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帷幕》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帷幕》读后感10篇

2018-06-13 20:4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帷幕》读后感10篇

  《帷幕》是一本由[英]阿加莎·克里斯蒂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页数:2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帷幕》读后感(一):这一次,赢家不是波洛

  读完后,感悟颇多,总体而言。

  这是个悲伤故事

  从书中波洛对x的描述可以看出,x并不用直接动手而只用在不知不觉中放大别人杀人的念头也就是说只要是受x的言行举止影响,而犯下杀人行为。那么x的目的就打成,而在书中,无论是向妻子开枪但并未致死的上尉,还是想要杀人却误杀了的富兰克林夫人,或是对阿勒顿动了杀意却因为波洛的阻止而并未得逞的黑斯廷斯,都没达到x的目的。而全文中,只有一个人,算是真正正中x的下怀。

  波洛。

  波洛来到庄园是为了阻止庄园发生谋杀案(本不应该但却被x利用而发生),但却成了庄园内第一个“凶手”,杀死x的凶手。如果从x的目的来看,只要受他影响(x的所作所为使波洛动了杀意)而杀人(死者是x本人),都算他赢了。

  所以,当波洛为了正义而杀人时,他就已经输了。

  但是,无可厚非人人都有不愿做但又不得不做的决定,一心阻止杀人的波洛并没有违背他的信仰,有时候正义并不是只有罩上法律外衣才能被称为正义,因为在法律触及不到的地方,真正的罪恶却在世人眼皮底下大行其道却无人发觉。也许波洛早已预见这一结局,所以才选择在一开始(也就是波洛解雇乔治的时候)就做好了杀人的准备

  而在这一案里,突破了我们看侦探小说传统认知——世上最大恶,恰是不违法的恶。而正义的人所做的行为,恰恰是里面从法律意义来说唯一可以被称之为“罪”的东西

  从这个观点来看,《黑暗骑士》中的蝙蝠侠的结局也符合这一点。两者的共同点在于,为了捍卫正义牺牲自己

  阿婆不愧阿婆,上了最好的壹课

  永远的波洛。

  在此,向这位名垂千古的名侦探致敬。

  《帷幕》读后感(二):落幕

  波洛作为阿加莎手下经典的侦探,阿加莎老了,波洛也老了,写下这最后的案件,算是对着经典的完结吧。

  后期的阿加莎作为一个小说大家,写起来确实是游刃有余,无论在行文构造,人物刻画,也在文中中端的章节添加了更多的人物的动作表情环境变化描写,通过插叙倒叙简介一些人物背景,不像前期只有无尽的对白使人乏味。当然还是阿加莎的侦探小说的特点,把所有线索都告诉给读者,让读者去思考判断不同的是,以往大多以波洛的视角去破案,这次是以搭档黑斯廷斯的视角去破案,我的判断不由得也跟着跑偏了。最后还是没搞明白是什么回事,波洛竟然死了?诺顿的自杀是什么回事? 最后一章还是由死去的波洛通过信件解释一切。

  阿加莎较东野圭吾手下的侦探不同的在于,同样是坚守正义 ,东野圭吾的侦探汤川更坚守法律,阿加莎的波洛更人性,所以《东方快车》他给出大家两个推理结果。 法律是对恶与善的判定,人心也可以判定恶与善。波洛更坚守的是心的正义和善良的信仰和理念,而不单单是文纸上的法律法规。波洛很厌恶谋杀,一身都在和犯谋杀罪的人做斗争。正如他所言:这很离奇--而且可笑--同时也很可怖!我这个不赞成谋杀的人--我这个珍视人类生命的人--却以谋杀罪结束了我的生涯。心中的善恶理念容不得这样一个犯罪分子逍遥法外,他想阻止犯罪,唯一可行的确实自己去犯罪,最后他也以自己的生命为自己的犯罪作为代价

  最后一章的波洛的自白,写的真是太好了,把波洛这个一生做了个总结,一生都为捉捕罪犯的侦探,最后一次的案件以与罪犯同归于尽方式结束了这一生。阿加莎不愧为侦探小说的旗帜,写了各种侦探小说的经典模式,这本《落幕》也算是经典了吧,用话语干扰引导别人犯罪的罪犯,让大侦探明知罪犯是谁,却没有任何证据。波洛死了,大侦探波洛不存在了,看了这么多波洛的小说难免有些伤感

  《帷幕》读后感(三):只是一些感受

  题外话:之前是看剧的,因为是最后一集,并且已被剧透波洛要去世,所以怀着极度不舍甚至有些悲痛心情去看的,同时这个剧和其他演员塑造的都相当成功,可以说这个剧陪伴了自己相当长的时间,每当那熟悉主题曲想起,波洛和他的伙伴们就像老朋友一样出现,非常亲切。走到剧终,一时有些不能接受,而这些复杂情绪占据了主导,以至于忽略了这个案件本身。

