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读经二十年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读经二十年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6-30 05:4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读经二十年读后感精选10篇

  《读经二十年》是一本由王财贵 / 华一欣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11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读经二十年》读后感(一):季谦先生二三事

  季谦先生二三事

  文 / 素闻

  季谦先生个子不高,但是说话斩钉截铁思维不容质疑,有壁立千仞之力,有时甚至削铁如泥,其人,其字,其学说,皆如金钟铿然中响,令人“望之俨然”,而季谦先生的春风之仁,概莫能知之。

  认真读过一百遍《论语》《孟子》或者《道德经》与《金刚经》的人,自然能够亲身体经典充养生命效果,对文化自信心自觉意识也自然会由衷地散发出来,不仅自己读经,学习传统文化,甚至带动身边的家人朋友一起读经典学传统文化,儒家修身齐家作用由一而十,由十而百,展现淋漓尽致,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这也是季谦先生推广读经而能绵绵相续的根本原因,二十年来,念兹在兹,不失不忘,恰好证明陆象山的话:此心同也,此理同也。

  志道乐学,博文约礼,是季谦先生创办文礼书院的根本教学目标,书院其实是讲经的,且遵照古注,儒门六艺都在书院教学中,且根据现实生活而有所变通,乐教中的古琴与古钢琴,都是国际一流的师资,礼则贯穿在日常生活中……文礼书院并不是只教读经,只是文礼书院的学生确实比一般书院的孩子们要读更多的经,十二岁背五十万字,确有人在,背三十万字的家长,也有人在,教之得当,也并没有损伤读经的兴味与生活的正常开展……若是唐朝的王维还在,大概也要慨叹于季谦先生将汉代授经的伏生一个个复制到了二十一世纪的现实生活……

  儒释道西,各教的汇通,打开来,先生有他自己的见地,滔滔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江河湖海,还是天开地阔,亦可自江河湖海而归于一心,如须弥之入芥子,万象森罗之入一相无相,纵横自在,收放自如,且幽默风趣,过耳难忘。此为其中常见常闻的语境与情境

  另有一种不太常见的语境与情境,在茶余饭后文人雅士一般的季谦先生讲到一个谐音双关的故事,其诙谐如此——

  盛唐咸通年中,艺人李可及,善于表演滑稽诙谐之戏,巧智敏捷不可多得曾经穿戴着儒家的衣服,坐在高高的座位上,自称能够三教论衡,台下有人问他:“既然学问广博,能够通达三教,释迦佛是什么样的人?”

  李可及回答说:“是女人。”

  问话的人大吃一惊:“怎么呢?”

  李可及道:“《金刚经》说:‘敷座而坐’。如果不是女人,为什么要等丈夫坐好之后才坐呢?”

  又有人问:“太上老君是什么人?”

  李可及说:“也是女人。”

  问话的人更加不懂了,李可及说:“《道德经》讲:‘吾有大患,是吾有身。及吾无身,吾复何患!’如果不是女人,怎么会有身呢?”

  又有人问:“孔子是什么人?”

  李可及说:“女人。”

  问话的人追问:“怎么知道的呢?”

  李可及说:“《论语》讲:‘沽之哉,沽之哉,我待价者也。’如果不是女人,怎么要待嫁呢?”

  一时哄堂大笑,更有各种典故鱼贯而出,文化人笑话旁征博引而又诙谐幽默,喜乐融融而又心下有惊,先生道:“大思想家都很幽默。”然后又举朱夫子的幽默为证:

  朱子的学生问朱夫子:“先生,孔圣人又注重为学,又注重为政,那到底是为学重要还是为政重要?”

