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电影十八讲》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经典电影十八讲》读后感10篇

2018-07-08 04:3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经典电影十八讲》读后感10篇

  《经典电影十八讲》是一本由戴锦华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7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经典电影十八讲》读后感(一):感性的电影解构

  对电影艺术欣赏,我当属门外汉,电影当然有极为震撼我的时候,但这种触动仍是被动的、消极的,是情节走向画面视觉转换人物表演魅力引领着我看下去,我会思考电影中情节的意义及对主题呼应作用,但背后造成这一场景镜头角度区域空间,我却很少加以关注也就是说,电影在我眼中成了一个完整的叙事主体,而不是一个个场景。

  读戴锦华的书,她的文字感性深沉,教读者如何积极地看待电影传达的意义。在她笔下,电影是一门杂糅的语言,不仅存在包括摄影场面调度、摄影机运动、后期剪辑的视觉语言,更是文化环境意识形态相互作用下的思想产物。这本书不是入门书,不追求电影语言体系基础观点,戴锦华侧重的是对电影的叙事和情感解构,从组合段中剥离出深层的社会意义。

  戴锦华对这十八部电影的解读中,有一个核心观点在于老酒换新瓶未必不是种艺术上的成功,将老故事以新的媒介重新讲述,通过商业电影元素与情节剧的巧妙结合,建构其社会意义,同样能焕发其艺术价值。《迷一样的双眼》也是一例成功典范,这部电影于2010年获得第82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谜一样的双眼》与《官方说法》不无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是政治电影,背景设定于20世纪70年代的阿根廷,对于个人情感和道德刻画淡化了对当时黑暗政治的批判力度。《迷一样的双眼》围绕25年前的强奸谋杀案展开,本杰明仍念念不忘这个案子准备以此为素材写一部小说影片采用了双线叙事结构,过去与现实交替出现,而真实虚构界限由于本杰明和艾琳的暧昧情愫而变得模糊

  莉莉安娜被奸杀一案,本杰明的同事随便找了两个黑人来顶罪,其时司法腐败,而凶手戈麦斯被判终身监禁后,居然被与本杰明有嫌隙的法官故意放走,戈麦斯随后也成为庇隆右翼势力的走狗,利用其势力害死了本杰明的朋友。司法正义形同虚设,莉莉安娜的丈夫莫拉莱斯将戈麦斯私自拘禁起来,个人执法是对当时制度无言的申诉。

  影片多次出现对目光的镜头推移,本杰明和艾琳双眼中传达的对对方爱意,本杰明从照片中戈麦斯对莉莉安娜的凝望发现了他的杀人动机,艾琳从戈麦斯直盯盯地看着她胸部样子确认他是凶手,从而语言刺激他,攻破了他的心防。影片最后,本杰明告诉艾琳有话想跟她说,艾琳微笑着回答会有点难的,这里交替出现了两人的脸部特写,随着门的关上,他们终于展开了自己恋情,也为影片画上了一个句点。可以说,本杰明与艾琳之间的感情让这部抨击阿根廷肮脏战争的影片柔化了不少。将社会现实置于人物命运上,也是商业影片成功的亮点之一。

  一个故事可以有很多探索方式不同的艺术媒介,戴锦华从叙事结构和视觉语言解构这种不同,十八讲娓娓道来,建构经典。

  《经典电影十八讲》读后感(二):不容错过专业好书

  这是一本很专业的书,其实看到“戴锦华”这三个字我们就可以得到这个结论。说她为中国电影批评第一人,我想也不为过。

  戴锦华的书我有一些,但是都没有读完,甚至可以说根本就没有读,只是珍藏了起来。这虽是一本新书,但是内容却都是以前的。当然,这并不是说本书的内容老旧,书中的内容反而篇篇精典,字字珠矶。能够拥有这本书,是我的际遇,也是我的幸运

  说起自己与电影之间的故事,可以讲数万字而不停,但是那些与本书的关系不大,此处不再多提。曾经一段时间,大约是六七年前,自己一直在尝试着写影评。记得那个时候,自己最为羡慕的便是戴锦华老师的这种精神分析的影评。自己很想仿写,但无奈实力不济,只能作罢。

