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站在常识一边》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站在常识一边》的读后感10篇

2022-03-22 03:32:2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站在常识一边》的读后感10篇

  《站在常识一边》是一本由杨子云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元,页数:2014-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站在常识一边》读后感(一):在常识中探寻真理

  在常识中探寻真理

  ——兼评杨子云的《站在常识一边》

  行走在常识中,我们每天要面对许多生活常识、社会常识及科学常识。行走在常识中,我们不妨站在常识的一边,聆听冯仑、信力建、张跃、任志强、王石等权威的言说。尽管有些声音可能刺耳,但“兼听则明”,这对我们和当政者了解当下的政商关系、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和政府公信力与社会信任等会大有裨益。

  时下,不缺“权威”,尤其不缺“因权而威”的权威。其实,真正的权威在民间,《站在常识一边》跨越诸多科学,从经济、法律、历史,到社会、时政,甚至宗教信仰,堪称“百科全书”。《站在常识一边》,既是杨子云5年专业的追问,更是其与被访者一起观察、思考与选择。

  作者杨子云从常识出发,对60多位实业界、法律界、思想界、文化界的影响力人物的深度访谈,试图从中寻求更多的共识,从58篇文章中精选出的这21篇,篇篇切中当下时弊。论及教育问题,子云的设问不但很大胆,话锋也很凌厉,“我们整个教育的价值取向和教育政策,从起点就开始制造不平等……”,“说白了,就是利用公权力行市场垄断之实”。子云的这种批判思维、批判精神和有种负责任的态度,在当下弥足珍贵,也尤为重要。

  该书以建设性的态度关注当下,关注当前社会的症结和热点。例如,关注环保,关注公益,关注政府职能,关注民主法治,关注民企原罪,关注教育乱象……这些都与民生息息相关。即使在讨论传统文化、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高深”话题时,仍然是将上述话题置于当今社会的背景下来展开的。回到刚才论及的教育问题,政府应多做“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民办教育家信力建认为,现在的教育取向最缺德的是限制了人的发展,比如“政府将大量的教育资源集中在城市,集中在城市中的重点小学、重点中学,而农村教育、城市流动人口教育、残疾人教育、贫困生教育等,政府却忽略了”。

  是常识,也有重复的必要。尽管“常识”是最为一般的道理,但当下常识尤其稀缺。尽管我自己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文章有没有永恒价值之类的问题,也不会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可以提供警世良言,但我始终认为世上有两种学问,一是为学问的学问,一是为了当下的研究,为破解难局提供一己之见。《站在常识一边》深入的思考与洞见,无异于迷雾中的星星烛火,照亮前路,引领人们寻见有益于社会、让未来达成更多的共识。

  《站在常识一边》即是一本重复“常识”的专访书。访谈中的每一个人都是自由思考、率真表达的一群人。在这个说话还需要勇气的时代,他们都在说真话,重复着“常识”。比方说“救市”,为什么要救?金融危机、楼市崩盘犹如河水有涨有落,本该反省的,却更堕落了,“一些肮脏的东西被堂而皇之的仍在大地上”。其实,政府只要用财政支出的1%救助穷人就行了。被访者以他们自己独特的阅历、丰富的经验、渊博的学识、正直的品格、坦荡的良知,回应这些不容回避的重大问题。

  常识何妨重复一万遍?常识是普通的知识,它既深刻又朴实,既简单又重要,蕴含着丰富的智慧。纵使是真理也有必要重复一千遍甚至更多,直至真理成为常识。如同《站在常识一边》的书名一样,最有价值的道理其实就是最为朴素的,最应该被人所共知的常识。也只有回归到最简单的道理,回归到常识,我们才能反思一些复杂的社会问题。比如,把农民赶到城里去打工,然后周期性的经济衰退、失业,民众要这种宿命吗?办那么多工厂、开那么多公司,然后商品过剩、产能过剩、泡沫满天飞,然后是周期性亏损、破产,难道企业家需要这样的宿命?

