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书法没有秘密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书法没有秘密读后感10篇

2018-07-02 04:0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书法没有秘密读后感10篇

  《书法没有秘密》是一本由寇克让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页数:41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书法没有秘密》读后感(一):大师告诉我,书法这样学

  我是那个买了很多字帖,但是都没有写出一手好字的人。

  对于那些写得一手好字的人,我对他们心存敬畏,因为看似轻松大笔一挥,背后绝对是多年的勤奋练习。在看了《书法没有秘密》这本书后,我才知道,原来我从来就没有掌握正确学习书法的方法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通过学习书法来陶冶情操和修生养性。

木心曾在《云雀叫了一整天》中,这样解释书法与人的关系,他说文学是一字一字的救出自己,书法是一笔一笔的救出自己。同样的,蒋勋在《汉字书法之美》中说书法美学已无法把“字”与“人”做完全的分割,“书品”也就是“人品”。

  在木心和蒋勋这里,书法被上升到了人生境界高度。那么书法究竟是什么,书法是不是真的是那么高不可攀呢?

  如此专业问题,还需要书法家回答,书法家寇克让的《书法没有秘密》通过讲述书法的历史,告诉读者书法其实很平时,任何人都可以学好书法。

  《书法没有秘密》作者的寇克让是我国书法家和书法史家,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博士毕业曾先后执教广州美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书法系,北京大学书法名家工作室导师。由他来回有关书法问题,可以说是很具有说服力了。

《书法没有秘密》

01 书法没那么复杂

  《书法没有秘密》作者的寇克告诉我们:书法就是写字。

  这很好地安慰了我们这些门外汉,书法是什么?寇克让告诉我们,书法不是什么抽象、玄乎的东西,书法就是写字。同时,写字是书法的开始,再初级的写字,也具有书法的因素也就是说,只要会写字,就算有点点书法的意思了。

  想写就写。

  现在的成功人士都会选择财务自由之后,选择通过练习书法来自我提升。面对这这一现象,寇克让认为这本身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寇克让说,成功人士在功成名就之后迷恋书法,是社会资源对书法的反哺,这使得书法影响社会的广度无所不包,渗透社会的深度不可限量

  人们重拾书法,如同重拾对生活热爱。当书法渐渐远离日常的社会生活的时候,人们先是厌弃,接着是怅然若失,很快便驀然回首,发现我值们与书法早已难舍难分。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整个社会不满足已有的现代化成就,需要在酒足饭饱以后更能心旷神怡

  世间没有纯粹的书法家。我们心目中纯粹的书法家不存在,这包括历史上所有开宗立派的大家。他们一样进入过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书法本身并不神秘

个人坚持临帖、书写,受益是多方面的,不一定要写出高水准的书法作品。坚持书写本身就是一种陶冶。即使不能坚持临帖,多读帖也会显著提高自己的眼力。至于从事文字有关工作的人,写字对于职业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补充

  毕淑敏幸福的七种颜色》只要你感到是为自己而生活,世界也许就会在眼中变一个样子。写文章,为什么一定要发表?自己对自己倾诉,会使心灵平和。练书法,为什么一定要展览?凝神屏气地书写,就是与天地古今交融。教学生为什么一定要到学校?做善事为什么一定要别人知道?

02 选择良师益友

寇克让书法

  我买过很多书,同时我也买过很多字帖,但是许多字帖最终的下落就是静静地在书柜里的一角。在此之前,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练习书法过于缺乏毅力指导阅读了《书法没有秘密》,我才知道,我学习书法的方式是彻头彻尾地错误

  《书法没有秘密》告诉我们,不光是我这类凡人,就是书法大家也是不可能通过字帖来学习书法的,书法的学习必须由师从,而且这个师傅的选择至关重要,直接决定你的书法水平

褚遂良说“良师不遇,徒废年月”。一个优秀老师,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书法方向,甚至整个人生。所以,初学写字的人特别要好老师,不仅如此,即使是造诣高深的书法家,好的师友,仍然是有益的直谅多闻之友。

  《书法没有秘密》告诉我们在学习书法的路上,遇到好的同学和朋友是非重要的。

胡兰成晚年给朱天文写信,谈到书法:“书法与能乐及剑道等同,必有师承。中国清末以来的大书法家有康有为、李徐、马一浮、李叔同、吴昌硕、郑孝胥等几位,及我的先师周承德先师。”

