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如何看一幅画Ⅱ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如何看一幅画Ⅱ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6-15 21:4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如何看一幅画Ⅱ读后感精选10篇

  《如何看一幅画Ⅱ》是一本由[法]弗朗索瓦芭布·高尔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2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如何看一幅画Ⅱ》读后感(一):诗意地解码

  在勃鲁盖尔的《天堂》中,草木丰盛动物成双成对出现。丰沛的内容充斥了画面,令人欣喜细节让人迷失。高尔说,“自然只管尽力繁衍、扩张,它的活力无可阻挡。天堂尚未面对理性挑战。”“动物们还不知道它们算是野生的。……还没有人类为它们分配角色世界还不知道为了什么原因存在,没有美德,因为也没有邪恶。”这是高尔对《天堂》的解读。这位法国艺术教授,精选了从15世纪到21世纪的68幅世界名画,选择自然界事物和人造物各10件,带领读者进入一场颇具诗意的解码旅程,从太阳月亮,到玫瑰,从书、十字架,到灯和蜡烛,每一个物件,都是隐藏了人类历史文化信息密码画家用这些惯常的事物来设下无声的谜语,而高尔,教我们如何去发现谜底

  这真是一本优美随笔集。她讲到鱼。在《耶稣与马大和马利亚在一起》这幅画中,我们也许会忽略掉这条鱼。然而,她指给我们看了,像在讲一个悬疑故事:“所有的食物都打开了,将会有一顿大餐。画面中各种食物挤在一起,肉、猎物蔬菜都要溢出画面了,都在等待烹饪。马大的心就像这幅画一样,满心想着这顿即将烹饪的大餐。马利亚应该要帮他,但没有,她跪在那里聆听,似乎这个时候就应该这么做。鱼在哪里?她记不清了。”如果读者不知道鱼是四旬斋的象征,将错过一些东西。读者也许该知道,耶稣,是人类的渔夫。鱼,曾经是给十二门徒的食物,是活生生的神迹。在每一章的结尾,高尔都阐述了各种细节在西方文化中的象征意义。譬如一只猫,可以让她从古埃及崇拜讲到波德莱尔的诗歌

  在一幅打开的画面前,如果只看到色彩,构图,形象,读者也许只能说出“好看”或者“不好看”来,而如果领悟了事物的各种秘密,譬如太阳同时意味生命和死亡,一只白鸽意味着圣灵,也许感受完全不同。当然,这本书的作者并不是用画面来给人类文明史上的各种符号做注脚,而是恰好有这些画面,恰好有那些细节,她便像个导游似的指给我们看了。

  当然,有什么是比感受更重要的呢?所以,她撇开了各种绘画技巧和流派的术语,她首先向我们呈现的是她眼里看到的一切,也许会和我们不同,但这有什么要紧,她只是指出通往真相的其中一条路罢了。读者可以放心大胆地去相信自己的感受了。而那些充满了神秘气息的诗意的隐喻,像一条路上的路标,在向我们无声地诉说

  我们的世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画面,我们被细节与符号所包围。我们要知道,所见之物,不仅仅是所见之物,它们身上承载了许多别的信息,它们是各种象征和密码,作者告诉我们,看一幅画,最重要的是,穿透画面,看到背后的东西。“最重要的在于——理解画家,理解他身处众多象征符号之中,是如何将它们融为一个自然的整体。”

  做一个细致观察者,诗意的解密者,从看一幅画到看这个世界,都是一种有趣尝试

  《如何看一幅画Ⅱ》读后感(二):一花一草都有心事一点一滴皆是文章

  审美不是本能,审丑才是本能。如果这世上真的有美存在,那么我们需要能够发现它。

  曾几何时,我对所谓的名画嗤之以鼻,比如梵高那副著名向日葵,当然这其中大概有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缘故。而后随着年龄增长,又觉得名画自有其生命力,心中觉得好,嘴上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大概绘画作品与受众本身总是隔着一层厚厚的面纱,若无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艺术修养普通人难以接近面纱背后的真相。于是我很高兴能有这样一本书,将那些绘画作品中常见的符号及其背后的象征意义揭示出来,给我这样的普通人一个机会,得以窥探作品背后那些用心良苦暗示和隐喻。多年前,在那个气功横行的时代,我们曾经无比期待着科普;而现在,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我想我们开始需要“艺普”。

