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梦的解析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梦的解析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6-24 21:0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梦的解析经典读后感10篇

  《梦的解析》是一本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作,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36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梦的解析》读后感(一):潜意识欲望伪装

  断断续续,又延续一天的秋雨,天总是阴的,空气却因此格外干净,令精神也凌冽。打开音响,昏黄灯光房间里,开始流动着一股低低的、清冷平静。半躺在沙发上看一会书。猫窝在身边半睡。

  《梦的解析》终于再次看到终结。——“竟是如此!”读到恍然领悟之处,不自觉的喊出声来,很难得。我索性在空荡的房间里独自念了两段(如下两页)。

  理清了思路,对于人的潜意识,欲望和伪装,迷雾散去,认识边界又延展了一域。对自身的卑弱,乃至人性的卑弱,都有坦诚反思。《梦》被誉为“导致人类思想革命之书”,不为过吧。(意识,是个有趣话题。最近开始追美剧《西部世界》,“意识”正是HBO这部新神剧的主题。)

  存在的一切,包括自己,当探索的越接近本源,就越感到惶恐与虚无。

  不过有一个小时空闲,很快过去,要出门办事,无奈又把自己拉回琐碎现实

  偶有思考,不至于活得如命运设置木偶,也是好的吧。

  《梦的解析》读后感(二):过度解读,以偏概全

  “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审查的心理机制要比那受审查的更接近意识层面,它就像一道筛子一样,将意识与后者隔离开。我们还找到了关键,能够将那种审查心理机制等同于那指导我们清醒生活的、决定我们自主及意识行为的心理机制。如果我们把这些心理机制用我们所谓的“系统”来取代,那么根据我们刚刚获得的知识,那审查系统肯定是位于精神装置运动端的。“(P312)

  说得好像真的一样。

  上面这段话,是我随意从《梦的解析》里面摘下来的。我没有学过心理学,所以所说不一定中肯,但以外行身份来看这本书,亦不失为一个好的视角。我是个文科生,但我始终对于人文学科中很多言之凿凿的论断不以为然。《梦的解析》整本书,很多论断都是毫无根据的,都是作者的臆测,或是引用几句有利于其论述的话以证明观点,得出其结论;即便是有案例,也主要是弗洛伊德自身和其精神病人的案例。弗洛伊德本人嘛,我和一些读者一样,觉得在精神层面,他和他的精神病人并无太大区别,甚至其偏激狂热较其病人犹有过之。遗憾的是,往往是这种偏激、极端的观点更容易受到人们欢迎。人们总是这样,在任何问题解释上,都希望能够得到一个简洁明了答案。他们拒绝思考,拒绝那些没有最终答案的答案。可是,这世上有太多问题是没有答案的,或者答案并不唯一,或者答案远比我们喜欢的那种简明模式更为复杂

  本书首先是50多页的关于梦的问题的科学文献,显示了本书的专业性——其实这本书也正是一位心理学专业的同学向我推荐的,也是他给我推荐的唯一一本心理学著作。这一部分虽然读来枯燥,但其中提到了许多学者的观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梦的问题,例如希尔德布兰特说:“梦有时通过一种十分神奇的重现能力忠诚地将遥远的、甚至我们自己已经忘记的事情带回脑海中。”(P9)又如,莫里说:“在清醒的理智看来,梦中景象就好像是舞蹈症和残疾人所做出的动作……梦是思考和逻辑能力的一系列退化。”(P34)这部分引用的很多研究成果,其实是极具价值的,弗洛伊德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出的新成果,虽说可圈可点,但也有很多地方存在过度解读和以偏概全的问题,反倒是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的一种退化。

