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见:马克·吕布纪实经典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见:马克·吕布纪实经典的读后感10篇

2022-03-13 14:35:4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见:马克·吕布纪实经典的读后感10篇

  《我见:马克·吕布纪实经典》是一本由[法]马克·吕布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0元,页数:28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见:马克·吕布纪实经典》读后感(一):拍照的乐趣

  刚开始是冲着《枪炮与玫瑰》这张著名反越战照片来的,心怀庄重地捧起看完《我见》这本摄影集,但是看完之后,反倒让我觉得马克•吕布是个有一点恶趣味的老头子。

  这是本没有页码的书,里面的照片也不是根据时间、地点来排列的,上一张在法国,可能下一张就是泰国了。我们需要全凭自己看照片的感觉来跟着作者完成这趟视觉旅行。

  为什么我说他是一个有一点恶趣味的老头呢?

  在这本贯穿了他50年摄影生涯的集子里,我看到的不仅仅是《枪炮与玫瑰》等这样有重大意义的照片,还有很多不知名小人物在不经意间被抓拍下的照片,不少相当有趣。

  看到这张拍摄于德国波茨坦新宫前的照片,我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来。好吧,以我的愚钝是完全想不到这背后有什么历史深意,我完全被眼前的这尊雕像逗笑了。拍照这天刚刚下过一场不小的雪,地面上都是白茫茫一片,但还是有游人来到这里参观,除了拍摄者马克先生,还有远处看似情侣的俩人。雪不仅染白了地面,还洒在了这尊雕像的头发上、手臂上、衣衫上,更重要的是在它的胸前——恩,更准确的是乳房上——留下了两坨雪,就像是模特的乳贴,掩饰了它原本会让人害羞的深深的乳晕。哦,马克先生,你没有去拍新宫雪后秀美的风景,却来拍下这一让人忍俊不禁的场景,估计这尊雕像本人也对你很是无奈吧,它当时肯定特别希望太阳赶紧出来,把这一切赶紧融化掉。看到这,我只想对马克先生说:“干的漂亮,给你点赞!”哈哈!

  自这张照片之后,我原本有些庄重的心情,已经完全happy起来了,迫不及待想看看这个有趣的摄影大师还有什么样好玩的东西。

  没错,我马上就看到了。那些庄重威严的伟人们,成了他抓拍的对象。一直在群众心目中都是微微笑的周总理,不知是谁讲一个什么笑话,居然逗得周总理仰起头来张开嘴哈哈大笑。仔细一看,周总理的牙真是整齐呀,下排牙虽然整齐,但是能看到一些黑渍,估计是抽烟抽的,咦,这边有颗牙看起来怎么有点亮闪闪的,是镶的牙吧……打住!说,马克先生,那笑话是不是你讲的,要不怎么抓拍得那么及时。还有一张是周总理张嘴正要吃糕点,照片看起来稀松平常,就是这种平平常常,让我们知道伟人们也是食人间烟火的,吃东西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想想还有点可爱呢。

  还有一组抓拍电视上戴高乐讲话的照片,也不是那种正正经经拍国家领导人的,你讲话时神情动作怎么样拍出来就是怎么样,不要怪摄影师哦,谁让你表情和肢体语言那么丰富呢。

  有一种情况是你在拍风景、拍风景的人也在拍你,这在中国就叫做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也不是数码相机普及之后大家才想出来,这个老爷子几十年前就干了这样的事,还收在这本影集里,现在心里还偷着乐吧。

  1955年,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一个拍摄者给一位老妪拍照,你看到了,咔擦;1992年,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一个人为了寻找更好的角度,趴在地上帮别人拍照,你看到了,咔擦;1956年,尼泊尔,一个拍摄者正在拍照,咔擦一声,你把他左眼眯着挤出皱纹来、左嘴角使劲龇起来这样全神贯注拍照的样子拍下来了;1954年,伦敦,一个英国绅士用左前臂和胸夹着雨伞,这样腾出双手来拍照,果然比较斯文;1958年,日本,一对母女站在大佛前,一个男人扎着马步蹲在远处给他们拍全景,这么用力的样子也是很拼了,这个男的估计就是女孩爸爸吧,看着这么其乐融融的场面,你又忍不住咔擦了……

