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盲点》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盲点》的读后感10篇

2018-06-26 04:3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盲点》的读后感10篇

  《盲点》是一本由[美]马扎林·贝纳基 / [美]安东尼·格林沃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25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盲点》读后感(一):主试必须了解思维盲点

  在Marketing领域里,对消费者行为调研工作一直处于重要地位。而站在消费者和学生角度来看,接触到的调研问卷不在少数。有许多调研问卷的问题内容顺序设计都令被试感到啼笑皆非。若是认识主试(设计者),我们甚至会给出一些小建议和小看法。而《盲点》这本书,就能够很好地给我们提供一些思路来减少主试可能犯的错误

  相比书评和读后感而言,这本书更加适合拆书。也将是我第一次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书中的要点,并且嵌入到这篇书评中去。

  下图是这本书的框架

  《盲点》读后感(二):理性人不理性

  理性人即“合乎理性的人”,又称“经济人”,理性人概念形成经济学发展密不可分,是理性主义与经济学的产物,亚当·斯密发展了理性人的观点,赋予理性人两个特质:自利,理性。理性人的概念在博弈论中也颇为重要,博弈论的大前提就是一定要把参与者或者群体定位为理性人,否则博弈无法展开,他们的好恶、信念就变得不可预测和分析

  西方经济学中假设的理性人是这么一个概念:能够合理利用自己有限资源为自己取得更大的效用、利润社会效益个人企业、社会团体政府机构。不过真的是这样吗?现实中的我们能够理性到为自己获取最大效用吗?为什么我们的决策判断中会有那么多非理性的偏见呢?华尔街经济的市场定价原则真的是用于我们日常决策吗?

  《理性动物》告诉我们:我们的判断和决策中很多看似非理性的偏见,经过仔细研究后就会发现它们是深度理性和睿智的,但并不总是像经济学家所认为的那样理性和睿智。这种深度理性(Deep Rationality)反映的是深层次的进化智慧,是人类祖先经由成功失败千锤百炼而来的。而我们的选择正是根植于这套祖传的精密机制,它则常常运行于我们有意识的意识之外。

  比如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即人们对损失的关注往往甚于对收益的关注,损失对人造成的心理影响比等量的收益更大。对于经济学家来说,损失厌恶是不理性的,毕竟500块钱就是500块钱,不管是得到还是失去。看似愚蠢的损失厌恶,不妨从进化的角度思考一下。

  假如损失厌恶曾经一直导致我们的祖先做出糟糕的决策,那么人类(以及猴子)的大脑会预设这种心理偏见吗?可能不会把。更合理的解释是,大脑之所以会预设这种偏见,是因为它在历史上促成的决策曾经提高了人类的适应性。自然选择是个相当有效过程,因此如果你发现一种行为在人类和其他动物中普遍存在,那么最好首先猜测这是一种适应性的表现,而不要认为是出于愚蠢的决策。

  可是我们的生活环境与冰河时代已经完全不同,我们的大脑确是遗传自那个时代的人类,这样的设计缺陷(当然你可以说是设计特点)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生活中的每个决策,不可避免地让理性人做出不理性的决定

  经济学家建立了理性行为模型,用以解释人类的经济行为以及社会行为,这些理性行为模型背后的假设是,个体进行决策时遵循利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原则。《猿猴的把戏》却证明人类行为的适应性以及它的进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最平凡和最专业层面延伸,试图告诉我们人类行为并不是经济学家认为的那么理性。

  比如电梯困境。电梯里的大多数行为都不是理性思考的结果,而是针对这种场景的一种自发的、本能反应。被人袭击威胁并不是真实的,但因为我们的大脑认为危险是存在的,所以我们会即时启动自我保护行为。电梯是相对晚近的一种发明,而在人类历史上,在一个狭窄空间里靠近其他人这样的情形已经反复发生了无数次。

  考虑旧石器时代的两个穴居人在追寻猎物脚印时候来到了一个又黑又暗的洞穴,跟电梯差不多大小的洞穴。结果洞穴里没有熊,有的只是一个恶狠狠挥舞着棍棒的饥饿的穴居人,这个时候杀戮就是旧石器时代可被接受的一种方式了,就如为了离开一个晚会你谎称与医生有约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后者更温和一些。要是击中了对方脑袋,这位倒霉的穴居人就可能挂了。我们的心灵由这些穴居人进化而来,虽然其他心理能力语言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爱和信仰的能力)属于比较新的能力,但面对可能具有危险的社会场景时,我们大脑的应对方式没有任何新意