  第二部分的核心观点是:梦是欲望的满足,且梦多是经过伪装的。“梦是欲望的满足”这一观点并未说服我,因为我觉得作者的论述牵强附会。梦的确经常是欲望的满足,因而我们常常会有“美梦成真”的愿望,但却不全部是。弗洛伊德为了让我们相信这一观点适用于“全部”的梦,进而提出了“梦的伪装”这一说法,认为“痛苦恐惧的梦”只是一种伪装,背后仍是“欲望的满足”。不过,在后面《梦的运作》一章里,弗洛伊德又说:“梦中想象内容虽然会被推移、置换,里面的感情却是不变的。因此我们也不需要奇怪,梦中内容在经过梦的伪装之后与原有的感情不符。”(P265)那么,如果说梦是欲望的满足,那我们在梦中的感情应该是愉悦的——任何欲望的满足都能够给我们带来愉悦,而梦中的感情又是不变的,那么,不管梦经过了怎样的伪装,我们的感情都仍将是愉悦的,既然如此,又怎么会有“痛苦、恐惧的梦”呢?这种前后矛盾的论述,并非仅此一处。又如,弗洛伊德说,“梦的感情不属于隐藏内容,不属于梦后面隐藏的思想,而是其内容的对立面目的是使人无法认识其内容。”(P81)关于这句话,我有两个想法:第一,如果说梦的感情是内容的对立面,而前面我们的分析认为梦的感情是欲望得到满足之后的愉悦,那么感情是愉悦的,作为其“对立面”存在的内容则应该是痛苦、恐惧的,那么我们做的所有的梦都应该是噩梦;第二,“梦的感情”的“目的”是“使人无法认识其内容”,真是奇怪,梦的感情是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的个体吗?它竟然有着这样不可告人的目的和险恶用心!其实,“梦的感情”当然不会有这样的目的性,有目的性的是弗洛伊德,他为了解释他的理论,将自己的人格强加给“梦的感情”。这种风格的论断,充斥全文,开头我引用的那段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所谓的“审查作用”,听起来似乎我们大脑里面隐藏着一个“广电总局”,在我们睡着后开始工作,审查梦中播放的画面,并对其进行删除和过滤。整个关于梦的论述,都让我们感觉到冥冥之中一直有一股神奇而强大力量在操控着我们的梦,并且这个操控者似乎具有独立人格。其实,并没有什么力量操控我们的梦,这个隐隐约约存在的操控者,正是弗洛伊德本人。为了让他关于梦的解析合乎逻辑,他将自己代入梦的解析中去。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唯心主义者

  第三部分是关于梦的材料来源。这一部分写得算是不错的,不过,很多观点只是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我感触比较深的是童年经历的部分。高中毕业之后,我离开家来到千里之外的另一座城市大学,并且一待就是七年。在这七年的时间里,我在家待的时间极少极少,与家乡鸿沟被挖得越来越深。每天经历的事情,都与这座城市有关,与大学生活有关,但却与家乡、家人几无关系。奇怪的是,我做的梦,却绝大多数都是在家乡和家人在一起所发生事儿,即便是其间在别的城市生活过几个月,状况依旧。我想,这应与童年的经历有关,或者至少,与以往的经历有关。不久前,我在微信上读到一篇文章《你的一切都有童年有关》。虽然“一切”明显言过其实,但也从另一个角度明了童年对人的一生带来的巨大影响,包括他的梦。《典型梦》一节引发了我对人性善恶的思考。在我们出生之后,接受德育之前,我们的天性自私的,而自私往往会导致恶行。所以,并非说人性本恶,只是,人性本是自私的,而自私,却与恶而非善更为紧密地联系着。

  第四部分是关于梦的运作和做梦过程的心理学理论。弗洛伊德认为,“梦的压缩”与“梦的移置”是构建梦的两个主要功臣。(P175)梦的压缩与移置的确存在,并且非常普遍,不过,这种压缩和移置实际上是一回事,且它们并非由某种力量有意为之,而只是睡梦中思考能力的退化而导致的意象混乱结合第三、四部分的内容,我认为:梦就是一种因为思考能力退化而引发的关于现实生活中所见的意象的混乱呈现(“就是”一词暗含着梦不宜被过度解读的主张)。一方面,因为梦是关于现实生活中所见意象的呈现,而我们的现实生活又是极为丰富的,所以,每一个意象,我们都能够与现实生活中的不止一个事物联系起来,相应的,对于同一个梦的解释可以有一千种,而弗洛伊德仅仅是从自己的理论体系出发,做出了一个能够自圆其说的解释,让许多读者信服了。并非说这种解释是错的,而是说这个解释不是唯一的。另一方面,因为梦对意象的呈现是混乱的,所以弗洛伊德将“梦的压缩”和“梦的移置”两个梦的混乱特点作为自己释梦的工具,因为梦是“混乱”的,所以释梦也无可避免地要遵循这种“混乱”法则,而所谓的“混乱”法则其实就是没有法则,弗洛伊德爱怎么说就怎么说,他唯恐“梦中不乱”。第五节《梦的象征》也许是弗洛伊德最受人们诟病的一点,却也是一次成功的“话题营销”,让读者记住了他。这个变态狂认为,“所有长条的物体如手杖、树干、伞(后者打开可以表示勃起),一些长和锐利武器,如刀、匕首、矛等,都代表男性生殖器官……箱子抽屉盒子柜子炉子代表女性身体,中空的物体、船和各种器皿也是。”(P201-202)如果是这样,那我该有多么的龌龊不堪啊,因为我每天都会梦到各种男女器官。就在几天前,我还梦到了和一伙高中同学坐在中空的船上,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只长条形的木桨,在水里划来划去,划来划去……弗洛伊德对性的极大关注不仅表现在梦里,他甚至还认为,“焦虑就是由性欲转化而来的” (P92)“精神神经症是源于性的”(P252)等等。这些论述其实都不堪一击,但是这却应该是弗洛伊德根据自身的经验得出的结论,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弗洛伊德的精神异于正常人的特点。