  我去,把这种抓拍跨越了那么多国家、那么长时间,我想你真的对这件事很喜欢吧。拍照是一种乐趣,他在拍是一重乐趣,被你拍下了这个过程,又增添了一重乐趣,不,是恶趣味,哈哈哈~

  在这里面,我看到的是日常很生活化的场景。有公园里练瑜伽的男人,有在埃菲尔铁塔上仿佛起舞的油漆工,有商店门口玩打仗游戏的小孩,有遛狗时两只狗的相遇,有树丛里两条刚刚相交在一起的枝蔓,这些都来自于生活,我看到的本是平常的事物与人转瞬即逝的相遇,而马克却捕捉到了那一刻所产生的温情,就像在时间的某一刻拿着花的女孩站在了持枪的士兵的前面,恰巧被马克拍了下来,经过了那么长的时间,我们还是能从照片中观察和体会到那个时代。

  “在它眼中,这颗星球,就好比一场跳房子的孩童游戏。”安德烈•维尔泰这样形容马克眼中的世界。恩,看完这本影集,你也会觉得马克是一个有趣的老头。

  《我见:马克·吕布纪实经典》读后感(二):沉默的孩子更懂得用心歌唱

  最初知道马克•吕布是因为他“红”。不是“豆瓣红人”的“红”,而是政治上的“红”。因为他最早到中国来拍照,是50年代准许进入“红色中国”的第一个摄影师。他拍领袖,拍平民,拍大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的不同阶层,以及这些阶层在不同时期的变迁。所以最初我对他是有误读的,以为他“政治化”。后来零散地看到他的其他作品,比如埃菲尔铁塔上的油漆工、枪口前捧花的女孩,才算看到更全面、更真实的马克•吕布。

  这本《我见》虽然用马克•吕布拍摄的中国图片做封面,但是内文收录了他跨越大半个地球、纵横半个世纪精选出来的165张照片。全书正文没有文字,完全用图片说话。

  书的编排体例非常有意思,照片不是按年代、按地域划分,而是按照情景类型划分。比如说拍领袖的近景,周恩来、丘吉尔、毛泽东的三幅照片排列在一起,不同的表情,不同的笑容,呈现出非常微妙的喜感。又比如拍劳动者,埃菲尔铁塔上的油漆工、塞伊汗水电站大坝工人、“五月风暴”中收拾街道垃圾的工人,同样面对钢筋水泥,不同构图,不同的人物姿态,忽喜忽悲,张弛有力,用静态的画面展现出电影一样的动态效果。

  书中照片不局限于地域、题材,照片的主角有领袖、平民,也有动物、雕塑。如果硬要取一个接地气儿的名字的话,不妨叫“有趣的日常”。因为是“日常”,所以见微知著,我们可以通过照片看到周恩来正把零食送进嘴里,看到希腊的漂亮女孩同时跟两个男孩调情,看到五十年代的中国女孩跳舞时带着口罩;看到一个小朋友在放风筝,而风筝上画的小猫有一张傲娇脸;看到三位衣着端庄的英国淑女为了满足好奇心而站在椅子上偷窥……镜头捕捉到了他们最天真的一面,黑白光影定格的是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细微美好。这些内容模糊了伟大与平凡的界限,只有人类天性中最纯简的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在这“有趣的日常”之外,也穿插了几张发人深省的图片,因为贫困和暴力也是马克•吕布关注的主题之一。在加纳的一辆破车上挤满了年轻人,其中一个黑人男子回眸一笑,与车牌上白色的大字“It’s great to be young”相应成趣;一个看起来神情忧郁的黑人男孩站在一辆奔驰车旁边,车身上印着大大的“LOVE”;在南非索伟拓,一个黑人正在卖一件白T恤,白T恤上用英文印着“每17秒就有一桩重大犯罪发生在南非”。“照片不能改变世界,但是可以让世界知道发生了什么”。这是马格南图片社的宗旨,也是马克•吕布的。

  “如果你的照片不够好,那是因为你不够近。”为了拍到更好的照片,罗伯特•卡帕踩上了地雷。也有人说,“如果你要拍工人,自己就要做工人。”马克•吕布却说“不”。他始终喜欢保持旁观者的身份和视角,即使来中国20多次,都不愿意学习中文。也许正是因为有这一份距离感,才能把中国社会浓缩到一个小小的“古玩店格子窗”里。

