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共情时代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共情时代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6-29 05:0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共情时代经典读后感10篇

  《共情时代》是一本由弗朗斯•德瓦尔著作,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32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共情时代》读后感(一):人性中的“善”

  2009年德瓦尔以同理心为主题,又推出一本面向大众的书《共情时代》(The Age of Empathy)。中译本于2014年出版,将“Empathy”译为“共情”。这本书中有很多生动例子展示人类和猿类的共情能力,还有少数哺乳动物,如大象鲸鱼海豚不同物种之间确实存在明显的共情能力差异,离我们越近的物种与我们越相似

  最后他再次表达,我们的共情能力不是演化成“人”之后才有的,而是从哺乳动物出现之时就产生了,然后在漫长的进化中逐步发展,越来越复杂。德瓦尔认为正是共情能力这一生属性,将我们人类社会维系在一起。

  过去几十年,他之所以一直强调动物和人性中的”善“,就是为了对抗自由主义盛行年代里的主流观点,即个体自私和人性的贪婪。再加上生物学家道金斯的名著《自私的基因》借用”自私“这个拟人词语来表达基因的演化驱动力,导致了一种普遍误解:基因是自私的,个体也是自私的,甚至所谓道德不过是一种包装而已。为此,德瓦尔和道金斯打了多年口水仗,这本书介绍了两人之间的“过节”,以及见面讨论后达成的共识——演化驱动力和个体实际行为的驱动力是不同的。

  我试着总结一下德瓦尔的观点:

  自然选择决定了基因永远利己(传播自己),但在个体(基因载体)行为上,可以表现为利己,也可以表现为利他。至于这种个体行为的驱动力,经过大脑漫长的进化,其实已经脱离了最初的基因驱动,尤其是人类,呈现出复杂的人性状态,不同情境下 ,自私和无私可能真诚的存在。而且这些个体行为几乎都不是“算计”的结果,而是直觉情感驱使。在道德情感上,人和动物,绝不是不相关,而是连续的,或者说只是程度差异而已。

  至此,德瓦尔的几书都已简读完毕,我也试着梳理了他对人性的研究思路。最后强烈推荐你再看一下他在TED的演讲【弗兰斯•德瓦尔: 动物的道德行为】,短短十几分钟,介绍了自己和几个有趣的动物实验视频效果文字无法代替的。

  《共情时代》读后感(二):共情与自私,善与恶

  先厘清一个概念,“共情”不是“同情”。“共情”是情感的本能反应,是对他人境遇的设身处地的感受。“同情”是对此做出的理性的、逻辑的反应。所以sheldon是个完全没有共情力的人。但他会在别人心情不好时,递上一杯热饮表示“同情”。

  我受《自私的基因》以及进化心理学理论影响比较深,所以,一直认定人性是“自私”的。但是我也不断的强调这里的“自私”是个中性词。人性本无善恶,一切为了基因的延续。但也并非说由人性延伸出的人类一切思想、行为,就都是以此为目的,都是自私的。用作者的话说“哪怕一个行为是为了行使X功能演化出来,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这种行为也完全可能具有X,Y和Z等用途。就说‘帮助他人’,演化最初是为了让自己获益......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人和动物永远都是出于私心才伸出援手“。这是我需要反省的,因为我常常过于强调“自私”的那个部分,而忽视了这其中单纯为了他人的那部分善意

  然而这本书的整个态度多少让我觉得略有点不适。在《自私的基因》里,作者道金斯的笔触是比较冷漠超然的。14年的时候看过这个作者的另一本书《黑猩猩的政治》,虽然其间也有不少关于合作、共情之类的内容,但那本书会让我觉得更科学、更中立一点。在那两个作品里,这两位略有对立的作者,都在客观描述一份人性,并没有讨论其善恶。而在这部书里,隐约的总让我觉得作者在将共情的那部分拔高到“善”的角度,以对立于自私之“恶”。

  如果人性无所谓善恶,这样的对立到底意义何在呢?假设有两种不同角度的观点:1、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去帮助别人、信任、共情别人(为了“恶”而“善”);2、人类为了别人,而努力延续自己的基因(为了“善”而“恶”)。这两者应该等同的。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先入为主偏见,我始终觉得后一种说法荒诞。而且对比现实,隐约透着一股虚伪无耻味道。所以,我仍然坚持,“自私”才是人类的本性,而这不是恶。

  但作者也提到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理由:“如果伸出援手的行为是建立在我们自身感情基础上,或者建立在我们同受害者联系上,那么这种行为归根结底还不是为了我们自己吗?如果给他人排忧解难,能让我们自己感觉如沐春风,那这不正说明我们的行为源于自私的动机吗?问题是,如果我们非要把这称为自私,那就没有什么能被称为无私了,自私的定义也就失去了意义。真正自私的人能大言不惭地对需要帮助的人视若不见,毫无心理障碍地让他们自生自灭“。我觉得这只是文字的局限性。我们说“基因的本质是自私”的,和“这个人是自私的”,同一个词,却完全是两个意思。我觉得这是很容易分辨理解的。只有那些不愿意直面自己自私本性的人,才会感到反感,需要强调人类——更多是自己善意的一面吧?当然,这可能又是我的诛心之论了。