  这次回头看原著大概是两三年以后了,基本已经抛开了那些情绪。

  单纯来看这个案件,真的非常高明,阿婆制造了真正意义的完美谋杀,罪犯事实上是个心理高手,却在愚弄善良人们,利用善良、正义、单纯去引发了冲动邪恶,比借刀杀人更智慧,法律意义上,X根本是无罪的,他就是一个引导者,而如果没有他的肆意诱导,那些谋杀也是不会发生的。对于这样一个置身事外的罪犯,阿婆采用了读者无法想象手段去制裁他,同时也牺牲了波洛,对读者来说不免有些残酷

  然而就整部小说来说,无论从整体细节,案件设计精妙滴水不漏,同时人性格刻画鲜明,即使不了解这个系列的读者,也可以一下感知到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黑斯廷斯让人又好气又好笑)。

  阿婆真的无愧于侦探小说女王称号

  大侦探波洛系列,之前全部看的是剧,这次打算返回看原著了。

  《帷幕》读后感(四):你依然是大侦探波洛

  大概七八年前开始读阿加莎奶奶的书,最熟悉的就是这位比利时警长了,完全没有想到波洛以这种方式完成最后一次破案,并告别自己的生命。大概是以一种矛盾的心情表达对他的敬意吧。斯泰尔斯庄园一直笼罩着诡异氛围,从本书的开篇一直到最后,作者在此书中营造的氛围是在其他书中少见的,紧张思索、矛盾、对抗、阴森等种种氛围,读的时候都会有毛骨悚然的感觉,阿加莎奶奶真是厉害。最后波洛在遗信中展示逻辑,给了我们一个回顾全文的契机,他让我们明白,原来居然是这样,原来“凶手”这么多,原来差一点死了这么多人,原来作案的方式是这样的,原来波洛也杀人!所以啊,这本书真的是比《罗杰疑案》还要精彩很多,随喜赞叹。

  《帷幕》读后感(五):无法消退你大侦探的光辉

  这是一个最后的故事,离别的故事,波洛和黑斯廷斯的离别,大侦探的离别,天下不是没有不散的宴席吗?看到波洛对黑斯廷斯说的最后一句话“老朋友啊”,有点想哭,这一句老朋友,是多少年来的积淀?是一起经历过多少腥风血雨才能说得出来?现代人交朋友速度太快,好像很快就可以和一个人打成一片,觉得好像认识了很多年,但是并没有,好像认识了很多年,并不是认识了很多年。我们觉得的一见如故,其实也是如,并不是故,并不能代替故。这个老朋友,是要陪你经历过很多事,才能达到的称呼,经历过快乐、悲伤、更多的是平淡,然后经过时间的洗礼,才会成为你的老朋友。这不是一个速成的快餐,这种感情不是一见如故可以替代的。继续说这本书,真的很伤感。在一个衰败的庄园,聚集着一群不如意的人,尤其是衰老的波洛和黑斯廷斯。曾经的大侦探,那么指点江山,总是万众的主角,一切罪案在他面前都那么渺小。而现在他似乎只是幕后一个人,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也只是偶尔轮椅出来走动, 而多数是在描写其他人的生活。而这里的人物确实是生动丰富的。如同所有阿婆的故事一样,我没有猜到凶手。虽然我认为推理悬疑小说,猜凶手是很大的乐趣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不是猜出了谁是凶手。而是整个故事,是怎样发展的,这些人的生活又是怎样的。

  这个小说的凶手很有意思,在阿婆那里,已经写出一个这样先进的凶手,通过暗示来杀人的,感觉这是现代题材流行元素,但是阿婆早就创作出了这样一个人。她真的是很有思想,很有创新性。一个X,一个潜伏的凶手,5件命案的关联。这样的凶手无疑是可怕的,他们看上去是那么的无害,正如波洛说的“讨人喜欢又被轻视的人”。这样一个人在你的周围,那么的默默无闻,不起眼,就像是路人甲一样,你完全不会在意到,也不会觉得危险,而这种看上去没有危险但实际上邪恶无比的人,其实才是最危险的。诺顿,一个害羞内向的喜欢看鸟的年轻人, 看上去是一个多么平凡的人,连说起心上人都会害羞,说话的时候,那样笨拙,总是考虑到别人的感受,他确实是一个的普通的人,即使是内向点,也没有什么大不了,不外乎是不是一个舞台中央闪耀的人,就是一个平凡的人。而他,却是这么的邪恶,他用暗示, 言语来操纵别人,他利用了人的特点,他太了解该如何利用别人。其实,操纵别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得多了解别人的内心,性格,甚至所有的一切, 还要有恰当的引导,才能挑起人心中的黑暗面。他是大师。之前波洛说的X犯下的5个案件中,我初步看上去,也没有什么显眼的。时间地点人物背景关系都不一样,这怎么会是有关联的事件呢?人都是从表面来看问题显而易见要素,我想,世界之大,也许真的有这种看上去毫无关联,其实是有关联的案件吧,现实中也有诺顿一样的操纵大师吧。而波洛看出来这里面的联系,是明显受害者。这不是嫁祸,而是真的选好了受害者, 再去操作他们,这是黑暗而高明的手法。有时候,优点也是可以利用的缺陷,比如黑斯廷斯的正直,爱和责任