  《盲点》则更激进一些,其研究范围就是理性行为的界限,着眼于意识和潜意识反省思维和自发思维之间的巨大鸿沟,并通过内隐联想测试来揭示这种差异

  两则带有种族歧视故事可窥一斑

  1) 让·保罗·萨特曾说如果一个女人和某个皮货商的关系不佳,她会给他们的争执加一个看似毫无联系的解释,那就是皮货商是犹太人。为什么女人不把对皮货商的好恶与他的某种个性相联系呢?他们之间的争执跟他是不是犹太人有什么关系呢?

  2) 问题:怎么判断将你家洗劫一空的是亚洲人?答案:你的狗不见了,而小孩作业却做完了。

  人们所属群体的信息似乎成为了人们是谁、做什么甚至可能做什么的强制性解释,从而为每个群体所收到的不同对待方式进行了自圆其说

  理性人的前提是谈判或博弈双方都是冷血的经济人,各自寻找最大化的物质回报。但是人类并不是冷血的经济人,我们更多的决策涉及的是家庭朋友和长期合作伙伴,对于他们,我们无法以理性人的身份做出冷血的理性的分析。

  - banny 2014年12月31日 北京

  《盲点》读后感(三):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么

  每一个号称自己没有偏见的家伙都在“内隐联想测试”中得到一个足以让上下颌分离一会儿的结果,你从来没做过的甚至你从来都没有想过的居然在这样一个测试的结果里出现了。你会觉得不安、羞愧、懊恼、百思不得其姐妹……没什么,放轻松,潜意识就是一头被封印的几乎没什么机会出来溜达的小恶魔。人有两种思维方式,一种是自发思维,一种是反省思维。这两种思维方式就像是你纠结的时候在你脑袋里打架的那两个小人。一个玩命儿的要你“解放天性”,一个严肃要求你要遵从各种约束。虽然每一次不都是理性占据了上风,但趋势终归是好的。自发思维让这个世界充满了偏见、歧视暴力冲突,反应思维让这个世界往平等社会的乌托邦缓慢靠近。

  当你看见路边蹲着的和地铁里行乞的乞丐时,你第一反应是视而不见还是去掏兜里的零钱?当你看见手机上的未接来电,你第一反应是拨回去还是心想现在骗子怎么这么多?当你看见一个花枝招展美女迎面走来你第一反应是感叹惊为天人还是心想东莞的冬天还没有过去?当你看见一个花臂大汉站到你旁边你第一反应是觉得特别安全还是赶紧往他相反的方向站了站?你是不是也会对这些人有这样的“刻板印象”?虽然你不认同所有的乞丐和未接来电都是骗人的,你也不认同所有的美女都去了东莞谋生,你也不认同每一个纹身彪形大汉都是流氓无赖,可是刻板印象还是会作祟。刻板印象就是完全不经过任何有意识的思考,就把对某一群人的印象当成了判断某个人的依据。不要害怕,你基本上不可能避免运用刻板印象。因为只有在这种刻板印象是对自己抱有成见情况下,刻板印象才能影响你的自我实现或自我毁灭

  潘石屹给哈佛捐了不少钱,引来一大群人骂街。严格来说,这是就是偏见或歧视。书里有两个例子,一个是作者的朋友原本要向自己的母校白人学生居多)捐款,在意识到偏见之后,她咨询了作者的意见后,最终向母校和另外一所黑人为主的学校分别捐款。另外一个是某著名大学教授小心割伤了手指,在被同时就诊的学生认出来之前她就是一个普通病人;在被认出来之后她受到的高规格接待已经完全可以用过度治疗表述了。在这两个例子里,作者的朋友只是中和了偏见而不是消除了偏见;看病的医生觉得著名教授的身份当然应当用更高规格的医疗才配上,这理所当然,没有任何偏见。

  可是你也可以用马太效应来解释这一切。“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虽然我们没有落井下石,但是“火上浇油”的事儿却干了不少。你不觉得媒体上时不时地爆出乞丐有房有车用水果机的新闻增加你对路过的每一个乞丐的厌恶感么?负面的消息加上认知错误的盲点,我们就像是被蒙在鼓里傻子,不知道下一步应该往前往后往左往右。