  上面很多“善恶”都被我打上了引号,因为我觉得那不是真正的善恶,都是中性的。是人类、乃至动物,为了实现自身基因的延续这个最终目的所引发出来的不同行为策略。我并非在故意模糊善恶的差别,我更不是强调人性本恶。有些行为的确是恶的,比如社会达尔文主义。将人类自私的本性,放大到一切以自身各种利益为目的,不择手段弱肉强食,这不是人之本性,这是真正的恶。就这本书上所得到的信息判断,别说人性了,连动物都不如。但这样真正可耻的、恶的理念,却仍在21世纪的当代中国大行其道,这是何等的可悲。但这又一不小心很容易掉入另一个陷阱,当众人明明行着自私之事,却大肆吹捧自己的善意和伟大,这又是多么的让人觉得恶心

  写到最后,我开始有点理解文首我说的让我“不适的作者的态度”。人的本性是会共情的,所以,很难不去关注整个社会的状况。而一切学问又是相通的,所以,即便在讨论一个客观、理性的东西时,也很难不置入自己的态度吧。

  《共情时代》读后感(三):从自私到共情,演化不独一面

  从达尔文《物种起源》将人从万物之灵的神坛拉下变成猴子后代开始,人的动物本质逐渐被世人接受,到了以竞争核心动力的经济时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更是成为竞争者的最佳座右铭,尽管这几个字并非达尔文所言。在人文社科领域,进化论促进了进化心理学、行为经济学、社会生物学、生物人类学等学科的发展,近来来莫利斯、道金斯、巴斯等人《裸猿》三部曲、《自私的基因》、《欲望的演化》、《女人性爱动机》等作品以其科学有趣让人三观为之一新受到广大读者喜爱。综观众多进化论相关的科普作品,其主流皆在于强调人从动物演变而来具有的生殖繁衍、自私好斗、非理性等动物本质的负面特征。德瓦尔的《共情时代》,却反其道而行,专门研究动物共情等利他行为。

  “贪婪的时代已经这去,共情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德瓦尔在《共情时代》自序中如是说,这也正是书名寓意。“共情”指的是一种对别人的处境感同身受的能力,它与“同情”的区别关键在于“看他人受苦的滋味不好受”,比如看见小动物受伤,觉其可怜不忍直视匆匆走开是为同情,如伤在自身必将其带回家或宠物处理好方能安心才是共情,所以“共情”是一种比同情更难得的利他行为。

  对动物的利他行为,其他演化学著作有以利于种群繁衍略带而过,也有将鸟鸣、羊跳等报警行为视为个体不要命的炫耀之说。很多科学家喜欢美德为人独特之处,比如美国心理学家罗姆•卡根便将语言、道德、安慰、共情等作为人与野兽的区分,可是真正的动物学家德瓦尔却用一系列实验结果,以及其他动物学家观察到的动物奇闻趣事证明分享、安慰、共情等美德也是黑猩猩、海豚、大象等灵长类动物拥有品质

  对普通读者来说,我们可以在动物园距离观察各种动物的起卧坐立,或在电视上看到大型的动物世界,但我们对陌生动物的了解总归是在一个整体表象认知上。熟习动物每个表情每个举手投足的动物学家德瓦尔,科学客观却又生动有趣地为我们描绘了动物学家看到的动物世界,这里有女生物学科赫茨养的柔情细腻的黑猩猩约尼、仗义救鸭的大猩猩、不离不弃的大象、陷入窘境恼羞成怒的猩猩王,让人绝倒的卷尾猴戳鼻孔眼睛的信任游戏。。。。。。在他的笔下,动物不再是一个名词代表的一个群体,而是一个个妙趣横生性格鲜明,或让人感动令人捧腹的小可爱。没有作者长期的亲密观察和对动物的真爱之情,无法细致描绘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实验场景,也画不出那样简单却又神态十足的动物插图

  弗朗斯•德瓦尔作为著名心理学家、动物学家和生态学家,此书中涉及的心理学、经济学、行为学、哲学知识显示了他知识的综合丰富。《共情时代》挖掘了从哺乳类动物时期进化而来的人类善行的生物学原理,是为了告诉我们,人类啊,你的动物性里本有善良的一面,共情、互助,才是物种长久繁衍的内在根源

  : 247页中有句“更别说诺贝尔经济学奖从来与女性无缘”有误,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布卢明顿的印第安纳大学治理论和政策分析中心主任之一、政治学教授,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女性。

