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临湖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临湖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7-11 05:5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临湖读后感精选10篇

  《临湖》是一本由项丽敏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28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临湖》读后感(一):寻找心中的桃花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会不知从哪里冒出一种烦乱、郁闷,缠绕内心却不散去,即使你平时爱看的电影喜爱书籍安静音乐,统统不能驱走这种烦乱。

  但是看了这本《临湖》,却能暂时让我忘却身边的烦扰,进入一个书中构建的世界

  其实这只不过一个美丽却不特殊的湖,湖边有三两村庄,几块农田高山以及围绕其间的树木虫草,但是作者却能在其中安然十几年,每日在山间采撷每一片树间长出的嫩叶,天边变幻的云彩,每日早起的露珠,和随四时节出现昆虫,因为在自然中的它们,每一天都是不同的,每一天都是全新的,用眼睛相机记录下每一刻,用文字写下这个历程,都是最幸福事情,作者将自己脚步放慢到与自然和四季节奏,细心跟随着四季变迁,在欣赏美景同时,我想她也了解生命的奥义。

  生命是一个或短或长的旅程蜻蜓需在水中蛰伏几个月,才能在空中飞翔数天,那短短的夏日飞翔,却是蜻蜓的全部。对于很多动物来说,能度过四季已是奢侈,而我们却可能轻抛了太多的岁月,那些珍贵时光,我们或随意浪费,或追名逐利,却忘记了自己生而为人敏感与触觉,我们可能忙着用每一天满足自己越来越难以满足的欲望,却再也无法重拾哪怕是三餐一宿这最简单欲求带给人的快乐。现在大家都在提倡慢生活,但是却没有几个人有本书作者这样的勇气,真的放下所有,去倾听大自然和自我的声音。我们心中不断响起的声音都是向上爬、超越他,却没想到心灵背负了太多欲望之后,再也没有地方容纳轻松和快乐。

  作者最喜欢的是露珠,最爱写的也是露珠,喜欢这样玲珑剔透脆弱事物,或许就如作者自己,她希望在这并不漫长生命中,用自己折射出整个美好的世界。

  在一天的生活纷扰之后,品一口香茗,读一段《临湖》中的文字,仿佛体味到一点森林湖边的清凉,书中的文字简洁,但是却有着最蓬勃的生命力,就如笔下的大自然那样,不需要工饰,确自有其独特无可取代的美丽。希望自己也有这样的一天,可以走近大自然,仔细玩味每一段时光,每一寸土地。即使没有这样的时刻,我想看看这样的文字,也是一种快乐,因为有人做到了,而我看到了,也就足够了。

  《临湖》读后感(二):花神住在太平湖边 (作者:冯娟)

  她喜欢早起。有时候五点多便起身了,有时候六点。起床后,喝一杯咖啡和麦片混和调制的早餐,挎着相机出门。她沿着草木与昆虫的居所一直往前走,空气雾气氤氲阳光将醒未醒,大地尚陷于寂静的梦里。她有时候去曹家庄,有时候会去太平湖边,有时候只是走到后山的菜地。路上遇到的农人晨曦青山湖水、露珠和飞鸟,都是她的好朋友,她会一一同他们打招呼,然后在文字里温柔地与他们对谈。

  我是如此熟悉她的节奏,就仿佛她是我生活中的一个好朋友。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我们甚至没有真正见过面。我们在物质世界里仅有两次交流,一次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天里,我给她快递了一饼陈年普洱茶,因为那段时间,她偶尔博客里说起,绿茶真是越喝越冷。还有就是这一次,她为我寄来了她的新作,《临湖》。我对她的所有了解,都是通过她的文字,我所知道的世界,也是她文字里的世界。那是一座建在物质废墟之上的梦里的花园

  她的文字干净沉稳内敛。如同她的心,清澈的没有一丝的杂质。她一直在太平湖边工作耐心而温柔地记录着自己在太平湖边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她笔下的鸟雀和花朵,娇憨而充满灵性。她曾经如此记录自己遇到的那只鸟:

  那只鸟又飞到窗外的栏杆上了,细长的嘴里衔着一枚青色的肉虫。肉虫也是长的,使那只鸟的嘴看起来更加细长。鸟的脑袋很小,身子比一枚鸡蛋大不了多少,尾巴上扬,比身子还要长一些。这是一只灰褐色的鸟,脖子腹部有一点白。鸟的脖子很灵活,一刻不停地扭动着,向左、向右、向上、向下……过分的警惕使它的神情显得有些不安

  你的心,会随着她的文字,见到那只鸟,那只稍显不安的鸟,真实的好像那只鸟就在你面前。这是她文字的特性,干净,天然,画面感强,又饱含着温柔慈悲不着痕迹情感。她把自己融入了所描写生灵,她是她所写的那只鸟,她是自己笔下的黄山和太平湖,她亦是那些花儿和树木。因此,她所呈现给我们的,是万物有灵且美的妙境。

