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地主杂谈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地主杂谈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6-21 21:4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地主杂谈读后感精选10篇

  《地主杂谈》是一本由俞挺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页数:29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地主杂谈》读后感(一):转他人书评

  听“上海地主”讲故事

  汤惟杰

  对我们70年代初出生的这辈人,上海有很长一段时间就是电影里头的慢动作。我们穿街走巷,从弄堂跑到学堂一路上房子,无论棚户、洋房还是高楼,都像是开天辟地就长在那里一样。隔壁门牌的李四家,从他爷爷起住进来,像要准备一直住到李四在里面当爷爷的架势

  对我们这辈人,小学中学就像一部低成本电视剧背景陈设是不需要更换的,就像旅行袋上印的那座外滩大楼跟那两个斜体的“上海”字样,很牢,好一直用下去,只是稍微灰暗了点,不过不要紧,灰掸一掸就又很好用了。

  我们这辈人,到了90年代,走在路上,就时常要托一托下巴,上海开始叫人认不出,看不太懂了。上海人开始晓得有工地回事了,很快上海人就开始从一块工地经过几块工地走到另一块工地了,再后来上海人开始要想一想“此地是上海伐(吗)”了。

  “上海地主”是我们这辈人里的一个,他就是跟工地打交道的人,准确点讲,他是造房子的,更加准确点讲,他是在造房子之前设计房子的,他是那种到后来我们才晓得要叫他们建筑师的人。建筑师就是那种给我们造新房子的人,造新房子之前,旧房子先要拆掉的。上海就拆掉不少旧房子,所以上海现在有点叫上海人看不懂了。

  “上海地主”房子造来造去也发现上海让他看不太懂了。他是那种比较顶真的人,他准备去搞搞懂。他搞来搞去,发现了不少窍槛门道。他又是一个喜欢讲话的人,后来他发现了网络是个好东西,他可以在上面讲很多话,讲给很多人听,他发现很多人喜欢听他讲话,所以他又讲了更多的话。

  他首先讲的是造房子的事情,这方面他有很多话好讲的,这是他拿手的行当,上海人是喜欢自己有一两件拿手的事情的。外国的房子他可以讲,中国的房子他也可以讲,上海的房子他更加好讲。他也喜欢把他这个行当的许多老法师搬出来讲,这些老法师有的我们听说过,有的没听说过,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赖特,密斯•凡•德•罗,他把这些老法师搬来搬去讲,有点不当回事的意思,就跟家里搬旧家具一样,我们听听也蛮开心的,听不听得懂就不要紧了。

  “上海地主”喜欢吃,他很多话是讲吃的。这点我们理解的,只讲话不吃东西也是不可以的。当建筑师比我们一般人吃到的地方更多,所以嘴巴很刁的,上海人喜欢嘴巴比较刁的人,所以“上海地主”讲吃,上海人是开心的。偶尔“上海地主”也会讲到有点东西现在吃不到了,我们听到,心里动一下,然后咽口口水,想想当年也吃过几种的,也就过去了。

  “上海地主”讲得开心的时候,还会讲历史故事,隋炀帝的六合城,宋徽宗的御道,张居正的轿子,陈叔宝的仙山。我们听了就想,看起来造个房子也很不容易的,除了会画图纸,还要晓得老百姓不晓得的不少事体的。很多人在网上就表扬“上海地主”了,地主一开心就又讲了更多的故事,连他在学校女朋友也讲出来了,这个么,你们内部掌握一下就可以了。

  “上海地主”讲了这么多故事,听故事的群众过瘾要求他把故事收拢来,出本书,这样大家可以翻来覆去地看了,他犹豫了几天,最后也就同意了,就是这本《地主杂谈》了。

  “上海地主”原本用的是英文名字,叫shanghailander,被群众叫来叫去成了“上海地主”,本土化了,意思差不多腔调有了点出入。当然,他不能和群众闹对立,也就稀里糊涂当上地主了。反正他还有个真的名字的,他叫俞挺,这个么,你们内部掌握一下也就可以了。

  《地主杂谈》读后感(二):腹中江湖与谁享?

