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伦勃朗1642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伦勃朗1642的读后感10篇

2022-05-17 02:07: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伦勃朗1642的读后感10篇

  《伦勃朗1642》是一本由张佳玮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元,页数:1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伦勃朗1642》读后感(一):神奇的腰封,无敌的存在

  豆瓣、知乎万人追看——作者的名气之大

  文艺控×张公子——作者的愤青本质

  张佳玮神遇伦勃朗——此书的内核延伸之处

  别看这本书披着富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外壳,其内蕴含着精神满满的逗比文艺气质,从腰封的这几句言简意赅的简介可见一般。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在豆瓣上遇见张佳玮,并为他的才华及文笔折服,继而甘心沉沦于“涨工资”的跌宕起伏中,读他的文字仿佛沐浴于黄昏的大片夕阳,很有一种温暖安谧的感觉,时而跳出的俏皮话儿又像一只搞怪的短腿儿猫,在你面前吐个舌头,打几个圈儿,滚几下,眨眼又不见。

  而这本书继承张佳玮的一贯语言风格,细腻简明的刻画了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伦勃朗.哈尔门松.范赖恩——的一生,这个在他所处的17世纪籍籍无名,然而成名于后两个世纪的画痴。

  伦勃朗1942——我刚看这本书很奇怪1642这个数字,为此,还百度了一下,伦勃朗生于1606,卒于1669,想,要取名字也要在这两个与之相关的数字中取其一,细读下去才发现,作者取名字的精妙,1642是伦勃朗的幸福光明的前半生与潦倒黑暗的后半生的交汇点,是他始作《夜巡》的这一年,也是荷兰史上最辉煌,荷兰人最骄傲的一年。再没有词汇比这个数字更能代表这一位生于安乐,死于忧患的画家了。

  作者以极大的篇幅介绍了伦勃朗的生活,可以说直到伦勃朗生命的最后一年,他都有亲人在身边陪伴他,他有一位陪他度过八年最美好时光的妻子,一位扶着他走过了人生最艰难时刻的情人,还有一个懂事成熟的儿子——虽然短命,或者这是上帝对他的眷顾和慰藉。

  张佳玮笔下的伦勃朗脱离了不食人间烟火的仙气,还原自身,他酷爱自恋,因此他自己给自己画的肖像画就有百来副,作者将他的肖像贯穿全书,从天真的年少到饱经风霜的人生最后时刻,一路走过,好似一脚踏入时光机,我们看他的成长,他的成熟,他的人到中年,他的拮据窘态...但无论如何,他的离开是平静的,尽管命运给了伦勃朗不公平,他依然愿与命运握手言和。

  作者曾写过一篇《大师和伟大作品,总会被时间检阅出来的...吗?》的随笔,他在开头这样写道:伟大艺术家在世界冷眼中贫寒度日,然后一朝成名天下知:这是励志故事的惯用套路,常拿来感慨世界的盲目、大师的孤独,以及无数死后成名的传奇。寂寞身后事,千秋万岁名,伦勃朗的确像是这么一个典型的模范,如文中所言,到了1663年之后,阿姆斯特朗的市民已经不记得曾经是谁画过一幅叫人争先恐后欣赏的《杜尔普教授的解剖课》,甚至他连光线稍微亮点的房屋也住不起了,得搬到更便宜的房子租住。作者在文中写道:在如今,伦勃朗.哈尔门松.范赖恩被写进了历史,成了公认的荷兰史上第一画家,世界史上最好的画家之一。

  《伦勃朗1642》读后感(二):1642年 画家伦勃朗的转折点

  对书名很有兴趣,为何会起名1642呢?却没有使用1606他的出生年,1669年他的去世年。

  使用1642!正是由于伦勃朗36年来事业生活的顺利时刻,也是其自认为世界上最幸福之人。

  之前36年的绘画生涯,他的绘画手法日益成熟。22岁就开始喜欢自画像的创作,而作品《冥想中的哲学家》(1632年)和《杜尔普教授的解剖课》(1632年),为他赢来了巨大的名声,手头的订单络绎不绝,不愁吃喝。同时第一个美丽的妻子也来到他的身边,结婚生子并搬入大豪宅,家庭无比幸福美满。

  1642年,这一年,伦勃朗伟大的作品《夜巡》诞生了,这幅为其带来无比声望的作品,在当时却将他的生活彻底打乱。该作品被当时社会所讥讽,名声受到严重伤害,画家手中的订单开始下滑。同时妻子在产后由于未能及时修生养息,加上居住环境开始恶化(油画材料有毒成分的散发),健康状态不断下降,最终离开了亲爱的丈夫和孩子。

  所雇来的保姆也心怀异心,处处刁难。1642年,也正是画家伦勃朗走入地狱的起点。

  即使此后,画家又重新有了心爱的女人,孩子也不断的成长。在女人和孩子的鼓励下,伦勃朗还是在不停断地创作着。手法日益成熟,佳作不断诞生。然而其超前的创作还是不被当时的社会所认可,最后只得悲惨地离开人世。