  第一次见到她在网络上的照片,便被她沉稳宁静气质吸引。其实,可以更为恰当地形容她的一个词是“深邃”。齐耳短发,内敛宁静的笑容,黑亮的晴晴像月光下的太平湖一样幽深。她习惯早睡,在万物初醒的早上写作。她说,她不希望让自己热爱的写作折损健康,她想平安健康地一直写下去。这是我深为佩服她的一点,有时候,人的克制比激情更需要力量。些微的克制,得来的却是更丰厚更实沉的回报。她作品数量没有因为少熬夜而减少,反而像不急不缓的河流一样,以稳定舒缓之韵律,持续不断的平稳地向前,她的书出了一本又一本,她甚至说,一年来写下的文字,自己计一计都会觉得惊讶。只有辛勤耕耘不吝惜汗水的农人,才配有这种喜悦感叹吧。

  她鲜少用华丽奇诡的句子或者词语,她笔下的语言,素朴平实的如同她的装扮,却又具有一种穿透人心灵气。那种灵气,无法准确地用语言形容,若沉淀后的湖水,若不言不语安然风雨中的青山,若雾蔼流岚中的草木万物,你无法形容它,你的心只会无助地被她的美彻底俘虏

  她还是个孝顺孩子双亲的康健病弱,她一一记在文中。去年,她父亲生病,从初时的担忧恐惧,到后来,勇敢地带父亲去就医,一路的颠簸挣扎,她都如实写下。她曾在诗里这样写到过父亲:当暮鸦驮着夕阳飞过山尖的时候/一棵枯木砸向了父亲/父亲缓慢地蹲下身子/把流血的额头呻吟掌心捂……。我仍记得彼时自己读到这一段话时,内心猛然被钝力击中的激动热泪长流都不足以形容。那种于父亲的关切疼爱焦灼,又无能为力,全都表现在了这短短的几句诗里。我亦是从她这里才知道,作品的情感,可以如此淡淡的,不着一字,道尽情谊

  她的诗作,与她的散文比较起来,更为凝练。若饱满珠玉,粒粒闪光。我最喜欢她曾写过的一句诗:无论世界如何年老/我永远是她初生的孩子。初读那一刻,便很受震动认真记在本子上。巧合的是,她把这句诗,也写在了寄给我的《临湖》扉页上。

  梭罗的《瓦尔登湖》,是实验式生活的记录,是某一个短暂时期生活的影子。而项丽敏的《临湖》,更像是她于自己人生的一个注脚。一个如同花神般美好的女子,安适于自己的孤独,安适于清静的生活,生活在水边,一直生活在水边,并将继续生活下去。

  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bd67b0101hooc.html

  《临湖》读后感(三):嫁给自然的女人

  《临湖》的作者项丽敏,选择临湖而居十多年,拍摄大自然的草木变化,聆听不同季节鸟声啼鸣,微观每一朵花开放娇媚沉静体会湖畔而居的每一个日升月落的寂静。

  一个离群索居的女子独特的生活状态,在《临湖》里以日记方式点滴的记录。读过此书,就如同跟她一起生活了四季,春夏秋冬,再复至又一个新春、初夏,太平湖畔的一切,亦成为不陌生的一个地方。野花遍地、湖水微澜、草木丰美、山林寂静、昆虫繁衍,令居闹市中的人心生艳羡,择此湖而居,地老天荒

  开始读《临湖》,心里还会有现实生活光影焦虑,翻开读几行,难以进入情景,然后就放下。忙一阵子工作忙一阵子家务忙一阵子想心事忙碌之间喘口气,深呼吸的春夜里,看到《临湖》这本绿悠悠封面的书躺在沙发上,拿起,再接着读几页,心下的沉静才慢慢涌上来,似有清泉汩汩在胸口凉凉地、柔和地慢慢浸透肺叶,细细地升起一股清明喉咙脑子顿时清爽了起来,似有湖面清风吹过来。

  那个临湖而居的女子,用不紧不慢的话语节奏,告诉你她在初春看到的野菜嫩叶,暮春嗅到的花瓣浓香,盛夏山谷的幽僻,仲秋果子的飘香。这是她用自己的时间自己的生命、自己的敏感、自己的才情织就的一幅湖畔生活的画卷读书人安坐家中展卷品赏,清身心,即便片刻,心旷神怡。这是不对等的交流,是作者的奉献,读者的索取

  这样的奉献项丽敏是快乐的吗?难道她能逃避世间女子皆有的命运吗?难道她没有女人生理心理所固有的焦虑、纠结、钻牛角尖么?临湖而居的日子,看似文艺美妙,如何能有定力放下尘世里对名利幸福的追逐

  真实是怎样,《临湖》的手记并没有太多篇幅记录,但是只言片语,她的不快乐她的纠结纤毫毕露,还是藏不住。

  掩卷沉思,这些问题也许是每一个读《临湖》的人都会有的问题。《临湖》带给读者的首先是自然之美的触动,文字曼妙图片唯美。但有思想阅读者会从书中收获一种感动,会看到作者在不断超越女性心底界限,这几乎是一种挣扎,一种挑战坚持需要底气