  这本书看的很慢,因为对于我这样一个建筑的门外汉来说,需要大量的脑力消耗,去慢慢梳理提到的人名典故。毕竟我与建筑的唯一交集,也许可以归咎于当年高考曾经一度对室内建筑设计这个专业好奇打量。

  书分为五个部分生活、建筑、城市、杂识、搜神记。这种布局有着隐隐的野心,从生活杂识中慢慢浮现出对建筑的宏大叙事。在我看来,最引人入胜的部分应该属于搜神记。如何评论既往的建筑师们,从中可以看出来作者趣味内心偏移。如作者自己在文中所提到的影响最大者是密斯,但是我总疑心地主本人对约翰逊有偏爱,因为作者在文中运笔酣畅淋漓缘故

  杂识部分我读了有两三个月,在谈及传统与遗存的问题上,我简直可以将我自己目前所处的行业带入进去。中医在现代社会也许应该可以算是遗存而非传统,某种意义上我一直认为,中医的“用”还在,但是“体”至少可以算的上受到了损害。现在的中西医结合,应该来说也是一种试图向西方证明并得到对方认可转换创造,即使到了今天,Science刊发专文讨论中医的现代化问题,中医的传统之本已经在逐渐萎缩,而这其中,包括我自己在内,也往往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掘墓人。

  不知道封底的简介是谁写的?在我看来那几句话概括的很好。“杂谈看上去题材广泛,但背后的价值观却是稳定的,就是独立思考态度。”“作者希望传递的不是所谓的真理,而是分享一个真实的人的思考和感悟,甚至卑微心思。”

  遥想起当年进入豆瓣,阅读到shanghailander以及一批建筑人的文章感谢这种真诚的分享。

  《地主杂谈》读后感(三):你永远不能低估一颗热爱建筑的心。

  认识地主老师是2012年,我正经采访过的第一位建筑师。我们驱车前往他刚刚完成的一处改建项目,之后在衡山路吃了一顿pizza。我记得那天他言辞闪烁讲了很多事,有些无奈又有些唏嘘。回来我写完那篇作品评述,文章发表之后我就去了西班牙,再次见到地主老师的时候已经是2015年的秋天,在旮旯的门口。我们愉快回忆了一下当年的会面,然后我被无情地调侃:“你是不是胖了。。”

  地主老师以泼辣犀利的言辞收获了大批(女)粉丝,算是豆瓣第一批网红了。他看不惯王澍,瞧不上张永和,他写自己和隈研吾吃过饭,对日本住宅建筑使用的模数体系有很深的认识。他从清华读完书逃回上海,京派的骄傲和海派的腔调和他多年的“江湖经验”带来了一种知识分子的“烟火气”。闲来一读,《地主杂谈》这本书特别像小S那个小本本(笑),因为当我读到书中那些含沙射影不指名不道姓的八卦轶事的时候,我总能猜到是谁。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是他写带过的实习生,同济多美女东南很实用,但这么多年最终作成他副手的,竟是一位烟台大学毕业生。他说,“你永远不能低估一颗热爱建筑的心。”

  某一次在酒桌,地主老师问我你买了我的书了吗,我很诚实地说,没有。因为我那一本是学弟送的呀,扉页上还签着两个字儿:俞挺。

  《地主杂谈》读后感(四):一个建筑师应该拥有价值观和独立人格

  什么是一个建筑师应该拥有的价值观和独立人格?这是我在读这本书时首先想到的问题。也许人们会认为如此一来是否把这本书抬得太高了?因为它无非是一本作者的有限经历的杂谈。然而在读过几篇文章之后,作者的杂谈与感悟给我的这种感受越来越强烈了:如果一个建筑师想懂得什么是一个建筑师的价值观和独立人格,那么就去读这本书。