  盲点不仅能庇护偏见,也能庇护特权。这样一来,不仅是歧视者还是被歧视者,不论是是给与特权者还是享有特权者,都意识不到歧视行为的存在。而且还会有这样一种谎言,其实我们对真实的答案心知肚明,但是我们认为在对话谎言事实更加令人信服。这些被叫做“印象整饰”的谎言在你的社交活动中会让你处于一个比较有利位置

  一个梦想平等的社会终极目标当然是消除盲点、隐性偏见和歧视行为。但是作者并没有找到一个能药到病除处方。在有效消除认知错误的策略尚不存在时,最麻烦的情况就是在日常的社会交往中,无意识的内群体偏好将外群体成员置于不利之地。不管你是不是能辨认出偏见歧视,都要做好准备消除认知错误。

  《盲点》读后感(四):全文详细梳理

  

《盲点》 1视觉认知错误_无意识选择;记忆认知错误 2.错误信息效应 3.可得性启发法: 当大脑对一类事件比其他事件更加熟悉时,我们就会倾向于认为这类事件在世界上发生的概率更高。 4.社会认知错误: (1)可得性偏见: “生动”使信息在记忆中的可得性更强,加深偏见。如:被要求说出3个理由的人与配偶相处幸福感大大超过需要说出9个理由的人, 诺波尔特·施瓦茨发现,就算是相当重要且熟悉的感情也经不起这种可得性偏见的考验。 (2)锚定效应,即人的大脑不会凭空搜寻信息,而是以现有的信息作为参照物,或者以“锚”作为基点,然后对信息进行调整。 (3)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亚历克斯·托德洛夫证明,将某人的两眼间距变小会使其他人觉得此人不太能胜任工作,这一现象发人深思。 (4)即使掌握的信息只有两张照片而已,人们仍能轻易地(不代表是准确地)做出判断。 熟悉的面部特征会使我们对求职者或是职位候选人产生信任感,而某些特殊的面部特征,例如娃娃脸,会令我们所有人认为他们值得信任。 (5) 黑人

  《盲点》读后感(五):BLINDSPOT

  不知何故,断断续续读了很久的书,今天终于算是可以合上放回书架上了。

  中途看了关于佛教、《人类简史》等等书籍,都有互相渗透的部分。这本书主要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微弱的阐述了“隐性偏见/歧视”这件事的无处不在,虽然只是“微弱”的阐述,已经让我感到自我的盲点的巨大力量可怕的力量。

  当时是带着“如何看待/面对偏见和歧视”这个问题买这本书的,而看完之后,发现最大的问题还是在“自我”,“如何摆脱自我偏见”更是一个无比亟待解决的议题。从小到大,我们的价值观是环境与社会给自己的,大部分都不曾反思、也选择不去反思,全盘接受、以为皆大欢喜。却不知道每个人都被贴了多少标签,被选择了多少次,被开心悲伤多少次,这都是你自己的选择么?

  非常悲伤的看到这一点:女性毕生对爱情婚姻抱有童话般的幻想是无形之中阻碍女性与男性竞争社会地位的心理原因。是啊,从小,女孩子就是粉红色的、蓬蓬裙的、痴迷白马王子的、有了白马王子就是幸福的一辈子的。此刻,这些美丽的童话看起来都不再美丽了,它们太过千篇一律,无法给懵懂的女孩子们另一个选择。

  如何摆脱自我偏见带来的自身危险。就像有人比喻说“Buddhism is kind of rebellion against the agenda of natural selection.” 我们要常常“ rebellion against ” 外界的某单一标准,更加注重听自己内心声音,反省自己内心的声音,这是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只有真正认知自己,摆脱自我的偏见,用和平眼光看外界,才能真正摆脱对外界的偏见吧。

  以上是精神上的对摆脱偏见的理解技术层面上,最好的摆脱偏见的看法就是多读书,长见识,多游历,多阅历......真正的体会大千世界的无限可能,才会宠辱不惊淡定从容

  《盲点》读后感(六):周围的盲点

  这是以马扎林和安东尼在实验室的研究数据以及相关测试基础上通过‘内隐联想测试’来揭示人本身具有潜意识偏见的结论

  盲点,不仅仅指视觉上的盲点,更是社会认知上的盲点。

  本书的关注点并不是视觉感知的影响,而是另一种类型的盲点,包括一系列隐性偏见。

  盲点产生的错误稀松平常,后果却是惊人的。社会认知错误不只局限于基于某人的种族或民族信息所做的判断,它源于从心理和社会角度对不同人类群体做出的判断,包括年龄、性别、宗教、社会阶层、性生活、残疾、外表、职业以及性格等因素(例如关于罪犯的认知错误、两张桌面大小不一的认知错误)。不管是否情愿,整个文化的态度都会渗入我们的内心。