  文/刘英团

  《揭阳日报》4月19日

  http://www.jyrb.net.cn/content/20140419/detail149032.html

  《站在常识一边》读后感(二):常识的共识

  子云在前言提到,为本书起名字曾有过纠结,在一个媒体人的眼里,21位来自各行各业的精英的言论的集锦,应该要和“自由”“问答”这样的词汇挂钩的,但是却最终起名为《站在常识的一边》。初听此名,读者还会以为这是一本科普知识的书呢,初读此书,我其实和作者有着一样的纠结——为什么这样思想火花碰撞的采访要和“常识”挂钩呢?事实上,我在阅读过程中思考最多的也是“常识”。

  何谓“常识”?一般认为,就是众所周知的知识。比如说,太阳东升西落,一年四季交替。我们就生活在常识里。精英们探讨的问题,似乎离我们很远,就像国家救市的"四万亿"措施,也许我们听都没有听说过。企业家如何办好民营企业,教育学家如何探讨教育的公平,这些似乎和我们日常的常识相去甚远。但是,就算一个普通人,也会遭遇菜市场菜价上调,子女教育择校问题。当我最终阅必此书,也终于明白:日光之下并无新鲜事的含义,一切看似遥远看似和我们生活无关的理论也好变化也罢,其实正是正常生活的一切,说是常识毫不夸张。我们就生活在这个巨变的时代当中,即便总将自己剥离于这样的“常识”之外,这样的“常识”也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或许并不显性,这并不仅仅是精英的世界。

  采访信力建的一篇让我感触良多。在我们一步步的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很少有人去深入的思考教育的本质以及教育的明天。只是教育之艰,对于资源分配不平衡的地区来说,我们多多少少都会有体会。大小城市之间,城乡之间,以及贫富家庭之间。虽然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多年,但是在民间,多少的孩子上不起学相信我们自己都遇到过。信力建在文章的结尾处给出了一个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药方——政府放手。事实上,这21篇谈论各行各业都有个基本的共识——交给市场,哪怕就是教育,也其实根本无需过多的干预。中国的行政体系太庞大也太积重了,我们都相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但是想要解放松绑还需要时间和更多的努力。

  当这些理论和这些思想火花开遍整个中国大地的时候,子云就不会站在一边,只能用冷静的笔触记录了。社会要进步,是要常识的进步和对常识的共识。也许他们所说的,并不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却是有启发性的,这个社会需要这样的常识。

  《站在常识一边》读后感(三):因为常识,所以好读

  从自序的最后一句:“我深信技术的进步将摧枯拉朽地把一切不合时宜的埋葬。”我基本断定作者的价值观与我的相反,因为我本人乃一不合时宜者,且不一味地迷信技术。但本书题目《站在常识一边》让我预测到可能会很好读,大约属于一气呵成的那一类。如果是我自己来写,恐怕题目要变成:《站在精英一边》。且看后文。

  我对冯仑对“边缘”的看法也不苟同,他以为边缘是逃避、不负责任、占便宜,而主流是能负责、敢担当、敢合作、能吃亏。这只能是因为他本人属于主流,才会主流辩护,至于边缘与主流是个什么区别,我不用多说,总结一下就是,边缘是脱俗的,主流是入世的,不存在褒贬之论。所以冯本人是赞同后期主流的张艺谋,而反对前期边缘的张艺谋,刚好与我的看法相反。

  但信力建对教育的看法我是颇为赞同:“认为教育领域是计划经济的最后一个堡垒”,政府抓着不放的原因不是意识形态之争,而是利益之争,这么说是要有勇气的,因为是在说真话。对于他说“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只是一种灌输,即只教孩子认识一条鱼,不教他们如何打鱼,也不教他思辨。”我以为并非是不教,而是在这样的一个现实,学会了思辩的人反而难以生存,现在的教育是只让人们学会如何生存斗争,却不教人如何发现存在的意义,只要能活得好就行,有没有意义不重要。但我不同意他有些看法,比如认为刘翔的成功也是一种成功,恰恰相反,中国当下多数人都以为运动员的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成功,而非读到最高学位,但中国的运动员与国外的运动员相比较,恰恰是太注重成功了,而缺乏某种综合素养,甚至太缺乏文化,造成一种“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现象。而得了奥运会冠军,真的就等于人生成功了吗?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未到终点皆无定论。

  这年头仍然有某个阶级的人为该阶级辩护的特点,如果真的存在阶级的话,你也可以说是同类相护吧,比如武克钢就说,三聚氰胺事件可能有一个知识不足的问题,这个明显辩护的性质让人震惊,对于一个专业生产奶粉的企业,这样的知识不足让人怀疑他们是否有资格生产奶粉,如果不是出于知识不足,武的辩护就让人心寒-不肯或不敢说真话,不敢直面血淋淋的现实-这才是真正的恐怖。