  一个建筑师对于他的职业生涯来说,最崇尚的莫过于创造。而若要创造,首要的问题是需要具备独立人格和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理由非常简单,所有的创造性工作都是建立在独立人格和思考的基础上,建筑师的工作也不例外。一旦丧失这种品质,只能是重复平庸。而独立性必然具有批判性,对事物作出独立的批评判断,而非人云亦云。“地主杂谈”这本书的字里行间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犀利的批判性和别开生面判断力。读着读着,我有时会捧腹大笑,有时又暗自叫好。自然,将这种判断写成文字是需要勇气的。

  我们知道建筑物包裹人的生活的一种物质建造,如果对人的生活麻木不仁那么又如何创造一个包容人的生活的令人愉快的建造物呢?显然一个建筑师最基本要求是需要关注人的生活理解人的生活,这也是一个建筑师应该拥有的品格。在地主的文字中也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和细心观察,以他独特视角给读者描绘他对人生的感悟。虽然有些是青春萌动,有些是成熟后的大彻大悟,而他的人文情怀执着品性却是始终如一的,给我们展示了他热望和追求

  虽然这是一本建筑师写成的书,但是我一直认为建筑师的人生观生活状态丰富多彩的。阅读这本书可以了解在当今的浮躁时代还有建筑师是很清新的,它表达了许多建筑师的另外生动一面。建筑师的生活是令人向往的,而不仅仅是砖瓦灰土。

  《地主杂谈》读后感(五):一个上海建筑师的画像

  讲《地主杂谈》这本书,要先声明,我和作者俞挺相熟。他是我的学长,曾在工作上给我无私的帮助。这两个因素,都让我写这篇文章时不可推脱地在其中藏着一丝偏心,即使我有想要克制的自觉。我认识他,起因是在微博上吵架,他说我一篇文章写得不好,我狠咬狡辩、不肯低头,之后约架似的在北京见面,相遇一笑,当晚和其他几个建筑师一起在胡同里的小饭馆吃了其乐融融的一顿饭,饭桌上听他们回忆闹哄哄的青春岁月

  “事发”之前,我已经在豆瓣上看过他用“shanghailander”这个昵称写的许多文章,他毫无顾忌地点评不仅在世还当红的国内建筑师,揭开诸如“鄂尔多斯100”这样著名神秘的项目的面纱,毫不回避地写建筑圈评审的内幕。这种汹涌的“猛”,使他在豆瓣的建筑从业者和学生中间有很高的人望。我也早就打听过这自称“上海地主”的人到底是谁,暗地里想过,这么有意思的人,有机会应当见一见。

  平常见网上认识的人,会有真人和网上不大一样的感觉,大部分人初次见面时总要比网上收敛,更乖,更安静,更不善言辞。但俞挺其人,与他网上给我的印象百分百相合。大概是他旁若无人的真性情太难掩藏,没几句话,他就像他那些文章表现出来的一样,开始口若悬河地为我厘清建筑圈的大布局。

  知道他出书,为他高兴,但看到《地主杂谈》时,我是为他捏一把汗的,因为这个“杂”,果真太杂了。建筑上,从国内建筑圈群雄割据、体制内外势力分解(《图解中国建筑界现状》),吐槽库哈斯、伊东丰雄这样的国际明星建筑师,点评国外院校的师资状况(《AA School 的DRL和英国硕士教育》) 到介绍国外现代主义的几位大师生平、轶事和思想(“搜神记”),他全没有板起面孔搬弄理论调调;生活上,他一面回忆了青年时期在清华大学建筑系求学的过程,里面既有年少恋爱的百抓挠心,又有一个自认有些才气的狷狂上海青年在北京这座城市、清华这样保守又喜欢乖乖仔的学校中种种的不爽、不服(《我的清华》),一面细心地讲述了他爱的上海,既惋惜那逝去的城市生活——一条条消失的街道、一个个消失的路边菜场,他如数家珍地点数上海那些有故事的建筑,点评上海的茶楼、咖啡馆、牛扒房、下午茶、意大利餐厅,即使那些已经歇业的或者是在极细的小巷子尽头的,他都要好好写上一笔,列出了地点、特色缺点(“城市”),他不掩饰骄傲自负,也不隐瞒敏感脆弱,甚至在台湾宜兰的小饭馆吃了一顿意外的好饭,也要写上自己为最初判断失误感到的悔恨;这书里还有关于历史的“杂识”,从汉唐写到宋元的片段,看得到他为那些文字间的古建筑所做的渲染图,写他对传统的认识,展示他在初二时临摹的倪瓒的《六君子图》。整本书就是这样生龙活虎漫无边际。我时而担心看这本书的人会不会因为不知道清华大学的情况误会,会不会因为没有建筑学背景而对着建筑师的人名、某些名词的缩写感到一头雾水;可我又会被他虽然语焉不详、非常私人的青春时期才有的孤独感打动,也会被一时半会儿无法现实体验的巨细的上海吸引,这时,我又觉得所谓的实情、背景可能并不那么重要

