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江南之旅》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江南之旅》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3-13 14:35:5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江南之旅》经典读后感10篇

  《江南之旅》是一本由[美]比尔·波特著作,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6.00元,页数:25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江南之旅》读后感(一):从岭南到江南—— 一位美国文人的朝圣之旅

  我是从书的插图上看到比尔波特的形象的,可以这么说,他很符合我们对于白人男性的普遍印象——健壮且健谈,大胡子,总是乐呵呵,背着大行囊在人潮拥挤的街头,双手捧着粘满贴士的地图,总是那么精力旺盛,总是那么行色匆匆。

  从外表上看,比尔波特和那些欧美旅人没什么区别,扉页上介绍他是汉学家,翻译家,作家,可我更愿意把他称作文人。文人写诗,却未必独是诗人,文人也搞学问,却未必单为学者,文人舞文弄墨,却未必仅仅是作家画家。就像“士人”难以用英文解释一样,并非单纯的读书人或官僚,是中国独有的词义。

  这是我读比尔波特的第二本书,第一本是大名鼎鼎的《空谷幽兰》。在那个80年代末的春夏之交,和那些关注中国的西方人不同,比尔波特并未把目光聚焦于现实中国的一次动荡中,而是将视线投射在古代中国的文化符号上——终南山,一个隐士的天堂。他们关注的时空大不相同,一个是当下中国,一个是传统中国;一个在政治中心,一个在远离人烟的西北山脉。比尔波特直接用脚步丈量出他的另类志趣。看完那本书,我便认定了他的不凡。

  自探访终南山隐士后的两年,比尔波特,这个闲不住的对中国隐逸文化始终抱有热忱的美国文人,再一次踏上文化之旅。

  这一次,他选择的是南方的中国,自广州达衡阳、长沙,自长沙抵九江、南昌,沿着千年中华文明中心的长江,一直到苏锡杭绍甬一带的吴方言区,狭义的江南,近百年来,不断凝萃中华文明最雅致纤巧的部分,锻造定型成一个文化图腾,你若提起江南,每个人对细节的想象不尽相同,但于宏观处,却能指向共同的印象。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用比尔波特先生文中所说“你问十个中国人江南是什么意思,他们会给你十个不同的回答”,它寄托了所有中国人的美好想象和文化依归,它是一个万花筒,也是文化中国的千年缩影,想必比尔波特此行之前,也有如此这般的愿景吧。

  当然了,比尔波特比我走得更远更冷僻,他最叫我佩服的不仅在于对中国古代文人典故如数家珍,更因为他对“寻幽探古”这一中国典型文人的小癖好有强烈的热忱,旺盛的求知欲和充沛的体力。尤其在九十年代初,中国旅游业还未完全开发,无论是交通还是住宿都有诸多不便,何况比尔波特是个大块头的美国人。在今日,倘若交通不太方便,那些僻远的景点我是鲜少去的,理由有种种这般,比如建筑是近代仿造的,纪念馆都是图片资料特地去一趟不值等等,拿各种理由安慰自己,总之皆是可去可不去且心不真诚之故。

  比尔波特并没有以傲慢的优越感看待尚从昏睡中逐渐苏醒的中国大地,那些贫穷、落后的现象,比尔波特显然没有带有色眼镜对待,比如他在衡阳被偷钱包,幸运的是只被偷了五十元人民币,但他却自责,归结为自己放松了警惕,他还笑着认为这是他不经意间为中国经济调整做出了贡献,这就是比尔波特的豁达和幽默感!