  王学泰的“枪杆子里可以出政权,但不能出文明”,我十分赞同,我反对暴力革命,暴力革命只能实现新旧政权的更迭,却不能给人类带来文明与文化的进步,更有可能是灾难。王说得对,这种暴力唯一不能做的就是推动社会进步。

  现在从微博等媒体发现一个怪现象,真正有能力改变社会的人往往无理想,明哲保身,或者利益至上,这是我对中国律师的一致看法。而有理想的人又无行动力,只会发发牢骚,这也不单是与职业有关,也与法制不健全有关,当然一些例外如文中所写的这位律师就是属于少有的具备良知的人之一,而他们抗争的结果就能带来不菲的成绩。中国人一向重视集体的力量,却轻视个人的力量,如果这个观念转变了的话,可能就会出现很大的改观。

  说到韩寒,我认为韩三篇是他人生一个可喜的转变,也就是说从原来的反对主流,到这时的冷静思考以后,与全世界的丑恶为敌了,也就可以说成是与全世界为敌,这比原来仅仅反主流要危险得多,可能会失去很多原来支持他的粉丝,但被方舟子搅乱了,他需要大量的粉丝来应对这样一个危险的人物,其实说危险也不危险,关键看个人的心态了,干脆不理不睬可能效果反而好得多,也符合韩一贯大为畏的、特立独行的性格,但其实没有人天生是这样的性格,总是要在诸多求索的路上慢慢形成的,需要持久的、与苦痛、磨难、丑恶等作斗争的过程中修练成的。所以这样其实他的成熟就晚了好多年,要想成为一个《勇敢的心》里主人公的那种精神的人物,不知道他是否有这样的潜质与可能?但确实没有想到他为了《独唱团》花了这么大的功夫,为了自由度的扩大,而且最重要是的,他得出一个结论,作品最重要,这就让他避免了一些捷径来争取成功。我支持韩三篇也是因为里面缓和了很多直接的对抗,而是赞成改革,而不是革命,我从来都认为革命是一种错误,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希望韩寒成为有史以来第二个甘地,因为甘地是前无古人的,希望还能有来者。但有很多人以为韩三篇里的韩寒变了,变得顺从而听话了,变得迎合主流了,而我恰恰认为这是他独立思考的开始,而不是一味地迎合民众了。

  对于杜维明的观点,我赞同他对五四的批判,但又觉得他把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就命定为儒家有些不同意,因为儒家并不是中国文化最好的一部分。我恰恰觉得五四的长处就在于用西方的东西取代了儒家的东西,但是却又将最好的精髓象泼水一样连孩子也泼出去了,但这并非儒家的东西。我发现赞同儒家与道家甚至佛家的人往往性情各不相同,而各有特色,赞同儒家的有相似的特点,赞同道家的也很相似,甚至有种以此区分是否为同道中人的感受。杜维明认为以体制内外之分来区分知识分子不科学,他举美国体制内的也称为知识分子,问题是他避开了什么样的体制,有的体制是对批判精神持宽容态度的,所以这种体制内的也称为知识分子。从整篇文章都感觉杜维明明显有些力不从心了,相对来说,袁伟时要理性得多。杜维明先生要将中国人的自信重新建立起来的话,就需要再重新去了解一下中国古文明真正的精髓到底在哪里。我以为魏晋风度,屈原的壮美的想象与不肯变心从俗的精神,红楼梦里体现的精神美,这些都是远远胜过儒家的东西。即使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他都需要再重新打量才是。但他说需要重新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这个要求我以为非常正确,但他在论证这些的过程中所缺少的思辨性与条理性都有些欠缺。

  《站在常识一边》读后感(四):鞠晨曦:不务虚谈,不误苍生

  鞠晨曦:不务虚谈,不误苍生

  ——评《站在常识一边》

  鞠晨曦: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新闻信息中心主任

  《站在常识一边》出版了,21篇采访录看似一盘散玉,但提起来,我们就能看到贯彻其中的脉络,这条脉络贯穿了访谈者作为媒体人所关注的问题。访谈者杨子云是腾讯网燕山大讲堂的主持人,我是燕山大讲堂的远程听众。因此,我更愿意先谈谈对燕山大讲堂的几点感受。