  对,就是实力。戴锦华老师的这本书中,充斥着大量的知识,不仅仅是电影批评方面的,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看戴老师的影评,你会觉得里面的内容相当深奥,看不到三眼两语便会出现一处不明白的。套用一句话,读她的书就如同听她的课,你得专心致志,一串串的术语、一堆堆独到知识点滔滔不绝的涌向你,稍不留神你就跟不上她的思路节奏,刚开始搞的你会很紧张,慢慢的适应了你会被感染思维活跃神采奕奕起来。与听课相比,读书还是有一些优势的,比如我不用做笔记,我不用怕错过一些东西,因为错过的东西我可以翻回去重看。不过纵使这样,基础稍差一些的人还是无法完全吃透这本书,要想完全理解本书中的内容,真的是需要很深的电影批评的功底

  尽管这本书的内容实际上是戴锦华老师写于上个世界的东西,当年的戴锦华老师也仅仅是刚过而立之年,但纵使如此,戴锦华老师的专业与博学还是令人赞叹。现在二十年过去了,戴锦华老师在电影批评方面的深度恐怕无人可及。

  可以说,这是一本电影批评方面的教科书,是一本很专业的电影批评类的书籍,戴锦华老师十八节课程全部收录其中。也就是说,本书并不是一时半刻可以读完读懂的,要想完全吃透,你必须留出足够时间,仔细研读,并且不断地查阅资料,求证信息同时再耗费时间观影印证,才可以基本达到戴锦华老师的深度,勉强读懂这本书。

  再说一句,这是一本非常专业的书。如果你对电影批评没有功底,那么你就看不懂它。如果你对电影批评没有兴趣,那么你根本就看不进去它。但是对于那些像我一样,喜欢看电影,热爱电影批评,并在这方面不断钻研的专业以及业余人士来讲,这是一本绝对不能错过的好书,你必须将它收入自己的书架之中,不断研读。

  《经典电影十八讲》读后感(三):让戴锦华教我们看透“镜”的背面

  昔日上电影鉴赏课程,虽然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讲课风格,但是对于电影的解读,老师多是讲解技术层面上的东西,摄影机位的运用光线处理拍摄角度的问题.....少有老师会带学生进行深入的解读,一堂课下来,同学们全当普通观众看了一场电影,有的人算是记录了些笔记,但是大部分人是少有自己的思考的。所以到现在说起来也算是学了四年的戏剧影视文学,但是我连一篇正儿八经的影评都写不出来。这追究起来,一是自己不努力花心思,二是个人感觉学校的老师们的授课方式也许也是有问题的。若碰上戴锦华“戴爷”这样的老师授课,想来一定会有更有趣更有深度。

  读《经典电影十八讲》,总有那么一种无力感,觉得自己好像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哪怕看了一场好电影,只知道好,却不道不明白好在哪里。越将这本书读下去,越深感自己的浅陋。

  当然这本书读得缓慢,因为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消化。戴教授解读电影,不仅仅是从某一个方面去解构,而是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去读懂一部影片。

  虽然本书是多年以前写就,精选的十八部电影也算是历史悠久,但是经典本身就是在时光的淘涤之下才显现出光辉,所以这些电影也好,还是戴教授在昔年的语境下的解读也好,放置在现下也依然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戴教授喜欢先细致入微了解导演,然后从导演的身上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电影“密码”,再联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去将影片读透,吃透。她所追究的不光是一般意义上的欣赏,而是更深层次的探究,探究影片背后的秘密,她在一次又一次揭露影片背后语意、密码。普通人可能更多的是看到“镜”的表面,但她却一再看透“镜”的背面。而用巴赞的话来说“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每一个影片的背面也许是导演自身境遇的折射,但更多的是对文化、对社会的呈现与反思

  技术层面的东西,戴也更注重摄影、故事结构这些方面的解读,至于音响音效这些对影片起渲染作用的元素她倒是很少关注,而这些却是我们上学那会老师们喜欢强调的东西。

  而我读这本书读得缓慢的原因是,十八部影片,我有好几部是没有看过的,而看过的也不一定记得各种情节,所以各种回想影片,然后再一一对照。这种费劲回想的过程耗时耗力,太不痛快。还有一个原因是,戴教授从很多方面去解读,难免涉及很多其他方面的知识,专业术语太多,也不是很好消化。读起来磕磕绊绊。但是读下去之后又深深佩服作者知识面的丰富,尤其是看那些注释,再联想到这本书是戴教授而立之年写就时,就更加觉得本书的精彩了。