  让庞杂的篇目组合得以成立的是俞挺文中那种非常少见气势,这气势令文章读起来太生动有劲,太娓娓道来,太自圆其说,太像他那个人在面前一杯好茶时,以“要我讲啊”为开头讲故事,这时你只能凝神先听他说,过程中水泼不进、针插不进,听者像被洗了脑,原本打开的批判性思维不知何时被关进了笼子。不知这是不是文章“写通了”的一种表现,如果是,我羡慕境界;也不知这是不是一类上海典型的爷叔的作为,他们满脑子都是故事、掌故,内心里早就拼出、看透了格局

  与其说,俞挺在《地主杂谈》里展现了他的学识见识,——有关建筑的事,他作为一个建筑师的种种体验和思考,自然是书中的重头戏,——可是,倒不如说从《地主杂谈》透出了一个完整有趣的俞挺。他在《40岁》里写了两个自己,一条条列出了内心两个自己的冲突,一会儿是“我,你”,一会儿是“你,我”,而最后,他们悠悠地合为一体,成为“我们”。这就是这本《地主杂谈》的作者。

  《地主杂谈》读后感(六):地主杂谈——没有思考的杂文摘抄

  豆瓣上这本书竟有8.1的高分,在我最后已耗尽最后一丝耐心读完这本书后,我开始对自己发出疑问,为什么会如此单薄苍白的书,会被带上有趣而有内涵的帽子,这仅仅是因为俞挺本身的光环吗?

  书中的内容天南地北,包容万象,也许你会惊叹于作者那广博的涉猎,从美食到建筑到某位大师的私生活,也许你也会佩服于作者质疑大师的独立精神,也许你更羡慕作者建筑师生涯中丰富的经历。但这些表面上丰富而细碎的事情,并不阻碍这本书的贫瘠与单薄。

  一篇好的文字必定不只是一个故事(当然说明文除外),最重要的更是背后的思考与作者内心情感翻滚挣扎后的张力呈现。这本书里的故事,是有情绪,有讥笑,有赞美,有惬意,但这跟故事真扯不上什么深刻的联系,不过是一个絮絮多语的老人在流水帐式的唠叨,一篇文章讲了太多东西,就会落于平日拉家常的套路。相比与董豫赣的《文学将杀死建筑》这本也是杂文的合集,里面蕴含的逻辑性与丰满程度,实在相差太远。例如在描写自己的清华读书生涯中,有自己的心态,有自己的恋爱,有自己的学习,有自己的同学,上一段与下一段是没有任何关系的陈述加上自己的情绪。若不是作者有清华的光辉,若不是作者有与大师同台竞技的光芒,若不是作者著名建筑师的光环,这些琐碎又会谁在意,如此白如水的唠叨不休又会谁在旁拍手叫好?

