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让创意更有黏性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让创意更有黏性读后感10篇

2018-07-14 05:2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让创意更有黏性读后感10篇

  《让创意更有黏性》是一本由[美] 奇普·希思 / [美] 丹·希思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32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让创意更有黏性》读后感(一):随便说几句

  六项原则直击创意黏性。SUCCESs

  简单(Simplicity)

  意外(Unexpectedness)

  具体(Concreteness)

  可信(Credibility)

  情感(Emotions)

  故事(Stories)

  简单:与其说是简单,还不如是核心。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围绕这个核心。只有找到核心才能知道方向在哪里。

  意外:如果放在今天的话更接近于“脑洞大”吗?之前一波波刷屏的泰国的广告,那些出人意料结局,反转,这种创意针对我这种人最合适了,智商跟不上却喜欢各种反转的剧情

  具体:没什么可说的,这也是我觉得第一个为什么要核心不是简单的原因之一吧,越是具体,越便于理解

  可信:最重要的是找到可信源,可以是细节,也可以是一些亲生经历事情。外来认可统计数据这两项最容易想到的可信源可能不是最佳选择。一些细节的描述有助于增加可信程度

  情感:这种也是最容易打动人的,方太之前的广告,妈妈梦想——妈妈的时间机器(附上广告h5),温情的广告是最打动人的。还有各种公益广告,有关陪伴父母的公益广告。蚂蚁森林的种树也算是一种吧,还有微信运动的捐款……

  《让创意更有黏性》读后感(二):如何让别人记住你的观点,这里有6个方法

  获取方式关注公众号“有空再说”,回复“创意粘性”,获取《让创意更有粘性》pdf。

  下面几条生活常识我们都很熟悉,只不过有些是错的,你能看出哪些是错的吗?

  1. 宿便是健康杀手,排宿便保健

  2. 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

  3. 食物相克:果汁海鲜不能同吃

  4. 孕妇要穿防辐射保护胎儿

  5. 维生素C治疗预防感冒

  6. 吃木瓜可以丰胸

  答案是,以上说法都是错的,全都是谣言。你可能不相信,这些说法和我们的生活早就融为一体,而且看上去很科学啊,我们也一直按这些说法去生活,根本没什么好怀疑的。

  为什么谣言可以迅速传播,而且一旦进入脑中,就很难更正?朋友圈很多10万+的文章,尽管反复被辟谣,还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朋友圈疯传。

  为什么课堂上那些言之凿凿理论很难被记住?为什么我们努力说服别人时表达的观点,转头就被人忘掉了?为什么我们就写不出那么有粘性的文章?谣言之所以容易传播,就是因为它们跟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容易与我们的认知产生粘性。

  如果我们卖的产品、我们的想法,也可以像谣言一样迅速传播,长久留在人们脑海中,那该多好。《让创意更有粘性》这本书讲的就是让创意增加粘性的六大方法。创意是后天的,既不是凭空产生,也不是广告天才专利

  01 简约:精练核心信息

  02 意外:吸引维持注意

  03 具体:帮人理解记忆

  04 可信:让人愿相信

  05 情感:使人关心在乎

  06 故事:促人起而行动

  本书虽然有些啰嗦,每个点都有些展开过度,但仍不失为一本干货满满的宝典。掌握好这六条规则,反复练习,你也能写出有创意的广告文案。而这六条规则,每一个都可以展开来说很多。

  关于简约:同时说三件事,就等于一件都没说;产品的卖点超过三个,就等于毫无卖点。

  如果想让人记住你的观点、品牌(不管是人还是物品),即使你有一百个卖点,也不要老老实实告诉别人你有一百个卖点。剔除次重要的元素,找到最核心的东西,并精炼成最简单的话语,然后只需反复宣传这个核心。

  比如“枪杆子里出政权”表达了军队重要性;“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表达的是,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能让经济上去就是好方法。这样的俗语,不仅让听的人一目了然,抓得住重点,而且朗朗上口,很容易就能传播出去。

  关于意外:我们的认知中一个预测机器,里面存储了许许多多的故事脚本,对每件事的发展都有一个预测,如果某件事破坏了我们的预测,就会立刻引起注意。

  今早在网易公开课看了一集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社会心理学课程。上课前,马修教授全体同学起立,活动身子。首先,将身体朝左努力伸展,再朝右伸展,再向上舒展;接着重复一遍,朝左伸展,朝右伸展,然后对教授骂一句“去***!”。

  正准备向上伸展的同学们愣住了,还以为自己听错了,等明白老师指令后都大笑起来,循规蹈矩氛围变得活跃轻松起来。老师接着自然而然地进入“服从权威”的主题学生也懂了老师的意图,原来是为了测试是否会有人会听从老师的权威,对老师做出挑衅。

  关于具体:抽象的观点理论很难被理解,更难被记住,而具有粘性的创意都很有具体画面。比如寓言故事图文并茂报告等等,会让我们更心领神会,更容易记住。

  今年奥运会上张梦雪获得了10米气步枪冠军。很多人其实根本不知道10米气步枪究竟是什么样。热心微博网红@江宁公安在线贴出几张图做知识普及,他将10米气步枪的靶子与硬币对比,并将靶子放到10米外拍摄效果图。

  网友这才发现10米气步枪的整个靶子也就一元硬币大小,而十环只有针尖那么大,惊呼“终于理解因为紧张而打到别人靶上的队员了”、“十米开外,我可能根本看不见靶子"、"这个打中要靠蒙吧?”

  书里的内容还有很多,每一个方法都拓展开来讲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也有很多有用实例,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大家可以去看书。相信看完书,不管是对写文案还是日常沟通,你都会有很大收获

  《让创意更有黏性》读后感(三):做好这6点,让创意更有黏性

  为什么有些广告让人念念不忘,即使小投入仍然可以引发大量有效的传播,而有些广告即使花费大量广告费用也只是刷了一把脸而已?答案是:创意的黏性。

  所谓“黏性”是指你的创意和观点能让人听懂,能被人记住,并形成持久影响(换言之,它们能够改变受众思想行为

  那么,如何让自己的广告创意有黏性?既然说营销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那必然有迹可循,没错,这里有6个秘方,让你的创意更有黏性。它们分别是:

  1、简单:精炼核心信息

  2、意外:吸引维持注意

  3、具体:帮人理解记忆

  4、可信:让人愿意相信

  5、情感:使人关心在乎

  6、故事:促人起而行动

  (为了更好的表述分析,本文讲前3点,后3点将在下篇中讲解

  1

  简单:精炼核心信息

  先看这两句话:

  A、给一只退休的狗灌输革命性的行动是无效的

  、老狗学不了新把戏

  你觉得哪句话更容易让你记住?显然是B。

  在营销中的“简单”,往往是抽丝剥茧拧出最核心的那个东西,换句话说,简单=精炼+核心。

  一名成功的辩护律师指出:“10个角度去辩护,即使每条论点都有理有据,但陪审团进入休息室后,一条也记不住。”要让它剥去层层外壳,就像李叫兽说的,策略的第一步就是放弃,如何放弃掉那些无关紧要的信息,提炼出最核心的那条信息?

