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高仓正三苏州日记(1939-1941)》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高仓正三苏州日记(1939-1941)》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6-27 05:2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高仓正三苏州日记(1939-1941)》经典读后感10篇

  《高仓正三苏州日记(1939-1941)》是一本由[日]高仓正三著作,古吴轩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309,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高仓正三苏州日记(1939-1941)》读后感(一):不被奴化的文明

  1937年,苏州沦陷。日军在苏州城区、昆山、太仓、常熟等地展开了骇人听闻的大屠杀。此后几年,苏州城笼罩在侵略者的高压之下,中国人也被看低一等,艰难生活

  所以,高仓正三作为日本东方文化研究所推荐的中国特别研究员,在1939年到达苏州时,他应该是略带着高姿态来看这个被占领的城市的。

  他在给友人的信里这样说:“苏州的街巷内不仅没有臭气,空气中还飘溢着桂花和白兰花香味。”显然之前对苏州这样的城市有各种误解担心。这种潜意识的高姿态,直到1941年他去世时,仍然存在

  可这种姿态仅仅存在于他描述某些日常生活、医疗状况时候。一旦记叙起自己“特别研究”的中国文化、吴语方言,高仓正三的身份便不再是一个占领国国民,而只是一个纯粹学者

  因为敬重章太炎的学识,高仓正三积极奔走,希望能修缮锦帆路章太炎故居后的章太炎墓;想到上海拜见郑振铎,可是吃了闭门羹,他也只是遗憾“也许他不想见我”;他一到上海,就去中国书店买书买唱片,此后,博古斋、觉民书社、同文书院、公署、护龙街口的书店等等淘书的地方接连出现在日记里——几乎可以根据他的描述绘制一张日据时期的苏州书店分布图。高仓正三痴迷地收集《四部丛书》《古史辨》《乐府古辞考》《初学集》之类的古籍,也读冰心、郭沫若、刘大白这一批当时的中国作家作品;他研读《中原音韵》《古音丛目》,也读《九尾龟》《何典》之类的吴语小说学习音韵。他非常赞赏叶绍均(叶圣陶)的著作,也很爱看丰子恺的漫画

  对于苏州的昆曲和评弹,高仓正三刚开始接触时是隔膜的。他说:“游狮子林时,在亭子里听他们哼哼昆曲,曲调优美,连一窍不通的我都感到十分有趣。”到后来,听昆曲和到北局书场听评弹成为常态。为了研究吴语,他购买了大量的昆曲、弹词唱片,并详细记录名称,给我们留下了宝贵资料。他还记录了王美玉、云秋兰、马骏骅等期他戏曲类型演员表演,在日记里发表了自己的观后感

  凭着这样地接触苏州,这个才来苏州一年半时间的日本人,竟然已经可以用苏州话和当地人对话,并能把民国作家写的童话、书简和戏曲等改写成了苏州方言。他写了《苏州志略》介绍苏州历史,而他所著的《苏州语辞典》底稿和收集的一千多条苏州话词条,被其老师吉川幸次郎认为“把颇具魅力的苏州语的发音带给了我们学术界”。

  除了学习、工作,高仓正三还记录了苏州的物价情况,几乎到了事无巨细地步。于是,我们能从中看出当时哪个商店的鞋做得好,哪个绸庄有口碑银行在哪里,兑换率如何。在高仓正三居住苏州的时期里,松鹤楼、石家饭店也是响当当的名店,而新亚饭店、皇后饭店等的聚餐看起来也很不错。稻香村的月饼、五芳斋的馒头味道怎么样,要几多花费,他都有记录。

  高仓正三的足迹也踏遍苏州的各个名胜:虎丘、沧浪亭、留园、西园、怡园、宝带桥、瑞光塔、双塔等等,从中可以看出那些园林胜迹曾经或凋敝或修整的情况。遇到苏州“轧神仙”“打春牛”“迎财神”等民俗活动时,高仓正三更是当作新鲜事全记在日记和信件中。

  高仓正三在日记中流露出来的对中国的态度,和他的老师“汉学泰斗”吉川幸次郎一样,即尊重热爱中国的文化。他还在自己的日记中,不自觉展示出京都学派的治学态度、研究方式。高仓正三的记录无关战事,无关民族国家,让我们看到当时沦陷时期苏州的另一面,日本学者的另一面。