  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沉静,正是对女子的最大挑战,尤其是富有才情的女子,若不被现实生活糟蹋失掉心性里的纯净,须守得云开才见月明。

  这正是功夫。所以《临湖》中可见优美的文字、精美摄影,更可见一个天赋才情的女子如何心甘情愿地嫁给大自然,抵御岁月纠结抵御现实侵蚀,守一颗安然沉静的心,这其中有爱情,需要浴血吐芳的勇气,需要爱的深沉,才能长长久久

  她写道:“十一月,我的内心就和每天的早晨一样,被雾笼着。进入寒冷的冬天是雾障升起的原因之一。对于自己的生活状态、自己正在做着的事情突然厌倦、怠惰、怀疑,是内心雾障的另一个原因。岁月的流失容颜的老去、身体暗潜的疾痛,这些也是我没有办法抑制的雾障,还有一些说不清周期复发的忧郁。”

  这些书写出来的情绪,女人们都会非常的熟悉,无论身在何处,嫁给何人,幸福与否,这些雾障会升腾在每一个女人心中,这就是尘世的巨大破坏力,浸透着入世所需遭遇循环痛苦

  找得到解脱办法的女人,多半是聪慧坚韧的。把自己的心嫁给自然,是其中的一条路,读懂自然,体会自然,把心交给自然,天堑变通途。

  她写了:“当我长久地面对一朵山花时,我自己就消失了,我丝毫感觉不到自己身形存在,我的存在就是面前的这朵细小的山花,它在我镜头中呈现的美占据了我整个的世界。眼中所见的往往会映照内心,洗涤和印染着内心。我自然中行走和拍摄的时光越久,内心的美好与快乐也就变得越多越丰富。”

  合上《临湖》,不禁对照内心。对于自然的爱,每个人程度不同,却都有爱。不能嫁给自然,却想守住自己这份对自然开放的心,接纳自然的垂露,品味自然的美妙甘甜,那该如何做呢?

  让自己做个自然的情人,不离不弃地修为自己的沉静和爱,也许是一条可行之路?

  也许我们不需要临湖而居,或者山居岁月,我们可以从路边野花那里开始,打开自己的心,承蒙自然的垂幸,做一个不被尘土蒙心的人。几秒钟可细细数数花瓣,几分钟可默默看看落日,几刻钟可悄悄等等光影,几小时可慢慢爬爬山坡.....自然会用温暖怀抱迎接你,如同迎接一个想念已久的情人。

  《临湖》读后感(四):诗与自然赐你一颗少女

  女人上了年龄死命揪住青春外壳,实际上会产生一种别扭可笑荷叶裙、泡泡袖、娃娃领,各种粉嫩的少女元素堆叠在一起,簇拥着一张可疑的脸,多可怕场景。而与之相对的是,生活中很多女人即便没有过格的衣衫,也会有纯真之感。我想,她们都有一颗少女心。

  我想说什么呢?唉,衣服只是包装,只有诗与自然才会让人永葆青春

  《临湖》作者项丽敏就是这样的。她的文字柔软洁净、又轻盈。她歇足于太平湖,过简单的日子,写简单文字,却收获了世人的讶异。书中的文章语言也很简单,没有任何炫技的野心。她淡淡地记录一颗露珠闪着光彩,一群水牛哞哞活动一家养蜂人在迁徙,一片水稻正在灌浆。看上去一点都不深刻,一点都不精彩。因为没有任何爆点与槽点,没有味精与调料。书中文章的篇幅都很简短,像是诗、散文和混合体,是晨梦的一个断章

  书中很多句子都有小儿女态,“一亩稻田里有多少稻谷就会有多少露珠。稻叶上,穗尖上,露珠以轻盈的姿态静静站立,太阳一出它们便莹亮起来,每一滴露珠里都有了一个小太阳。”露珠里的小太阳,真是孩童式的思维。这里的用笔没有曲折和委婉,就是孩子式的形象感。它唤起了我记忆当中好些个清爽的夏日。虽都是农作物,稻子却天生多情一些,叶子细窄,直剌剌地向上,飒飒爽爽,又簇密,绿莹莹的,底下还有汩汩的水,上面飘着浮萍和吹落的稻花。稻穗尖上的露珠迎着初阳,像刚摘的新鲜草莓。

  看过电影《诗》的人都会记得片中的女主人公。她的脸美丽清秀,表情温柔沉静,她穿着素色的衣服,不灼人,很优雅。实际上优雅不足以形容她,优雅还有故作之态,而她则是一片纯然之气,让人看着就舒服。她已经六十多岁了,但仍然给人一种天真之感,她过简单的生活、她有片刻的惶惑,她很老了还学着写诗,她通体透着稚子之气和少女之态。