  基本上每一天,自发的偏好都能指引我们做出意识性不强的决定。

  时刻准备着偏向熟悉的事物,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动物的根本特征。这也是依恋、吸引力和爱情的决定性因素。

  谎言是指介于完全无意识以及部分有意识的范围之间,这种谎言不仅包括对他人所讲的,也包括时不时说给自己的。例如灰色谎言(规避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他人的感受)、无色谎言(自欺行为)、蓝色谎言(有一定的正当性,印象整饰)等。

  通过若干具体实验说明隐性种族偏见是一个潜在的认知错误。

  对老年人的歧视是我们最强烈的隐性偏见之一。持续负面的种族联系也会在社会和职场中造成影响。

  无意识行为无一例外地会产生不希望得到或非计划的结果。无意识的刻板印象就是人们对某一社会群体持有的特定看法,但自身并不一定认可或赞成这种观点。

  刻板印象构成了我们对于老年人、女性、亚洲人等词语潜在且主要的理解。刻板印象很难发挥作用,通常在没有任何个人恩怨及私人感情的情况下,才会悄无声息地起作用。例如对犹太人的贪婪、唯利是图等,是因为长期以来反复受到主流社会中各种画面、故事、笑话、日常用语以及其他宣传方式的影响。

  刻板印象短时间内不会消失。形成刻板印象并不需要刻意的努力。相反,却需要很大力气才能克服。

  人类想要避免运用刻板印象,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刻板印象是会发展变化的。这种变化与社会、文化等大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

  盲点不仅能庇护偏见,也能庇护特权。随着马太效应在社会上不断强化,正反馈与负反馈不断放大,可能使得强势群体得到更大的帮助,而弱势群体则每况愈下。

  目前对于彻底消除认知错误持不乐观的态度。

  分隔外界文化和内心思想活动的那层障碍是可以消除的。大脑中存在的相互矛盾且彼此独立的不同观念。反省思维与自发思维之间存在认知失调。

  如何走出阴霾,寻找方法理解隐性偏见,然后在偏见转化为行动之前将其扼杀在摇篮里,就要靠每个人自身的力量了。

  《盲点》读后感(七):不为“盲点”所迷惑

  不为“盲点”所迷惑

  盲点,是人们留意不到的地方,或者是令人留意不到的事物。人在思维过程中,也常常无意识地踏入一个陷阱。社会学家给它起了个很文艺范儿的名字——思维盲点。当经济学在赫伯特·西蒙(Herbent Simon)、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等先驱的引导下,开始怀疑理性人的预期之际,心理学已经更进了一步,把研究指向从人类意识深入到了潜意识。哈佛大学实验室心理学教授马扎林·贝纳基(Mahzarin R. Banaji)、华盛顿大学社会心理学家安东尼·格林沃尔德(Anthony G. Greenwald)的《盲点》以法国哲学家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的一句话为例说明思维错误的偏执与强大。

  潜意识中的偏见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以内隐联想测试为基础,“盲点”成了一种隐喻,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盲点,而是社会认知上的盲点,向我们揭示出大脑中隐性偏见形成的盲点。“社会认知错误不只局限于基于某人的种族或者民族信息所做出的判断,它源于从心理和社会角度对不同人类群体做出的判断,包括年龄、性别、宗教、社会阶层、性生活、残疾、外表、职业以及性格等因素,其中一些因素更容易成为人们解释某种行为的原因。”事有本末,物有终始。一直以来,我们以“理性的经济人”自居,自信可以驾驭自己的思想与行为。但是,我们的行为不仅受理性思维(慢思考)的影响,更会受到直觉与偏见(快思考)的驱动,包括一系列隐性的偏见。套用新制度经济学中一个颇为流行的概念,这也叫做“路径依赖”——一旦形成某种思维定势(Thinking Set),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惯性思维”,或倾向性的心理准备状态,会使人“一条路跑到黑”。