  写字的人也有自己的朋友圈子。每一个圈子都有各自的品位、偏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书法朋友圈的选择往往决定一个人的书风、成就、名气等等,所以孔子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所以孟母三迁。

  寇克让说,学习书法这条路,如果不经师授,纯粹地临摹古帖对于初学者是一件难事,一是容易支离破碎,不能成字,二是浮皮潦草,不能深入。但是,这都不是不能临摹的问题,是临摹不得要领的问题。好的老师和好的朋友都是学习书法路上不可或缺的。

03 书法中找回自己

  学到一定境界后,又开始担心自己学习他人的字太像,而没有了自己的个性。寇克让解释这种现象,说没有学过书法的人,看见别人临帖,偶尔也有想试试手的,但似乎都很担心写的不像;专门学书法的一些人则不然,有时候担心写得太像,没有了自己。

  寇克让指出,临帖大体有两个阶段:首先要像原帖,称为“入帖”:其次要变成自己的东西,称为“出帖”。另外,担心太像他人的字,而丢失了自己的特点,是完全不需要担心的问题,一方面,临摹不可能完全重复别人,难免带进自己的习惯。另一方面,临摹是手段,自由地书写才是目的

  有时候,多么高深的理论我们虽说看不懂,但高深的理论有时候说穿了也竟然和我们简陋想法一个样子

林语堂说过“在书法上,也许只有在书法上,我们才能够看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极致。”

  书法绝不像看上去那么高不可攀,作为一名中国人,能够学习书法,书写书法,欣赏书法,称得上文化上的至高享受

《书法没有秘密》思维导图

  《书法没有秘密》读后感(二):一张书法大观园的门票

  毕加索说,如果他生在中国,他就当个书法家,不当什么画家了。

  1956年,毕加索邀请张大千到巴黎一聚。他请张大千当场演示下中国的艺术,张大千用毛笔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毕加索说“我真不明白,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要到巴黎来学习艺术?”

  任何学科到了最高境界,就摆脱了时间和国籍的限制。书法虽然写的是汉字,但一千多年来,被无数的精英锤炼、升华,书法早已在实用功能基础上,变成了一种线条空间的艺术。但这个起源于中国,连西方艺术大师都深受感动的艺术,却离我们越来越远。一则无纸化趋势越演越烈,我们连握笔都少,更不要说写毛笔字了;二则书法上手难,理论晦涩难懂,对一般人来说,繁体字、草书简直如读天书。

  这本《书法没有秘密》,跟一般的书法艺术类书籍不同,它的内容就像书名一样平实直白。这本书是写给普通人看,也让普通人愿意看的书法指南。据说这本书第一次出版就被读者说过,以这么自由自白的语言讨论意见严肃话题恰当。但谁规定书法这个话题就不能平易近人呢?

  何况,敢用平实的语言讨论书法,作者自有他的底气。寇克让作为一名书法家,从小受书法教育浸淫,从北大博士毕业后,成为大学的书法教授,在书法史方面,也是专家。他来写书法指南,当然是举重若轻深入浅出了。

  但《书法没有秘密》又不仅是一本书法入门,也可以是你学任何知识的指南。当你学习一门技术到了较高的境界,自然拥有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洞察力,这种洞察力和思路,用来学习其他知识,一通百通。最难得的是作者很诚恳,把他的洞察毫不藏私地都写在了书里。

  一、学的是书法,其实是学“学习”本身

  一般入门指南都按步骤罗列写完,然后介绍介绍历史什么的。但《书法没有秘密》从内容安排上看似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的。

  比如说,作者开头就提到,简单说学书法,无非是临摹开始,临摹好了就放开了写。但《书法没有秘密》的具体章节却不是这样。他固然先开始让你临摹,但讲着讲着,就开始讲起了碑帖的流派来。说完流派,又笔锋一转,说你临摹好了就放开了写,然后讲着讲着,又变成了怎么选老师选朋友,说说器具,又开始讲历史。这思路简直就像作者寇克让擅长的草书一样,不羁而洒脱

  但也像草书一样,实际上,这本书内容正是沿着真正学书法的思路来走的,一步步自有章法。说了临摹后,之所以要介绍碑帖,因为你临摹需要眼高于手,要有鉴赏力、有目标、方向,才能越练越好。