  书中附有伦勃朗精彩画作的图片,有铜版画,也有大量的自画像,还有精彩的《夜巡》原版临摹版,罕见的裸子体画作《出浴的女人》《示巴女王出浴》等等,让读者大开眼界,而不必四处寻找材料。只可惜自己从来没有亲眼目睹过他的精彩原作。

  书中同时还介绍了同时代和之前多位伟大的画家,如卡拉瓦乔(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维米尔(Jan Vermeer)等等,将他们的画作做了精彩地分析与对比,让你更能体会到到伦勃朗(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画作的特点。

  很好奇,伦勃朗的女人并不是很多,只有两位深爱的女人。也很同情伦勃朗,如果这位伟大大画家诞生于现代,不知其晚年还会穷困潦倒么?他的生活还会凄凉悲惨么?其还会与安迪·沃荷(Andy Warhol)、弗洛伊德(Lucian Freud)等当代画家齐名么?

  《伦勃朗1642》读后感(三):艺术家,是特别的生命

  书的最后一页最后一段开头第一句是:因为经历过最璀璨的光明,才能领会最幽深分黑暗。私以为是对伦勃朗这位天才画家一生最好的注解。

  他少年得志,婚姻美满家庭幸福,享用无尽的珍宝和富丽的豪宅,从事他最喜欢的绘画工作,快乐得一如他在1635年给自己和妻子画的合影一般——脸都笑烂了。却不想那是他人生中仅有的最后的快活时光。1642年以后,一切都变了。他开始跌入黑暗,直到和黑暗融为一体。

  张公子这本书,充满人情味,人文气息充斥其中,让人感到一种心疼的理解和爱怜。美则美矣,但如果算是一本传记,则只是一些大事记匆匆略过,缺少小细节的补充和故事性的描述;如果算作伦勃朗的欣赏和解读,又太过简单,比如书后面写到夜巡的价值最终被认可,那其中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呢?人们的审美有何变化呢?大家是怎么恍然大悟的呢?我想说的是,这本书有点单薄。

  以上,是我对这本书的一点想法。

  下面,是关于伦勃朗的。

  上学期上美术 鉴赏课的时候,陈学晶老师讲到梵高的割耳事件,她说了让我觉得非常感动的话。她说,艺术家,是和我们不一样的、特别的生命,我们要去理解他们。普普通通一句话,可放在梵高的精神病症之后,竟让人有种想哭的冲动,她说着平常,表情平常,可是充满无限的爱怜和疼惜,以及理解和尊重。

  说到伦勃朗,虽然已经知道结局,但是跟着张公子重温他的一生,我就像个穿越历史的旁观者,常常有忍不住说话的冲动。1642之后,伦勃朗的人生境遇开始改变,以后他每接一个订单,每画一幅新画,我都暗暗揪心。想隔着时空对他说,这一次就将就一下吧,迎合一下雇主的口味,你毕竟还是要生活下去的呀。特别是到了他最后的翻身机会《克劳迪亚斯▪西维利斯的密谋》,我简直要一边翻着书页一边对他说,麻烦你抓住这最后的机会行不行。但他不,他固执,即使生活越来越潦倒,他也不肯与黑暗妥协。

  我气死了,觉得你这人,怎么不讲道理呢?明明你稍微妥协一下就能改变的事情,为什么要那么固执呢?结果倒好,越来越穷困潦倒,越来越身败名裂(在当时)。

  看完合上书,突然想到陈学晶老师那句话,猛然惊觉,我错了。我跟他说的话,都是出于我的角度,我的立场。我,一个可以融入人群之中不惊起一丝波澜的一般人。而他,是伦勃朗,是跟我不一样的、特别的生命。若是以一般的思维来要求他,禁锢他,他就成不了伦勃朗,而最终泯然众人。其实仔细想想,他未必不知道什么样的画才会招人喜欢,但就是这份超越时代的自信和眼光,不屈服的固执,让他成了荷兰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世界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之一。

  这种时候,又总有几个人伴随在他的光芒旁边,就是他的妻子、他的儿子、他的情人、他的女儿。他们像天使一样,爱护他、理解他、包容他、守护他,让他不为琐事所扰,让他可以安心作画。但终于,这些天使被召唤回去了,伦勃朗的时光也就到了。

  《伦勃朗1642》读后感(四):他在他的画中,光明、黑暗、痛苦、荣耀

  看这本《伦勃朗1642》是缘于看了一步电影《夜巡》,了解到17世纪荷兰三大画家代表人物之一伦勃朗在36岁时因大名鼎鼎的巨作《夜巡》(1642)而又盛入衰的命运转折的故事。

  通过《夜巡》这部电影,让我一方面,对伦勃朗的生平经历、感情纠葛和在绘画上的独特追求产生了兴趣。另一方面,对编剧将伦勃朗绘制夜巡的背景、经历,以及对画作中种种细节脑洞大开的推理、编排感到困惑。想更贴近真实的去走近伦勃朗以及那个所谓黄金时代下荷兰的面貌。庆幸的是这一切在《伦勃朗1642》让我找到了答案。