  生活中,有“自知之明”的人不多,在股市、期货市场中更是如此。适度高估能力是积极的人生态度,“自我肯定”和“自信心”是竞赛和博弈中秉承的进取精神。然而过度的“高估”,乃至扭曲而成自傲,再加上贪婪诱导,那是会要命的。事物发展都有阶段性,一开始呈现出来的现象不代表事物将来的发展方向,也不代表呈现出来的就是事实的真相;同时,事实本身具有层次性,虽然现象是本质的反映,但是现象是极易变动的、多样的、复杂的,能多大程度的反映事实真相则不好说。因此,不要被偏见遮蔽了双眼。因为仅仅停留在现象层面的真实只是表面的、暂时的、可感知的真实,这种真实有可能就是事实真相,但也有可能是扭曲了的真相或者根本就是假象。

  作者引导我们抽丝剥茧去找到自己身上的“潜意识偏见”或“隐性偏见”。从种族到年龄,从性别到宗教,有色眼镜无处不在。但是,许多人并未意识到自己是在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事物、评价他人和采取行动,于是,这个社会上充斥着很多不公正或不客观的新闻报道、评论文章、企业决策、群体冲突等。在书中,作者用“盲点”来比喻人们思维中暗藏偏见的区域。在浑然不觉的情况下,我们对不同社会人群的“刻板印象”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好恶,以及对他人性格、能力、潜力的评价?对于我们来说,盲点所产生的错误或许稀松平常,然而后果却可能很惊人。因为这些错误产生并不需要恶意目的却能造成伤害。倘若我们的行为不受到盲视的影响,隐性偏见也能够在我们无意识的情况下指导我们的行为,乃至转化为“正能量”。

  我们不仅不懂得自己,就算是我们懂得,也可能无法直面藏在灵魂深处的隐性偏见。如书中所指出的,尽管我们没把握彻底消除潜藏在内心的偏见,但我们通常是有能力抵消它们的。而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把内隐偏见转变为显见偏见,转化为改变自我的力量。

  《湖北社会科学报》10月15日第四版

  http://www.hbsky.cn/Index/NewspaperDetail.aspx?sID=2978

  别让隐性偏见 左右了判断

  《盲点》提醒:克服偏见

  盲点,是人们留意不到的地方,或者是令人留意不到的事物。人在思维过程中,也常常无意识地踏入一个陷阱。哈佛大学实验室心理学教授马扎林·贝纳基、华盛顿大学社会心理学家安东尼·格林沃尔德的《盲点》一书,就着重介绍了我们思维错误的偏执与强大。

  潜意识中的偏见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一直以来,我们以“理性的经济人”自居,自信可以驾驭自己的思想与行为。但是,我们的行为不仅受理性思维(慢思考)的影响,更会受到直觉与偏见(快思考)的驱动,包括一系列隐性的偏见。套用新制度经济学中一个颇为流行的概念,这也叫做“路径依赖”——一旦形成某种思维定势,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惯性思维”,或倾向性的心理准备状态,会使人“一条路跑到黑”。

  生活中,有“自知之明”的人不多,在股市、期货市场中更是如此。适度高估能力是积极的人生态度,“自我肯定”和“自信心”毕竟是竞赛和博弈中必持的进取精神。然而过度的“高估”,乃至扭曲而成自傲,再加上贪婪诱导,那是会要命的。因此,不要被偏见遮蔽了双眼。因为仅仅停留在现象层面的真实只是表面的、暂时的、可感知的真实,这种真实有可能就是事实真相,但也有可能是扭曲了的真相或者根本就是假象。

  但是,许多人并未意识到自己是在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事物、评价他人和采取行动,于是,这个社会上充斥着很多不公正或不客观的新闻报道、评论文章、企业决策、群体冲突等。在书中,作者用“盲点”来比喻人们思维中暗藏偏见的区域。在浑然不觉的情况下,我们对不同社会人群的“刻板印象”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好恶,以及对他人性格、能力、潜力的评价?对于我们来说,盲点所产生的错误或许稀松平常,然而后果却可能很惊人。

  2015年1月20日《新华日报》第19版:读书

  http://xh.xhby.net/mp2/html/2015-01/20/content_1190518.htm

  《盲点》读后感(八):克服思维隐性偏见

  克服思维隐性偏见

  赵青新

  卧龙凤雏。庞统和诸葛齐名,可惜他运气不如诸葛,只因为长得丑,就不被吴主孙权器重,后来庞统到了蜀国,在那里做出了一番事业。

  孙权以貌取人,潜意识里看不起庞统这个丑男,结果丢失了人才。笔者最近阅读《盲点》,发现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在《盲点》一书中,作者用“盲点”来比喻人们思维中暗藏偏见的区域。在浑然不觉的情况下,我们对不同社会群体的“刻板印象”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好恶,以及对他人性格、能力、潜力的评价呢?