  故事里说,马克•吕布从小就是个沉默寡言的孩子。很多家长都希望小孩子活泼,偏偏有些孩子习惯静默,并且用小小的心思思考一些在他看来十分重大的问题。我想马克•吕布就是这样一个人。成年之后的他依旧不善言辞,跟他一起拍照的摄影师说几乎全程都没有语言交流。这是这位艺术家的独特之处,眼睛看到的一切都化作精灵的舞蹈,内心的声音都通过画面来传达,永远保持对世界好奇,永远对人类表示最终,永远涌动着无穷无尽的视觉化欲望。所以,我们才能看到那么多优秀的摄影作品。

  《我见:马克·吕布纪实经典》读后感(三):半个世纪的记录!

  《我见》 是纪实摄影师马克吕布50年摄影作品的集合,他的视角遍布全世界,从发达国家到贫穷落后的国家,从生活富饶的上层社会到清贫疾苦的下层社会,从战争到和平,记录着半个世纪的时代变迁。

  这本书初看起来有很大难度,主要是因为历史知识的匮乏(此处汗颜啊,尤其是伊斯兰和非洲这块),但是也不乏不需要背景知识也能从艺术角度看懂得作品,其中 古玩店橱窗,中国北京,1965 这幅作品给我最初的感觉马克是不是学过中国园林造园取景的技巧,每一扇窗都能单独成为一幅作品,整体布局又是如此的精致,同时也反应了历史年代的特质。还有就是zazou这幅作品,应该不陌生。反越战游行,美国华盛顿,1967 每次看到战争这类题材我总是身体小颤一下,莫名的被这种战争与人性的的题材吸引(真心不是矫情啊)还有一幅伊朗德黑兰,1979,小补了下知识,应该是人质事件为背景,奥斯卡获奖电影哦——《argo》就是取材这件事。说不出来的一种感觉,建议看看!

  其实《我见》这本书可以作为历史书的一个引子,他可以让我们在普及历史知识的同时去解读马克的创作,或许这就是一个纪实摄影师能带给我们的思考。艺术与生活。

  好多人都在问摄影是什么,如果单纯的从字典定义来讲我们也不难理解,但是在每个人心中摄影又是什么?或许我们能从马克的作品中解读出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见:马克·吕布纪实经典》读后感(四):我们不是握着机器的机器 (马克·吕布语录)

  《我见》告诉你马克·吕布怎么拍的,这里看看马克·吕布怎么说的——

  1

  你知道,当内心世界无法被表达的时候,到陌生的地方旅行和安静的拍摄便成了我可以应对人生的惟一方法。

  2

  我发现我爱上了这个地方,虽然不会说中文,而且当时外国人是不允许和中国人随便说话的,但是我非常喜欢以那种方式和角度观察这里。

  3

  那些相片只是一些琐碎的细节,它们不代表任何观点或价值判断,更无法为中国历史变迁提供见证。

  4

  而我喜欢拍摄很细节的东西,很多别人所不关注的细节,我觉得那很重要,上帝是存在于细节中的。那些细节和摄影本身都是源于生活的。

  5

  有时候我不觉得自己那么老,其实这取决于我心里是否感觉好。一天中不同的时间,感觉会有不同。但无论什么时候,遇到好的画面,总能令我精神百倍。那也就会让自己觉得年轻,有力量。

  6

  我很遗憾在年轻的时候做了很多文字的工作,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每天都会在旅途中,在拍摄中度过。

  7

  很多年以前有一个很冷的冬天,我和一个德国摄影师拍摄一组印度军人的照片。当时他说:“摄影师的投入应该是100%”,我说:“有时候会超过100%,那个军人要冒多大的风险,摄影师就要冒多大的风险。”

  8

  照片是本性的流露,不是一时想象出来的。那力量来自生活本身。

  9

  安静的观察能够获取无限的灵感,那些灵感大多来自于一些微不足道的细节中。懂得观察,才懂得生活。

  10

  马格南是一个思想的社区,一种共享的人性特质,一个对事物的好奇心,一个对正在发生的东西的尊重,一个将之视觉化的欲望。

  11

  照片不能改变世界,但是可以让世界知道发生了什么。

  12

  他们总是问我得到我想要的东西了吗?我怎么知道我想要什么?摄影是一场遭遇,一次意外。

  13

  我对于世界的美丽一直都比对于暴力和丑恶更为敏感。在我的镜头中寻找韵脚和节奏是一种莫大的乐趣。我的照片能够体现出不同原因的激情。我不遗憾。如果我们不梦想着改变生活,那么它会变得如何忧伤啊!