  在本书中,作者弗朗索瓦丝.芭布-高尔(Françoise Barbe-Gall)选取了15世纪到21世纪的68幅世界名画,抛去构图、色调、技巧、质感等等专业角度不谈,而是从中提取出10个自然事物和10件人造物品解释这些符号背后的象征意义,引导读者从这些符号中解读出爱、忠诚、对永生的希望、守信背叛。这样一种尝试在我看来尤为敬佩,某种程度类似字幕组,都是将一种语言(我想绘画也是一门艺术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普通大众都能理解的通俗文字)。正如书中所说:每一幅图像都有自己的色彩和色调,但中心意思不会变。如何看一幅画,其实就是做一份阅读理解。

  在看本书的过程中,我常常会忍不住和我们的国画对比,因为符号的象征意义是建立在文化基础之上的,同样的符号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代表不同的象征含义。比如我们的画家往往用竹子或者松柏来象征着气节,而西方画家则用树木来代表某种沉默坚强高贵品质,甚至不同的种属代表不同的特质,比如:橡树代表忠诚与高贵,橄榄树代表和平胜利和富饶,柏树与来世相关,雪松表示物质高洁正直,无花果是高科技,葡萄藤象征永生。对于宗教画,由于圣经的故事,树又代表智慧和生命。这种细微差异,若无人告知,普通人恐怕很难领会。

  更令人惊讶的是,在同一文化中,随着时间流逝,同一种符号的象征含义也会衍生出多种变化。比如书籍,在16世纪以前,绘画作品中的书籍一般都象征着基督教义或是对基督的忠诚。书是“荣耀的基督”或是“全能的基督”的必要属性。而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书被认为可以象征着智慧——语言和神谕的智慧,同时也是语法和修辞的象征。可喜的是,本书中列举的全部20个符号,作者都追本溯源,将种种变化和衍生都一一作了说明

  对于我这样的门外汉而言,这样一本书很好的起到了“扫盲”作用,某种程度上,它像是一个贴满指示牌的路口,它让读者知道,若你想在绘画的殿堂遨游,下一站将去什么样的远方。而本书装帧和排版都担得起精美二字,对画作的局部放大更是好评。虽然某些描述还是过于感性难以理解,但至少,下一次,我们再看到一幅画,便会知道:

  一花一草都有心事,一点一滴皆是文章。

  【致谢】

  感谢十五言以文换书活动,感谢AI们的辛勤付出

  读想读的书、喝尽兴的酒、吃大块的肉——过年当如是。

  THE END

  earkiii

  2015.2.22@武汉

  《如何看一幅画Ⅱ》读后感(三):解密西方名画

  文/友竹

  看起来很简单的画面,承载的意义可一点儿也不简单。这是本书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主题,但是如果想要一眼看出一幅画的寓意,却也不是简单的事。在能够准确洞察一幅画的秘密之前,你需要进行专门的学习和知识积累,否则就算看了再多的画,你还是不会明白画家到底想要向你传达什么讯息

  事实上历代名画里都有不断重复的主题,在这些主题绘画中创作者往往借助各种形式和物品来传达抽象的意味。正如作者所说,反复出现的主题在过去是许多人都熟悉的,而对今天的艺术欣赏者来说,它们却显得高深莫测晦涩难懂。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本书恰好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指南

  绘画作品中(特别是古典油画中)出现的太阳和月亮、云、树、花、水果贝壳等等,几乎每一种物品都有它特定的内涵,尽管它们包含的意义很难一眼看穿,但是当观者逐步接近时,隐藏的秘密就会逐步清晰地显示自己。比如普桑的《狄安娜和恩底弥翁》就将月亮和太阳同时置于画面中,寓意清晨的太阳想赶走顽固的月亮,却常常失败——痴迷的狄安娜已被恩底弥翁的俊美魅惑,即使太阳神阿波罗已经现身,也不得不在一边静待狄安娜的激情退去。