  看过《看见》,便看到了柴静在一个个事件背后的思考与成长,那种真切朴实,打动人心;看过王澍《那一天》的设计札记,便看到了一个建筑师在生活中对于最平常事物的思考,有趣而不失其深度。至于《地主杂记》,更多只是一个要堆砌庞大网络的野心者,没有太多思考的杂文摘抄。

  《地主杂谈》读后感(七):地主、杂谈、变形记

  秋鹭子·说书

  十月的一个黄昏,我从北方来,走进上海长乐路里弄,暮霭四合,两边的房子渐次透出光亮,人声窸窸窣窣,若隐若现,一种久违的亲切涌上异乡人心头,我意识中蒙太奇般地闪回布拉格,伦敦,里斯本,苏黎世,曾经走过的每一条巷弄,似与不似之间,把支离破碎的城市记忆连成一片。我在做梦吗?不,巷子尽头那个越来越清晰的剪影告诉我。

  剪影是俞挺,我该叫师兄。清华五年,有过交集,伦敦一年,哪条巷子里必曾擦肩而过,真正见面,却是从这暮光之城小巷深处的一个剪影开始,很奇妙,却又似乎必然如此,就像我曾不止一次想象过,这个圈子里,迟早该有那么一本书,拿建筑比兴,从城市起意,看似浮光掠影,顾左右而言他,其实在说一个永远说不圆的故事,归结成三个字:人、生、活,于是果然有了师兄这本《地主杂谈》。当然,还有“神”,或许,还有魑魅魍魉,但总归是说不圆,唯其如此,这书写起来,真有些精卫填海的意思了。而读起来,又像是做梦,这可能与我一方面远离建筑江湖太久、一方面又始终抱着隔岸观火的心态有关。

  在离经叛道的人眼里,建筑圈是这样的:勾心斗角的江湖政治就不说了,一统江湖的抱负也不鲜见,可要紧的是,童子功练得虽好,却越大越不学无术,而且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视力下跌得厉害,原先看见皇帝没穿衣服的,现在怎么瞅着都觉得五彩缤纷。听力也不怎么好了,基本上是自己叫自己答应。这个圈子还特别爱鸡零狗碎、飞短流长,暗箭冷箭,无人幸免。耳聪目明的,迟早要做个选择,沉沦,或者上升。这是个哈姆雷特问题。师兄绕了个弯儿,最终还是要对沉沦说不,这有大禹治水的意思了。他治的方式很特别:自己动手开渠,引来活水,等于是先完成自我教育,再治教育的病。“建筑学的四个伪命题”,就是一渠。皇帝有没有穿衣服,穿了多少,从“库哈斯的短板”,到“张雷们”,一看便知。当然,你可以给这若有若无的衣裳添加或去掉一点装饰,审美和审丑,本来也是很私人的事情。至于“神”嘛,大多数人只知道造,绝少人有胆量拆,最好的办法是搜,二十世纪有自己的经典,众神离我们不远,拈花,含笑,招手,古罗马诗人奥维德早就告诉我们,神比人更有七情六欲,“搜神记”一节,当作建筑版《变形记》来读,比主义、风格和流派平添几分入骨的诗意。

  还是要回到上海。当晚一壶清酒,师兄舌灿莲花,反复说到“油脂”一词。上下文我已记不清明,刚才想起,觉得这真是个可以拿来做多重比喻的好词。所有我们以为自己知道的关于城市和建筑的一切,其实都只不过是薄如蝉翼的一层油脂。师兄执意要穿透这层油脂,游刃于肌理组织,深入器官骨骼,最终和城市的灵魂对弈。尽管灵魂不分男女,但在陈丹燕和王安忆的上海之外,一定要看看地主的上海,方知道阴阳和谐的妙处。读者也需要培养一点透过油脂看精髓的习性,才会懂得,“汉灵帝的裸泳馆”和“夫差的响屐廊”这般活色生香的旖旎风物背后,作者做了多少考据的功课,为写文章不知所云的建筑师正名。

  师兄在书中谈建筑师创作时,还特别标示了“触动”和“感动”的区别。我完全没有想到这里会提到画家罗中立的《父亲》。这是我父母那一代有点文艺骨的知识分子最爱的一幅画,他们把对这幅画的精微复杂的感情传给了我。在当今群魔乱舞的艺术圈提及这幅几乎被人遗忘的画作,就好像揭开一个从未完全愈合的伤口。从一个建筑师那里听到这幅画的名字,对我来说远不止触动,而是深深的感动。