  比尔波特和传统中国文人一样嗜酒,洋人自然喝洋酒,一路上他和同行伙伴们可没少带,一路喝一路买,即便遇到品质低劣无法下咽的啤酒,比尔波特仍旧保有乐观的心态,在湖南的中秋夜里,他这样写道:“我们欣赏着一年里最大、最亮、最美的一轮月亮,即使糟糕的啤酒也不能破坏我们的兴致,我们把它们全喝完了。”

  酒不仅用来喝,比尔波特还深谙其中能沟通天地古今圣贤的祭祀意义,他们来到李白墓前,拧开啤酒盖子,每人喝了一口,把剩余的酒洒在李白墓碑前,他甚至拿出随身携带的李白诗集,为同行友人用中文大声朗诵,他们每到一个类似墓碑石刻的纪念场所,都会鞠躬。想想看,三个人高马大满脸络腮胡的美国人,居然会跑到荒郊野外,在一个许多中国人都未必认识的古人墓碑前,鞠躬,献酒,像一个普通中国人一本正经祭祀自己祖先。如果现场有人驻足围看,难免会用一种猎奇的眼光看他们吧。

  真的有些“迂”得可爱呢。

  因为熟悉中国国情,又知晓服务员不想把事情搞大的心态。他们最终赢得了胜利,服务员向他们坦诚还有房间,事后比尔波特并未抱怨,甚至在退房临走前告诉服务员房间很舒服。比尔波特先生兼备胆大又心细、爽朗又洒脱的性格啊。

  说到酒、冬天,就让我想起西湖,张岱《湖心亭看雪》有一句“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比尔波特他们也像中国古代文人一样泛舟江上。有所不同的是,比尔一行人则是三个美国长须大汉租一小舟,拥三瓶葡萄酒,独往湖心亭浮白,一直待到日落。比尔波特向往中国文人式的清幽意境,那份天真的执著,真的是“莫说张岱痴,更有痴似张岱者!”

  《江南之旅》读后感(二):比尔波特的江南之旅

  多年前曾经看过比尔波特先生写的《空谷幽兰》,由此了解到终南山隐士的修行生活,作为一个美国人,一个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西方人,他已经把大多数中国人都不熟悉的人群写得十分生动客观。

  这一本《江南之旅》是他写于90年代初的一本游记。西方人写关于中国的游记,波特先生并不是第一人,据我所知,马可波罗和利玛窦就非常具有代表性,尤其是利玛窦,他所见到的晚明时期的南方中国,有许多现象和习俗,是我们今天依然能感受到的东西,比如:

  (1)中国人十分崇拜一些神像,可愿望未能实现时,他们会毫不留情地砸毁这些神像。可很快又会平息下来,再拜其他神像。

  (2)由于我们的建筑风格与他们的截然不同,我们便成了他们参观的对象……如果要是收门票的话,我们还能赚一些钱呢。

  (3)每当我到一些人家拜访时,都得到了盛情的款待。而他们的妻子和孩子会从各个角落里冒出来,跑来看我。

  利玛窦作为一个外来者,其实是十分敏感细心的,他甚至能察觉当时社会的弊端:他们将现世视为天堂,沉醉于盛宴戏曲、歌舞笙箫和世间一切陋习,晚明的社会风气有股烂苹果的味道。正像世界各国的高官显贵们一样,他们也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尽情地享受着这一切。而那时沉醉其中的中国人,缺少的正是这种清醒态度。

  当年的利玛窦十分犀利地道明了一些东西,但比起后来的比尔波特,他仍是显得被动,因为他所面临的是一个等级严明,规矩繁缛的时代,人身自由受限,且他对中国文化和人物也都陌生,往往是等待被接见,被交往,没有足够的欲望去了解更多的事物。比尔波特却不同,90年代的中国已经改革开放,他本身又是汉学家,懂中文,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东方宗教,并且还亲身体验过修行生活,这些条件和积累使他能够自由且自主的制定旅行计划、路线,带上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享受这趟江南之旅。

  波特虽然是个美国文人,但身上却有中国传统文人的特质,谦逊,随和,和李白一样浪漫、嗜酒,并且懂得敬畏和选择合适的情境。

  有一次,船过赤壁,他赶紧从正在参观的驾驶舱跑到甲板上,举杯祭奠苏东坡,他熟悉那两篇著名的《赤壁赋》,想感受下江上清风和明月,赞美他们永恒的存在。他们在甲板上待到午夜,直到被风雨惊醒,才回到船舱。