  有个很简单的检测工具: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只有一个,那么这个是—。

  举个栗子,如果要做一个产品的广告,产品的卖点很多,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只能强调一个卖点,那么这个是—。

  类似句子还有:如果只能做一件事情,那么这件事情是—,如果只能完成一项工作,那么这个工作是—等,可以很快的拧出最核心的信息。

  当然,提炼出核心信息后,还需去分享

  这里有个案例作为一个本地的报纸,大部分的报纸都在强调本地化,但却很少有做的非常成功的案例,美国北卡罗莱纳州邓恩镇的《邓恩日报》却凭借着聚焦本地新闻的策略在当地城市覆盖率达112%,位居美国全美报纸的本地占有率之冠。

  《邓恩日报》创办人亚当斯和其他本地报纸一样都是强调聚焦本地新闻的运营核心,但是特别提炼出来的一句话人名,人名,还是人名”,

  他说“如果记者能搜集到更多的人名,他就愿意雇用更多的排版工人”“小镇镇长和纽约市长对于小镇居民来说都具有一样的影响力”对他来说“人名”胜过成本,胜过一切。这个观点非常的具体(参见本文第3点“具体”),报社里的人都能够理解,并且付诸行动。

  关于简单,再强调一次:简单=精炼+核心。如果要更好的落实,还需不断的分享,加强,比如亚当斯的做法

  2

  意外:吸引维持注意

  在现在注意力泛滥的时代,要吸引注意,已经越来越难了。最基本的办法就是打破常规。一说到意外,我会特别想起一个香港的电影院播放的公益片:在电影院,观众都入席,按照常例,电影播放前都会播放广告,镜头视角是一个开车的人的视角,一直在开着,这时候电影院的工作人员给全体的观众发送了一条短信,很多人都低头看手机忽然”砰!“广告片里的车子车祸了,车窗玻璃碎了,大家抬头看屏幕出现字幕:开车时使用手机已成为当今社会车祸的主因之一,提醒大家看路。

  一开始,观众一定都觉得这是个车的广告,但是看完手机短信再抬头看屏幕上的意外的车祸时“开车是不要用手机”这个观念一定深入大脑久久回响了。

  “意外的事件往往黏性很强,因为惊讶让我们集中注意力思考,惊讶能使我们去挖掘事件背后的原因,去想象其他的可能,去设法避免今后再发生同类的事情。”

  那么怎么做会让人惊讶?让人感觉到意外?这里有3个要点

  1、确定你所要传达的中心信息(找到核心);

  2、找到信息中违反直觉的部分(核心信息中令人意外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事情现在并没有照此发展?)

  3、在重要而又违反直觉的层面上破坏听众的预测基模,从而传递信息。然后,一旦基模预测失效,就帮助他们修好基模。

  比如:

  我们耳熟能祥的海底捞,以超棒的客户服务著称,堪称为饮食界服务最好的公司。海底捞要获得战略上的成功,就必须把一线员工培养成客户服务的狂人分子。作为一个服务员,常年都有类似的提供良好的服务经验,基本是:微笑热情的服务和招呼客人这样的基模,那如何打破这个原有的基模?再以另一套基模取而代之?我想,很大一部分依靠的是一些小故事,一些令人意外的客服举动

  *客户觉得餐后的西瓜很甜,服务员最后给送了一个西瓜让顾客带回家吃。

  *有客人打了一个喷嚏,服务员就吩咐厨房做了碗姜汤。

  *有客人要赶火车却打不到的士。门口的小弟看到他带着行李箱,问了情况转身就走。结果紧接着海底捞的店长把自己的SUV开出来,说“赶紧上车吧时间不多了”

  诸如此类的故事,大家一定听过。这些小故事完全打破我们对于服务好的定义,不惜成本,不论效率,让海底捞的员工替换了旧有的关于优质服务的基模。

  要让信息有黏性,就必须让信息从常识变成非常识。“出色的客户意识”是常识,而“店长开车送客人赶火车”却是非常识。

  当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故事的价值并不来源于意外本身,而是源自海底捞公司的宗旨和故事内容之间的完美呼应

  仔细看看以上关于意外的3个要点,你甚至会发现,很多做的很棒的电影都在用这个方法贴合电影主题,让人感觉到意外,并且会让你持续不断的关注下去直到最后一秒。你会想到哪些电影?这里给你留个思考的缺口吧!

  3

  具体:帮人理解记忆

  以下每个句子,请花5-10秒钟,不要赶时间,当你从上一句转换到下一句时,你会发现,每当想起不同事物时,唤起的感觉也各不相同

  *想起广东的省会城市;

  *想起蒙娜丽莎的画面;

  *想起小时候住的最久的房子

  *想起“真理”的定义;

  *想起“西瓜”的定义;

  美国杜克大学认知心理学家David Rubin就借用类似的联系来阐明记忆的本质。上面每一句记忆指令都会触发不同的大脑活动。广东的省会城市是一种抽象的练习,除非你就住在广州,相反,蒙娜丽莎的画面唤起的是那个著名神秘的微笑的视觉形象,而想起小时候住的最久的房子,唤起的会是一连串的记忆:气味声音影像,你甚至可能回忆起自己一路小跑穿过的那条小路,想起爸爸妈妈常坐的地方,但是“真理”的定义就比较难被召唤出什么记忆,你可能还要临时编造一下自己对于真理认知的一个定义。而西瓜的定义唤起一定是西瓜的条纹的瓜皮,红色的瓜瓤,香甜味道,沉甸甸的重量等,接着呢可能感觉到自己切换到另一个模式,试图把这些感官记忆浓缩成一句话定义。

  我们的大脑中装有数量众多的小环套,某个观点带的小勾子越多,就越容易粘附在记忆中。所谓记忆的魔术贴。

  就像上面“简单”的段落中《邓恩日报》创办人亚当斯把“聚焦本地新闻”这样的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的“人名,人名,还是人名”一样,让他的运营策略变的更好记忆。

  所以,你就知道,为什么大部分做的比较成功的广告,都会以具体的点来帮助受众来记忆,比如Uber为了体现自己的有趣,就用了一系列具体的故事来。(除了具体,还有故事,故事相关详细见下篇)