  最近一个爱读书的学生问我,建筑大师和理论家的那些书,读厌了,评论家的文字,不明觉厉,有没有好读的、打动人心的新书可读?我说,试试《地主杂谈》吧,接受一次再教育,看看性情的人如何写出性情的文字。

  《地主杂谈》读后感(八):再转一个人的书评

  向內看,向外看

  ——讀《地主雜談》有感

  無序言無跋無作者簡介,沒有自我介紹,主人開門就講「我的生活」,直率如同北方人——「這是我的生活,別家都是過客」。好在「清華」

  也算是個能吸引不知俞挺不知地主不知shanghailander陌生來客眼球的第一個標籤。

  「我的生活」與來客無關,那麼什麼能吸引來客圍觀「我的生活」呢?

  一個工作日的上午,下單近兩周後的《地主雜談》到手。剛開始圍觀,便撞見了《2000年》和《40歲》,心慌慌淚漣漣不能自己;跟某人說,看不下去了,得緩緩。

  這是怎樣一種恐懼感和自醒「省」?!像一束強光照亮心底一塊最黑暗也是最柔軟的地方。「幸虧還有靈魂。」

  向內看,在最深處的穀底:10歲那年的夏天,「我」認識了「你」;40歲時,「我」和「你」已和諧共處,即使「你」毫不留情地將欲望從「我」身上一點點剝離,毫不在乎「我」痛得呲牙咧嘴。這需要有點兒勇氣,不,是很大的勇氣。勇氣與眼淚,是老天賜予人類的兩件禮物。

  想知道自己是誰,太難了。

  《2000年》的文字溫潤,細膩而有力,且頗具鏡頭感。與《2000年》柔中帶剛的力道相比,《40歲》的文字是剛性碰撞,詞語因形式略有堆砌感;不過這已不重要了,有愛恨有血淚有火花,連圍觀者也痛得呲牙裂嘴了。

  相比前兩篇,貌似「向外看」的《衡山路》,其實還是典型自我的「向內看」,只不過運用的是長鏡頭,場景在衡山路。讀罷,圍觀者轉頭尋找自己那一縷模糊的青春去了。

  向外看,圍觀者跟著主人的三種不同視角看世界:建築、美食和文化,用心的圍觀者不僅從主人伶牙俐齒的向外看中獲得知識,還能一路採擷主人思維的「火花」。向外看,同時也更豐滿了主人的自畫像。「建築很重要,但不是我生活的全部。不過生活的全部一定是建築的全部意義。」

  建築部分,喜歡主人對國內建築師和外國建築師「搜神記」的描摹,時而掩卷一笑,想像主人用上海話講這些尖刻字眼的樣子;這是一个令人愉悦的閱讀過程,但僅僅限於我不瞭解的建築師。以搜神記為例,關於路易斯•康的一節感觉淡而無味,肯定不是文字的問題。

  城市「美食」部分,粗翻看了一下。主人帶你看這看那,口語特點的文字絮絮叨叨,我總是左耳進右耳出;不及主人上次帶我們吃刨冰時講述他老爸小時候帶他背著老媽一起去吃刨冰來得過癮;在嘴裡化開的刨冰當然遠沒有故事裡的香。

  美食,從來都是跟情感糾葛在一起的。也許下次去上海拿來它當城市旅行指南「比如自行車旅遊」和美食指南更合適一些吧。

  雜識部分,於我只能當課本用,瘦的只剩骨架。

  備註:

  一, 已閱部分:

  生活(全部)

  建築(後五篇未讀)

  城市(前六篇完整,剩餘翻翻)

  雜識(隨意翻看)

  搜神記(全部)

  最喜:

  《2000年》《40歲》,其次《衡山路》

  二,編輯在校對上目前僅發現兩處疑似錯誤:P15,「考問」應為「拷問」?P101,因為摩西橋獲獎佳作的身份而對於通行的問題不屑一顧,「通行」還是「同行」?