  他们路上所花费的钱大多数给了旅馆和交通,还有一部分则买了酒,红酒是波特的最爱,其次还有啤酒、黄酒。他曾在李白的墓前洒酒,在苏州饭店土坡上对月饮酒,在西湖的游船上用一下午喝完了两瓶红酒。他也乐于尝试各类地方菜,比如无锡排骨、银鱼,湖州丁莲芳的包子,杭州奎元面馆虾爆鳝面,苏州绿杨馄饨,绍兴茴香豆。他在苏州看到了现烤的羊角面包,高兴非常,毕竟那是个西餐并不普及的时代。

  这段行程中大多数接触到的人都是比较温良的,那个年代,质朴善良还是主流的品质。

  《江南之旅》这本书很值得一看,虽是外国人写,却并不浅显疏离,波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了解支持他顺利走完了这三千公里,到达他所向往的地方,瞻仰他所敬仰的遗迹,体验他所未预料的人世。走过的路,见过的人,喝过的酒,读过的诗,都将成为这位美国文人弥足珍贵的记忆,所谓知行合一。

  最后,附上波特在天台国清寺寒山洞所写的一首诗:

  坐在崖下的寒山洞外,

  他的诗篇让我感慨万千。

  锄头挖地的声响不觉,

  僧侣的遗骸肥沃了农田。

  《江南之旅》读后感(三):三个外国人的中国之旅

比尔·波特

  我近来闲读有关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书,每每感到文化这种东西对于我们的影响是极深的,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塑造了我们的精神面貌,以及行为处事的方式。而每当我们在这个世上感到疲惫和困顿的时候,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总会发出一种召唤,召唤我们回到属于我们的精神家园,好像只有在那里,我们才能感到真正的宁静。一壶茶、一碗酒,或者仅仅是一句古已有之的俏皮话。都能能让我们感受到家的氛围,而这种氛围同时又具有艺术性。我们中国文化上下这几千年,太多的故事、风俗和审美。这是一个庞大、丰富而且悠远的体系。它的感染力和塑造力自然非同一般。而且中国文化不光是对中国人,对外国人也能产生巨大的影响。今天我分享的这本《江南之旅》的作者——比尔·波特,就是在机缘巧合之下学习了中文,爱上了中国文化。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研究中国,行走中国,还到中国寺院来修行。我们知道,文化这种东西,当你每日浸淫其中,它就成为了你生命的一部分,再也割舍不开了。

  就这样,慧能成为了禅宗六祖,他为了避免他人的嫉妒,南下来到了光孝寺,这座达摩祖师曾经盘桓过的寺庙。慧能在这里正式落发出家。一千多年后,比尔·波特循着前人的足迹拜访这里,感受到的是一段绵长的历史。

  汨罗江是屈原舍身成仁的地方,他身后广受爱戴,以致当地的百姓为了防止盗墓,为他建造了十二座留存至今的墓。它们安静地躺在田野乡间,与历史作伴,不时被人记起。偶尔还会经历像文革那样的劫难。因为那里本来有两座屈原祠,其中的一座就毁于文革。对于屈原的作品,诗人王维曾经说他只要没有带上屈原的诗集,就哪里都不愿意去。屈原不仅是有名,他的措辞和律感更是很多文人学习的楷模。在屈原的坟头,比尔·波特也是灵感大发,他写下了一首诗:

  他的坟茔紧傍着铁路桥,他的祠堂下游五里之遥。看门人领我们进入祠堂,还煮茶陪我们叙古闲聊。坐在屈原生活过的故址,对着他投河的水流滔滔,我们闻到了浮动的花香,千年后还在空气中飘飘。