  这本《临湖》是“梦游者”系列书目之一。踅摸图书策划者的意思,我想“梦游者”大概是在讲背弃故乡、远离自然的现代人的一种生活状态——恍惚的、迷惘的、失落的,同时又是追寻着的。本书一直在讲人与自然的共生。《歇息在上帝的手心》写临湖的清晨,“嫩艳的朝阳倏然不见了,似被渔网打捞——天地易色,湖水空濛,幽秘如密境。”人们还“凫游在晨梦的边缘”。这片水域是上帝温柔的手掌,它安放着一个清凉又绵软的梦,一个宏阔又盛大的梦。诗、梦、自然,往往彼此交织在一起,或者它们根本就是三位一体的。诗要有梦的特质,而自然本身就是一首永恒的诗。作者在临湖栖居、行走、记录、想象,发现自然的妙处,一池水,一叶蜻蜓,一只白鹭。自然,养育人,安慰人,它一直与人类共生。

  这样古老的命题是通过清浅的文字意象来实现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返璞归真,不仅仅是文字表面的事,它与内心有关。从繁华出走,剥掉所有预设和打算,用一颗无邪之心,去感受自然。正如诗人查文瑾说,爱诗的女人永远都是女孩。

  诗心是童心,是少女之心,有了自然孕育的诗心,即使苍老,也会青春一生。

  《临湖》读后感(五):蹲下来看景——读项丽敏的《临湖》

  蹲下来看景——读项丽敏的《临湖》

  文/方光华

  读丽敏的文字从她的博客开始,大约三年。

  读丽敏的书从《守望太平湖》开始,在去年盛夏最热的日子,似乎让我感觉到太平湖的风吹到了身上,十分清爽。

  收到丽敏《临湖》的时候,春意依然盎然。打开书页,丽敏给我写了这样一首小诗:

  蓝天下 一朵野菊唱起童谣

  整个世界浓缩成露

  在一朵花里安放了

  诗和字都是纯真的格调,用温柔有骨来说好像更妥贴。

  读丽敏的书一定要持放松的心态。放在床头,夜深人静中读是一种;在花木葱郁的小院,坐在晶莹的瓷凳上读是一种。这样的真实,实际上是闲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我个人的体验。他人的判断结果,或许恰恰相反。

  新近开微信,我用手机拍了自己养的花花草草,一位同学给我来了四个字:老人标志。

  现实当中,体察自然审视内心的人大多是些稀有动物。

  尘世中的成功人士一定和灯红酒绿有关系,少了众人的热眼和吹捧的语言,所有的成功似乎都没有意义。

  我的一位朋友,著名策展人、新乡村建设的骨干分子左靖先生少年时5个同学开始拍一张合影照,此后连续27年,不管谁在天涯海角,每年5人都聚在一起拍一张合影,各人的位置始终不变。他们有个约定,一直拍到最后一个人为止。我是在左先生关麓小筑里见到那些围着墙悬挂的一张张照片的。毫无疑问,诗人出身的左先生是位有心人。套用今年一句流行语:时间去哪儿了?时间就在那些一张比一张成熟的照片里猫着。

  说两个小故事的目的,只是想说丽敏有两三年的时间,就围着《临湖》这本“太平湖摄手记”,风霜雪月,朝夕之中,忙里忙外。一百多年前有个叫梭罗的,留下一本《瓦尔登湖》;一百多年后,有个女子在太平湖畔写下《临湖》《守望太平湖》……

  丽敏的坚守,显然比梭罗来得漫长;面对的喧哗世界,也是梭罗永远想象不到的。不管是梭罗还是丽敏,他们的动力都源自于内心对自然的热爱。他们的爱,大别于世俗中人那种标签化的热爱自然。

  《临湖》描写的对象,平常到常人不会用眼睛去正视。常人的眼光在人群中关注的是主席台,对大自然关注的是旅游景区,在心态上永远是到此一游。丽敏的摄手记,只是把场景放在太平湖。那些自然之物,处于太平湖座标之中。此外,绝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那样的植物、动物、星辰日月,以及丽敏天天涉足的曹家庄,在皖南比比皆是。幸运的是,所有这一切,因为遇到了一位女神、一位母亲、一位姐妹、一位女儿,用爱的眼神一次次一天天的抚摸它们,用镜头反反复复的聚焦它们,将附耳低语用文字记录下来,将自已换化成一草一木一虫一鸟去感悟生命的过程。面对自然,一切主宰者的角色、旁观者的角色,因为居高临下不可一势的态度,绝无可能体验到丽敏感受到的美,也就体会不到丽敏感受到的快乐和充实。丽敏对待自然万物的姿态,永远是蹲着,甚至更低,低到同样是从泥土中生长出来,所以感觉雨、露、日、月才那么精准,感觉蜂蝶虫鸟才那么灵动。丽敏关注的生命都很低微,所有文章都由一个个微场景、微画面构成,那些画面里有血液的温度,有脉搏有心跳,诗性的语言里饱含生命的张力。