  波洛让黑斯廷斯来, 并且不告诉他x的身份,让我一度也以为,难道凶手其实是她女儿?其实,正如波洛所说,黑斯廷斯忽略了这么多提示,到最后都没有发现凶手是因为他,那是”因为他本性太过美好,太容易轻信他人了。真是始终如一太善良“。这样的人,怎么能看到一个“害羞而单纯”年轻人,其实是恶魔?当波洛死后,我真的以为黑斯廷斯会发现真相的,但是他并没有作为帷幕接开的破解者,最后还是由波洛的信件来解开一切的秘密。这样也是高明的安排,毕竟黑斯廷斯是不应该发现真相的,因为他太相信波洛了。而大侦探到最后还是应该来亲手破解谜团,指出真相的。

  阿婆真的是勇敢,让大侦探波洛来做一个凶手,这在任何道德的论题上都会受到质疑,但是她敢于这样写。诺顿这样的人,邪恶地操纵别人,虽然没有直接犯罪,但是也是有很大罪恶的。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这是自己的事,自己要受到教唆,挑拨, 自己不能控制自己,怎么能把责任推卸给别人呢?对,自己受到操纵是有责任的,但是这样邪恶地去操纵别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也绝对可以称得上凶手。诺顿,犯下这么多罪恶,这样邪恶的人,在法律上却制裁不了他。连证据都没有,他只是一个无关的人,只是说了几句话而已。他就这样能够轻易地躲开法律的制裁。而波洛制裁了他。这个真的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选择,让波洛来做凶手,那可是一生正直,破获罪案无数的侦探,正义的化身。我想,阿婆是接受这种观点的,法律是制裁不了所有凶手的,而波洛的行为是合理的。波洛就快死了,他清楚地知道,法律不能制裁诺顿,而诺顿会继续犯案,而在他生命快要终结的时候,自己去杀了他,也制止了以后可能发生的罪恶。当他们来的时候,波洛就是知道谁是X了,他当时就是想抓住他,来制裁他的,阻止他将要犯下的罪行。但是,他没有办法,阻止到诺顿,诺顿还是利用人性,去杀了人。而最后,他不得不杀了诺顿。其实,波洛不想这样杀人的,正如他所说 “尽管如此,我的朋友,我还是不愿杀人。我明白自己必须做的事——但我下不了手。我就像哈姆雷特——不断将那个行恶之日延后……于是对方先出手了——也就有了勒特雷尔太太遇袭。”

  而这几句显然是波洛的心声,能够明白波洛为什么要这样做“是的,我的朋友——的确很奇怪——很可笑——也很可怕!反对杀人的我——珍视生命的我——以杀人结束了我的职业生涯。也许是因为我太过自以为正义,太过重视公道,以至于我不得不面对这样可怕的两难抉择。因为,黑斯廷斯,这件事有两面。我人生使命就是拯救无辜——阻止罪行——而这次,我只能以这样的方式来实现这样的目标!要知道,法律无法制裁X。他是安全的。我想不出任何其他方式可以击败他。”

  “是的,我必须行动了。我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这让我高兴。因为杀人最糟糕后果,黑斯廷斯,就是它对杀人者本身的影响。我,赫尔克里·波洛,或许坚信自己肩负着对抗各种死亡的神圣使命……但幸运的是,时间不允许我那样做了。结局很快就会到来。我担心诺顿的诡计会在一个我们都真心爱着的人身上得逞”

  波洛还是调皮有趣,最后也想和黑斯廷斯玩个游戏,给他取胜的机会,给了他很多提示。波洛也是善良的, 让黑斯廷斯带着这封信去找护士,“因为那样的一个女人,仍然年轻,仍有魅力,不应该因为相信自己生来不幸而拒绝生活”

  波洛,即使是凶手,也无法消退你大侦探的光辉,即使一点点。

  这本书真的很丰富,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很多人物和细节都值得思考。

  “犯罪艺术的最高境界。甚至不需要任何直接的表示。他总是制止他人的暴力行为,装作惊恐地挑起人们心中并不存在的猜忌”