  作者通过对1642年荷兰政治、宗教、经济、气候等描述以及欧洲绘画史的概述,得出尼德兰人民对艺术需求和对画师地位的真实评价。通过对伦勃朗36岁前迅速蹿红的经历、荷兰自卫队对光荣美化自身的原委分析,将《夜巡》委托双方的立场、诉求进行了介绍,为之后的分歧、冲突做好了铺垫。同时分析了《夜巡》失败后,拉伦勃朗下神坛的几股力量。

  这本书的名字是《伦勃朗1642》,但是不仅仅写到1642年,随后的伦勃朗命运转折而下,他经历丧妻、被奶妈讹诈、被追债、破产、失去房产收藏、失去爱人、丧子、委托画再次陷入困境,一步步踏入黑暗。但也也因此,他看见了世上最美丽的凡俗风景,也看到了阴暗中蔓延的事物。

  从此他画犹太区的平民、画老太太的皱纹、画血淋淋的牛肉、画乞丐、画病人、画一切与他类似在世间受苦的人。他懂得了痛苦和黑暗,却也更透彻的参悟了圣经中的包容与爱。他那双有疾的眼睛,让他看透人性,并对他们使以怜悯,描绘他们,是他们超脱并永垂不朽。

  他是被荷兰黄金时代的市民扶上太阳之巅的,同样也被这群庸碌的群体揪下地狱。因为经历最璀璨的光明,才能体会最幽深的黑暗。他曾与黑暗抗争,之后与黑暗和解,与黑暗融成一体,留下了那一整个时代的写照,给黑暗,给光明,给所有人,包括他,伦勃朗,一直试图描绘的世界。

  《伦勃朗1642》读后感(五):他成功了,但不是在1642 ——《伦勃朗1642》编辑手记

  不知道其他编辑在样书没有拿到手之前,会不会像我一样静不下心来写总结。心里有点忐忑,总觉得一切工作上的功过得失,只能凭全须全尾儿的书可以落实,哪里挺好,哪里不够好,哪里可以更好……否则只会写得像没有实施的计划书。

  最近刚落定的这股子忐忑,是因为这本《伦勃朗1642》之后,现在可以有心情回顾它的编辑历程。

  要从《莫奈和他的眼睛》说起

  关注过张佳玮文章的读者大都会发现:除了早期的长篇小说,公子的大部分文章体量都不大,俯仰皆是典故,张口就是大师,俗称好掉书包;加上跨度大,文学音乐美食历史艺术……拉里拉杂似乎无所不包,不同时期关注点持续交替变化着,同时这个时期的文章会围绕当时他自己正在关注的主题,从各个角度来个几篇,偶尔会有重复引用,总体亲民有趣好玩好看。

  但据他自己的说法,其实写传记才是最擅长的,可以把讲故事和关于这个事情相关的知识面的东西都有比较全面的展现,顺带还可以体现当年写小说时候的一些叙事技巧。只是过去集中在球星传记一块。于是把杂家风格和传记的整体性揉合起来,不走学术路子,就有了《莫奈和他的眼睛》。

  虽然尝试推出新品类总有市场风险,但莫奈作为传主,前有印象派几十年在国内打下的知名度,后有印象派一众兄弟相扶持又身居准带头大哥的地位,有人气有气场有故事,好看是必然。但印象派的故事大概都已经交织在《莫奈和他的眼睛》里。

  那么下一位是谁?

  确定莫奈出版之后,我们就开始寻找下一位适合的传主,于是开始了巴黎北京MSN漫漫聊天路,从同时期英国的拉斐尔前派等人,到分离派克里姆特……经常北京时间上午十点,公子一句“我这里凌晨了,稿子也写完了,明天聊吧。”让我才感觉到真是有时差这个东西在。

  张公子虽然随和,好商好量,但对之前讨论过的各路大师总有一点兴趣缺缺,找到他本人乐意动笔的下一个人物,来回来去总是力有不逮。忽然一天,一聊聊到莫奈前两百多年的伦勃朗。公子幽幽一句:“我女友最喜欢的画家之一……”那就是他了。

  这样描述一个写作议题的确定过程好像真是有点轻率。但再往下谈,除了那总是暗掉半边脸的光,人物静默的表情,我俩都对他《夜巡》前后戏剧性转折的人生充满惊叹。人人谈画家,闻名于世的大家大派,能说出画作有什么门道是一方面,画家的身世本身常常也是集粉要件,君不见总是长买不衰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梵高先生,就用自己奇突绚烂又绝望的人生成为永远的画家原型。连累大家聊起艺术家,总想挂上穷和惨两个字。

  而早印象派两百多年的伦勃朗先生,要是比起穷和惨,未必逊于梵高。但也许是前半生的风光生活和那时候画作里流淌的幸福味道,让后来的观众形成了错觉,加上在黄金时代为市民作画的伦勃朗算得上独门独派,没有很强的传承感,很难像莫奈一样勾连出雷诺阿、马奈、后印象三杰乃至修拉等人,于是总显得势单力薄。他的明暗光影,后人默默模仿借鉴的也很多,导致穿过几百年时空再看,从那张乌突突的《夜巡》上,很多人根本很难被激发起多么强烈的感受。