  这首诗的水准自然仅停留在“外国人”的水准,不过这里面的趣味,我们还是可以感觉到。

  行程继续往东,景德镇是中国的瓷都,这里最负盛名的青花瓷却并非源于当时中国国内的市场需求。当年成吉思汗大军的铁蹄踏遍欧亚,而蒙古人的审美偏好是以“白”为贵的的,再加上庞大的欧洲市场对中国瓷器的需求,催生了青花瓷。大量的青花瓷从景德镇生产出来,然后经过漫长的路途运往欧洲。所以现在在伊斯坦布尔的博物馆里收藏着大量的青花瓷器,甚至可能比中国国内还多。让人不禁想象当年景德镇的繁盛。

  在马鞍山的黄池,比尔·波特拜谒了李白墓。比起野草覆盖的杜甫墓,这里的情况要好得多,这里有池塘、水道、小桥、花园和陈列馆。陈列馆里用画面记录了李白生命最后几年的故事,当年他获罪离开长安,浪迹江湖,大量饮酒,最后死于长江南岸地区。李白的墓呢,其实一开始并不在现在的位置,还是直到李白去世一百五十年后,人们才按他生前的愿望,把墓迁到了青林山脚下。比尔·波特开始在墓前朗诵李白诗歌,这时候二十多个日本人走了过来。他们点燃香烛,在墓前站成几排,用唐朝人的方言吟唱起李白生前的最后一首诗——《临终歌》。这文化的魅力,当真是可以轻易地超越国界的。

  离开了安徽,一行人沿着长江一路往东,经由南京、茅山、宜兴到苏州,又南下去往杭州、绍兴。最终,他们来到了江南的东沿——普陀山。这里是古人从宁波出海远航后看到的最后一块陆地。在8-9世纪期间,许多日本僧人来到中国学习佛教。有一次,其中的一位僧人尝试用船载一座观音像回日本,但这艘船在普陀山海面失事了。他没有放弃,所以又尝试了一次,但是海浪再次把船拍在普陀岛上。于是他得出结论:普陀山一定是观音的道场。为此,他在普陀山上建起了一座观音庙,而他的故事则传遍了整个中国。现在,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造访这里,烧香拜佛。石头阶梯也在无数次的踩踏之后变得非常光滑。不过我们从中也可领悟到,佛教到了中国,也被中国文化重塑,已经不完全是原本的那个佛教了。这里更融进了很多中国的哲学。

  比尔·波特他们随着烧香拜佛的人群走遍了普陀山,然后结束了这次长达数月的旅程。他们在普陀山的海滩上留下一张合影,照片中的旅人衣衫简陋,但表情宁静自然。这趟江南之旅带给他们的文化体验,是深沉而新鲜的。在这样具有“跨时空”属性的“穿越”中,他们体会到了中国的文化内核。我经常会庆幸自己是生在这样一个拥有灿烂历史的国度。走在中国的田间山头,和走在美国的乡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体验。因为任何一处不起眼的地方,都有可能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一段有趣的历史。不同的风俗,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地理风貌互相杂糅影响,延续千年,这里面往往藏着大智慧。中国不仅幅员辽阔,而且因丰富的历史文化所带来的“心理面积”则更加宏大。历史上的那些人,无论是秦皇汉武,还是李白杜甫;无论是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岳飞,还是别人笑我太疯癫的唐寅;无论是口口相传的梁祝化蝶,还是曹雪芹笔下的木石前盟。随便拉一个出来,都能引发悠远的联想和复杂的心虚。这些古人、传说、亦或者是虚构的人物,他们并非虚无缥缈,而是真实的生活在我们共同的文化想象中,构筑起了完整的中国人的心智背景。而如果有机会去做类似比尔·波特这样的文化旅行,或许更能帮助我们找到自己,觉察生命的本来颜色。