  14

  我一点也没想去见证世界,我到世界各地去,或应该说去绕绕地球,我做的是很简单的事,不能用这些堂皇的字眼儿……自以为在为历史提供见证,完全是一派胡言,一张照片并不比任何一个人在公共汽车里随便说的一句话更重要。我们拍摄的只是些细节,是这个世界的一小角而已。即使把许多细节拼起来,也不能产生一个观点,更不是一种价值判断。

  15

  我的渴望,就是尽可能强烈的拍摄最强烈的生活。这对我来说已经像追求自由的念头一样,成为一个癖好,一种病毒。而如果生活的味道变淡,那么照片也会褪色,因为摄影,本来就是在1/125秒之间品味生活。

  16

  我们不是握着机器的机器。

  《我见:马克·吕布纪实经典》读后感(五):马克吕布眼中的温柔

  第一次知道摄影大师马克吕布,源于几年前的一次旅行。秋天在厦门打工,一个普通的周末,有人提议去看摄影展,就这么遇见。

  年轻人容易心浮气躁,那年很热衷在网络上和人吵架,现在叫撕逼。

  逞口舌之快,觉得智商即使压不倒别人,总要在声势上压过去。

  金色的秋天,看了一个摄影展,吕布老师说:

  “我一向更善于发现世界上美好的事物,而非那些丑恶的暴行和怪物。”

  然后感觉被一个大锤抡了一下,说“醒了”有点夸张,但的确在那之后,

  我就用了很多时间去拍生活中细小的事,不管是美食或是家乡。然后就变成了一个所谓的暖男,呵。

  你知道,见过的人越多,就更相信男的最man的不是他的酒量,而是他的修养。

  那一年还见过不少拍照的,有的每次只拍一张,美其名曰:摄影得思考了,再下手。我想,艾玛这牛逼。过了几年,再想起那时候看见的所谓作品,只能呵呵(包括自己)。

  那天展览里,有吕布老师最著名的【埃菲尔铁塔上的油漆工】。

  除了大画幅,也有这张照片的胶片展览,这才发现当时他在那里至少拍完一卷儿。那个瞬间,也是从许多瞬间里选出来的一张,而这张的确是最好的。

  作为马格南的一员,他和布列松卡帕铸就了一个时代,而相比布列松的新闻纪实,卡帕的深入前线,我更爱这个是稍带顽皮的吕布老师,如果真的有貂蝉他应该也会戏一下的。

  到这个水平,拍照基本就靠直觉,而直觉是天赋,也是经验的积累。不管后世如何评判构图,如何用黄金分割线割了又割,在那个时间和地点。

  【瞬间】,在摄影大师的直觉下,成为经典和永恒。

  所以,如同他另一张名作《枪炮与鲜花》所展示的,

  当人们想起战争,可以揭露黑暗,以暴制暴,而吕布老师选择了去传递温柔。所以你看见那个女孩拿着花朵,眼神坚定的望着士兵,据说后来没能活下来。

  可谁又能一直活下来呢?所以作品总是比人活得久。

  不管以怎样的介质,银盐还是二进制,黑白画映总是会去到更远的以后。

  安静的,狂热着。平凡的,却比钻石还耀眼,这就是摄影的魅力。

  当然,吕布老师也很爱中国,拍摄伟人也拍摄群山。拍摄路人也拍摄路边的树林。在这本书里,你可以看见许许多多旧中国,可他们是美的,不至腐朽。

  是啊,这大概是因为吕布老师有颗温柔的心吧。真的能在一片枪炮中发现花朵。写到这里,突然想起后来的枪花乐队,《Don'T Cry》和《Sweet Child O' Mine》是不是,也会有那么一丢丢的联系呢?反正艺术圈大概是没有围墙的啦。