  于是恢复那个年代的真实生活,还原伦勃朗的创作经历,乃至表现他在每一个生存路口做出的选择,才能原原本本把一个传说中的大师落实为一个人,而落实的这个过程,又让人觉得大师的称号放在他身上一点也不为过。做到了这两点,伦勃朗才值得在今天重新被写一写。

  这本书的不同

  如果说《莫奈和他的眼睛》着重在描写十九世纪印象派的艺术传承,对莫奈本身的生活描写不够深入。那这本《伦勃朗1642》张公子整个调整了撰写《莫奈和他的眼睛》时的创作思路,放了很多笔墨在描写画家当时生活的荷兰黄金时代:港口的水汽氤氲着的红色屋顶的房子,居住期间的人们有着自己婚丧嫁娶雇佣买卖的习俗,市民们由自由贸易产生的审美……还有所有这一切对于伦勃朗生活和画作的影响。

  让我想到小时候玩过的一个游戏《大航海时代》,那种似乎触手可及的鲜活感,人物角色的扎实感很难让人不对那种状态下的生活产生共鸣。

  整个故事从伦勃朗生命最大转折的那个年头1642开始,虽然过去对伦勃朗的生平也略知一二,但是看到画家生命中最著名的作品和最幸福生活的终结这样并置在一起,还是觉得是十分有冲击力的结构设置,不同于房龙版本的倒叙,伦勃朗的前后半生被这样突然又合情合理地拦腰截断,然后各自展开互相呼应:创造幸福时的天赋成为苦难的导火索,但同样也是他平静接受黑暗的凭借,搭配他不同年级创作的画作,完整的生命历程和创作历程有了一个全面的展示,而伦勃朗在身后几百年才得到承认的不朽,好像在一本书里有了一个隽永的感叹。不激越不悲愤,姗姗来迟但名至实归,好似伦勃朗生前对于命运的接受一样,虽然从巅峰跌落,但最深厚的黑暗里总有最璀璨的光,。

  于是最后他成功了,虽然不是在1642年。希望今天的我们还有心去了解他,了解他镶进画里的一生。

  写完发现编辑手记有点跑偏成书评……我还没说印刷的时候伦勃朗乌突突的画作让我们反复调试的事,也还没说张公子自己对于伦勃朗于捧杀棒杀处淡然的惺惺相惜。不过印刷效果,还是读者最有发言权,而张公子的心路,还是留在他自己的文字里自己表达得好。

  《伦勃朗1642》读后感(六):命运的笔触

  读传记时,常常感觉像是放大镜下的历史,我们犹如快速航行的巨船中的飞蛾,不论我们如何横冲乱撞,都无法改变它前进的大方向。这辆巨船,叫做命运,纠缠着历史的波涛汹涌,从起点驶向终点。

  喜欢张公子的行文方式,平和又妙趣横生,让我们深入了解了这位天才。艺术家的作品,文字、音乐、绘画,用心的人总能感受到作者的灵魂。我们随着伦勃朗的一生,走进荷兰的“黄金时期”之下的荷兰人的生活,追求现实和色彩的人民,缺乏医学和免疫制度的时代,珍惜贵重颜料的画家不知道他们亲手磨的东西会让他们重金属中毒,染了肺病的人,却要用胡萝卜来治疗。我们从他的自画像中看到,从撅嘴吹口哨的年轻伦勃朗,到绅士阶层的意气风发的伦勃朗;从到壮年时期自画像中少了雍容端正,多了精干和稳重,到50岁之后开始描绘松弛的下巴和深刻的皱纹;伴随着生活越发艰难,伦勃朗自画像中的他越发憔悴,当他最后翻身的机会泯灭之后,那第二幅朝左的自画像中,诡谲而妖异邪恶笑容,嘲笑自己的抗争和坚持,他看透了在历史的洪流中,任是他如何挣扎,终是无法摆脱命运的“诅咒”。读到这里,深深的心痛和惋惜,一个天才不应该经受如此多的磨难,他坚持了下来,却失去了一个又一个深爱的人。

  抱着深深的心酸,继续读下去,却被《浪子回头》打动了,虽然《夜巡》是伦勃朗的代表作,但这幅《浪子回头》,带着我们站在这位天才人生的尾端,回首以往,命运给了他极大的宠爱,将他高高托起,又重重摔下。才能不复被肯定,亲人的相继离去,在这幅画中,不再是璀璨洠华美的事物,深深的情绪,沉落在幽暗的背景之中。无力、妥协、讲和,庄严、温厚、意味深长。

  “他被荷兰这个黄金时代的市民社会扶上太阳之巅的,同样也被这庸碌的团体揪下了地域。他一度和黑暗抗争,一直到了最后,他和黑暗讲了和。他的人生恰好经历了荷兰的黄金时代,他的笔触也记录下了那一段时光里,人们可以拥有的欢欣、光明、荣耀、痛苦和黑暗。”