  近几年,中国进入了一个“开讲”的时代。当真正的大师一个个逝去之后,“讲师”们借助电视、网络的媒介,筑起名类繁多的讲坛。有讲三国红楼的,有讲孔孟老庄的,有讲宫廷内帷的,有讲计谋韬略的,有讲成功学的,有讲商业经的。或引经据典,或别开生面,或古意新解,或新学寻根。听多了,总觉得其言汹汹,其意空空,无非将一堆陈词滥调用现代语言包装一番,耸人听闻而已。

  后来,对多数讲坛就意兴阑珊了。

  但燕山大讲堂是个例外。

  燕山大讲堂最吸引我的是选题,它总是以建设性的态度关注当下,关注当前社会的症结和热点。例如,关注环保,关注公益,关注政府职能,关注民主法治,关注民企原罪,关注教育乱象……这些都与民生息息相关。即使在讨论传统文化、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高深”话题时,燕山大讲堂仍然是将上述话题置于当今社会的背景下来展开的。不务虚谈,不误苍生,燕山大讲堂有种负责任的态度。

  燕山大讲堂吸引我的第二点是对真相的迫近。转型时期的中国变化太快,问题太多,观念太纷扰,声音太嘈杂。乱花渐欲迷人眼,我们不能等待圣人降临,廓清寰宇,我们只能从多个角度用多种切片去拼凑真相。燕山大讲堂恰好做了这件事情,虽然不能说它告诉了我们真相的全部,但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迫近真相的角度。

  燕山大讲堂吸引我的第三点是它的启蒙性。启蒙是一个已经被过度解读的词汇,经历过五四运动和八十年代两次失败启蒙,人们对启蒙者已经失去了耐心——民众似乎不再需要一个在前面引路的先驱,也不再想听成套的高深理论。但我觉得,中国社会至少还需要一种启蒙,那就是常识启蒙。面对复杂问题最有效地解决办法就是回归到最简单的道理,回归到常识。回归常识看起来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在中国却并不那么容易,因为整个中国社会曾经就是一块在主观意志支配下的试验田,其运行主要依靠领袖思想、国家计划、行政指令来推动,违背常识,不顾规律,一度成为社会的常态。改革开放后,我们开始按市场规律办事,但我们对某些常识的了解依然非常有限,燕山大讲堂的很多演讲者都是在普及常识。

  细翻这本《站在常识一边》,21篇文章,我作了个统计,有8篇文章曾经在燕山大讲堂网页刊出过,这一次添加了访谈手记。书中涉及的22名访谈对象中,有学者8人,企业家6人,文艺界4人,记者、警察、官员、法律界人士各1人,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既有思想的深度,也有现实的经验,他们是中国社会迷局的直面者、探索者、实践者,他们拥有的共同武器就是关注当下、迫近真相、回归常识。听听他们的言说,对我们了解身处的这个世界也许有所裨益。

  《站在常识一边》读后感(五):我们这个时代的常识

  我们这个时代的常识

  王威廉

  我们常常说这是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或者,一个迷惘和躁动的时代。这是这个时代如洪流一般带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有时候这样的印象由于过于强烈,以至于我们无法安静下来思考这种印象背后的事物及其深层原因,就急速地坠入到焦虑不安的惶恐之中。最为可怕的是,我们会因此而失掉了对世界和自我的信心。就在2014年的这个春天,我拿到了一本名叫《站在常识一边》的书,这是一本访谈录,按道理讲,这种书一般翻翻就过去了,但我越读越认真,而且越品味,心里边竟然越兴奋。

  这书标题里的“常识”一词实在太好了,我立马就想到美国人托马斯·潘恩的那本名著《常识》。潘恩的许多言论放在今天,真是不折不扣的“常识”,比如他对公民的自由和权利的强调,比如他对英国君主制的无情批判和建立共和制度的召唤,我们今天都耳熟能详,但是在他写出了此书的1774年,却是振聋发聩的劲声,如暴风骤雨一般,席卷北美大陆,几乎人手一册,成了美国独立革命的教科书。

