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金融的哲学》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金融的哲学》读后感10篇

2018-06-23 21:0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金融的哲学》读后感10篇

  《金融哲学》是一本由周洛华著作,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24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金融的哲学》读后感(一):高阶思考,并不虚谈的金融哲学

  以哲学洞悉金融本质,以情怀呈现思辨之美,这是对《金融的哲学》最好的诠释

  小善用近1个月的时间才读完周洛华这本书,书中对各种金融现象给出了丰富案例和哲学层面的思考,值得慢慢思索咀嚼。

  这本书很像一本散文集,看似随心所欲的思考,又像在逻辑严密的推理,小善很难给他划分章节描述。在读到那些产生共鸣的章节和段落时候,小善不由自主的记录了当时的感悟,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对这本书的再思考。

  1.对开放系统的哲学思考

  周洛华先生应该算是个段子手,开篇就讲了一个段子,小善跟大家转述一遍:

  一个监狱有100个囚犯,一开始每人讲一个笑话,大家都笑得前仰后俯,但是时间长了,大家都熟悉彼此的笑话了。于是大家把100个笑话统统编号,这样100个笑话变成了100个数字,大家一听到某个编号就想到对应的笑话,也笑得很开心。但时间长了之后也不灵。直到有一天有个囚犯破天荒的喊了“101”这个数字,大家愣了一下,然后爆发了久违的笑声。这恐怕是这个封闭监狱的最后一个笑话,因为即便有人再报出“102”,也不那么好笑了。他们整天盼着新的犯人送进来,再让他们笑出声来。

  是不是很好笑?而且笑过之后是否若有所思呢?

  周洛华对此发表了他的思考。他把100个笑话看成是股票,那100个编号就类似于股票期权的衍生品,那这个封闭的资本市场会如何演化?这个封闭体系不产生新的信息,也没有外来的新信息进入,是不是会逐步走向衰亡呢?如果没有新信息,全部都是历史信息和历史数据,那么这个世界有意思么?历史数据已经在那里了,不会有新的变化,即使囚犯报出“101”号笑话,也仅仅是封闭系统产生的最后一点新信息。哇!原来封闭系统是会自我衰竭的。

  那反过来想,一个系统如果不想走向衰竭,是不是要保持一定的开放性呢?如果一个公司超级领先于这个时代,它走到了无人区,比如苹果,华为,腾讯这样的巨头,它已经不能在过往的历史中打转了,他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小善还读过另外两本书《破坏式创新》和《创新者的窘境》,创新就是获取新信息的一种方式人类社会确实很像一个生态系统,它在不断进化,也需要不断进化。

  2.对约束机制的哲学思考

  周洛华先生还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概念:约束是一种激励。以比特币为例,为了获得比特币而需要动用的算法越来越复杂,你得拥有代表更高运算能力的“劳动生产率”才能挖到一枚新的比特币,从这个意义上讲,比特币体现了一种对劳动生产率的激励机制。正是因为有了约束,才会激励你去改进生产率。这个思路让小善想到了读书的时候老师经常提的“变压力动力”。

  还有一个有趣例子,福建沿海有个地方,捕鱼和高利贷是当地两大特色产业。船老大外出捕鱼,添置油料,聘用劳动力等,资金压力着实不小,于是当地衍生了放贷行业利率高低随行就市。那些捕鱼效率高的人继续捕鱼,那些做的差的人就转行做起了资金拆借的生意,这是一种筛选机制。过去没有天气预报的能力,现在有了,那么捕鱼的风险降低了,是不是利率就降低了?其实并没有。那决定利率的机制是什么呢?我们反过来想,会发现高利率是一种保护机制,它提前制止了那些想去海上冒险赌一把运气而缺乏高超技能渔民,把这些人留在岸上等于挽救了他们的性命

  为什么市场给新兴产业那么高的估值?哪怕是一个初出茅庐小伙子做了一份梦幻般的PPT,说要做VR或者3D打印,就能轻松融资上亿的资金?如果是大家疯了,那为什么古今中外总是不断重复出现呢?为什么以银行股为代表的蓝筹股总是这么低估值呢?难道大家不知道它很便宜么?是因为中国的坏账率很高么?其实国外的银行股估值也同样很低啊!