  这样的文案,也像一个勾子,拉出极具画面感的记忆画面。

  4

  可信:让人愿意相信

  如果是一个减肥产品,一个保健产品,遇见的关键挑战一定是:如何让人信服。其实不管是什么产品,服务,都需要让受众感觉到可信,否则绝对不会买单。那么,如何让人信服?这里有两个方法:外部证据(权威,反权威),内部证据(生动的细节,统计数据)。

  这里有个非常棒的故事:可以吃的布料。1993年,麦克多诺和德国化学家迈克尔·不劳恩加特要为Steelcase牌高级座椅使用的布料创造出一套完全不用有毒化学原料的生产程序。这对于行业内的人来说,这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纺织业经常会用到危险性的化学药品,大部分染料都含有有毒物质。结果被60多家化学厂家拒之门外,表述无法做到,而只有一家制药公司表示没有问题,他们研究了8000种化学物质,采用一套安全标准来检测每一种化学物质,结果7962种化学物质没达标,只剩下38种—而那38种,按照麦克多诺的说法,可真是到了“安全到可以吃”

  想不到的是,他们竟然只用那38种化学物质制造了所有的纺织品,当政府派人来检测排出的废水是否达标的时候,麦克多诺说:“检测员还以为测试仪出问题了,然后又检测来一下流入的自来水,发现生产过程中布料反而进一步净化过滤了那些水”

  发现了没有以上就包含了可信的内部证据(权威的检测员,权威的麦克多诺和德国化学家迈克尔·不劳恩加特)和外部证据(“安全到可以吃”的细节,还有从8000种化学物质选择了38种的统计数据)。

  说到这,你一定会说:是哦,那内部证据中的反权威是什么?反权威当然就是不用权威的形象,而用类似真实的故事来说明了,就好比买家秀。

  关于可信,这里其实和《销售脑》中的证明受益的部分很像:买家秀(外部证据)、展示效果(内部证据),展示数据(内部证据),展示愿景(内部证据)

  5

  情感:使人关心在乎

  特蕾莎修女曾经说过:“如果我看到的是人群,我绝不会有行动;如果我看到的是个人,我就会。”为了研究其他人是不是和特蕾莎一样,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一些研究人员开展试验,准备了两个版本的关于非洲的募捐信,摘录如下:

  版本A:

  *马拉维的食物短缺问题波及300多万名儿童;

  *赞比亚严重的干旱问题导致2000年起玉米产量下降42%。据估计,300万赞比亚人面临饥荒。

  版本B:

  *您全部捐款将转交给Rokia,非洲马里的一个7岁小女孩。罗基娅极度贫困,正面临严重饥饿。您的倾囊相助将会改善她的生活。有了您和其他爱心人士的支持,“救助儿童会”将可以协助Rokia的家人和社区成员,并为Rokia提供食物,教育,基本医疗和卫生知识。

  结果发现阅读版本A的平均捐款为1.14美元,而阅读版本B的捐款为2.38元,高出两倍多呢,经过进一步试验验证,研究人员发现当人们进入分析型思考时,就不太容易感情用事,而当人们用情感思考的时候,会更容易被打动让人关心起来。

  还记得那个公益的半瓶水么?现在你一定知道为什么上面要放具体的孩子照片在上面吧?

  关于“情感”这两个字,其实我个人更原因理解为“情绪”是要勾起别人什么样子的情绪,类似Rokia的故事,半瓶水包装上的孩子的照片,要勾起的情绪都是同情的情绪。王老吉的“怕上火,喝王老吉”运用的是人害怕的情绪。

  那么,如何勾起人的情感,使人关心在乎?人最关心的是自己,所以自然,与自身相关的利益,更能够勾起情感,让人付诸行动。约翰·卡普尔斯就非常的精于此道,看看以下几个他常用的做法就知道了:

  *若能照此简单计划行事,包您远离金钱烦恼。

  *给我5天时间,还您一个活力四射的个性......让我证明给您看,完全免费!

  *快速增高秘诀,助您步步高升。

  *55岁就退休

  几乎每一条都融入了自身的利益,让人不得不在乎,并且勾起人们对于做更好的自己的美好情绪。

  当然,有时候个人利益相关也不一定能够通用,比如,当涉及到道德,涉及到政治的时候,这个就暂时不展开了。

  6

  故事:促人起而行动

  有没有发现,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会议上,只要一旦有人讲小故事或者讲个人经历等,大部分人都会马上竖起耳朵听。那么,哪些故事具有黏性?答案是:所有的故事都有黏性。

  也许,你没发现,其实故事也有类型的:挑战情节、联系情节、创造情节。

  挑战情节:往往讲述的是自我突破类型,比如麻雀变凤凰、反败为胜、身残志坚的故事,主要用来鼓舞人,启发人去接受更多挑战。

  联系情节:比如一个屌丝遇到一个美女,一瓶可乐把他们联系到一起;往往讲述的是社会关系;

  创造情节:类似苹果打到牛顿启发了万有引力定律,一般是解开了人们长久的迷思或是以打破常识和创新革新的办法处理问题。

  那么,应该在什么时候讲什么类型的故事呢?在公司年终晚会上,讲联系情节准没错,而在项目启动大会上讲挑战情节准保没错。其实了解以上三个故事类型并不是为了让我们学会讲故事,而是要学会收集识别好的故事,以方便我们在广告创意中运用。

  故事最大的作用,就是用来模拟和启发,比如,A是专业人士,B是业余人士,A演示给B看自己的专业工具运用原理,B一定一脸蒙逼了,此时此刻A如果一个说明原理的故事来解说的话,B一定能够懂了,这会让两个认识不一致的人能够在相对一致的基础上对同一个事物有所了解。

  关于故事,其实本篇已经有了好几个了,你能找到他们的作用么?

  小结:

  让创意更有黏性的6个点,可以简称为:简、奇、具、信、情、事,故事永远都是具体的,大部分的故事也都具备“情感”和“意外”的因素,关键是,要想有效的传达出故事,必须要保证一个前提,就是简单,确定故事反映出你的核心信息。你一定听过偷肾的故事吧,你觉得这个故事符合了以上六点的哪些点呢?