  总之这是一本让人感觉深刻饱满的书,而大部分读者的阅读感受估计都是一个字:累。

  2014年8月8日

  《经典电影十八讲》读后感(四):《经典电影十八讲》的正确使用方法

  不能否认,这是一本很棒的书。作者戴锦华老师是北京大学比较研究所的教授。她长期对中国电影史,大众文化研究以及女性文学进行研究,著作颇丰。其专著与论文,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等多语种出版。《经典电影十八讲》源自一座难求的戴锦华老师的电影课。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镜与世俗神话”。从开篇前言部分,戴锦华便点明自己对于电影艺术的看法,“电影与叙事的结合,使电影成了人类有史以来最为成功而有效的骗术”。借助“电影语言”——表现电影艺术的媒介、方式或者手段,将创作想要表达想法加诸于观众,从而实现一种“大众神话”的灌输。而在另一方面,荧幕——类似于镜的现代譬喻,与作为一种手段,将受众自己作为“谎言”的一部分,从而虚构与现实的交织、混淆。

  如果将电影理解为一种骗术,那么它似乎便可以看做是“魔术”的延展了。“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而在戴锦华老师的剖析中,各种“巧妙”在她的解构下,浓缩成一篇篇精致而富于思索的文字,呈现在读者面前。

  魔术的魅力在于其意外性,可以在不经意演绎令人瞠目结舌奇妙。电影亦是如此,“第一次的体验总令人嫉妒”。因而对于这本尝试解构“荧幕戏法”的出色作品,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在对其介绍的影片进行观赏之后,再阅读相关文字。否则或许会失掉很多乐趣

  很多朋友会有这样的疑惑,即对于一些“高大上”的电影作品,“看不懂怎么办”。虚荣心作祟,有的人甚至会在没看过原影片的情况下,借助影评便对作品侃侃而谈。尽管事半功倍,“伪装品位”,但偶尔也会闹出笑话。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做法显然背离了欣赏文艺作品的初衷——我们要快乐,而非虚荣

  囿于时代或者是个人风格,一些作品在欣赏时普通观众些许困扰。其实不必太过担忧,阅读一部电影——最重要的还是你自己的感受。再奇怪光影剪切,总能带给观众某种情绪。带着你自己的情绪再去阅读影评作品,也许会带来意外的启迪。要知道,评论者对于文艺作品扮演的是“捕手”的角色细节就是全部,他们对细节的考察评价来源。而普通的观众往往会忽略细节,而将全部心思花在整体感知之上——通过影评补充细节理解,一部电影的全部“诡计”,便可“昭然若揭”了。

  对细节的考察,在《经典电影十八讲》中体现淋漓尽致。这也是我不推荐读者在观看相关影片之前便阅读本书的原因——“按图索骥”时,对于每个镜头总难免先入为主。一时会有“尽在掌握”的成就感,时间久了便难免会索然无味了。

  细节是影片本身的全部,但除了一部电影所要讲述的,却并不只有影片的本身。

  《经典电影十八讲》读后感(五):"走出洞穴、直视阳光" 精读电影

  “看五十部有质量的影片,会改变一个年轻人的世界”。

  在《经典电影十八讲》里,戴锦华介绍了十八部好电影,极力从文化领域解构电影,从导演、创作背景、主题、视觉呈现、叙事、情感结构等角度精读电影,这种更广阔、更有历史味和文化意味的点睛分析将启发所有电影爱好者“不仅仅应该是一个电影专业欣赏者,而且也应该是一个走出洞穴、直视阳光的社会批判者。”

  关于电影语言,克利斯安.麦茨曾说,并非由于电影是一种语言,它才能讲述如此美妙的故事,而刚好由于讲述了如此美妙的故事,它才使自己成为了一种语言。在戴锦华看来善长呈现“城市与人”主题的安东尼奥尼在《放大》里记录了“心理屈服”的过程,表达了“媒介自反”的语意,是“关乎电影语言的,又是反语言的,是叙事的,又是反叙事的”。----这种叙事已自然而然地呈现出“镜”的意象。至于世俗神话,则是更多影片剖解的更细致社会真实。

  与贝纳多.贝托鲁奇相关有几个词:情欲、乱伦、罪孽救赎,是矛盾的,怀旧的,也是阴郁不定的。这样的贝托鲁奇,其影片永远表达着“反抗秩序,弑父与寻父,越轨与臣服,罪孽与救赎的二元主题”,他的精神分析也暴露了想象幻觉或镜像与社会真实和批判之间的距离