  或许这就是命运授予伦勃朗最深邃的艺术真谛吧。

  《伦勃朗1642》读后感(七):伦勃朗的况味

  卢浮宫的“镇馆三宝”吸引了大量中国游客,《蒙娜丽莎》前观者如堵,如果你留意,当能听到中国各地的方言。不过,相形于苏利和德农两馆的热闹,陈列着尼德兰-弗兰德斯-荷兰画作的黎塞留馆二楼,相当地冷清。就是在这里,有个伦勃朗厅。客观而言,卢浮宫的伦勃朗收藏并非顶级,荷兰和俄罗斯都有更优质的藏品,但是伦勃朗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如此之高,卢浮宫专辟一厅理所当然。我想,在张佳玮的《伦勃朗1642》中,与卢浮宫馆藏伦勃朗作品的再度相遇,实是情理当中——网络时代,名画的影像早已铺天盖地,但是亲临画下、凝神观看的所得,毕竟不一样。张佳玮在巴黎修习艺术史,此书既有专业视角,也有通俗风格,而后者,可能正是参观卢浮宫的中国游客所急需的。

  伦勃朗与卡拉瓦乔等艺术家一样,在世时一度享有盛名,此后戏剧性地为世人所遗忘,直到后来的世纪,再度为大众所热捧。艺术趣味的转化、有识之士的提携、馆员教授的兴趣、大众传媒的鼓噪,都是“经典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在1930年,同为荷兰人的著名通俗作家房龙出版了厚重的《伦勃朗传》,对于伦勃朗在20世纪的走红功不可没。在以后的岁月里,学术界有“伦勃朗学”,出现了肯尼斯·克拉克、格雷·施瓦茨、欧内斯特·范魏特宁、思凡特拉纳·阿尔帕斯等著名研究者;而在图书市场,伦勃朗为大量作者编辑提供了饭碗,在美国亚马逊网站的“书籍”一项里,以“伦勃朗”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结果是令人瞠目的6186个。致力于文化普及的明星作家西蒙·沙玛,在2001年推出的专著《伦勃朗的眼睛》厚达800页。因此,张佳玮的这本“小书”注定不能满足所有人群——话说回来,谁又能呢?在《伦勃朗1642》中,张佳玮举重若轻,将笔力用于他一贯钟爱的三个领域:社会背景、私人生活、画家之眼。

  伦勃朗所生活的时代,恰是荷兰共和国的“黄金时代”,富裕度冠绝欧洲,有着全世界规划最美妙的城市生活,也有着务实上进的独特民族气质,画家群星璀璨,艺术市场相当繁荣。与其它国家明显不同的是,荷兰的绘画市场没有得到教会的实质性支持,加尔文教派规定教徒不能膜拜祭坛画或任何神与耶稣的替代品,同时也反对天主教使用绘画和雕塑进行圣徒崇拜。法意等国所崇尚的“大画”——宗教与历史题材的鸿篇巨制,在荷兰只有天主教派和大贵族才喜欢,上升的布尔乔亚们则青睐“日常生活的颂歌”,亦即那些用于装饰居室内部空间的“小画”,肖像画、静物画、风景画、风俗画,一位英国游客曾写道:你无法找到一位没有收藏油画的鞋匠。张佳玮巧妙地在本书的开头几节对伦勃朗时代的荷兰进行了介绍,历史、军事、政治、贸易、市场、建筑、饮食、婚丧,特别是画家公会的作用、画家的关系网络及一般交易程序,林林总总而又简明扼要,是艺术社会史的写法。

  令学术界一直纠结的是,伦勃朗是不是荷兰黄金时代艺术的代表?因为在众多平滑、细腻、圆熟的“荷兰小画”中,他的粗粝、厚重、率性是那般不同。荷兰伟大的史学家赫伊津哈曾锐利地指出:“伦勃朗始终在努力描绘一种不同于荷兰共和国资产阶级生活的另一种生活。”从题材上说,伦勃朗虽然画过少量的风景和静物,但他的所长是在肖像画和历史画。需要指出的是,加尔文提倡对圣经原文进行细致研究,因此很多收藏家对《旧约》题材的“历史画”更有兴趣,伦勃朗画了不少以日常生活画面表达神圣历史寓意的作品,非常符合加尔文教义的要求,尽管他本人是更加激进的福音教派门诺教的成员。他的很多画作,看似风俗画,实则宗教-历史画,这是他成功的关键、也是他失败的关键。当后来,“时代趣味”逆转,布尔乔亚们沉浸于精致的物的世界,审美趣味也迈向甜俗之时,伦勃朗的画风与题材就显得格格不入了。如作者所指出的,“他是荷兰这个黄金时代的市民社会扶上太阳之巅的,同样也被这庸碌的团体揪下了地狱。”