  《梦的解析》读后感(三):梦的狂想曲

  在读《梦的解析》的时候,它主要谈到两个观点,一个是梦是欲望的表现,另一个是梦具有审查机制(不让欲望表现得太明显,通常会通过转置的形式将其伪装起来,使其看起来符合社会道德规定,从而通过审查)。梦中的意识是潜意识,与清醒时的意识是不同的,它是游离的,没有联系的,复合的,会伪装的。梦中的内容通常会有显意与隐意。

  由此,我对人的意识有了一系列的思考与猜想,完全天马行空,没有资料依据,对于使用到的一些概念定义不明显,只当作是狂想曲,随意看看吧。本文的第一部分主要是我在阅读过程中对意识产生的一些发散性思维,而书中具体的一些内容细节摘要我会在放在第二部分(这部分明天见)。

一、意识到三重维度

1)意识与潜意识

  潜意识如破碎的浮冰,彼此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大部分浮冰都经过变形,只有自己知道变形的缘由

  正常的意识是有组织,有联想,有联系的,而潜意识没有。

  正常的意识会不会是受过教化的潜意识,为各意象之间赋予联系,从而服务于知识的传播、人与人的沟通

  人的语言为意识赋予逻辑组织关系,最终还是服务于知识的传播、人与人的沟通。

  意识无所谓潜意识与明意识,它是虚幻的存在,是人体内的一些小电波、小脉冲。

  意识之所以称为人们口中的意识,还是人为地用语言的组织方式为其赋予意义

  审查作业,是人为的控制,其结果要么是留下符合道德规范东西,或者是产生变形,使不符合道德规范的东西幻化成无组织的联系,逃避审查作用。

  审查作用是后天训练而成的小电波、小脉冲,对无意识的电波、脉冲进行交替对抗

2)人的思想是训练的结果

  人的思想是训练的结果。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所受训练方式不同所致。

  人体产生小波动(或小电波),人体会记住这种电波产生的方法

  睡眠状态下,人体后天训练而成的小电波产生的频率变弱,而随机小电波产生的频率变强,从而使意识呈现出无组织的状态。

  人说的一句话(语言)应当可以分解成一组小电波(或小脉冲)的配合方式,没有排列先后。或者说,使其呈现出有组织的状态的神秘力量是人为训练出的脉冲。

  人在做一些动作与人在思考一些问题,人体作出的反应都是一致的。正如有些动作可以训练而成,人的思想也是如此。

  比如说你认为人应当尊老爱幼女人要保持独立之类的想法,一开始是没有定型的,因为受大家普遍推崇而得。

3)意识的三重维度

  人在刚开始的时候,任何想法都没有对错之别,也没有说哪个应当保留下来,哪个应当抑制住。

  它们就像一个个小片段,海上的一块块浮冰,无目的地漂浮着。但随着人社会秩序建立,人与人之间因为语言的出现而不再是孤岛。一些意识片段,以一种人们都认同的方式,被有序地组织起来,这是意识的第一重组织,也就是从离散的意识到连续的意识。接着连续的意识被贴上高低对错的标签,这是意识片段的二度组织,也是以一种人们都认同的方式。意识的第一重组织是为了基本需求交流,比如“我要喝水”、“我身高一米八”等等,而意识到第二重组织也是为了交流,它是一种基于意识到更高层次交流,比如“我很渴”、“我挺高的”等等。

  但人们显然不满足于此,意识之上再生意识,对意识再进一步组织,这时候为的是什么呢?这时候的表达方式已经变成了一种隐性的方式,同样的“我很渴”,人们为其衍生出别的意识和别的表达方式。他们想要在表达上进行区分,将个人价值判断融入到表达方式中。接受了讯息的人接收到的其实是一种被加密的表达方式。每个人根据自身的情况,以自己的方式进行解密,其结果又是千变万化的。假如说解密出来的结果相似,那两人便觉得有共同语言,这是在表达上的判断。而之前提到的意识的二度组织是在内容上进行判断。

