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那些伤,为什么我还放不下:斯坦福大学最重要的一堂情绪管理课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那些伤,为什么我还放不下:斯坦福大学最重要的一堂情绪管理课

2018-06-28 04:4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那些伤,为什么我还放不下:斯坦福大学最重要的一堂情绪管理课

  《那些伤,为什么我还放不下:斯坦福大学重要的一堂情绪管理课》是一本由【美】Jim Dincalci著作,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40页,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那些伤,为什么我还放不下:斯坦福大学最重要的一堂情绪管理课》读后感(一):论“文艺青年为什么会伤春悲秋”——那些伤,为什么你还放不下

  早知道都是要去的,我就不该弄了来,临了剩我一个孤鬼。——贾宝玉

  《维摩经》维摩诘言:“从痴有爱,则我病生"。

  ——题记

  -------------------------------------------------------------------------

  一 文艺女青年为什么会伤春悲秋

  端午的时候去汨罗悼念屈原,从汨罗火车站打了70块钱的黑车到没公交也没出租车的玉笥山,墨蓝色的汨罗江水裹着湖南湿热的暑气,蚊虫隔着大白腿丝袜乱撞,像个暗夜裹着胴体的一条紫绒毛毯,又扎又痒,让人喘不过起来。整个屈子祠拜下来,脑子里懵懵地只剩《离骚》的一句话——

  “唯草木零落兮,恐美人迟暮”。

  那个男人的《离骚》,是我关于伤秋的最早记忆。虽然我知道,他怀念的是他的香草美人,是他的楚怀王,而我伤感生命注定留不住的夏天

  但是没关系,两个“唯草木之零落兮”的生命各有各的心事,各自陪着各自,在汨罗江边坐一会儿哭一场,被蚊子叮几个包,虽然,这之间隔了千年。

  《红楼梦》里,贾宝玉最最害怕的就是有一天姐姐妹妹都要嫁人走了。袭人逗他说她迟早也是要嫁人出去的,宝玉就没了魂儿一样犯了呆气,说出《红楼梦》里最动人的话——

  “只求你们同看着我,守着我,等我有一日化成一股轻烟,风一吹变散了的时候,你们也不管我,我也顾不得你们了。那时凭我去,我也凭你们爱去那里就去了。”

  没有比宝玉再对生命的夏天眷恋执着的人了——他希望花开不长败,人聚不长散,他的衣服出场永远是色温最高的大红大绿,他的院子叫怡红院,里边全是最热闹的红海棠和绿芭蕉。红香绿玉,后来他做了贵妃的姐姐元春改成了怡红快绿。当然这更雅,但也更耽溺。

  他喜欢红,渴望红,耽溺红,眷恋红。“怡红公子”,怡乃心怡,红者,生命中暗涌甜腥味儿性情

  他害怕秋天,看到伤心凋零之事就假装是埋头沙子里的鸵鸟,始终无法像黛玉一样直视生命的真相——看到园子里入秋的凋零残菏就嚷嚷着快拔掉,黛玉笑话他这是李义山的句子“留得残荷听雨声”,他这才欢喜罢了。就像是未出家之前的王子悉达多,他的生命只要夏天,宫殿里只有青春宫女美食美景,他看不到死亡,看不到衰败,看不到诸事无常四季更迭的客观真相。

  “小尼姑年方二八,正青春,被师父削去了头发”。都说男怕夜奔,女怕思凡。《霸王别姬》里,师父临终前摆着姿势唱《夜奔》,死前还有英雄盖世的念白。蝶衣跪在祖师师爷的像前打着自己耳光声响在青瓦白墙的老胡同里散落了一地。以为自己打醒了自己,其实一辈子还是睡着,直到最后一刻才清醒过来。