  朱子答:“为学第一,为政第二。”

  素闻和季谦先生对经典的教育观有同有异,有共有别,但这并没有妨碍他们直心相交,彼此之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像师生又像朋友。民国一代学人里,季谦先生独尊梁溯溟、马一浮、熊十力,余皆以为无益,却会把康有为的《大同书》、章炳麟的《国故论衡》、梁启超的《先秦政治思想史》《清代学术概论》《中国历史研究法》,与诸子百家历代学案一起列为文礼书院修养应用及思想史关系书类;素闻则觉得那一代有那一代的历史原因,前贤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亦皆各各倾尽全力,除了同情理解温情敬意,亦有余事可待后人思考,挖掘,继续前行。季谦先生对自己的见地与教育观充满信心,不了解文礼书院,不了解他的人,大肆批判读经教育,或者批判他,他都只是相期白云中,如坐春风里,笑一笑:“要有高明的见地,广阔心胸,涵容的雅量,这样世界才会没有纷争,而且你要有被误会准备。”季谦先生秉持天道性命之正,有教化的热情,喜言:“道并行不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素闻每每煞有介事地问来:“先生,儒家和禅在什么地方并行不悖?儒家的道和中医之道是一还是二?”盛唐气象与盛唐气度也在这样貌毫不相干问题之中。

  “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纵观千古的道统与学统,再读庾信这几句话,放在最近百余年来的文化与教育领域去看,既恰切又悲伤,一般人也许就沉溺于这份悲伤,或感时忧世,或悲士不遇,而季谦先生是少有的起而行之的人,他率先去做一枝垂柳,并且带着更多的柳枝儿,春风一路,想要十里长亭更短亭,绿满江南,绿遍阳关,绿遍地球……“今日的读诵,愿我温柔敦厚,知远疏通;来年的契会,愿我易良广博,洁静精微;一生的践行,愿我属辞比事,恭俭庄敬”,亘古以来,道阻且长,彷如素闻从京城迢迢跋涉而来浙江,在泰顺初见竹林掩映中的文礼书院:

  山一程,水一程,

  隧道一条,又一条……

  日出赶路,日落方到,

  灯影,竹影,山影重叠,

  鸭鸣,犬吠,人声相交,

  茶一盏,粥一碗,

  一句句,一声声……

  兴衰荣辱置之度外

  过去,现在,未来在怀,

  你来,她来,我们正在,

  穿过气流,穿过骄阳

  从八万英尺的高空,

  看山川异域,星河大地

  都只是——

  过眼云烟……

  却有 四月裂帛之音,

  九月授衣之信,

  雨雪霏霏之期,

  撑开了四季

  华英成秀,

  绿竹猗猗……

  《读经二十年》读后感(二):以圣贤为师

  从良知而行,要求自己,不要求别人,这样就是有德者。要求别人没有意义,别人要成为有德者,必须也要按照他自己的良知。

  在此,常常有人误会:你有你的良知,他有他的良知,人人都按照自己的良知,良知起冲突怎么办?大家思考这个问题:良知会不会起冲突?人性之端,虽然从某一个人心底发现出来,但它所发出来的是一个“理”。“理”虽发自主观同时客观、甚至是绝对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假如我的良知和他的良知所想的不一样,只是因为个人所在情况不一样,他依照那个情况决定应该那么做,我依照我的情况决定应该这样做,表面上看,好像不一样;但这个不一样,不会是两个自私的人起冲突,而是双方互相体谅、互相尊重、互相欣赏、互相协助,叫“君子成人之美”。

  君子要有宽大胸怀,不要自我局限,孔子说:“君子不器”。君子学博识广,不因小成而自骄。孟子说“禹、稷、颜回异地则皆然”。大禹治水,当了天子;后稷教人种田,当了大臣;颜回在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你看他们的地位差多远!但孟子说:把他们的地位对调一下,让颜回去做天子大臣;让禹稷在陋巷,让他们一箪食,一瓢饮;他们的心境情状,所做所为都一样。颜回也会为国为民,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禹稷也会甘于在陋巷,一箪食、一瓢饮。因为他们都依照良知而行,应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所以不要以为禹稷和颜回,当前所做的事情不一样,就认为他们有冲突。禹稷欣赏颜回,颜回欣赏禹稷。《周易》的乾卦中,九二代表民间的贤人,“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五代表在位的大人,“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不论在朝在野,都是大人,而这两个大人互相利见。如果我们的社会如此,就叫有德的社会,不只是文明的社会,且是有文化生命的社会,是令人喜悦的社会,这叫天下太平