  马扎林·贝纳基和安东尼·格林沃尔德,分别任教于哈佛大学和华盛顿大学,两位美国顶尖心理学家已经合作了30年,致力于研究人类思维在特定环境中的运作方式,并一起开发出“内隐联想测试”心理学研究。至今已有超过1400万人完成了这项测试。

  被测试者对两类词(概念词与属性词)进行选择,计算机研究两类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继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和社会认知等进行分析。很多被测试者惊讶地发现,测试结果不仅与预期大相径庭,甚至会颠覆对自我的认知。

  比如,“无意识的白人偏好”,被测试者们纷纷表示自己没有种族歧视,但是测试传递了一个不容忽视的信息,那就是潜意识的威力。隐性歧视处处存在。由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无意识的白人偏好”不适合中国大众,但推而广之,借助这种形式,可以让我们用来测试其他“无意识的群体偏好”。

  笔者曾经在网上看到“各省人眼中的中国地图”,不同省份分别被标上骗子、小偷、好吃懒做、小市民等有色标签,可以说是一种赤裸裸的地域歧视。虽然大多数人未必像那张地图显示的那么极端,但类似观念潜移默化,比如喜欢说上海人怎样怎样、广东人怎样怎样、某地的人怎样怎样,招聘场上、人际交往中,往往会不自觉地把个人代入固定思维认为的地域特征,而下意识地做出选择偏好。

  测试“无意识的性别偏见”,男性=职场、女性=家庭的自动联想逐渐变弱,但仍然相当顽固。向被测试者抛出问题:你是否在意老板的性别?被测试者都是正在寻求第一份工作的人,对此都回答“不在意”,但在运用联合分析法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估后,恰恰相反,几乎所有人的选择都系统性地指向“老板是男的”的工作。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在于,人们在潜意识里认为男性更适合职场,尤其是领导角色。

  书中有一则故事,《裁缝的手和耶鲁教授的手》。卡拉手部受伤紧急求诊。因为平时爱好裁缝,所以卡拉首先关心这次受伤会不会影响她继续缝纫。当时卡拉休假在家,衣着随便,医生以为她是个裁缝,于是就表示没有关系,伤口缝合处理就可以了。正当此时,医院的一名学生志愿者认出了卡拉,惊呼出声:“教授,你怎么啦?”卡拉立刻被急诊医生送往手术室,医院召集了最好的手外科医生为她做了手术。作者说,卡拉的故事不仅体现在揭示有所作为的行为,还在于揭示不作为的行为。作者还意味深长地说道:“盲点不仅能庇护偏见,也能庇护特权。”

  《盲点》一书,结合了大量有趣的行为实验和生动案例,作者用易于理解和令人信服的方式,向大众解释了造成刻板印象和歧视心理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作者目的在于,让人们发现自发思维和反省思维之间的差距。只有自觉与潜在的不良思想作斗争,才能保证无意识的、自发的想法不会与经过反省的、理性的想法相偏离,才能真正地消除盲点,克服偏见。

  《盲点》读后感(九):“种族歧视,你有吗”“没有”

  人们对自己一无所知的异国民族总是怀有偏见。

  ——英国著名学者汉默顿

  2009年的某一天,一个黑人警察奥马尔·爱德华兹,在离开家门之后不久,被一位同行错当成嫌疑犯开枪打死。这些错误的信息,正是由于我们潜意识里的认知错误所导致的。

  当下,许多人并未意识到自己是带着一种偏见,看待事物,评价他人和采取行动。于是,社会上充斥着很多不公正或不客观的新闻报道、评论文章、企业决策、群体冲突等。

  我们终其一生与种种文化态度共存,他们所针对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民族、国籍、宗教信仰,及至是否有残疾等。在这些文化心态的影响之下,其实,每个人心里都对她人有些偏见。这正是顶尖心理学家马扎林·贝纳基和安东尼·格林沃尔德所研究的问题。