  美人会迟暮,英雄会退休。谁都没能跟谁唱的了一辈子的戏。

  宝玉是天上的一块石头下凡到人间,迟早要回到天上,依然成为一块石头。人跟人的相处就是一个缘分,缘有长,有短,有深,有浅,但没有什么缘分没有终了。

  “说好了要在一起唱一辈子的戏,差一天,差一个时辰,差一分,都不叫一辈子”。

  “你死了,我出家当和尚去”。

  可这世上,人与人之间的所有的最终结局无法两种,除了生离,就是死别。

  逃得过生离,也躲不过死别。

  一到秋日草木凋,开到荼蘼春事了。

  尽心而已。没有什么缘分没有终了。

  --------------------------------------------------------------------------------

  二 从痴有爱,则我病生

  一度以“苏小婵”的名义写些可有可无小说。我爱蝉,因为它宁为玉碎——如果秋天注定要来,那它宁可和这夏天一起老去、死亡。哪怕,为了这一个盛夏的吟唱,它要在暗无天地树根下苦等四年。

  五月的时候跑到洛阳去看牡丹,知道已是残花期,本想看看牡丹花残,美人迟暮的样子。可是,我的“阴谋”没能得逞。

  白马寺对面的牡丹园,残花期只有品质名贵、花期最迟的牡丹还在盛放。那一朵朵都像是在耗尽毕生精血在绽放,一朵朵都是“明天日子不过了”拼劲地全力地盛开。有些花朵太沉太大,已经坠得纸条都撑不住了。

  但是那些开败了的牡丹,你是看不到它们开败的样子的——一旦花期过了,就一点点残花都不留,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地绿叶子,就是普普通通绿绿的灌木。不会像桃花一样,残花沾了一树不肯走掉。

  在那一刹那我突然理解了为什么武则天会尊牡丹。

  牡丹是宁为玉碎的——它的生命要么是耗尽精血地极大绽放,要么就是完全凋零地平静。不接受五十度的温开水,不接受凑合平庸人生

  不像是月季,花开时也没那么尽力惊艳,但是花期长。不给生命投入太多的热情平平淡淡,方可平安终老。就像我们很多人的模样

  牡丹,就像是邓丽君、梅艳芳、张国荣,如果不能再惊艳,如果生命要迎来下坡路、如果生命要迎来秋天,他们宁可选择和生命的盛夏一起离开

  哪怕生命只能有一个夏天的极度绽放,那么,拼劲这一生,也是值了。

  所以,当邓丽君在舞台中心唱“人生几何能够得到知己失去生命的力量也不可惜”。陈旧的录影带和光影,掩饰不住甜蜜歌词背后的不详——这样的红颜活不长。

  所以,当史塔克听到杜普蕾在用命拉的大提琴,说“这样的演奏,恐怕活不长”。注定是一语成谶。

  所以,黛玉的玉是注定要碎的,因为她不要杂质

  牡丹、邓丽君、杜普蕾、程蝶衣、林黛玉,他们的玉都是注定要碎的——因为他们都不要杂质。

  他们不走寻常路,不接受寻常路。

  别人看着是残忍,是红颜薄命,是天妒英才,实则是老天对他们的眷恋和慈悲

  像赫本那样,既能做年轻时《罗马假日》的公主,又能中年后去做慈善,结婚生子安心接受自己老去的事实,实则少数。

  世上有两种花,牡丹或月季。

  人世间有两种生命形式

  处暑之后一直微恙,健康饮食规律作息,每天去练瑜伽锻炼身体,都没用。还是懒懒的,没有力气。早晨看《维摩经》,维摩诘言:“从痴有爱,则我病生"。一句话当头棒喝,突然明白

  维摩诘被问到为什么会生病的时候,他说“从痴有爱则我病生”——痴是没有办法透彻,爱就是有太多的牵挂可能父母,可能是爱情,可能是工作。因为生命有太多的热度缠绵,所以会“病”——所以“从痴有爱,则我病生”。

  周一上班的公交车上,重温李太白的诗,“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触目惊心。生命常态而已。

  一代唐诗仙,确实比我们活得都明白。

  春去秋来没什么秋天是过不去的。

  爱恨情仇,没什么伤是放不下的。

  -------------------------------------------------------------------------------

  三 四句偈vs.四十一年的实验

  前段儿翻译一本斯坦福的情绪管理课《那些伤,为什么我还放不下》,翻译到一半,开始出现文化迷茫——西方人喜欢五脏六腑的郁结,归结成情绪管理,一定要用41年的实验去解释一个东方哲学中虚无缥缈东西