  交朋友,大家都希望交到君子之人,有德之人,用良心对待我。不过,有德是自己的事,我们应该让自己先按照良知而行,应该怎么面对朋友就怎么面对朋友。

  与其希望交到君子做朋友,不如决定让自己成为君子,成为别人的好朋友。成为君子,才有权利,也才有机会交到君子做朋友。

  假如男生现在还没有女朋友女生还没有男朋友,从自己做起,今后都可以交到好的男朋友和好的女朋友。如果现在你已经有男朋友或女朋友了,我劝你一定要去考察这个朋友,是不是君子?是不是所作所为都依照良心来做?如果不是,千万不要再和他交往了。“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女孩要是选择了一个不是君子的男人,这辈子就会受苦;男生也是一样,要考察自己的女朋友是依照良心来做,还是自私任性?要想交到理想的朋友,先要使自己成为别人交朋友的理想对象,所以男生要鼓励自己做男君子,女生要鼓励自己做女君子。男君子和女君子结婚终身幸福

  大家常常会说“施比受更有福”,真诚地善待人,本身即会令人感到幸福,何况他人亦将以真诚回报你?这些情况也来自于刚才说的“从良知而行”。

  可是我们明明知道,却总是违反。所谓“明明白白一条路,千千万万不肯走”,能够欺骗一时,能欺骗一世吗?能欺骗一个人,能欺骗全世界吗?欺骗得了自己,欺骗得了天地鬼神吗?人生只有一条路,就是:从良知而行,做一个有德者。没有其他的路!不要管别人,只管好自己。如果每个人都能管好自己,你就发现这个世界多么和谐,这叫和谐社会。

  有时候,整个社会风气带领着你,让你的良知不能很自然地舒展开来,怎么办呢?首先静下心来,第一问自己愿不愿意做个有德者,不要问别人;第二从自己觉察到的那一点做起,从自己感受特别深刻的那个地方做起,慢慢地日益扩充。

  ……

  一转念之间,从现在开始,立志一切事情从良知而行,你马上就成为一个有德者。如果良知没有生起,不知道怎么做,可以不做;一旦知道,必定不要委曲自己,必定要这么去做,做应该做的事情,也就可以了。越做,自己的心智就越活泼,越做越精致,越做越广大,这叫“扩充”。所以孟子讲良知,讲善性,也讲扩充,所谓“扩而充之,可以保四海”,扩充就可以使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但是,根源在于当下的提炼,每一刻的这一念;假如有人真的愿意从当下为自己负责,他的人生立刻“脱胎换骨”,这就是一个高度智慧的人。所谓高度智慧,就是知道应该做的事情,立刻能够做到。古今中外有一个模范生—颜回,他之所以被人敬佩,是因为他“即知即行”,“不迁怒,不贰过”,这种高度智慧很难得。假如你不能够立刻这样做,也要鼓励自己尽量做到,志气越高,成长越快。假如我们从今天开始就立志以如此不同态度面对人生,就是以良心面对人生,我们就在一步步走上圣贤之路。

  有德不仅包含精神世界,也包含知识世界,有德者是一个有高尚人格,而且有丰富学问、广大才华的人。

  假如你的智慧没那么高,或者个性已经养成,业障深重,不可能一悟就做,一做就成。没有关系,孔子说“过则勿惮改”,从现在开始,发现错误,就尝试改掉它,不要害怕改错。所以第一种人是最高智慧的人,即知即行,按照他的本心去行,立刻就可以成圣成贤。第二种人有过则改,改不过来下次再改,他的心智渐渐也清明起来。只怕是第三种人,浑浑噩噩,不认良知。这种人,这辈子即便掌控了全世界,却丧失了自己的生命价值,又留下罪恶子孙,自己早已知道自己不是人,历史也将会记载他不是人,轰轰烈烈折腾一辈子又有什么意义?这辈子即便是世界首富,苦苦赚得了全世界,但是别人都说他不是人,他自己也觉得自己不是人,请问他赚那么多钱做什么?