  《共情时代》读后感(四):《共情时代》读后感——想和德瓦尔组团去见达尔文

  如果你从小喜欢动物世界,对生物和进化论有一定了解,如果人类社会和政治经济中规律性的东西是你所感兴趣的,那么推荐阅读德瓦尔的新书《共情时代》。当对各种社会现象无休止的讨论中,制度法规的讨论已经车轱辘话,哲学已变空中楼阁不接地气意识形态只是借尸还魂,生物学的角度看待问题会让人觉得既朴实透彻,人类很多社会理论架构已经推倒重来了,但我认为发源自达尔文、华莱士的这一支研究社会的流派,剔除掉进化论身上杂芜、偏见和保守后会走得更远。

  每次读德瓦尔的书,最令人愉悦的内容要数书中主角动物们令人大开眼界的表现,即使不从学术实验上分析也足够妙趣横生,引人思索。这里不想剧透太多,就说阿纳姆动物园,就是《黑猩猩的政治》里的那群黑猩猩的家和德瓦尔学术发家的地方

  “几只年轻黑猩猩捉起一只小鸭子(黑猩猩们住在一个周边是水的小岛上)粗暴的抡着玩……这时杀出一只成年雄性黑猩猩,它跑过来亮出狰狞面目,年轻黑猩猩们一哄而散。助人为乐故事还没完,它环顾四周,发现还有一只小鸭子留在岸上,就走到跟前,像小孩玩弹球那样,飞起手来把它扒拉到水里。”看起来分明大人管教孩子,还不忘护佑周围的小动物,对人的社会里这事平常事,但是对于一只黑猩猩……黑猩猩和我们到底有多相似呢?黑猩猩为何会教导训诫,为何扒拉鸭子回水里,我们在看待这类事情时为何不自觉使用人类视角和感情(有些科学家反对过于人类感情化的看待动物)?问题对动物和人同样有效,我们也应该从进化论角度问问,人做这些我们司空见惯的事情意义何在。

  类似以上这样的问题作者会从演化和认知的角度一步步探究。其中包括各种作者亲身经历和实验和各种前辈观察和故事。亲身经历自然格外鲜活,虽然是科研,但是写起来颇为诙谐有趣。什么是“实地工作者入门礼”,就是野外亲眼见证黑猩猩协同作战抓猴子的奇观同时接受“黑猩猩兴奋起来就会汹涌排便”的洗礼。本书的翻译也保持了作者口语化,给人的理解很大压力的连篇累牍式的分析,有少量知识基础和探究人类情感本能的兴趣,很容易和作者对上点儿的。

  当然,作为灵长类学家和动物行为学家,德瓦尔不是单纯的讲动物趣闻,而是从演化角度点化一下,让人感觉驱使动物去行动的本源更加“有趣”,人和动物在感受方面有多远(确切说是哺乳动物),小到群体,大到社会通过什么形成和紧密联系的,看过的人相信都会有所理解和领悟。本书从协同行为、共情和情绪感染开始,进而分析自我意识、换位思考,最后两章探讨合作、不公正规避、交换回报预期,行为中公平的形成及背后的驱动力,谈论的范围包括了人类社会和动物界。作者带着我们一起重新咋么人和动物行为背后的驱动力,就像是鱼儿重新咋么水的味道。这些自然演化所塑造力量如此基础,以至于日常生活中几乎不觉其存在,所以历史宗教和流派经常曲解,甚至完全无视人性不是一张“白纸”的事实。书名《共情时代》虽然有作者的期望与寓意,但是分析的过程依然是达尔文似的,对卷尾猴怒丢黄瓜以示抗议和部分黑猩猩主动要求分配食物给其他黑猩猩的行为的分析结果依然是“软核利他,硬核利己”的结果,然后大自然所塑造的共情和公平意识有时还会让我们和动物不计回报、借“情”发挥帮助他(它)人一把。人类和猿类能形成复杂的社会和群体就说明自私和社会性虽看似矛盾,但大自然手一定已将他们嵌合在一起,任何对单独一边的质疑和过于泾渭分明的划分都过于偏激。

  此书最后两章我重点看了两遍,在社会性行为方面期待研究人员做更多的研究,我就很想知道在有和没有社会其他群体的关注下行为会有多大差异;两只猴的公平实验能否引入第三方的猴,看它会不会解决他人的不公平分歧。作者希望全人类能对他人再稍微敏感一点,我也希望人们都对人性的本源多一份了解,毕竟人类现在的大社会生存环境与当初人类形成生物基础时的环境已经差出十万八千里,人需要靠智慧为社会和经济运行设计并制定更多的规则,如果能在此过程中多了解一分生物上人类的情感基础,就可以少出现一些齐奥塞斯库时期罗马尼亚孤儿院式的杜绝人性的糟糕设计。

  总之书看得很愉快,经常令我释卷思考。本人非专业,期待更专业点评。

  以下是本书相关资源,果壳网的采访很专业。德瓦尔回答如果能与过去某人对话,他最想见的人是达尔文;我想说:“我能不能和你组团一起去。”

  果壳分别于2012年和2014年与德瓦尔做的访谈:

  http://www.guokr.com/article/143198/

  http://www.guokr.com/article/439092/

  德瓦尔TED演讲:动物的道德行为(人与动物的区别):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760183/