  在东方人眼中,爱恨情仇,记忆中的灰色地带阴霾五脏六腑挥之不去的郁结而已。所以东方产心灵大师,西方产心理学家

  弘一大师李叔同,在临死前给了四个字的偈——”悲欣交集“。这种没有过程终极结果,我等草芥终生,如何参悟明白。

  相反,西方人会去做心理实验,像斯坦福项目那样,一下子41年,从大脑原理到实验对象,最后告诉你一个1234567的情绪管理实用办法。

  东方也好,西方也罢。”四句偈也好,四十一年的试验也罢,都是对生命的认真,都是情绪的觉知,都是人性赤裸温度

  伤春悲秋也罢,情绪管理也好,还好,我们还有未丢掉、未磨平的真性情。

  致所有这个秋天的性情中人。

  《那些伤,为什么我还放不下:斯坦福大学最重要的一堂情绪管理课》读后感(二):原谅他人,救赎自己

  初见这本书,觉得它有一个矫情名字,但翻开之后,我对这本书的印象有了很大的转变,它更像是一本学术专著,也难怪,作者是该领域进行了40多年研究博士,虽然里面有很多专业性很强的语词,但读下来并理解并不费劲

  原谅是我们一生都要去学的本领,原谅他人,放过了别人,更是了放过了自己,多数情况下,原谅和他人无关,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好的变化

  时刻在心里铭记,负面情绪最先伤害、并且带来的最大伤害就是对健康状况的负面影响,没有什么比身体健康更重要了,世间还有很多美好事情,没有去体验,去发现,少一些与负面情绪相处的世间,多一些世间看看生活的美好。

  其实,原谅并不容易,但我愿意去做,我愿意一点点去尝试,原谅他人,原谅自己

  《那些伤,为什么我还放不下:斯坦福大学最重要的一堂情绪管理课》读后感(三):累,也是因为我们无法原谅——读《那些伤,为什么我还放不下》

  封面上那只淌眼泪绵羊醒目,它满身的蓝色羊绒毛就像人们无法理清的心底幽怨。我感觉它真像沉浸在伤心时的自己。

  在跟孩子相处的日子里,渐渐认识到,面对孩子要遵循一个原则:先安抚情绪,再解决问题事实上,我觉得这个原则何尝不适成人呢?然而即便这样做了,成人的伤也无法像孩子那样容易忘记。

  每个人面对挫折的时候,都免不了要面对自己,当无法从自己这里找到突破,继而会寻找外围理由;而身心遭到伤害时,面对那些伤害自己的事或人,心底产生的愁、恨和怨,不论是因为自己或别人的错,一旦无法排解都会积累到心底,这些犹如我们看得见的灰尘,来时无踪影累积多日,便成规模。伤害在我们心底深处虽然没有成型的踪影,但,内心一经觉醒,它便如雾霾般令人压抑万分。

  该怎么处理这些心里阴霾呢?

  读这本书的最初,我还没有太明白为什么要原谅。虽然作者是心理学界的大家了,可他所要传达的却并不是堆积的专业术语高深见地的新理论阅读心理学书籍最怕面对陌生的专业术语,好容易明白他是什么意思,但转眼就忘记,后面再见到他仍然视若初见。所以读的结果大都是囫囵吞枣标记读过而已。而这本书,我觉得无论是作者还是译者,都试图用通俗方式与读者建立一种沟通模式,借助探讨“是否原谅”这一课题展开思考,书中展现的是多方位,多时空,多层次的心理思索和斟酌认识。应该说他从相对容易被读者认知角度,传达他的心理健康疗法

  说到心理学的高深之处,我觉得莫过于,它所涉及的课题,轻易就能触动你内心所隐藏着的,那些你难以言明,却能被心理学的某一方面说中要害,这使得人们开始热衷关注并想要掌握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希望借以更好的调整自己,并竭力找到快乐的自己。

  关于原谅,是这本书与读者讨论重点内容。在目录中就能清晰感知,这本书实属心理学实用手册。每个章节,作者都附有一些可以试用的小方法,疗法等,但这绝不意味着这本书真的好读。毕竟这是从心理学角度来解决心理问题,尽管译者竭尽全力语言通俗化,甚至网络化,仍然掩盖不了心理学的本质,这是一项需沉下心,耐心研究体会的心理科学。而一旦能借助这项科学,帮助处理内心积累的垃圾,那就值得认真研读。

