外还有各种不同的意外随时可能发生,需要具备超强的忍耐力毅力、应变能力,踏上这条路很容易,要走完这条路就不那么简单了。

  猫老师以她在同行人算颇高的年纪,和比较充足的体力锻炼准备,用她的单车一步步丈量着这不一般的旅程,如朝圣般地到达心目中的圣地。就如同这书的封面清新简单,但把书封拿下,却别有洞天,深蓝苍穹下飘动的彩色经幡,似乎意味着一种灵魂的奔赴。看着猫老师拍下的夜幕下的布达拉宫和穿上简易藏袍的她,心中蓦地涌动着阵阵的感动。没有实现不了的梦想,只有不敢行动的心。

  猫老师倪晓宁的文字平实,只如实地记录着每一天的行程、团队的变化、住宿条件、当天骑行的路况、身体状况突发事件,心情感受都是一笔带过,没有做任何渲染,但就是在这样平实的文字里,我竟渐渐获得一种莫名的平静,心里的躁动渐渐被抚平。

  《谁将伴我到终点》读后感(五):梦想不在早晚

  川藏线、滇藏线她的美丽,只有你亲身经历过才知道她的魅力,虽没去过,也通过其他渠道了解过她,她有一种美丽吸引着大家欣赏她,征服她,川藏线的美丽在于她自身的自然风光崎岖路途、高海拔,骑行爱好者必经之地,甚至“白痴”的我都有种穿越她的冲动,《谁将伴我倒终点》主人翁猫老师四十有余,看到学生骑行川藏线美景,深深吸引着,又因他人善意的“嘲笑”,为磨砺自己,决定骑行征服美丽的川藏线,到达美丽天堂拉萨;猫老师是好样的,说到做到,为了征服川藏线,开始前期训练,对于长期缺少运动的人来说,强化锻炼难度可想而知,川藏线的崎岖咱们也听说过,一般人肯定考量多个伴,猫老师也不例外,总是未找到志向意合的小伙伴,可她区区一介女子还是自行上路了.

  《谁将伴我到终点》是猫老师川藏骑行记的记录,谁陪伴了她呢?路途中结交的骑行爱好者们及达人们,与猫老师相比他们年轻充满活力,他们又有相同点,热爱生活、忠于自己的心,为实现梦想努力着,挑战着自我。猫老师用平实的话语记录着骑行途中的点滴,朴实不是温暖,刚开始途中结识仔仔帮,清一色年轻小伙子,从陌生到相识,期间有摩擦,虽未同行到终点,短短的陪伴也是温暖的;骑行途中,结识来来往往的骑行者,如同人生中的过客,有些人可能陪伴你一段路,有些人陪伴你永久;接下来谁又陪伴猫老师继续川藏行呢?与仔仔队同行时,结识了小韦队,小韦童鞋给予了猫老师许多旅途中的小贴心,有时人无助迷茫孤单时,他人的一个短信一句温暖的话都能暖人心脾,出门在外留个心是必要的,猫老师也慢慢的对小韦也卸下心房,小韦陪着猫老师骑行,也被猫老师的坚持毅力打动着,三人行必有我师,大家会被相互学习着,相互帮衬着,人间真情处处在。许多人虽有冲动骑行川藏线,可也得考虑身体状况,特别高原反应,猫老师在二十多天的骑行中,未出现高原反应,但身体也因疲劳出现罢工--脸肿、体温高等,不过她还是坚持了下来,她总能把旅途中艰辛乐观的化为趣事,虽没描写川藏线的风土人情人文景观,还是在不经意间凸显出来,藏族人民的热情,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等,无形中的了解会让你心动一游吗?