  (如果看完你笑了,你就应该看这书)

  题外话写在这里:

  可能有人问为什么给四星。我想说只因为科研和技术手段的限制,行为和社会生物学还没到得出伟大结论的时代,以更加深刻的影响人类的社会。作者和其他研究人员的实验虽然非常鲜活有力,但依然是黑箱研究下的推测结论,行为及行为背后的驱动力尚无法还原到神经层面,更别说基因层面。其研究结果可能对人文、思想界的影响大于生物学领域的影响。(有一次听讲座,演讲老师也提到现在进化论在生物学学生中的影响力不高。)

  看完本书,我有点迫不及待去了解德瓦尔没提到的共情如何演化的具体过程,How it happened?2012年,Edward O. Wilson合作出版了《The Social Conquest of Earth》,我简单看了看道金斯的批驳,说威尔逊老糊涂了。道金斯还批驳德瓦尔太软弱太鸡汤了呢。看吧,这反而让我更对威尔逊如何阐述社会形态演化中如何胜出兴致倍增。共情、自我意识、不公正规避不就是这场过程的结果吗?我们的情绪情感,即是人天赋本能赖以生存的,又是大自然塑造某个社会化生物社群时所依赖的手段,在群体内,既要竞争又要不至社会从内部解体,既要一致对外,又要保持个体的选择

  这和老爷子热爱的蚂蚁不一样,复杂很多。开启脑洞科幻的写点。自组织的复杂系统总在系统对立边缘涌现(未重新考据),其联系既不可太密切,又不能太疏松,否则形成不了自我循环的自组织系统。也许人类的社会规律本已蕴藏在混沌之初,只是老天爷一直在等待一种足够复杂的构成节点生物个体,这种个体彼此间要足够较劲又相互呼应,细化的发音语言无疑极大增加了个体间呼应的丰富程度,于是人类这个社会达到了其他物种从未达到的复杂程度。人类社会还能更精密吗?期待科技水平改变人类身体、分配和交流模式吧。

  《共情时代》读后感(五):“无意识”之美

  (啊,题目好烂俗……但感觉就是酱紫的……)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自己其实并没有真的思考过这方面的事情。共情心?同情?自私?博爱?公平意识?这些心理或感情,多少显得有点太熟悉,似乎已经嵌入了意识深处,以至于平时都想不起来要思考一下这些心理产生的根源。而且,即使是在试图思考的时候,也通常带着“文明化”的烙印,似乎这些东西更像是伴随着人类开始用想象中的秩序(imagined order)管理社会而来的,而并不是身体最原始的冲动。

  所以这本书带来的冲击,就像是一扇新世界大门的打开。也不是没有读过演化论的书,但演化类书籍常给我带来一种割裂感,常会忘记我们自身就是演化论的角色之一,好像我看到的是“别的星球的故事”,我的身体和理论没有什么关系。而本书则用很多的实验例子说明了所有动物在进化上的某种连续谱,身体的反应反映了很多根植于我们同其他物种的基因里的原始秉性,它们常常在我们意识到之前发生,“身体先进入角色,然后大脑才慢慢领会”。身体的这些无意识、或者说先于意识的反应,促进了我们的认同感,让我们得以产生共情心,能够设身处地甚至换位思考,由此产生了很多“美好的人性”。

  如果对德瓦尔的这套认识表现出轻易的赞同,似乎有可能招致抨击,我们幸也不幸地习惯性认为人性丑恶的一面太过臭名昭著又根深蒂固,而本书提出的“人性有着与生俱来的美”、这种美根植于我们进化的身体因而是这样不可剥夺,多少会让激进观点的人质疑这带有盲目和洗白的嫌疑。但本书并没有在读者一样讲廉价的鸡汤故事,它是举了很多例子但这些例子都是严谨的科学实验。虽然一些理论仍有争议,但目前展现出的结论已经让我有点小欣慰,或许我们并非无可救药。

  并且,或许我们在某些方面也不全是妄自尊大的自大狂,或许我们有时对自己其实缺乏信心。我们试图把一些美好的品质归于上帝,比如认为ta才代表了最纯粹的“无私”,这样的清教徒似的定义其实不利于我们自己毫无顾忌地展现自身。“如果伸出援手的行为是建立在我们自身感情的基础上,或者建立在我们同受害者的联系上,那么这种行为归根结底还不是为了我们自己么?如果给他人排忧解难能让我们自己感觉如沐春风,那这不正说明我们的行为源于自私的动机么?问题是,如果我们非要把这称为自私,那就没有什么能被称为无私了,自私的定义也就失去了意义。”这也是科学的意义之一吧,不停地好奇、不停地追问、尽量接近真相,认识到更真实的自我,我们可以做的更好。