  这个也许从哲学层面更好解释。金融市场是鼓励创新和开拓新业务的,所以给了新兴产业非常优厚的待遇,便于他们融资。而银行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极限状态,金融市场的进化机制要抑制它继续无节操扩张下去。老子曾经说过“善者,不善者之师;不善者,善者之资。”如果反过来想,银行股永远享受高估值,新兴产业永远享受低估值,那你会发现,银行就会像癌细胞一样不断扩张,而金融市场的新陈代谢完全停滞,世界将走向奔溃。为了避免经济的崩溃,金融市场选择打压银行股,鼓励新兴产业,选择了一种自我拯救的方式。

  3.对预期的哲学思考

  笛卡尔曾经说过“你不能教会个人任何东西,你只能帮助他发现他自己内心本来就有的东西。”听起来很有哲理。你对事物看法和你的心境有很大关系,这就是预期的作用。同样的事物,不同的预期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你去见一个女生,预计她会穿牛仔裤,但是她却穿了一身美丽旗袍,你会感到很惊喜。其实她今天本来就打算穿旗袍,和你预期了啥并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在金融市场,预期往往会改变现实,非常有意思。也许正是你预期一个公司好,给了他很高的估值,这个公司借此融了一大笔钱把一个业务给做起来了,然后他真的成了一个业绩大牛股。这正是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告诉我们的事情。简直太奇妙了,有些事情的预期和事实没半毛钱关系,有些预期(预言)却能够自我实现和自我加强。

  4.对不确定性的哲学思考

  周洛华非常推崇塔勒布在《黑天鹅》中对于不确定事件的阐释。塔勒布认为弄清楚什么是脆弱性,比预测什么事情会造成伤害容易得多。脆弱性是可以衡量的,但是风险是不可预知的。比如你身体虚弱是可以衡量的,但是你将会碰上什么病菌却是无法完全预料的。要消除脆弱性就要加强身体锻炼,比你去提高风险预测能力要靠谱多了。一个前辈曾经跟小善说过,你要买质地优良的好公司,他们能抵御各种外在不利因素,但是如果你买了烂公司,就会坏消息一个接一个,看起来每个事情都是意外事件,但其本质是因为其质地低劣,弱不禁风表现出来就是麻烦缠身,问题不断。基于这样一种逻辑,所谓的不确定性事件,长期来看是一种极佳的筛选机制,它帮助这个世界不断筛选过滤到不适存在的事物。从这个角度理解不确定性,就具有极强的哲学意义了。

  对历史的哲学思考

  周洛华是个爱读书的人,他在书中提到了另外一本书——汤因比的《历史研究》。《历史研究》这本书有个重要结论就是:文明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在努力抗争不利环境过程成长起来,然后再经过同类竞争自然的筛选和历史的考验,最后才呈现在世人的面前。孕育文明的地方往往自然环境并不是最好的,甚至还经常碰上地质灾害,反而激发了人类进步的欲望。而环境过度优越的地方文明发展是停滞的,或者根本没有诞生过文明。当然,在挑战恶劣环境的过程中还会出现一种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它过早的适应了环境,反而不再继续进化了。比如爱斯基摩人过早适应了极寒天气,反而是停滞发展了。小善在想,任何事物的进步是不是都需要一定强度的外部刺激,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就像疫苗一样,本身是一种弱化了的病种,刺激人体产生抗体,免疫系统得到加强。股票市场是不是也有这个特性呢?最好是涨涨跌跌,涨多了,跌一跌,如果只让他涨,不让他跌,那最后会是怎样的一种结局呢?等待他的是不是一次猛烈的系统性的崩盘?