  太阳在所有文明中都象征生命本身,而太阳光芒力量,也让其成为权力权威的绝佳象征,因此等同于至高无上上帝。故而宗教绘画题材中常会有光芒万丈的太阳也就不难理解了。另外月亮和云也常常出现在绘画背景中,特别是在中世纪的基督上十字架场景中,太阳和月亮被分别安排在十字架两端。教会的古代学者认为两者必须而且只能互相依存、互相解释,就像如果没有太阳的光,月亮的光也不会存在。

  在古典绘画中,云象征着神圣的存在。在《圣经》中,云是上帝接近的标志,云变化多端提醒人们上帝不会只有一种外形,而且无法控制。另外,由于云代表天地之间的某种边界,所以可用来象征两个世界之间的分离或是联系。因此,在画家们的笔下,无论是作为毛茸茸的王冠状,还是代表一大片光明黑暗的云都成为神秘体验典型符号。而在19世纪的欧洲风景画中,云也成为了重要的画中之物。罗斯金甚至认为:当时的绘画“是为云服务的”。因为云常常意味着崇高浪漫、自然的无限、以及敏锐的洞察力等方方面面

  绘画中的树可以准确表述教主题,比如代表原罪,所以常常有自然和象征的双重意义。因此,简单的风景可以包含深刻含义,而不仅仅是描绘自然。树代表着生命力和季节的更替,这点几乎是所有文明都能达成共识的。树连接了地下、地面与空中三个世界,并因此表明了自然在本质上的统一。其始于根部枝干尽力升空的形象亦成为人类之完美模型:无论物质还是精神,都始于地面,但是可以超越自己,抵达上天的光明。

  传统上,树和十字架存在象征关系传说耶稣死于其上的十字架,是用亚当的墓长出的树制成的。中世纪畅销书黄金传奇》将十字架的地点与亚当的死联系起来,就在原罪和十字架代表的救赎之间建立了对等关系。而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有些画中,基督被钉死在树上而不是十字架上。除此之外,在世俗艺术作品中,树常常就是十字架的形状根据本书的观点,这如果不是直接指代基督上十字架,至少暗指人面临死亡要遭受的痛苦,并且希望能够将其超越。

  除了自然界中常见的事物之外,本书还选取了许多出现在画家笔下、具有象征意义的日常用品分析,那些看似不经意摆在一角的物品,其实在画面寓意表达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没有深入细致的观察和探寻,我们不仅看不出创作者的意图,更会忽视那些精彩的细节。所以,对于热衷西方艺术欣赏的人来说,读读本书是很好的选择。

  《如何看一幅画Ⅱ》读后感(四):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中国浩瀚的文化历史长河中,“象征”从来都占有一席之地。古汉字最初发源的甲骨文、象形字还只是以对事物造型的模仿象征为主,而此后在诗词歌赋中广为运用的暗喻手法则充满了更加丰富想象力,上升到更为高级层面,令人叹为观止世间万物道理都是相通的,文字中不乏象征意义,绘画中亦是如此。

  弗朗索斯瓦.芭布.高尔的《如何看待一幅画2》堪称是一本对普罗大众绘画欣赏知识普及启蒙教科书。在书中,她提出了“要理解绘画中的象征符号,你必须摆脱这样的误解:看起来很简单的物体,承载的意义也很简单。象征的精确作用,在于让心灵从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超越日常世界的局限,从而一睹不为人知的真相”的观点,并将在西方绘画中对于以基督教为代表的西方宗教文化的象征意义传递借助一些绘画作品本身予以详尽讲述。作者将西方绘画常见的象征符号分为“自然的宝藏”和“善言的事物”两类,在“自然的宝藏”中包含了太阳与月亮、云、树、花、水果、贝壳、鱼、狗与猫、马、鸟十个自然性符号,在“善言的事物”中则包含了书、十字架、天平梯子、灯与烛、面纱、面具镜子、窗、幕帘十个事物性符号。可以说,这些象征符号在中国的文化作品中也同样屡见不鲜并有着一些特殊的意义,是极具代表性的,而那些从前我们就曾有所感悟的象征意义,在读完此书后加以对比理解,定会有茅塞顿开之感。

