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孤独的精确度》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孤独的精确度》的读后感10篇

2022-03-22 03:31:1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孤独的精确度》的读后感10篇

  《孤独的精确度》是一本由[挪威]尤·奈斯博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50元,页数:41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孤独的精确度》读后感(一):远不是破案找凶手这么简单!

  不得不说,如果抛开作者奈斯伯令人叹为观止的写作技巧(双时间轴、写作视角等),仅仅只是用一般读者阅读侦探小说的惯常标准——故事的趣味性性来考究这本《孤独的精确度》,那么它算不得一本精彩的侦探悬疑小说。

  对于这部侦探悬疑类小说来说,主角哈利除了运气好外,目测在破案能力上可谓捉襟见肘。如果说是因为糜烂的生活(硬汉派侦探的典型特点)——酒精、咖啡和看似毫无希望的日复一日——毁了他的破案天赋,那么他是不是该有一身碉堡了战斗力和永不言弃的坚韧精神(硬汉派侦探的又一典型特点)?很可惜,在《精确度》中的哈利不是智慧型或硬汉派的办案老鸟,也就让他彻底地沦为了靠运气破案的英雄。以至于当我们看到他一次又一次与主要线索擦肩而过而不知觉,甚至被疑犯忽悠着玩儿时,就不要显得太诧异了。而且好运总是和他一路同行呢,赢得女人的芳心、事业上的进步,靠着得都是好运。依靠好运气来解决谜团的警探,注定了小说在情节组织上将会有另一个硬伤——过于的“巧合”和纠结。莫名其妙地就猜对了凶手的双重人格、猜对了千钧一发时的生还“口令”,猜对了“丹尼尔.盖布兰”的入住登记姓名……以至于连哈利都要直言不讳地告诉读者,破案时要相信你的第一直觉(好吧,直觉在高智慧侦探的破案故事中向来是不靠谱的非逻辑思维下的产物,也是那些作者玩弄读者脑细胞的最佳道具)。为了要维续不多的悬念,“纠结”成了作者的法宝。我实在想象不出,当爱伦发现了汤姆的真面目、辛娜察觉了潜在的威胁人物时,他们会继续和救命稻草哈利警探玩猜谜游戏死捂着谜底秘而不宣,纠结地推动故事主线向前发展!

  以上是我从侦探悬疑小说的角度看这本小说的不足之处——不严谨、不悬疑、不欺诈。可喜的是,即使有着这样的硬伤,也不妨碍这部小说的可读性,只是这一次我们必须要换着从另一个角度出发:以对战争和政治的反思为目的写作的小说。

  对欧洲的二战历史,我们倾向于一边倒的认知模式,认为这是一场邪恶挑战正义,正义消灭邪恶的历史进程。这样的观念固然无可辩驳。但仔细想来,如果将胜利和失败界仅限于协约国和同盟国之间,那“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事实不能让人信服。事实上,这正是纳粹主义在欧洲非但没有死绝还出现了抬头态势的原因所在,我想也是今日美国打了几场侵略的战争却标榜正义的原因所在。

  其实对于人类来说,战争自身才是永远的胜利者,人类——无论是胜利的一方还是失败的一方——都注定是永远的失败者。因为除了痛苦和绝望,天启四骑士之一的战争就不会再带来什么。也许这也正是本书的真正主角——盖布兰的悲剧所在吧:当他认为自己是在为祖国和正义而战时,才发现他已被祖国和正义抛弃,这一切不为别的只因为他和他的同僚们是可悲的战败者,等待他们的必然是有失公平的裁决。所以,辛德-盖布兰-丹尼尔(细究这个三位一体的人物,多少有些宗教的意味)才会博上一切试图找回公正从而走上极端。这么看来,战争的硝烟虽然在欧洲大陆早已尘埃落定,胜利与失败也盖棺定论,但战争并不就此完结,只要我们拒绝反思战争,拒绝承认人类共有的黑暗一面,那么它的淫威就依然会大行其道,尝试着继续制造人家惨剧。

  用小说之中神圣和美(圣像般的面孔)以及慈爱(救死扶伤的护士职业)的化身安娜的话来说,“上帝创造人类,是希望人类去爱”,而不是为了个人的私欲或集体空洞的政治理念引发纷争、引入杀戮、引向悲剧。爱,才是人类生活的真正意义所在。

  能用侦探悬疑类小说的框架,完成作者对政治-战争的反思,可以说这是奈斯博的神来之笔,也是能让这本小说脱离了一般侦探悬疑类小说的大众趣味升华至社会学范畴(揭露事实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提供思考问题的另一角度)的关键所在。鉴于此,这本中篇小说确实值得一读!

