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人的一天》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中国人的一天》读后感10篇

2018-06-27 05:1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国人的一天》读后感10篇

  《中国人的一天》是一本由李昕樾 / 李玉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27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人的一天》读后感(一):生而在世,我很抱歉

  总是忍不住一而再的提起杨德昌的电影《一一》,这不见得是最喜爱的电影,但随着年龄增长总会时不时的翻出来看看,没有讲惊天动地事情,也没有轰轰烈烈故事平凡得就像身边的你我,还记得第一次看《一一》的时候是在宿舍里,当时婷婷掏出钥匙开门的时候甚至有一刻下意识抬头的朝着门口看去,婷婷打开的是我的门,这种感觉真切得让人措手不及

  看《中国人的一天:变与不变的中国人》这种措手不及的感觉又来了。生存与理想,放置在大的环境更迭下愈发焦虑改变,解构,重组,对生活追求奋勇前进。新生·传统、迁徙·留守,新式木艺与传承的铁艺;牙医与赤脚苗医;金头盔与老兵;cosplay与评弹演员;鬼屋人员与女入殓师,钢琴才子与留守女孩……暗暗的为这样的安排赞叹,变革在促进事物的新生,新生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变革,在迅猛发展过程中再来定义生活,定义生命意义,定义幸福概念,再从中窥探变与不变。

  鲁豫在序言中讲到两个人的故事:一个是周而复始重复着并不满意的生活,一个是周而复始重复着平静生活,而命题是平凡的人生有意义吗?那个不愿意谈前程,不愿意谈时代变更的人不过是心有不甘愤懑罢了,而那个日子天天过去,尽可能快乐生活着的也不见得有思虑过生活意义的本身。

  在时间的大转轮下,疆域的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太多的不同,但是不得不承认的一条定律适者生存。将木艺做成生活品质的M·Y·Lab工作室,90后农民工的新姿态废墟上的手风琴手,守村老人,在新与旧的依存当中窥探到的千差万别,人生百态。适应了,结束开始的相伴相行,自然会生活得更好。书中全力客观视角来走进或平淡光鲜真实生活,从各行各业去阐述这个流动社会,想要远离没落带来的荒凉呻吟,兴许是心境的不平和,通读下来竟还是无端的难受起来。好像真的挺没有意思的,人生在世,周而复始,再来一次重新开始的机会,也不会有更大的不同。忽地讨厌起当下的快节奏与高效率,不变顾全不了生存,变也不见得会更好。真如腾讯总编所言:我们都想活得有尊严,生命的尊严从哪里来?只能来自自己。时常慰劳自己,偶尔放纵自己,不妨崇拜自己。

  《中国人的一天》读后感(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匆忙世界脚步啊,

  何时能缓一下,

  努力的生活呀,不想太多,

  有梦就足够了吗,

  每一个日子的平凡啊,

  其实也感动的呀,

  有梦就足够了呀。

  嘿呀,慢慢爬,

  要让他很幸福呀,

  春秋冬夏,风吹雨打

  笑容依然在脸颊

  嘿呀,往上爬,

  梦在招手啊,

  每一句话,都会融化,

  美丽的中国花,满天涯。”

  这是两年前贵州水森林音乐工作室为《中国人的一天》谱写的主题歌《美丽中国花》。作者松洋跟我说:“写这首歌的时候,我们终于发现,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正在路上,抱着自己所有的家当,向着那个心中的期盼,艰难奋进,一点点点,一点点点;不经意间,我们构筑了‘中国人的一天’的其中一个画面。”

  每个人都在人生这个大舞台上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有台前也有幕后。台前的得失成败,幕后的辛酸汗水,都是人生。《中国人的一天》用一种很好的方式讲述着最平凡的中国人的故事,尽可能地将幕后的人生展现出来。镜头记录下的生活,有更多不为人知苦涩,也有常人无法理解的快乐;那些记载在胶片上的人物,都有着这个时代特有的表情,也有着某个行业特有的标志。仅仅一组图片,就能够鲜活地将一个人的生活细节记录下来。

  我们现在这个社会,需要这样一种渠道来告诉人们——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某个人正发生着怎样的故事,也需要这样一种方式,让每天努力活着的人们被这个世界记住。《中国人的一天》作为忠实记录当代中国社会各个层面真实现状作品集,必将体现出其独有的社会价值历史价值。