  当你练好临摹以后,要开始创出自己的风格了,这个时候就更要提高眼光,不仅是选目标的眼光,也有选学习环境的眼光,毕竟学习的良师益友是你汲取营养的重要来源。很多人学东西到了这一步,环境没选好,学着学着,就摸到天花板了。

  然后才开始介绍写字的器具,因为器具只是锦上添花的事情。书的最后,以各个人物主题,介绍了书法的流变,这一部分是为了让学习者继续“眼高于手”,一步步提高,这就是最后的功课

  最重要的是,其实学了这套理论,等于学到了一套方法论。这套理念同样可以运用于任何学科。任何学习必然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时要对学习内容有整体视野,选择一个主要方向集中练习。学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开始尝试发展自己的风格。学习的过程中,好高骛远可取,但起码要有对最顶级部分的审美,才能真正提高。

  二、学的是书法,其实是生活方式

  看《书法没有秘密》,其实不一定是要学书法,也可以当成一本生活方式书来看。

  寇克让自小沉迷书法,所以他的字里行间,都浸满了他对书法的热忱和欣赏。读此书如同品佳茗,只觉唇齿留香,墨香萦绕。

  比如说到写字的器具时,有一节是介绍墨汁的。现代工业技术发达,已经能生产很好的墨汁,但作者还是主张学到一定程度,尽可能自己研墨。他没有很多传统文化人的偏玄学作风,用静心凝神之类的说法,而是直截了当地说“古代人没有因为研墨耽误他们成为书法家、大书法家,我们着什么急!”

  就是,着什么急,一边研墨一边读帖,仿佛少了这几分钟是让你做不了王羲之的真正原因似的。

  生活也是一样,其实着什么急呢!踏踏实实研墨吧,只因为“真正写过研墨的人,一般不愿意写墨汁,就像抽过好烟的人不愿意抽次的烟一样。”

  三、学的是书法,其实学的是对艺术生命的哲思

  寇克让在《书法没有秘密》里,提出了书法的两段论:古典期和变异期。

  古典期是唐以前,这段时期,“书法不断产生新的字体,每一种新字体的成熟,都会产生一种新的书风”,书法艺术就在每一种书风发展中一次次登峰造极,不断有新的艺术成就。

  变异期则是唐代以后了,此后各种字体都成熟了,没有新的社会需求要产生新的字体,人们只能不断地解读古典,“继承、改良、反叛”都是一种解读。可惜每一次解读古典,都没有达到古典期的那种艺术高度。

  所以书法这种艺术,最本质生命力来自于社会需求召唤下,新的字体的诞生,书法与社会环境紧密结合,又超脱于社会需求,在不断探索中屡创辉煌。变异期后的书法研究,虽然细致精美,但毕竟失去了那股最耀目的光华

  书法如此,其实很多事物也是如此。这种另类的大历史解读方式,让人视野不知不觉放宽,按这个思路,看历史上的其他事物发展,也是一种有趣体验

  《书法没有秘密》,一直在门外,确实觉得书法有无数的秘密,艰涩难懂。但有寇克让的这本入门书,就像一位大大咧咧的良师益友,带你推开这个大观园的大门,后面的精彩纷呈,就靠自己寻找了。

  《书法没有秘密》读后感(三):书法没有秘密,但是书法有历史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对于书法我都抱着一种敬而远之态度

  “敬”,是因为它是我国独有的一门传承数千年的艺术,甚至比绘画更为古老。而且,据说学习书法可以修身养性作用类似于参禅打坐,乃至于练气功。总之,既格调高雅,又有实在用处,焉能不敬?