  《孤独的精确度》读后感(二):极具地域魅力的犯罪小说

  北欧国家人烟稀少,一方面冰天雪地的广阔环境杂糅出一种压抑苦闷的感觉,另一方面经济的富足让人又忍不住想象那里的生活该是一派安逸自由,北欧国家的幸福感排名确实一直高居不下,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犯罪小说里的阴冷气氛,这种冷眼旁观的平静造就的震惊要强烈得多,对于人物心理和情节走向的极致钻营也让人在不寒而栗中始终好奇心十足。

  近些年来斯堪的纳维亚的犯罪小说掀起一阵阵浪潮,从斯蒂格•拉森的“千禧年”三部曲,到贺宁•曼凯尔的《无脸杀手》,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出现了多位犯罪小说的畅销作家,而犯罪小说多为他们的转型之作,让人不禁失笑,这样一片乐土竟酝酿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推理犯罪小说。尤•奈斯博本人的经历也极为有趣,从事过金融行业,组过乐团,声名大噪,继而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从此笔耕不辍。

  这本《孤独的精确度》是哈利•霍勒警探系列的第三部,也是奥斯陆三部曲的开篇之作。奈斯博塑造了一个被酗酒习惯和混乱爱情生活所扰的警探,哈利扮演的是一个有缺陷的英雄形象。在这本书中,哈利在戒酒中,但他仍然不是个典型的英雄人物,他是个能力强的“刺头”,刚开始就因为做了正确的事,却让政府陷入尴尬的局面,被明升暗贬进入了密勤局。哈利在那里是个可有可无的小角色,一心要处理的案子也因为上司的不认可而困难重重,

  书中现实与二战两条时间线交错进行,随着调查过程的深入,两条时间线渐渐重合,高潮迭起,直到结尾仍有反转出现,好像一个谜题揭开后,我们却发现这还不是它的全貌,再度为答案而感到震惊,可见奈斯博刻画情节与气氛的功力。除此之外,书中的故事情节非常饱满,二战对于挪威战士的意义、新旧纳粹分子的出现、伤员与护士之间动人的爱情故事、身份对调带来的重重迷雾、正邪双方的对立、复仇和依恋。这些元素互相交织,吸引我不断翻动书页,直至最后,我还是意犹未尽,不管是对哈利本人性格塑造的期待,抑或是对未解决谜团的好奇,都让我想去看看接下来的两部小说和哈利警探系列的其他作品。

  在斯堪的纳维亚的犯罪小说中,这是个警察腐败、恶徒嚣张、政府黑暗的地方,祥和的表面下暗流涌动,人心难测,这种结合着地域魅力又兼具矛盾的特质也许是这类小说大行其道的原因之一,我们恐惧,同时又为它深深地着迷。

  《孤独的精确度》读后感(三):上帝创造人类,是希望人类去爱

  作为北欧著名的犯罪小说天王,《孤独的精确度》的作者,挪威作家尤•奈斯博无疑是有着巨大的野心的。或者说,是人们狭隘了他的创作初衷。

  在一部所谓的犯罪小说中,糅合了政治、战争、背叛、友情、亲情与爱情等诸多因子,因此,这样的犯罪小说,翻身一跃,跳出了所谓类型小说的范畴,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也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探讨的空间。

  首先是作者对时间游刃有余的把握,一九九九年的总统到访拉开了安保的序幕,也是莽撞警探哈利的登场。一九四二年的列宁格勒前线战场,是刺杀与被刺杀者的集体亮相。两个时间点的闪回,时空交错的推进方式,让过去与现在从平行推进的方式,进而演变成紧密交错的两条纵贯线。是非常巧妙的人物上演方式。作者整体架构的能力可见一斑。