  读的过程中,总会大感有所认知,但合上书,其实并不能清晰阐述自己弄明白了什么,所以,这是一本超级耐读的心理学通俗读本。而我唯一的发现是,虽然合上书,我说不清自己明白了什么,可是 从脑海里却能蹦出许多问题来,比如我看到书中原谅他人的实例,我其实并不全信,但我觉得如果有人真心做到了,那应该是美好境界吧!于是我又看到了果真美好的有点传奇故事。比如我看到原谅自己,我想原谅他人都能做到的话,那么原谅自己就会很容易喽!但事实并非如此。我是带着这些问题读这本书的,这才发现,我对原谅的认识还比较浅薄。真正的原谅是平衡了内心得失,客观认识生命,善待生命,的自我认知过程。

  《那些伤,为什么我还放不下:斯坦福大学最重要的一堂情绪管理课》读后感(四):一本被糟蹋的好书

  41年追踪实验的结果,科学数据的支撑,终于有了这本How to Forgive When You Cannot. 我本想把这本书和其他通俗心理类图书《非暴力沟通》、《幸福多了百分之40》等并置的,然而,这本图书从译文到排版装帧都让我大为失望。翻译的随心所欲,到错字漏字,实在令人不爽。我给本书3分,5分是给原作者,1分给我手头的这本中译文,平均一下,只好这样。

  先说译文。但凡有一点点翻译经验的人都能轻易看出本书译文的问题,先撇开正确与否不说,说风格。满纸当下中国网络用语,“小伙伴”,“你以为你以为的都是你以为的吗”,随意简化人名,貌似很亲切,实际不过是擅自改之,这些措辞风格,是译者的用语风格,而不是作者的。难道是因为译者觉得本书是通俗读物,所以有意为之?但无论什么原因,都应该本着尊重作者的原则。一个心理学家的作品,再通俗,也不是调侃式的,戏谑的。

  除了风格,还有大量的过度翻译,譬如“镜花水月一场空”等等啰嗦叙述,这其实已经偏离了翻译的轨道,在任意发挥了。本文不是为了揪小辫子,也无意严格按照翻译的标准来要求本书译者。我只能说,我们应该保持十足的谦卑,对作者,对文字。

  不得不说常识性的问题。本书的译者看来也知道要查资料,但是看看这本书,就知道本书译者在这上面下的功夫太少太少,而且,这本书其实很简单,一些常识性的问题,就算不知道,也太容易查到了。譬如任何有点心理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个peak experience,谁都知道,惯用的说法是“巅峰体验”或者“高峰体验”,几乎没有用“顶峰体验”的,可这本书里居然出现了这么个“顶峰体验”,看上去实在是扎眼。当然还有更让人憋气的,Sin,关于原罪的解释,退一万步说,如果这个东西不是常识,那么也是相当容易在网络上找到它的意思的。Sin的本意是miss the mark, 本书译者居然就翻译成“想念那道痕迹”,什么叫做“想念那道痕迹”?这是典型的错译,而且译出来自己也不明白,就这样以己昏昏,如何使人昭昭呢?显然,任何有点宗教常识的人都会知道,原罪,miss the mark, 实际上就是指的箭偏离了靶心,所以,原罪,实际上就是人违背了上帝的旨意。就算这不是常识,也可以毫不费力地在网上查到这个意思。

  关于翻译问题,就说到这里,再说说这本书的错字漏字,不知道是编辑的责任还是译者的问题,作为读者,我根本不会在读书的时候想着去找人家的错,但是你这也太明显了呀!目录里的第二章标题“攻乎异端”,怎么就写成了一个“攻手异端”了呢?还有第五章下面的小标题“为什么习惯那么容易打破”,我很怀疑这里漏掉了一个字,因为这一节的内容全在讲改变习惯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还有本书编排的问题,在书中出现了很多地方,中文译文后面跟着一句英文,这是什么意思呢?让读者来判断译者翻译正确与否?的确在某些地方我也根据后面的英文判断出了作者翻译的问题,但这应该不是做图书的目的吧。还有随处可见的蓝色字体,是原作中就有做了这种分别,还是出版社在好心提醒读者这是重点吗?