  伦勃朗的私人生活早已是公众话题。他与第一任妻子萨斯基亚的伉俪情深,他与女仆盖尔特·狄克斯的身体关系与敌对关系,他与后来的生活伴侣亨德克里琪的相濡以沫,皆被各种传记作品大加渲染。伦勃朗所创作的准春宫性质的速写和版画,也吸引了许多好事者的关注。这方面,张佳玮毫无恶趣味,他只是相信,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有一些“关键时刻”,在书中,是1642年,《夜巡》划出一条清晰的界限,此前是功成名就,此后是落魄潦倒。想来,作者对于“红人被黑”的社会现象感同身受,他指出,“这是每个时代的特征:一个年少成名、思维领先周遭的天才,总会吸引足够的仇恨,在他略不顺意时,便泰山压顶而来。”伦勃朗此前婚姻美满、订单不断、买下的豪宅价值一万三千荷兰盾,是“成功”的代名词,此后则墙倒众人推,其人其作要一百年后才重新获得地位,世态之炎凉让人太息。正因为有这样的黑暗背景,有情有义的亨德克里琪、懂事明理的儿子提图斯,才像伦勃朗笔下的光明,那么微弱却又那么珍贵。

  张佳玮对于画家的理解,除了社会环境、心理趋向、艺术传承,也合理地向生理方面扩展。《莫奈的眼睛》里他把莫奈的“眼疾”放在重要位置,同样,他对伦勃朗的眼睛也非常感兴趣。根据2004年哈佛医学院的一份报告,伦勃朗的双眼无法准确对齐,但是这点眼疾,恰好可以帮他拉平他所看到的形象,将之放到二维的画布上。张公子由此而来的一大段实在精当,值得抄录如下:

  “所以,对他的眼睛来说,有形的物体是一块块的斑点,我们看来无比简单的颜色,在他眼中错综复杂。许多色彩和光影构成了我们所见的事物,许多色斑彼此映衬,影响着我们的视觉。所以他一再尝试寻找这个,他相信画的主体有颜色,重叠交错,人浸泡在光中,犹如鱼浸泡在海洋里。伦勃朗穷其一生,跟光做游戏,然后慢慢让光减弱。他画出了质感,让你仿佛可以靠手触摸。他画出阿姆斯特丹的阳光,微弱昏黄,常如在地窖之中。他能够感觉到一些东西:在即将流逝的光影里,那些肉眼看不见的模糊事物。是这些事物构成了物体的存在感——在他人看来是幻觉,但经他勾勒,便仿佛黑暗中也有生命似的。意大利画家看到阳光下最美丽的一切,伦勃朗则看到光即将流逝时黑暗中的一切:苍老、贫穷、痛苦和怜悯。”

  个人感觉,张佳玮以伦勃朗的18张自画像贯穿全书,非常聪明。自画像虽然可以算是丢勒的发明,但是伦勃朗却是发扬光大者。据传,某些画家受不了虚度光阴,几分钟都不行,因此自己给自己当模特,一有空当便画上一幅自画像。成组的自画像不仅记录了画家的人生轨迹,也使画家的自我认同得以呈现于观者眼前。伦勃朗是个极具个性的画家,他的这些自画像可能有画室课徒的功用,但不是面向市场的商品。早期自画像生涩、朦胧,画中人半遮半掩。中期自画像自得、骄傲,画中人或布尔乔亚打扮、或如东方酋长,时时“角色扮演”,处处得意洋洋。晚期自画像坚毅、悲怆,直面自己一如直面人生,画风也沉郁、自由,“非常伦勃朗”。我最喜欢1660年的那张《双圆自画像》,他戴着朴素的白帽子,简单的护肩,长长的工作服,左手拿着威尼斯式调色板和多支画笔,目光深沉坚定,如一位君王。实在说来,书中有了这些自画像,伦勃朗的况味就“尽在不言中”了。

  附赠相册:

  《伦勃朗1642》读后感(八):了解了荷兰背景以及《张公子、卢浮宫、伦勃朗》

  借莹莹的,知乎上看过涨工资几个答案,感觉是个读书很多的人,某天看武侠,结果发现好像还写过武侠?可惜没找到。早上起晚了,本来应该2小时看书两小时预习商英的,结果光看书去了,sigh.

  翻豆瓣写伦勃朗的书不少啊,只有这本评价最多。读着的时候确实高大上,其实也获取了不少信息:

  只能说信息了,因为他暂无实用价值,内容太多我又记不住,虽然涨工资一直在竭力避免八卦。可我还是义无反顾的冲着八卦去了,sigh2.

  我无甚艺术细胞,唯一可傲的是高一美术课开卷考100分,那时还没有手机2333,想学画画很久了,买回来的彩铅都长了灰,所以也没什么立场怪谦谦毛笔毡占地方了。。。

  不过还是很感动的,前半生意气风发,后半生穷困潦倒,可他本人只想做一个安静画画的美男子罢了。好在身边一直有人守护,用天使来形容并不为过。只是提图斯英年早逝太可怜了。

  malingcat老师总结得好:以自画像为脉络,专注于社会背景、私人生活、画家之眼。以及“红人被黑”。

  写完这个终于没理由不写作业了,sigh3.