  其次是作者对人物关系的严密编织。从一九四二年的战场到一九九九年之后的都市,既有过去,又有当下。众多的人物、复杂的关系排列与命运推进,是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作者对情感的细腻抒发。在书的前半部分,我更倾心于历史章节的描述。在犯罪小说中能够打动人的感情,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但在作者对乌利亚和海伦娜的爱情描写中,令人有深深动容的片刻。海伦娜为了爱情不惜冒着生命危险要与心上人一起逃离,但是,她对对方的心意并没有绝对的把握,在她滔滔不绝说服对方换上便服立刻离开的时候,来自乌利亚的回应却是“不行。这样太蠢了。”——她那些如淳淳溪水般不断流出的热切话语立刻停住。她屏住呼吸,注视着他沉思的表情。她的胃似乎被一块大冰块给塞住了。接下来,乌利亚的回答却是——“穿军服旅行比较好,”他说,“一个年轻人穿便服只会引起怀疑。”她心花怒放,不知该说什么,只是更用力地握住他的手。她的心欢声歌唱,无比喜悦,令她不得不安抚它少安毋躁。“还有一件事。”他说,双腿一晃,来到床下。“什么事?”“你爱我吗?”“爱。”“很好。”他已穿上夹克。收放有余的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

  当海伦娜在自己的家中接待乌利亚的那一刻,作者的描写有着极强的画面感,一个女子最美的一刻在所有人的眼中呈现。而当海伦娜面对布洛海德的威逼时,她的话语冷峻得像一把刀子:“在阿根廷山区,如果有人硬是要骑上一匹野马,那匹野马会从附近的断崖跳下去。”

  在书的后半部分,我们的感情又被牵回了现实的情境中,当哈利的搭档爱伦遇害后,连续六个章节开篇的第一句都是“嘿,这是爱伦和黑格的电话,请留言。”物是人非的沧桑催人心魄。

  比阿特丽丝老太太回忆海伦娜的那一瞬——她七岁的时候就跑来厨房,用认真的眼神望着我说:“上帝创造人类,是希望人类去爱”。我认为,这才是全书的要旨所在。无论复仇还是凶杀,都不能泯灭人性的最深处的光辉。对感情的细腻描写,才是尤•奈斯博的胜场所在。这一点,也是他的犯罪小说与其他同类型作品得以区别的关键所在。

  《孤独的精确度》读后感(四):书名有点2,不过也算是切题

  故事用大量的笔墨去描绘了挪威的社会背景和作案者动机的政治成因,这要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挪威沦陷以后,面临的选择并不多,许多挪威人认为比起苏联来说,支持德国是更正确的选择,是符合挪威利益的,因此许多年轻人饱含着爱国热情加入了轴心国阵营,投身到了东线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并为此充满了自豪感。但是,随着纳粹的战败,政治局势开始扭转,等到这些自认为为祖国牺牲一切的战士们回到祖国时,发现自己已经成了“纳粹的帮凶”“叛国者”,而当初被他们不齿的投机主义者在战争局势已经明朗的情况下纷纷加入了游击队,战后成为了他们的审判者,这一点在这些参战者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伤痛。

  故事中的角色代表了这一遭到了“出卖”的群体,他们在战场上身体和精神饱受摧残,见证许多战友的阵亡的残酷时刻,他们因为战争亲身经历了悲剧的爱情,遭受了诸多苦难,而在和平到来后,盖棺定论的耻辱烙印追随一生,被人群孤立,得不到社会的关注和理解,境遇非常凄惨。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从心中迸发出“遭到国家背叛”的感觉、并奋力发出反击的行为,就不难理解了。所以对于老人的所作所为,我并没有觉到邪恶,也并无反感,作者对他自始自终的每一段描写,都充满平静、执着和死志,有一种充满绝望感的期望,这都逐渐加深我们的感受,感受到他身上那挥之不去的一种深深的、长久的孤独感。

  大概这就是这莫名其妙题目的主旨所在。

  (当然,主角哈利的塑造也很好,这是一个聪明、干练、有血有肉的警察,我非常喜欢这个角色)

  《孤独的精确度》读后感(五):很好看的传统侦探小说

  一开始看到这个书名,不知道到底是讲什么的,听着“挪威三部曲”的名号,还以为是文艺小说,看了一段才明白,原来是推理小说啊。书名原意是“知更鸟”,台湾译名是《知更鸟的赌注》,看起来真是比这个莫名其妙的名字正常一些。

  但很快我就不关注名字了,我想说一个好故事是重要的,如何讲一个故事也同样重要,这本书的优秀之处在于讲故事讲得好,好到什么程度呢,看图:

  最开始,由一个故事线A0,延伸出主要故事线A

  《孤独的精确度》读后感(六):错的时间不确定的选择

  这本其实跟推理小说不太像,格局非常大,大到,镜头拉回到二战。神是我最后的审判者。

  一个随笔吧。不算书评。

  挪威国王那会是真的跑去伦敦了,也真的在上流社会里做做那些不需要浪费血泪的所谓抵抗运动。反正,我狭隘地认为,他又不是挪威人,他根本就是丹麦人,丹麦国王的次子,反正在丹麦也轮不到他做国王,凭什么要求他爱挪威,老婆娃都不是挪威人。跑了就跑了呗,成王败寇,只不过后来盟军胜利了,美国对欧洲撒银子,挪威力拥马歇尔计划,特别亲美(正确时间的正确选择)挪威才逐渐成为现在富有的挪威。但反过来说,挪威难道不应该受到审判,被送上审判席吗?毕竟,站错队,那么亲德,什么中立国,根本是德军也没有怎么大动干戈就拿下了挪威,让其在北大西洋的海军出入口有了还不错的基地,外加军事策略上,同时拿下丹麦,就扼住了波罗的海的通道。德军的军事补给后勤跟闪电战技术,真的是没谁了。对比拖沓,分裂,官僚的英法联军。假使是德军打胜了二战,根本没敦刻尔克大撤退什么事儿了,就是撤离,就是打不过,只好躲。历史本来就是成王败寇任人打扮的。

  挪威人懂德语,瑞典语跟挪威语很像,挪威原是没有自己的语言的,瑞典人跑挪威,也是交流无障碍,挪威人跑德国,也是妥妥理解德国人说什么。它们本意上根本是同一个语系。外加人种,雅利安人。所以二战,亲德,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反过来说,北欧那一块,只有芬兰最亲俄。虽然芬兰在二战时候是向着轴心国(这方面没补课)。在一个巨大的帝国面前,不打得你趴下喊爸爸,是不可能。最好的办法是立即缴械,成为附属国。战争这回事,非常可怕,血腥,颠覆一切人类意识上的光亮的那个面。

  这书中所描述的反派,我觉得他其实不反派。在微小的个人选择上,他做了他认为对的事,但是没有想到国家机器运转的时候,根本这么小的螺丝,是顾不上的;外加国家机器还有外力所控制着。欧洲就是太分裂了,才导致中世纪以来,一直忌惮于奥斯曼帝国,到今日还在忌惮极端教派。但凡欧洲不是那么四分五裂,不是那么人文荟萃,一会儿左,一会儿右,一方面也就没有那么多群星闪耀的光辉篇章了,但另一方面,也不至于不断衰落下去,包括人口年龄中位数,包括法国人希腊人一周工作时间数对比休假数这些方面。

  人是需要认同感跟被理解的。但其实很多时候,这种认同感,是伪装,是那个你以为他认同的人,根本没有认同,只是假意说我认同,人类的心思太脆弱了,竟然会对这种认同感,当作照单全收的真心实意。哈利不想被认同吗。他也想,所以很好的搭档爱伦死后,他就不能正常了。这会儿他还没有碎掉。我是先从近年的作品看起的,在雪人,在猎豹里面,他都已经支离破碎,并且不能治愈了。

  并不是所有人都会选择较难的那一个选项先执行,很多人都会下意识选择那个较简单的选项先操作,甚至于都不能把较简单的选项从头到尾执行完毕。这也不一定是逃避型人格,只是客观来说,心理耐受度不同。生活的方式会有很多种,衡量成功不成功,是外人的事情,但事实上过得是否平和,平静,内心愉悦,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的内心平衡如果没有摆正,如果一直不能释怀的是,我先是我自己,然后才是那一重重的社会身份,就会特别累;道理很简单,没有人可以代替你自己24小时照顾看护好自己。但生活其实总体而言,我觉得是个很大的游戏,非常有可能出现的状况是,每一次你都选择较为简单的那一个选项,度过中段之后,你会发现,可供你选择的越来越少,越来越乏善可陈。

  他幸好只是个小说人物,如果是真实人物,除了酗酒应该还有伴之而来的较为严重的抑郁症吧。因为每一次行动都是指向明确的目的,而每一次行动,都会滑向不可控的突如其来。很难说是你做出选择,还是选择本身选择了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