  我们时时刻刻都在面向未来,但是过去/历史是不容忘记的。周洛华认为,我们需要对历史进行模拟(simulation)而不是回归(regression)。这个说起来很晦涩,其实内涵深刻。意思是,如果你看到一笔历史成交或者一个历史事件,不能脱离当时的客观条件/环境去理解。不要站在当下看过去,而是要尽可能的还原过去的时点,当时的环境存在着怎样的约束边界和条件。

  周洛华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二战初期有个犹太人富翁逃到了英国,但是他的姐姐纳粹逮捕。纳粹提出条件,让富翁把钱全部存到德国,然后就放了他姐姐。这是个艰难的选择,如果不转,他姐姐就会死,如果转了,纳粹能用这些资源购置更多的武器,杀害更多的人。其实这个富翁不管怎么选择都没有错,真正错的是纳粹。我们不能站在这个时代对他当时的选择妄加指责

  这本书似乎是永远都读不完的,里面记载了太多的生动案例和哲学层面的思考。读后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以辩证思考的方式来理解事物,也许你百思不得其解的现象正好蕴含了深刻的哲学内涵。作者在自序中说:“读完我写的这本书既不能教会你投资,也不会使你的头脑变得更有智慧。"在小善看来,不断地提问和求索就是思维的进化方式。这本书充满思辨精神,是很好的精神食粮推荐大家看看~

  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2204166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金融的哲学》读后感(二):估值的道

  这本书只讲道,不讲术。

  这一点大概让很多抱着快速增加自己资产净值希望的读者很失望

  就我本人来说,这本书的评分不是7.7,而是9.7.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只是一个在二级市场追涨杀跌的小散户,赚一个板足以开心的要死。

  在看完之后,我仍然是一个在二级市场“追涨杀跌”的小散户,没有三个板前景的票,入都不想入。

  对于“估值”二字,我有了重新的认识,也明白为什么那些玩pre-ipo的大户们看不上做二级的土鳖。开始尝试着以一、二级联动的角度,去立体的观察市场。

  另外,对于量化这种技术,我也很认同作者的观点——技术在好也就是一种术,在大道面前很容易跪。就拿最近的SNB事件来说吧,量化的程序牛逼,也不可能预测到这个事情的发生。而黑天鹅一旦出现,以往辛辛苦苦积小胜赚的钱,连本带利都一次性的还给了市场。

  这本书不适合一点市场经验都没有的读者。

  浸淫市场的时间越长,对书的感悟也越深。

  是一本可以反复拿来阅读好书

  《金融的哲学》读后感(三):《金融的哲学》带给我的

  市面有关金融的书籍不少,但这本《金融的哲学》是独特的一本。作者周洛华运用哲学的观点,分析了很多和金融相关的热点问题,以一种全新的眼光剖析常见的金融事件,学术支持下带有情怀的思辨,给我一种耳目一新感觉

  书中运用大量生动的事例,提供了崭新的思考方式与思维框架,为换个思路考虑金融、经济与社会问题都带来切实有效的帮助。

  例如在书中,周洛华不赞成把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同上市公司、实体经济、当时的货币环境、当时的技术条件、当时的社会环境、当时人们需求等因素割裂开来,单独进行探讨和研究,他们相信资本市场上有更高明投资人运用复杂的数学模型来赚他们这些散户的钱,在资本市场上建立科学崇拜会导致对随机性的误解,有时候这种误解会是灾难性的。

  比如,现阶段房价连续上涨会让一个谨小慎微的人下决心签下大额按揭贷款吗?茅台股票连连上涨,会让一个酒鬼改变消费习惯成为股民吗?这些许多我们会忽略的问题,在这本书中却得到了充分的探讨。作者周洛华认为,资本市场是一个丛林,做空机制本身是生物筛选机制的一部分,看似不合理的高估值其实是对优势生物的激励;看似不合理的低估值其实是对过剩物种的保护。股市其实是投资人情绪的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中,投资人的情绪随着他们看到的信息而波动,如果他们情绪不波动,或者根本就股市不感兴趣,无论业绩如何都很难推动股市上涨。高房价和庞大建筑群不仅不能说明经济繁荣,反而说明经济发展模式的僵化。股市越是低迷,越说明实体经济的发展方式并不需要创新,也不对创新提供估值鼓励,实体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用发行债务的方式简单重复。书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这世界很难说清楚什么是最优,只有一个客观的市场,相对最优。如果你想换一种思维看看金融市场,思考更全面,不妨今天都去读一读《金融的哲学》。