  《江南之旅》读后感(四):比尔·波特寻人记

  1991年比尔·波特的江南之旅行至江苏宜兴。他此行的目的是去丁蜀镇朝圣最具中国传统特色的紫砂。

  宜兴地处江苏南部,有山有水,颇具灵秀,是典型的江南水乡。丁蜀是宜兴下属的一个镇,以紫砂闻名。

  比尔·波特的这部分经历,成为了《江南之旅》这本书中(仙人与茶壶)薄薄的两页,当时他在丁蜀遇到了一位姑娘,在她的热情向导下才完成了这次访问。20多年过去了,想起这位姑娘,比尔·波特依然心怀感慨。可惜时隔遥远,连对方的名字都没有留下,只有一张当时的照片,聊表安慰。

  《江南之旅》读后感(五):《江南之旅》:这才是文化旅行的正确打开方式

  阳春三月,得宠于太阳的明媚与温暖,大地一片生机勃勃,很多人趁着放假出外踩青。其实,这个风俗古来有之。

  东晋永和九年,王曦之和他的四十几位朋友一起来到今天绍兴兰亭处游玩,在清溪里沐浴、饮酒、做诗,好不快活。四十一位参与者写了三十七首诗,请王曦之写一个前言,这个就是流芳百世的《兰亭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古代的文人是如此玩乐,今天的我们又是怎么玩的呢?做攻略、手机订票、走过、路过、拍过,发朋友圈。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吧,说不上欢喜,也不谈深度的旅行。

  很幸运,我找到了一本有诗有故事有情怀的旅行记录,它是美国当代著名汉学家、翻译和作家比尔.波特最近在中国大陆出版《江南之旅》。

  比尔.波特是我很喜欢的一位旅行作家,我看过他写的拜访隐士、诗人的两本书,一本沿着黄河的最下游一直到源头的旅行记录,一本是根据禅宗在中国大陆的发展而发起的旅行。出版第一本拜访隐士的《空谷幽兰》时到最后一趟中国大陆的旅行写下的《寻人不遇》,比尔.波特的胡子有黑黝黝的茂密变成了银白色的宽疏,时光的跨度三十多年。

  本以为《寻人不遇》是比尔.波特在中国大陆最后出版的一本书,意外的是又有一本我手上正拿着的《江南之旅》。比尔.波特的书很少有序言和后记,《江南之旅》同样也是如此。翻开阅读后,我才知道《江南之旅》是1991年秋天比尔.波特和他的两位朋友一起到江南旅行的记录。按照时间顺序来说,这本应该是比尔.波特继《空谷幽兰》后的第二本旅行书,但缘何至今教出版,也许哪天有机会可以当面问个明白。

  江南包括哪些区域,你们了解吗?比尔.波特同样也有这样的疑问,不过每次在旅行之前,他都会准备旅行地图、与该地相关人物事迹的复印件,携带若干与拜访诗人有关的诗集。当然了,中国传统的诗人,无饮酒不作诗,比尔.波特很了解这点,因此,在他的行囊里还会备上一些酒:幸运的是威士忌,差的情况下只能是啤酒了,实在没有酒就给诗人鞠三个躬以解不能对饮的遗憾。我略感好奇的是几千年前的诗人喝了洋酒,又会做出什么样的诗歌呢?

  很多年前看过余秋雨写的《文化苦旅》,中国悠久历史文明里含着残酷杀戮,读来不寒而栗。相反,比尔.波特有着外国人特有的幽默,浅白的文字读起来相当的轻松。并不是说我不喜欢沉重,只是历史人物如大流淘沙,滚滚而去了,当下的我们可以从历史的长河里截获什么呢?并不只是沉重,还有当年的他们的智慧和生活的姿态。

  我不知道《江南之旅》会不会是比尔.波特的最后一本书,但无论如何,很感谢他用脚步丈量了中国大地的名川大府,用情怀书写了一本有趣的旅行记录,用酒向历史上杰出的诗人祭祀了思念。

  我想,比尔.波特孜孜不倦地地行走,用酒、用学问、用心地感受历史人物的情怀才是正确打开文化旅行的方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