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藏地情人》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藏地情人》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7-01 05:0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藏地情人》经典读后感10篇

  《藏地情人》是一本由李蕾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36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藏地情人》读后感(一):《藏地情人》经典语句

  1.你会说全世界都找不到不受苦的人,一个也没有,可我受的苦没有结局,它包括一个失踪的男人

  2.一个人下定决心实现愿望,总是有办法的,可是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未品尝过愿望成真的滋味人们假装没有钱,没有时间,没有愿望,没有不顾一切决心,直到真的一无所有

  3.所谓梦想,只是等待发生现实,它不会永远等下去。

  4.在漫长生活里,人们吃饭,变老,渐渐一点儿脾气也没有。生活就是这样,没有人能活在电影里。

  5.感情是让人害羞事儿。因为年轻笨拙,她还不知道有些感情一点儿也不感人,它会带来猛烈诅咒,让人在一夜之间丧失全部的勇气

  6.如果一个字也不说,就会记得更牢,那些需要努力忘记的,永远不会被忘记。

  7.不要把时间花在永生难忘上,因为生命太短了。

  8.困难出现,只是为了被克服。时不时来这么一下,让人保持力量

  9.明妙,你真傻,人们总有一天要分开啊,人是会变的,人是会死的。

  如果你先死,我要去子梅,看看你出生的地方,你住过的房间,打开被灰尘覆盖箱子拥抱你的衣服,紧紧抱着,就像你还在衣服里,也伸展手臂,抱着我。

  桑青,如果我先死呢?

  那我一口一口喝下你的骨灰,用温暖身体埋葬你,带着你到处闯祸,不把你放在狭小盒子里。

  10.究竟发生了什么?命运要这样设下谜团,将人困在漩涡中央受苦。

  11.江阳堪布,人们受到伤害,就会消沉,直到伤害消失吗?

  没有伤害,也许你得学会接受伤害。佛陀曾经亲口说过,你不能抓到一块黄色东西就叫它黄金,必须用各种可能方法考验它,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明妙,那被你称为伤害的东西,会让你历经考验,直到炼尽你身上的渣滓。

  12.一个让人备受折磨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只是因为缺乏勇气。它让人沮丧、纠结,受到伤害,这么不容易,可是别想逃掉,它总会摊开在你面前。

  13.人们常常欺骗自己,假扮成另一个人,因为并不喜欢真相

  14.起初你只想要快乐,总有一天,你会为此接受考验。

  15.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予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16.一些人望着另一些人,只是出于耐心,并无好奇

  17.热爱是一种脆弱的东西,它会慢慢消失。

  18.每个人降临世间都带着一个写好的剧本,只是人们并不能预知剧情

  19.你愿意,或者不愿意,心中的少年都自有意志,不容违逆。一旦身体里的血液不再欢快地加速,为了另一个人而绽放光辉眼睛里消失,每一天都无休止地重复下去,那么,是爱情离开了,少年长大了。

  20.这刻意隐藏的感情,如同密封罐子里的酒,日复一日,自己酿造着自己,浓烈到让人必须哭泣的地步

  21.总要有一个人,胆敢打破一切禁忌,在你的生命中杀进杀出,让你甘愿冒险,这个人,就是你一直等待的。

  22.如果你感到孤独,一定是在人群中,因为每个人都是自己最大的秘密,无法与他人分享

  23.对付男人并不难,他需要你的时候给你下跪也干,什么都肯听你的;如果他不需要你,最好别理他,离他越远越好。要记住这个秘诀:你要让他需要你,难以离开你,直到得到你想要的一切。

  24.一个人没有多少东西属于自己,但眼泪是别人没有的,所以很金贵。有时候你忍了好久,就是忍不住,非哭不可,那就事后再哭,一定不要当众哭出来。明妙,你长大了,你要记住,除非和深爱你的人在一起,你才可以想哭就哭,否则决不要哭出来。这世上不可能有那么多爱你的人,别人看见你哭反而会笑,会更加欺负你,如果你非哭不可,那就不要让别人看见。