  在耶基洛夫斯基的《杀诫》中,“影片叙事人是绝对抽离的,固定、运动的摄影机完美构成了间离的、纪录式的镜头风格”,“摄影机充当了真正的‘沉默的目击者’沉默、冷峻,几近无动于衷。它目击,并不评判,也许是无从评判;它记录,却未曾仲裁,也无法仲裁”。同样也是“镜”。

  关注女性主义研究的戴锦华,同样对现代文明中女性所处的身心“镜城”加入深入剖析。她认为,黄蜀芹的《人鬼情》表达沉默、女性、命运与拯救。片中片《钟馗嫁妹》中有段台词,一向反串钟馗的女主角向父亲要求,“明儿头场戏,你演钟馗,我演钟妹,你送我出嫁”;在片中尾声,特地赶来送嫁的钟馗终于出场,可女主角却说,“我已经嫁了,嫁给了舞台”。身份角色的错位,只能通过戏中戏加以弥补,可最终完成的依然是一个并不圆满的女性悲剧,简洁的华丽中呈现的依然是镜像的女性世界。

  回顾二十多年前仅限于教材流通于校园的作品,如今已是影评界“一姐”的戴锦华在谈起创作此书那些光辉岁月时说,年轻时的她过目不忘,写文章、做研究几乎一气呵成,《镜与世俗神话》当时写得很从容快乐,也没有任何功利之心与社会抱负,只为爱电影、好电影的一个梦。她感概写作时的年轻、激情,“影片都是‘读’烂熟的,一次次地上课,一次次地重看,每部都看了几十次。”可现在,记忆力开始衰退了,看过的小说和看过的电影留下了“一种色调和基调,但是细节记不住了”,这也使得她写东西更加深思熟虑。

  尽管这是一部教学中产生的著作,而且成书时间早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初(1990-1991年间),但因写作时的真诚,当时电影资源、电影理论的匮乏,中国电影的初初起步,以及解读与批判的力度和深度,这本看起来颇带点学术和理论的电影著作仍显得弥足珍贵。

  《经典电影十八讲》读后感(六):穿越梦境的旅行

  上个世纪的大学里,电脑与网络普及之前,我和宿舍一女孩周末常常去图书馆看电影,那时候还是两人一机,我们对着一个小小的电脑屏幕,头上戴着耳机,两个人选一部影片看,那本电影菜单上的片子,就这样被我们看了大半。房间里全是看影片的人,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梦境里,互不干扰。后来有了网络,但是在线影片并不多,然后我们到处搜寻高校内部的电影,然后刻盘,就这样,我开始我的电影梦幻之旅。今天看到手头戴锦华这本书,1990年代的文字和感受,二十多年过去了,现在看来,很有点忆旧之感。书里的电影自然都是旧的,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一本电影揭秘书的欣赏。

  戴锦华说,影片的解读,不仅是专业化的电影欣赏,而且是电影的揭秘。“他应在电影叙事人隐身的电影语言背后发现他,反身揭破某种视听效果的构成,并在丰富而巧妙的电影叙事策略中发现其中的叙事结构与意义结构。这是一种影片的解读策略……一种更为主动的表意实践。”于是,我把电影解读看成一场穿越梦境的旅行。

  一部好片子所呈现的出的梦境空间,常常交错,多层,一个普通读者也许就只能抵达故事层面,而对于背后的意义与隐喻空间,往往错过。一个专业的向导,带领我们进入的,必然是一个更奇妙的梦幻之旅。

  对于好莱坞神话之一的《夺宝奇兵》,看似简单的寻宝之旅,实则蕴含丰富。按照一个制片人的说法来讲,一部好莱坞影片和一部大众汽车公司里的汽车别无二致。不可忽视的是,在文化工业时代,观众,始终是主流意识形态中的主体,主流意识形态所包含的信仰、价值体系,以日常生活化的形式成为了公众的生活常识与行为准则。印第安纳•琼斯系列电影,就是主流意识形态的载体。戴锦华首先对影片的意识形态内容进行了分析,指出其成功的秘诀之一在于它以某种巧妙的、隐蔽的方式连接着现实。接下来,又从符号学角度对人物和场景片段进行了编码释义,在我们眼前呈现的一个个组合段落,无论是南美丛林的脱险,还是尼泊尔的酒吧,还有各种经典打斗场景,都仿佛通过一只高倍透镜看过来,别样的意义一一呈现。

  十八场电影,十八次穿越梦境的旅行,在梦境通往现实的甬道上,我们看到各种意义诠释的小径,心理的,伦理的,哲学的,社会的……不同的视角,重叠起来,像复杂的透镜一样,把电影之梦境映照得摇曳多姿。

  《经典电影十八讲》读后感(七):假如戴爷欺骗了你

  日落后,月朦胧,宿舍间

  人,男人,两个男人

  一个翘着二郎腿在书桌前,一个刚推门进来走至屋内。

  “回来了?”