  “每个人都是潜在的杀人犯。每个人心中都会时不时地生出杀人的意愿——虽然不是杀人的意志”

  “我们所有人都有杀人的潜质。而X的手段就是这样,他并不直接挑起你杀人的欲望,而是击毁你抵制杀人行为的意志。这是一种经过多年实践不断完善的技巧。X知道用哪个字、哪个词、甚至哪个声调可以成功地对他人的弱点施加压力。这是可行的。他这种手段让受害者根本没有察觉。他用的不是催眠术——催眠术不可能成功。这是一种更为阴险、更为致命的技巧。他利用人类内心的力量去拉大裂缝,而不是修补伤痕。这种技巧调动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并使之与人心中最卑劣的部分为伍。”

  《帷幕》读后感(六):就算是晚节不保

  在故事的一开始波洛就向黑斯廷斯讲述了五个发生在不同地方彼此毫无关系凶手都坦诚认罪的杀人案,但是这五个案件中却都和某个人(姑且称他为X)有关。在这几个案子里,X显然没有任何要杀掉受害者的动机。但是认定其为巧合又不让人信服。波洛把这个情况告诉给了黑斯廷斯,接着又说凶手就是目前斯泰菲尔斯庄园目前的住客之一。

  这是小说第二章的内容。当时读到这一块,非常不喜欢作者这样的写法。在案件发生之前关于凶手身份的其他线索就像是额外的提示一样。之前看《控方证人》的时候,很幸运没有提前被剧透,但是看到有一个女的向律师提供对女证人不利的线索时,觉得依靠一个完全在故事之外的人提供扭转局势的有利证据太低劣。但坚持看到电影最后十分钟就会觉得故事安排得很巧妙。好的故事不会有什么偶然事件。

  就《帷幕》来说,前面的五个案件的交代,包括黑斯廷斯总是时不时地会感觉到有恐怖的氛围,这些都是为了结尾揭露凶手作案动机和作案手段做铺垫。

  有意思的是,离开行动不便的波洛单独行动的黑斯廷斯虽然直觉很准确,却也免不了受到凶手的干扰。一方面黑斯廷斯得到波洛的暗示与客人交谈时总是在判断凶手有可能是哪个人,另一方面他的年轻的女儿的恋爱故事也让他这个做老爸的很挂念。因为担心女儿被坏小子占了便宜,出于愤怒难免有冲动的行为,这些都被凶手和波洛看在眼里。本案的凶手是个善于掩饰善于说谎也善于推波助澜的人。惨剧发生时,当事人自己是惊讶的,的确是他自己动手,然而动手的行为却未必出于本意,未必处心积虑,未必是非如此鱼死网破不可。用小说里面的话说:“每个人都是潜在的杀人犯。每个人心中都会时不时地生出杀人的意愿——虽然不是杀人的意志。”

  法律上对犯罪的界定只认定事实,而并没有足够的仔细去追究一个惨案最开始的动机以及最有决定性的细节。动手杀人者是犯罪者,使得这个案件从不可能发生到一定会发生的那个作用者是没有人会追究的。但是如此用心险恶的人存活于世却只会危害更多的人。年纪大的波洛不愿意事情是如此。

  侦探不应该杀人不同于人不应该杀人。后者是道德要求,前者是读者对侦探小说的期待。侦探不应该杀人,侦探的助手也不应该对侦探不真诚。然而当凶手的伪装被揭穿之后穷凶极恶打算劫持人质此时侦探出手杀死他这种读者可以接受。总之从侦探小说的角度来看,把案件解答说清楚之后,侦探的角色也就完成了。至于亲自动手杀死凶手,好吧,法律之外谁也不允许成为一个处决者的角色。法律不承认是侦探杀死了凶手,只认定是杀人案。

  这里我想到了《绿里奇迹》里面的黑人大个子,他有某种治愈力量一类的魔法。狱卒当中有一个很坏的家伙,大个子用他的魔法让那个坏狱卒开枪杀死了一个邪恶囚犯之后又让其吞枪自尽。恶本身似乎并非可以以后果来看。杀死了一个人未必比欺骗或者辱骂更加罪恶。在法律无能为力之时,要么是如《绿里奇迹》或者《死神的浮力》这样求助于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或者期望存在一种基于巧合与偶然的善恶终有报的可能性。要不然就如侦探波洛一样就算是晚节不保,也不能让坏人一直嚣张下去。

  最后想说,这个案子表面上是波洛和凶手之间的较量,也可以看成是波洛和搭档黑斯廷斯之间的较量。黑斯廷斯这次又没有看出来谁是凶手。波洛最后在给他的信中写到:“但是让我向你说明:我的朋友,你应该轻而易举地找到真相的。我已经给你留下了一切你需要的提示。如果你像以前的每次一样,还是没有发现真相,那是因为你的本性太过美好,太容易轻信他人了。真是始终如一。”