  一直以来,明妙和父亲之间的交谈非常稀少,他从未一口气讲过这么多话。

  25.感情是需要寄托的,有的人终其一生咬紧牙关,也只是坚持了一个错误,同样的,改正一个错误也要咬紧牙关。

  26.在关于感情的文字中,李明妙成了一个微小的错别字,折磨着所有正常句子,这对她来说,又何尝不是悲凉尖锐的命运。

  27.焰火表演是***。漆黑的夜空中,火焰盛大开放,又笔直地坠落海面。心里没有爱的人不要看,容易感受到幻灭;心里没有怕的人也不要看,容易受引诱堕落。

  28.车站是一个最能让人感受到忠诚的地方。

  29.味觉令人欢喜,也令人感到欢喜如此短暂,一切欲望都是这样。

  30.她得活下去,得重新安排破碎的生活,在最黑最难最败坏的时刻,她学会了把一切交给时间。时间是正直无私专一的,它将带领人往前走,直到恢复正常,这就是时间的威力

  31.此后一别两宽,不需要念念不忘,因为怀念是生命中最无能事情,并且卑微

  32.人间就是一所学校。并没有神来指定命运,每个人的剧本都是自己编写的。明妙,如果你觉得命运异常艰难,那只是因为你自己编写了艰难的剧本。

  33.如果你懂得人间是剧场,就会明白导演这场戏的也是你自己,每一个角色都无关好坏,这长达一生的演出,你不仅会看到帮助你的人、善待你的人、被你爱过的人,还会看到那些令你遭受磨难屈辱的人,他们来和你完成一幕幕情节,扮演亲人敌人,帮助你完成自己的故事

  《藏地情人》读后感(二):为什么要写这样的故事浪费自己

  起先知道这本书是因为一个公众号推荐,上面写得特别高大上,就奔着“北柴静,南李蕾”这句话我决定一定要读这本书,不仅如此,我还推荐给了别人。前两天找着了这本书迫不及待打开来看,看了一二十分钟之后我就觉得大概是可以猜到整本书在讲什么了。毕竟年少时可是安妮宝贝忠实读者,她在后期文风成熟后的书我可是一本不落的读了,这些套路真是再熟悉不过。

  但是这种用力过猛的文字拜托不要再多了行吗,看的我尴尬死了,你不能做到像安妮宝贝一样矫情得清丽脱俗就别写了,全篇都是各种为了文艺而文艺的文字堆在一起讲真看得别扭又尴尬。两颗星是因为里面有一些鸡汤算得上是金句。

  对不起那个被我安利了这本书的小伙伴,让你看了这样一本尴尬的书。

  《藏地情人》读后感(三):所谓命运,就是一个人的光芒所到之处

  转自别人的书评

  01

  ▼

  秋英多杰仁波切

  秋英多杰仁波切是在土登寺证悟的上师,具有无上的智慧。在《藏地情人》开篇,仁波切就圆寂了,他留下一百多颗舍利。李明妙得到了其中的一颗。

  其实,李明妙见到过秋英多杰仁波切一面,仁波切用香头烫伤了她的皮肤,在那伤痕里,明妙觉得自己像是萃取出了另外一个女人,犹如毁灭重生

  02

  ▼

  江阳堪布

  江阳堪布是个僧人,他是秋英多杰仁波切的弟子,驻修在土登寺。江阳出身于牧民家庭,从八岁起就,他就赶着羊群走遍了附近的山坡。他不识字,却用树枝泥土和大石头上照着一本破旧的经书写字,写下漫山遍野经文

  终于有一天,著名的隐者、上师秋英多杰仁波切呼唤了他,请江阳跟随他学习写作、汉语和英语。秋英多杰仁波切十岁在土登寺剃度受戒,一生修行,获得了佛教极高的证悟。江阳从此跟随在仁波切身边,成为一个知识具足的堪布。

  江阳堪布在土登寺见到李明妙时,秋英多杰仁波切已经圆寂了。他送给了李明妙一颗仁波切的舍利。他是李明妙的倾听者指引者和见证者,后来在他的启示下,明妙前往子梅,寻找她的藏地情人桑青。