  ————————————————————

  这是小调同学分享的第3本营销类书籍的读书笔记,距离365本还差362本。

  《让创意更有黏性》读后感(四):运用了粘性创意六大原则,却没有意识到

  1 所谓粘性,是指你的创意与观点能让人听懂,能被人记住,并形成持久的影响(换言之,它们能够改变受众的思想或行为)

  2 知识的诅咒:我们一旦知道某事,就无法想象不知道这是的情况发生的原因;我们的知识“诅咒”了我们。我们很难与他人分享这些知识,因为我们无法轻易摸透听猜者那一方的心理状态。

  3.无法执行原定计划倒也无妨,但你永远有责任执行原定意图。无需由上级长官下达每项行动的详细命令。只要知道了预期目标,大家就可以伺机行事,待时而动,想法设法达成目标。

  4.把新概念跟你已知的就概念绑在一起,就建立了一个基模。基模可以提供有深度的简单。

  5.要不要用柚子来形容西柚?易懂优先,准确其次。原因是信息要是无法用来做预测或做决定,那么其实就毫无价值,不论它有多么分毫不差,多么面面具到。

  6.吸引他人注意的最好办法是直接打破对方脑中固有的基模。

  7.改进主要在于结构,而非内容。我们应该把思考逻辑从“我想传达什么信息”转换为“我希望听众提什么问题”

  8.要让学生投入某个新主题,你就得先点出一些他们已知的事情。这些是你已经知道的,这些是你还不知道的。

  9.知识缺口使人痛苦。

  10.记忆并不像是一间单独的档案柜,它更像是魔术贴。你仔细看看魔术贴的两面就会发现,一面布满了几千个微小的钩子,另一面是几千个细小的环套。当凉面贴合在一起,不计其数的小钩子就进口在小环中,这就是魔术贴能够黏合在一起的原理。

  11.是什么促成了这种转变?就是哪只暗红色的文件夹。文件夹给会议室里的人们提出一项挑战,一种集思广益,并将各自现有知识调用出来的方法。文件夹扭转了众人的态度,从被动批判变为了主动创造。文件夹的出现使得风险投资人更容易展开头脑风暴,就如同“冰箱里的白色东西”,更方便我们开始头脑风暴一样。具体可以开辟出供众人协调合作的土地。

  12.细节增强了辩护词的可信度。我要是能在脑海中浮现出黑武士牙刷的形象,那么就更容易想象出小男孩在浴室里刷牙的画面,也就加深来约翰逊太太是个好母亲的印象。善用生动细节是建立内在可信性的方法之一。

  13.你要是拿到了美国联邦政府黄金贮备库的安保合约,你就可以拿到任何安保合约;你要是能入“煮”白宫为国宴烹饪献艺,你就能拿到任何餐饮承包合约。这就是“西纳特拉测试”:如果你在那儿能成功,到哪儿都能成功。

  14.(1)借助外来力量创造可信性(权威和反权威) (2).信息内在的力量制造可信度(运用生动细节、统计数据和“西纳特拉测试” (3)把可信性外包给顾客,请他们自己去看。“你目前有没有比4年前更好呢?”

  15 人一旦切换到分析模式,对情感诉求的反应必将大为降低。

  16.有句老广告格言说,你得要把效益讲到最清楚。换言之,人们买的不是钻头,他们买的其实是钻孔——好把孩子的照片挂在墙上。

  17.务必要注意“自身利益”里的“自身”二字:千万别说”用我们家轮胎的人都能高枕无忧“,而要说”您要是用我们家轮胎,必能高枕无忧“

  18.我们认为自己是受自我尊重的趋势,而别人则是受金钱驱使,这个简单的结论几乎可以解释多数大公司里的奖励政策是如何设计出来的。我们很多人觉得别人都是活在马斯洛的“地下室”——我们自己住在高高的阁楼顶层,而别人都住在底部的地下室。

  19.你要是多年来每天的工作都是一心一意扑在双钢琴上,自然就很容易忘记世上有很多人可从来没听过双钢琴这回事。

  20.在没看影片之前,对于员工来说这些问题并不真正存在。而在之后,“他们立即感到有解决问题的原动力,那不再仅是待解决问题清单上的一个问题而已了。

  21.特蕾莎修女:“如果我看到的是人群,我绝不会有行动;如果我看到的是个人,我就会。”我们应该创造对特定人的同理心;我们应该证明自己的观念是跟对方院线已经关心的事情有所关联。

  22.我们大家往往都很有一种“观点自尊”,我们都希望自己的信息能够按照我们设计的模样流传下去。迪罗谢看到观众随意捏造他的原意,先是否认,否认,再否认…最后终于接受了。

  23.p220

  24.懂得太多信息或者掌握太多信息,最大的坏处就是会产生全部分享给别人的冲动。删减资料,突出核心,并不是人人都懂的道理。

  25.公司经历似乎都以为,只要从头到尾演示了一遍满是结论的幻灯片,他们就成功传达出了自己的观点,其实他仅仅是在分享资料。并没有创造出有用或持久的创意。一点黏性都没有。我们不必费心猜别人能不能听懂我们的观点,而是应该问自己:“观点是否带有情感?是否逃出了马斯洛的地下室?是强迫别人扮演分析性角色,还是让别人投入情感?

  26.p226_229

  27.chief五大理念堪称对差异化战略极为简单可行的表述。颅骨公司的员工、供应商和渠道合作伙伴都依照chief框架完成众多实地决策,进而维护颅骨公司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28.组织战略引申出来的故事往往具备两项要素:其一是故事本身,其二是故事承载的理念。鱼和熊掌兼得当然最好,但如果一定要从二中择一,请选择故事本身。因为故事可以隐含理念,但理念蕴藏不了故事。故事包含具体的语言、特定的主角和现实的背景,因而更有可能用来指导行为。

  29.最困难的问题是必须得在两个都很棒的选项之间做决定。

  《让创意更有黏性》读后感(五):知识点提炼简记

  知识的诅咒-信息的高度不平衡

  我们一旦知道某事,就无法想象不知道这事的情况发生的原因。击拍者与听节者。我们很难与他人分享这些知识。

  本书的核心:1.找到观点的核心。 2.借助六大原则转换核心。

  简单-找到观点的核心

  quot;一篇稿子写地越久就越容易迷失方向。你会变得像盲人摸象一样,见树不见林"

  指挥官意图CI Commander's Intent

  -设立预期目标而非具体细节

  简单=核心+精炼

  -避免功能蔓延,负面清单(我的联想)

  如何精炼?