  所以,我们今天所强调的“常识”,并非那种妇孺皆知的风干的知识条目,而是一种能够激活一个时代、一个国度人们心底深处的那种鲜活的共识感。

  其次,书中这些心灵对自由的强烈渴望与诉求,让我非常感同身受。自由,意味着生存、发展、言说、交流和创造。当代中国人对“自由”的理解已经远远不是以往那么幼稚的了,我们知道真正的自由是有着怎样的机制、条件与规则,也知道真正的自由是如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并有着怎样的伟力可以推动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自由,是这本书当中出现最多的字眼之一,它和各个领域结合,就变成了具体的诉求,比如经济的自由、社会的自由、信仰的自由等等,这些专家学者都有着扎实的论述,既不激进,也不保守,切中当前的诸多要害部位,令人信服。

  最后,也许是最重要的一点,大家的落脚点几乎都是在社会的建构上。这已经成了最为迫切的一个“常识”。我们知道,自由的精神并非空中楼阁,而是需要肥沃的社会土壤。如果权力的触角在社会的各层面延伸得太远,就会锁住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如果将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为“政经分离”,政府限定了自己的职责,放宽了对市场的管制,创造了这三十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发展,那么,2013年的十八界三中全会已经有意识地表现出“政社分开”,将社会能够自己组织和运作的事情还给社会。当然,这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的是社会自身的成熟,这表现在NGO(非政府组织)的建构与完善上面,否则,再多的个体都如同散沙。这些“常识”被书中的精英们用具体的学科理念表达得非常充分,正如李连杰说的:“比热情更重要的是专业能力。不是壹基金要改变社会,而是调动每个人心中的善,你可以通过壹基金平台改变社会。”这就是社会自我完善的途径,需要专业的能力,建构并运作合法的组织,然后激发出更加强大的集体能量,这也是人们能够自由创造的信心所在。

  一个具备“常识”、拥有“共识”的国度,总还是有所希冀的。让我们拭目以待。

  《站在常识一边》读后感(六):天边一朵云

  子云,英文名poe,我一开始不知道该怎么读,后来得知,是poem前三个字母,半个诗人。

  第一次看到子云是在普陀岛上,她穿了一件中式白色麻衫,上面绘了朵红莲,其人蓬松柔软,笑意盈盈,像一朵云一样飘过来。

  那是2009年,张小龙还在研究QQ邮箱、公知这个词还没有变坏、讲座沙龙不像现在遍地都是、言论环境天上地下,做深度思想的媒体人只有一小撮,她一 人担起一个《燕山大讲堂》,我们几个文青天真的做《子夜》,年轻,各种要担当,要启蒙……我们都是做着思想栏目的潇湘儿女,结识她才知道你走 的路已有前辈走过,你请过的人她都请过,你看过的没看过的书她都看过,像一个人孤独在山里练剑,找不到要诀的时候,有一个前辈高手从天而降, 轻描淡写,句句中要害。

  子云是我见过最有能量最霸蛮的女人,一件事情,你觉得已经做到80分时候,她一定卯足力气争100,一个嘉宾,你觉得请国内一流的就可以了,她会再 往上争国际一流。一段文字,你觉得已经推敲十几次差不多了,她会推敲几十次到每个标点。于是她成为希格玛“最危险的女人”之一,地球上好像没 有她搞不定的,那年,她孤身一人去临沂探那盲人,发动北京法学界联名救他;后,做起法律记者沙龙,再,五年撑起《燕山大讲堂》,打造《腾讯思享会》,她曾一天内采访法国前总理、欧盟总长、港大院长……再后来,她搞定韩寒、王石、潘基文、比尔盖茨……

  《站在常识一边》,结集了21个专访文字,关乎经济、信仰、体制、社会组织、传统、非常完整的架构体系,这是她多年修炼的精华,她的能量学识在这本集子里沉淀绽放,是一个媒体型学人的社会担当。

  在学术圈泡了若干年以后,我们像无蜜可采的蜜蜂,守着一个不那么繁盛的花园。绕不出的是老调常谈,不过时的是德先生赛先生的口号,十年前的改革愿望与今日别无二致,看这书感慨的是,一个社会该有的常识为何还要一而再强调?一个国家的梦为何落在一个女子肩头?