  三,無序言無跋無作者簡介。受領導影響,新書到手即包書皮,看罷即拆書皮;於是,最終結束閱讀時,才發現封底的文字。於我,還是沒有的好。也許,我會將「我父母的上海是個超越地域概念的文化概念,只要在上海並遵循上海生活方式並把上海視為歸屬的任何人都可以是上海人,他們把自己稱為shanghailander」放在扉頁。也許,我還會將文章從新打亂排列組合成一份新的目錄;也許……

  王風草于辦公室

  二零一四年十一月十四日

  《地主杂谈》读后感(九):有情怀的建筑师

  我喜欢和有趣味的人打交道,不论他的门第、职业或头衔如何。

  对于专业人士,我则更注重ta的专业之外的东西(志趣、品位和修养),有情怀是我对一个专业(或普通)人士的最高级的形容词。

  地主(Shanghailander)就是这样一位有情怀的人,碰巧与我同行,因此是一位有情怀的建筑师。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与他尚无交集(当然,看了他的美食和设计倒是挺希望一见的),最早注意地主是在那所叫“豆瓣”的无墙赛博建筑学院里,他的“搜神记”系列引发了我的兴趣,我回帖提到了一本刚读过的书《权力与建筑》(据说也是删除了某些章节的太监本),地主正好也看过并坦陈一些内容参考该书的记述。“搜神记”系列的文章,正如其名,在饶有趣味的窥探似阅读中消解了造神运动的负面,还原了作为欲望的人的建筑大师们。由此,我把地主在豆瓣上的主页兜底翻了一遍:这真是个有趣的家伙!不只有建筑,还有其他许多有趣的东西:吃的、玩的、泡的。所有这些,编织成地主生活轨迹更是趣味认知的经纬地理,读来趣味横生,又频频勾起我的儿时回忆,和味蕾的隐秘绽放。

  我断定地主与我是差不多同时代的中年人,而且直觉我们的少年生活空间可能并不遥远甚至有所交集。后来通过微博上的私聊,果然印证了。地主与我竟是中学校友,虽然比我小了若干届,错过了在校园里的邂逅。更巧的是他与我的高中好友居然是隔壁邻居,只能感叹世界之小了!当然,后来的轨迹并不相同,他去了北国的清华,我进了家附近的同济。从《地主杂谈》里看,他在清华的叛逆盛放的才子生活完全不同于同济的按部就班兼收并蓄的平静。这或许是两所大学的气质区别,更可能是地主的个性禀赋在异乡环境刺激中的砰然勃发吧。

  还有时代差,虽然我们之间大概前后仅差了五年,但大概就是九零和八零世代的差别,之间是那个如今有意避讳的分界点。从地主的生动叙述看,他们接触的资讯和参考远胜于我们,他的课程设计学习了各种不同风格和体系的建筑大师,或能找出许多著名或不那么著名的reference。在我的大学本科年代,恰逢PM流行(星),言必称“双重编码”,设计必抄格雷夫斯,视野窄了,路子歪了,实在是一段回避了建筑学本质的弯路。好在有一些刚学成归来的青年才俊春风化雨,让我们了解了真正的建筑路径和方法,也算及时拨乱反正。看来,地主的后发优势,以及自身的善于学习,成就了今天的作品等身的建筑师的地主。

  其实我更欣赏的是那个有情怀的地主,上得厅堂(竞标赢老外),下得厨房(通晓各式美食);文能锦绣篇章(《地主杂谈》,特别是《杂识》篇章文笔优美),武能祛魅销神(对投标神话的祛魅、建筑大神的还原)。作为一个长于兹的半吊子吃货,尤其对地主的沪上小吃系列心有切切焉(胡说!分明是馋吐水得得滴!)。他说的每一样差不多都是我儿时的偏爱,但并不讲究的我并不了解其中那么多的门道。地主的书,简直可以当作上海美食的“联络图”,虽然,其中有些可能随着城市的变换而永远消失了。

  写了这许多,肚子早饿了,听说地主开的“旮旯”里有八块一只的油墩子,能打折吗?

  《地主杂谈》,值得一读,不管你是不是建筑师。它是一本有情怀的作者写的很有趣也很有营养的书,作者碰巧是个建筑师,书里也不止有建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