  3

  ▼

  小姑

  小姑是李明妙的童年和少年记忆,家里的人不喜欢她,但明妙和她彼此喜爱

  在世俗眼中,小姑是个不正经的坏女人,跟男人发生着不正常的纠葛,最后终于为一个男人自尽身亡。小姑和李明妙之间有着难以言传的秘密感情,她身上的一部分在李明妙身上活了下来。

  04

  ▼

  顾真年

  顾真年,他是李明妙三十岁前最重要的一个人,是她感情的源头,也是她感情的毁灭者。

  顾真年曾是一名海军军官,二十四岁时,他在李明妙长大的古城定居,在古城里娶妻生子,事业有成,进入了一条没有问题,也没有激情的生活轨道。三十五岁之后,他有一些婚姻外的感情,但都没有深切投入,直至碰到李明妙。

  真年在月光下看到一个女孩风筝,在那一年,李明妙十九岁,顾真年四十一岁。真年前往李明妙的学校演讲时,他们第二次碰面。顾真年缓慢展开追求,他身上的魅力气息终于让李明妙跨出情感的第一步。在一次电台颁奖晚宴时,李明妙被那个伤害过小姑的男人骚扰,作出反击后离场,顾真年追赶出来,用外套包裹住她,给予关键时的呵护

  年轻的女子李明妙终于成为中年男人顾真年的情人,背负着指责压力。顾真年和李明妙私奔过一次,他们下决心在海滨租住了一套公寓,当两个人终于在一起,这段关系危机暴露出来。这是一段没有前途的感情。

  带着情伤,明妙离开家乡古城,前往北京,有了新的工作恋情。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顾真年打听到李明妙的踪迹,对自己的生活做出重大改变,与妻子分居,辞掉公职,离开古城,他在一个距离北京五小时车程的海滨小城出任某公司副总。他前往北京和李明妙碰面,两个人终于迎来一段最好的时光

  此后,一个意想不到黑暗危机到来了,顾真年被公司董事长设局陷害,身陷囹圄。为了换取顾真年的安全自由,李明妙接受了董事长潜规则要求。在会面时,顾真年显现了一个普通人软弱和崩溃。两个人的感情彻底终结了。

  几年后,李明妙在一次深入藏地的寻找前,前往海滨城市跟顾真年会面。顾真年此时重新结婚了,这是一次告别的仪式,是李明妙一段生命的终结。

  05

  ▼

  那个男人

  在《藏地情人》里,有一个始终没有姓名的男人,我不愿意说他是邪恶化身,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具体处境,但我不愿意让他有名字

  这个男人在年轻时跟李明妙的小姑恋爱,始乱终弃,不断反复,终于导致遍体鳞伤的小姑自尽身亡。当小姑再也不能重新回到他身边时,他才回味出这个他从来没有珍惜过的女子的魅力,对她产生了难以释怀的情愫

  带着这样的情愫,他在一次电台颁奖晚宴上见到李明妙,立即就在她身上辩识到小姑的影子,于是上前纠缠。李明妙将一盘黑胡椒牛肉粒倾倒在他头上,作为回应和反击。

  然而,男子终于有机会讨回和报复,在他下海经商建立公司后,顾真年担任了他的副总。当男子重新看到李明妙时,就设局陷害,以顾真年为人质,逼迫李明妙接受他的交易,也彻底毁灭了李明妙和顾真年的感情。

  06

  ▼

  桑青

  藏地情人正是桑青,李明妙在结古镇与他相遇,又由于一场远方的战争失去了他,永远没有能够再找回他。

  桑青出生在高寒之地的山村子梅,父亲因遭遇山里的黑熊罹难,大哥被盗猎者枪杀,二哥被选中成为活佛。桑青是子梅村第一个考上大学青年,从此在远离子梅的世界流浪,他从事各种职业

  后来,桑青作为一名摄影师,在一个美国人主持的动物保护组织体现价值。他碰到了他的情人之一黄凉若,倾倒于凉若的野性美貌

  在此之后,桑青在结古镇遇到了李明妙,他半夜砸碎客栈玻璃,闯入明妙的房间,终于在两人之间建立起刻骨的感情。桑青离开了黄凉若,同李明妙在藏地展开他们的恋情,这又是一段最好的时光。