  至于“远之”,其实不是我想要“远之”,而是它离我实在太远。

  我是山西人,山西历史上最出名的书法家似乎是傅山,也就是傅青主。如果你没接触过书法,又对中医不大了解的话,可以读一读梁羽生的《七剑下天山》。在那本小说里,他是七剑之一的莫问剑,无极派大宗师,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年羹尧,也不过是他的曾徒孙而已。总之,不管是在历史上,还是在文学世界里,他都是一个很传奇的人物。而在太原的晋祠,有他的纪念馆,陈列着他的书法作品。我曾很认真地去看了,说实话,他的大部分书法作品,不管怎么看,也看不出好看来。不过,我知道,这不是傅山的字不好,而是我对于书法的欣赏水平,远远达不到傅山的境界。而且,整个有清一代,乃至于现在,这种我看不出哪儿好看的字,也似乎一直是书法的主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买了白谦慎的那本《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认真地看了开头几页之后一放下,就再也没拿起来过……书是好书,豆瓣上的评分很高,是我的水平的确太低了。

  所以,对于书法,不是我“远之”,我尽力想走近它,而是它实在离我太远。

  然而,作为一个中国人,想要完全与书法绝缘,似乎又是件不可能的事。比如在我的日常工作中,时时需要用笔写些字,有人看了,尤其是长辈看了,总要批评一句:你的字该练了啊!而爱人则不知道是发什么疯,忽然间觉得篆刻这门手艺不错,便嚷嚷着买字帖买钢笔,要练字。我也不便落后,于是下定了决心,将练字列入了自己的每日功课,并美其名曰:研习硬笔书法艺术。

  先是买了硬笔书法字帖描红,后来上知乎,看了诸多前辈的教诲,才知道描红是写不好字的,练字的法门是临摹。而临摹,不能临今人,要临古人,即所谓:取法乎上得其中,取法乎中得其下。于是,我便去临古人,从王羲之的《乐毅论》开始,用钢笔临写古人的小楷。当然,这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不但常常遇到很多问题,而且,也不知道自己临得对不对。于是,我就开始不断地买书、读书,想找到一把能帮我打开书法之门的钥匙。读来读去,发现了一本叫作《书法没有秘密》的书。

  对我来说,书法的每一笔每一画中,都隐藏着大大小小、千奇百怪的秘密,而这个名字叫作寇克让的作者,怎么能说“书法没有秘密”呢?带着几分想要揭穿标题党的不以为然,以及几分想要看看作者如何自圆其说的好奇,我翻开了这本《书法没有秘密》。

  和我的期待有所不同,这不是一本答疑解惑的书,里面没有一条一条的解析与论述,告诉读者研习书法中的种种秘辛,诸如某碑某帖的难点要点、某笔某画的书写诀窍,甚或某些大师的运笔秘诀,这本书里,很少有这些拿来即用的实用内容。事实上,它自始至终所关注的,是书法的历史。这一点,不但体现在书的一大半篇幅都被《碑帖及流派》和《求古寻论》这两大章所霸占,更体现在内含于其他章节的叙述逻辑中。譬如,在开宗明义的第一章《名正则言顺》中,便透过对于书法的定义,上溯从甲骨文而始的书法源头,下涉清初的傅山对于书法“四宁四毋”的主张,将中国书法的数千年历史做了一次简短的梳理。

  为什么一本名字叫作《书法没有秘密》的书,要花那么多的篇幅讲书法史呢?我最初的心里,既有着小小的疑惑,又有着大大的不满。疑惑大家可以理解,而不满,则是因为我已经在此之前读过一本印刷得很漂亮的“极简”的书法史,薄薄的一册,有很多插图,在乘坐地铁回家的一路上便读完了,而读完不久,便想不大起来书里都讲了些什么了,只记得书做得很典雅,很漂亮。假如书法的秘密就在书法的历史之中的话,我为什么没发觉?

  尽管我对《书法的秘密》不以为然,但作者的文字却很接地气,虽然书里面地会不时地引用几句古文,但看不懂也并不碍事,所以,从翻开第一页起,我就不知不觉地跟随着作者的思路读了下去,读着读着,我意识到,只有有着丰富细节的历史,才是对读者而言具有价值的历史。作为一名硬笔书法的爱好者,小楷是我要研习的重点。其实,这本书几乎没怎么谈到小楷,而别说有什么关于小楷的技法了。但是,在读了书中关于楷书的两大流派、楷书的鼻祖钟繇,以及初唐四家的章节后,我忽然发现,自己手边常备的那些小楷字帖,看起来有点不一样了。