  这种表达上的判断,也将拥有/受过不同训练的思想/的人分割开来,比如网友会用网络用语表达一些观点,同乡的人会用方言进行交流,喜欢哲学的人会思考交流一些哲学上的问题(哲学的一些固定用语,从某种角度来说,也形成了专属于他们的语言)、学美术的人会用图画上的点线面、颜色组合来表达某种情绪或观点(也许解析出的内容非常明显,比如愤怒,比如爱情,但贵在个人意识的组织方式,以及不同人对其解析方式的多样性)。其他的一些艺术,比如音乐、雕塑、摄影也是如此。

  总的来说,可以将意识组织分为三重维度:第一重维度是基础交流,将现实中的东西与语言上的东西对映起来;第二重维度是内容上的价值判断,将语言上的东西与人们形成的价值观念(普遍认同的判断)对映起来;第三重维度是形式上的价值判断,将价值观念打碎,然后以个人意识组织方式进行重新组织,等待他人用他人意识组织方式进行还原。

  对于愤怒这个词,不同人理解的愤怒肯定有所区别,但从脉冲的角度来说,都是一些类似的电波,无非是大小、胖瘦随个人有细微的差别。

4)创作

  人保留了各种意识片段随机出现的天赋,但缺乏将其进行有序组织的能力。何为有序组织?用训练而成的思想对其进行翻译,使其成为人们能理解的东西。从脉冲上来说,将随机出现的脉冲与人因为后天训练形成的脉冲进行混合压制。而传播就是将压制而成的脉冲进行解调。首先对解调出的脉冲进行判断,若与自身脉冲气场较为一致,就将其作为训练的来源,吸收进自己的脉冲集中;反之则雁过无痕。

  人通常拥有两类脉冲,一类是通过训练而产生的可控脉冲,一类是随机出现的不可控脉冲。

  灵感便来自于不可控脉冲,要将灵感转化为实践则需要将可控脉冲与不可控脉冲融合起来,成为人们普遍能懂的东西,即之前提到的意识的第二重维度。

  从这种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有天生的灵感,差别在于如何将灵感转化为实践,而这个过程恰恰需要的是受训练的思想。

  什么是受训练的思想?即人体在对外部脉冲进行解调之后学习到的可控脉冲。

  灵感(无序意识)->(经过翻译) 人们能懂的(意识的第二重维度)->(经过压制)融合个人意识(意识的第三重维度)

  可控脉冲是使意识成为有组织状态的神秘力量(不是具体的,而是一种排列)。

  元素是有限度 ,排列是无穷的,可衍生的。排列之上再生排列。

5)人与人相识

  思考一个问题,人与人的相识是什么?为什么会记住一个人?

  如果记忆的过程是联想,是相似脉冲的再度产生,那么记住一个人是否可看作是你学习了那个人传出的脉冲,并成功产生相似的脉冲?

  他说一句话,是把他的脉冲调制在里面。你想要解调的话,必然要接受他调制在其中的脉冲。有四种情况,你没正确解调,但你的脉冲与之相合,你会学习吸收他的脉冲(其实是自己解调过程中产生的脉冲),那么你记住的这个人与真实的他无关;或者你的脉冲与之相斥,你不会学习吸收这种脉冲,也就记不住。当你正确解调时,如果你的脉冲与之相合,你会学习吸收他的脉冲(这次产生的脉冲与他的脉冲接近甚至是相同),那么你记住的这个人与真实的他一致;或者你的脉冲与之相斥,你不会学习吸收这种脉冲,也是会忘记。

  所以记住一个人最终还是跟个人脉冲有关,跟别人传出的脉冲关系不大。

  记不住一个人的话,记不住就记不住了,他的脉冲对你的影响很小。

  对于不正确解调出的相合的脉冲,你会吸收学习这种脉冲,形成一个虚拟化的人,但这个人与真实的他无关。这也是现在普遍存在的情况。这种假象会破裂,假的始终成不了真的,因为随着真实的人释放出越来越多的脉冲,总有一天你会幡然醒悟,原来我根本不喜欢他,之前相合的脉冲都是自己的想象。当然,也有一种可能性,就是随着吸收的脉冲越来越多,自己逐渐被同化。虽说脉冲不是真的,但会逐渐接近真的脉冲。

6)关于心想事成

  你一直在想一件事,并相信它会真实发生,这件事就会真实发生。

  整个过程大致是:想一件事 -> (解析)脉冲 -> (与事实比对)选符合的脉冲 -> (重新解析)-> (与变化的事实比对)-> 选符合的脉冲 ->(重新解析)-> ······不断循环直到解析出的脉冲与事实全部符合,即这件事发生。

  注意到这里有个重要的因素:发生变化的事实。

  也就是说,你要让事实往接近自己所想的方向发展,让事实与梦想解析出的脉冲符合度越来越高。简单来说就是,把梦想解析,与现实分析比对,各个击破。随事实发展不断调整计划。