  我无心从一名译者和编辑的眼光来看这本书,我只是作为一个读者在读本书。但是到此为止,我只能说一句,这是一本好书,全被糟蹋了。

  《那些伤,为什么我还放不下:斯坦福大学最重要的一堂情绪管理课》读后感(五):谢谢你曾来过我的世界,又离开

  生活无非两种,顺心,不顺心。

  家人,朋友,爱人,工作构成了生活的每一部分。

  有人说工作不顺心可以换,爱人合不来可以换,朋友角不下可以换,家庭不幸福也可以换。

  如果这个世界,你所熟知的世界都需要应该被换掉吗?他们做了十恶不赦的事情,你久久难以忘怀,郁郁寡欢,寝食难安。

  《那些伤,为什么我还放不下》不能完全治愈你,但是至少可以让你减轻心理的负担,学会原谅,持续的坚持至少会还回当初积极向上,满脸笑容的你。

  初看书名真的是一本鸡汤味很浓的书。它是我第二次参加阅享会必读书书目,可惜由于它听起来是一本鸡汤味太浓的书果断放弃。第二次接触这本书是同事分享,它是一本教你学会原谅,如何原谅,并且具体操作原谅的一本实用工具书。嗯,那时的我不需要工具书,虽然它很好。第三次完全是因为亚马逊凑单,刚刚价格合适脑海中这好像是一本不错的书。第四次真正和它相识是经历过一些事情,忽然觉得现阶段的自己需要而恰巧书柜里有这本书,刚刚好。以上的理由无非是想说,一本好书,值得你去读的书不会因为错过而错过。就如人生中的很多人和事一样,冥冥之中都有定数,你来或不来,走与不走,他终究是要来,要与你相遇,相识,相知,共同成长。

  感谢多次擦肩而过的你,还能相遇,并熟读你。

  老师曾教育感恩,感恩是一种伟大的力量。父母曾教导做人,做人是起码的准则。但是似乎从没有人真正讲述过,原谅,如果去原谅那些伤害过我们的人和事,那些伤痛背后久久难以愈合的伤口,该如何愈合。

  本书会通过具体的事例以及方法帮助我们学会原谅,找回真正的自己。原谅不代表我们要和那些伤害过我们的人重归于好,也不代表不承认那些伤害。而是让我们的内心正在的去释怀,让自己不活在这种痛苦的阴霾里。也不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宣称自己是多么伟岸。至少希望通过原谅,让自己内心持续充满着爱,用爱的力量来继续爱自己和身边的每一个人,继续快乐、健康的生活下去。

  引用文中的一个小方法,第一封信,可以把那些伤害你的人做的事写下来,不管多么残忍不堪,不管言语多么犀利,你想怎么说,你把想对他说的话通通都写下来,这时候可以思考我有没有对其他人做过这样的事。而你是否愿意尝试去原谅他。但是如果现阶段真的不能原谅,那就不要勉强自己。可以肢解成小部分,来原谅。第二封信,你可以试着从他的角度,来阐述第一封信的问题(记住一定要用对方的经历去阐述)。第三封信,感恩信,感谢和他打交道的这些年中,学到了什么。欣赏他身上的优点,拿笔写下来。他对你有过哪些启发和激励等。前两封信是真的不可以寄给对方,但是第三封真的可以。但是如果基础这封信之后会让你们的关系重归于好,但是又会陷入之前的困境,那建议不要寄出。

  思考:

  1.我把这个人放在以下情境中,比如难过、绝望、愤怒、愧疚、受伤、焦虑,我的感受是什么?

  2.除了主情绪外,是否在当时的事件中,也夹杂着其他情绪?

  3.我希望不在逃避,直面这些感觉吗?