  最高的价值是有德,其他的价值才可能实现经济发达是一种价值,但是一个无德的的人、无德的社会去发展经济,就会成为可怕的人、可怕的社会。

  社会上的权势本来也是一种价值,原本可以用他的权势来为善,可是他为恶,高的权势地位助长他的恶,而且带给人间恶,这是反价值。只有有德的价值,才是真正的价值,我们必须有一种非常清楚的价值次序。孔子说“贫而乐,富而好礼”,一个有德的人,他可以处于贫贱状态,也可以处于富贵的状态。贫贱时,就在贫贱中行他的道,叫“贫而乐”,像颜回一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如果他处于富贵呢,就在富贵中行他的道,他可以尊德乐义,乐善好施,叫“富而好礼”。这样,不论贫富都是幸福的,所以要保证一个人幸福,就要成为一个有德者。

  即知即行,善于改过,就成为有德的君子,也就继承了中国的文化传统,这非常容易,又非常艰难。容易与艰难,就看一个人智慧的高低。先从自己做起,先从简单的做起,先从能够感觉到的做起,不要慌乱、不要急躁,每天都会发现新的世界、新的意义,生命将日渐充实、日渐光辉!

  如果有师长和朋友随时来提醒你,帮助你成为一个有德者,帮助你依照良知而行,不是更好吗?“读经”的教育就起这样的作用。什么是读经?就是研读经典。什么是经典?就是有德者流传下来的智慧之书。经典本身虽然已经从智慧转成文字,但会读书的人,可以从文字里读出原来的智慧。读出古人的智慧,并不是照搬古人的智慧来过我的人生,而是古人的智慧唤醒我们自己的智慧,读懂了古人,也就读懂了自己!

  《读经二十年》读后感(三):心火熠熠 昼夜不停

  心火熠熠 昼夜不停

  ——写在《读经二十年》之后

  文/素闻

  《读经二十年》终于出来了,载欣载奔地盼着看到新书,像是盼着一个新生命的诞生。王财贵教授交给我的初稿是23万8千字,大刀阔斧地砍成14万字,经过了编辑部几乎全部人的细心审阅,乃至于资深审读的通读之后,仍旧逐字逐句地修改订正,仅仅是校对,我就做了8次,阅稿次数不少于15次,每一次修改都仿佛伤筋动骨,每一次阅读都让人意犹未尽。封面出来的时候,拿着7个不同的封面,去问书局副总经理、出版圈、朋友们……午夜的时候,读着书稿中的某些话,简直觉得:就为了让读者看到这样正气浩然笃定无比的声音,都值得如此心火熠熠昼夜不停。

  郭齐家先生用毛笔小楷给季谦先生的这本《读经二十年》写了足足七页纸的序,盖好章,一张张扫描之后从珠海发了过来;徐勇先生则始终站在晚辈的角度谦虚地感谢季谦先生邀序;薛仁明老师和季谦先生的读经理念不同,可是并没有妨碍他们彼此欣赏……虎子指着序言中的某个落款侃侃而谈,高曾用三天的时间来修补它的不足,付瑜从头到尾核红了一遍,皓则不断地监督着我的流程,鑫又给全书的结构提供了一种新的参考,华华一共应该是设计了12个封面,我们一起去出版部选纸,探究着各种纸张的质地和用法……文淑姐姐找到全国各地私塾的读经照片,怀仁师姐在德国给我收集全球读经家长和宝宝的照片,佳希率先找到北大耕读社读经的照片,珞让老孔给我找2010年北大国学社“论语”一百的照片,文香当时在医院里检查身体,我简直无法想象她如何挺着大肚子待产,同时把那些琐碎的照片传至网络,出林多年前的读经分享把我的眼泪硬硬地戳了出来,而伟光的读经宝宝也已将近一岁半,孕中的哲萱也曾被我骚扰着去问授权书……事情总是由众多的条件促成,一饮一啄莫不如是,除了感恩,别无言辞可以道出造化的奇迹,爱与投入的奇迹。

  7月,《读经二十年》到我手上恰好一年,一年的时间来做一本书,比较符合中华书局的风格与风骨,而我则像经过了一场漫长的恋爱一样,内心的各种情绪都耗费了太长的时间去酝酿与发酵,拿到书的时候,竟然一点惊喜都没有。