  《谁将伴我倒终点》是谁陪伴猫老师走到川藏线的终点,骑行途中遇到的每一位小伙伴,还有自己的毅力,坚持,从猫老师身上我们也学到了说到不如做到,人生没有做不到的事情,看你有没有毅力去做,去坚持,梦想、行动不在早晚,只有你肯去做,她就能成功。

  《谁将伴我到终点》读后感(六):来自书中人物“仔仔队”队长小邢的评论

  来自书中人物“仔仔队”队长小邢的评论:“从骑行拉萨回来后,我和其他几位骑行者一样都忙着各自寻找毕业后的出路,你却写了《谁将伴我到终点》这本书,用两天时间看完这本书后,眼前全是骑行之路,那个路或平坦、或崎岖。像放电影一般在眼前重播,要想干成一件事,一定要有最初的信念和信念以外的坚持,更要有团队内的配合。我们只做到了骑行拉萨的敢想,敢做,而你又做到了敢写。你用华丽的辞藻纪录下了不平凡的2013年,不仅用照片记录了人生这一段旅程,更用文字诠释了骑行的艰辛,记忆的更新。在骑行拉萨的这一个月里,是人生最难忘,最值得纪念的一件事,它带给我的不仅是来自自然风景的震撼,更是来自内心深处,来自精神层面对自由的渴望和向往。我感谢我的父母给了我他们能力以内最好的条件。时至今日我仍能受益于骑行后对生活的启发,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不要耍小聪明,团队配合是最重要的。我讲了这么多不是炫耀我的这段旅程,那有违过去二十多年形成的价值观,只想分享这段精彩的旅程。 ”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在乎的,不是目的地和沿途的风景,而是看风景的心情。”

  《谁将伴我到终点》读后感(七):最好的时光,遇见精彩的人生

  很激动拿到了久仰大名但素未谋面的美女师姐倪晓宁亲笔签名的新著,花半日认真拜读,被她一路的坚持所感染,心绪也跟着她一直在路上,与她一起领略沿途的美景、遇见各式的同行者、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师姐的文字轻松欢快,但却能在不知不觉间触动内心的柔软,感悟人生的道理。

  旅行对每个人的意义都不一样,于我而言那是对未知的一种期待,正如本书的书名——谁将伴我到终点,不知道下一秒会遇见谁会经历什么事,只有你走出去了才能体验这无奇不有的人生。有人说“你连世界都没有观过,哪来的世界观”,每一次旅行都是用新视角看世界的机会,也是一次认识自己的机会,我会给自己更多的机会去强健自己的内心。这一次我跟着师姐的文字、透过纸张仿佛亲历了这段川藏骑行,下一次愿我能亲眼见到亲身感悟这世界最美的风景。

  《谁将伴我到终点》读后感(八):感谢路上相伴过的猫姐

  一月初的时候,猫姐突然对我说,我送你一本书吧。我知道,是猫姐的新书《谁将伴我到终点》出版了,这本书的副标题是“猫老师川藏骑行记”。从她开始着手写,到几番修改,到确定封面,再到确定书名,最后定稿,出版,一路走来我们都关注着,满怀期待。猫姐在送给我的签售书上,写下了“美丽世界,美好人生”。世界确实太美丽,终须我们用美好人生去探索。记忆回到13年的暑假,我们三个人的队伍从成都出发,开始了川藏南线的骑行。第一次见到猫姐的时候是在折多塘,我们队在一个藏民家住宿,当时刚好休整了一天,晚上陆续来了几批骑行的、徒步的,猫姐也在其中。晚上吃饭的时候,我们三人刚好和猫姐拼了个小桌吃饭,当时也不知道猫姐是老师。旅行路上,不分年龄,不分职业,都当做朋友一样。我们习惯性的询问猫姐叫什么名字,猫姐有点犹豫的说要我们叫她“猫姐”,我们三个偏偏求知欲强,又问猫姐叫啥,猫姐没辙,只好说了她的姓氏,还是没说名字。(据后来了解,猫姐是怕我们知道她的年纪,会有所顾忌,不能愉快地玩耍。)那天跟猫姐聊得挺开心,就约了第二天一起出发。然后留了电话,加了猫姐微信。年轻人的好奇心总是那么重,加了猫姐微信后,看到有名字,再结合猫姐告诉了我们她的姓氏,直接就百度了一下,果然猫姐的信息就都出来了,把我们三个给乐的。第二天吃过早饭,跟猫姐一起出发,因为大家体力不一样,我们约好在山上见面。最后我们在折多山顶等了猫姐两个小时,而这其中的原因,也是现在看完猫姐这本书才知道,猫姐当时的心理变化,以及在路上遇到的情况。最后我们在山顶看到猫姐的时候,都很高兴,一起在折多山的垭口上合了影,这也是一路上与猫姐唯一的合影。之后因为各种原因,路上只见过猫姐一次了。但是,猫姐时常会给我们发来信息,告诉我们前面的路况,以及一些食宿点,让我们的旅途更加的顺利。猫姐后来组建了一支稳定的支队伍,我们也是组建了一支队伍,最后各自抵达拉萨。骑行川藏线之后,还见过猫姐两次,一次在南京,一次在北京。南京那次,我是尝试背包搭车走到了南京,猫姐是正好来南京参加母校的校庆,算是不期而遇,我们都很高兴能这么快再见面!我非常喜欢猫姐,猫姐充满了青春活力,要不然怎么能够与我们相处得这么融洽呢!如今,很高兴能够看到猫姐的书出版。曾经自己也想过有一天出版自己的书,可也就是想想,未果。而猫姐付诸了实践,并圆满。猫姐路上积累的素材,也是我所没有积累的。猫姐路上看待事物的角度,也是我所不具备的。我觉得其中的原因,一个是每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不一样,另一个是你会不会去思考。以前总是听说“旅行的意义”,对此也百思不得其解。现在想想,不管是一场怎样的旅行,都应该有一个主题,围绕主题去旅行,你自然也就会围绕主题去思考,在不知不觉中,你有时还能够认识自己。这样的旅行,在结束的时候,你就不会觉得只是玩了一下,而是有属于自己的“意义”。