  原谅其实就是控制自己的情绪,情绪管理。

  最后:

  原谅不是偶然的行为,而是一贯的态度。

  我们必须常怀原谅的能力。缺乏原谅力量的人,也会同时缺乏爱的力量。

  共,勉。

  《那些伤,为什么我还放不下:斯坦福大学最重要的一堂情绪管理课》读后感(六):让那些伤,成为前进的能量--《那些伤,为什么我还放不下》

  我们活着,总会经历各种,被人欺骗、抛弃、利用、受伤,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我们舔舐伤口给自己上药期待痊愈,但很多时候, 根本做不到这样,我们在自己受伤的世界里挣扎困惑,头脑里憎恨着那个让我们受伤的人,诅咒那人一出门就被撞死,看身边的人都不顺眼,好像大家都得罪了自己,整日生活在仇恨、紧张的压力之下,久而久之,工作能力下降,生活不顺,矛盾频发,身边的人也被憎恨,其实,受过伤的人,何曾希望变成这样,也许想给自己找到一个出口,想原谅周围的人,可是又苦于不知道如何谅解,如何原谅,如何与自己达成和解。

  原谅是什么,一句话解释,它就是当我们深受伤害后,重拾快乐和爱的一把钥匙,原谅的最高目的,就是清楚我们内心所有的不安情绪,让生命上升到另一个层次,我们需要明白,活着的核心,是爱和同情,是让自己过的更好,明白这些,才能有真正原谅他人的基础,才能进行科学的疗法来愈合伤口。

  每个人的生活都会遇到一些坎儿,当我们深深被伤害,我们是否大部分时间都沉迷其中无法自拔,留着这些伤,是能下蛋还是能变现?其实,创伤也可以变成一剂良药,成为我们前进的能量。在创伤中,我们应该感谢在他身上学到的这些东西,得到了精神上、心理上的成长,这些他给你的,是一帆风顺学不来的,也就是所谓的“吃一堑长一智”,认清这些,才会更加珍惜自己爱护自己,在以后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会更加清醒的处理,这,就是我们需要的成长。

  原谅的过程中,如何永远的放下这些伤,这是我们在决定原谅之后最重要的事情,老吉告诉我们的,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来永远的放下那些伤,步骤分为:自我原谅/如何用疗法处理感情问题,促进新关系的发展/如何应对压力,、心理创伤和情感伤痛/有效调节大脑紧张状态的方法/如何永久的原谅一个人。在你内心决定真正原谅之后,这些方法,都会成为你的得力帮手,最后,伤口会慢慢愈合,受过伤的地方,会坚韧如钢,生活的节奏,依然是最美的钢琴曲!

  《那些伤,为什么我还放不下:斯坦福大学最重要的一堂情绪管理课》读后感(七):你是我不想言说的伤

  俗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那小人什么时候报仇呢?是当时就报了?

  鲁迅说,横眉冷对千夫指,又说,我一个也不原谅!掷地有声的话,是真的猛士,直面惨淡的人生。

  后现代主义大师陈凯歌导演,导演了超现实主义的巨作《无极》,集中讲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一个馒头,一直隐而不发,二十年了,机会来了,终于大仇得报。

  超级后喜剧大师周星驰,在《大话西游》中有两个角色,青霞和紫霞,恩怨纠缠了几千年而不休。

  对于恨的历史,源远流长,但对于怎么去解决恨的方法和方式呢?

  这本来自西方的书,《那些伤,你为什么还放不下》,一个老头,不,是青年,不停的做实验,做分析,做了几十年,变成老头,终于得出一些结论,然后写成了一本书,重点研究你为什么放不下、你放下了为什么还会疼、你怎么样去放下这些事。

  这种行为在国人眼里,基本上和孔乙己说,你知道茴字有几种写法吗?这种行为差不多。

  国人总是把这些东西视为术,属于操作层面的东西,而不屑一顾,中国人是玩什么,玩道的,大道至简,这么个事搞这么仔细做什么,你能一句话说完吗?一句话说不完吧,境界太低了。

  却不知道西方的科学研究,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格物致知。人家已经是把物格到了极致,已经达到道的境界,国人就剩下了个空道而已,没有术的支撑,何足道。