  比如说我要成为亿万富翁。

  首先在解析目标之前要了解,亿万富翁是怎样的一个状态。这个的话可以看看新闻上网搜集资料,看看亿万富翁的产业有多大,他们的资产大概集中在哪些领域,现在哪些领域前景比较大,等等(我也不太懂,随便举举例);或者也可以读读一些成功人士的传记,看看访谈,研究一下他们早期资产是如何积累的,哪些因素帮助他们一步步实现资产的积累(机遇?个人意志品质?行业领域?······)等等(同理也不太懂,随便举举例)。

  在了解目标差不多之后,对搜集到的讯息进行归纳整理,分成几个维度解析目标,比如自己有哪些与亿万富翁相似的意志品质,继续保留或者加强,比如当前哪个领域是有较大的发展前景的,并且是适合自己进入的,比如有哪些帮助自己实现的资源可以利用,第一桶金是否已经有了,等等(同理也不太懂,随便举举例)。

  解析完之后,对比一下自身,哪些方面需要努力,就朝着这个路径前进。

  前进一小段路之后,可能自身达到了某些提升,这时候需要再根据当前变化的事实对目标进行解析,重新分析设定下一个目标,因为很有可能一开始定的方案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我了。

  写到这里我就写不下去了,只是作为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真正的路还是要自己走。说句题外话,虽然说成为亿万富翁这个目标,说起来有些可笑,但是很多在刚开始的阶段,觉得想都不敢想的事,等走上道了,会逐渐发现并非是遥不可及。所以有梦就去追吧~(生生地从意识的三重维度写到了如何成为亿万富翁 > < 没关系,因为下面还会讲怎么追星)

  再写一个我熟悉一些的目标,比如说我要嫁给鹿晗(写文字,真的是把自己扒光给读者看>o<)。

  首先还是了解目标,既然是要嫁,就需要考虑嫁的意思是什么,比如说两个人的三观是否契合,比如说未来潜在的一些风险(婆媳关系、事业发展、粉丝······等等)。但是这个问题里,在了解的过程中可能就会出现瓶颈,因为一个明星的隐私相比较成为亿万富翁而言,可能可了解到的资料相对来说还是少之又少。没有关系,那就从可以了解到的地方入手,比如最基本的,要让对方知道你吧。要想让一个明星知道你,有几种办法,比如通过亲戚、朋友的介绍认识他,比如努力让自己达到与之相似的高度,那时候认识的途径相对来说就多多了,等等。对于嫁人这种事,还要考虑一些世俗观念的限制,比如鹿哥可能再过个几年就要结婚了,那这个目标自然要放弃了,比如自己年龄也是有限制的,不可能一直到三十岁都不嫁人,所以留给这个目标的时间是有限的,短则一两年,多则(最多)五六年吧。于是当前的这个嫁给鹿晗的目标,就转变成了如何在五年内有所成就,如果没有人引荐认识鹿晗的话。要在短时间内小有成就,这可了解的资料就多多了,途径也多多了,然后就可以规划具体步骤了。等过个一年半载,可能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了,接近偶像的途径更多了,也许会有全新的认识也不一定,可能现在觉得不可能的事情,到那时会觉得够一够还是能够够着的。

  所以心想事成并非无稽之谈,关键是要往这个目标努力并坚持不懈。只要不陷入死循环,总有一天会递归出结果的。那些没实现的,估计是计算速度太慢了,无法在目标存活期内得出结果吧。

(自己对未来真是有种迷之自信呢 > < 也挺好的,做不成亿万富翁,没准也会混成个百万富翁,毕竟都是往一条道上走的;嫁不了鹿晗,也不能强求,只是尽人事听天命吧。人生在世走一遭,没什么结果是永恒的,能抓住的只是经历吧。本来想延续一开始形而上学的风格,没想到最后还是扯到了实用主义。罢了,作为一个有自我修养的写字人,一定是对读者坦诚相待的,幸好你们都不认识我

  《梦的解析》读后感(四):死亡的本能————梦的解析,解析梦见死亡,掉牙……

  每个人都有死的本能,即每个人身上存在着一种趋向毁灭和侵略的本能。所以一切生命的最终目标乃是死亡,而生命的目标就是回复到最原始的状态。

  死亡是一种自我毁灭的本能冲动。死亡的梦也是死亡本能的虚幻表现。

  梦境与平日想的恰好相反,做怕死的梦正好是盼着死亡。死亡是一种自我毁灭的本能冲动。死的本能决定了自杀者如果不自杀就很可能成为受虐狂,一个再手身心痛苦的人。这些人有时把自毁转向世界,成为谋杀者,虐待狂或侵略者。战争就这种本能的表现。人类的历史就是爱神和死神互相斗争的戏剧。而战争的根源就在于人们的无意识深处的死亡本能。