  譬如马、烛和镜子在我们熟悉的中国古代作品中,也都有着与西方绘画中相呼应的意义。

  古典名著《西游记》中有一批著名的白龙马,以及骑着白马的唐僧形象。其中的白龙马是嫉恶如仇、忠心不二的小白龙的化身,他肩负着驮着唐僧前往西天取经的重任,西方绘画中马有时会承担“灵魂向导”的职责,在古典世界和文艺复兴时期,罗马皇帝马克.奥勒留在罗马夺回前的雕像就寓意着,有马在他的旅程不会有危险甚至不会感到恐惧,可以前往遥远的来世,二者有着多么惊人相似之处。而作为《西游记》灵魂人物的唐僧,是一个骑在白马上的人,西方中世纪的骑士也有“光的使者”的美誉,他们身份高贵,为国王或上帝服务,愿意将自己的生命献给精神上的理想,在中国唐僧仿佛他们的终极化身般傲然屹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和千古名句一起流传的还有蜡烛那点燃自己照亮他人的无私奉献精神,而在西方17世纪绘画中反复出现的蜡烛,同样因燃烧自己、传播光明而被歌颂,它们蔑视肉体欲求,以达成灵性的完美,而为了达成圆满,愿意付出在时间中隐忍直至消亡的代价。在点燃的蜡烛图像中,还蕴含着一个比喻,指向仍在闪光的崇高眼泪,这与中国常见的以“烛泪”代表凄苦与付出又一次不谋而合。

  说到镜子,总会想到《白雪公主》中那面充满魔力却又足以令人产生魔性的镜子,在中国类似的镜子也不少。《镜花缘》、《红楼梦》(又名《风月宝鉴》,其中宝鉴意为镜子)都是与镜子有关的名著,基于红学的蓬勃,《红楼梦》中镜子的运用曾被红学家深度剖析,在此列举一二。先是此书的曾用名《风月宝鉴》,就直接表达了作者意指男女情爱皆为虚幻的观点,后或觉太过直白而更名,而在书中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和贾瑞照镜而亡等著名的桥段都与镜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就连男女主角都“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可见骨子里对于用镜子暗喻万物虚幻的情结是曹雪芹始终不曾摒弃的。在名画《那喀索斯》中,镜子是一个矛盾的载体,它可以讲述真相,但又因镜中图像左右相反而说谎,镜中的诱惑,同样是一场令人痴狂的幻象。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古人给了我们三重修为的境界,恰如我们品读一部书籍,揣摩一幅名画,无论此刻是山不是山,当你老了,头发白了,与此刻的况味定然有所不同。一本书或许只能概括性传达应有的专业知识,而思维深处的解读方式则是时间能给予我们的自然而然的东西。

  《如何看一幅画Ⅱ》读后感(五):你会看画吗?《如何看一幅画2》

  你会看画吗?《如何看一幅画2》

  我学了四年美术,而且几乎和美术打交道了二十多年,但是如果你问我,你会看画吗?这个问题我还真的不好回答。

  看过无数次画展,去过无数次美术馆,面对过数不清的画,但是我看画和很多很多学过艺术的人一样,仅仅是从技术的角度去评判一幅画,构图啊,色彩啊,线条啊,主体啊,意境啊……可是这就是一幅画的全部吗?甚至可以说这就是一幅画中最重要的东西吗?我不敢说。

  看了这么多画,却很少很少有机会看到几幅大师的作品,很少有机会去欣赏名画,尤其是西方名画。这么多年对西方名画的了解也仅仅是因为看到印刷品的次数多了,混得比较脸熟,对个别艺术家了解的多了,比较熟悉而已。

  真的懂得这些画吗?真的会欣赏这些画吗?我真的不敢说。

  关于西方绘画的解读我也看过不少,有《温妮嬷嬷讲名画》、有《看名画的眼睛》、有《观看之道》、书没少看,但是还是讲不清楚如何看一幅画。

  也许艺术就是这样,只能欣赏不能分析,只能感受不能用理想去思考。不过这么说,其实就是自欺欺人,只是说明面对艺术,理想一筹莫展罢了。

  这本《如何欣赏一幅画》是第二本了,两本书一看就知道是懂艺术的人做成的,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很漂亮,印刷啊,版面啊,文字啊,都设计得很唯美。不过如果你以为看了这本书就可以读懂一幅画那你未免会失望。