  《盲点 好人的潜意识偏见》正是由他们两人合写的一本心理学方面的著作。主要讲述人类潜意识里在认知错误上的“盲点”(比喻人 们思维中暗藏偏见的区域)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对不同的社会人群带有的隐性偏见,影响着我们对特定社会群体的行为。

  作者马扎林·贝纳基和安东尼·格林沃德,分别任教于哈佛大学和华盛顿大学。两人志趣相投,已经合作了三十多年,通过理解人类思维特的社会环境中的运作方式。他们和同事布莱恩·诺赛克一起开发了“内隐联想测试”。这种方法改变了他们自身,也改变了他们的研究工作其研究的科学领域。在本书中作者的研究数据和测试结果首次与读者见面。

  《盲点 好人的潜意识偏见》全书共分八章。主要从四个方面讲述书中的内容

  一、常见的社会认知错误,二、思维中的反省思维与智商思维的分离现象是导致行为的矛盾性,三、隐性偏见的代价成本,四、消除盲点女性偏见与歧视行为的解决方案。

  社会认知错误

  视觉认知错误(错觉 )作者讲述了在大学课堂上,实验心理学教授讲做的一个实验:表面看起来两张大小、形状不同的桌子,其实是相同的。告诉我们,产生错误认知(错觉 )的真相:是视网膜上,准确辨识两张桌面的二维图形在经过大脑中的惯性思维,将桌子转化成生活中的三维图形。所以,出现了认知上的错误。视觉系统之所以会轻易的被简单的二维图形欺骗,是因为大脑中的惯性思维,通过“意识”对信息进行了重整。这个惯性思维,就是大脑总习惯性的将生活中的物品以三维图形的方式展现在我们眼前。

  记忆认知错误 ( 误导信息效应 ) 书中作者举了一个例子来解释记忆认知错误的原理。心理学界最有创意的实验者伊丽莎白·在实验洛夫特斯,在实验中模拟入室抢劫、交通事故等其他常见的意外,并在事后对目击者的记忆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语言上的细微变化,都能引起记忆上的巨大差异,导致案件的目击者根据错误的信息作出错误的判断。正是由于目击证人的错误信息,导致了在许多国家出现的所谓“冤假错案”了。

  社会认知错误(偏见 )我们在评论某一个人时,尽管对此人的了解很少,往往仅凭他的衣着、外貌、表情姿势,就轻易对此人做出判断。熟悉的面部特征,例如:娃娃脸,会令我们认为他们值得信任;而严肃冷酷的表情会让我们觉得他们难以接近。这些社会认知错误,会干扰我的判断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潜意识偏见

  种族歧视 作者介绍的关于“种族的内隐联想测试”结果显示:被测试者有“无意识的白人偏好”。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偏向于白人的好感。近十年来,美国社会中“无意识的白人偏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互联网及实验研究中,种族联想测试的参与者,75%的人都表现出此类偏好。

  “无意识的白人偏好”已被认为是歧视行为的标志。我们生活在亚洲地区,对于美国存在的种族歧视没有多大的深刻体会,但它却真实存在。同样的生活环境却得不到相等的待遇,对于黑人来有欠公平。多年来,种歧视普遍存在,得不到根本解决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人们的根深蒂固的惯性思维。

  虽然,种族的内隐联想测试结果会令人郁闷,但是能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自身的认识盲点,揭示出在人类身上潜在的隐性偏见。

  思维中的反省思维与自发思维的分离现象,导致人行为的矛盾性性 。 反省思维是对人类经过反省后的表现偏好十分了解,在对选择的方向上有重大意义。自发思维是完全不同的,无意识的,仅仅是被事物的外表所吸引,而忽视了实用的特性。这两种思维会同时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如:你早就计划要买一部私家车,能在休息时间带着家人去周边的城市游玩,也方便上、下班。当你在看车时,却被一部红色的跑车所吸引:车身超酷的外观、舒适的座椅,引起了你的极大兴趣,结果买回来一部与计划不同的跑车。这就是反省思维与自发思维在你的脑中起了作用。也是一个人在思想、行为上理性与直觉的反应。

  刻板印象 作者在书中解释了“刻板印象”一词的来历。它在18世纪晚期,被收入英语词汇中,当时用来形容印刷版印刷的金属模板,它能大量复制相同的版面。后来,被引申为形容人们对特定人群的固化印象。 说起“刻板”一词,就能使人想到“愚笨、不灵活、严谨、思想不会变通、不会思考,只是一味的死执行”等,这些字眼。