  梦见受伤说明在梦者的潜意识中一直存在着对某事或人的担心,其实是在提醒做梦者赶快采取行动,以消除心中的担心。

  死亡的象征有很多,应根据梦境中具体的人物以及背景等作出相应的解释。但都是象征意义的死亡,而非真正的死亡。死亡还象征了遗忘、消除、克服等,如梦见已分手几年的恋人在梦中死去,说明这个人其实还一直活在梦者的心里,这次死亡就象征了遗忘,他/她已经死了,应该为新感情让位了。如果梦见死亡的是丑陋的、邪恶的、陈旧的等,这其实是好事,象征了一种重生,一种心灵的脱胎换骨,预示自己将获得更好。当然,有时候梦见亲友的死亡也许就只是表示一种担心与猜想而已。

  梦见牙齿脱落除了预示生理上的变化外,也表示了内心的一些变化,如对自己外表和能力的担心、失去男性气质的忧虑等,还有两种相反的感受,一是衰老的悲哀,因为人老了就会掉牙。二是成长的喜悦,乳牙换新牙的过程就是在弃旧求新,是一种成长。

  《梦的解析》读后感(五):这个版本不错。

  梦的解析,好多个版本。我自己看过的,包括这本就是三个。前两个,有一个是白皮的,一个是黄皮的。白皮的那个不好,感觉貌似是参考黄皮的翻译的。黄皮的那个还不错。但有一些地方,看不懂。开始我以为是我自己的理解能力受限,但后来看了这本,才发现,是黄皮的翻译的问题。

  其实,很多人都反映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不好懂,很晦涩。我觉得很好读,只是第一章是他对于自己之前很多关于梦的研究的文献梳理,所以有些枯燥,而且显得逻辑性不是很严密。很多人或许么有看完第一章就放下了。其实,从第二章开始这本书的可读性还是蛮强的。毕竟梦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事情,如果你有内在的了解自己的需求,对于弗洛伊德和心理学又多少有一点理解,那么理解这么书其实是小菜一碟。

  这本书是从德语原著翻译过来的,从总体来说,语言的翻译是很准确的,而且通读性也很强。是一本不错的版本。推荐喜欢弗洛伊德和梦的解析的人多看看,对你,或许有帮助 。

  《梦的解析》读后感(六):不错的译本。

  毕业好多年了,还是经常做与考试有关的梦。看了此书,对于弗洛伊德的解释很佩服。每一个上过学的人,都经常会被与考试有关的梦所缠绕,梦中的自己必须要补考。尽管自己在梦中清晰的记得已经毕业了,但这种反抗是徒劳的。原因在于:我们同年时期经常因为劣行而遭受处罚,对此的回忆在我们学生时代的两次关键性考试的苦难日子里被唤起。在学生时代过去以后, 虽然父母或教师不再惩罚我们,但是现实生活中那种无情的因果关系承担了对我们进行进一步教育的任务,于是我们会梦到中学或大学结业考试,只要我们感觉某件事做的不公正,或者不够完美,或者说我们感到了一种责任压力,我们便自然而然觉得自己需要被处罚。这种类型的梦其实是一种恐惧,也代表了自我安慰。其真正含义在于让自己放心,而不要为压力所困扰。

  此书语言挺流畅的,我个人觉得蛮好读的。会继续读下去的。~

  《梦的解析》读后感(七):弗洛伊德爱地球

  弗洛伊德在书里说:“梦即意欲之满足,愿望之实现。”

  在这本书中,弗洛伊德试图通过各种梦境、各种手段来印证自己的这一观点。即便有时候我们在梦境中是落魄的、痛苦的、羞耻的,弗洛伊德也仍能将其解释为“梦的伪装”,而且他将梦境之现象层层剥离、层层分析,来阐述这些梦境的本质还是在于实现我们内心的愿望。

  这一理论是否科学暂且不说。但阅读完这本书以后,它的确给我带来了极多的惊喜。弗洛伊德往往能一语戳穿生活的本质,将复杂的生活形态还原成最真实的形态。

  以前家里收藏了这本书,搬家时不小心弄丢了,于是买了江西人民出版社的这一版本,大致翻阅了一下,译者文笔挺不错。给大家推荐一下。

  《梦的解析》读后感(八):丁丁当 | 解析童话——皇帝的新衣是作者本人的尴尬“裸体梦”吗?