  这本书欣赏一幅画的视角其实很独特,只是告诉你画还可以这样看。首先书是按照画里面的符号进行归类的,第一部分叫自然的宝藏,有太阳和月亮,有云,有树,有花,有水果,有贝壳,有鱼,有狗与猫,有马,还有鸟。第二部分叫善言的事物,里面都是人类生活中的器物,比如书、十字架、天平、梯子、灯烛、面纱、面具、镜子、窗、幕帘等等。

  其实这样的归类没什么道理的,有的画里面主体并不是这些东西,比如我们都比较熟悉的《奥林匹亚》,画面上最主要的明明是一个裸女,后面还有一个黑人女仆,只是在黑暗的角落中躲藏着一只猫,结果就归到了猫里面。如果说在这幅画中猫还有一些象征性意义,那么在很多画中那些作者关注的东西往往都不是主体。

  不过这并不重要,作者并不是在教我们如何看一副画,而是在告诉我们他如何看一幅画。他关注的都是细节,如果他不提示的画,很多很多细小的地方我们都不会留意到,在他的提示下,我们看到了,原来一幅画里面还有这么多我们忽视的东西。

  如果说我们不能够用理性来分析一幅画,那么应该说是我们了解到信息不够多,所以只能去感受,如果你了解得足够多的画,你就能够说明不你的感受是如何而来的了。

  《如何看一幅画Ⅱ》读后感(六):追求意义这件事,让我们在一起

  不想当艺术符号学家的宗教画家不是一个好阐释学家。

  我不是学绘画的,也不了解西方宗教,到现在为止甚至没有去过什么像样的画展或者博物馆展览。西方绘画里,除了实在是名声太响亮、普及率太高的名家名作,从作者到绘画技法再到内涵表达,基本一无所知。即使如此,当我观赏一幅画的时候,我仍旧隐约能够感觉到一幅画的意义。

  “感觉”和“意义”,在某种时候——特别是非科学领域——是同义词。比如我们看到自然的太阳,感觉温暖、光明,我们就同意符号化的太阳代表着同样的意思——基于我们拥有同样的文化背景及知识。

  符号,即是人的“感觉”(sense) ,或者对象的“意义”(significance)。福柯在他1969年关于认识论的名著《知识考古学》中说:“我们可以把使符号‘说话’,发展其意义的全部知识,称为阐释学;把鉴别符号,了解连接规律的全部知识,称为符号学。”怀海德的意见与福柯相仿:“人类为了表现自己而寻找符号,事实上,表现就是符号。”

  以文化为研究范围的现代符号学中就包含了艺术符号学(Semiotics of Art)。理所当然,绘画中的符号也在研究范围——画作中有哪些符号,他们代表着怎样的意义,进而决定了我们如何整体欣赏并理解一幅画:这就是《如何看一幅画2》的出发点及落脚点。

  这么解释真累。总之,追求“意义”这件事,把所有人联系在了一起。在第一部分《自然的宝藏》中,结合画作,太阳和月亮是生命力和生育力,一片云有它的启示,一棵树是智慧树也是十字架,一朵花可以是死亡也可以是希望,一只苹果是原罪和鲜血,一扇贝壳寓意着重生,一条鱼直指基督,猫和狗亦正亦邪,马是骑士鸟是信使……自然的万物,在人的作为之下,都有了或单一或多变的象征意义。随后《善言的事物》,按此体例,列举了书、天平、梯子等符号的象征意义。

  这么介绍,本书仿佛变成了艺术符号学的入门或者符号字典,除此之外乏善可陈。其实不然,作为一本艺术普及类的科普制作,符合事实的评价应该是“看图说故事”,简直不能更加简洁明了、直达本质了。如果说画家在创作画作之时,以宗教或者其他故事为灵感,抑或根本是命题之作、给故事配图,那么,本书作者所作的工作,就是从便于观赏者理解的角度,拿符号当作切入点,以讲故事的方式给画作补充完整前因后果,赋予它整体的象征意义。