  在这本书里,从生理学的基础说起,即人大脑对人行为的影响,人的大脑分为新皮质,情绪脑,和动物脑,当人处在没有安全感,恐惧,受威胁的情况下,主要起作用的就是动物脑,这一点就能解释很多的攻击性行为,还有无法控制住自己的行为,本身就是感受到不安全,而大脑采取的行动,如果改变暴力性,成瘾,首先就要解决内心的不安全感,这样动物脑才会被更高一层的大脑控制,才可能去原谅别人。

  如果想控制别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们充满恐惧,让他们没有安全感,这样的他们的大脑就始终处在动物脑,不可能使用更高一级的大脑,也就不会思考,只能盲从。三胖同志在这方面做的最好,他始终让他的人保持饥饿,保持愚蠢,这样他就最稳定了。

  别人带来的伤,会就产生恨,对别人的就是仇恨,对自己的就是悔恨。恨是最强大的力量之一,可以促使很多不可能做的事情去做,如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但恨是双刃剑,要伤害别人,会先伤害自己,甚至伤害不到别人,也会伤害自己。不能原谅别人,会把这种情绪带到自己的身上,而毁了自己的生活,也毁了自己身边人的生活,而在自己身边的,基本上都是自己的亲人,爱自己的人。

  所以,只要不能原谅,就是自己身上的伤,怎么样去原谅呢,这本书提供了简单可行的方法,可以一试。

  在中国的哲学解决方式中,俗话说,以德报怨。后来查了原版,这句话是十大坑爹俗话之一。孔子根本不是这样说的,孔子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以直的态度来报怨,这也是和原谅学不谋而和的。

  对于佛教来说,使用了一个更高级的名称,叫慈悲。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修炼成这样的,还有什么放不下呢。

  东方的哲学就跟水墨画一样,得靠悟,西方的就跟油画一样,靠画就行了,不管哪种方式,只要能解决了自己的伤,那就是好方法。

  航行在海上的船,没一艘是没有伤的,不放下心里的那些伤,如何能走的更远,更好。一个男人走过了多少路,他才能称为男人。伤害并不可怕,那都是历经风雨的验证啊。

  《那些伤,为什么我还放不下:斯坦福大学最重要的一堂情绪管理课》读后感(八):零零碎碎的笔记

  The weak can never forgive.Forgiveness is the attribute of the strong.

  Forgiveness,like art,washes away from the soul the dust of everyday life.

  Forgiveness is not an occasional act;it is a permanent attitude.

  Forgiveness is me giving up my rights to hurt you for hurting me.

  Forgiveness dose not change the past,but it does enlarge the future.

  Do I want to experience unconditional love?

  I want my life to be peaceful and creative.

  原谅是身心受伤时的自我救赎,拔去记忆中的毒刺,消除积淀在深处的不安。

  真正的原谅,包含自我原谅,都不仅是负面情绪的消除,同时还是积极情绪的融入。

  我的原谅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好,犯不着要你道歉,也不必让你或他人知道。

  哺乳动物最常用发怒来证明自己的支配地位。孩子并不会从父母或教师的怒火中受到“教育”。愤怒掩盖着不安、悲伤、恐惧和脆弱。

  难道原谅不是简单的AB过程?

  A.撤回心理投射

  (原谅他人,因我们也曾用相似的行为做过同样的事。)

  ——>

  .自我原谅,不必再用责备将愧疚投射给他人。

  为什么要心甘情愿原谅给我们心里刻下伤痕的人?

  ——因为我们是自己的主人,不愿让自己再作他人的囚徒。我们值得更好的生活。

  怎么学会自爱?怎么消除内心的不安?从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欣赏自己的独一无二开始,自我原谅和自我疼惜是关键。

  原谅不是随意宽恕邪恶或做错的事情,也不是默认下一次伤害。同时,它也不意味着要你在不愿意的情况下,违心接受握手言和。原谅,就像清理旧账,清走内心伤害自己的不安感,让我们从过去的泥淖中解脱出来,享受当下,对自己和他人设定一条底线——一条保证自己安全的底线。