  “嗯,看书呢?“

  “是“

  “看啥呢我瞧瞧,哟,《经典电影十八讲》,戴锦华戴爷的大作“

  “你读过?“

  “岂止是读过“入门男子说罢四十五度斜角惆怅看天空,”犹记得戴爷开篇就曾言曰’ 电影与叙事的结合,使电影成了人类有史以来最为成功而有效的骗术’,然也?“

  “然也“

  “然你大爷!后来老子才发现被戴爷骗了!“

  书桌男一惊,停住了抖动的二郎腿,扶了扶眼镜,问到“此话怎讲?“

  沉默,良久的沉默,入门男点燃了一只不在计划内的烟,

  仿佛泥塑木雕的两人,对望着,那窗外的月却越发朦胧了。

  “电影不是骗术,电影是人生”入门男率先打破了沉默,“戴爷曾曰,《阿黛尔•雨果的故事》乃是一出安提戈涅式的悲剧,也就是性格的悲剧,也就是对悲剧命运执着的悲剧,这不是宿命或定数,而是阿黛尔自己的故事,在她看来,只有一出悲剧才能满足一个伟大的叙事,因此,她搏斗在一个注定要输掉的战场上,而这也注定了故事最后的结局“,沉吟少顷,他缓缓又道:”我等又何尝不是这阿黛尔•雨果的故事呢?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为贪嗔喜恶怒着迷,为悲欢哀怨妒着迷,找不到色相代替,亦参不透这道一生的难题,远的不说,便说你不久前那段感情,那女子何尝不是女版的Pinson,你这厮又何尝不是演绎了一番Adele,你二人……“

  “够了!”书桌男一跃而起“电影就是电影,有话就好好说,有事没事借机数落我作甚?我们就不能本分的讨论它的灯光、服装、剪辑、镜头语言无一不是骗术的组合,却被你说成了人生么?”

  入门男盯着眼前的这个人,他非常年轻,但是他说这番话时候的眼睛,任何人看了都不会忘记,那是夜一样的深邃,却又如月一般的让人捉摸不定。他知道眼前少年的态度,但他也知道,对方的这种态度,他是决不会接受的。

  宿舍外的走廊还是那么的喧嚣,谁也不会想到这宿舍内现在竟然如死一般的寂静。窗外的月亮已渐渐明亮起来,他看了看窗外,又叹了口气,苦笑道:“你一定要我如专家学者一般说点你听不懂的鬼话来糊弄你吗?”

  “不!不是的!只是你今天必须给我一个专业的交代。“

  ”“若我不依你呢?”

  “那我就跟大家说你没读过这本书还硬是要吹这个牛逼!”

  沉默,死一样的沉默。许久,他抬眼望着少年,咬牙道:“好,我就依你这次,你把耳朵掏个干净,待我彻夜与你详谈!”

  说罢,他夺过书桌男手中的《经典电影十八讲》,书是冷的,一如入门男的内心,被说着指着的画面和字眼,却微微发烫,一如书桌男的执着。三更过后,书桌男接过了他递回的书,转身向门口走去。这一次,他被说服了,彻彻底底的说服了,不由得有点失落。

  入门男却从背后叫住了他:“你现在觉得,戴爷是欺骗了你么?”