  中国历史,充满了血与火,可是中国历代世界展现的图卷,是我们的竹林唐诗丝绸、刺绣、精致的园林、风流人物……中国有好几个时期,被外族所侵凌,被铁蹄践踏。可是,房屋街道、城市和山川也许会被插上异族的旗帜,中国的文化从不曾被打压到屈服。就像高仓正三所记录的苏州,即便在沦陷时期,仍然独立傲然,不曾在动荡中迎合,不会在刺刀下奴化。反而,此地文明因为其博大其魅力,即便是占领者也被这种文化吸引甚至同化。这种虽沉默自信坚守,似乎更值得我们现代人思索——不曾在战火硝烟中殒灭的文明,自当由我们守护,以使其不在纷乱繁杂的大世界中迷失

  《高仓正三苏州日记(1939-1941)》读后感(二):战时日常——读书笔记

  《苏州日记》

  古吴轩出版社,2014年

  一、全书总结

  1 作者为高仓正三,1914年生于日本,1938年作为外务省驻中国特别研究员前往苏州,主要课题研究为方言研究。

  2 该书为作者1938年12月至1941年2月在苏州及其他地方旅行的日记。书中除对苏州话的方言进行搜集整理,学习记录外,还记述了当时苏州书市书目,菜肴菜价,风土民俗,景点以及与亲朋往来的信件。

  3 它不同于其他战时文学或者笔记,比较平静的记述了日常的生活,毫无战时紧张感,对苏州话,苏州风景名胜,风土人情特别钟爱,记述不少。我比较好奇,为什么他能在如此紧张的时局下写下如此的日记,一是感受到他学人的本色不远万里只身前往苏州学习苏州话,整理搜集并对苏州方言进行研究;二是他对生活的喜爱,或者是更看重于日常的点滴,随手记录,也是对中国,对中国文化的喜爱。

  二、关键问题

  1 本书缘起:作者1941年病逝,其兄在整理遗物发现该日记,整理后于1943年1月由日本弘文堂整理出版,又由于当时时局,只印了3000册。1986年5月,江苏昆剧院组团赴日本演出,随团的省艺术研究所朱喜先生得到此书,阅读后发现此书对苏州文化研究颇有可取之处,写下《高仓整三与他的<苏州日记>》,寄给《苏州杂志》,于1993年发表。随后陆文夫看后组织编辑将此书于1995年开始在《苏州杂志》连载。2008年又交由古吴轩出版社整理出版。

  三、本书特点

  一本包含苏州方言研究,苏州日常生活的日记。

  四、关键词

  日记,日本,现代文学

  《高仓正三苏州日记(1939-1941)》读后感(三):抗战时日本学者在苏州的日常

  明治维新后,日本人对中国人心态发生微妙变化

  日本的文人学者访华,态度截然不同。文人眼中中华已经病入膏肓: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皆是如此,学者皆保有一种崇敬,但是已经没有朝圣的心态。

  吉田来中国,写了一本《中国留学记》,里面对于中国的思想文化有较为深入思考,极少涉及人事社会

  高仓来到苏州,所记所闻可以看出他在苏州的日常生活:陪友郊游、买书以及唱片、去领事馆取工资、请家教学方言、与人相携去松鹤楼吃饭、去上海访学。期间沿江上溯去华中,也南下去杭州。

  高仓也不涉及人事,对于苏州的风土人情也并未过多追述。

  高仓在苏州的期间,正值抗日的相持阶段,高仓竟无一语涉战事,与师友书信亦如此,保持学者本色,难能可贵也。

  《高仓正三苏州日记(1939-1941)》读后感(四):短暂生死

  拿到这本书实属机缘巧合。

  在柜台还书的时候偶然瞥见台子上搁着一本蓝色封装的书,喜欢封面质地,翻了翻内容发现是抗战期间日本留学生在苏州的日记,就拿了回来。

  大概是看了太多历史教材,因此更希望能够从新的角度来看待历史事件。我认为这个切入点很有趣。

  并且作为一个关外人,对江南向往几乎是拓写在血液里的。

  不过看完之后对苏州的风物倒并没有更加了解多少,却很是为这个日本的青年人感到很欷歔。

  从这本书中得到的,与其说是一种对时代地域的了解,不如说是一种对于生命短暂无常感慨

  高仓受特务科委派在中学习苏州话和中国文化,书的前半段都是他的生活琐记,学习苏州话,吃穿用度,与友人在苏州游玩,时时将苏州风物与京都想对照,是个兴致勃勃又心思细腻年轻人