  原谅那些已经造成心理创伤的经历。

  trust our defense mechanism

  书写有助疗愈和思考。

  《那些伤,为什么我还放不下:斯坦福大学最重要的一堂情绪管理课》读后感(九):原谅是自我的救赎

  我很感谢在我人生的这个这段我能遇见这一本书,在我心乱如麻的这个阶段。学会去原谅,学会去放下,去拥抱更好更平静的自己,很喜欢书中的一句话“原谅,是为了让自己不再成为心理创伤的受伤者”。

  这本书中也用了大篇幅的文字来引导,让我们自我了解仇恨对我们身心的伤害,原来的我们始终对原谅有一定的误解,原谅不是认同他所做的所有事,再允许他继续伤害你,原谅不是等于和你伤害的人和解,他是否值得你原谅,甚至不用用让他知道你原谅了他.....原谅其实是自我的救赎,放过自己。

  身上的伤看的见摸得着,伤那医那。但心里的伤看不着摸不着,你以为过了忘了就ok了,事实上伤一直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你的思维和生活,所以心里的伤比身上的伤更严重更难治,像病毒藏在我们的潜意识中,让我们负面情绪爆棚,伤害我们的身心甚至影响身边的人。这本书有很多方法来帮我们排解治愈我们心之伤,挺好~

  原谅疗法:一.认识到你心中的不安

  二.原谅你心中的不安

  1.打开你心中的不安

  2.运用你的理解和同情

  3.意识到自己对他态度的改变

  4.自我原谅

  三.感受自我转变

  三封信疗法:1.伤信,泄愤每一件无法释怀的事情,包括情绪和联系的往事。

  2.反信,从他的角度口吻去叙述第一封信所提到的问题,也写下希望从他嘴里听到的道歉和补偿。

  3.感恩信,从他对我的事件我从中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成长。

  三步有效道歉法: 1.对所发生的事情,表示歉意。

  2.对自己的所做所为,表示负责态度

  3.对事情的补偿提出一条解决对策

  《那些伤,为什么我还放不下:斯坦福大学最重要的一堂情绪管理课》读后感(十):文摘

  在2016年写给自己的总结中,很明确的提出了在情绪控制这方面自己还存在不足,需要改进。幸运的是,2017年我拿起的第一本书,便是这本《那些伤为什么我还放不下》----一本有关如何控制情绪的书。于是便满怀憧憬的看了起来,但是现实往往与自己的想象是有差距的,总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多,刚看了2章就觉得这本书太啰嗦,这些畅销书的宣传简直是太夸张了,名不副实。在豆瓣上翻看了几个评论,都说是翻译的不是很到位,原版可能会好一点,随后又看到了翻译者本人的读后感,居然是个90后的小姑娘,我想这样一位小姑娘能翻译出这么一本畅销书来也实属不易。毁誉参半自然是可以理解的。书里面的练习也过于笼统,对于我这么懒的人,实在是不会逐个的去练习。如果加入例子,把内容更具体化,我想读后想去参与练习的冲动可能会更加强烈一点吧。 既然书的内容这么啰嗦,我也就挑一些我感兴趣的内容和方法摘录下来,方便日后查阅、学习并加以运用。 原谅他人,因为我们也曾用相似的行为做过同样的事情。 原谅,绝不是毫无原则的懦弱,也不是妥协。 原谅,是要请走内心伤害自己的不安感,对自己和他人设定一条底线---一条保证自己安全的底线。 把自己的不安写在纸上。 当你觉得不安时,就把面前这件过于困难的事情拆分成更小、更容易办到的小部分。 愤怒,只是男人的一种情绪假象,他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比起更深层的不安、悲伤或更难受的情绪来说,发脾气会让自己更好受一些。 你的态度决定你如何经历人生的方方面面。人永远无法掌控世界会给自己带来什么,但你可以掌握你的态度,决定每一次如何面对这一切。 三步有效道歉法: 1、对所发生的事情,表示道歉。 2、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表示出负责态度。 3、对事情的补偿提出一条解决对策(包括作出保证和行动)。 心怀怨恨是无能的表现,恨的咬牙切齿,你却无能为力,只能给自己增加烦恼。 原谅疗法:写感恩信。 1.感谢和他接触过程中你学到的东西。2.学会欣赏和感激。3.写下他的优点。4.他对你有哪些启发和激励。 2017-2-28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