  书里还有一张,一个人仿佛站在二进制的洪流里,迷失了自己。

  当初他拍到这张的时候,不知道radiohead的《OK Computer》出版了没。只是现在电脑也过时了,电话吸引了万千宠爱于一身,谁都可以拍照。

  谁都可以拍照,但直觉依然稀少。吕布老师在书中展现的是安静的山河,

  是冷静的美丽,却不是高冷,而更像北京大雪初晴的美好让人充满期待。

  学习摄影的人是很幸福的,因为你总能找到知音。

  不用说话,看看照片,想说的都在里面了,从来如此坦诚坦荡。

  你越拍照,就会发现摄影是一件很赤裸的事,它能完整的展示你的所有心事。你越隐藏,反而昭示得越明显。因为直觉会直接的出卖你,眼神不会说谎。

  有许多文章研究大师的器材,用光和构图,而我更喜欢研究他们的人生。

  摄影大师们大多满世界跑来跑去,他不在“那里”,就在去“那里”的路上。

  而“那里”是一个未知之数,如同吕布老师所说,“摄影是一场遭遇,一场意外”

  跟随直觉,在那个时间,恰好在那里,这就是大师超越技巧的能力。

  因为技巧总是很简单的,关键是心情,吕布老师和其它大师一样充满热情。如果不是这股喜爱和热情,谁要走过千山万水,去追逐异国也许根本不存在的时空?

  所以大师越老,你会发现他越像个小孩子,变得简单,质朴,眼神烁烁。

  他很认真的在玩,和光影做游戏,即使那是工作,也充分相信自己的直觉。书中所载除了宏大和美好,也有路边偶遇的小景,你也会发现他风趣逗比的一面。

  对摄影师来说,生命真的是件幸福的事。当他老去,回忆是可视的。

  他可以说出自己在那一刻的惊讶,喜悦,或痛苦,悲伤,淡永缓长。

  他离那一刻越远,就离那一刻越近,他就是这样渐渐地,幸福的老去。

  然后他会有一面墙,或者一本书,记录着20岁,30岁,乃至一生的故事。一直到白发苍苍,而也许如这本书一样,根本就不需要标出文字和时间。

  你只需要看着这些黑白的瞬间,它们是旧回忆,却越来越新,越安静越热闹。穿过时代的狭隘,穿越国界线和肤色,如同静止的音符,来到我们面前。

  然后在金色秋天,击中一个年轻人的心,让他决心以此为事业,即使他并没有很好的直觉。

  马克吕布还说,“我们不是握着机器的机器”,他说的是相机,也许现在可以换成手机。我们每天沉浸在刷新和右上角标的游戏,无法忍受没有wifi的世界,可我们是人啊。

  我们需要面对面的交流,需要温度也需要热度,它们是无法被开关摁灭的。如同摄影需要用镜框去万千世界里,取下一瓢,我也时常提醒自己,朋友圈重要,但朋友更重要。人脉重要,可如果忘记人的味道,那又怎样面对自己,面对拍下的那一堆所谓“作品”呢。

  摄影是光的艺术,也是孤独的艺术,走街串巷的大师,醒目的都在身后。《我见》,看见什么,就是怎样的我。追随大师的脚步,也终要走上自我的路。然后,也许未来可以出一本书叫《我去》,续集《我再去》,三部曲《我特么一直去》。

  想一想,这样过一生,也真是浪漫至极呀。

  《我见:马克·吕布纪实经典》读后感(六):庆祝无意义

  这世界有它自己的节奏

  所以它厌恶破坏节奏的机器

  它用千篇一律的美景毁坏镜头

  用晃动扑杀永恒

  偶尔它童心侧漏

  放过一个执著的孩童

  他年复一年摆弄着机器年复一年

  在黑白灰的影像前满脸潮红

  为一次举手、欢笑或者暴走

  一截阴影或者一团雾气

  等待十年又十年

  断裂的时间带来充满意义的拼凑

  这意义是鲜花和骷髅

  是不被在乎的无意义

  是时间简写的史书

  是游戏般的披露

  热爱永恒请拿一百万个瞬间来交换

  热爱色彩请只留下黑白和层次感

  热爱摄影请从日常中寻找世界之眼

  热爱时间请剪断紧缚眼睑的渔线

  庆祝不毁的影像

  庆祝无知的演员

  庆祝无意义的创作

  庆祝世界的妥协

  我来

  我见

  我拍

  它放我走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