  -唤起听众已有的记忆, 运用现成的知识

  -基模

  心理学概念,由记忆中预存的海量信息组成。

  -准确而无用的信息终究还是无用的。先告诉对方够用的信息再一点一点增多。

  -好莱坞使用的核心构想"高概念"

  意外

  1.如何吸引他人注意力。2.如何维持注意力。

  惊讶与兴趣

  -有内涵的惊讶,先破坏他人的预测机器然后将其修好。三步——找到核心;找出违反直觉的部分;破坏基模,而后传递信息。

  -好奇心的知识缺口理论(持续吸引注意力)

  在闭上缺口前打开缺口

  让对方意识到他们需要事实然后再告诉

  当缺口变深坑时——先补成缺口

  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对方意识到自己的知识缺口。

  当信息越来越多,知识积累越来越多的时候,人会更可能专注于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

  具体

  统计数据本身多半没有意义,统计数据应该用来阐明某种关联。重要的是让人记住关联,而非数字。

  可信

  如何让观念本身更加可信

  借助外来力量创造可信性

  -权威和反权威

  利用信息内在的力量制造可信度

  -使用生动细节

  -借助统计数据

  -利用某种特殊的范例

  如果某个单一例子本身就足以在特定的领域建立可信,那我们就说这个例子通过了"西纳特拉测试"。如果你在那儿能成功,到哪儿都能成功。

  最强

  -可检验性认证,本质上是让听众"先试再买"

  可获得性偏差-我们会直觉地认为,容易记起的事就比较可能发生。但是我们记得的事可能是因为它们唤起比较多的情绪,也可能是媒体报道比较多,而不是因为它们比较常发生。

  情感

  人一旦切换到分析模式,对情感诉求的反应必将大为降低。第一条,运用情感联想。

  扫盲-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本义并非"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其实它的真正意义恰恰相反。相对论原本是要解释物理定律如何在所有参照系下完全统一。

  语义夸大

  -"独特"应该属于"特别"的一部分,毕竟"独特(独此一个)"应该是"特别"到了极致的意思。但真要是这样,假如今天"独特"的东西多了,"特别"的东西也就应该跟着增多才对。"特别"越来越少,"独特"越来越多,这种现象就是一种"语义夸张"。

  公司往往着重介绍产品特色,其实最应该强调的是产品效益。

  第二条,千万不要忽视人们的自身利益。

  -关键不是效益程度的高低,而是效益的确切度。保证人们轻松想象自己在享受产品或服务的那一点效益就够了。

  我们认为自己是受自我尊重的驱使,而别人则是受金钱驱使。换句话说,我们很多人觉得别人都活在马斯洛的底层,而自己住在高高的顶层。

  自身利益对政治主张产生的影响力是——微不足道的!

  如果说人不是在支持自身利益,那么是在支持谁的利益呢?——群体利益

  人的两种决策模式

  -衡量利弊,从自身利益出发

  -基于身份认同,像我这样的人会怎么做?(第三条)

  故事

  可信的观点让人相信,情感的观点让人关心,好的故事能让人行动。

  心理模拟的三个好处

  -控制情绪

  -解决问题

  -培养技能

  故事就是启发。

  心灵鸡汤的基本情节共有三类

  1.挑战情节 2.联系情节 3.创造情节

  故事的关键词:模拟和启发。

  《让创意更有黏性》读后感(六):笔记

  所谓黏性,是指你的创意与观点能让人听懂,能被人记住,并形成持久的影响。当然,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创意和观点具有粘性,具体怎么破,请看黏性创意的六大原则。

  ▎原则一:简单——核心+精炼

  第一步,找到核心。你真正想要传达的是什么?只有找到核心,之后的所有努力才有价值。作者举了西南航空的例子,西南航空在美国30年来保持着盈利状态,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始终如一的坚持降低成本。“全球票价最低的航空公司”就是它的“指挥官意图”,它的核心。因为这个意图,全公司上下都可以以此为最高原则行事,效率高而服务好。

  找到核心之外,还有一些具体的技巧,比如:导语在前,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最前;不要让受众决策瘫痪,不要提供太多信息太多选择。

  第二步,精炼。我们所传达的信息必须精练,因为人一次能学会和记住的东西实在有限。要知道,说三件事,就等于一件也没说。

  第三步,精炼的有深度。光把想法精炼还是不够,精炼得有深度才会有意义,要让有深度的想法变得精炼,就得在简短的信息中装进更多内容。那么,怎么做呢?

  1.巧用基模,善用类比。“基模”顾名思义就是基础模型。当你要解释神马是“西柚”时,你要怎么说呢?是从它的产地、颜色、植物属性等分类进行介绍,还是干脆直接说“西柚大致上是一种小型的柚子,形似葡萄,皮薄且软。”

  显然后一种方式更方便,更形象,因为我们用到了“柚子”进行类比,我们每个人都见过柚子,柚子的概念就是你已有的基模,在此基础上加上一些形容,更容易使人理解并记住。

  2.信息不用一次给完。人们总是想一下子就精准无比的告诉你一切,但实际上更好的方法是先告诉对方够用的信息,然后再一点点的增多。

  ▎原则二:意外——如何引起注意+如何维持注意

  一、如何吸引他人注意?

  有一种情绪可以吸引注意——惊讶,比如像“我们每天都该喝8杯水”、“我们的大脑只用了十分之一”、“科学家预言地球将在50年后毁灭”这样的标题总是会让我们手痒,想要去点点看。不过需要记住的是,不要让惊讶成为噱头,而是要为核心服务,这样才有价值。

  而怎样才能让人感到惊讶呢?答案是“不可预测”,即打破别人大脑中的固有基模。但惊讶要让人满足,答案又必须“可以后测”,你必须先破坏他的预测机制,再将其修好。

  二、如何维持他人注意?

  另一种情绪可以帮忙——兴趣。而什么让人产生兴趣呢?

  有心理学家认为,我们觉得自己的知识出现缺口时,好奇心就好产生。电影让我想知道:接下去发生什么?推理小说让我们想问,是谁干的?填字游戏让我们想问:梵蒂冈有多大?

  缺口理论中值得注意不是补齐缺口,而是打开缺口,你得先让人觉得需要这些信息,其中的诀窍就在于,要点明他们目前缺乏这些知识,并且给足背景介绍。

  ▎原则三:具体——帮人理解记忆

  我们的大脑更倾向于理解并记住具体的东西。两道题,一是在十秒钟内写出尽可能多的白色的物体,二是在十秒钟内尽可能多的写出冰箱内的白色物体,你觉得哪一题比较容易呢?显而易见,越具体,我们思考起来越不费力。

  怎样才能让观点更具体呢?如果以特定的对象为导向(妇女、儿童、中国人、学生等),我们会比较容易做出更具体的描述和决策。

  ▎原则四:可信——让人愿意相信

  这都是废话了,可信当然重要,关键是怎样让人觉得可信?

  一.来源可靠。比如说专家言论,权威人士的发言,各领域的红人。或者反权威,让普通人站到第一线。

  二.细节力量。为毛小说要写那么多细节啊,为了营造环境,让人堕入虚构世界啊。

  三.不要迷恋数据本身。统计数据无法产生黏性,统计数据本身没有意义,重要的是阐释。

  四.“吸纳特拉测试”。如果你在那可以成功,到哪都能成功。简单说,就是履历证明,或者说案例。

  五.可验证性。让受众可以验证,邀请他“自己去看”。

  ▎原则五:情感——使人关心在乎

  信任很重要,让要让人从信任付诸行动,还得要关心在乎,触动他的情感。怎样才可以让被人在乎呢?