  这本书另一个让我非常喜欢的一点是,作者将人类和其他动物归到了一起,人类的存在并不是多高尚的事,我们总是把自己看得太独特(典型的就是把造物主刻画成自己的模样认为自己是造物主独一无二的宠儿。当然啦很早以前某哲学家就说如果是马来塑造神话,它也会把造物主塑造成马的模样。),并且在归类仅属于人类的特质时,又总是把美好的品性分给自己,而一旦涉及到“动物也可能具有人的某些(好的)特质”时就勃然大怒或者视而不见。达尔文之前就盛行于世的人类的自大狂习惯依然生命力旺盛,想想也是醉了。

  总之,生命真是这个世界上最神奇的存在——如果不算上这个世界本身的话。对我来说,这本书的视角结合的很好,并且意犹未尽。想想我们还有这样多未开发的小秘密,还真是有点小激动呢~(≧▽≦)/~

  《共情时代》读后感(六):万物有灵且美 --关于《共情时代》的读后感

  在我家社区的小路上,常常有一条短毛的松狮狗跑来跑去,1个月前,第一次见到他,着实令我震惊,他的皮肤病非常严重,基本变成了无毛松狮。近期再见,发现它康复了很多。而且每次见到他,必然在周围1米之内看到我们小区的另一头长毛松狮。两只狗似乎是认识已久的朋友,经常同时出现。

  于是,我在思考,动物和人类是不是都很相似,对于群体和共同玩耍有一种深深的渴望,对于同类之间的社交有着强烈的需求?

  在吵闹的晚班地铁上读完了果壳第六日译丛的《共情时代》,竟忘记了身旁形形色色的陌生人,径直走进了一个个生动的画面里,看海豚畅游,猩猩成群的嬉戏,象群徘徊长嘶,友好的碰碰鼻子,小鸟在犀牛的牙齿旁边跳来跳去,啄食残渣,仿佛置身于奇妙而充满温情的动物世界里。

  本书的副标题解释了全书的核心意旨—‘一种机制让“我”成为“我们”’。弗朗斯德瓦尔作为荷兰著名的心理学家、动物学家和生态学家,现任美国艾默里大学灵长类动物行为学教授。在他的笔触下,动物们的群体生活跃然纸上,例如:“失去亲人的狒狒比一般狒狒更爱给同伴梳理毛发,恐怕它们期望用这一种方式建立新的亲密关系,尽快弥补心里的空缺。”这和失去亲人的人类也会尽快希望建立新的伙伴及朋友关系,用亲情,友情或爱情来治愈心灵的创伤是何其相似。

  德瓦尔教授并没有用冰冷冷的案例剖析去解释各种理论,而是很细致的观察着动物们沟通和互动的细节。在描写狒狒们渡河的案例时,他将成年狒狒的无所顾忌和对幼年狒狒的错误估计非常简洁和生动的做了描写,让人感觉到仿佛就在身临其境的望着两群大小狒狒和滔滔的河水,危险的情景历历在目。在描写失明母象和朋友的亲密友情时,寥寥数笔,勾勒出两头大象用声音相互回应,健全的大象对朋友细心照料,两象快快乐乐的走着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温暖。

  之前也读过一些关于动物行为学的著作,大部分都把动物写的过于呆笨和固执,缺乏灵气,从高等动物的视角得出一些单调而无趣的论断。这本书却让人领悟到,人类常常把自己当成最聪明和富有社群性的生物是多么可笑和自大。

  万物有灵且美,同情心和同理心在很多的动物个体中都有体现。在进化的历程中,这两种品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一代代的个体,而其中,富有这两种品质的个体们得到了充分的繁衍,进化趋势呈现出了共同特点。

  更深的了解了动物群体之间的共生和社交系统,更加感叹于每种生物的灵性与善意。请善待我们的同类和身边的动物朋友,在他们眼中,你一定看到了相似的灵魂。

  ,译者桔子帮小帮主的文笔非常流畅,娓娓道来,断句自然没有英译汉痼疾,阅读体验很好。

  《共情时代》读后感(七):人之所以为人的科学依据

  当我看完此书,我长舒一口气,因为对于我来说,此书太晦涩了,但并不妨碍我对它的好感,也因为如此,花了两周才把它看完。读完,也终于明白我们为他人的快乐而快乐,难过而难过,不是偶然。

  《共情时代》,荷兰著名心理学家、动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弗朗斯•德瓦尔的作品。弗朗斯•德瓦尔在2007年被《时代》周刊选为当代具有巨大影响力的百位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也是目前在世的全球最伟大的十几位科学家之一。

  本书共有7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涉及到动物实验,包括猩猩、倭黑猩猩、海豚、大象、猴子等等……每一个实验,只在证明比人类这个物种低级的这些动物在生存中都能相互帮助,为对方考虑问题。而人更是如此。

  什么是共情?简单来说是对他们让感受产生共鸣,是专属于人类和猿类的演化分支。可以说,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在演化过程中学会了换位思考,学会了为别人着想,从个体变成了群体。