  但黄凉若的机会又来了,利比亚发生战乱。桑青在诱约下离开李明妙,和黄凉若结伴前往利比亚拍摄战地。在黄凉若将李明妙送给桑青的嗄乌盒扔掉后,桑青不肯原谅她,他再一次离开凉若,独自返回中国

  桑青回到中国后,并没有直接去找明妙,他首先返回了土登寺。在那里,他留下了一张写有字迹照片。在返回的路途上,桑青遇到了专事谋杀抢劫的司机,他不可置信地遇害了。

  所有人都以为桑青失踪了,李明妙决心前往子梅寻找他。在前往子梅之前,明妙先去了一趟土登寺,见到江阳堪布。之后,她从一个司机的手里找回了嘎乌盒,心中明了桑青的死亡,但她仍然历经艰难到达了子梅,见到桑青的母亲,生活在这个藏地情人更久以前的过往里。

  07

  ▼

  黄凉若

  黄凉若,她是个具有异国特征的混血美女。童年并不幸福,父亲冷酷鲁莽,亲生母亲不知去向。凉若曾经是又胖又坏脾气的少女,她吃尽苦头,历经三次失败的婚姻。然而到了二十一岁时,凉若就成为不折不扣美人儿,她倾倒很多男人,包括桑青。

  黄凉若期望彻底驯服桑青,桑青却在碰到李明妙后,离开了她。凉若在利比亚战乱时,重新把桑青唤回身边,然而桑青终归还是要走。在桑青走后,凉若发现自己已经怀有身孕。

  黄凉若在土登寺找到李明妙,问对方要桑青在哪里,其实李明妙跟她一样,都丢失了桑青。她们之间的敌意渐渐化解,凉若被邀请到上海与李明妙同住。作为情敌,她们产生了特殊的感情,明妙保护黄凉若和她尚未出生的孩子,并把寻找桑青作为两个人共同的心愿。

  08

  ▼

  夏安

  夏安是李明妙的学长。年轻时,夏安跟摇滚歌手小鱼姑娘恋爱。再次跟李明妙相遇时,夏安是一家杂志的主编,他雇佣了李明妙,给予她生活来源和发挥空间。明妙在夏安的支持下,前往藏地采访,遇到了她的人生故事。

  夏安跟李明妙间有着不越界的微妙友谊,夏安始终为明妙提供最可靠的帮助。明妙说:夏安,有你可以依赖,我多么幸运。

  09

  ▼

  李明妙

  上述所有的故事合起来,就是李明妙的故事,这是命运交错的世界。

  《藏地情人》读后感(四):明妙,你也是自由的

  桑青,你是自由的

  这是女主明妙对男主的话,但是却想说 明妙,你也是自由的

  看到书名,我以为传统言情小说,只是地点在藏地 然后是俗套的偶像剧情节

  确实是我忽略“北有柴静,南有李蕾” 李蕾用她的文字在写一篇干净的故事 即使这个故事本身有很多纠缠

  江阳堪布, 秋英多杰仁波切,子梅,藏地

  这是这不小说很普通的人物,地点,他串联整个故事

  但是他们却打动我,因为真实,因为信仰,因为神秘

  顾真年,一个成熟的男人,他陪伴明妙以仰昂的姿态走过青春,可能在社会中大多数人看见的是他们的年龄差,但是你说他们之间没有爱情,那是不可能呢的。

  真年,他塑造了明妙。但是爱是一次次的的明白,明白什么是取舍,什么是珍惜。二十年后,真年也为明妙做了很多,但是同时他也叫,明妙明白男人的现实,现实的打击。

  拖着疲惫的心,遇见可以依赖的夏安,但是那可能相当于男闺蜜的存在,庆幸有你,但是并不是不能没有你

  藏地情人 桑青 一个子梅走出来的男人 他有藏人的专情出众也有世俗的热情沸腾

  “碎成一片一片的人,倔强地把自己一片一片的粘好。”

  但是这样的男子 吸引太多人

  明 妙的选择感到惋,凉若的固执倔强感到心疼

  桑青、顾真年、夏安,热烈的、成熟的和温和的 不同爱的形态

  改变了这个女子 她以自己的态度 不顾的勇气 这就是她足够自由

  欢喜 最后终归 信仰

  明妙的未来会是自由的,因为她被祝愿永世得到欢喜

  《藏地情人》读后感(五):佛是过去人,人是未来佛

  最初是在贴吧里接触到这本书,看到封面的是时候就被迷住了,看了简介又说里面有讲述西藏,于是便决定一定要买来读一读。首先书的名字就是比较文艺的,读了之后,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开始觉得人好不容易来到这世上,要为自己而活,要遵从自己的内心,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书中的名字也着实让我觉得欢喜,李明妙、桑青、黄凉若......