  《伦勃朗1642》读后感(九):刻画内心、出类拔萃的画家伦勃朗

  画家晚年入不敷出、濒临破产或者生前困顿无人识,死后享誉盛名早已不是新鲜事,伦勃朗不是特例,但唯独他留下了60多幅油画、铜版画或素描自画像,为自己半生富足、半生潦倒的人生留下了最深刻、也最直观的人生画像。透过这些自画像,也让我们这些后来观望者有更多机会了解这位画家的艺术成就、生命状态和内心世界。

  英国美术史学家肯尼斯•克拉克在《伦勃朗序说》中写道:“即使是对绘画没有任何兴趣的人,也会被他作品中那种其它画家作品中无法见到的形式所感动。他似乎一直挖掘到人生的根源,并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伦勃朗的画作,直接而深刻地表现底层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其作品中的现实主义色彩也让他一直被视为“在视觉艺术领域,与莎士比亚、托尔斯泰同属一个量级的重要画家”。

  英国艺术史家、艺术批评家、美学家以及形式主义美学的创始人罗杰·弗莱一直难以表达对伦勃朗的复杂情绪,他一方面极为推崇伦勃朗的“心理想象力是如此崇高,假设他用语言来表达他自己的话,他会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戏剧家或小说家之一,而他的造型建构能力却同样出类拔萃”,“伦勃朗总是以其才华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他深刻的想象洞察力与过人的天赋之间的斗争,激起人们的兴趣。”另一方面又在1921年《毕加索》一文中将伦勃朗刻画为一个“他自己奢华天赋的牺牲品”。研究伦勃朗,逃不开人生中三个重要时期的自画像(莱顿时期(1628-1682)、十年幸福时期(1632-1742)、中晚年时期(1642-1669) )。从1628年到1669年,41年自画像创作,画作中自画像从"画目不清"到"神情痛苦"再到"不屈不挠"的精神状况表现,直面丰富细腻的精神内涵,感人至深。

  后人对自画像的研究,将伦勃朗的这一特点定性为善于“自我审视”的极端化证实,即通过自画像自我审视、自我解剖,自我感知,而以独特的光影技法准确生动又极端真实地再现这种感知状态的表现。普通磨坊主家庭的出身,让伦勃朗一惯踏实又实事求是,择善固执的人生态度反应于艺术作品上,则是坚持按自己的想法作画,坚持内心自由的艺术创作,绝不迎合当下市民的审美趣味,此志至死不渝。在1642年《夜巡》一度不被认可时,在后半生生活日渐困顿时,也不改初衷。他曾说:“我是磨坊主的儿子,哥哥是皮鞋匠,即使用世界上所有的丝绸锦缎,所有的雀毛花边加在我身上,都一点不能改变我。”

  张公子的《伦勃朗1642》全书不过9万字,小品文主题式书写,每篇篇幅也不很长,文字轻快,比较易读。内容中规中矩,谈的还是伦勃朗的自画像、代表作所处荷兰黄金时代的兴与衰以及生活际遇和磨难大小事。难得的是作者艺术相关专业在读,对伦勃朗画作本身的细节,像用光、色调、明暗关系、画风变化、微妙的心理动机等观察细致,这些点评让人欣喜。然而也因这种小品文独立篇幅书写,篇章内在关联并不是很强,让读者对伦勃朗生平有稍许的只见枝叶不见树的遗憾,也只能浅尝而己。

  《伦勃朗1642》读后感(十):伦勃朗的阴阳两界

  “1642年到来时,36岁的阿姆斯特丹居民伦勃朗·哈尔门松·范赖恩,正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这本书的题目,没有直接取名《伦勃朗》或《伦勃朗传》,似非传统意义上平白直叙的画家个人生平简介;也不叫《伦勃朗的艺术》、《伦勃朗的光影》之类,作者的目光和思考便不仅仅单纯停留在画作本身。《伦勃朗1642》,一个像是大树的年轮切面一样的题目,俯身细察,仿佛从这斑驳而神秘的纹路之间,仍旧可以嗅到业已干涸的树木枝叶的清芬,遥想当年林海中的万壑风声,正如我们从这本书的字里行间,一不小心踏进了将近400年前,伦勃朗的那个充满着颜料与酸的气味的wonderland。此刻头顶上流光飞逝,磨坊风车转动间隙制造出的光影犹如瞬间变换的阴阳两界,伦勃朗的人生也在这1642年的横截面上,发生了明与暗的剧变,“命运跟他开了一个大玩笑:在36岁之前,他应有尽有,享受了最璀璨的、纸醉金迷的阳光,而在36岁之后,因为他最伟大的代表作,逐渐失去了一切,他失去了妻子和情人、儿子和儿媳,失去了名誉、房子和收藏品,一步步从光明里踏入黑暗。”

  正如王小波在《我的阴阳两界》中所写:“这叫我想起了我自己的生活,它也有阴阳两界。……走进了寂寞里,你就变成了黑夜里的巨灵神,想干啥就干啥,效率非常之高。你可以夜以继日地干任何事,不怕别人打断,直到事情干成。但是寂寞中也有让人不能忍受的时刻,那就是想说话时没有人听。” 混乱的世界和琐碎的庸常缭绕着伦勃朗,但他“只是无法停止作画”,而属于他的,只有那 “换不到钱的名誉,以及那一腔要到二百年后才会被世界认识到的才华。” 从书中读到,伦勃朗是一个自画像数量尤为丰富的画家。22岁时的自画像,他“狡猾地用黑影罩住自己脸上半部分,显得颇为神秘,但也可能只是想遮掩自己的单纯和天真”;24岁时的自画像,“光彩夺目,对明暗把握极佳”;但“当1642年告终时,……他失去了妻子,败坏了名誉,而且结束了前半生最璀璨的时光——婚姻、富翁的幻觉、年轻画家的伟大声名,到此全部开始走下坡路。……命运与悲剧深渊渐行渐近之时,他却正要开始自己的又一次风骨变化。”