  不一样在哪儿呢?在之前,我阅读,乃至于临摹这些字帖的时候,看到的是一个个的字,不同的碑帖,不同的风格,有的临摹起来很容易,有的则很难。在之后呢,除了不同的风格之外,我还看到了进化。从钟繇的《宣示表》,到王羲之的《乐毅论》,再到欧阳询的《心经》、钟绍京的《灵飞经》,终至于赵孟頫的《汲黯传》,等等,组成了一座步步升高的山峰。我忽然之间明白了,为什么《灵飞经》对我来说那么吃力,而《乐毅论》却容易得多;也在那一刹那懂得了,什么是书法中所讲的拙朴、险劲,和妍媚。再去下手临写的时候,因为对于字的形成有了认识,所以,对于字的记忆便增强了不少,不再是看一笔临一笔了。

  这也是件很奇怪的事情,这本书明明没有教我什么,却在知不知觉之中提高了我的的读帖能力。难道,书法的诀窍,真的就在它的历史之中?

  作为一名非常业余的书法爱好者,对于《书法没有秘密》这本书的内容,我其实是没有什么评判的能力的,对于作者在书中提出的种种观点是否确当,我也无从得知。而且,让我特别的遗憾的是,这本书虽然花了大部分的篇幅来讲书法史,却偏偏少了“清代”一章,翻来翻去,似乎仅提了这么一句:

  “清代人鼓吹魏碑,但研究、摹习远未穷尽。清人在魏碑范围之内,不能找到艺术的终极目标,遂走向碑帖融合,而清代本身并未能贡献出一位真正融合的大家,凡此皆为半途而废的迹象。”

  所以,傅山的书法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还是一头的问号。因此,读了这本书,我觉得我距离书法又近了一步,然而,有时候去看书法展,还是觉得很远,很远。

  我想,当我闲暇的时候,我应当去找一本大部头的中国书法史,尤其是清代书法史来读一读,或许能解开我目前的疑惑,并更进一步拉近我与书法的距离。

  《书法没有秘密》读后感(四):2018最美的书

  真正的好书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许多很流行的畅销书都是昙花一现,只有经典的作品才能一直再版和流传。《书法没有秘密》最早由新星出版社出版,读者颇有好评,也一直比较畅销,经常被摆放在书店最显眼的位置,很多时候都因为断货而一书难求。这次版权到期,再版争夺很激烈,长于严肃读物策划的联合出版公司以优厚的条件拿到了该书的出版权。从装帧到设计,这次再版将书的方方面面都做得非常到位:32开的小开本,恰好盈盈一握,黑白色传统手札设计,纯质纸印制,硬装封面,布封裸脊线装,精致典雅,堪称我今年遇到的“最美的书”。

  值得一提的是,克让为这次新版,专门请人刻了一方“寇氏”书印,盖在新书扉页上。

  关于本书的内容,我不必做过多“剧透”。作为一位资深的书法爱好者,我觉得这本书简直是为我写的,非常通俗易懂,但又不失专业深度。一些基本的书法常识和知识,以及人们在书法练习中经常遇到的各种问题与困惑,都可以从书中找到中肯的答案或建议,完全可以作为书法入门书来学习。当然,这并不是一部普通的书法教程或课本,它是一位书法家的艺术思想录,处处充满富于智性与创见的个人言说。

  这部貌似平常,像是朋友般谈书法的书,活泼有趣,深入浅出,凝结了作者长期以来痴迷于书法的各种心得和体验,或是知识、或是经验、或是感悟、或是研究,在阅读中随处可见,平易近人,真诚睿智,绝不故作高深。读此书,不仅能懂得书法这种东方传统艺术有着深厚的历史,能发现许多欣赏和练习书法必由之路,也能领悟到书法与为人之道。

  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书法内涵丰富,作为“艺”,书法离不开道、德、仁的支撑。言为心声,字为心迹,写字写的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书法的美好,说到底是人的思想和精神的状态的美好,它承载的不是“正确”的外在形式,而是人的天质和悟性。书法存在的前提是书写,这是一种审美的教育;只有当一个人在用书写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时,书法才有最真实的温度与质感。所以克让反对将书法完全变成一种技术的所谓“专业化临摹”。

  读书是一种获得,写作则是一种输出。写作常常是写自己懂的东西,甚至是为了证明自己正确,这很容易导致著书者变得狭隘、骄傲,自以为是。在《书法没有秘密》这本书中,克让始终保持着一颗谦逊温和之心,文雅而不失亲近,就像一位博学笃厚的良师益友,在你面前娓娓而谈,从书法的历史、流派、谱系、鉴赏,到练习书法的器用、碑帖、笔法,以及书法创作的个人见解与心得——一本书读下来,对初学者来说,如同拜了一位名师来做亲自指导;对书法同道来说,或有英雄所见略同之感。