  尽管我们很容易对他人产生认同,可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认同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一个人和我们不是一类,我们就很难产生认同感,而和我们有同样文化背景、信仰、年龄、性别、工作的人,尤其关系亲密的配偶、孩子和朋友,更容易让我们产生共鸣。也就说,我们对家庭成员最容易产生共情心理,而且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感同身受。这大概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家庭多慈母严父的原因吧。

  当然,共情是好事,但不能泛滥,否则一些工种就无法开展工作。比如,医生和护士,每天看到这么多的病人若都与他们感同身受,那医院就乱套了。共情心控制发挥到极致就是纳粹(今天这样特殊的日子里说这个好凝重)。

  悬疑作家艾西曾塑造过一个感情缺失症患者:赛斯•沃勒,他没有喜怒哀乐,既是优势,又是悲哀。看过此书之后,我明白,赛斯•沃勒是因为共情心的缺失才变得如此。哦,忘记说了,他是实验的产物。如果华生知道,应该很欣慰,因为他符合他那句偏激的名言:给我一打儿童,在一个良好的、由我做主的环境中,不管他们的天资、能力、父母的职业和种族如何,我可以任意地把他们培养成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是乞丐或小偷。

  建立在共情基础上的社会,也不会是一个没有冲突的和平世界。仅从我国频繁爆出的婴(幼)儿被拐,就知道这个世界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美好。当然,丹麦除外。丹麦人之间的信任根深蒂固,甚至成了一种习惯。他们敢把孩子孤身留在室外,而不担心被拐跑。科学家给丹麦人做了无数问卷,发现他们才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共情时代》读后感(八):共情,一场伟大的“卷入”

  在外面工作的这些年,跟形形色色的人合租过,其中有一对女孩我一直记得。她俩那天是一前一后搬进来的,两人谁都不认识谁,我们互相打了招呼,随后就住下了。因为卫生间是公共的,自然需要大家轮流做值日。轮到我做卫生的时候,有几次我发现,满满的纸篓上面总是躺着用过的卫生巾——白白的垃圾,点缀着刺目的深红,但是也有几次,发现卫生巾是被纸巾包住了的。有一次我正要去卫生间,恰巧看到那个文静的室友从卫生间出来。我进去之后习惯性地瞟了一眼纸篓(纸篓就在马桶旁,想不看也不行……),之前还空空如也的纸篓,多了一条被纸巾包住的……很明显,袒露的卫生巾就应该是另一个室友的吧。接下来的观察也验证了我的猜测。

  这个故事讲出来可能显得有些奇葩,不过确实是我的亲身经历。通过这个故事,我想表达的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素质不一,道德水平有高低之分,事情并没有那么严重。两人行为之所以不同,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于换位思考的能力不同。生活中有些人,确实会比较关注自己带给他人的舒适度,他们能够比别人更敏感地觉察出对方的想法和情绪,譬如前面提到的那位文静的室友。

  “换位思考”也好,“感同身受”也罢,“设身处地”也好,其实都可以用另一个词来替换,这个词就是《共情时代》这本书的主题——共情心。

  本书作者弗朗斯·德瓦尔是荷兰著名的心理学家、动物学家和生态学家。2007年,德瓦尔被美国《时代》周刊选为当今世界具有巨大影响的百位世界文化名人。他是目前在世的全球最伟大的十几个科学家之一,同时笔耕不辍、著作等身,主要有《黑猩猩的政治》、《类人猿与寿司大师》、《灵长类动物如何谋求和平》以及《人类的猿性》等。

  作为一名研究动物行为的专家,德瓦尔发现各种各样的生物,包括人,不仅只是呈现出我们通常所认为的那一面——自利、好斗,即充满了“动物性”的一面,我们也有着温存的一面。温存和互助,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共情时代》的诞生,即试图为共情心“正名”,让人们关注人类这另一面。

  历数人类社会出现过的种种占主导性的思潮,它们对人性的定义似乎都与“共情心”截然相反: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充满竞争的,人与人之间是赤裸裸的利益关系。理查德·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的出现,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尤其是这个带有误导性的书名。德国古典哲学,则一直推崇理性至上,即便存在道德和善,也是由理性导出的,共情等感性现象只是不重要的一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则假设一群自由自在、无所羁绊的个体为避免纷争,才组成了社会,丝毫没有看到人类具有互相依赖的社会性的一面……人类的共情心一直没能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阻碍重重。

  最先提出“共情”一词的是德国心理学家李普斯。德语中有个词,意思是“感受进去”,很好地体现出了意境,而且能够使人联想到一个动词——involved,卷入。后来英美心理学家将德语“感受进去”这个词借用过来,变成了Empathy,即共情(或同理心)。德瓦尔在书中列举了大量实验和案例,充分证明了共情心在动物界广泛存在。比如美国心理学家拉塞尔·丘奇曾训练大鼠按动压杆来获得食物,他还发现,如果这只大鼠看到自己按动压杆时另一只大鼠会遭电击,它就会停止按压。