  除此此外,本书装帧很棒,印刷也不错,作者选取的画作有普及度较高的,也有在普通读者看来较为生僻的,耐心看下来收货还是不少的。只是记忆力差劲如我,是做不到熟记每一幅画的来龙去脉,以备不时之需。

  当然,首先你的有机会进博物馆,同时,刚好有一个追求意义的人与你在一起。

  《如何看一幅画Ⅱ》读后感(七):进入西方绘画世界

  进入西方绘画世界

  y/渔歌

  首先,这是一本精心选择的画册。从十五世纪到上二十一世纪,六十八幅具有代表性的名画,就算不配上解读的文字,细心的读者也会欣赏到作者的用意。从宗教表达到希腊神话的诉说,自然和人文意象不断地出现,刺激着读者进一步思考,为欣赏者进行深入地观赏和广泛地联想提供了完整、有序的画面。

  其次,作者细致地解读为读者打开了一扇门。这道门不仅把观赏者带入了绘画的世界当中,使得观赏者开始理解绘画的内涵,明白一些绘画产生的背景、绘画里事物的意义,认识到画家的用意。比如,作者选取了一些基本的自然现象:树、太阳、月亮、花朵、鸟等,人文意象也在西方绘画语境的范围之内,如天平,梯子和镜子等,作者对其进行了宗教性的解读,把意象传达的概念引向人类永恒的主题:爱、忠诚、希望和背叛。当然,这只是作者功劳的一小部分,那些带有文学性的解读文字,一方面是读者了解绘画及其意象的窗口,另一方面又为读者提供了可供观赏的对象,促使读者发散自身的思维,在作者的基础上进一步想象,对绘画展开联想,从而实现自身对欣赏对象的关照。

  最后,这是一部极其西方语境的画册,对于普通的中国读者来说,想要切实地了解作者的阐释,恐怕没有最基本的西方人文和绘画常识,是不能完全消化作者提供的材料的。其中,大量的基督教教义的解读、古希腊神话的呈现,以及文艺复兴等不同人文时代绘画的选取,都成为读者阅读的障碍。虽然本书是以阐释意象为主要目的的,但是,作为一本介绍绘画的册子,画家的身份、绘画产生的背景等等,或许需要一些基本的介绍。当然,这也只是非专业读者对编者的苛求,至少这本册子已经足够精美了。

  《如何看一幅画Ⅱ》读后感(八):发现简单背后的真相

  之前读过一本中国人侃绘画的书,觉得非常有趣。作者从一幅画入手,对画的内涵及其作者的生平进行有趣的调侃。在调侃之中我这个门外汉不知不觉的增加了许多关于画家与其作品的知识,从而对关于讲画作的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果说那一本书的风趣吸引了我,那么这一本同样讲画作的《如何看一幅画II》则是以它的严肃吸引了我。‘我虽贫瘠,我仍追求’。我这样的各方面门外汉,因为也是很想要广泛吸取各方面的知识,通常都会选择令我有兴趣的非严肃的书籍入手。若非读了这一本,我便意识不到严肃的语言与严谨的表达也同样会令人兴趣盎然,求知若渴的。

  本书作者是一位法国艺术史教授。她排斥精英主义,致力于为大众开启通往绘画艺术之门。读了这本书的人会感知到这本书便是在实现作者的这一惠及大众的主义。作者在本书之中精选了15到21世纪的68幅世界名画,选材为10件自然界的事物与10件人造物。通过对画作之中的这些简单事物的详细、深入的分析,将读者带入画家的内心世界,逐渐学会如何从简单的事物之中获得对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广博的涵义的感知与发现。作者对每一幅画的分析都细致入微,就如同在画一幅工笔画,每一根毛发都认真对待,不疾不徐,稳扎稳打。而在对画中物品那细致入微的分析之时,不仅教授我们如何去分析,从何种不同的角度与侧面去分析,而且持续扩大范围,将我们所不了解的许多方面的知识也自然而然的带入到这分析之中去。在这样精细而又覆盖面广的分析之中,我们不仅可以学到欣赏一幅画的方法,还可以比较深入的了解这个画家。并且,我以为,在欣赏与分析之余,更为宝贵的是,我们从如何观察一幅画入手,也会渐渐感知如何如同观察一幅画那般去观察生活。我们通常习惯仅仅感知事物的表面,而忽略了或者是缺乏对其内里与其背后的涵义之感知,这无疑是生活能力的一种缺失。一朵花的美丽应该不只在于它的外表,属于它的更深层次的美唯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才能感受得到。我想这也是作者写这本书的主要目的之一。