  作为一位书法史学者,克让曾用了很长时间去研究《书谱》,在本书中他大胆地提出“今传《书谱》只是序文而非全部”之论断。很多人是从书法字帖的角度去关注《书谱》,事实上,《书谱》更大的价值应在于其文字和思想。中国从来不缺书法家,而缺乏真正的书法理论家。中国古代虽然技术发达,却没有产生真正的科学,形而上之谓之道,形而下之谓之器,书写只有从“器”上升到“道”的层面,才叫书法。很多书法家写了一辈子字,却从来没有想过什么书法。克让写作《书法没有秘密》,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继承了孙过庭《书谱》的精神,或者说是一部向《书谱》致敬之作。通过这部书,我们不仅看到了有关书法的“器”与“道”,也看到作者对于书法的个人情怀。这或许是这部书最为动人之处。

  古今没有无学问的大书家,书法家陆维钊先生说过,“书家之传于后者,类多人格高尚,学问深湛,文辞华美;非此者,其修养之不足,必不易于寿世。”关于书法的书很多,但这部书是独特的,也是难得的。克让有无数堪称神品的书法作品,但在我看来,这部书才是他最好的作品,他为此付出了最多的心血劳顿。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最大成果,也是历史的重要起点;世界上有很多文字,但似乎只有汉字才有这种将书写上升为艺术的所谓“书法”。作为现代仅存的象形字,汉字的形体美,再加上毛笔的聚散分合,以及墨汁的浓淡润涩,这一切使汉字的书写成为一种极富技巧和表现力的抽象艺术形式——书法。

  有人说自从有了书法家,就没有了书法。这或许有一定道理。在古代,大概没有职业上的“诗人”(除过那位“奉旨填词”的柳永),或许也没有职业书法家和纯粹的书法作品,因为每个读书人的日常就是用毛笔“写字”。民国时期的于右任、沈尹默便不以书法家自诩,著名的《兰亭序》《争座位帖》《祭侄文稿》等,其实都是古代文人的手稿,张旭的《肚疼帖》更只是一张小纸条。书法家和书法市场的出现完全是现代社会大分工和商品化的产物。进入现代社会后,传统的笔墨纸砚都退出日常,先是毛笔被钢笔取代,接着纸被电子屏幕取代;除过签名,现在的文字书写基本都变成电脑拼音的输入与输出。即使书法作品本身,在传播上也越来越走向数字化,依赖非纸质媒介。对普通中国人来说,了解自己祖先的生活和历史是有必要的,由笔墨纸砚构建的书法是一个美好的方式。

  人类用脚直立,用手劳作,书写是文化人的本能。在这个没有书写的时代,手写和书写更像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本能;在去掉原有的实用功能之后,书法变成一种更加纯粹的艺术活动。克让专攻草书,其实就是将书法艺术化的极致;对一般现代人来说,草书几乎完全去除了实用性,变成一种抽象的水墨线条艺术。克让考证,草书起源于古代西北的战事,如今,这种古代密码文字变成书法的一种典型形式;用克让的话说,所谓“书法的意象”,就是将汉字的书写演绎为最自由的笔墨艺术。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正是在当下这个全球化时代,书法才被视为一种国粹。王羲之在《书论》中说:“夫书者,玄妙之伎也,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书法是中国文化的典型体现,从“尚法”到“尚意”,一个人必先有道德文章,而后才能有墨迹传世。书写是一种表达,书法的意境表达了书者的情怀和德行。书法是瞬间的艺术,一件书法作品可以在瞬间完成,但这一瞬间体现的却是一生的功夫与学养。

  说到底,书写是一种人格培养,让你成为一个完美的人。书法始于书写,最终也要回到书写,离开书写,就变成照猫画虎的抄写。我们小时候之所以辛苦练字,进步却不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无心”——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对没有文学底蕴的人来说,谈不上什么书写。人们常说书画同源,事实上,好的书法与文史哲关系更为密切,离开内容就谈不上书法,文字之美也是书法之美。