  那日,我们在草原的上都湖看星星,满天繁星,一个银河系横在眼前,子云感动得泪流满面,这更像我心里的她,一个时不时丢三落四想流浪在没了钟声的南屏街头的诗人,一个绝不妥协最后一定能如愿的宠儿,一个关心厥草和藤蔓的旅人。

  《站在常识一边》读后感(七):《站在常识一边》:把常识还给公民

  1997年,尚在海外的阿城在《收获》上开设了专栏,主题是“常识与通识”,包含了些有趣的介绍,比如人为何会怀乡,为何会恋爱,为何有的人怕蛇有的人敢玩儿蛇、催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等等,大抵上是一些人们熟悉却并不真切了解的话题。后来这个专栏的十二篇文字结集出版,不过并没有被人们所熟知。倒是同时在《收获》上连载的另一个专栏直到今天仍然很火,它的作者是余秋雨,专栏名叫“文化苦旅”。

  阿城的这一系列文字,今天读来仍颇有风味。他在书里说,将来要为自己撰写一个墓志铭,上写“读书驳杂,不足为训”八个大字。而这本杂文集刚好是他“驳杂读书”,随性而为的成果。一个写小说的抱着“有趣儿”读了那么多科普作品,还深入浅出拿出来显摆,最重要的他让他的读者明白,读书并了解一些“与本业无关”的常识,可以让生活更有趣。

  《站在常识一边》同样是一本与常识有关的对话录。书中收录的21篇访谈是腾讯思享会主持人、记者杨子云在5年的时间里,对来自实业界、法律界、思想界、文化界的影响力人物进行深度采访,内容涉及当下众多热点议题。按作者在前言中的说法,这可以看做是一个“对现代史的脚注”。

  比起阿城的“常识”,《站在常识一边》的对话则要“犀利”许多。每一次谈话中,受访者面对或敏感或棘手的话题,大都坦诚相见,坦露肺腑之言。与我们所熟悉的那些“访谈”不同,这些对话,往往超出个人的范畴,而直面时代,直面未来的更多可能。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精英”对世界和社会进程的思考和反馈。

  时代在发展,一切都在进步,社会也在矛盾中前行。不可否认,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得以发展的必要前提。然而我们看到的现实,往往是因追逐物质文明而造成的精神“缺位”。我们看到了太多的人,张口闭口大谈素质,却是以此去限制别人的行为,攫取自己的利益;我们悲哀的发现,当我们想要以善良为准绳处理日常生活,哪怕是“扶老奶奶过马路”,都可能有“倾家荡产”的潜在危险……一个社会的进步程度远不能以GDP增幅为计量单位,就像一个城市的良心,不应该看地上的高楼,而应该看地下的管道一样。那里才是基础,而社会的基础是人,人的基础是常识。

  爱因斯坦曾总结人类的道德,“是无数精英的行为模式积累的结果”。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定义“善良的行为”,将这些有益于社会进步,有益于每个人更好发展的处事方式定义为道德,并随着时代的演进不断积累,才有了今天所谓的道德准则。或许最悲哀的事情,是我们在不断创造物质文明新突破的同时,亲手毁掉能让世界变得更好的土壤和种子吧

  从这样的意义上说,当有人愿意坐下来,和你谈谈“常识”之时,也许坐下来听一听,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大概比追随着“文人”的脚步“苦旅”,附庸风雅要好一些吧。

  《站在常识一边》读后感(八):站在常识一边,把握时代脉搏

  作为一名媒体人,杨子云无疑是成功的,本书即为副产品之一。本书二十一篇文章是其从近五年来的采访录中筛选出的一部分,因为“采访的这些人,触及的这些话题,表达的这些观点,汇聚在一起,是当代史的注解之一,值得把它们留在纸上”。

  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受访的这些“思享者”思维的宽广、表达的率真。他们说的都是真话、都是在重复常识,可是,这些无不体现了他们的勇气。他们期待自由、独立、平等成为普适的价值观,并推崇与之相应的制度安排。书中所列很多五年前的观点,一些改革的愿景,今天已经得到落实或正在落实,或是体现在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形成的《决定》中,其乃真知灼见,其洞察力和预见性自不待言。这些,今天读起来感觉更亲切。