  看到明妙与顾真年的那段爱情时,心里不免有些惋惜,总觉得美好如明妙般的女子不应该与这样的人相爱,更不应该受到如此大的伤害。其实,在书的开始明妙说桑青不见了的时候,我便开始猜测,也许桑青已经死了。明妙与桑青的遇见是巧合,又或是上天注定,那样的开始,惊险而又刺激,后来终于相爱。但不管和谁在一起,每个人都有梦想,都有骨子里的力量,而一旦爆发,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于是桑青离开了,明妙阻止不了。后来的后来,明妙带着希望,去桑青的家乡去寻找他,不管路上有多么困难,她只希望桑青在,但最终还是失望的。桑青没了。

  书中有很多值得深思的话语,看似是漫不经心,仔细品读之后,便会觉得很有道理。世上的很多事情都是上天注定,是你的总归会是你的,不是你的强求也没用。不着急,慢慢来,生活这东西,还真***急不得。

  《藏地情人》读后感(六):明妙人生

  在广场上,桑青看到了明妙,对身边的人说:“我找到我的女人了”。“在哪”。深夜,拿着匕首翻入明妙的闺房“我要你陪我睡觉”看到这里,我以为桑青是一位老实质朴而又狂野充满雄性荷尔蒙的藏族男子。但我错了。他只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坏男孩。父亲早死,大哥也死了,二哥被选作活佛,被喜欢的女子唾弃。在子梅的命运太多坎坷,于是拼命的挣脱自己的命运,终于,他念了大学,离开了生长十几年的故乡。他向往自由,他做过很多工作,他遇到了明妙,他爱上了明妙。但他更爱自由。

  而明妙呢,失了名节的小姑把她视若珍宝,疯狂地溺爱她的美。十九岁,她穿着那件不合时宜的绣满鲜花和仙女的裙子在大雨中奔跑,那是真年第一眼看见明妙。于是,明妙成了四十一岁真年的情人。真年放弃了金钱,家庭,名誉全心全意爱明妙,却还是被现实打垮,终于接受了自己的苍老。而明妙也在这份爱的沉痛中活过来。她爱上了桑青,而桑青更爱自由。她追寻他,却找到了怀上他孩子的美艳女子和他可能已经死去的消息。

  所有的爱都是内心的最真实的感情,冲破了礼教的束缚,美丽而残忍。

  《藏地情人》读后感(七):只能说,不接地气

  在当当无意间看到这本书,当时对西藏的兴趣远远大于这个故事本书。我习惯于通过小说的形式了解一个地域的人和事。打开这本书看了不到10页,竟有一种吃力的感觉。逼着自己往下读,因为真的很想通过这本书逛逛西藏,或者看看别人眼中的西藏。但是真的很无奈,我读不下去。这样的文体风格,在我15岁左右的年纪最喜欢。书里的人物对话感觉有些假,故作深沉,惺惺作态。一本小说当然具有虚构性和故事性,但是语言和基本人与人打交道的常态不能假。否则从我这个角度真的读不下去。迷离夜好,奇幻也罢,最重要的是,故事的核心感觉要接地气。否则就只适合梦游的时候读了。个人感受。众口难调,不是我喜欢的那款而已。

  《藏地情人》读后感(八):欢喜,那一树一树的花开

  我是因为李蕾的文字而喜欢上李蕾这个人的。

  她的文字性命轻灵,禅意如流,时而雷霆万钧,时而老僧入定,让人有如沐春风之感。

  之后看了一些她的节目,发现她这个人口吐莲花,提问问题特别有智慧,比杨澜真诚,比陈鲁豫睿智(声明一下,鲁豫这个人也挺有智慧的,只是我更喜欢李蕾).