  《金融的哲学》读后感(四):金融与哲学的共振

  我得承认,《金融的哲学》这本书我没怎么看懂,但从书名又是金融又是哲学的我能强烈感觉到这是本好书。

  《金融的哲学》作者是周洛华,为人比较低调,基本上很少看到他的信息。

  在豆瓣上的作者简介有一个信息比较有意思,周洛华在国内的工作经历包括曾任国泰君安投资管理公司并购部副总经理、上海市宝山区发改委副主任、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副教授,放眼望去全是副职,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可以用哲学思维来解释。

  《金融的哲学》就是一本投资随笔集,然后加上周洛华对哲学的理解,看了半天发现到最后其实金融就是赌人性。

  投资到了一定阶段就是玩哲学,这我是相信的。这书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哲学家不发明任何新东西,只发明新的比喻。

  你看像巴菲特、芒格这样的投资大师活到一定岁数之后往往能说出精妙的比喻,这其实就是看到了投资的本质,然后找到与其它事物的联系。

  以下内容摘录自《金融的哲学》

  第2页 如果我们站在热带雨林观察者的角度来看资本市场,原先困扰我们的一切迷雾都会散去:做空机制本身是生物筛选机制的一部分;看似不合理的高估值其实是对优势物种的激励;看似不合理的低估值其实是对过剩物种的保护。

  第5页 那些成功地进入财务自由的投资人在市场上始终是凤毛麟角,而他们出版的自传又让大家感觉他们的成功源于他们刻苦实践了一种可以被复制和学习的方法。普通投资人容易忽略这些人的成功源自于随机性而相信他们的道路是可以追随的,这样一来,大家就努力复制富人的成功经验去实践,而随机性最终使得大多数人并没有发财。这是因为如果大多数人都发财了,人们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我们社会就不再进步了,这就违背了进化论。

  第8页 记住,统计软件处理的历史绝对是“历史数据”,统计软件绝对不能处理“历史事实”,只有人而不是机器,才能够从历史事实中获得对现实和未来的思考,因为这些都是人本身的主观判断。

  第25页 维特根斯坦说过,哲学家不发明任何新东西,只发明新的比喻。“端赖于看出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这是哲学的使命,也是金融学的使命,我曾经发明了许多比喻,我称之为金融学的庸俗化——直到有个中国女生提醒我,这是金融学的亲民化。

  第97页 我发现许多创业板的公司给出估值的方法类似于购买一个期权,而拥有稳定现金流的传统行业的估值则更像一个债券,大多数公司介于这两者之间。

  第98页 值得注意的是那些投资于遥远未来的股票的投资人更像是艺术家,对于巴菲特那样的投资大师来说,也只应用了很简单的一些算术方法,做出投资时可能更多地取决于那无法描述和复制的灵光一闪。

  第115页 任何一种伟大的文明所拥有的能力,都是应对过去挑战的成功范例,没有人能够保证这种能力能够继续应对未来的挑战,尤其当我们相信未来的不确定性会增强而不是减弱的情况下。

  第124页 其实,金融学里面那些说不清楚的东西恰恰就是驱动我们前进的源动力。说得清楚的东西,往往就是现实存在,你应该去找科学家解决问题。那些说不清楚的东西,往往是未来世界对我们的召唤,这种召唤必然是模糊不清却催人奋进。

  第148页 那些急于向其他人推荐股票的投资人的心态可能是这样的,他希望拉更多的羊和自己一起走,和一群羊待在一起他感觉安全,尤其是当他自己在低位建仓之后,更乐于向大家推荐他买的股票,这样会让他自己在和其他羊的竞争中略占优势。

  第152页 当他们根据市场信息(相当于观察射击者举枪动作)建立了一种期待时,他们会建仓买入股票,而他们的紧张情绪一定会在开枪之前达到峰值。所以,当实体经济或者上市公司兑现预期表现时,投资人的情绪已经先于此事件而衰落了。