  定定地放了两天,傍晚时分,慢慢地翻开来,版式、内容、插图……天边的晚云渐渐落到楼后,我确认自己仍旧被手中这本200多页的书感动着,这样豪迈大气的人20年来所做的纵横天地的事,竟然有我的一小分……心中那种领受天命般的幸福,漫漫地溢了出来……可是,在当前的文化背景中,如何站在出版的平台上,真正做些利益大家的事情?如何去面对一个越来越不读书的躁热的电子时代?这些问题,想一想,我就开始倒抽冷气,如果只是埋头做书,一本本做好了,放上架,我的事情也就完了,可是,分明,有些事情不能只是这样,就好比路程只走了一半,我不能到此为止,虽然“止”是何其大力的智慧。

  于是,我想,也许还有一些正是此时此即正当我为的事情,需要仰仗大家,透由这本书,拿起经典来,一声声一字字地读,并在这种字字声声的诵读中,薪尽了,火传了,世界亮了……

  《读经二十年》读后感(四):薛仁明:只管读经

  文化之事,细水长流;文化的重建,也得文火慢炖。十几年来,两岸做这事的有心之人,不算少;其中,成绩斐然的,有王财贵先生。

  王先生早先在台湾推广儿童读经,一出手,像春雷乍响,忽地就警醒了许多许多教师与家长。霎时间,他们从白话文运动的窠臼探头而出,又从美式教育的牢笼挣脱出来。可好景不常,台湾当下的文化氛围,一点儿也不鼓励他们继续探头,更不鼓励他们挣脱。不管是官方“去中国化”的主旋律,或是相关部门紧抓不放的美式教育教条(强调小孩不懂就不该背),都不利于这样的读经运动。于是,尽管蔚为风潮,但数年后,读经运动便在台湾由显转隐,渐渐盛况不再了。

  所幸,还有大陆。

  大陆原是白话文运动的重灾区。尤其在三、四十年前,大陆对古文之陌生、对经典之疏离、对传统文化之漠然,相较于当时对岸之台湾,肯定都远远过之、远远甚之。但是,作为中国文化的母土,大陆正因曾经重伤,而今真要恢复,心情就更热切、也更炽烈。于是,遂有了“读经运动”;于是,又有了“国学热”。

  “读经运动”与“国学热”先后出现,但二者却大不相同。国学热之下,许多“国学表演家”趁势而起,他们迎合许多人的急切,更迎合某些人的功利,于是,传统文化变成了一桩桩速成的文化商品。读经运动不然。儿童读经是扎根的工作,既不花哨,也不可能速成;那得像古人一般(清朝皇子个个如此),天天读之,日日诵之;这样的功课,正如习武之人天天站桩、戏曲演员日日吊嗓,反正,就是基本功。

  推广这种基本功,肯定是条漫长的道路。迥异于某些“国学表演家”爆红之后的名利双收,王财贵先生从极早时拿到博士学位屈居于台中师专(现改制为台中教育大学)当个副教授,直至退休,依然还只是个副教授。十几年来,他往来频繁于两岸,尤其在大陆各地,仆仆风尘,逮住了机会,便努力要撒下读经的种子。殷切于这文化重建的基本功,他讲得极多、跑得极勤,满头白发,仍不停地提醒大家:让下一代熟稔经典、重新再接上中华文化传统吧!

  去年夏天,我在台北食养山房与王先生头一回见面。两个月后,因《人间随喜》出版,到了北京,我又请王先生担任新书会的与谈嘉宾。两次相会,只觉得王先生望之俨然,果然是笃诚君子。又几天,王先生在北京郊区举行“读经教育高端培训交流会”,邀我讲座。讲毕,王先生做了一番评论;但见他幽默风趣、妙语如珠,台下数百位读经教师,个个笑脸吟吟,还不时哄堂大笑。这下子,我才知道王财贵先生的真本领。

  半年后,我参加台中教育大学的全球读经教育论坛,又与王先生见面,又再次看到他人前人后的那份轻松与自在。一般说来,有使命感的人,必然坚毅。但是,生命也常因此过度紧绷,少了些该有的可亲。王先生不然。他虽坚毅,却兼有一种松沉与柔软。这不简单。这样的不简单,正如他一门深入,处处劝人读经,看似单调平常。其实,里头可大有乾坤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