  北有柴静,南有李蕾,她们都是我非常欣赏的温柔而坚定的电视人和作家。

  李蕾说强大者必然温柔,必得安宁。

  她又说她“没办法和每个人很熟,有错别字一样的气质”,这种错别字的气质,让人只能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西藏这个地方,充满神秘的气息,总是让人联想到灵魂。藏族人认为,出生,死亡,朝拜,是人生的三大事。

  在古老藏地,明妙被一把锋利的腰刀拦住,挥刀人是木雅藏人桑青,他们成为情人。

  “不要把时间花在永生难忘上,因为生命太短了,”别犹豫,去做吧。

  深爱过,猜忌过,委屈过,放弃过,这烈火般的男子,让她吃尽苦头,却是世间最好的情人。

  可是,后来,他消失了,她出发去子梅寻找他,她写下这故事:桑青,我在找你,请联系我。

  这一出爱的故事,有着女人特有的执着。

  “一个人下定决心实现愿望,总是有办法的,可是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未尝过愿望成真的滋味。人们假装没有钱,没有时间,没有愿望,没有不顾一切的决心,直到真的一无所有。”

  李明妙的姑姑是一位妖娆的女子,不被世人所理解,也不被亲人所接受,她却教会了李明妙什么是为爱而痴狂。而明妙的第一任情人真年,俩人在七年的时间里兜兜转转为了彼此迷失了自己。

  只有桑青,桑青说过:“困难的出现,只是为了被克服。时不时来这么一下,让人保持力量。”

  易中天说:情就是我们的藏地,爱就是我们的舍利。

  情不重不生娑婆,爱不深不堕轮回。

  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该怎么办?

  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我是喜欢这本书原来的名字的,它叫欢喜。

  最近收到一包来自西藏的礼物:一个纯手工制作的挎包,一张布达拉宫的刺绣,一包用三十八味藏药制成的藏香,一把用牦牛的毛制成的白色拂尘。这,真的是一份厚礼。为了那包藏香,买了一朵莲花。 都是藏缘,寂静,欢喜。

  一个西藏的天葬师说:来生不要做人,做鱼或鸟,生命不长却自由自在。李蕾说:我却觉得做人真好,做女人更加好,有一颗心就可以经验到一切爱恨嗔痴癫。世界很小,允许你来,允许你走,我拥有自由。

  这个藏地的故事,有李蕾自己的影子吧,“人间就是一所学校。并没有神来指定命运,每一个人的剧本都是自己编写的。“

  盛夏,读了李蕾的微博,木槿花开半夏生,带回来俩莲蓬,冰雪在心晚来一阵清凉,如一树一树的花开。

  《藏地情人》读后感(九):强力推荐《藏地情人》!

  这是一本不需要咖啡提神也不会困顿,只需要开着音乐打开窗户,就可以开始阅读的书。此前,没看过任何一本作者李蕾的书,也并不关注她,甚至不知道她是谁。《藏地情人》确实写得不错,有小说的味道,总之,虽没独树一帜到风格鲜明如我心目中的女神张爱玲,但绝不输给当下流行的我欣赏的女作家安妮宝贝,所以说,值得一读。

  《藏地情人》讲述的是一个女人,在追求情爱的道路上遭遇的种种美妙以及这传奇的美妙中裹挟着的残忍与悲伤的故事。故事并不传奇,但一个女子,心性清澈高明的女子,在明知是苦还坚持飞蛾扑火般坚持自我性灵的时候,已经于无形中超越了这世间庸庸碌碌的男男女女许多倍了,于是,她立刻就跳脱出来了。

  是的,你不需要有多美多帅气,但,你必须有自己的坚持和判断,这种坚持和判断是骨子里的美好,是别人拿不走时间也拿你没办法的独属于你的生命的质感。

  故事中主要讲述了一个叫做李明妙的女人,和一个在她生命中占据了重要席位的男人顾真年,以及后来再次刻在她心里的另一个男人桑青彭措,几乎是先后衔接却又最终都宿命般地消失在她的生命中的故事。