  第157页 没有什么客观世界的真相等着数学家们去发现,数学的工作是去发明一套新的规则,当人们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应用这些规则的时候,人们就能够像理解语言一样理解数学。

  第158页 发明了波动率这个新的符号以后,期权定价法公式看起来就是一台机械装置,按照公式规则在运转,你投入了波动率的数值,机器就吐出了期权价格的结果,你原来不知道期权价格,你现在不知道波动率,抑或你可以开倒车,投入期权价格,机器就产生了波动率。

  第172页 一个文明如果敢于接受硬着陆,说明它敢于面对随机性的挑战,因为它已经做好了准备。一个文明如果更愿意接受软着陆,说明它还没有做好面对随机性的准备,它会力图排除各种随机性的事件,而它回避随机性的这种态度本身就已经揭示了它的衰落。

  《金融的哲学》读后感(五):金融的哲学

  哲学来自语言的误用,将用来生产生活的语言用来思考,哲学研究的是非法问题。要在场景中理解语言。

  构建世界的每一步不是因果,而是在美好愿望感召下产生的动机。【追求良质】

  任何预测都是个性化的私人规则。

  时间在本质上是无限的可能性。

  关于BS公式:将风险元由期权价格变为波动率。

  “预期”包括期待和希望(信念和情绪)。

  交易只能在形成该交易的环境中理解,只强调价格数据无意义。

  股市暴涨暴跌的关键是,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没有形成“交易游戏”的互动机制。二者相互脱节。

  脆弱性(对灾害的敏感性)可以衡量,风险无法度量。

  估值是激励机制。没有精确的估值。

  利率是交易成本,波动率是风险,是激励。对企业是上下游波动率差。

  冲突不是文明衰落的原因,而是结果。

  维特根斯坦的“伦理”与“逻辑”,也就是“良质”与逻辑。

  “帝国”是通过无法替代的公共商品而凝聚各种力量的组织形式。

  淘宝成功的根本不是低价诱惑,而是建立了鼓励诚信的体系。

  《金融的哲学》读后感(六):人性决定市场

  看到最后的章节,发现最后一篇文章概括了这本书所有的智慧。突然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这本书为我解释了为什么技术分析经常失效的根本原因,而书中的章节按照时间排列,也是作者思辨的过程,但我思辨之旅何尝不是如此呢?

  其实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就已经发现了一个问题,即决定市场的核心动力并非技术、估值等等,而是人性。而我们既然参与其中,就到学会洞悉这一切,而不是依靠简单的K线、估值来衡量投资的有效性。

  在看完这本书后,感觉突然之间明晰了之前所有研究的一切,以及任何研究得出的结论都是可不信的原因,本质就是因为市场由人性决定。而人性的不确定性构筑了随机特征,导致我们做出的决定或多或少会面临失误。

  我想这本书最大的精华也在于此,让我们明晰作为投资者应该洞悉的核心问题,而不是在表象停留,不断浪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去通过某些角度研究。

  虽然通读全书,作者并不建议进行任何投资,因为这本身就是一场零和游戏,最后我们可能没有任何支出和收获就退出市场。但我想,既然我们生活在这个世上,做的任何行动何尝都不是“零和游戏”,我们最终都将归于平静、归于尘土。难道正因此我们就不去作为?那和行尸走肉又有何分别?

  既然我们活着,就应该去积极参与、面对一切,而不是因为最终都会死亡就不去作为、参与。金融市场也是如此,我们抱着制胜信念去参与,就足够了。至于是否会有所收获,本身就是对未来的偏见,为这些发愁并无意义。

  《金融的哲学》读后感(七):金融+哲学,奇妙的跨界!

  金融+哲学,奇妙的跨界!