  “文”离不开“字”,“字”也离不开“文”。一个人练习书法,离不开其天然禀赋和文化积淀,也需要专业的指导。唐人张怀瓘在《书断》中记载王羲之幼年学书,“十二岁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书法没有秘密》就是一部写给现代书法爱好者的《笔说》,它不仅是克让四十年学习书法的经验之谈,也兼容并蓄,将前人涉及书法的诸多有益观点吸纳于其中。

  在克让面前谈书法,有点在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意味,甚至连写作(文笔)这件事,我也远不如这位北大古文献博士。但作为读者来谈一本书,我或许还是可以的,尤其是一本我喜欢的好书。在当下,国学大热,书法也成了显学。目前图书市场上,谈论书法的书不少,大都是作家或学者“盲人摸象”,鲜有书法家的“夫子自道”;从这部书,我们可以发现书法家与作家之不同。

  黄山谷见到苏东坡的《寒食帖》,赞叹不已,“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他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欣然写了跋尾,后又不慎谦卑地说:“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文章到此,我颇能体会黄山谷的心情。

  世界是神秘的,只有阅读能打开世界之门。书法没有秘密,只有阅读和实践才能懂得书法三味。一本书是有限的,但它带给我们的启发或许可以受用一生。

  《书法没有秘密》读后感(五):《书法没有秘密》:让被忽视的常识和知识闪闪发亮

  敢于说书法没有秘密的,只有寇克让这样的书法家了。一本《书法没有秘密》读到半途,特意找到《法相:寇克让书法选》对读,“书法选”里多为草书作品,对我这样一不临帖就会不由自主滑回自己练习之前写熟了的点横撇捺,是没有资格评说寇克让老师作品的是非曲折的,但是,用作封面的“法相”尺幅,却让我看得流连忘返。虽只两个字,寇老师的处理是“法”大、“相”小,布局得特别舒服。细读以后,我慢慢悟到,如此安放“法相”二字,是寇老师深思熟虑的结果,墨浓墨淡、粗笔细笔、枯笔飞白等草书的技艺被寇克让老师用得游刃有余,而技术,又全心全意为“法相”的内涵服务,表情达意之下,让读者体会着作品的美感后,会去思考:法相,意在何处?这,大概是书法作品的最高境界吧。

  要在写书法的时候能做到心无挂碍地游刃有余,必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作保障。如此一想,《书法没有秘密》里,还真没有什么秘而不宣的密招,只是,我们这些练习者总是受不了一笔一画慢慢修炼的寂寞,总是希望有那么一天自己的水平能够突飞猛进——如果实在要说有的话,《书法没有秘密》的秘密,就是告诉我们,习字的通规一小步都不容快速跨越。

  对我而言,启发最大的,是《书法没有秘密》的第三章“临摹方法”所详说的注意事项。

  稍懂书法的人都知道,书法练习一般是在描红以后用米字格临帖,至于选择什么样的帖来临,很多书法老师都会告诉我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最适合自己的。就是因为老师的这一点拨,多年来我始终抱着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不放,并执迷不悟地觉得,欧阳询、柳公权、褚遂良、颜真卿四大书法家,选择谁都是不错的。《书法不是秘密》的第101页有这样的阐述:“颜、柳、欧、赵不是按时间先后排列,也不是按水平高低排列,而是按照馆阁体的要求长期探索形成的习字规程。第一颜真卿,因为颜体宽博开阔,写颜体就是练习占格子,要撑得开,占得满。但容易留下松的毛病。柳公权的字收得很紧,所以紧随颜真卿之后,作为对第一阶段的矫正。柳字太斜,再用外观平稳、间架结构无懈可击的欧阳询体矫正。至此,占格、变化、平稳都有了,最后用赵孟頫楷书润色,加快书写速度,这是利用了赵体字有行书笔意的特点”,我就是将《书法没有秘密》读到这里的时候去找了作者寇克让的书法选《法相——寇克让书法选》来对读的。

  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等四大书法名家的字帖是我们开始练习书法的时候就开始临摹的,又有谁能够像寇克让那样“无所顾忌”地在书里告诉我们如何在临摹四大名家的过程中不断进阶的?只有《书法没有秘密》!所以,我觉得这是一本对书法练习者来说诚意十足的书,而这样胸襟的书法家,他的作品也值得我们像默读名帖那样反复阅读。读久了,不禁想到,寇克让老师所论及的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书法成就的辩证关系,不也是读书写字的通则吗?比如,了解明朝历史,很多人直接就选择了《明朝那些事》,不就好比学书法临帖直接就从赵孟頫开始了呢?虽然当年明月的才华是一部原本可能枯燥乏味的明史显得摇曳生姿、可感可触,阅读者因为没有《中国通史》或者二十四史中《明史》的基础,会否被《明朝那些事》带着飞离了地面偏出了明史正确的轨迹,结果是花了阅读7本书的时间装了一肚子的明史戏说?