  主编 李昕樾

  《中国人的一天》读后感(三):中国人的一天

  关注,是一种力量。从看柴静的看见开始,我渐渐开始会关注别人真实的生活,第一次带着不是打趣不是攀比心情,从照片文字里,但求了解认识而已。从腾讯新闻退出中国人的一天以及活着的图片集,就有多多少少的关注,正是它的真实性让我决定买这本书。最让我感动的是一张九零后殡葬师笔直地静静地站在举行葬礼礼堂外的图片,她说,因为职业原因每天能见证许多生离死别,虽然有时候也会麻木,但更多时候收获的是感动。这让我想到一句话,到了四十岁中年时,你会惶恐地发现,你除了家人一无所有。看着她仔细地整理葬礼礼堂的照片,一下特别感动,因为不想让逝者家属感到遗憾,不想让逝者的最后一程走得不安心,这种出于职业的细心和出于人性善良感情,是可贵的。全书分为四个部分感触较深的是文化传承的部分,不断更新数据,也许中国现在发展得太快,许多传统技艺传统文化的传承遇到瓶颈,这不仅与保护措施不够有关,也有现代人就业观有关,这是矛盾也是悲哀

  我敬佩每一个用力活着的人。我们终将浑然不分,就像水溶于水中。推荐

  《中国人的一天》读后感(四):一生一日

  记不得什么时候开始看腾讯推出的《中国人的一天》,每一个故事都活色生香,是不一样的人生。有最下层人的辛劳拼搏和对梦想执着,也有光鲜华丽外表沉重真实的躯壳。可以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有多少故事就会有多少人生。

  读了大学学了摄影文学后,就一直有个梦想,背着相机到处行走,记录当下的点滴,见证社会的变迁,为人类和社会的发展记录下美丽和蜕变的瞬间。现实却总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模样,现如今,毕业四载,还是在为了生活四处奔波,梦想一直都在,只是在生活的磨砺下早已被小心收起,只在工作疲累的夜里才会偶尔想起。

  看到各种各样的人生,我常常会产生幻觉,产生憧憬,以为那是我所亲历的,那就是我想要的人生,看到他们挥汗如雨过着自己的幸福生活,那是他们的选择,那是他们的坚守,他们是自己人生的主宰,他们是自己命运的判官。无论贫穷富贵,他们敢于活出自己的精彩,他们是幸福的。

  从99个故事中,我看到了对于生活的积极进取,对于未来的笃定果敢,对于梦想的执着坚守,对于过去的淡然释怀,他们横跨三百六十行,有对传统坚守的民间艺人,有为生计忙碌芸芸众生,有为好好活着的相扶相持,有为梦想坚持的苦苦打拼。小到八九岁的孩童,大到百岁老人,他们的故事不仅仅活出他们自己的人生,还代表了中国亿万人的生存现状。是当下民生的最好记录,是历史的横切面,让我们看到有血有肉的生命一生的挣扎、努力、幸福与渴望

  每一个故事只有短短的四五个甚至一个画面,寥寥几句话,却把一个人当下的生活与对未来的期待勾勒出来,真实可感,光彩动人。无论是穷苦百姓,还是流浪艺人,又或者是明星大腕,都有自己的梦,有自己的生活,他们不可能永远不幸,也不可能永远活在光环之下,脱去一切浮华,都只是最普通的一人,有喜怒哀乐,有琴棋书画诗酒花,也有柴米油盐酱醋茶。他们就是我们。

  腾讯给这个栏目起的名字叫《中国人的一天》,但细读下来,好似这一天便是他们的一生的写照。有时候我又在想,他们会一如既往地在顺着他们选择的生命轨迹走下去吗,他们会中途改变方向吗?他们会坚持多久?梦想最后能不能实现?我想,如果腾讯在5年或10年后再重访这些故事的主人翁,把前后的变化与生命轨迹对比整理出来,是不是更震撼人心?就像马宏杰对《西部招妻》的跟踪报道

  说到最后,我还不知道我的平凡的一天,会不会就是我一生的缩影呢?谁又知道?