  书桌男的身子微微一震,脚步已顿。“难道不是么。”

  “哈哈哈哈,“入门男牌桌狂笑,“有道是仁者见水,智者见山,戴爷所言未必是假,你我今日一番对话未必是真啊,无论看书观影,于我等凡夫俗子而言无非图个痛快,那装逼犯二的勾当还是少做为妙,骗术又如何,人生又如何,数十年后都是沧海一粟,不足执迷,不足执迷啊!假如你还是觉得戴爷的观点欺骗了你……”

  “我就会说,是爷愿意。”

  说罢,书桌男关了门走了,剩下的,是入门男的微微一笑,和窗外越发清晰的明月夜。

  《经典电影十八讲》读后感(八):电影演绎思想

  艺术总是与思想分不开的,譬如我喜欢的书法艺术,它是与中国哲学和中国古典美学是分不开的,这里面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诸多的思想流派。电影是现代主义的产物,它以更为直观的艺术形式在表达着某种思想或是方法论。

  戴锦华老师的《经典电影十八讲》实际上就是通过电影来不断的强调电影与思想之间的关联性,其中或是演员的表演、或是导演的调控、或是编剧的理念。可惜的是这十几部电影中我也仅看过其中的四五部,但是就这些电影而言都不是肤浅的电影,甚至没有一部是大制作的科幻巨制。当然这样的评价并不是说大制作的科幻巨制就一定是肤浅的,实际上美国的一些大片都蕴含着很深刻的东西,这些东西称之为哲学思想都不为过。譬如《极乐世界》中反映了很多现实社会的问题,但是最终凸显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将小我与大我之间做出了取舍,这种理念甚至是与美国的核心价值相反的东西,这里就是自由精神的一种反应。从《极乐世界》这部电影让我看到了麦卡锡主义在美国逐渐被淡化,麦卡锡主义在美国是反共产主义的代名词,而电影中的忘记小我、成就大我的哲学理念正是共产主义中关于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的理论表现。导演贝托鲁奇在对剧本选择的基础上,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了最大化,他通过自己对影片的重新整理,让原本破坏性非常大的影片完全融入到了体制内。在戴锦华老师看来贝托鲁奇本身就是一个叛徒,相比吕克•戈达尔他是一个软骨头,但在我看来也只是他的一种很平常的行为,因为这是立场和原则本就不同的两个人,如何能在一起比较?吕克的观点、立场是鲜明的,他不愿意做任何的糅合,而在我看来贝托鲁奇本身就是具有典型小资理念的导演,这种理念必然指导他去中庸一些看似激烈的观点,最终就会让人觉得为什么一部本应该激烈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电影,最终被认为是一部宣扬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影片。

  从电影极乐世界到导演贝托鲁奇可以说是思想性的“浓汤”,而我更喜欢的是一些文艺片或者是文艺味浓厚的爱情片,这些片子的代表主要就是日本的影片,譬如《情书》、《入殓师》等。可能有些人会觉得奇怪“情书”和“入殓师”这两个词就像是两个世界的概念,如何能放在一起又如何能有共同点?或许你没看过这两部影片就无从知晓,但是当你看过了也未必就能体会到其中的相同点。日本电影中的优秀作品大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用了中国传统审美标准即“写意”,这个概念是至关重要的。何为“写意”?如果不明白这个问题就可以到陕西兴平的汉武帝茂陵来看看,那里的石刻没有一个是明显可以看出来是什么的,相反需要仔细观看、认真揣摩才能抓住蛛丝马迹确定本质。日本的恐怖片《午夜凶铃》就是这样,看完这样的恐怖片再去看美欧的恐怖片就会觉得后者只有视觉的冲击,却少了最为关键的意境也就是恐怖氛围,有了这个才能真正让人感觉到恐怖。实际上《情书》和《入殓师》这样的影片就是一种“写意”的代表,两者都没有脱离自己的主题,但又表现的若即若离,因为它们更想表现的是深层次的涵义。《情书》通过对一个已经死去的人的不断发掘,竟然找到了长期被埋藏的情感,或许在发掘前这个情感会随着时光的流失而永久的埋葬,但是最终还是被揭了出来,这种追根究底式的发掘直接导致了一种爱意的出现。然而,不论又没有爱意已经不重要了,男主人公早已经去世了,但这对女主人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她似乎意识到了一种爱并且是真正的、纯粹的爱,这种爱是非常宝贵的。可惜这种爱随着回到男主人公去世的现实中而戛然而止,对于观众来说这种“戛然而止”的状态让人感觉到了突如其来的窒息。《入殓师》则以对逝去的人进行入殓为线索,引出了男主人公不为人知的身世。当然作为入殓师并非能够一蹴而就,不论是在日本还是在中国,这个职业都不是非常受人推崇的,尽管他们的收入很高。在经过一系列的锻炼后,男主人公终于认识到了对逝去的人尊重是一种精神境界的拔高,在他逐渐了解到了入殓的内涵后,他则必须面对为死去的父亲进行入殓,在他不断的思想挣扎后还是参透了父子亲情与人间悲欢离合都是一样的,这种情感非常重要以至于不论父子之间有多么大的裂痕,都不足以摧垮这种关系,最终以自己对父亲的亲手入殓来换回最原始的父子亲情。然而无论如何认识到或是认识深刻都已经无法追回那些时间和经历,因此在这里依旧会产生一种窒息的感觉。