  作为媒体和专家学者,能够畅所欲言,建言献策,针砭时弊,直指要害,这是时代的进步,是民主进步的体现,但这远不是目的。让普通民众能够接受这样的一种教育,换一种思维看社会、看生活,这样才能活得更明白。这样,才能渐渐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民。无疑,这对推动民主与法治的进步,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其中,有好几次访谈都谈到了信仰的问题,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探讨“流民、游民与社会动荡”的主题时,吕文举、杨鹏认为:如果教育和信仰能跟上,即便流民队伍膨胀,黑社会的后备军也很有限。印度的流民队伍庞大,但其没有严重的黑社会问题,没有那么多的城市暴力和治安问题,所以说,虽然流民多,但没有威胁到治安。这一方面赖于他们再怎么穷,社会能保障他们基本的生存。最根本的一点,还是信仰对人心的安定作用。任志强认为,宗教是国家稳定的四大支柱之一,很多国家政治上出问题是靠宗教在维持。因此,他希望宗教也能成为维护中国稳定的支柱。

  可惜的是中国没有宗教,社会稳定也就少了一个支柱。尤其是在今天,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思想上没有任何的羁绊,这是非常危险的。我们国人没有信仰,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不光是没有,在1949年后,特别是“文革”十年,更是一个毁灭信仰的十年,其影响不是几个十年就能消除的。要建设文明社会,重塑信仰,应该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艰深的课题。

  令人深思的是,书的最后一篇是杨鹏的《把中国的上帝崇拜还给百姓》。他说:“近三十多年来,中国人关注的是经济问题,但以后政治问题会日渐升温,人们的注意力会从经济转向政治,会经历一个政治转型热的时代。等到政治转型基本完成后,我们有了规范的市场经济及宪政民主政治制度后,信仰问题一定会日渐升温,我们会迎来一个信仰热的时代。”作为一个长期从事公益事业的人,也许,他对未来信息的提前感知是正确的。

  文字指瑕:

  1.第135页,倒数第四段的倒数第三行第一个“。”当删除;

  2.第137页,第二行第一个“,”当删除;

  3.第155页,第四段“李连杰,……印尼海啸。”与本页第一段重复;

  4.第233页“采访手记”前两段与第212页“采访手记”前两段重复,作为单篇发表尚可,作为一本书的前后两篇欠妥;

  5.第250页,第三段第二行有“他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的陈彦”句,不通。建议要么删除“他”,要么删除“的陈彦”;

  6.第258页,第二段第六行“……这种无知造成了在商业大潮,尤其是全球化的潮流席卷中国之后”中,“,”应为“、”;

  同段倒数第三行“……知道了我们自己原来还有很多好东西,当发现这些东西还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时”中,“,”当为“。”;

  7.第259页,第三段首行“在梵蒂冈就不会发生发生这样的情况”中,“发生”衍文;

  8.第232页袁伟时图片及简介同第211页,有重复之嫌,可承前省略;第262页、第56页杨鹏图片及简介亦如此。

  《站在常识一边》读后感(九):回归常识 重拾理性

  文/友竹

  本书是一本访谈录,用编者的话来说,与她对话的“都是自由思考、率真表达的一群人,他们都在说真话,重复常识。”为什么要重复常识呢?因为当前中国社会存在许多迷思,而迷思会阻碍认知与行动。作者说,如果我们在迷思中回到常识,从常识开始重新出发,也许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前几年民营企业原罪之争甚嚣尘上,许多经济学者、企业家都卷入了争战。本书第一篇的开始,冯仑即对原罪之说作出了回应。作为民营企业的优秀代表,他坚持认为“原罪”是最初制度安排上的困境和悖论造成的原发性疾病。当时的体质弊端造成的历史问题不能由现时的民企独自承担,而应将一切放到历史长河中去看待。

  民办教育家信力建表达了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担忧:我们的教育正在制造越来越多的不平等和失败者。教师只琢磨孩子们的分数和缺点,严重伤害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对比到澳大利亚进行的教育考察,他说国外教育者专门琢磨孩子的兴趣和特长,教师做引领孩子成功的“伯乐”;而只琢磨分数和缺点的当前中国教育者却成了“刽子手”。

  也许,什么时候我们的教师队伍中多出些“伯乐”,教育部提出的 “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时代就来临了。可是,当前我们的教育方面问题太多,“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还是一个比较长远的目标。这不仅仅表现在教师理念、素质不一上,更表现在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均上。政府将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了城市,特别是城市中的重点小学、中学;对农村教育、城市流动人口教育、贫困生教育等大问题却忽略了。

  根据一些调查研究发现,对城市流动人口教育问题的疏忽,会导致游民、黑社会等不安定因素的增加。信力建认为,政府将大量教育资源集中在城市的做法是在搞“锦上添花”,而这是毫无必要的。相反,他认为政府应该多做些“雪中送炭”的事,也就是要在帮扶农村教育、城市流动人口教育、贫困生教育等方面加大力度。