  要说大题材,要说紧扣时代,似乎丽敏的文字里都没有。但丽敏的每一篇文章都在提醒人们:在当今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人和自然究竟应该怎样相处?人类关爱自然,实际上就是在关爱人类自已。

  《临湖》读后感(六):开掘自然与生命的意义

  黛青的远山和泛着金波的近水,些许的蒲草在镜头前舒展舞姿,《临湖——太平湖摄手记》(项丽敏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4月版)的封面让我想起童年时读过的一本儿童小说,那是一本关于大兴安岭的作品,封面上是两个孩童坐在牛背上,远处渐显渐隐的大山,一行飞鸟点缀其间。这种意境竟像长在我心里,渐渐成为乡愁。——其实每个人都有一个关于自然的牵挂,这个牵挂与灵魂勾连在一起。项丽敏的这本随笔兼摄影书,就在解释自然与人类灵魂的关系。因这种“解释”不是冰冷的哲理,而全来自于她在黄山脚下太平湖畔的所见所思,文字就有温度了。

  “我有这样的心愿——如果能把身边每天正在生长的自然事物拍摄下来,传递给路过的人,让他们和我一起感受这些散落在乡间的细微之美,那么我也就不虚此生了。”作者在书中一篇《不虚此生》的文章中这样写道,这或许是这部书的创作缘起,也彰显着她对美、对世界和对生命的抱负。在太平湖那样一个宁静的所在,作者过着像亨利·梭罗一样的生活,每天面对田野湖水,面对花草鸟虫,面对村子里的人或物。这样一个远离了城市喧嚣的“桃花源”,自然朴实,清新泠洌,那是人类曾经有过而后丧失如今又在心灵中期待重返的生活。但我们都不如作者决绝和幸福,因为我们没有逃离当下而归隐田园的勇气,所以,我们只能是那个“路过的人”,借由作者的镜头和文字,得以做一个误入桃源的人。

  或许缘于性别的优势,对微小之物的观察和对细微之美的省察使得作者将宏大的自然幻化为一个个细节,正如作者所谓“细微之美”。若说树木、湖面、村庄够大,则细草,花瓣,昆虫够小——其实还不够,草籽之微、蝶翼之薄、蜓足之细与上述林林总总,在作者看来都蕴含着大美,也都在作者的文字和镜头中。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如来”,田野之趣成为哲思之乐,作者乐此不疲。于是徜徉湖畔,与自然对视;出入村庄,与农人对语;或出神入思,与心灵对慰,就成为作者生活的常态了。自然之美、生活之美与生命之美三者固然有共生关系,但也有距离存在,是《临湖》让我看到了它们彼此之间的契合,也让我得以识见作者身处天地之间对自我身份和命运的思索,这样的辽阔就远非“细微之美”所能道尽了。所以书中那些照片,或远景或近景,或平拍或特写,作者从未当成是刻意为之的艺术照,只是心灵的呼应:“我的拍摄没有‘术’的成分,全凭直觉和天性的感应,面对触动内心的情景,哪怕是最细微的情景,也忍不住举起相机。”

  《临湖》的文字还有一种特殊的神韵,“草花之美”、“月静山空”、“一只渔舟从对岸摇来”……满含禅意的句子作了篇目,仿佛植物以及自然生成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因此每一个篇章都都带有神示的意味。“当一个人用静观万物的心面对身处的世界时,就会感受它的神性所在。比如,当我长久地凝视一滴露珠,神就会降临。”在作者看来,“万物有灵”并非一句空言,镜头和文字中的一切都是通心灵、通神的,都是有生命的,充满天道人伦的秩序感,所以她说:“被冠之以‘风景区’的地方并非看风景的最佳处,平常的地方或者一个不经意的瞬间也可以有好风景——只要你的心里为之触动,感受到那个时刻的景致与你内心情感相通的美妙。”

  《临湖》的写作不是不食人间烟火,满篇固然在摄写自然之景,但“人”又何偿不是其中最重要的?曹家庄那位摔伤了脚的大哥,路上晨练的两个女孩,湖滨织网的一家人,旧楼里的放蜂人,被火红的石榴花瓣覆盖了的殉情男女,他们是太平湖畔嘉山胜水的主人,想必他们也与作者一样,体会着花草林泉的幽静。斯宾格勒说:“植物是宇宙一类的东西,而动物则除此以外还是与大宇宙关联的小宇宙。”一棵树、一朵花、一只蚂蚁,都是宇宙的构成,也仿佛都是宇宙本身,而作者自己,则在这宇宙之间,悄然开掘自然与生命的意义。