  生活中,说到IT,就想到男性,将“IT等同于男性”;说到护士,就想到女性,将护士与女性联想在一起,想到服装,就将“服装店等同于女性”,这些都是人类脑海中对事物的“刻板印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这些“刻板印象”在人的思想中发生了变化。1933年,对于非洲裔美国人的“刻板印象”中没有“擅长运动”这一项,但是,在现代研究中,这一显著特征很有可能出现,并能清楚反映出二十世纪初社会环境的变化。促使非洲裔美国人有机会投身于自己最擅长的事业运动。由于,社会上护理行业一直由女性担任,造成人们的惯性思维,将“护士等同于女性”。近年来,针对女性的弱小特征,有些医院开始招聘男护士,这也从观念上转化了思维,打破了“刻板印象”一成不变的想法。

  隐性偏见的代价成本

  “刻板印象”的代价: 错把好人当罪犯。在美国“黑人等同于犯罪”的思想顽固不化,相当严重。在种族内隐联想的测试结果中说明:1、所有被测试者,“黑人等同于武器”的自动联想,在白人亚裔、西班牙裔甚至非洲裔在内,更为强烈。

  2、对于“黑人等同于武器”的“刻板印象”,每个种族的强烈程度有所差异。白人亚裔程度最深,非洲裔美国人最不明显。

  3、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在实验中表现出的程度越低。但是,都拥有“黑人等同于武器”的自动联想。所有人都把深色肤种与暴力联想在一起。这种潜意识的偏见,造成了社会上本不该发生的悲剧。作者在书中讲述了近年来,影响力较大的代表性案件,阿马杜·迪阿罗枪击案。

  迪阿罗是一位来自几内亚的移民。在纽约市上卖光盘。1999年2月的一个清晨,有4名白人便衣警察,将迪阿罗错认为当时被通缉的罪犯,而被无辜打死。这种判断上的失误与人类的认知盲点有关。人们能轻易区分与自己同一种族的面孔特征,但对于其他种族的辨识力略显逊色了。例如:在欧美人眼中看到黄色肤种的人,就会把韩国、日本、朝鲜及中国人混淆,分不清每个国家具体的人群特征。所以,在迪阿罗枪击案中,可以推测是这种辨造识力,造成警察弄混了迪阿罗和罪犯的个性特征。

  还有“黑人等同于武器”的无意识“刻板印象”,也是警察将迪阿罗误认为罪犯的因素之一。有时,无意识的隐性偏见,作的出错误判断会带来惨重的教训。“刻板印象”带来的后果,甚至带有破坏性和毁灭性。将“黑人等同于犯罪”联想在一起造成了这一起悲剧。

  消除盲点、隐性偏见与歧视行为的解决方案

  1870年美国的主要交响乐团的乐器演奏家,女性不到10%。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交响乐团采用的盲听方式(盲听:只能听见演奏而看不见演奏者)招募新成员,使女性成员的比例从不足的20%上升到40%。可见,盲听的方式打破了“音乐演奏家等同于男性”的刻板印象,摆脱了由认知盲点带来的认知错误。盲式测式的方法,在生活中会有许多的限制,例如:在医疗、房屋租售、求职等方面。

  有数据显示,认知错误异常顽固,尝试采用电脑程序错误的解决方法——识别后将它们消除。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令人信服的有效方法,只能暂时采用抑制的方式,我们尝试找到消除“刻板印象”的方法,以替代品的方式,却容易受到偏见的影响。

  认知错误盲点的解决方案,只能采用内隐联想测试的衍生测试,如:种族内隐联想测试、态度内隐联想测试等,起到审视,警醒的作用,避免重要决定受到自发的隐性偏见的干扰,根本性消除的方法并不存在。只能是防患于未然,重“防”字。避免这些不理性的思想、行为引发的悲剧。

  《盲点 好人的潜意识偏见》揭示出:一、在社会上确实存在黑人劣势,二、黑人劣势的地位,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有种族歧视造成的。三、隐性偏见导致了针对黑人的偏见。目的就是充分解释在人类身上无意识的一系列盲点,从而使人能够更好地做到自己的行为与出发点保持一致。此书兼具权威性、可读性,相信在未来数年内,会持续影响一批读者的认知和行为,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他人和这个世界,少一些偏见,多一些客观和公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