  贫富差距的普遍存在与不断加大的趋势导致社会上笼罩着一股强烈的仇富情绪,人们似乎都认同为富不仁、无奸不商这类观念。对此,武克钢说“不要总骂企业家”、任志强无奈回应“说我不关心穷人,其实你们都错了”、张跃说“一个人衣食无忧之后,就该觉悟起来”、李连杰则呼吁“从壹(壹基金)开始改变社会”。

  诚然,富人占有更多的社会财富和资源,表面上看来他们的成功加剧了经济利益分配不均的状况,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他们在成功之前经历的挣扎和挫折,以及成功后的他们正在积极尝试着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他们中关注环保事业发展、做慈善、大力宣传、高调行动的有,如王石、陈光标、张跃等;热心公益、不爱出声的也有。正如任志强所说,我们不能因为他没说,就认定他没做,还齐声谴责他为富不仁。

  回归常识,我们就不会一边倒地骂富人冷血贪婪,骂政府不作为,骂儒学传统毁我国家民族,骂主张学习西方现代文明的人汉奸、卖国……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只有当你相信法治、相信个人尊严和应有的权利时,独立性才会出来。人云亦云是在制造自我束缚,永远走不出混乱的迷雾。

  让我们回归常识,重拾理性,明鉴诸多的误解和臆断。站在常识一边,获得更多共识,谋求理想的未来生活。

  《站在常识一边》读后感(十):漫谈《站在常识的一边-子云访谈录》的价值

  《站在常识一边》告诉你,多做“雪中送炭”,不搞“锦上添花”。我信仰法律就是解决冲突。信任缺失是“鸡生蛋。蛋生鸡”的循环,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张力。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21次专业的执着地追问,21篇直面坦诚的肺腑之言。他们是:袁伟时、任志强、韩寒、李连杰、王石、冯仑、杜维明、王学泰、信力建、武克钢、张跃、杨鹏、荣念曾、郭庆亮、陈彦、杨煦生、王丽、黄居仁、刘润华、张翠蓉、吕文举。

  腾讯思享会主持人、记者杨子云在5年的时间里,对60多位来自实业界、法律界、思想界、文化界的影响力人物进行深度采访,直面当下问题,大胆设问,话锋凌厉。被访者大都坦诚相见,坦露肺腑之言。本书精选的21篇访谈,内容涉及当下众多热点议题,比如:政商关系、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法治专业主义VS专制主义、民办教育的空间、房价、政府公信力与社会信任、公益事业与社会发育、儒家传统与现代文明的张力、以及“上帝崇拜”的宗教信仰,等等。被访者以他们自己独特的阅历、丰富的经验、渊博的学识、正直的品格、坦荡的良知,回应这些不容回避的重大问题,他们的深入思考与洞见,无异于迷雾中的星星烛火,照亮前路,引领人们寻见有益于社会、让未来变得更好的共识。

  这样的思考和采访中,阅读中你会听到特别的论断:

  两千多年来,中国社会的技术系统有不少创新,但社会公共结构和公共治理似乎仍停滞不前,历史把问题留给了我们这一代人,在迷思中回到常识,从常识开始重新出发,也许是一条求解的路径,站在常识一边,也许能找到更多的共识。

  任志强:最好的政府计划是没那么多计划。

  韩寒: 我觉得随着互联网的开放,当社会压力足够大的时候,社会自然就会产生变革,我反对发动大量人民进行的暴力革命,这样的事情最后往往是心狠手辣者得天下。

  信力健:资本有两个天性:第一它天生是自由的,第二它天生是追求民主的。资本和资本之间,商人和商人之间,不是用暴力来解决问题。未来,商人的力量应该成为中国社会的中坚。

  冯仑:我始终认为民营企业是清白的,是干净的,是合法的,是合理的,是合乎规范的,是道德的。这是我的基本想法。

  袁伟时:现在的危险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度美化。仁、义、礼、智、信,应建立在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的基础上。否则,它只能为宗法专制服务。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是《站在常识一边-子云访谈录》最大的价值。让我们听到肺腑的真诚的时代判断音节,追问当今社会热点在这些被访者视域中的看法。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