  《帷幕》读后感(七):阿加莎克里斯蒂完成了柯南道尔的未竟大业

  首先我说明一下,福尔摩斯是我看的最早的一部侦探小说,也是我早期最喜欢的一部。我很尊敬柯南道尔及他的书迷们,有些言论仅为调侃,请不要太当真。

  柯南道尔作为维多利亚女王的效忠者,创作过大量政治诗,他的文笔还是不错的,大量的环境描写烘托了气氛,福尔摩斯的形象也是难以磨灭。但他有几个致命的弱点:结构拖沓,节奏忽慢忽快,次要人物塑造不够,哲理性不够强。

  首先说结构。血字的研究和恐怖之谷真的看到我吐血。小说完全分裂成两块:前半部分写破案,后半部分写动机。关键是有的时候动机写的比破案过程还长。于是血字的研究作者花了大量的时间跟我们讲了一个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恐怖之谷讲了一个黑帮故事。我晕,我要想看这些我来看侦探小说干嘛?我去看简奥斯汀和教父不就好了么?我来看侦探小说干嘛?相比之下阿婆的小说在这方面就好多了。首先波罗在破案过程中是很少说废话的,可以说他的每一句玩笑都是为了破案服务,风景描写的恰到好处,起调剂作用,有的时候借景抒情画龙点睛。但不会让人打瞌睡,不超过五十字但是在烘托气氛方面也取到了相当不错的效果,而且文笔更加简洁有力,也很优美,没有渲染暴力和恶行,主要都是毒杀和枪杀,没什么血,也没有色情描写。其次阿婆的小说虽然都是长篇。但可以讲都是一气呵成,并且有大量的伏笔和悬念,整体性强,看的时候绝不会打瞌睡,语言简明扼要。

  然后说节奏。福尔摩斯有的时候会跟涉案人员说上一大堆对话,还有一大堆冗长的环境描写,看的读者昏昏欲睡,有时候又要和罪犯搏斗,突然很紧张,读者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打完了······相对而言,阿婆是不会这样的。波罗是个慢性子,因此从不和歹徒格斗,但是节奏把握的非常好,层层递进,扣人心弦。在调查的过程中波罗会透露一些细节和推测,带动所用人一起思考,设下悬念,而不是像福尔摩斯那样看脚印却不告诉我们他看到了些啥,干着急。

  第三就是人物问题。柯南道尔塑造的最闪耀的角色就是福尔摩斯,然后还有啥?有人说还有花生啊?好,你跟我讲讲华生的性格特点是什么?好吧,所有人都懵了。华生很忠诚的陪伴着福尔摩斯,然后呢?没有私心,没有个人的观点。但阿婆塑造的黑斯廷斯,在帷幕中就可以看到他有自己的想法,为了女儿他不惜去杀人,他被仇恨冲昏头脑,他会怀念自己美丽可爱的亡妻,想起她就流眼泪······他有自己的猜测和判断,和波罗互相嘲讽,开着玩笑,当他看到波洛的老态时,又是如此悲伤,往事浮上心头······他带动读者们一起快乐,悲伤,忧愁,愤怒,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一个平面化的人物。对柯南道尔来说,他笔下的女性都是圣母白莲花,个个都像花生的妻子一样美丽贤淑,女性几乎不担当反面角色。但阿婆不是这样的。她是结果两次婚的女人,看惯了大场面大变故,看透了形形色色的世人。她塑造的富兰克林太太,美丽娇弱,为了吸引丈夫的注意整夜整夜不睡,把自己弄得虚弱不堪,有为自己的粗心愚笨感到自豪,这些复杂而矛盾的角色才是真实有力的。还有肮脏悲惨的杂货店女老板,过分美丽而遭受猜忌的的秘书,大胆叛逆的朱迪斯·····阿婆向我们展示了世间百态,人情冷暖。

  最后说哲理性。也许是柯南道尔受骑士精神影响太大,他的作品充满着浓浓的惩恶扬善的意味,除此之外就缺乏别的主题了。但阿婆不是这样。她的每本书都是风格各异,在人物对白和心理描写中穿插着绝妙的对人性的讽刺。比如说富兰克林太太生病时受到大家的万千宠爱,后来又有一个女人受伤了,大家都去关注她了,于是弗兰克李太太十分失落,因为她的“”“首席病人”的位置被霸占了····可以说把女人的微妙心理描写的惟妙惟肖。还有尼罗河上的惨案,结尾时菠萝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女人最想要的只是男人爱她”,可谓本书画龙点睛之笔。阿婆同时还研究犯罪心理学,她的书中大量对人们心理的分析,对人性的窥探,对善与恶真正标准的质疑可以说让作品的思想水平已经远远超过那些以情节为濠头的侦探小说。