  后半段开始写他不幸感染结核病,就医经年未愈,最终客死他乡

  因为前言就对高仓的人生结局予以昭示,对他病亡已有了解,但这和看见一个活泼泼的人慢慢死去,是两回事

  高仓每日都有短短的几句话来记述。从买点心制作大衣鞋子,买书和唱片,到为病痛折磨而逐渐抱怨肉体痛苦异乡生活的寂寞,这几乎是生命凋谢的全过程了。

  最后高仓留下一封信件记述他的所有物将如何处置,全本书就结束了。

  生命的最后一个月他未将之记入日记之中。编者说他最后静默的在病房中死去了,与他关系很好的哥哥从日本渡海而来将他的遗物接回故园

  我喜欢这本书的装帧,青蓝色硬皮,握在手里大小刚好合适

  坐在行驶的大巴上读完了几乎一半的部分天光大亮,树的倒影透过车窗照在我的书页上,一切都浮光掠影,而生死短暂。

  《高仓正三苏州日记(1939-1941)》读后感(五):抗战时期一个日本学者在苏州的日常生活——《苏州日记》读后

  [日]高仓正三:《高仓正三苏州日记:揭开日本人的中国记忆:1939—1941》(孙来庆,译),古吴轩出版社,2014年

  20180424草就

  日记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种记录文字形式,在历史研究中,日记能对正史中所忽略的历史细节提供补充性的材料,但日记也容易受到记录者本身的主观因素影响,出现有意或无意的错误性记录,在引用中要对比其他材料进行旁证。总体而言,日记不仅生活气息浓厚,还能发现意想不到的历史面向。根据记录者的记录详实程度,日记的内容可长可短,有的基本上就是流水账,如果对记录者没有关心的兴趣,会觉得很无聊,比如曾经看过的《谭其骧日记》,不知是历史原因不愿多说还是别的原因,当然也会有生动有趣的记录,比如这本《苏州日记》。

  关于高仓正三与他的日记,钱婉约有《吴语研究的开拓者:高仓正三》的论文,我不想再次赘述。本书前言部分,《苏州杂志》的朱红也对此有了许多介绍,并对日记的发现提供了背景资料,让读者能更加明白出版此书的艰难历程

  我主要谈谈粗浅的感想,不做深入的分析与论证。

  1、 记日记是一个不错的习惯。曾经我也手写过一段时间的日记,小学有一本,应该还在,初高中不记得了,大学有过一段坚持,后来研究生有一段,也曾经在电脑上坚持过一段时间。最后疏懒而荒废了,现再次想重新拾起这个习惯。为什么呢?我想了想,虽然我坚持不作无病呻吟写作,所以有时候会眼高手低,写不了短文字,所以常常坚持完美主义,但写日记其实哪怕就是几个字,也是对每日生活的真实记录。虽然平淡的生活每天都出奇相似,但总有一些波澜不惊,如果注意收集生活中无意飘落在我生命里的树叶,在某个冬日的暮年,我足以幸福的有所回忆。虽然不会出版,也许也能在我故去后,留给后辈一个找寻我的痕迹。高仓正三英年早逝,在学问上也是刚刚起步,如果没有这些日记存世,没有那么多起源巧合的有心人帮助,我这个异国的读者就不会和他一起领略民国时期的苏州生活。

  2、 日记里的苏州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虽然我在苏州生活的时间还不长,应该有近7年的时间,但却注意留心这个城市的历史与文化,所以对一些日记里苏州是熟悉的。但行色匆匆,总是容易忽略最熟悉的风景。比如书中所介绍的“双塔”,离我工作的天赐庄校园非常近,我多次专门去过它一墙之隔的定慧寺,却不曾发现“双塔”,多次听闻“双塔社区”,却没有细心去追问这些细节。我知道章太炎、俞樾在苏州生活,却不曾去探访,无数次路过北寺塔,遥想过三国东吴,却一直没有深入其中……太多似乎熟知,却很陌生的风景,需要继续留心,如果我愿意把追逐那些大众化的眼光,投射到这些小众化的风景,就会发现新的世界。

  3、 沪宁铁路在1930年代已经成为苏南地区旅行的重要交通方式。在日记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作者从苏州出发到上海,或去无锡、常州等地,虽然速度可能在现在看来很慢,比如7点从上海出发,8点32分才到苏州,但应该是很方便的,往往都是朝发夕至,在一天内都能往返。

  4、 作者虽然裹胁着日本侵略者的势力,但几乎没有任何伤害中国的表现,在字里行间,除了对中国文化的崇拜与钦慕之外,并没有显示出日本的高高在上。一个不恰当比喻,作者好比就是中国上层的知识分子,侨居他乡后的所见所闻。他觉得苏州郊外的景象(应该指的是苏州古城外)与日本没什么差别,但美丽程度数倍于日本。

  5、 我不曾想战争年代,一个日本人会研究中国的地方语言——吴语。我出生成长的地方都属于吴语区,基本上每个城市的方言都不同,如果没有前期的基础,学来相当费劲。相较于这样的热情与关怀程度,而我们自己似乎正在慢慢淡忘这些语言,我的女儿未来可能只会普通话。这是一个问题,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