  她在19岁时遇到了顾真年,他41岁,并在她21岁,他43岁那年,成为他的情人,明妙在26岁时离开真年。小姑娘不懂其他,只愿活得有趣有意思,顾真年是他生命中的一道坎,他横亘在她通往更远更辽阔的人生之路中间,她是绕不过去的,因为这是一个成熟的有魅力的男子,即便他成家了有妻室,但这并不妨碍一个简单的小姑娘义无反顾或者挣扎再三终是无能为力地栽进去,顾真年是李明妙生命中的桃花劫,初时当真是美妙,但必然伴随着无可避免的凋落,这也如烙印般印刻在了李明妙的青春年轮里,她伤得无法言说,所以沉默不语。

  她在青海结古镇遇到了桑青彭措,这是一个叛逆的男人,有一个叛逆的成长过程,他爱上了李明妙,他说,请允许我偶尔离开,然后永远回来。李明妙不知道可以说什么,因为她知道他不可阻止。桑青也跟普通男人一样,抵制不住漂亮女人的诱惑,他也跟别的女人睡觉,虽然他坚持说要回到李明妙的身边。然,桑青突然失踪了,这让李明妙措手不及,决心去找到他。最后的结局当然是这人已经死了,只是她不想去接受这个事实而已。她说,是在感情一再被熄灭之后,我才真正理解了感情。她还说,他来了又走,让我懂得了死亡并不是人生的最终结局。

  写作,肯定有作者的影子。而阅读,不可避免地要从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你想要的关于人生的答案。《藏地情人》用故事本身讲述了一个道理,纵使再爱一个人,时机不对,都是错误。但不爱又后悔,所以,为了爱而爱,对与错,交给心去评判,纵使受伤害,但不后悔。至于道德与否,实在难以一口气界定清楚,各人有各人的答案。爱是纯粹的吗?桑青对明妙的爱是不是要比顾真年纯粹呢?难说。

  爱是什么?顾真年爱李明妙吗?当然。但,既然是爱,怎么会有伤害?怎么会舍不得为她放弃自己的安稳自己的体面自己的荣誉?失去后,顾真年终于觉察到了李明妙的可贵,似乎是为了她挣脱了一切的束缚,结局却并没有因此而好转,反而是跌进了一个似乎早就注定好的深渊里,万劫不复。早知如此,顾真年怕是不会做出后面的悲壮抉择吧?李明妙,你何止是失望了?!但看着顾真年离婚后再婚,却和你没甚关联,而他也终于体面地服了老,你悲从中来,却哑口无言。

  桑青爱明妙吗?当然爱,否则怎么会那么动人质朴,那么阳光肆虐岁月不老?既然爱,又怎么会有背叛?既然爱,又怎么会选择离开?但,桑青是想着要永远回到李明妙的身边的,这不就是爱么?他突然人间蒸发,还留下了一个怀了他的遗腹子的黄凉若,李明妙决心爱屋及乌,爱这个女人和她肚子里的孩子,因为那是她爱过桑青彭措在这世上的唯一证明。

  一个女人,犹如一部史诗,李明妙并非伟大壮阔的女子,她只是真实地活着,只为了自己的爱而活着。在追求真爱,为爱牺牲为爱付出的道路上,她痛苦绝望到麻痹,但她更加懂得了人世间的真相,她不惧痛苦,仍从苦难中学会了柔韧的慈悲。

  谁能为爱情定义呢?谁能说什么是正确无误的,什么是错得离谱的呢?谁能知道自己的人生剧本终稿写的是什么内容呢?看别人的故事,悟自己的人生,如此而已。

  《藏地情人》读后感(十):女人探讨爱是个永恒的话题 而且女人永远比男人讲得好 《藏地情人》读后感

  从西安走到上海的电视主持人李蕾又写书了,这次是小说《藏地情人》。

  故事不传奇,讲述一个女人的桃花劫。在追求情爱的道路上遭遇到两个男人,第一次是做一个具有浓郁学院气质已婚男的三儿,第二次是与叛逆成性的木雅藏人聚散离合,其间明知是个坑,却还坚持飞蛾扑火,美妙中裹挟着残忍,明媚中搅拌着绝望。