  她说:‘要想理解绘画中的象征符号,你必须摆脱这样的误解:看起来很简单的物体,承载的意义也很简单。’的确如此。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不似它们表面看来的那样简单。她说:‘象征的精确作用,在于让心灵从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超越日常世界的局限,从而一睹不为人知的真相。’我们也应该透过日常世界的局限,一睹简单事物不为人知的真相。

  《如何看一幅画Ⅱ》读后感(九):知之愈多,感之愈多

  鲁迅曾经对《红楼梦》有过这样一番评价:“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我们在看一幅画的时候也是这样,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像这幅 http://book.douban.com/annotation/34198810/

  在我们刚开始看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一大片树林,树叶枝繁叶茂已经占满了天空,树林里有各种各样的动物,一只一只的看过去,就渐渐的进入了树林的深处,好似没有尽头。

  可是你注意到大树上的那只红鹦鹉了吗?在一大片绿意中,为什么画家会画一只毛色艳丽的鹦鹉?

  “一棵大树,枝干上栖息着鹦鹉,稳住了整个场景,仿佛西园里的幕帘,框定了演出的边界。”

  在这只鹦鹉的上方都是红彤彤的苹果,而非它旁边还是青绿的苹果,这是无形的边界,画家没有画出树的边界却巧妙的给观画者划定了一个边界。

  再看这幅画作的名字:《天堂》

  这幅画展现的就是天堂吗?没有天使,可是这样一幅生机盎然的样子,一切动物和谐的呆在一起,没有食物链中不可避免的杀戮,这也许就是画家传达的天堂。

  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1620年这幅画作画出来的时候,它想表现的是什么呢?

  这幅画里有一个重要的意象:树。在《圣经》里,它叫知识树,生命树。

  “知识树能分善恶,亚当和夏娃吃了它的果子,是二元性和冲突的最有力象征。有趣的是,在《圣经.创世纪》中,没有指出它的明确位置。”

  这里的画中的树是不是就是伊甸园里的树呢?那上面红彤彤的果实是不是就是夏娃误食的禁果呢?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画里面很多动物都是一公一母成对出现的,远处有两个人也许是一男一女,这会不会就是伊甸园里的亚当和夏娃呢?

  在《圣经》里诺亚方舟里的动物都是一公一母,这里会不会是诺亚方舟后的世界?

  这就是我在看完这本书后的所得,从最开始的表象,到了解每个意象所代表的意义。其实关于意象,中国诗歌里也有很多表现:柳枝代表离别,红豆代表相思,梅兰竹菊代表君子的品格,莲代表清正高洁。在西方的绘画里也善用意象,就像《达芬奇密码》里的符号学。

  当我们去欣赏一幅画时,不仅是所见,更是调动我们所知所感所想,当你知道的越多,对于画的理解也就越加深刻。这本书里主要是通过《圣经》《希腊神话》以及西方历史和文化,来教我们解读一幅画作。可是在细节里你仍可以看出作者的博学,不仅是《象征与寓意》(凯撒.里帕 所作,越1560~约1645)《绘画的艺术》(弗朗斯西科.帕切科 所作,但遗憾的是这两本书我在豆瓣都没有找到,故不能给出链接)这样的有一定年份的古籍,还有《透视服装》《自然史》这样专业性书籍,更不乏《变形记》之类的名著和诗歌。

  看来,对于画作,我们应结合历史、文学、文化等多方面去理解,意象是一方面,画家通过这一系列所传达给我们的感觉更是重要。看看书里附录的参考书目,就知道,看一幅画绝对一件需要知识积累的事情。

  看完这本书我不敢说我能看懂一幅画,但至少,就像这本书的题目,我已经知道该如何看一幅画。

  .本书的锁线裸背装帧,在欣赏跨页画时确实好极了!