  1.借景生情。将创意与已有的情感牵线搭桥。

  2诉诸自身利益。要让他人关心,最可靠的途径就是唤起对自身利益的热情。也就是要回答,“这对你有什么好处?”

  3.马斯洛人类需求层次理论。满足的不仅仅是低层的比如安全、金钱、身体满足等需求,也应该满足更高层的比如学习、自我实现、审美等需求。

  4.“群体利益”。人毕竟是社会性动物,诉诸群体的利益,也是很好的方式,即诉诸身份认同。

  ▎原则六:故事——使人行动

  现在任何一个公司都要有一个所谓品牌故事,可见故事的重要性。

  故事提供了模拟,并提供了启发。故事既是娱乐也是学习。我们都需要故事。为毛心灵鸡汤会这么流行,就是因为它的固定格式就是通过小故事来讲道理,并且具有启发性。

  以上原则,只是一种抽象的总结和参考,所有具有黏性的创意,都有这些原则的身影,但如何让创意更有黏性,还要多加练习。

  最后提一个点——作者反复强调的黏性创意的大敌——知识的诅咒:我们一旦掌握了某种知识,就很难想象不知道这种知识的情况。其实不仅仅是创意的大敌,也是我们生活中处事的大敌,因为“知识的诅咒”,我们会变得傲慢、难以沟通、互不理解,打破它,除了技巧,我觉得还需要你知道你可能又被“知识诅咒”了。知道是改变的第一步。

  .所有此类美国的畅销书,都很罗嗦,不得不再说一遍。

  嗯哼,以上。

  《让创意更有黏性》读后感(七):讲日常,讲细节,讲感情,讲故事

  关键点:怎么让人牢牢记住你传达的信息?

  复述知识

  1. 真知灼见和正确的表达方式可以让信息(道理、创意)被牢牢记住。

  2. 正确的表达方式有六种——简约、意外、具体、细节、情感、故事。

  3. 简约:找到核心,剔除多余干扰因素。(别看说着简单,有多少人做到了)

  4. 意外:当人们想知道一些事情(知识)又不能实现时,会有一种“缺口般的痛苦”。而我们把这个知识缺口填满,别人就会牢牢记住它。(“恍然大悟”时知识就印在脑海里了)

  5. 具体:这里说的是把抽象的概念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行为。

  6. 细节:比起权威人士和统计数据,生动的细节信息更有权威性。(讲得过细显得真实)

  7. 还有一种办法是用统计数据和我们熟悉的事物的结合来类比不熟悉的事物。(这食品的热量比八个汉堡包还高)

  8. 情感:我们捐钱给特定的孩子,不捐给冷冰冰的数字。同样,不要讲产品的性能怎么好怎么“艳压群芳”,直接讲产品对顾客有什么好处。

  9. 故事:一个好故事能够鼓舞人,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都想成为故事的主人公,我们会模仿主人公行动。

  由此得到

  1. 简洁的把真知灼见讲出来,讲日常,讲细节,讲感情,讲故事。

  《让创意更有黏性》读后感(八):黏性创意背后隐藏的六大法则

  本书中,作者结合具体案例为我们详细阐述了黏性创意产生的六大原则,简单来记即SUCCESs(Simple,Unexceptional,Concrete,Credit,Emotion,Story),以此帮助我们在creative的路上走的更加轻松。书中的六个原则听起来都很普通,但综合起来确实提醒了我们,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忽略某些东西做着我们自以为高深的设计。

  与其说作者在给我们提供一种创作模板,不如说是在传达一种多样化的思路,一种创意迸发的建议。如何让你的观点和想法获得别人的认可,事实上,这个传播过程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顺利。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常常喜欢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做设计,却没有真正认识到创意首先应该让受众而非我们自身理解。“如果你想把你的观点传播给他人,你应该按照已经多次让其他观点成功的规则来运作。”。

  黏性创意原则

  所谓“黏性”就是让创意能够被人理解和记忆,并产生持久的影响,即能够产生令人过目不忘效果。在解释自己的写作意图时,本书作者坦诚道,这本书不能提供一个十拿九稳的方法,就像我们很难通过这些清单上的原则让只有12岁的孩子坐在营火旁探讨生物有丝分裂,但他却试图告诉我们,“不管你的‘天生创造力’如何,只要一点点努力,几乎所有观点都能够更具黏性;一个有黏性的观点也会更加与众不同,而你所要做的就是理解并掌握黏性创意的6条原则”:

  原则一 简约 简约=核心+精练。     

  原则二 意外 吸引对方注意:用惊奇。维持对方注意力:用兴趣。     

  原则三 具体 让别人听得懂、记得住。     

  原则四 可信 让别人相信。     

  原则五 情感 让别人关心在乎。

  原则六 故事 激发别人采取行动。

  毫无疑问,贯穿全书的核心即为这六大原则。在某种程度上,作者耐心的解读可以让很多人幡然醒悟,在寻找创意出口时也有了更多的依据。

  1、把握核心

  很多人在思考自己的创意时野心太大,急于传达大量冗杂的信息,这也是许多人的通病。大部分女生可能都对面膜有多多少少的接触,我们会有意针对自己的肤质选择美白、保湿、紧致等不同功效,许多品牌则喜欢将各类功效都统统囊括起来,总认为少一项就少了一部分市场,但真正聪明的品牌则会聚焦一个卖点进行重点打造。受众需要的信息是有限的,因为混乱的情况往往使人难以做出决断,过高的甄别成本是企业最大的损失。至于这一点,不妨看看宝洁家的洗发水:海飞丝去头屑,飘柔柔顺,潘婷营养,沙宣专业,伊卡露草本……

  在书中,作者把针对这种错误的对策归纳为“简约”,意思是要学会从创意中找出“核心”,就是“分解创意直至最关键的本质”,而并非沉默不语。为了要找到我们观点的核心,就得剔除多余和附带的因素,找出目标受众真正认为重要和有趣的内容。用心理学家的研究来解释就是,人们会因为太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而做出理智的决定,那么你提供的信息也就几乎没有任何引导作用了,“如果你同时说3件事,那就等于什么都没说。”能否抓住事件的核心和本质进行报道,而非过度拘泥于细节,是衡量一个记者专业水平的重要指标。

  其实最大问题不在于那些显而易见的多余信息,而是当我们面对那些看起来重要但并非最重要的信息时所产生的困惑。在作者看来,设计师的作品只有达到了没什么可以删除的程度,而非没什么可以添加的程度,他才清楚自己实现了完美。这里矛盾就产生了,过于单一的信息传达究竟会不会使创意成本增加?抛开我们在对“核心”的判断力上的不足,让最重要的一点发光,是否会让其他部分黯然失色。在我们强调汽车“超静音”特性的同时,会不会让消费者对它的经济性,安全性及舒适性产生怀疑?