  完整的共情心包含许多层次,用德瓦尔的话讲,“就好像俄罗斯套娃”,由内到外,一层套一层。最内部的,是“情绪感染”,这是一种最初级的共情心,比如小孩子看到大人们吵闹,自己也会哇哇大哭;恒河猴看到同伴受伤了,会跑过去围住并在旁边乱跳乱叫。情绪感染是无意识的,是可以瞬间触发而不经过思考的。类似的“传染”还有笑和打哈欠,都是一种无意识的同步效应。

  “俄罗斯套娃”的次一层则是“感同身受”或“为他人着想”,这一环节是共情的核心部分。瑞典心理学家丁伯格认为这一环节也是无意识且瞬间发生的,另一个个体的感情会激起我们自身的感情。但比情绪感染更进一步的是,我们在心里会重现他人的状况,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人,即“身体先进入角色,大脑才慢慢领会”。

  套娃的第三层是同情和关心,对他人提供“定向帮助”的行为。德瓦尔区别了共情与同情。与共情不同,同情牵涉人类理智和思维,是有意识的。共情心强的人不代表同情心也强,前者需要你去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后者则需要你提供帮助,认真思考并付出行动。

  尽管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共情心的“触发”其实也是有条件的。那些与我们关系越亲密的人,越是受到我们认同的人,就越容易引发我们的共情心。所以,看到亲人痛苦地卧在病床上时,我们会潸然泪下。

  另外,越是具象的事物,也越容易引起共情心。因此,当摄像机镜头对准一个伤者,尤其是再来个面部特写的时候,我们立马就会为之动容。马戏团走钢丝的表演者会让在场的每个观众都屏气凝神,捏一把汗,甚至,即使明知道表演者会故意失足一下,营造险些掉下来的假象,观众也会不自觉地惊声尖叫起来。而那些远在异国他乡因战争或自然灾害而死亡的人,即使数量再多,对我们来讲也不过是一个统计数字。当然,人类也有很多手法可以屏蔽共情心,好收起自己柔软的一面。比如,转过头去,不去看街边那些可怜的行乞者,或者在得知敌人受到惩罚的时候,我们的共情心便会荡然无存。

  前面说过,共情是一个中性词汇,也不全都是正面含义。古代那些花样百出的酷刑,实际上都是以“换位思考”为前提的。想出这些鬼点子的人肯定需要先明白怎样做才会让对方极度难受、生不如死。还有,某些有人格障碍的人,比如反社会人格等,其共情心是残缺不全的,缺失了“俄罗斯套娃”最内部的一层。用德瓦尔的话说,这样的人“就像来自另一星球,明明可以从他人视角想问题,却没有本该随之产生的感情,不能形成真正的共情”。反社会人格的人通常会无情地利用他人,丝毫体恤不到他人的痛苦,他们能够洞察别人的想法和策略,但在感情层面上无法感受到别人的情绪。

  即便如此,共情心仍然是人类善行不可或缺的一环。我们对他人感受的觉察,对他人处境的洞悉和卷入,是所有高尚行为的前提。人之初,在婴儿的眼中,这是一个物我浑然的世界,他们认不出镜子里的那个小生命就是自己;而后我们渐渐有了自我意识,学会了区分出自我与他人;随着生命日渐成熟,共情心再度将自己与他人、自己与万物联结成一体。人性,也就在这正反合的过程中逐渐升华。

  《共情时代》读后感(九):贪婪的时代已经过去,共情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直以来,社会中对人性的主导思潮都认为,人与人之间是充满着利益关系的,自私性与竞争性构成了我们所熟知的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书籍都教会我们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来取得更大的利益,这个时候,谈及感情,难免显得扭扭捏捏,天真不已。

  人性或许天生就充满着某种自私性,但自私性绝不足以构成整个人性,人类仍然会因为受到他人的情绪感染,而做出使自己利益受损的事情,比如舍己救人。在灾难面前,总是有很多人不顾自己的安危拯救他人,太多这样的行为让我们无法用自私和利益去讨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类社会中仍然有互相依存的一面,“共情”二字于是应运而生。

  我们现在熟知的“共情”(empathy)一词最早应用于心理咨询,其后才被逐渐引入到学术研究中,简单来说,共情就是生物因他人的情绪而引发的与之相似的情绪体验,就像我们在电影中看到主角伤心不已,自己也会跟着落泪一样。

  弗朗斯•德瓦尔这位动物行为学家在本书中用了长篇大论的动物实验验证了共情心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比如著名的大鼠实验通过训练大鼠按动压杆来获取食物,但前提是每次按动压杆,旁边的大鼠都会遭到电击,实验表明,当大鼠看到同伴遭受电击时,就会停止按压,哪怕无法获取食物;再比如,罗马尼亚总统曾集结了上千名婴儿,将他们投入“感情集中营”,剥夺他们应得的温情,结果当“集中营”的大门打开时,这些被重新投放到社会中的孩子从不哭笑,终日蜷缩成一团。前者证明了生物会对同伴的痛苦感同身受,后者体现了缺乏感情对人类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然而这只是本书无数例子中的一段,书中的实验之多让人甚至需要仔细查找才能看到只言片语的结论。无论是看到演员走钢丝,观众的心也会提到嗓子眼,还是婴儿听到身边的婴儿啼哭自己也会哭,亦或者打哈欠会传染,但对自闭症患者免疫,都或多或少证明了生物之间的行为与共情有着紧密的联系,那么共情的主要内容都包括什么呢?