  正如书名所说,谁将伴我到终点。重要的其实不是终点有谁相伴,而是一路上有谁相伴过你。人生路上,我们也不曾想过会有谁相伴,相伴多久。但是,感谢每一个相伴过我们的人,感谢一路有你。

  最后用猫姐的话结尾:其实,我们从不知道人生中有谁来相伴,我们从不知道彼此能够相伴多久,我们从不知道是谁将在终点相伴,就像骑行在川藏线上。所以,我把这本书献给所有一路曾经与我相伴的人,感谢每一次相遇赋予我的快乐和力量。

  《谁将伴我到终点》读后感(九):猫老师弥足珍贵的骑游经历

  我去过西藏,不过是团游。就是很多的人,由导游带着,指定时间出发,指定时间达到,指定时间离开,游得轻松而缺少乐趣。跟团游西藏,只是增加到一生到了此地而已的经历。有这种经历的人很多,不值得稀罕。

  猫老师则不一样,自己骑车而行,虽然也受各种攻略指导,但还是自由得多。自由的代价是路途的劳累、艰辛和险情,自由的收获是切身的体会、是可以更近地走进藏民之家,更好地走进人烟稀少的风景。这种经历属于少数人,是弥足珍贵的。

  我去西藏后,也留下了一些文字(以诗歌的形式),是简单的随感而发,文字技巧多于审美的情感。除了打动自己,难以打动他人。

  猫老师不一样,留下的文字来自亲身的感受和内心的感概,更加朴素平和,使人能够领略作者一路的情感和情绪的变化,更能打动他人。

  猫老师的经历还有一种启示和力量,是因为她的那个年龄的人(已超过了40岁),尤其是女同志,尤其是女大学教授,能够个人骑游西藏,是十分少见的。青春的力量不止在青春的年龄,更在青春的心态。

  猫老师的骑游文字还有一个功能,相当于骑游指导手册。何时出发,何时休整,哪里有险情,遇到车坏了怎么办,哪家食宿好,如何搭伴,这些在书中都能找到一些答案。

  《谁将伴我到终点》读后感(十):我看到了土猫的又一面

  昨天从猫老师手中接过带有“美丽世界 美好人生”签名的书,一口气读了下来,感受颇多。想到她脚踝受伤会自己想办法锻炼恢复,却没想她是在脚踝恢复中的情形下去骑行的;想到她敢去川藏骑行,却没想到她是在“没有确切联系到同伴”的情形下独自从北京出发的;想到她可能会坚持己见,却没想到途中也充斥着动摇和被说服;想到她敢说敢做,却没想到途中还有“厚着脸皮要俩馒头吃”的经历;想到她会“找不到合适的同伴宁可独自前行”,却没想到途中也有“独行”还是“结伴”的困惑和权衡。读书中,文字的风格很熟悉,但是文字之外却让我认识了多面猫老师的又一面。

  http://www.douban.com/note/478125606/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