  柯南道尔是伟大的,他为侦探小说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最经典的模式,阿婆这个天才深受他的影响,将侦探小说发展成熟,推向了无法超越的顶峰。两个人不存在谁高谁低,只是谁先谁后的问题。没有前者的摸索也就没有后者的辉煌。

  《帷幕》读后感(八):当你老了

  阿加莎的书在大学时期读得很多,但是也忘得差不多。我其实对波罗这个侦探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情,大概他既不帅也不年轻,没有言情戏,同时还有一堆疑似处女座的癖好。

  我看侦探小说一向都很混乱,像波罗、福尔摩斯、汤川这类系列小说,从来不按顺序。所以推理小说里的侦探在我看来就是柯南一样永恒的存在,除非像福尔摩斯那样突然死亡(不过后来柯南道尔不堪读者的谴责又复活了夏洛克)。而《帷幕》这部小说,真真切切让我感觉到怅然若失。波罗,一个曾经聪明绝顶、思维缜密、意气风发、及其注重自己外表的人,如果他像夏洛克一样在跟反派的搏斗中同归于尽,倒也不是件无法接受的事,但是你眼睁睁看着这样一个曾经光芒万丈的人逐渐变得行动不便、备受病痛折磨、敏锐的感官一个个失去作用、甚至连脑中的推理都无力说出来的时候,心里多少会觉得难过,即使你并不对他感冒。

  作为系列小说侦探的谢幕之案,故事要设计得足够惊艳和深刻才能担当得起“大侦探波罗的最后一案”的名号。而本书也做到了这一点。阿加莎不愧为“诡计之王”,本书的凶手把人性运用得淋漓尽致,而行将就木的波罗选择了最壮烈的方式揭发了凶手(不方便剧透)。最让我吃惊的是波罗竟然表达了他对犯罪和罪犯的态度。其实近几年看的推理小说中很少很少有人做到这一点,日本推理重在诡计和解密,欧美古典推理重在逻辑,毕竟这些是推理小说中最重要的东西,而对于人性的拷问和作者的三观,往往都是体现在案情的设计上,好久都没有见过侦探本人对于案件的深层思考(在这里有必要表扬一下《少年包青天》)。在《帷幕》和《东方快车谋杀案》中,波罗最终揭露凶手时的两次举动实在让人意外,当然他的做法也是我们一群吃瓜群众的想法,对和错,波罗心中自有判断。从这一点看,阿加莎通过波罗表达出来的三观倒是很符合我们中国古典的三观。

  总之,就冲着扉页上“大侦探波罗的最后一案”几个字,本书绝对值得一看。

  《帷幕》读后感(九):“那些都是美好的时光”

  “’Mon ami Hastings(亲爱的朋友)!’这是我刚离开波洛房间时,他对我说的话。而那也是我听到的他的最后的遗言。”

  这是赫尔克里•波洛在黑斯廷斯回忆中的最后一幕。于是,我们看到了在《帷幕》第十七章,一个给设计了体面的道别,为自己终身热爱的事业降下帷幕的伟大的年迈侦探的人生落幕。 即使在英文原著标题中就明确写明“波洛的最后一案”,或是前文已经对步入风烛残年的波洛做了各方面描写的铺垫,波洛的离开依旧是让人陷入沉默而不自觉停下迫不及待往下翻的动作。不可思议又理所应当,但是还是让人无限伤感。大概这也是阿婆不忍心在给波洛安排好结局后立刻出版的原因吧。