  殷世钞老师,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所著的畅销书《梦的解析》中文版译者。本科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德语专业,硕士毕业于德国耶拿弗里德里希-席勒大学(Friedrich-Schiller Universität Jena) 日耳曼文学系“欧洲背景下的德国古典”专业,现为中国矿业大学德语教师。

  梦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几乎每个人都有做梦的经历,人为什么会做梦?这是一个人类千百年来的未解之谜。弗洛伊德的释梦理论认为,这个世界没有偶然,只有必然,梦境也是如此。一切梦境都有迹可循,一切心理疾病也都并非空穴来风。

  “梦是一个人与自己内心的真实对话,是向自己学习的过程,是另一个与自己息息 相关的人生。”

  “梦具有一种神奇的再现力量,有时把我们儿时的那些遥远的甚至已忘却了的事件 带回脑中。”

  “即使是内容痛苦的梦,也可以用欲望的满足来解释。这一类梦的解释,肯定会牵 扯到很多我们不愿意讲出或者不愿意想到的事情。每个人都有一些隐私,不愿意 告诉别人,甚至自己都不愿意承认。但是如果出来在梦里,就绝不仅仅是偶然事 件的巧合。梦中唤起的痛苦感情,正是为了阻止我们提及或者讨论那些痛苦的事 情。”

  殷世钞老师在视频中主要分析了几种常见的梦:

  第一种是尴尬的“裸体梦”

  弗洛伊德的释梦理论认为尴尬的“裸体梦”是以儿童时期的记忆为基础的。儿童总是有裸露的欲望,成年以后这类欲望被隐藏在内心,只能通过做梦来实现。殷世钞老师举例说明了弗洛伊德对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衣》的另类解读,文化艺术创作者有时能够通过自己敏锐的观察力把自己的梦境融合到自己的作品当中,这个过程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所以《皇帝的新衣》灵感来源可能就是作者自己一个尴尬的“裸体梦”。

  第二种是关于亲友死亡的梦

  弗洛伊德解释这类梦表达的是想要亲友死亡的欲望,这个欲望可能不是当下的,而是深藏在记忆中的某一刻。看殷世钞老师这段解读视频的前几天,小丁当的闺蜜跟小丁当说做了个噩梦,梦到小丁当出事故了,她哭着醒来。看完这段视频,小丁当可能要重新审视自己和闺蜜的这段友情了(╯#-_-)╯╧═╧

  还有飞翔的梦和考试的梦,这两种梦到底因该如何解读?大家可以在丁丁当APP的视频里找到答案哦,小丁当就不剧透啦。

  《梦的解析》读后感(九):今天你做梦了吗?——《梦的解析》书评

  对于做梦这件神秘的事,在中国就有很多说法,不过大部分都是将之与吉凶预兆联系起来,不论是古代还是现在均是如此,君不见现在还有相当一批人还迷信《周公解梦》之类的书籍,网上还有各种解梦的网站等等。到底梦是什么?我们就来看看西方的精神分析鼻祖弗洛伊德这本《梦的解析》如何对梦进行系统分析的。作为精神分析学说创立人,在梦的解说方面,弗洛伊德的学说可以说得上在他那个年代是非常大胆及广受争议。但是犹豫期原版书籍专业术语等的限制,一般只有相关的心理学专业人士才会去阅读。不过最近几年随着成功学等书籍的长效,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一样开始火爆。而只要涉及到欲望或者梦等的心理学书籍无一都或多或少与弗洛伊德的学说产生联系。记得前些日子我还看过一本《弗洛伊德遇见佛陀》这本书还将弗洛伊德的欲望理论与中国的佛教无欲思想进行了对比研究,至此我开始对佛洛依德的学说产生了兴趣。

  虽然《梦的解析》的翻译版本很多,但这本由殷世钞翻译的《梦的解析》的封面就吸引了我,而且据介绍还是直接参考的德语原著来进行翻译的,感觉准确性都很高。本书基本都是按照原著的编排顺序进行排版编辑的。在其前言中我们可以看到弗洛伊德的这本书在当时就有六版。可见多么受欢迎。再次,我就以一个门外汉的身份从我的角度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以及我的阅读感想。

  本书一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主要是弗洛伊德总结了前人关于梦的问题的文献理论等,将其之前的人的理论学说进行了一个综述。关于他自己对梦的理解则主要从第二章“梦的解析方法:对一个梦例的分析”开始。在这一章开始首先对解释梦的方法进行了归类描述:符号释梦和密码法。而我们有时在一些玄幻小说中可以看到一些解梦师的解梦过程其实就是运用了符号释梦,将梦的内容理解为一个整体,并且试图将其用另一种可理解的、在某种程度上与其相似的内容代替。这样就使得梦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预见性,但里面的科学性值得我们推敲。

  值得指出的是,弗洛伊德在提出其学说之前,是以一个科学界严谨的研究态度来从事这一事业的,从其字里行间就可以看出。例如正文58页曾提到他在精神分析中发现一个人深思时的心理状态与他观察自己的心理过程的状态是完全不同的。由于我是从事实验工作的,所以我能深切感受到要得到这样一个结论的背后是需要有多么巨大的工作量的。后面也提到弗洛伊德在对神经症的精神分析过程中,“我大概已经对不下于一千个梦进行了解释......”