  2014年3月27日

  《临湖》读后感(七):露草花样的《临湖》

  天然风物最为真,或在山巅或水滨。

  谁在书房解花语,徽州梦笔一诗人。

  --赠安徽女作家诗人 项丽敏

  春日午后,从特快专递手中接过书来,心里一动:《临湖》到了。此时院子里的桃花正艳,在午后的日光里像要烧灼起来。

  在花荫下随手打开书,就这么巧,第136页,《桃花夭夭》,开篇第一句:“桃花是夜里开的”。读罢一惊,世有几人能看到过桃花是在夜里开的?紧接着:“夜里有雷,在夜空的深远处,穿了一双软底的布靴,小心踩过云层……”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奇妙的场景,仿佛那“夜雷”是初为人母的女子,有着一颗柔善之心,“担心惊吓着了刚破土的春苗”,小心翼翼引来春雨,唤醒桃花和蛰伏的万物。

  在《自序》中项丽敏写“我之所以喜欢这里,是因为可以沿着任意一条田埂进入,随后,整个人就被田野的各种声音和植物包围”。正是这样一条田埂的导引,作者才得以进入一个平静而又诗意的心境吧,才有了十几年来一直都在聆听着大自然,并与之千树万叶的心灵默语。风景即是心境,心中有诗意,眼前景皆为诗意。

  既然是“摄手记”,自然是要先赏一下书中的美图。第三篇《昆虫界的爱神》,一对相拥的蝴蝶跌进我的视线。这幅照片拍得很玩味,黄蝴蝶托起的那个小精灵,凝望中,给人一种无限情思,项丽敏在文字里介绍说它是蝶蛹,我却把它看成了一个如瓷的娇美女子,亦或是一个刚出生的孩子,我望着它,是爱的定格,“蝴蝶是昆虫界的爱神,蝴蝶短暂的生命就是为爱情而存在的。所以它们的翅膀总是很美--和花儿一样美。”想到世间为爱而生的美好女子,心里顿生一种美好的情愫,掺着戚戚感!

  关于摄影,我想,除了兴趣,领悟,更重要的是有慧根。项丽敏在《草花之美》一篇中写到:“我的拍摄没有术'的成分,全凭直觉和天性的感应,面对触动了内心的情景,哪怕是最细微的情景,也忍不住举起相机。在拍摄了几次后,我感受到光的重要性。光使景物有了灵性。一束遥远的光也会让它鲜活而有神”。把人拍出动感来很容易,把大自然界的生灵拍出动感加美感来,不只是拍摄时要选的角度,更重要的是摄影者想抓拍下一个什么样的主题?也许在那一刻并未想到这个主题是什么,但好的摄影者在按下那个快门时,镜头里的一瞬间,就已经完成了一幅无字的画境。就如项丽敏在《山水间采撷》所写:“你只要按自己的感觉去拍摄就行了,把触动你的事物用镜头锁定就行了。有些东西不是靠学习得来的,而是靠天性的指引,对事物做出内心的选择。”

  《稻花和稻穗》一篇,读来很禅意。“稻花的香气酷似米粒煮在饭锅里时的香气,只是多了一股若有若无的青涩味道。”若有若无,如人生!图片细细赏着:初秋的阳光投射在正青春的稻穗上,而被光温暖的这景境,同时又都罩在一张偌大的蜘蛛网中。人生一世,应像稻谷一般,不张扬,越饱满越要低调地活着。

  《迷人的田野》一篇,丽敏在描述昆虫们的交尾时的安静与避开,她说很有意思,我读着倒是觉得摄影者更有意思,她的专注与可爱,真是令人忍俊不已。

  站在院子里的桃花树下,站累了就依靠着树干,不知不觉过去了两个时辰。

  《临湖》是能够让人心灵慢下来去阅读的,慢慢地赏着、品着、体悟着自然的细微之美。合上书,日光已斜,天心有静谧的蓝,这蓝让我想到了书中的“露草花”,“它们纤长而优雅的姿态,使平凡的露草花具有了音乐性的舞蹈性,每一个侧面都传导出露草花不同的肢体语言……”《临湖》里的每一篇文字,不就是这样的露草花吗,“散布在民间,在大地的最低处,它的美只有有心人才能看得见。”它们是自在而优雅的,如天籁之音,如瑜迦,让读者的心灵在文字中,一瓣一瓣,柔软而宁静地舒展开来。

  《临湖》读后感(八):金色湖滩——《临湖》读评(作者:charmaine)

  读《临湖》的时候,恰在重阅东山魁夷的《美的情愫》。总觉得《临湖》与《美的情愫》有一种相似的美。

  丽敏,缓缓地,几乎带着些日式风格般的安静,开始她的叙述:“沏好一杯茶我就出去了,脚上穿的是平底鞋。”我放慢了身姿,斜靠在沙发上,跟夜晚的花朵与植物一起,读她的文字。越来越相信,阅读是需要一种仪式的,仿佛冥冥之中,需有神灵指引,才能进入一个写作者的世界。

  除去东山魁夷,《临湖》里提及过的自然主义者,仿佛有梭罗和法布尔,但我是第一次读到了德富芦花这个名字。丽敏曾经以近乎暗恋的心情,提到过他,在静默的湖边,与这个日本作家安详地对话,关于“河边的芦苇丛,白霜,鹬鸟,朝阳,农家的后院,银光闪烁的掬网,蔚蓝的天空。”