  年老的波洛是怎样的呢? “在我看来,人世间最悲哀的事莫过于老之将至”这是黑斯廷斯在重隔多年后再次来到斯泰尔斯庄园——他第一次见到波洛的地方,后直面老伙计波洛年迈状态后的感伤。那个骄傲于自己缜密的推理,对自己外表的体面十分看中,把“小小的灰色脑细胞”挂在嘴上,热爱探究人性,有时有点神神叨叨的小个子侦探也逃不过时间的侵蚀,他变得因“关节炎难于行走,只好靠轮椅来四下走动”“一度丰满的身躯萎缩了,如今变成了个瘦弱的小矮子”“脸上遍布皱纹”即使“头发依旧黑黝黝的,油光闪亮”也是靠蹩脚的染发技术(后自称是假发)勉强地遮盖把体面作为头等大事的比利时侦探活力不在的残忍事实。只有那双眼睛,依旧机敏,依旧锐利,灼灼有光,且因为充满感情而显得温柔许多。是啊,那个遇到案件时眼中会放出绿光,精力四射地四处寻找线索的比利时侦探老了。万幸的是啊,在驶向人生尽头的列车上,他完成了最后一次与挚友的会面,解决了最后一个不是那么寻常的案件。当波洛手越过救命药丸而是抓住放在床头的十字架请求“主的宽恕”后阖上眼睛时,正义的石碑再次立起,阿婆“谁都可能是凶手”的意志再次也是最终贯彻的体现。 坦诚讲,在波洛系列中《帷幕》在悬疑性方面的确不是最为突出的一本。这么说也许不太妥当,但与《东方快车谋杀案》中带有宗教意味的集体犯罪真相揭晓时带来的冲击,与《罗杰疑案》中满篇都是细致线索和多部分支线交缠带来的惊叹相比,《帷幕》真相的揭晓几乎都来自于波洛个人按照经验的犯罪心理判断,大大地放大心理学在凶手行为上的影响力,这样的解案方式让《帷幕》有了其独特之处。这也直接导致少数读者对本书吐槽不断:“有点扯”、“强行结案”、“没有像波洛系列的其他作品中有各种证据佐证后得出真相的有说服力……” 但作为波洛系列的完结之作,《帷幕》更为突出的是其对波洛善良而又骄傲的本性、坚持正义与公正裁决的执着和与黑斯廷斯之间令人感动的真切情谊的细致描写。 很明显的,《帷幕》案件处理方式与《东方快车谋杀案》有相通之处:同样是出于对正义的坚决贯彻。在暴风雪后的列车上“不因任何原因违背法律”的波洛放过了“规则之外”的既是代表着“审判法庭”又是 “凶手”十二个“受害者”;在斯泰尔斯旅馆,忠实的天主教徒波洛扣下了正对着“法律之外”的诺顿额头的手枪的扳机。当内心追捕罪犯伸张正义的执着面对“正义的伸张是否只能局限在模糊的规则之内”这样的难题时,波洛骄傲地给出他的答案,转身却谦卑地低下头祈求主的饶恕。“然而现在我像一个孩子一样,站在这里,我不知道……” 骄傲如他,面对着人生最后灵魂剖析,他也会无措如幼童,只能抓着十字架往前走入未知。这样的设定使那个圆脑袋的侦探的矛盾内心在读者面前暴露无遗,丰满的人物个性就这样一点一滴达到圆满。

  我来决定我的离去方式,而我的朋友,请你来拉下帷幕,昭告结局。

  “可是,我亲爱的黑斯廷斯——谋杀!这不是一个适合你的字眼”波洛可谓是比亚瑟•黑斯廷斯更了解他这个老朋友的人。黑斯廷斯作为与一直以来理性的代表波洛的对立面,他对一切的人和事都有强烈的情感。饱满亲切的人物性格和唯一人生挚友的身份使黑斯廷斯作为波洛的最后一案的叙述人最为合理。“你的天性过于美好”波洛在最后的信件中把对老友的高度赞扬和真切情谊凝聚在了这短短的一句话中,“我们不会再联手出击了,我的朋友。我们的第一次联手出击在这里,最后一次也在这里。那些都是美好的时光。” 我相信,在那些时光里,以波洛为代表的追求真相的人们始终追求正义,内心火热,永不老去。而这样的时代,永不落下帷幕。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最要紧的是,我们首先应该善良,其次要诚实,再次是以后永远不要相互遗忘”。我不会遗忘,那些都是美好的时光里,圆滚滚的小个子侦探和他的好友永远在探寻真相的道路上,永远真诚,永远正义,永远善良。相信那个带着胡子的小个子侦探若听说这句话,一定会点着脑袋并补充——有时也许需要“小小的灰色脑细胞”的帮助。

  再见了,赫尔克里•波洛先生。

  《帷幕》读后感(十):完美犯罪和人性之恶

  说来真是惭愧,阿加莎·克里斯蒂,之前竟然从来没有看过这位大名鼎鼎的推理女王的作品,包括耳熟能详的《无人生还》、《尼罗河上的惨案》、《东方快车谋杀案》。这本《帷幕》还是看到豆瓣的推荐才入手的。书海无涯,感觉说”我爱看书“这话越来越没有底气了。

  看《帷幕》的最后几页,和看《嫌疑犯X的献身》的结尾时类似,得逐字逐句,很慢地看,很用力地看,因为结局那寥寥几页所爆发出的力量,是如此强大,需要以缓慢的速度,才能让思维和情绪跟上节奏。《嫌疑犯》的力量,是X对女主的,纯粹而疯狂到极致的爱,所带来的冲击,为她驱寒,不惜自燃的火焰,惨烈而短暂;《帷幕》的力量,是完美犯罪的精妙手法,和伦理道德的纠结选择,所带来的震撼,为享受杀人的乐趣,不惜将人人拖入地狱,黑暗而深邃。