  《如何看一幅画Ⅱ》读后感(十):细读画作

  我们深谙纳博科夫的执拗,1950年他着手翻译《叶甫盖尼·奥涅金》,直到1964年才结束,译作共4卷,1200页,译文仅占228页,其余均为详情的注释。他再次用诡计震惊读者,作品一出版就毁誉参半。有人认为译者不应该采取注释的方式,因为“对文本的微言大义进行烦琐的考证于读者意义不大”。

  果真如此吗?如果一首诗值得如此的细读,一副画作不更是需要注释吗?尤其是“在这幅画中,你会再次邂逅忘记了一半的故事。剩下的情节得到细心保留,其余都已消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如何看一幅画》系列,作者用考古学的方式,以内容意象分类,一共分析68副画,选出了20个意象,终于既没有让画作的欣赏变得更加复杂,也没有变得意义消减。开始读的时候,我还担心,在象征意义上看待绘画的意象,物体不是本身而是它所代表的寓意和背后的所指。这会将画作变成复杂繁琐的编码,而失去愉悦感。“我特别注意在讲象征意义时不要过份,因为一旦你把象征从小说的艺术核心中分离出去,你就失去了全部的愉悦感。因为有富有艺术性的象征,也有陈腐的,虚假的,甚至愚蠢的象征。”纳博科夫在讲解文本时力争避免象征主义,他不忘充满对弗洛伊德的讥讽。高尔的小心考证,恰到好处地把握的象征的尺寸,自然避开象征的陷阱。

  一篇好的评论有助于原作,既丰富了作品的展开,又延伸了读者的四肢。两年来,我写书评越多,越是不得要领,就越是羡慕一篇即成的书评。在《如何看一幅画Ⅱ》中, 通过画家对各种意象的安排,保持角度和距离。我感受到了四肢触摸到了自己未曾设想的东西,好的评论是否是一门科学,是否严格有效,又是否允许虚构,允许成为独立的文本?高尔告知:如果我们无法直接验证把握画作,那就用间接的方式——把种种假设放进去,看看能够得到什么,以此认知。

  比如在评论吉拉德·大卫《冈比西斯的审判》的画作中,作者放入了很多的假设,终于将一个瞬间的细节,变成一个被审判者惶恐而遗忘的一天。将静态的画看出动态的过程,评论者赋予叙事者以阅读的顺序。我不禁想到,一幅刹那的画拥有了自己封闭的内在的时间,如同琥珀将昆虫囚禁,读者终究可以要花费多长时间来抚平其全部的褶皱呢。绘画的评论,与书评、乐评处理对象极其相似。都要去分析作品潜在的力量,想要发生的力量,想要的运动。这样的一种势能并不容易被发现,因为画作是静止的,文本也是静止的,甚至是过去的。需要读者去唤醒它。在评论时,让画中的一切在封闭之后重新运动起来,菜肴散发香味,热气升起,重新赢得当下的能量。

  画作的评论如同一种细读,细看的方式,高尔对每一幅画作配上放大的局部图,查看理性的秩序如何对细节的控制,发现弗拉芒风格最微小的细节。用关键词引导分析,如同“理性会坚决推翻日常经验中的不确定性”。是否可以理解为现代性是生活细节寓意减少的过程?不同于我们留意过去的经验。细节让人欣喜地迷失。这些记录精细而翔实的画作,终究变得美好而不再属于我们的生活,像站在贝壳泡沫上的天使一样。画中人物的眼睛看向别处,每个人都茫然如梦,他们一致看向画外,那是需要评论去填充的东西。高尔带领读者查看画中人物眼中的欣喜欢愉或恐惧,以此复活那些他们可能看到的事物。因为在绘画形成中,场景与情节这些东西并不保留,唯有剩余的细节。(玟涛,2015年2月15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