  《书法没有秘密》的第四章《碑帖与流派》可谓让我醍醐灌顶了,于是,余下的半本,我读得格外用心,像第七章《器用》所呈现的,是以往我读过的书法著作中必备的内容,要是没有第四章给我的当头一棒,这一章我也许就会一跃而过。认真读过之后,不禁感叹,幸亏第四章的出色让我没有愚蠢地放弃第七章,以致改变了以往我对书法练习中所用器物的错误认识,亦即只要条件许可使用最好的笔墨纸砚,总是不错的。

  说实话,条件始终没有允许我在练习书法时为自己选用最好的笔墨纸砚,可是,为省钱计总用废报纸来做每天的功课倒是有的,还自以为很得计,觉得等到自己在报纸上练得拿起毛笔来能够酣畅淋漓地用书法抒发胸臆后,再移到宣纸上书写,一定会笔走龙蛇的。然而,事实无情地打击了我,数次“移步”到宣纸,墨迹总是寒碜到自己都不忍卒看!

  寇克让在讲过武陵王萧晔小时候穷得没有纸笔,只能用手在空中比画,或者用指画掌练字,最终能够擅长篆书的故事后,强调:“这些故事确有教育意义,但不必因此得出不用纸笔也能把字练好的极端结论,一切问题最终都得落到纸上”,又一次让我豁然开朗,至于“用宣纸是穿轱辘鞋上水泥地,(在废纸上写字)这是穿冰刀上真冰”的比喻,更是让我汗颜得冒了一头冷汗:我哪有寇克让老师的本事?居然敢学他“穿冰刀上真冰”用废纸练字!《书法没有秘密》还没有读完,我就果断订购了一大包宣纸——在买普通标准的宣纸练习书法于我已不是大问题的时候,我还是先学着“穿轱辘鞋早水泥地上”溜冰吧。

  依我看,《书法没有秘密》讲完第七章《器用》后,完全可以画上一个漂亮的句号了,寇克让老师为什么还要补缀一章《求古寻论》?“名垂青史第一人——草圣张芝”、“炒作的力量蔡邕”、“《层累地造成》——楷书鼻祖钟繇”、“名人书法——陆机、谢灵运”……总共9小节组合而成的第九章,分明是一部简约的中国书法史嘛,一本教导读者如何练习书法才是正道的书,何以要用全书章节中最大的篇幅补缀简约中国书法史?然而,一小节一小节地读下来,我们就能体会到作者的良苦用心:上升到理论高度的中国书法史,对书法爱好者来说也许读起来会觉得艰涩;当寇克让老师用一个个实有出处的故事连缀起来的一部简要中国书法史,不仅帮助我们在趣味盎然中大致理顺了中国书法的发展史,更让明白,光有传说中笔冢,是成就不了王献之的。《求古寻论》的第6节“‘天假神凭,造化莫竟’——王献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王献之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不但书法和王羲之并称二王,也雅善丹青,同音乐……王献之去世后,王徽之取来献之的琴,直接坐在灵床上弹琴,但琴老是调不好,徽之感叹说,呜呼子敬,人琴俱亡”故事固然渲染了王家的兄弟情深,更是告诉我们,一个杰出的书法家,一定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王献之的多才多艺,难道我们不知道吗?我们都知道,这也是寇克让老师为自己的著作起名“书法没有秘密”的原因吧?中国书法史上能启迪我们的那些故事,与书法相关的那些常识、那些知识,我们也不是不知道,只是,熟视无睹以后我们已经感知不到中国书法艺术的精妙之处,寇克让老师所做的,就是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让那些中国书法艺术的精妙之处闪闪发亮。这些闪亮处,为热爱中国书法的练习者和欣赏者,指点了迷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