  《临湖》是一个孤独者漫步湖滩的私语书。在孤独者的眼中,这个世界的细节,被温柔地放大了。

  比如,蝴蝶抱着自己的蛹衣,一动不动,很安静的样子;日出时,湖水,山色与天色的颜色瞬变;从夜的腹部飘移上升起来的雾。

  再比如,那脆弱的露珠—“一枚露珠悬在叶尖,只要没有风来捣乱,她可以一直静静地悬着,仿佛她和叶子内部有着隐秘的联系。”

  在摄手记里,丽敏无数次地写过露珠,“那是凝结于竹叶,被竹枝高举的露珠。初夏的天空成了它们的背景,每一颗露珠都影拓了天空的颜色---白的云朵,金的日光。”我是多么喜爱“影拓”这个词,这个在汉语里从来没有读到过的词,也许是丽敏从露珠赋予的灵感里创造出来的吧。“青禾与稗草是同等的,它们都能生出露珠与香气,它们都是自然的景致……所有的露珠也都一样脆弱,像诗人的心灵,像美人的爱,在瞬间升腾或者陨落。”丽敏把那日拍摄下来的露珠命名为“青露”。在《露草》一文里,我几乎跟丽敏一样,完全沉醉在德福芦花关于露草的叙述里,听丽敏喃喃自语着:“露草,这是一种什麽样的草呢?—纯如蓝天的碧色,只在露水中开花,花蕊上有金粉……我想起小时候常在后山采摘一种名叫竹叶草的草花,是不是同一种呢?……一个在后山的草地上独自采着蓝花的孩子,她的心里,大概是有着一些小小的忧伤吧。”

  轻轻地被这最后一句话击中。

  《临湖》总是裹着这样的,有着云烟纹路似的忧伤。很多很多时候,它只是藏在背景里,藏在丽敏对自然事物细致入微的描摹里,很多很多时候,她仿佛想躲避它,想在一朵花里,一枚叶子里,想在昆虫的翅膀上,鸟儿的鸣叫里,获得安慰或是救赎。

  在《爱上一朵蜀葵》里,她写:“当我长时间地凝视一朵花时,心里会发生什麽呢?我会爱上这朵花……是的,我之所以爱上这朵蜀葵,是因为她的姿态,颜色,以及气味,都吻合了我此时的内心……我看见了自己,在这朵蜀葵中。在它丰富妖娆的细节上,我看到了那么多的活生生的自己。有多少人像我一样?用长久的时间来凝视一朵花,关注它的内部,倾听它隐秘的欲望,痛苦。那些痛苦缘于花朵自身的美好,自身的美好造就了它,也伤害了它。”在这个江南的夜晚,反复地默读着这段文字,直到落下热泪。

  从来没有起过要去太平湖游玩的念头,因为丽敏的文字已经完全满足了我对这样一个地方的想往。现实世界里的太平湖绝不可能有她笔下的细腻,优美,宽阔,而且忧伤。你绝看不见“湖边的苇草一丛丛,一簇簇,在起伏的风中变幻成舞姿纤柔的仙女。月亮就在她们的头顶,在她们中间,有时又被揽在怀里。她们的身姿在流漾的波光中,妖娆无比。”而“山林在春天确实没有悲伤,幼小的和伟大的奇迹时刻都在诞生,在晴阳下,闪烁着生命的光泽。”还有那一对恋爱当中的鹰—“ 当两只鹰飞过我头顶时,我分明看见它们电光火石的一吻,那么短暂,而又永恒。”上帝是苛刻的,祂先要造就一颗孤独,敏感,与忧伤的心,才肯在她面前交出无与伦比的美。

  有些朋友会担心,丽敏缺少俗世意义上的幸福。但是,我想,这世间,有哪一位伴侣,能像大自然这般地深沉,宁谧,宽容,美好,充满了生之奥秘,并且,能让丽敏心甘情愿地呼喊出“过完这个春天,你可以拿走我的生命,或者把我放进另外一种生活。只是,这个春天,请你让我像山羊一样生活着,和阳光雨露在一起,在草青的湖畔和花香的山野放牧自己。”

  夕阳下的太平湖,金色的光芒闪耀,每一束都是孤独,都是美之光芒。它们聚拢在一起,温柔地拥抱了这个在湖边伫立的女子。在我们这个时代,孤独,敏感与忧伤是高贵而稀缺的,因而总是带着金色的质地,愿丽敏的金色湖滩,与日月同辉。

  《临湖》读后感(九):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作者:舒白)

  窗台上,是散发着淡淡墨香的项丽敏的散文随笔《临湖》。隔着我读她的《金色湖滩》的光景,一晃6年了。时间真快呀,好似一夜花开。又仿佛拉回我们的相识。时过境迁,其实,相识的情境早已模糊了;但那份留在心里的感觉,却依然清晰。