  (一)

  电视节目主持人写书,似乎是顺利成章的事情。和作家一样,主持人成天在电视里滔滔不绝,说多了,难免会蹦出来金句,不写下来,变成印刷体,就会被风吹雨打去,成了过眼的云烟。写书就是见证,是抒发胸中肿胀和郁闷、狂喜和豪迈的最好通道。媒体从来都有主流和非主流之说。文坛也一样。李蕾与前者,肯定是主流,与后者,算是非主流吧。评价一部作品的好坏,主流与非主流显然不是惟一的、最佳的标准,凭的是口碑传颂、人心向背,凭的是正版与盗版谁的数量更大。

  用散文的笔触写小说,是李蕾的强项。文字空灵,张弛有道,闲时如沐春风,紧时头皮发麻。

  和许多女作家一样,李蕾写小说,对人物的描写透着一股子细腻,尤其是借景写情,用景色来衬托主人公的情感起伏,笔笔戳肉,刀刀见血,头皮发麻,在所难免了呵。

  (二)

  读小说的人群分为两种:看热闹的、催眠的。以研究小说为职业的专家,不再此范围内。

  看热闹的,眼睛盯在主人公的命运上,越曲折越是好看,越离奇越是精彩,爱起来要万死不辞,恨起来要挫骨扬灰,风轻云淡之后,要如蝉翼一般轻轻落下,听得到松针落地的声响。

  催眠的,每晚睡前必要翻书,看到哪里算到哪里。之后,就是与周公相会去了。

  看热闹也罢,催眠也罢,小说,无外乎就是消遣之物,那些所谓的深奥道理、尘世修为、情暖悲辛,都是附之皮毛。读者如果都不愿意去联想,不曾与自己的经历与处境相联系,又怎么会有感而发,共鸣徒生呢?

  我们喜欢一部小说,能不能像喜欢一个人一样,没有理由呢?答案是,不可能!

  《藏地情人》的故事结构和叙事次序,经过用心设计和谋篇规划。几条红线,开始平行,中间交错,再后来各自归位。这种体例,适合一口气读完,倘若放置太久,难免会忘记和糊涂。

  写作人称是第三人称,偶然会穿插到第一人称,这时,不免令人产生恍惚幻影。

  还有一个容易遗忘的设置,小说中打酱油的人物太多了,作者不烦其烦地对酱油们交代来龙去脉,未免冲淡主题,有点不明觉厉。

  从这些要素来判断,李蕾驾驭讲故事的技巧,生熟夹半。熟的是,博览群书,脑子里存货颇丰,不抖落出来,见见太阳,会发霉的;生的是,大刀断丝,看似干净利落,实际上却伤痕无数,想像无法替代实操,眼见未必抵得上亲历。

  李蕾的第一本小说,就敢这样大开大阖,挑战高难度,且无畏无惧,难道是“赳赳秦人,如磐如铁”的血性使然么?

  (三)

  把《藏地情人》划为女性小说,不知道作者会不会抗议?

  用一个男性读者的角度来看,作者与小说女主人公,往往会神形合体。作者自己也在序言里交代,“有自己的影子”。

  李蕾笔下写的明妙,一会是她自己,一会又剥离开来,冷嘲热讽地看别人的故事。因为所有的观点和立场,都是李蕾式的,敏感又冷静,孤傲又危险,明妙就像一个站在前台化了妆的演员,我们永远不知道这个女人卸了妆之后的样子,也不知道她心底最真实的渴望何在?

  爱过,千真万确,不爱,毋庸置疑,人是会变的,男女都一样。

  爱是永恒的话题。这是真理。

  女人探讨爱更是永恒的话题,而且女人永远比男人讲得好。这也是个永恒的真理。

  对于一个不平凡的作家来说,小说是极其复杂的。小说之美,就蕴藏于此。成篇之后,交由读者去纷说吧。

  (四)

  说来说去,我还是很喜欢《藏地情人》的,并为西安走出了一位这样的作家而感到庆幸。

  最后一句,“爱是我所犯下的最大的错误,它从未错过。”Tibetan Lover,just a noval.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