  《中国人的一天》读后感(五):平凡人的活着

  这个世界变化太快、又太新,每每的主流声音又皆是篇篇报喜之声,讲述的主题皆是国家经济领导出访,GDP创新高、经济科教文等等鲜亮、华丽的大论调,多少有些显得陈辞烂调。说辞如此,数据也是这样,那些公布的远离生活本身的统计数据,比如远低于生活之中的青菜价格也都看着让人忍不住一哂。信息时代里,互联网缩短了沟通距离,打破了地域界限,也让世界越来越平。那些所谓的大事观之也离我们平凡人的生活越来越远。主流之外,边缘之地,高楼大厦的光鲜门面背后的阴影里,阳光照不到的偏暗角落里,那些宽敞马路近旁的崎岖小径上,那些林立的破旧狼狈的门面背后空间里,他们的生活又与我们有什么不同?这个我们不了解的世界角角落落里,他们又如何生存生活着?这个世界,原本就有许多未知和可能,而《中国人的一天》这样的图片栏目,以一天一个主题,以365天不间断的记录,以365位平民的生活回答了这个问题。这里的生活独一无二这样的人生不可复制,这样的画面转瞬即逝,而这样的记录意义非凡,这样的记录也让人反思

  《手艺•传承》关注日渐式微的传统手工艺,有平日难得一见的敦煌画师、竹痴、弓人、皮影、马椅子、泥哨、赛戏等等。。。这些手工艺或者艰难生存,或者难以为继。在如今多元的时代背景下,仅有少量手工艺行当有国家扶持,仍在求新求变中摸索生存之路,而这些较少人问津的民间工艺,这些正在日渐萎缩需求中默默消失的,这些非物质文化的传承,需要人们更多的关注、记忆、接纳和传承。

  《百工•众生》是各行各业中乐岗敬业者:机械师中的美女维修员、小象孤儿院、爆米花大叔、文身师、牧马人、殡葬礼仪师、喜娘、护工等等。他们普通平凡,又踏踏实实过着每一天的生活。

  《孤独•相伴》是相伴不放弃相守不相离的感动平凡人。“你是我的眼”不管走到哪,都牵着肓老伴。“只要他活着,我就不会放弃”,患癌女子照顾截瘫丈夫十三年。9岁男孩,除了上课,还要挑水、煮饭、洗衣,给精神障碍母亲端饭,给中风瘫痪的父亲喂饭,一个人撑起了一个家。还有非典幸存者、公交娃娃、百岁老人、自闭患儿等等,生活不易,行一程且珍惜一程。

  《我执•追梦》则是光影世界里逐梦、筑梦者。演唱家、京剧梦、舞台梦、人妖运动员、杂技、设计师、高考学生等等。这个世界有百种人,便有百般生活,百般梦。他们执着于自己的梦,也在梦想的道路上孤独跋涉。

  如果不曾翻阅这些照片,如果不曾有这些平凡人的生活记录,我们或许还在坐井观天,还在为自己一隅得失而郁郁寡欢,幸而有了这些,让我们看到这个世界的多样和转瞬即逝,这个世界的平凡和执着,还有这么多与我们相似情感。关注这个平凡的世界,记忆这些活着瞬间,其实也在关注我们自己。

  《中国人的一天》读后感(六):不同人的不同人生,让坐在办公室的你脑洞大开

  反思一下我们的生活方式

  看它该如何与历史项链

  历史的体温

  文化的种子

  隐藏在 传统民艺和手工里

  正式民间最最普通的艺人

  上传下承

  保护着脆弱的传统

  使它们不在我们这代人的手里消亡

  他可以是挥汗如雨的造船工人

  也可以是万众瞩目的体坛巨星

  她可以使穿梭酒吧的驻唱歌手

  也可以是功成名就的娱乐大咖

  他可以使默默无闻的网络写手

  也可以是昼夜颠倒的电视编导

  无论贫穷还是富有

  无论漂泊还是安定

  他们就是一个个普通的中国人

  为了自己

  为了别人

  为了承诺

  为了梦想

  度过每一天

  无论是父母还是妻儿

  即便是你的至亲

  你原本以为他们理所当然陪伴

  但你总有一天会发现

  人生旅程中居然没有“永远相伴”这个词语

  所以,珍惜身边的一切

  别轻易丢弃

  人生无常因缘变幻

  有时候,梦想和执着会片刻转换

  那么,究竟期望能够参透

  还是要无谓地追求梦想?