  我依然想念太平湖的白鱼,她曾经告诉我,等舒白来了黄山,我一定请你吃太平湖的白鱼。可惜,到如今我也没享受到这个口福,吃上她请的白鱼。

  关于《临湖》,已有太多的文朋诗友说了,写了。而这些文字,也许我断断续续在她的博客里读到。一直以来,我没有中断对她博客的阅读。是出于友情,也是出于喜欢。

  如果任思绪这样遥想,我又会想见她诗意栖居的湖。轻盈的,透明的,温暖的。好像她的心灵。如此宁静而博大,可以装下整个世界。

  这本书处处散发着自然的绿的光芒,封面,摄影,扉页,标题,更多的是那文字中透出的气息。我喜欢她写下的那些句子:“美景总是使人孤独”,““每一颗露珠里都有一个天堂”,“狗尾巴草,狗尾巴花”等等。这些字,闻着也散发出自然的氤氲。

  其实,她这么多年的简单寂静单调的居住在太平湖的生活,让我想起英国诗人西格夫里.萨松的一句诗: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这要忍受多少孤独,抛弃多少繁华,在心灵树立多么坚韧和强大的“刚”,而同时,她又天生是个弱女子,有着和普通女人一样的对俗世快乐的想往。从某方面讲,她对自然的“柔情”,正揉进了她内心的坚毅。对物质淡漠,对寂静的坚守。亦如她写给我的签名:尘烟俱静,万物空明。

  此时,我的窗外没有湖。但我可以想见的,一定有人和我一样,捧着她的《临湖》,在夜晚读着她书中的字,有如“寒水依痕,春意渐回”的温馨。这便是阅读的幸福,以及我们在文字中相遇的气韵。

  如此忙乱的时代,我们会留给自己多少个奇妙的夜晚,在我们无知的生命中,是枕着书香入梦?我们还能重拾那些墨香芬芳的书籍,藉着灵性的文字,让自己心灵的花朵在暗夜里悄然绽放。这也许是我们对友人相互遥寄和最美的祝福?

  《临湖》读后感(十):演变与澄澈

  项丽敏的《临湖》让人觉得愉快,但它给人带来的蜕变之后的某种轻盈感更让人感到轻松且放心。

  散文写作无法回避个体内心经验与情绪的传递,经验往往又来自周遭,进而读者触摸到写作者与周遭环境的各种关系状态。湖边写作,可谓项丽敏的显著标签,因而她与所处境地的关联变得直接而重要。想起两年前读过的《金色湖滩》,《湖滩》里的不少文字是隐忍的、抒怀的、甚至略带哀怨的,个体带着寂寥与淡伤,低落的逡巡的目光寻找内心情绪的支点。那时的湖,带有羁绊性,地理环境局限了个体的身心自由。相比而言,此刻的《临湖》生活,呈现出疼痛之后的变迁与蜕变,留下澄澈的镜像。

  在这些短小的篇章里,个体情绪趋向淡然,比较而言,从前的文字里涤荡着较为热烈而纷繁的情绪。观察、描述,似乎是临湖生活里唯一要做的一件事,灵魂的安然姿态与境地的融合性愈发凸显,个体已成湖边环境的一部分,无法剥离。散文创作中,书写自然环境、草木、昆虫的人不少。但有些人跑到《本草》或者植物学的故纸堆里寻找边角料,有些人只是杂碎地细叙所闻所见,可以说,这样的书写体现出的是一种虚伪的草木精神,也谈不上自然主义的书写意识。草木精神的内核在本质上,依我理解,是安静的、低微的、孤独的、然而却又是高贵的。

  无法否认,自然主义作家们曾对项丽敏有过影响。与自然相处,安静是某种必须品。没有安静的品性,一个人肯定会觉得自然、草木的索然无味。在项丽敏的散文里,“安静”、“寂静”是高频词,她似乎对寂静时光有着自觉的迷恋;“我所处的环境没有离开过泥土与草木……对自然文学的写作就是一种必然了。”这是项丽敏在后记里的话,生活在泥土里的草木,低微细小,难以引人驻足,她对它们的观察与叙述,是低微面对低微的会话,是俗世生活的一部分,但又超越了它。梭罗认为“孤独是最好的伴侣”,项丽敏在书写中战胜了无边的寂寥与孤寂,学会接受它。草木的高贵来自它们对寂静、低微、孤独的忍受,对天地灵气的吐纳。项丽敏通过人生的修行,凿开自我与草木之间的某种沟通渠道,发声于文字,让人读来放松,仿若躺卧在自然的怀抱里。

  为何要说《临湖》读来让人觉得放心?文字书写,说到底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是全部,如果说它能让生活快乐起来,富足起来,这便好。这本书让人深深体会到项丽敏从文字创作中得到的安宁与愉悦,这便是让人放心的原因。项丽敏的文字,一路走来,有着情绪与心境的演变过程,阴霾散去,阳光初现,一点一点澄澈开,如那一滩湖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临湖读后感精选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