  弗洛伊德在书中不仅仅只是将其理论学说简单叙述就结束,而是结合了具体的案例来分析,也让所有人不仅仅是心理学背景的专业人士有了一个更深入的了解。例如第二章中特意举了一个他自己做的梦,先将梦的内容大意写出,然后紧接着开始就基本上是逐句进行分析(正文61页)。这种分析方法值得我们去模仿学习。通过案例分析之后作者就之处梦其实就是我们欲望的满足,愿望是它之所以产生的原因。后面的所有章节就开始围绕着欲望来进行论证。

  虽然本书学说的产生年代距离现在有些年头,但是其内容和分析方法等均为过时。建议我们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抱着一种怀疑批判的态度,可能会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会有疑问甚至会反对(例如我在看到作者说梦其实就是欲望产生的,当时我还在想我有的时候梦到的东西就不是我想要的,甚至算得上是噩梦),但一定要有耐心继续读下去(之前的疑问我就在第四章“梦的伪装”中得到了解答),没有彻底的了解我们不能武断的对其作出任何评价。

  梦,对于我们来说,始终是一个神秘的事物。不管是科学角度还是宗教角度,即使弗洛伊德的学说问世,其实还是没能彻底清楚。但本书非常值得我们去阅读,这样会对你对梦的理解认识程度有很大的帮助。

  《梦的解析》读后感(十):深度思考梦与潜意识的意义

  很多人会觉得弗洛伊德将性欲作为释梦的主要元素,并通过欲望折射出人性的贪婪、自私,通过梦来释放被压抑的欲望,甚至做出很多道德、现实、论理不能接受的梦。因而会想到弗洛伊德本人是主张性本恶的。

  我们都知道性本恶是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提出的。他提出这一思想的基础是人性的情绪欲望,人性深处蹿动的欲望让人做出丑陋之事。

  而弗洛依德的释梦基础是他的本能理论和潜意识理论,看过《梦的解析》的读者都会对书中反复阐述的观点记忆深刻:梦是潜意识的表达,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欲望得以释放的窗口。

  在他看来,潜意识的欲望是人内心的根本动力,人的很多本能行为是由欲望支配的。

  他直指人性,生本能、死本能、性本能都直指人性,揭露人性中丑陋的一面。两者有都深刻阐述了人性的黑暗面,所以弗洛伊德也是主张性本恶的,其实不然。

  弗洛依德从没有在任何著作中表达过自己的性恶主张,他只是以自己的人格结构和本能理论为基础对于梦境和人性进行了深刻的解读。我们后来者因此为其标上“性恶者”主张者的标签并不合适。

  有看过《梦的解析》的人会疑问这本书是否受到弗洛伊德本人的《性学三论》的影响。 性本能是弗洛依德的重要理论,很多人因为他对于性欲的过分强调对精神分析很是排斥。

  弗洛伊德所说的性,并非我们简单理解的生殖器官的性,而是一种广义的表达,是推动个体行为的根本性动力,是人一切追求快乐的欲望。弗洛伊德的这个思想理论贯穿在他几乎所有的著作中,在《性学三论》中更为突出。

  但是,我们需要清楚的是,《梦的解析》写就于1900年,而《性学三论》写就于1905年,比前者晚了五年。

  在阅读中,我还考虑了一个问题:梦跟文化环境有关系吗? 首先,这本书是德文著作,咱们看到的《梦的解析》是原版翻译过来的,里面的案例自然是外国人的。那么究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梦境和解析是否存在差别?

  其实,任何人的梦境不仅受到其人生经历和个体经验的影响,而且会受到文化、地域、社会环境等的影响。甚至一个人所生活地方祖祖辈辈的活动方式、社会经验和思维方式都会其思维、意识、行为产生影响。

  这个就是弗洛伊德的爱徒、伟大的心理学家荣格所提出的“集体潜意识”。弗洛伊德是临床精神医生,他很多的理论形成于自己的个案治疗,他所提及的潜意识主要侧重的是个体潜意识。而荣格则认为人的潜意识还包括集体潜意识这部分。在他的梦境解析中,这点尤为明显。

  所以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读读荣格的《荣格自传》,对于意识和潜意识,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