  2、出其不意

  关于如何吸引和维持注意力,正是大多设计师一直以来想在自己的创意设计中达到的目标。试想一下,什么样的新闻弹窗会促使你点开它?“我们应该多喝水”和“我们每天都该喝8杯水”,对你而言哪个更有吸引力?尽管是一样的内容,一个引人注目的标题就能为你的观点增添不少眼球。

  所以究竟让受众吸引和保持注意力的关键在哪里呢?我们首先需要从两种情感入手——惊讶和兴趣。惊讶是一种吸引注意力的重要情绪,它往往伴随着意外,以打破人们日常思维模式的形式出现。人们能够很快适应持续发生的事情,只有当某些东西改变时,我们才会注意到一些习以为常的事物。当我们发现自己原有的推测机器实效时,就会将所接收的信息作为一种注意力焦点。我们会集中注意力去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失效的原因在哪里,自然而然也就接受或者潜移默化的被信息背后的信息所影响。

  但是意外的情景究竟应该怎么营造?我们又该如何让人感到惊讶呢?把握好四个字——不可预测,即打破别人大脑中的固有基模。但惊讶又要让人满足,因此答案又必须“可以后测”,“你必须先破坏他的预测机制,再将其修好。”

  除了成功的案例,作者还苦心为避免设计师们弄巧成拙而做了必要的阐述。如例子中关于“超级杯”大赛期间的一则广告,其中饿狼冲上球场的场景尤其有冲击力,让人印象深刻。然而尽管它在传达意外时表现的很成功,但却没有一点价值,因为这种惊讶与所传达的信息毫无干系。这里作者给我们传达了一个信息,即意外效应是为核心原则服务的,我们在破坏别人推测机器的同时,要时刻保证自己不偏离原有的核心信息,否则创意就是无效的。

  那么,当我们要传达更为复杂的信息时,我们又该如何维持他人的注意力呢?这里我们要论及另一种情绪:兴趣。我们不会持续关注自己不感兴趣的事物,除非它重要到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行为经济学家乔治.洛温施坦对此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解释,他的观点是,当我们觉得自己的知识出现缺口时,好奇心就会产生。电影让我想知道:接下去发生什么?推理小说让我们想问,是谁干的?填字游戏让我们想问:梵蒂冈有多大?这个理论似乎能够解释兴趣产生的原因。如何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呢?缺口理论给我们的启示就在于此,我们要做的不是补齐缺口,而是打开缺口,也就是你得先让人觉得需要这些信息。其中的诀窍就在于,强调他们目前缺乏这些知识,并且给足背景介绍,灌输一定的知识,最终获得目标受众持久可靠的注意力。

  3、动之以情

  从某种程度来说,一个观点的传达能否首先赢取受众的信任很重要,本书中作者也将“情感”作为黏性创意的六大原则之一进行了阐述。这也能理解为什么大多数企业和品牌对于自身形象打造如此尽心竭力了。要让人从信任付诸行动,首先要能触动他的情感,让人去关心在乎。那么怎样才可以让被人在乎呢? 有一个最基本的方法,那就是将人们不在意的东西和他们非常在意的东西结合起来。

  我们每个人都会本能地采取联系的策略。把感冒药和亲情温暖联系起来,把疲劳驾驶和车祸恐惧联系起来。也就是说,如果你希望别人注意你,注意你的观点,就需要从心理层面抓住他们时刻会去在意的东西,将创意与已有的情感牵线搭桥。但如果大家都抓住了,那么就要找出一些与众不同的联系力量。除联系情感之外,也可通过诉诸利益的方式来触动受众对象。利用人们对自身利益以及对于群体利益的热情,在我们进行创造时,就可以事先想一想“这对你有什么好处?”、“这能使我在群体内获得多大程度上的身份认同”这些问题。

  不要因为忙于吹嘘而忘了自己的追求的效应,创意最终是要进入受众内心的,我们必须告诉他们的不是产品特性,而是受众能够获得多大程度的满足,是基于他们感觉能力的一种情感反馈。

  我们为什么大多时候会反感房产广告,因为它们过于商业化,甚至多数时候会给人以人情淡漠的感受。不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房产企业开始学着做情感营销,一些微电影作品也慢慢进入了我们的可视范围,这是一种好的觉醒。农夫山泉的“一分钱捐助”,绿箭“交朋友”,数据和理性会使人丧失感性选择的能力,这不该是你束手无策的时候,想想如何打动人心吧。

  4、讲故事  

  实际上,作者在书中有反复强调一点,“知识的诅咒”是创意策略的大敌。意思是,当我们掌握了某种知识时,就很难想象不知道这种知识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傲慢常常产生于此。这种情况让设计师和创意接受者变得难以沟通。怎么样避免这种尴尬的局面呢?其实有时候我们可以试着用具体情景来进行观点传达。

  今天几乎每一个品牌都会有自己的品牌故事,除此之外,还会针对某个产品做各种各样的故事营销。传统的硬推式广告已经越来越少,因为通过多年的观测我们已经了解到,一个好的故事比一系列性能清单更能让人理解和接受。我们总是会被会讲故事的人吸引,这是我们从小就积累起来的经验。确实,这种心理模拟的方式并不能与实际去做某事让人印象深刻,但在接触有限的情况下,它是再好不过的方式了。作者在书中说到,“当我们直接说出我们的信息时,可能会被反击,你提供信息的方式是提示他们该如何反击。”而一旦有了故事,你就会吸引听众参与到你的讨论当中,“故事可以天然打败知识的诅咒”。

  《让创意更有黏性》读后感(九):现代人不会讲人话

  断断续续看完的一本书

  很好笑,一本讲如何用创意把人粘住的书籍,居然没能一次性粘住我让我手不释卷的读下去。

  这本书列出概念,然后用例子解读,列出概念,再解读,再解读。

  诚然书中的概念或许在工作中是有效果的,但是还是要告诉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读者,正如书中所描写的,很多事情用共同特性,但却都不一样。

  所以,书要活学活用。

  随着年龄长大,了解的东西越多,就越容易出现智商优越者。

  凡事喜欢张口闭口都是术语。这类人其实大部分患有社交障碍症。

  总而言之一句话,这本书值得去看,但是对于我而言,可能最大的体会是学会有声有色的说人话。

  《让创意更有黏性》读后感(十):读书报告(草草结尾)