  一切都由你自己来决定

  《中国人的一天》读后感(七):变与不变的中国人-传统职业何去何从

  本书源自腾讯图片《中国人的一天》栏目。通过图片展示不同职业的中国人一天的生活,看看中国人是如何被经济和社会改变的。

  读图时代的好处就是用一本书让你快速地看遍大江南北体会不同人生。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兴职业只有你想不到没有看不到的。而传统职业,尤其是手工艺行业的生存状态并不乐观。由于历史局限,地域性差异,相对封闭,经济的发展外来文化技术的引入,给手艺人带来的冲击是无比巨大不容忽视的。

  看着书里面图片,苗医聚精会神地称着药材,还有老铁匠裹着胶布的手,对传统匠人很是敬畏。手艺人反复强调的是“传承下去”。如今机械大规模生产的时代,如何保留住手艺全靠手艺人一代代传,言传身教,师傅收学徒的方式。手把手教,效率不会高,一位师傅一生也未必能带出十来个学生。得其精髓的更是少,尤其现在还能安于传统的人越来越少了,有点儿担忧传统还能走多远,还会不会保持老味道。虽说还有年轻人在接力,例如里面唱评弹的90后,还有提线木偶剧团,但观众寥寥无几。快节奏的生活,懂得放慢脚步欣赏传统艺术的人越来越少,没有市场需求也就没有了生产的动力,自然后继无人,这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记得央视有一系列纪录片《手艺》,试图用影像记录下来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上百集的节目,见识了各种手工艺人,生活现状都不算太好,除了一份对祖辈的敬畏,对家传的不舍,不知道还有什么信念是能让手艺人们一直坚持下去的,而且最重要的是后继无人。怎样对待传统,如何传承,才能给传统手工艺多留些发展空间,是值得深深思索的。书中没有给出答案,只是告诉你现状。

  也许在单纯记录的同时,培养消费者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懂得欣赏的人多了,才有市场,只是挂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牌子不代表受保护就能一直延续下来。

  在当下,一路更高更快更强更新的追求中,希望能不忘本,有机会就多支持下传统文化。出门旅游不只是看自然风光,也留心人文地理,哪怕是找找当地的传统手工小物件,也是不错的。

  还有一些职业是注定走向消亡的,例如最后一个驯猴人,由于“限演令”传统的驯兽艺人将来何去何从?这样的职业,固守是没有出路的,只能考虑变通。顺应时代改变,才能得以生存发展,消亡的是职业,而不是技艺。不变的是手艺,变的是实现方式,也许会是另一种传承。

  《中国人的一天》读后感(八):众生千百相

  记得在去年的时候,经常在腾讯图片看中国人的一天专题。每天一个人物,不分性别,不论职业,简单讲述一个人生活中的普通一天。

  在当时就很喜欢这样的风格,有点类似讲故事,却比故事更好看。每张图片配上几段简单的话,让读者能够清晰的了解眼前的这个人。有时候碰到喜欢的我会收藏保存起来,也会给身边的同事朋友分享,我觉得这样的形式非常有意义。

  这是腾讯图片联合出版社出的第二本有关中国人的一天专题书,简单的封面设计,没有太多的花哨。但是书拿在手中很有质感,它的一切精华都在内容上。从翻开第一页开始,就再也停不下来,两个多小时的时间,跟随着书中的每一个主人公临时“体验”了一遍他们的生活。

  人生百态,社会万象,每一个群体背后都呈现着不一样的故事。这本书一共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环环相扣,组合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生态。其实,书中写的最多的都是一些小人物,透过他们的视角,能让我们更加了解这个社会,也多去关心身边的家人和朋友,当然,给我们带来的更多是思考。

  像孤独相伴这一部分中,写了很多特殊人群的故事,有非典幸存者,有残疾者,有自闭症者,也有曾经参加过抗战的老英雄。 他们大多过着孤独的生活,缺少关爱,这些人群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忽视。如果不是通过这些图片和文字,没有多少目光会停留在他们身上,他们真的太需要我们给与关爱,哪怕只是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个简单的微笑。