  电影演绎思想可以说在国外的一些电影中的反映很明显,可是中国电影的现状则没有那么好。可以说中国电影尤其是大陆电影对理念、思想、精神等深层次的东西挖掘的不够,所以能否留下的电影也很少。这其中有创新理念少、体制机制限制多等问题,但是我个人认为总的来讲还是人的问题。好在《经典电影十八讲》收录了一部陈凯歌导演的经典影片《霸王别姬》,这部电影堪称拿得出手的好电影,因为它也在演绎着思想。虽然这部电影是陈凯歌的作品,但也因为有张国荣这样的香港影帝加盟使得这部电影非常有味。这部电影蕴含着对时代的反思、对人性的反思、对爱情的反思,在这些反思的支撑下就建立起了一部非常深刻的电影,反思实际上是哲学方法论的核心,反思就要批判、就要面度谬误、就要成立逻辑,那么想不深刻都难吧。对于男主人公杨小楼的爱情可以说是非常复杂的,一个是青楼女子、一个是身为同性的师弟,一般来看最痛苦的可能是爱着师兄却不能立足时代的师弟或是身份卑贱不能被社会接受的妓女,但在我看来最痛苦的莫过于男主人公杨小楼。他是喜欢那个青楼女子的,但是他根本不想因此伤害到自己的师弟,矛盾的焦点集中在他的身上。旧社会到文化大革命的时代背景都不是正常、平和的社会模式,因此造成很多困局无法解开,当文革到来的时候人性的恶的一面爆发出来了,各种扭曲的心理和情绪不断的爆发出来,也使这感情中的三个人的命运都经历了坎坷和曲折。总的来说这部电影是大陆少有的精品了,戴锦华老师对电影的分析可谓鞭辟入里。

  《经典电影十八讲》中不仅讲到了很多关于电影艺术的专业问题,更谈及了电影本身的任务、目标和电影人应具备的素质。从这本书中又一次的读到了感性和理性的东西,实际上就是哲思,饶宗颐先生说“我最大的缺点就是不能浅”,戴锦华老师也在叫我们这些读者做到“深”。

  《经典电影十八讲》读后感(九):有待完善的书评

  很汗颜的是,一拿起这本书,竟发现大多数电影都没有看,那我是没有权利读它的,不知为何我规定自己必须在看过电影后才能看影评,如同看过书以后才能读书评一样,这样一本书的书评就大大简化了,但并不等于永远不看,随即下来需要补课的就是尽快将剩下的电影看完,并把本书其它部分看完,以不辜负赠予我书的书评客。

  但其实《法国中尉的女人》、《卡门》、《玫瑰之名》这几部片子的书是读过的,但想必影片与书也会有或多或少的差别,所以还是要等看完影片以后再读。

  但是前言是会读的,我读一本书有读其前言和后序的习惯。

  其中看过的影片是《沉默的羔羊》。听说少年失父,中年失子,晚年失妻是一个男人最大的不幸,那么作为少年的克拉丽斯(主人公)的失父让她经历过人生最大的不幸,所有的不幸都会给人带来创口,甚至不堪回首,戴锦华通过心理分析法对克拉丽斯的潜意识动机进行了剖析。但我大约不太熟悉心理分析理论,所以对于文中出现的诸多术语无免感到迷茫,如“叙事动作”、“移置”、“转译”、“置换”、“心理固置”、“意义符码”等,让我感觉在这些词汇之外不存在什么含义,而这些词汇本身就更不存在什么内涵了。

  但戴对影片的细节观察细致入微,这是一般的电影爱好者做不到的,而做不到,其实读起这部影评来,也和没看过电影差不了多少,但我不太喜欢她的风格,尤如我不太喜欢她的气质,一副女权主义的女强人形象,什么“心灵被囚者”,好多术语可能来自于翻译文本,显得生硬而干巴,她自然是“精神分析”与“女权主义”的强烈谟拜者,当然这两种思潮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好处也是不可抹杀的,我之不喜欢总是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与非理性的因素在里面。