  《让创意更有黏性:创意直抵人心的六条路径》(Made to stick:why some ideas survive and others die)的作者是希思兄弟:奇普与丹(Chip Heath & Dan Heath)。丹是杜克大学社会企业发展中心高级研究员,前哈佛商学院研究员,Thinkwell(思睿)新媒体教育公司创办人之一,是一个从业者和作家;奇普是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组织行为学教授,是一位老师和研究者。丹一直在找让事物有黏性的方法,而奇普一直在研究事物有黏性的原因;丹用来对比的例子是数学和政策等,而奇普用传说和故事来进行比较。

  2004年,兄弟两人突然顿悟到他们正在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同一个问题——黏性是怎样造成的,于是便共同完成了这本书。本书的关键词“黏性(stick)”,是奇普在看Malcolm Gladwell的著作《引爆点》(The Tipping Point)第二部分“The Stickiness Factor”时借取的[1]。

  两人基于研究,共出版了三本书,其余两本是《瞬变:让改变轻松起来的9个方法》(Switch: How to Change Things When Change Is Hard),和《决断力:如何在生活于工作中做出更好的选择》(Decisive: How to Make Better Choices in Life and Work)。

  本书由中信出版社出版,译者为姜奕晖[2],豆瓣评分8.2。这本书容易找到的版本还有雷静在中信出版社出版的《黏住:为什么我们记住了这些,忘掉了那些》(豆瓣7.7),从书名的翻译和豆瓣得分大概判断了下内容的好坏,我选择了得分较高的姜老师翻译的版本,希望读的更顺利。

  所谓黏性,就是你的创意和观点别人能理解并记住,并形成持久的影响,或者说,他能改变受众的思想和行为。而本书就是教人怎样让自己的创意或观念富有黏性,由此介绍了简单(Simplicity)、意外(Unexpectedness)、具体(Concreteness)、可信(Credibility)、情感(Emotions)、故事(Stories)六项原则。

  “本书的核心就是要让创意产生黏性有两大步骤:找到核心,借助六大原则检查表转换核心”。

  本书总共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前言。在这个部分,作者一方面介绍了什么是创意黏性,引出了六项原则,另一方面介绍要打破“知识的诅咒(the Curse of Knowledge)”——人们在有了一定的知识后很难再去想象没有这些知识的时候的情况。

  第二部分也是本书的核心部分,即六项原则的分别介绍。“简单”一章中,介绍要找到信息的核心并分享这个核心,用的方法是借助已有基模((schema)[3];“意外”一章中,介绍要用惊奇吸引受众注意并用兴趣维持此注意,可以借助好奇心的“缺口理论”(the“Gap Theory”of Curiousity)[4];“具体”一章中,介绍要帮人理解和记忆,可以用“记忆的魔术贴”理论(the Velcro Theory of Memory)——某个观点带的小钩子越多越容易存在在记忆中;“可信”一章中,介绍从外在和内在让人愿意相信,外在因素可以是权威和反权威的例子、可检验性认证[5],内在因素运用生动的细节、统计数据、“西纳特拉测试”[6];在“情感”一章中,介绍了要让人关心在乎,可以用“与我相关”的理论切中自身利益,或是运用大众的身份认同,注意要跳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给受众更高层次的追求;在“故事”一章中,介绍了故事可以促使人的行动,教人行动的方向和给人行动的力量。

  第三部分是结语,总结了黏性是如何产生的,并再次强调要避免“知识的诅咒”的问题。

  第四部分是两个附录:一个附录给了一些黏性的建议,用于组织战略建议和教学建议,并介绍去除黏性的方式是用新的黏性覆盖旧的黏性;另一个附录是对整本书的便捷指南,把整本书的结构框架拆除并提炼重要实例关键词,方便读者回顾。

  由此可以看出,本书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开篇先引出自己要介绍的六个方法,简短介绍,然后分章描述,最后再进行总结和强调,甚至有应用。

  整体来说本书比较好读,易懂,我认为这根作者的安排是有关系的。每章开始都是引人入胜的小故事,然后引出书的观点和建议,再由实例去印证观点的正确性。正是由于一篇篇故事,使得文章不至于乏味,而且寓教于乐,让人容易接受且印象深刻,感悟很多。

  我开始喜欢这本书的地方在于,此书的前提是“黏性创意可以后天养成”,不论我们天生的创造力如何,只要多一点的专注和努力,就会让自己的想法变得更具创意,这对于羡慕“创意天才”的大众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具有黏性的创意往往有某些关键特征,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些特征,即使普通人也能做出有黏性的创意和观点。

  看完这本书并不会让自己马上去应用产生一个好点子,但确实会多一些考虑,而更多的是明白了一些应用于生活的理论。这些理论虽然特定的出现在书里的某个章节,但自己思考会发现它们是整本书的“基石”,也可以说是基础理论,以下是自己印象最为深刻和自认为能应用于学习和生活的几个收获的名词和故事:

  1.“知识的诅咒”:别让自己已有的知识阻碍了自己与别人的沟通,比如“行话”会加大我们与其他人的交谈,自己懂的事情别人不一定了解,不能用自己的思想去告诉一年级的小朋友函数多么容易,要多多站在对方视角考虑。

  2.好奇心的缺口理论:有句名言说“知道的越多才知自己知道的越少”,给的信息越多对方越想知道结果,就像电视剧中间插播广告会很生气。

  3.心理模拟:在事情发生之前预先在脑中过一遍,真正面临此事时处理得会更好,考试之前的晚上先预演一遍第二天的流程会安心许多。

  4.决策瘫痪:给的选项越多反而更不知道怎么选。

  5.特蕾莎修女:一个小女孩比一个国家更容易获得捐助。

  关于六条原则的简短总结:

  1. 简单:找到核心并分享;

  2. 意外:引起好奇并维持兴趣;

  3. 具体:化抽象为具体,让人牢记;

  4. 可信:用细节让人相信;

  5. 情感:调动对方情感,使人在乎关心;

  6. 故事:讲好故事,让人行动。

  最后的建议:

  1. 如果有时间,推荐读原著,读起来更流畅。

  2. 这种提供建议的书,明白要传达的核心也很好,但读完书的话因为有事例所以印象更加深刻。自我感觉只要有收获而且能实际应用两种方法都值得提倡。

  [1] 《引爆点》(The Tipping Point)在2000年出版,分为三个部分:选对人、黏性要素、选对环境。

  [2] 姜奕晖翻译了希思兄弟的另一本书《瞬变》,由中信出版社出版。

  [3]基模((schema):人的认知行为的基本模式。

  [4]好奇心的“缺口理论”(the“Gap Theory”of Curiousity):当我们的知识出现缺口时,好奇心就会产生。

  [5] 可检验性认证:受众可以检验是否正确,如先试再买。

  [6] “西纳特拉测试”:如果在一个地方能成功,那么到哪里都能成功。

  93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