  书中也讲了很多的手艺人,他们始终坚持的那份传统,如今在很多地方已经失传了。像赛戏打鼓的人,编竹椅的人,捏泥狗的人,都面临着后继无人的无奈。等这一辈人离我们而去时,随着他们一同消失的还有几百年的文化传统,多少年之后,我们能够缅怀的只是一张老照片而已。

  不仅仅是这书中的99个人,还有很多的人,很多的故事,都值得我们停下脚步给与关注。在这个飞速前进的社会里,不要让陌生和冷漠成为了彼此之间的阻碍。

  文/颜先生

  《中国人的一天》读后感(九):一日

  我们能否了解别人的生活?

  个人觉得很难。

  十多岁时很厌恶逃避计划生育躲在我家待产的亲戚姐姐,同姆妈说,为什么要生儿子?女儿不好么?生那么多养不出来有什么用?

  姆妈说,你不在农村过活,不理解这些的。农村里没有儿子那就是绝户,女儿不顶事的。

  可是姆妈,你也是农村来的,四个兄弟姐妹唯独你读了大学!

  你以为呢,外公当年不让我升学,说读书可以,学费自己挣,你大舅舅说妹妹你去读,学费我来帮你弄。我每天上下学拼了命去挣钱养家,就为了上哪几个小时的学。

  年少的时候这样的对话此起彼伏。我依然不理解亲戚姐姐为啥不抗争,后来才知道原来她并非只有那一个带在身边的女儿,还有好几个女儿散落在外婆家、舅舅家。

  深入了解别人的生活是当自己成为了医生以后。面对无数的病人诉说她的焦虑和苦恼。我在询问病史的时候,经常出神地想,这个人原来从四川到云南又曾经去过湘西啊,那么这样的迁徙会给他的身体留下什么痕迹呢?两个东北大插队的知青,至今回到北京都是大嗓门。昨儿来复诊的一个老病人,是四川人,跟老友一样跟我打招呼,我退休啦,我去江西去帮朋友做财务总监。而我知道他之前的职业并非财务。

  此书可与《活着。 见证》一书参看,一横一纵。中国人的一天里集结了无数我想不到的人和生活,比如弓人,比如赛戏的鼓手,有些确是我耳熟能详的人们,比如乡村医生,比如护士,又比如一些演员的生活。有些是早已进入公众视野的,而更多的恐怕还是首次为人们所关注。

  了解别人的生活,从而理解他们的生活,才可能知道更多表象后面的真实,而不是在网络上匆匆的下断语,这样才有可能架构人与人之间的桥梁,而不是巴别塔。

  那么到现在,我自然能够理解当年亲戚姐姐的无奈,以及一些病人夜寐不能的半夜游荡了。然而理解,往往仅仅是融入这个世界的第一步而已。

  《中国人的一天》读后感(十):浮生一日 蜉蝣一世

  纪录片《多瑙河-欧洲的亚马孙》中有这样一个壮观的场景:成千上万只刚刚蜕变成成虫的蜉蝣飞悬在多瑙河上“婚飞”,而雄蜉蝣交配完成后就死去,雌蜉蝣也会在黎明前结束生命。它们就这样完成了一生,蜕变、繁殖、死亡。

  如果能这样忙碌、紧凑、激烈而辉煌地过完一世,足以瞑目。

  书中那位老北京吆喝迷我认识,和他聊过天。一把年纪的人,脑袋已经不很灵光,但对“吆喝”这项事业充满激情,开口不打草稿就给你来上一段,跟郭德刚唱的一样好听,唱完就自己张罗着讲唱的是什么,郎家园的枣儿、南市场的西瓜、北市场小黄鱼.....都是人老人家的记忆。问他,每天这样扯嗓子会很累吧?他撇嘴:一吆喝,这精神,就亢奋,哪觉着累。然后就开始计算几点几点要去哪儿跟哪位老人交班,思想一刻不得空闲。如果把他的一世凝结成一天,似乎够了。

  书中还记录着另许多人,也这样每天按步就班的忙碌着,翻动书页就像看到多瑙河面上那个壮观的景象,无数人交织穿梭,喜怒哀乐,像一田田结实而饱满的麦穗,有份量,沉甸甸。

  把一天作一世,每天都够劲道。味道好极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