  但戴确乎读出了他人没有读到的信息:杀人恶魔内心的温柔与爱,让一个人物的形象由扁平变为丰满。

  《经典电影十八讲》读后感(十):重新看电影

  坦白说,我很喜欢看电影,尤其喜欢去电影院看电影,而且总是固执地认为,在电影院里看的电影才叫电影。不过,由于工作、家庭、经济等各种原因,我很少去影院看,都是从网上下载了在家里看。音响效果和现场氛围虽然差点,但也不影响内容。

  当然了,一般来说,我看电影大多时候是冲着娱乐和放松去的,很多时候就是看看演员的演技啊,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啊,故事反映的中心思想啊,最多再注意一下场景(我比较喜欢那种优美的画面,比如宫崎骏电影里的那种场景),很少从更深层次去想一部电影到底代表了什么。

  这次看戴锦华教授的《经典电影十八讲》实在是觉得以前看的那些电影都是白看了,真是应了那句“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原来就只看热闹了。这本书共18讲,选取了中外有特色的影片进行讲解,或者用导演引出影片,或者用影片引出导演,用独特的视觉诠释了电影这门独特的艺术,并从社会伦理、文化差异、性别符号、商业运作等等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讲,从而让你从一个新的高度来看待电影,解读电影中所传达出来的各种信息。

  原来看电影,好的地方你会有瞬间的惊艳,不好的地方会吐槽,但一般限于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本书会告诉你所以然。只是看这本书不能太快,因为你要不断消化书中接二连三跳出来的专业术语。作为北大电影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一个“使影评成为一种独立的表意实践”的人写出来的书,你必须一个词汇一个词汇地看,然后迅速消化才能跟得上作者写作的思维。看她的书,就像听她的课,而效果就像她的学生评价的那样:“听她的课,你得专心致志,一串串的术语、一堆堆独到的知识点滔滔不绝的涌向你,稍不留神你就跟不上她的思路和节奏,刚开始搞的你会很紧张,慢慢的适应了你会被感染的思维活跃神采奕奕起来。”这样的书实在说不上是深入浅出,你必须绷紧全身每一根神经才能领会得了。电影拍摄中的术语、文化理论里的术语、女性主义研究中的术语,渐次涌来,犹如一波一波的浪涛,躲过了这个,未必躲得了那个。但也因为这些专业的东西,你才能真正明白一部电影里的节点在哪里。

  原来看电影,只是知道它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文学、摄影、文化、表演,等等,但并没有真正将这些东西自然地融进去,也就是看完了哈哈笑一阵或陪着主人公哭一阵也就过了。而当你看书的时候,你会觉得看电影不再那么轻松了。里面有很多东西需要你分析和重新认识。书中的知识和观点常常让你耳目一新。看书的时候,你会觉得很忙,很累。因为你有时要从导演的角度看剧本;有时你要从演员的角度看情节;有时你又要从影片的角度看文化;有时你还要从内容中看商业运作。作者带你在各个领域不断游走,游刃有余,走得乐此不疲,读者跟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只能感慨“书到用时方恨少”。如果你足够细心,注意到下面的注释,你会看到作者信手拈来的那句话有的出自某一本小说,有的出自某一部电影,有的出自某一本理论书籍,有的出自某位导演的发言稿,不一而足。你不得不佩服作者在这方面的融会贯通和优雅自在!

  看完书,用书中的理论再去检验你看过的电影, 你会发现你原来明明已经看懂的那部电影现在已经面目全非了。比如《夺宝奇兵》,我一直就觉得那是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打斗也很精彩。但当作者一一解析电影内在的语义矩形和多重编码的时候,你会觉得,原来心里觉得很简单的好人坏人,原来觉得就是凑巧的藏宝地点,原来作为点缀的女搭档,却都有不简单的内涵存在。整个影片和美国梦、“民主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成功推销都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娱乐也变得沉重了。再比如《沉默的羔羊》,我看的时候因为害怕,有的时候就捂住眼不看,堵住耳朵不听,现在看来,那不过都是一些隐喻和修辞格,而恐怖只是其外壳而已。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电影是用来放松的,可是,当你了解了其内在的文化符号,把电影里的各种信息转化成理论的时候,重新回过头看电影,你会有一种重新看电影的乐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