  写推理类书评,基本原则是不剧透。以下,凡涉及剧透部分将自动马赛克。推理并非追求解出谜底的快感,或秀智商的优越,其他类型的书也一样,并非知识的灌输,或对作者意图的揣度,个人感觉,每一本书,都应该是一把开启思考之门的钥匙,把思维带向更广阔的天地,享受一望无际的快感。

  1)完美犯罪…简易版“十二宫杀手”

  柯南和金田一里,各种匪夷所思的谜局,最终都逃不过主角的火眼金睛,可以说,只要是能被破的案,都算不上完美。之前理解的完美犯罪的模式,是犯罪手法异常精妙,毫无破绽,无人能参破其中奥秘,而女王此书,颠覆了我对此的认识,原来还有这样更完美的手法(此处隐去xx字)。由此展开联想,如果完美犯罪的标准是可以逃脱法律的制裁,是否存在这样化繁为简的模式:没有谜局,无需技巧,如果犯罪的对象是随机的,无动机、无关联可循,无目击者,也没有朝阳区群众的举报,这样的案件,如何侦破?十二宫杀手,至今无解。而一个“简易版”的十二宫杀手,如果省略掉智商碾压挑逗警察的桥段,名侦探们该如何下手?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强的逻辑推理能力,也会在无处下手的尴尬面前束手无策。完美犯罪竟然还可以如此简单的方式达成,细思极恐。烂尾悬案千千万万,都尘封在公安局刑警队档案上堆积的厚厚灰尘里…

  2)人性之恶…“每个人都是潜在的杀人犯”

  有些事情,似乎会被人的思维定式自动屏蔽,突然被提起时,第一感肯定是好荒谬,但细细一想,又会惊恐地发现,天啊,似乎真的是这么回事…“每个人都是潜在的杀人犯”,女王的这句话,就是这种类型的事情。如果有人对我这么说,我肯定会回敬一句你丫有病。可骂完之后冷静一想,便会觉得背脊发凉。网络上,随便逛逛,微博、论坛、新闻,只要是有评论的地方,随处可见的是“X死你”,且有各种X法。现实生活中,不管是“动口不动手”的江南式骂战,还是“能动手解决的何必动手”的东北式肉搏,在战斗升级时,是否都会neng死对方的冲动?碰到小偷了,会想往“死”里打;遇到仇人了,会想往“死”里整;对不顺眼的人,恨不得让其从世界上消失…凡此种种狠念,固然会在念头刚起的时候,被基本的人性和理性所抑制,但不得不承认,这样的念头,大多数人,或早或晚,或强烈或微弱,都曾经历过。冲动大于理智,法律观念薄弱的人,自然就蜕变成杀人犯。而那些普通的人,在他们情绪低落时,精神脆弱时,有某种外界的力量,挑逗、迷惑、放大他们的心魔,带上伪装正义的面具,将他们往恶魔的方向引导,结果会如何?

  最近解禁的“海上轮船杀人案”,和过去二十年反复提起,但至今无解的“96南大碎尸案”,仅仅揭开无数尘封大案的冰山一角,就足以对人世间的黑暗,感到不寒而栗。也许,普通人和杀人犯之间,也许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泾渭分明。这一点,我们本能地不敢去想,也不愿去想。可是,不去触碰,也并不能击碎黑暗,“你若光明,该黑暗的还是黑暗。”直面真相,勇敢地面对黑暗,或许才是走向光明的必经之路。

  3)道德选择…无解的纠结

  “当你发现法律对罪犯无能为力的时候,你是否可以代替法律对罪犯进行惩罚?”法制和道德的冲突,艰深的难题。

  这里不展开,但想到另一个相似的问题,是奇葩说里某一集的辩题:“贾玲该不该死?”之前听到过类型的经典道德选择题:“如果火车继续开,全车的小朋友都会死,如果你改变火车行进方向,有一位小朋友会死,在驾驶室的你该怎么做?”

  这样的题目,绝非简单的是非对错判断,而是个需要层层盘剥,深入思考的哲学难题。

  再想开去,三体2里的黑暗战役,蓝色空间和青铜时代对终极规律和量子号的攻击。当地球的背景拓展到太空时,选择的考量,是否会发生异变?

  更进一步,“黑暗森林”定理所依托的第一条公理:“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公理本身,是否真的在宇宙的范围内普适?

  以上,是一个层层深入的难题链,我不敢妄谈答案。在有能力好好聊这些问题前,我需要更多的知识,和更强的思辨能力。这些,也恰恰是阅读的动力和乐趣所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帷幕》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