  本书不愧为互联网推荐的佳作。作者周洛华先生是当代著名金融学家,美国达特茅斯大学塔克商学院金融学博士后研究员,曾两度获得全美管理学会年度最佳论文奖“麦肯锡奖”提名。对于这样的跨界思维所碰撞出的独特火花,不能不说是很有趣的。好的投资决定,必定出自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哲学家眼中的货币,与金融学家眼中的哲学,其带给我们的知识盛宴,都是美的享受。

  金融上升到哲学高度,更显出其深邃与博大。《金融的哲学》用哲学的观点,分析了很多和金融相关的热点问题,以一种全新的眼光剖析常见的金融事件,学术支持下带有情怀的思辨,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其散文一样的笔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奇妙的大门,让我们对以为常的一些金融事件都有了更深层次的解读,确实值得慢慢品味。

  《金融的哲学》读后感(八):语义与语境

  本书的各篇文章应该说是作者在多年工作后的思考,几乎每篇文章中都有引用维特根斯坦的话,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维特根斯坦对哲学的描述,哲学的困惑来自于语言的误用以及哲学只能帮助人用一种准确的语言,清晰地描述问题。

  很多时候,不能解决问题,更多在于不能描述问题,甚至是逃避面对问题。连问题是什么,主要矛盾都无法辨识,又怎么能进一步解决问题呢?环境在变,问题也因之而变,或者说,问题的解决方法也因之而变。从我入市的09年到现在,A股变化非常大,最起码的,盘子大了很多,还多了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等工具,使用早期的技术工具盲目硬套必然头破血流。

  历史有循环吗?貌似有的,至少很多问题都能在历史中找到影子,但历史不能是简单地循环,否则何来社会的进步,因此面对历史支撑和压力,也必须在现实环境中考量,似乎有种说法第一次触碰都会回调,但这个在外汇市场狠狠教训过我一次,就在今年年初,也不能说错,的确回调了,但是几个小时后就再次穿破不回头。

  “抛开大盘看个股”就是个伪命题,不能看清市场的大环境,又怎么能在环境中独善其身呢?今年以来的进退失据,就在于此。

  《金融的哲学》读后感(九):当成哲学书籍在阅读

  近期读了大概有5,6本金融学的入门或者大众书籍,收获颇多,也得到推进,因此开始读这百年《金融的哲学》。

  拿到书籍,跳跃的先扫读几页,就没把他当成一本金融学的书了。

  说实话里面的一些说法,用词,对于非专业人士来看有一些难度,因此就转而把他当成一本小说阅读,没曾想这样的看法反而是正确的。

  市场就是丛林是最容易理解的部分,举的例子也比较恰当;

  后三个段落大量引用了专业词汇和哲学的内容,反而更像是一本拼凑的书籍,好处是可见作者博学多才,也让读者有了看一本书,收获好几本书读后感的快感。坏处就是太跳跃,不容易理解和阅读,读的有点辛苦,说实话本想再读一遍,看是否可以理解透彻,但目前还没有勇气翻阅。

  在后记之前写祖父和祖母的段落,看的是热泪盈眶,验证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本好的小说。

  最后的后记彰显了作者调皮,真实的一面。

  这是一本金融、历史、哲学的复合书籍,需要一定的基础阅读,不过感觉多读几遍肯定会有收获,也为作者的坚持点赞。

  《金融的哲学》读后感(十):正合我意的一本书

  维特根斯坦主义者周洛华。

  这本书写得正中我心意,

  其一,我深受维特根斯坦影响,不仅仅是思想上的,还是伦理上的,虽然我只读了他的传记,而对他真正的哲学还没有开始涉足。

  其二,作者除了维特根斯坦,提到最多的外国人,就是塔勒布,塔勒布比维特根斯坦影响我更深。

  书中提到的许多观点,实际上我自己也想到过,这本书对我来说,就是对自己的一些思想作了些确认,世界上还有第二个人也这样想,这对我来说是一种鼓舞。

  偶然在豆瓣邂逅这本书,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偶然,我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会遇到它。

  书中提到的周洛华的祖父对其影响深远,其实对我的启发也很多。学者世家的人真的很不一样。

  作者的宏大视野,对历史的理解之深,令我钦佩,若能与作者交朋友,就太好了,这样我就有了一个领路的榜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