  作者对此用了俄罗斯套娃作比喻,共情的内容就像俄罗斯套娃,从内到外层层递进,最内层是“情绪感染”,即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得跟对方一致;其上是“关心他人”,由于受到了情绪感染而采取行动;最外层是“设身处地并且有目标的帮助”,与同情心泛滥不同,共情更体现为一种因感同身受而采取的一种真实行动。

  尽管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出现了种种屠杀与酷刑,但并不代表共情心不存在了,作者表示,“我们之所以能够对敌人毫不留情,正是因为共情遭到了压抑”,“世界上的很多麻烦都可以归结为某些人的俄罗斯套娃只剩下了外面的空壳”,这个理论十分值得玩味,就好像在说,共情才是生物的主要属性,而社会中的自私与毫不留情的竞争只是共情被掩盖的结果。

  尽管共情在社会中普遍存在,但抛开利益只谈共情,对于我们这些被主流思想教化的人来说仍然不敢苟同,谁又能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帮助行为就只有单纯的共情呢?尽管人类存在着自私的属性,但同时还有着另外一种特质,虽然这只是一本学术研究,虽然书中的实验多到我险些看不下去,但作者通过这本书让我们知道,共情的存在与它扮演着的重要作用。

  作者在第一章说到,“过去,我们一直将注意力集中在战争、恐怖袭击、全球化和政治丑闻的细枝末节,却忽视了更宏大和基本的东西,那就是如何在保证经济欣欣向荣的同时,让社会充满人文关怀。”如果未来社会需要关注的不仅是我们能从社会中攫取多少财富,还有如何将社会的力量整合到一起,那么共情这种人类的天性恰好能帮助我们完成这项进步。

  微博:@木本缺一

  公众号:壹本笔记

  《共情时代》读后感(十):共情时代,黄金时代

  chapter1

  从生物学上证实共情是生物演化的结果,动物之间遵循最基本的合作才能达到利益最大化。

  chapter2

  别样达尔文主义。卢梭在《社会契约论》所言“人生来是自由的。人的第一法则是自己的存活,他的第一要务是自己的利益。人一旦明白事理,对自身的生存手段拥有唯一的决断,他因此就成为自己的主人。”的这种利己主义似乎正在转弯或者说进步,这世界不全是达尔文主义的物竞天择,互助可能造就更好的发展。

  chapter3

  深入剖析“笑和哈欠的传染”这钟更具体的表象来证明共情的原始(与生俱来)

  chapter4

  设身处地的同情也是共情的一种,当你开启同情的开关,你便博爱,当你关闭,你便冷漠。在无竞争关系条件下,人天生乐于看到别人走运。

  chapter5

  无论是大象、黑猩猩、卷尾猴还是人类,共情都始于自我意识。

  chapter6

  人类最深远的愿望是让财富扩散到更多人手里,公平即合理。谁都不愿忍受不公。

  chapter7

  康德说,人类的天性如同最硬的树根,是非常难以雕琢和改变形状的。既然天性不可违,何不善加利用呢?

  共情,即是一种让“我”成为“我们”的机制,与生俱来,原始而现代,所以作者是乐观的。

  比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更能深入洞察人性的恐怕只有动物学家了,就像一个俄罗斯套娃,动物性之外才是人性,人性之外才是各种心理状态。从人类的近亲到人类本身,共情机制从未缺席,千百万年的进化,共情始终不离不弃,成为每一个个体身上不可抹煞的元素。

  然而故事并不总是美好。丘吉尔说,人类的历史就是战争史。全书最令我惊诧之处在当我读到这段话时——“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夺取他人性命,甚至伤害他人都是痛苦的。战争实际上往往不是恶意的冲突,只是一种集体阴谋,是对无能的伪装,或仅仅是表达一种姿态而已。真的近距离杀死一个人,绝对没有任何荣耀和愉悦感可言,因此战场上大多数士兵会竭力避免。实际上是极少数(1%~2%)人完成了大部分杀戮。这类人极有可能属于心理变态,对他人痛苦有免疫力”。这1%~2%的人完成了大部分杀戮;越战时美国士兵每发射5万颗子弹才杀死一个敌人。如此种种,无不表现出人类对杀戮的抵触,对痛苦的拒绝,对共情机制的正确表达。可是,那1%的心理变态者呢?何以如此轻易地关掉共情的开关,未来战争不再局限于物理冲突,便不受生物天性的限制,战争一旦发生,后果不敢想象。

  虽然“贪婪”并未完全过去,但是“共情”已然到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