  我们无从确知1642年前后两种明暗截然不同的命运对于伦勃朗的内心究竟有着怎样的影响,却可以从张佳玮对其艺术风格的转变描述中窥见一二:“他开始找到自己的光了。” 不再像卡拉瓦乔那样运用激烈的明暗对比,而是“整幅画面,除了一个地方,其余尽是幽暗;笔触轻声细语,构成新的和谐。” 张佳玮在书中将伦勃朗称为“魔术师”:“伦勃朗穷其一生,跟光做游戏,然后慢慢让光减弱。……意大利画家看到阳光下最美丽的一切,伦勃朗则看到光即将流逝时黑暗中的一切:苍老、贫穷、痛苦和怜悯。” 在《浪子回头》,这幅他“最感人、最宁静、最温柔也最沉默”的画作里,他 “不再描述不朽、璀璨和华美的景物,而回到人类最深的感情中去。” 命运如一把锋利的树锯,劈开了他明暗起伏的跌宕人生,伦勃朗却用伟大的才华与悲悯的眼睛,弥合了这惊心动魄的界限。

  张佳玮谈起美食,一贯灵动飞扬、有情有味,而这本书中所涉及的厚重历史,却也被他四两拨千斤得如烹小鲜。轻巧并不等于浮浅,书中呈现的庞大的信息量和涉及知识范围之广,读来令人不时叹美。历史、军事、政治、建筑、宗教、地理、商业、法律、医学、饮食、城市景观、私人生活……在这本书里,张佳玮像是《庄子·养生主》中解牛的庖丁,横着一刀过去,奥斯曼土耳其人将攻陷的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大航海时代开启,葡萄牙人到达印度,西班牙人踏上美洲,尼德兰开始成为完美的航海国家;竖着一刀下来,北方七省独立、荷兰与西班牙海战、接管马六甲海峡,一步步迈入黄金时代;批大郤,旁征博引列举13世纪时尚被视为工匠的艺术家,14世纪的短缩法、透视法、自然与细节,15世纪波提切利的蛋彩与扬·范艾克的油画,16世纪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三杰与尼德兰画家鲁本斯、丢勒和博鲁盖尔、17世纪的“明暗对比大革命家”卡拉瓦乔如数家珍;导大窾,1651年市政厅起火,1652年好望角殖民地建立,英国人开始对荷兰动手,物价开始飞涨,我们看着时间在张佳玮笔下和伦勃朗周遭如流水般迅速逝去,却无法沾湿伦勃朗的衣襟,他依然在“孤独地绘画,全然不理会周围的事情”,像是黄金时代落日的余晖里,最后一个定格的剪影……所有这些在最后并非堆砌成一盘高耸入云一步三晃井水河水各司其职的沙拉塔,而是一盘呈现在人们面前的精致私房小碟,入口只觉鲜香无比、浑然天成,制造出这些香气的葱姜蒜花椒八角黄酒酱油醋、以及烹调之前的一本本菜谱,或许还有海盐、有木炭、有山泉水,却通通不见了踪影,和食物融为一体,几臻化境。正如这本书中的伦勃朗,像是从那些自画像里走出来的有血有肉之人,栩栩如生地站在那一段他属于的、也属于他的、因着有了那些纵横捭阖的信息支撑,也变得真实可感仿佛触目可及的黄金时代前。

  张佳玮在书的结尾这样写道:“他是被荷兰这个黄金时代的市民社会扶上太阳之巅的,同样也被这庸碌的团体揪下了地狱。他一度和黑暗抗争,一直到了最后,他和黑暗讲了和。他的人生恰好经历了荷兰的黄金时代,他的笔触也记录下了那一段时光里,人们可以拥有的欢欣、光明、荣耀、痛苦与黑暗。因为经历过最璀璨的光明,才能领会最幽深的黑暗。他与光明做了一辈子游戏,最后终于就这样,在日益熹微的光芒中,与黑暗融成了一体,留下了那一整个时代的写照,给光明,给黑暗,以及他,伦勃朗,一直试图描绘的世界。”

  这是一本只有168页的轻盈小书,张佳玮却用他丰盈的文字,在读者面前徐徐铺展开一幅十七世纪的荷兰画卷。那一段历史,便如同霍格沃茨城堡中墙壁上的画作,在幽静深邃的微光里,摇曳出了动人的声色与暗影。尼德兰运河两岸林立的绿树与房屋、迷蒙潮湿的水气云翳,杜尔普教授解剖课室里的好奇先生、整装的阿姆斯特丹自卫队、神情悲悯的耶稣和苦难的脸上被真挚的希望照亮的贫民,便都成为了这幅流淌的长卷上切近又悠远的一份子,在三四百年之后,重新与我们神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